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了解的国外习俗(侧重于信仰和禁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14:10

在国际交往中,熟悉和了解交往对象的习俗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能让你在交往中得心应手。

我们主要介绍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以及非洲的主要习俗礼仪。

一.东方国家习俗礼仪

1.日本

日本几乎全是大和民族。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日本至今还保留浓厚的我国唐代的礼仪和风俗。

日本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表示诚恳、可亲。初次见面,向对方鞠躬90度,而不一定握手。如果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的人就主动握手,甚至拥抱。遇到女宾,女方主动伸手才可以握手。如果需要谈话,应到休息室或房间交谈。日本人一般不用香烟待客,如果客人要吸烟,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日本人注意穿着打扮,平时穿着大方整洁。在正式场合一般穿礼服,男子大多穿成套的深色西服,女子穿和服。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不随便脱衣服,如果需要脱衣服,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在一般场合,只穿背心或赤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在日本,“先生”的称呼,只用来称呼教师、医生、年长者、上级或有特殊贡献的人,如果对一般人称“先生”,会让他们感到难堪。

和日本人谈论茶道,是非常受欢迎的。茶道,是日本人用来修心养性、进行交际而特有的沏茶、品茗的高尚技艺,是一种讲究礼仪、陶冶情操的民间习俗。

他们喝茶不直接把茶叶放进茶杯,而是放到小巧玲珑的茶壶里。倒的时候,用一个小过滤网防止茶叶进入杯里。而且总以半杯为敬,一般不再续茶。这常使喝惯大杯茶的中国人总觉得难以解渴。

不管家里还是餐馆里,坐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就行。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十分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同时希望对方也这样做。

赠送礼品时,非常注重阶层或等级,因此不要给他们赠送太昂贵的礼品,以免他们为此而误认为你的身份比他们高。

日本不太流行付小费,如果拿不准,就不给。付小费把钱放在信封里或用纸巾包裹着,日本人认为收现钞是一件很难堪的事。

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绿色,认为是不祥之兆;忌荷花图案,认为是妖花;忌“9”、“4”等数字。赠送礼品的时候,不要赠数字为“9”的礼物,因为日语里“9”的读音和“苦”一样。“4”的发音和“死”相同,所以在安排食宿时,要避开4层楼4号房间4号餐桌等。日本商人还忌讳“2月”、“8月”,因为这是营业淡季。另外,讨厌金银眼的猫,认为看到这种猫的人要倒霉。

日本人对中国的绍兴酒、茅台酒非常感兴趣。不吃松花蛋。用筷子很讲究,筷子都放在筷托上。还有“忌八筷”的习俗,就是不能舔筷、迷筷、移筷、扭筷、剔筷、插筷、跨筷、掏筷。同时,还忌用同一双筷子让大家依次夹取食物,也不能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饭里。

把书法作品或是精美的印章送给日本人,是受欢迎的。我们中国人喜欢把印章的边缘特意刻成破碎型,以示古老苍劲。如果这样送给日本朋友,对方就会不高兴了,他们认为这种不完整是不吉利的。

2.韩国

韩国是单一的民族朝鲜族,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1/3。

韩国人讲究礼貌,待客热情。见面时,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饮料或大麦茶招待客人,有时候还加上适量的糖和淡奶。这些茶点客人必须接受。

韩国人初次见面时,经常交换名片。韩国很多人养成了通报姓氏习惯,并和“先生”等敬称联用。韩国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朴。韩国人业务洽谈,往往在旅馆的咖啡室或附近类似的地方举行。大多数办公室都有一套会客用的舒适的家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之前,举止合乎礼仪是至关重要的。韩国人注重服饰,男子穿西服、系领带。

如果邀请去韩国人家里做客,按习惯要带一束鲜花或一份小礼物,用双手奉上。不要当着赠送者的面把礼物打开。进到室内,要把鞋子脱掉留在门口。

韩国的农历节日和我国差不多,也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韩国人以米饭为主食,早餐也习惯吃米饭,不吃粥。还喜欢吃辣椒、泡菜,吃烧烤的时候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调味品。汤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汤里放猪肉、牛肉、狗肉、鸡肉烧煮,有时候也简单地倒些酱油、加点豆芽。韩国人还对边吃饭边谈话非常反感。

韩国人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公共场所不大声说笑。特别是女性在笑的时候还用手帕捂着嘴,防止出声失礼。在韩国,妇女十分尊重男子,双方见面的时候,女性总会先向男性行鞠躬礼、致意问候。男女同座的时候,往往也是男性在上座,女性在下座。

韩国人对“4”非常反感。许多楼房的编号严忌出现“4”字;医院,军队绝不用“4”字编号。韩国人在喝茶或喝酒的时候,主人总是以1、3、5、7的数字单位来敬酒、敬茶、布菜,并忌讳力用双数停杯罢盏。

3.新加坡
"新加坡总人口华人占76.9%。华裔多信奉佛教,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人十分讲究礼貌礼节,服务质量很高。新加坡华裔在礼仪方面和我国相似,而且还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比如两人见面时,相互作揖。通常的见面礼节是鞠躬、握手。印度血统人仍保持印度的礼节和习俗,妇女额头上点着檀香红点。男人扎白色腰带,见面时合十致意。马来血统、巴基斯坦血统的人按伊斯兰教的礼节行事。

华裔新加坡人信奉佛教,而且很虔诚。他们喜欢在室内诵经,诵经的时候不可以被打扰。

在新加坡随地吐痰、扔弃物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4.泰国

泰国华裔泰人有300多万,佛教为国教。

泰国人的待人接物,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朋友相见,双手合十、互致问候。晚辈向长辈行礼时,双手合十举过前额,长辈也要合十回礼。年纪大或地位高的人还礼时,双手不必高过前胸。行合十礼时。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泰国人也行跪拜礼,但要在特定场合,平民、贵官在拜见国王和国王近亲的时候行跪拜礼。国王拜见高僧的时候要下跪。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跪拜在地。把东西扔给别人是不礼貌行为。从坐着的人们面前走过时,要略微躬身,表示礼貌。

泰国人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认为是极大的侮辱。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小孩一定会生病;睡觉忌讳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忌讳用红笔签名,因为人死后是用红笔把姓氏写在棺材上。脚被认为是低下的,忌把脚伸到别人跟前,也不能把东西踢给别人,不然都是失礼。忌讳用脚踢门,否则会受到人们指责。就坐时,最忌讳翘腿。把鞋底对着别人,被认为是把别人踩在脚底下,是一种侮辱性的举止;妇女就坐时,双腿要靠拢,否则会被认为没有教养。当着泰国人的面,不要踩门槛,他们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在泰国,男女仍然遵守授受不亲的戒律,所以男女不能过于亲近。喜欢红色、黄色,忌讳褐色。

习惯用颜色表示星期。如红色是星期日,紫红色为星期六,淡蓝色为星期五,橙色是星期四,绿色为星期三,粉红色是星期二,黄色是星期一。

5.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素称“千岛之国”,8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等。

印尼人初次见面都要交换名片。由于多数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在拿东西给人家或者向别人拿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右手而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左手是拿“不干净”的东西。很少喝烈性酒。

印尼人喜欢客人到他们的家中做客访问,而且在一天中任何一个时间去拜访他们,都是受欢迎的。在印尼人家里,当你看到长相可爱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头,如果你抚摸他的头,对方一定反脸相向。

在印尼,进行裸体太阳浴是非法的,和他们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

和别人谈话或进别人家里都要摘下太阳镜。拜访印尼商人时要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如果你去的印尼人家里铺着地毯,那你在进屋前要把鞋脱掉。进入圣地特别是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

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在巴厘,进入寺庙必须在腰间束腰带。

印尼人爱吃大米饭和中国菜,早餐一般吃西餐,爱喝红茶、葡萄酒、香槟酒、汽水等。副食爱吃牛、羊、鱼、鸡之类的肉和内脏。

印尼人忌讳夜间吹口哨,认为它会招来游荡的幽灵和挨打。

印尼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东西给他们。忌讳吃猪肉食品,忌饮烈性酒,不爱吃海参,也不吃带骨带汁的菜和鱼肚等。

6.印度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二.西方国家习俗礼仪

1.美国

美国80%以上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华裔约100万。5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人信仰犹太教和东正教。


美国人一般性情开朗、乐于交际、不拘礼节。第一次见面不一定行握手礼,有时只是笑一笑,说一声“Hi”或“Hello”就算有礼了。握手的时候习惯握得紧,眼要正视对方,微弓身,认为这样才算是礼貌的举止。一般同女人握手美国人都喜欢斯文。在告别的时候,也只是向大家挥挥手或者说声“再见”、“明天见”。但如果别人向他们致礼,他们也用相应的礼节,比如握手、点头、拥抱、行注目礼等。在美国如果有客人夜间来访,主人穿着睡衣接待客人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当被邀请去老朋友家做客时,应该预备小礼物;在朋友家做客时,打长途电话要经过主人同意,离开的时候,要留下电话费。

在美国,如果要登门拜访,必须先打电话约好;名片一般不送给别人,只是在双方想保持联系时才送;当着美国人的面想抽烟,必须问对方是否介意,不能随心所欲。

一般乐于在自己家里宴请客人,而不习惯在餐馆请客。不喜欢清蒸和红烩菜肴。不喜欢过烫过热的菜肴,喜欢少盐味,味道忌咸,稍以偏甜为好。喜欢喝可口可乐、啤酒、冰水、矿泉水、威士忌、白兰地等。不喜欢人在自己的餐碟里剩食物,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喜爱中国的苏菜、川菜、粤菜。

昵爱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偏爱黄色,认为是和谐的象征;喜欢蓝色和红色,认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他们喜欢白猫,认为白猫可以给人带来运气。

美国人对握手时目视其它地方很反感。认为这是傲慢和不礼貌的表示。忌讳向妇女赠送香水、衣物和化妆用品。美国妇女因有化妆的习惯,所以他们不欢迎服务人员送香巾擦脸。

在美国千万不要把黑人称作“Negro”,最好用“Black”一词,黑人对这个称呼会坦然接受。因为Negro主要是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跟白人交谈如此,跟黑人交谈更要如此。否则,黑人会感到弥对他的蔑视。

忌讳别人冲他伸舌头。认为这种举止是污辱人的动作。他们讨厌蝙蝠,认为它是吸血鬼和凶神的象征。忌讳数字“13”、“星期五”等日。忌讳问个人收入和财产情况,忌讳问妇女婚否、年龄以及服饰价格等私事。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肃穆的象征,是丧葬用的色彩。特别忌讳赠礼带有你公司标志的便宜礼物。因为这有义务做广告的嫌疑。

2.加拿大

加拿大大部分是英法等国家移民的后裔。土著人占5%、华裔占1.2%,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加拿大人因受欧洲移民的影响,他们的礼貌礼节和英法两国差不多。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着装以欧式为主。上班的时间,他们一般要穿西服、套群。参加社交活动时往往要穿礼服或时装。在休闲场合则讲究自由穿着,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即可。握手被认为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一般在见面和临别时握一下就行,不必反复握手。公务时间,加拿大人很注意个人仪表和卫生。所以,他们希望客人也能这样。

他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到自己家中共进晚餐的习惯。受到这种邀请应当理解为是主人主动显示友好之意。如果被邀到别人家做客,明智的选择是给主人送点鲜花。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它们是与葬礼联系在一起的。加拿大人以自己的国家为自豪,反对和美国作言过其实的比较。谈到肯定成绩的事例并对加拿大人民及其国家给予好评是最受欢迎的。

加拿大人对法式菜肴比较偏爱,并以面包、牛肉、鸡肉、土豆、西红柿等物为日常之食。从总体上讲他们以肉食为主,特别爱吃奶酪和黄油。加拿大人重视晚餐。饮食上讲究菜肴的营养和质量,注重菜肴的鲜和嫩。口味一般不喜在太咸,偏爱甜味。一般以米饭为主食。对煎、烤、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喜爱中国的苏菜、沪菜、鲁菜。习惯饭后喝咖啡和吃水果。忌讳吃各种动物内脏,不爱吃肥肉。

忌讳“13”、“星期五”,认为“13”是厄运的数字,“星期五”是灾难的象征。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95%的居民是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华裔和华侨约20万,9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余信奉犹太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澳大利亚人办事认真爽快,喜欢直截了当,待人诚恳,热情,见面时喜欢热烈握手,称呼名字。乐于结交朋友,即使是陌生人,也一见如故。他们崇尚友善,并谦逊礼让,重视公共道德,组织纪律强,时间观念强,赴约准时并珍惜时间。女性比较保守,接触时要谨慎。做客可以赠送葡萄酒和鲜花。

澳大利亚人的饮食习惯、口味和英国人差不多。菜清淡、不吃辣。家常菜有煎蛋、炒蛋、火腿、脆皮鸡、油爆虾、糖醋鱼、熏鱼、牛肉等。当地的名菜是野牛排。澳大利亚人食量比较大,啤酒是最受欢迎的饮料,其中达尔文城的居民以喝啤酒闻名。

往往是邀请友人一同外出游玩,他们认为这是密切双边关第的捷径之一。所以如果拒绝的话,会被他们理解成不给面子。

澳大利亚的基督教徒有“周日作礼拜”的习惯。他们的这种作法“雷打不动”,所以要避免在这天和他们邀约。

在澳大利亚人眼里,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利。他们认为,碰到了兔子,可能是厄运将临的预兆。

澳大利亚人喜欢体育活动,游泳和日光浴是人们的僻好,如果有谁不会游泳,还会成为众人嘲讽的对象。

和澳大利亚人谈论跑马,是非常受欢迎的话题。
三.非洲国家习俗礼仪。

1.埃及

埃及地跨非、亚两洲。埃及伊斯兰教是国教。

埃及人正直、爽朗、宽容、好客。他们往往以幽默的心情来应付严酷的现实生活。

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有约会是失礼的。埃及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就是不发酵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串烤全羊、烤全羊是他们的佳肴。

他们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是谢绝一点也不吃,会让主人失望也失敬于人。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埃及人一般都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忌讳喝酒,喜欢喝红茶。他们有饭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忌吃猪、狗肉,也忌谈猪、狗。不吃虾、蟹等海味、动物内脏(除肝外)、鳝鱼、甲鱼等怪状的鱼。

男士不要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要夸人身材苗条;不要称道埃及人家里的东西,否则会认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

在埃及,一到了下午3至5点之后,人们大都忌讳针。商人决不卖针,人们也不买针,即使有人愿出10倍的价钱买针,店主也会婉言谢绝,绝不出售。

在埃及,进伊斯兰教清真寺时,务必脱鞋。埃及人爱绿色、红色、橙色,忌蓝色和黄色,认为蓝色是恶魔,黄色是不幸的象征,遇丧事都穿黄衣服。也忌熊猫,因它的形体近似肥猪。喜欢金字塔型莲花图案。禁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图案的包装纸也不受欢迎,禁忌猪、狗、猫、熊。3、5、7、9是人们喜爱的数字,忌讳13,认为它是消极的。吃饭时要用右手抓食,不能用左手。不论送给别人礼物,或是接受别人礼物时,要用双手或者右手,千万别用左手。

2.南非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英语和南非荷兰语同为官方语言。

南非社交礼仪可以概括为“黑白分明”、“英式为主”。也就是受到种族、宗教、习俗的制约,南非的黑人和白人所遵从的社交礼仪不同;白人的社交礼仪特别是英国式社交礼仪广泛的流行于南非社会。

以目前而论,在社交场合,南非人所采用的普遍见面礼节是握手礼,他们对交往对象的称呼则主要是“先生”、“小姐”或“夫人”。在黑人部族中,尤其是广大农村,南非黑人往往会表现出和社会主流不同的风格。比如,他们习惯以鸵鸟毛或孔雀毛赠给贵宾,客人得体的做法就是把这些珍贵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帽子上或头发上。

在城市里,南非人的穿着打扮基本西化了。大凡正式场合,他们都讲究着装端庄、严谨。南非黑人通常还有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习惯。不同部族的黑人。在着装上往往会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南非当地白人以吃西餐为主,经常吃牛肉、鸡肉、鸡蛋和面包,爱喝咖啡和红茶。而黑人喜欢吃牛肉、羊肉,主食是玉米、薯类、豆类。喜欢吃熟食。南非著名的饮料是如宝茶。在南非黑人家做客,主人一般送上刚挤出的牛奶或羊奶,有时是自制的啤酒。客人一定要多喝,最好一饮而尽。

信仰基督教的南非人,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南非黑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先,他们特别忌讳外人对自己的祖先言行失敬。跟南非人交谈,有四个忌讳的话题:

一是不要为白人评功摆好。

二是不要非议黑人的古老习惯。

三是不要为对方生了男孩表示祝贺。

四是不要评论不同黑人部族或派别之间的关系及矛盾。

3.尼日利亚

位于西非东南部,是西非的“天府之国”。居民中穆斯林占47%,基督教徒占34%。尼日利亚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黑人国家。

尼日利亚有许多部族,其习俗与文化传统有很大差别,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施礼前,总习惯先用大拇指轻轻地弹一下对方的手掌再行握手礼。

谈话中应回避的一个话题是宗教。他们不愿谈论政治,特别是有关非洲的政治问题。要避免谈有关南非的事,另外,所携的印刷品不要有涉及南非活动的画面。恰当的话题是有关尼日利亚的工业成就和发展前景。

尼日利亚人和人交谈的时候,从不盯视对方,也忌讳对方盯视自己,因为这是不尊重人的举止。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忌讳“13”。已婚妇女最忌讳吃鸡蛋。她们认为妇女吃了鸡蛋就不会生育。

尼日利亚伊萨人认为食指是不详之物,无论谁用右手的食指指向自己,都是一种挑衅的举动;如果有人伸出手并张开五指对向自己,更是粗暴地侮辱人的手势,相当于辱骂祖宗。这些都是令人不能容忍的。

他们用餐一般习惯以手抓饭,社交场合也使用刀叉。
外国日常生活禁忌:

不抽烟也要带打火机

在国外每个男人都要带打火机,不论你是否吸烟。凡是有女士掏出香烟来的时候,旁边的男士就要趋前拿出打火机替女士服务。另外不抽烟之人也可请人抽烟,此时也一定要替对方点火才是礼貌。
 有女士拿出香烟,你绝不可视若无睹。如果以为自己不抽烟就不带火,就有违绅士风度了。

在社会上与人交际,举手投足的动作都要自然,所以不妨经常留意一下周围的动态,你会发现非有工具不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不可缺的工具当然是打火机,打火机可说是社交礼仪之必需品,一定要随身携带,不可疏忽。

反过来说,女士就不必为男士点火,无论男士把香烟衔在嘴里多久,也不可能有个女士来为你点上火。无论到任何地方,只要有男士在场,女士拿出香烟后,不必自己点上,而可以大大方方等著男士来服务。

既然身为男士,就大大方方地更衣

有个中国人,在游泳池的休息室里脱衣服,旁边的美国人说:"你们中国人,脱衣服的时候,为什么老要向后转?"既然在场的全部都为男士,那就一点也不必隐瞒,大大方方地脱下衣服,如果羞答答地转过身去反而会弄巧成拙,被认为是有问题。
不要忘了对孩子们也打招呼

每一次去访问外国家庭,一定会有对方的孩子来问安,这时必须记住,也要礼貌地与孩子们好好打招呼,不要认为只是孩子,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对主人是一种不恭敬的行为。

大多数的国家,对孩子们的招呼都用招手或接吻来表达。不要缩头缩尾的,要郑重其事地伸出手来。如果孩子先吻你,你也一定要回吻他,以表礼尚往来。但是也有些例外,如果南斯拉夫等国家,孩子们不可主动要求大人握手或去吻大人,他们的家教本来就是如此。知道了这一个习惯后,应该多替孩子们考虑考虑,最好找个适当的机会,由自己先伸出手去,绝不可忽视孩子的存在。

当场记住人名

在欧洲或美国,彼此认识了之后,都要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才可以,在说话时,不应用"你"称呼对方,这是很不礼貌的。就是称呼第三者时,也不指著那一边说:"他"同样的,无论对方也好,第三者也罢,称呼时都不应用第二、第三人称的代名词来表示。应该说:"布朗先生,你的观感如何?"这种说法比较直接,也比较明确。所以一认识对方,就要说出对方的名字来,且必须牢牢记住,不要有"刚才那个人姓什么?"的情形出现。

同性不可一起共舞

同性共舞,这种行径不仅违反礼仪,搞不好还会被误认为同性恋者,一定会惹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来!跳舞一定要男女成对,就是没有舞伴,也不可随随便便找个同性来搭档!

穿著大衣戴著帽子走进大门

在国内,到别人家去访问,主人一开了门,大都要脱下帽子再进去,礼貌周到的人,还会脱下大衣来,但是在欧美各国的情形却有所不同,大都可带著帽子、穿著在衣走进大门。

如果是在走进大门之前,就脱下衣帽,就表示要在你们家逗留很久,所以,习惯上都在走进房子后,主人说道:"轻松一下,请脱下大衣!"时才脱下来。

如果是路过,顺路拜访而不愿久坐,就可以穿著大衣,进到客厅并坐下来。

另外,千万切记不要将手提包放在沙发椅座或另一张椅子上。法国人的习惯最彻底,就是在计程车中也把手提包或行李放脚下。笔者曾请教过这原因,他们的回答是:"我们怕损伤座垫!"各付各的才合乎礼貌有几个中国人在一起,要付帐时,常常就有人说:"让我来吧!我有零钱!"甚至连公共汽车的车费,都体制改革抢著付。但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外国人就不愿在这方面背上人情债!就是仅仅一块钱,他们都不希望别人代付,这与我们中国真有天壤之别。外国人的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牢不可破的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油,只要把握那些原则去做交际,就不会引起无谓的麻烦。花小钱施惠,也是违反礼仪原则的举动之一。

不管谁是大富翁,谁是穷光蛋,不管应付金额的多寡,都要各付各的,才合乎礼貌。

晚上不要乘地铁

一到天黑,纽约地下铁道就完全变了样,与白天比起来,完全是另一个样子。那种气氛,的确会令人不寒而栗。因为只要天一黑,地铁的车站和车厢,都变成毒品交易和瘾君子的聚集地。牢牢记住,晚上的地铁,是坐不得的。

如果吃了亏,纽约警察最多说你一句:"你怎么可以一丝不挂地到鳄鱼密集的地方去游泳呢?这是不该做的事,谁做了,谁就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