非公募基金会探路者4【海仓慈善基金会】钱不好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00:47
作者: 韦红萍 文章来源: 华夏时报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 2010-01-15
【字体:大中小】
段德峰顾问认为,钱不好花的原因还在于现在国内NGO运作能力不高,很难把钱管理好,以至于基金会不能放心地把钱花出去。
从《第一财经日报》出发到香港乐施会中国部传播统筹,再到海仓慈善基金会总干事,段德峰从一个媒体人转变成一个优秀的NGO职业经理人。他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上的一系列文章《当公益成为职业》曾经激起了很多人对公益职业的兴趣。
虽然就在记者采访他的当天,他已卸下海仓慈善基金会总干事的职务,担任顾问,但作为海仓慈善基金会一年多发展的亲历者,他依然是最了解海仓的人之一。
在段德峰《当公益成为职业》的系列文章中,公益职业的第一项选择即是加入一家国际的NGO。在这样的“外企”里,会得到许多很好的培训机会,成为一个职业的公益人才。其实,段德峰的NGO之路也是从“外企”——香港乐施会起步的。
“两条腿”花钱
香港乐施会学习到的公益机构运作经验使段德峰在接下来做了公益职业的另外一个选择——加入一家内地企业或个人发起的非公募基金会。这类似于企业中的“民企”。
2008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海鑫集团的董事长李兆会。当时海鑫集团正在发起成立海仓慈善基金会,正需要这样的专门人才。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是年8月,段德峰正式成为海仓慈善基金会的总干事。
到海仓的第一件事便是向民政部报批,申请牌照。对于非公募基金会,有人说注册不易。对此,段德峰以他的亲身经历说:“总体上还是很好注册的,比很多人想象的容易。”从当年9月15日到12月18日,海仓从递交资料拿到牌照历时三个月。这期间,段德峰成为民政部的常客,三天两头的跑,以此向民政部的管理者表明“他们是很认真地在做公益”,并最终修成正果。在段德峰看来,其他的申请慢,有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把材料交上去之后就不跑不催了。
不过,牌照拿到并不算万事大吉,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常人头脑中“花钱容易挣钱难”的看法在这里却是反了过来,花钱难于筹款。尤其是第一年,没有好的战略方向,好的项目也不容易寻求。海仓基金会成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段德峰都是在寻找花钱的地方。
最终海仓的钱一部分回应了李兆会的家乡——山西贫困地区的需求,在山西省闻喜县东镇捐赠了“运城市海仓学校”以及启动“老红军、老八路帮扶项目”,资助省内的老红军、老八路。“我去看过那些老八路,真的很贫困。”段德峰介绍,另外一部分钱则是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与NGO来谈,择优购买它们的服务,目标锁定在残障人员的救助、儿童公益的倡导上。
钱不好花的原因还在于现在国内NGO运作能力不高,很难把钱管理好,以至于基金会不能放心地把钱花出去。自己做项目花钱显然比较快,但是段德峰认为那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基金会的操作模式,“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定位在资助型更妥当一些。因为草根NGO筹款成本比较高,不大容易筹到款,基金会则不一样,做品牌比较容易。”海仓现在是两条腿在走路。
非公募基金不能向公众筹款,8%的花钱要求使得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钱款的保值增值以持续发展。在国内,大多数基金会都是把钱委托给投资公司去投,海仓也不例外,目前的投资渠道主要就是资本市场,但这也带来了风险问题。南都基金会去年因为熊市投资一亿就损失了6000万元,另外一家友成基金会近两三年的投资回报则是4000万盈利了3000万。“大多数的基金会都是介于两者之间。”段德峰表示,海仓的数据现在还没有出来。
国外的资本市场比较完善,基金会的投资产品也比较多,投资方面也有一些规则限制,比如基金会不能把钱投向烟草公司股票。国外的基金会通常会去购买一些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即责任投资。现在,国内也已经有类似的产品,如兴业的社会责任基金,建信的上证社会责任基金。“产品的多样化依然是未来的诉求。”段德峰如是分析。
相对于国外5%的要求,业内反映国内8%的支出底线使得花钱压力更大,也不利于基金会的持续发展。段德峰也认为确实有些高,不过鉴于国内经济每年10%的GDP增速,如果投资得当,10%的投资收益还是可以获得的,“这就减低了钱款的存续压力。”
人才难觅
对于富豪捐赠的真正初衷,段德峰认为,很多快乐是来自于帮助他人,这是一个人内心精神层面的需要。在实质层面上,一旦一个企业出名了,挣钱了,就会有很多的人来找,企业、企业家会不胜其扰,也无法作出专业的判断和管理。这时,基金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隔离作用,并能通过专业的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再者,在任何国家里,企业家都是需要一些社会资本和政治声誉的,这就需要进入一些领域和公众对话以获得证明,而基金会是一个渠道。另外,做慈善,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还可以从商业上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对于李兆会成立海仓的初衷,段德峰说自己并没有跟他直接沟通过,但是他说有可能与李兆会在国外受到的教育有关系。他很早就出国留学,看过西方的老人院、儿童院,对西方的社会福利有了认识。海仓的项目就选择老人扶助作为重点。而出于个人和企业名声的说法,段德峰  说可能性不大。因为海鑫钢铁的产品并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加之李兆会本人也很低调,几乎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
无论初衷如何,自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确定了非公募基金会的合法身份后,类似李兆会、陈发树这样的捐赠者越来越多,非公募基金发展迅速。钱不再是主要的问题了,非公募基金手里握着几十亿元的钱。问题就在于如何把钱好好地花出去!
除了上述提及的钱不好花的原因之外,另外一个关键问题还在于人才难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万科跟海仓一样也是2008年12月份拿到(非公募基金会)牌照,但到现在还没有开始运营,因为招不到秘书长,没有专职人员。同样,网易基金会也是如此,现在确实没有那么多合格的秘书长。”段德峰介绍,招不到合格的人,企业也就不敢把这钱花出去。而造成人才奇缺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公益组织和商业机构的薪水差异,符合公益组织要求的人才如果选择在商业领域内工作,其薪水会高出很多。另一方面,这个职业还不够主流,很多人不了解。
现在,国内比较活跃的非公募基金会中,南都的全职人员大概十个,万通十几个,阿拉善二十几个,刚开始起步的海仓有三个。而国外的成熟的基金会规模大的有上万人。段德峰说他非常期待中国也能有自己的上万人的基金会。
离开了海仓的段德峰依然还走在非公募基金会的道路上,他成立的瑞森德企业社会责任机构,正在从事一项关于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以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评价体系的研究,试图通过信息披露和评价来推动基金会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