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行为篇 如何提高学习成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0:52:38
导 读
从技术角度讲,学习成绩不理想只有一个原因:不会学习。
提高学习成绩是我们很关心也很重视的一个目的和希望,如何实现这一点,首先让我们对学习行为做一下基本的了解和分析。
构成学习行为的两方面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环节是针对“点”的事情,秩序是针对“线”的事情,我们通过“点”和“线”的完美结合来解决各个学习单元的问题。而学习方法就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的不同组合,换句话说,把握好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就可以得到有效率和效果的学习方法。很显然,做一件事情没有科学的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让我们去想象一下“如何炒一盘可口的土豆丝”。显而易见,保证正确烹饪的程序和完美的烹饪环节是成功的关键。大家都知道,如果炒菜的顺序不对,比如先放土豆后放油,那最后的味道真是不敢想象,即便炒菜的先后程序没有错,但要是土豆丝切的大小不匀或是忘了放盐,或者盐放的多了或少了,那么这道菜最终的味道也是不敢恭维的!
我们不仅关注如何设计合理的学习秩序,也同样关注如何有效地完成学习环节。而学习习惯则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常会有的意识和行为,也是一种固有的学习环节和学习模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一顿早餐说起。
母亲要给孩子和丈夫准备一份简单的早餐,早餐的内容是煮鸡蛋、馒头、小菜和米粥。当她进了厨房,先把馒头放在笼屉里和水一起热上,然后淘米;在等水开的时候,把切好的蔬菜凉拌了放入盘里;水开了以后,把米放进锅里。差不多粥熬了一半的时候,把洗干净的鸡蛋放入粥里。就这样大约20分钟的时间,一份简单的早餐就做好了。
另外一个主妇也要准备这样的早餐,不过她是先淘了米,然后热水,等水开了后,再把米放到锅里,等粥熬好以后,才开始切菜,等凉菜拌好后,就又开始热水蒸馒头,等馒头蒸热后,又把鸡蛋煮上……不用我说,您一定知道这份早餐来的是多么不容易。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还没有特意强调时间的危机感,只是说明了在结果相同的情况下,操作顺序不同,工作效率也不同。而当时间成为关键因素,后果可能就是不能完成。
可以看出来,不同的设计,将导致结果和效率的不同,为什么许多上了初一的学生在面对比小学更多的功课时,往往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就是由于没有具备很好地安排管理学习的能力而造成的。所以,秩序不仅是决定是否能够正确实现目标的基础,也是保证是否高效率地完成目标的决定因素。
做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和方法才能达到目标,而目标是否可以完好实现一定是通过工作程序和工作环节来保证的。所以炒一盘好菜需要方法,想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更需要方法。决定学习方法的好与坏就要看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否科学、合理。
一个合理的学习秩序不仅是达到学习目标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而学习秩序设计的不理想,则可能完全不能实现目标。
还拿那顿早餐为例,如果米没有淘净,稀饭会不干净,影响食欲;如果蔬菜没有切开,这会很难下口。
如果学习环节有一块出现问题,那么就直接导致不可预计的灾难,通常学习环节主环节有听课、作业、复习等。
由主环节派生的环节是从属环节,由听课而产生了从属环节是预习环节,通常我们将其放在听课之前;由作业而产生了回忆及检查环节;由复习而产生了总结归纳环节。
而无论是主环节还是从属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人类行为的形成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来出现,就像一道完美的菜肴不仅需要适当的烹饪时间和正确的顺序,而且需要合适的配料。对于学习来说也是一样的。老子讲“治大国如烹小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讲究、重视方法和秩序,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和做一道小菜一样容易做好。所以面对学习这个问题,我们更可以说:学好亦如烹小鲜。
本章中我们将对如何做好每个学习环节及安排好学习秩序做详细的说明和规定。如果您和您的孩子能够按照本书的要求做的话,我想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指日可待了。
做好每个学习环节和科学地安排学习秩序和学习方法,而对学习方法产生根本影响的因素是学习品质。而学习品质的优劣需要通过学习行为、学习方法来表现,学习品质的养成则受生活品质的影响最大。
良好的生活品质训练可以使孩子们获得对生活和学习正确的认识、积极向上健康的态度,充满责任心和爱心,有强大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这些都为学习习惯和作风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习的科学正确认识有助于学习方法的养成,学习能力对学习行为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我们可以这样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100%的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造成这样的结果是由于生活品质、学习品质、个性因素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而主要责任人就是家长!
对生活品质、学习品质、个性因素影响最大并起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其次才是环境因素。虽然家长在后一方面一般是无能为力的,但它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相比要小得多。
所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我们不仅要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对影响学习方法的三大因素做分析和研究。为了保证这一切的顺利进行,需要家长认真思索是由于自己的什么不足而造成这些方面的缺陷和失败。
我们前面谈过,构成学习行为的两方面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正是由于学习环节或秩序操作不当,才使孩子在相同的教育背景、差不多的家庭条件以及没有明显差距的智商的情况下,学习成绩有着天壤之别。究其原因,关键是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能根据学习本身的要求和规律正确地进行,从中导致了时间的浪费、效率的降低,这就是学习成绩不佳的最根本原因。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本来抱着很努力的态度去学习,这种缺乏方法的努力最终当然不会给他带来所希望的成绩,所以自己的信心逐渐受到打击,再加上家长不当的干预,对学习势必产生焦虑、厌恶和反感,使学生对学习愈发感觉痛苦和烦恼。这样的情绪始自学习,但却蔓延到生活的各个部分。由学习的不理想转化为对生活的失望和痛苦,是很多学生心态的典型表现。所以,不会学习,意味着不会生活。不会学习,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家长,首先应该知道在指导孩子学习前,自己是否对学习有足够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应该明白只有把握好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才可以得到有效率和效果的学习方法。本章谈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经历的环节以及如何安排学习秩序。希望这些概念可以真正地植入你的思想中,只要认识到了并按照要求做到了,相信会让孩子的学习效率有一个飞跃的。在此,我们希望家长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孩子在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当然,如果孩子有兴趣的话,最好也建议孩子阅读。
我们认为,一个学生通常的学习环节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主要环节指作业环节、预习环节、复习环节、考试环节等,从属环节包括改错环节、检查环节、回忆环节等。如何保证学习效率就需要合理地把以上环节安排得当,也就是学习秩序的问题。
请家长注意对照本章内容,找出孩子在哪些环节做的不合适,以便改正。根据我们工作的经验,只要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通常只要30天的时间,学生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最有价值的宝贝
错误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歌德
对“错误”认识的最大错误
许多同学在拿回作业本后,通常只是看看老师有没有判“优”,甚至看都不看就收起来了,所以即使看见了红叉也视若无睹。
也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考试中遇到了平时做过的题目,但却不会做了;平时做错过的题目,考试的时候又做错了。
一次考试回来后,家长经常会迫不及待地问孩子考了多少分,考了第几?好则喜而夸,差则恼带骂。可对于丢了多少分、都丢了什么分、为什么丢了这些分这些重要的问题却不怎么特别关心。
为什么很多人不仅不能避免不该犯的错误,而且还使错误的比率提高!小的时候能考双百,大的时候却越来越低,是功课难了吗?当然不是!
我接触过的许多学生对错题缺乏耐心,作业练习中出现了老师的红叉,看到后感觉很不顺眼,所以通常不想也不再多看一眼。有时对孩子作业比较关心的家长会问道:“怎么错了?”孩子通常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不小心!”就这样把一个错误的问题“大化小,小化了”地放过了。如此这样轻易把错误放过,其实就是放虎归山,后患自然无穷啊。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讲到的那种现象了吧!为什么平常做错的题目,在考试中又出现了,但还是没做出来,或者还是做不对。你不把错误当回事,错误也不把你当回事!
当然现在许多学校里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不把考试卷子发给学生,即使发了,也很快收回,这样的情况客观上造成了孩子不能很好分析卷子中的错误,也就不好把握自己这段时期学习的薄弱环节在什么地方,不知道自己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状况,这对于课业的掌握势必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因为很多同学和家长大脑里的意识是这样的:错误是不好的,但错误是难免的,发生了也是应该的。似乎认为只有无知才算是真正的错误。这样对错误的几分默许、几多轻视和忽视,就是对“错误”认识的最大错误!
错误人人都会有,但就是由于对错误的不同态度和做法,所以人和人的结果也不一样。
从一次旅游说起
有一年的暑假,我带着八位学生(都是初中生,初一、初二、初三都有)自费去北京旅游,为了更好地实现我本人的想法,我们没有通过旅行社的安排,所以旅行路线、旅游地点等都是我们自己组织安排,主要目的是玩,但我个人却很强调和讲究玩的方式和内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讲的这个案例,我想详细和大家讲讲我们的旅游安排。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制力、集体意识等,我对学生都有同样的要求,内容是这样:①出去后每日写一封信给家里,每日背一首宋词,每日写一篇日记,每日做好第二天的游玩计划,无论多晚,没有完成者不能睡觉。②不许自行离队,每人自带水壶,如果喝完了也不许买饮料。③只许乘坐公共汽车,不许打车。行程安排:参观天安门、若干公园、中国科技馆、大学等地,并参加一个国际会议(该会议是由我的朋友主持,我们旁听,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学术会议的气氛)。
我们开始选择在清华大学附近的招待所住下,其中为了选择多少价位的住宿,孩子们自然讨论了许久,最后住下后,我们去校园里参观游玩。
在清华我们参观了力学系实验室的一个运动模型陈列馆,同学们看完后很开心也很开眼界,突然发现身边有许多看起来很复杂很难理解的庞然大物,其运动的基本原理不过如此,纷纷感叹到自己平时不是太不留意就是太自卑。这里的活动我想有助于消除同学们对科学的神秘感和陌生感。这个项目结束后我对同学们讲:“大家都知道清华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学府,这里的学生也可以说是最优秀的。我希望你们以后也都能来这里深造,但怎么能考到这里,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到这里,大家不妨和这里的学子取取经,向人家学习学习。所以我要求你们随便向四处走走,遇到你认为合适的人,先问问他是不是学生,如果是就问有时间吗?然后说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人家,看看人家是如何考来的,你们看看有什么经验值得采纳。”然后又对孩子们吩咐了一定要注意礼貌等细节便四散而去了。
到了碰头的时间,大家陆陆续续回来了。使我稍感失望的是:孩子们的总结很零散,结果不是很理想。有的人甚至没有找到合适的大学生交谈过。我想这种主动出击的做法对他们来说也许太陌生,效果不是很好也容易理解。我就与孩子们说:“既然如此,这样吧,我们一起找一个大学生聊聊。”
很幸运,没有走多远,我们碰到一个大一的学生愿意接受我们这样非正式的采访,这位戴着眼镜、长得瘦瘦的大学生本来要去图书馆,当得知我们的意愿后欣然应允。大家围坐成一圈后,我让一位同学买了瓶矿泉水交给这位大学生,他起初执意不要,后在我们一再劝说下,这位大学生谦逊地收下了。我们的对话就在著名的“荷塘月色”的地方开始了。
通过了解,这位大学生是从云南考来的,在高中就读的是昆明中学,这位同学讲:“昆明中学是重点学校,不过在我们班,我只是20名左右的学生,按理说,凭这样的成绩,我是考不上清华的。”说到这里,同学们和我都觉得非常有趣,他不仅是成功者,而且是超越极限的成功者,那一定是应该有什么原因的。这位大学生继续讲道:“其实也不算什么,考前三四个月的时候,我就想,大家是理科班的,数理化的成绩都差不多,最后时期再怎么用劲每门也就三两分、四五分的差距,多不到哪里也少不到哪里。可是文科部分就不一样了,稍不小心10多分的差距就出来了,所以高考前我更重视文科的复习,最后我的成绩为什么能上清华,就是这些科的成绩比我们的优生要强,所以总分也就上去了。”哦!原来是这样。好一个现代版的“田忌赛马”。这样聪明地对待考试,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表现了极好的个人素质啊,有什么理由到不了清华?
然后我又问道:“你平时学习有什么经验吗?”这时候孩子们的眼睛盯着他,这位大学生似乎不知道怎么说好,想了想,说道:“其实平时也没有什么,听课我会很认真听,作业按时完成,当然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作些补充练习,考试前复习,呵呵!很正常,按部就班呗!”我想这样的回答,也许就是孩子们回来收获不大的原因吧,能把本质的问题提出来,才可能有期望的交流效果。
其实在学业上,所有的人,当然这是指正常也努力用功的学生,无论成功与否,所做的事情的环节其实都差不太大,那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是什么原因使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却依然在徘徊?
我本不想直接问,可是看到同学们的表情,这时候也就问我最关心的问题了:“那你平常做完作业检查吗?”这位同学很直率地回答:“基本不检查,有时候难一点的题目可能会回头再看看解题过程是否正确。”这样的回答令同学们都感到有些诧异,甚至看着我,似乎说你怎么老让我们做检查,而人家就不做。我觉得今天真是运气好,清华大学的学子就是棒啊(大家看到这里,应该想起前面“粗心是错误”一章里,就很强调检查这一环节,而且检查一节里也说明了检查的必要性和意义,那就是检查为了不检查)。我又故意问道:“那你作业和考试中从来都不出错吗?”大学生肯定地回答:“当然会出错。但我都会把所有的错题整理在一个本子上,看看错的原因,然后把对的解写出来,平时的时候会看一看,做一做,考试前还要再看再做。”接着又说:“所以考试中,我基本都能做对,即使做得不好,那也是因为不会,可以这么说,做的就一定是对的,不对一定是因为不会!”话说到这里,同学们似乎都明白了什么。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在想平时是怎么对待自己的错误的。
在平时和学生们讲如何对待错题,为什么要检查之类的话很多,但似乎都不如现在给同学们的感触深刻。而这也是我为什么这样设计旅游的目的。
看到这里,我想诸位家长朋友应该有点什么触动了吧!
看来,我们不应该轻易放过错误。所以在理解了需要对错误进行总结的重要性后,也应该研究一下错误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吧。
错误发生的原因
错误大致分三类:
一是由于概念不清。造成错误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准确。经常有同学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似是而非,很明显,在实际演题过程中,怎么可能不发生错误。如果是不懂,那么对这道题目结果的直接影响只是不会做罢了。就因为说懂不懂,说明白而实际不明白,做题心中无数,错误自然也就来了。这个问题的解决请看第二章第1节。
二是由于思路不对。由于对题型不很熟练,或者审题不当,造成思路不畅、南辕北辙。通常在考场上糊涂,一下考场就反应过来了。要不就是只要别人小小的点拨和提醒,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这种错误最具欺骗性,往往以为自己明白了,可实际上并不扎实的知识结构使错误再次出现变得非常容易。这个问题的解决请看第二章第1节。
三是由于粗心。由于粗心而引起的错误是低级错误,同样的,对粗心的忽视是造成同类错误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对许多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的卷面进行分析,发现产生错误的一大特点就是:低级错误总是重复出现!对粗心问题在第一章第4节里有详细的叙述。
对错误的不当处理和消极反应
面对作业、练习和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很多学生是看一看,知道错了就完了,或者知道怎么错了,认为很简单也就完了。这种无所为和无作为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当然也有优秀的教师和责任心强的家长明白“错题本”是个好办法,就让孩子建立了“错题本”,可许多学生在开始的时候还能够及时完成,到了后来也许由于功课比较紧张,或者错误表现得比较简单,就逐渐放松了错题本的使用,甚至最后连“错题本”放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
很多孩子对“错题本”的认识是“错题本”不算作业,是额外的内容,甚至是负担,口头上虽然答应去做,实际上却是敷衍了事,所以实际行动中也不能很好地实现。而对这个真理缺乏很好的认识——“错题本”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啊!
如何解决错误?
解决错误的办法很简单:第一,做完题一定要检查。第二,要把曾经做错的题收录在错题本里。
头一条是对待可能会出现的错误采取的办法,是为了避免错误,关于这点在第三章第3节里详述;第二条则是对已经发生过的错误采取的措施,为了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对错误进行毫不留情、毫不手软、毫不宽容的清理和扫荡。两者应该双管齐下。
关于错误整理及要求
在作业、练习、试卷里发现错误后,要及时收录在错题本里。在错题本里,我们先把做错的题目全部重新抄一遍,然后写出错误的原因,并把正确的解题过程写上去。如有不同的解法也能做进去的话是更好的做法。这个过程我们叫“错误整理”。不仅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和种类,而且在错题数量到了一定数目的时候,还要分析各种错误现象所占的比例。
错误整理的目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犯错的规律和特点,了解自己犯错的原因,并且通过分析原因找出自己在学业上的不足和空白,达到提高知识掌握水平的目的。在学习上,可以用“错题本”的办法来解决。但这个方法和原理对生活也是一样的。一个不善于总结错误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错误整理的关键是每题必录,不管错题由于什么原因造成,都要被录,一道很复杂的题目,即使是由于最后得数加错了,或者忘了写单位等等小毛病,也应该不厌其烦地摘录下来。
有一个高中的学生,学习成绩虽属于中下等,但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强。平常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可一考试就不行,很着急可又不知道怎么办。见我的时候,期中考试数理化三门都不及格。通过接触我发现他对概念总是一知半解,很不扎实,属于眼高手低的类型。于是针对他作业中有许多错误这个问题,我建议他把错题本建立起来。他抱着试试的态度先把化学的错题本建起,期末化学就考了86分。他感到很满意,我以为这样他就应该好转起来了,可是没有料到,新学期的期中考试三门又不及格。他的父亲非常焦急找到我,然后我就去了他家,第一件事情我就问那个学生,把你的错题本拿来我看看。但那个学生支支吾吾地说在学校,后来干脆承认没有。我就问为什么没有,他解释做错的题目大多数也比较简单,加上功课太繁重,所以没有时间做,后来也就逐渐不做了。我很不客气地说道:“你怕麻烦你可以不出错啊,既然出了错,就一定要承担这种后果。对别人讲信用,对自己也得有信用啊。我们建立错题本的原则很简单,就是每道题目都得摘录,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啊。而且你也记得你上次化学成绩为什么进步那么大,怎么就不把这个好的习惯传承下来呢?”他感觉有些懊悔。后来期末考试,三门都及格了不说,成绩进入班级前15名。
有的孩子可能觉得花许多时间去抄一道很简单的错题很不值,但就是这种自我原谅、自我宽容的心理会让他继续重复错误,因为这个错误的习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识和解决。
错就是错,是不分大小的。每题必录就是这个原因,只有实现对自己带有惩罚性质的错误整理,通过这个过程使自己仔细地回顾犯错误的经历,才可以更好地避免在以后类似的情况下犯同样的错误。
错误是宝贝
我对许多学生讲一个道理:错误是宝贝。因为错误我们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多数人来说,做一堆题,做错的题目虽然是少数,但不要因为少,或者错误原因简单而忽视它。一个错误实际就是一个盲点。由于对待错误的态度不理想,或者是缺乏理想的方式解决错误,错误将不仅会在任何可能的时候发生,而且会是经常重复地发生。所以对错误一定要善待、严逮。只有这样,你的空白会越来越少,错误就会越来越少。
曾经在我的训练班的一个小学生,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老师在课堂上出一道题目,他往往是班里做题最快的学生,但考试成绩总是表现一般,他的母亲非常着急,与我谈到这个孩子的时候说:“这孩子太粗心了,该怎么办?”我对这位小孩的作业本进行了检查,发现一个特点,关于数的概念,这位同学掌握的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数字很大,比如50000,他可能写成500000或5000,经常多“0”或少“0”。鉴于此,我对他建议,每次写完结果后都数一数结果的位数,看看“0”的个数对不对,平时把所有的错题都重抄一遍,并注明是怎么错的,为什么错了。孩子很爽快地答应了。但一开始没有多久,孩子就觉得很烦,不大愿意继续,我就对他说:“你先耐着性子做一个星期,感觉一下效果,如果不好,你可以不做。”过了一个星期,孩子的总结是“现在我对学习有一种浮出水面的感觉”(看附件里复印件)。因为他以前认为错误是不可避免,而且许多错误的原因也不是由于不会,所以错了也就错了。而现在由于怕不小心犯错还得重新做,为了避免由于自己不小心而导致的这种麻烦,所以做作业的时候比以前细心多了,所以错的题目少多了,心里也感觉很好,自信心得到了大大提高,然后就从心底说出这样令我很欣赏的一句话。其实提高也好、转变也罢,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把错误收在眼底,捏在手里,放在心里,想错都难!
如何建立和使用错题本
1给每课都建立一个错题本。
2每天做当日作业前,把昨天的错题解决后再开始新的作业。
3对每道错题都要重新摘录,然后做错误过程陈述、错误原因分析、错误类型总结、最后将正确解题过程写出。如果有多种方法也应该做出。看下图示:
X年X月X日
原题:……
错解:……
错误原因(种类):……
正解:……
以上就是错题本的完整格式。
4经常翻阅错题本。每周或两周一次重做一下错题本,考试前更应重做“错题本”。开始“错题本”里由于粗心的类型会占大多数,但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错题本”中的错误质量会越来越高,数量会越来越少,更多是由于概念点和思路而引发的错误,这些题就是属于平常没有作对,考试又犯错的典型类型,如果平时就能够解决好,到最后考试的时候自然不容易再犯错。
5在开始时,把本学期甚至本学年的所有错题全部整理出来(这点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尤为重要)。
请注意的是:错题本能否顺利建立和进行,需要家长和学生认识统一,并有决心坚持。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是对自己缺乏耐心和信用而造成的。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善待错误,你很快将会欣喜地发现,错误会变得越来越少,你也很快会从烦琐的错题整理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信心。
只有能够积极的正视错误和坎坷并且改正人生态度才会让你成功!
◆ 本节要点
1“错题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
2通过“错题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质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
3错误就好比战斗中的敌人,打死一个少一个。
4错误是不分大小的。
5错误是财富,是进步的资本,没有错误,怎么知道我们该做什么。
6错误离成功最近。如果说什么是学习的秘诀,就是要迅速发现错误并解决之。
7对待作业中错误的态度也是以后生活中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
◆ 家长作业
1与孩子交换对错误的看法,共同制订解决办法。
2建立“错题本”,并且每日由家长监督“错题本”的使用情况,最长时间100天,最短30天。
什么是作业 作业应该怎么做
怎么算是完成作业了对作业狭隘的认识,不仅体现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将体现在生活里,对你自己的人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但作业的问题是个大问题,多少人的学习就是因为作业做得不好而失败的!
在家庭生活中,一个很令人开心的场景就是,孩子在房间里做着功课,母亲在厨房里哼着小曲忙碌着,而父亲通常在客厅里半躺着,也许是看着报纸还是电视什么的,母亲对孩子说道:“功课做完了没有?”孩子说:“马上就完了!”这时候,父亲和母亲一起在餐桌上做着准备,过了一会儿,孩子兴冲冲地跑了出来,嘴里叫着:“做完作业了,可以开饭喽!”这时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坐在冒着热气的餐桌前开始了愉快的晚餐。
读者看到这里,不禁问道:“这有什么问题吗?”
是啊,作业做完了,该吃晚饭了,即使没有做完作业,也可以吃完饭后再做的。话是这么说,但是请您考虑一下什么才算是“完成作业”?
谈到这里,让我们先对作业做基本的了解和分析。
作业多指家庭作业,通常指在老师给学生讲解了新的教学内容后,为了使学生对当日的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巩固这个知识点而采取的练习性措施。比如今天的语文课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词汇,为了强化记忆,老师也许会要求学生抄写10遍新词;再者如果当天数学课教的是乘法,为了更好理解掌握乘法这个概念,会给学生出很多乘法的题目来练习等。所以,学生上完一天课后的头等大事,就是要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练习——作业。
但是,在这里我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数字,有90%的人根本不会完成作业。
“为做作业而做作业”
许多同学认为只要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万事大吉了,这也太误会作业原本的意义和目的了。要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针对集体的,由于每个人的程度和表现不同,所以对每个学生来说,首要的一条是应该完成老师的要求,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作业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可由于很多学生包括家长对作业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作业认识片面,对作业目的性理解不够,导致作业完成质量不高。这造成了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为做作业而做作业”!
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等于完成了作业的目标。有的家长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有时候也会为孩子准备了额外的练习,由于思想情绪上不能很好配合,所以通常会遇到孩子的抵制,即使做了,效果也不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孩子长期以来一种固化的概念已经形成,认为只有老师布置的作业才算是作业,再做的就是额外的内容,既然是“额外”的,那就是“负担”。
有一个小女孩在参加了学习法训练班以后,学习进步很快,这个孩子是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测验比较多,开始时数学的单元测验总是六七十分,后来很快达到了八九十分的水平。上训练课的时候,这个小姑娘特别高兴地告诉了我她的变化,还拿出卷子让我看。下课的时候,她的母亲来接她,同时向我咨询:“赵老师,我真发愁,参加这个班快一个月了,眼看要结束了,怎么我姑娘的成绩还上不去?”我很诧异地说:“不是吧,孩子最近测验成绩不是比以前好多了吗?”那位母亲说:“倒也是,在学校里的成绩好多了,我怕不是真的,就在家里又给她安排了一些试卷做,她就总也做不好!”我很奇怪,莫非孩子在学校的测验作弊?没有理由啊,如果作弊的话,她以前也可以拿到高分,那为什么在学校做的和家里做的反差那么大呢?我便将脸扭向孩子,说:“你为什么在家里做的表现就不好呢?”孩子怯生生地说:“我妈好烦,老给我卷子,让我不停地做,给我增加负担,所以我懒得给她做。”听后,我不禁哑然失笑。
姑且不论家长的安排是否正确,但许多孩子确实唯老师的话是从,所以如果教师能在作业布置上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性,适当根据不同的学生调整作业,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我们不可能指望遇到这样的老师或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对您的孩子正好合适,所以作业的完成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只要作业的实际目标没有完成,就要及时增加练习内容。
如果你不想或者不知道今天作业的目的及意义,那么干脆不用做作业了,去玩吧,与其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抓紧时间做点有兴趣的事情!
◆ 本小节要点
1作业的完成不是以老师的要求为准,而是以学业的目标为准。
2额外的练习尽量让孩子自己安排,或者与他沟通好后再做安排。
为谁完成作业?为谁学习?
经常可以听到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宝贝,乖!赶快去给妈完成作业!”或者说“你怎么还没有给我写完?”“你就不能好好的给我写一会儿作业?”当然父母在教训孩子的时候常说:“作业又不是给我做,你怎么那么马虎?”还有许多时候,家长在一起聊天时会说:“这回我儿子给我考的还算不错!”孩子也常会说:“妈,这回我都给你考了90分,你怎么还不让我再玩会儿啊?”对考的不好的孩子,母亲又会说:“才给我考了60分,还想玩电脑游戏,没门!”
(现在请您仔细回忆一下,自己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
就是由于父母这样不经意的表达,学生对待作业产生意识上的偏差,让孩子从小感觉到学习、作业这些事情似乎是大人硬给孩子的负担,而不是他自己应该的事情,所以作业是给老师和家长做的,学习也是为老师和家长学的。就这样,我们的孩子便毫无愧疚地把学习的归属送给老师和家长了。
从人的本原性这点上来讲,人通常是懒惰的享受型的动物,肚皮不饿的时候,就不会有吃的需求。没有压力,怎么会有动力?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你怎么能让他明白今天的努力是为什么呢?他又怎么深刻理解将来呢?
很多人到了社会后,到了中年常会说:“唉,小时候要是听家里人的话,也不至于现在……”但后悔已经晚了,可为什么当时就没有意识到?
想不让孩子以为学习和作业是为父母而做的,培养孩子对学习正确的认识,是需要从对孩子责任心和爱心的培养来实现的。不过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在您的语言上一定要注意!不要说:“给我做!”或“给我考回100分来!”
◆ 本小节要点
1注意避免语言上的口头禅。
2培养孩子对学习和作业的正确态度,要从责任心和爱心开始。(详情请看第二章第9节)
作业就是考试
许多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经常会听见他喊道:“妈,过来一下,没有墨水了!”“妈,我的数学书放在哪儿了?”或者“妈,给我倒杯水来!”再者,累了出来上个厕所,时不时还用眼瞄瞄客厅里电视机屏幕,还有的干脆“我累了,休息一会儿吧!”唉!真是千奇百态,作业期间干什么的都有。
由于孩子在作业中表现随意,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不仅学习效率不高,而且会导致散漫的工作习惯和作风。这种后果谁都不愿意接受!
谈到这里,有的家长觉得不以为然,也有很多家长觉得不大对头,可似乎又无可奈何,是啊,孩子内急总不能不让上厕所,口渴了总不能不喝水吧!作业做完就完了,还要那么苛刻吗?
问题就在这里。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和父母的教化有直接的关系。仔细想想,是不是您潜意识里对作业的态度就不够严肃啊!
您可能会问,那让孩子该怎么对待作业?
对待作业就好比对待考试!就是这么简单!
考试时有什么样的要求,作业就有什么样的要求!
考试期间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离场,那么做作业的过程也一样不能离开书桌,应该一气呵成,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做作业前就应该喝过水,去过厕所。
考场上不允许夹带书籍和资料,那么写作业的时候也不应随便翻书查阅,尽量不靠翻书来完成,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应对作业情况有比较好的了解,对所涉及的内容、知识点有较充分的准备,如果遇到疑难题目,那就另当别论了,该查资料还是该翻书,都以解决问题为宗旨。
考场上有时间限制,做作业前也要自己为自己规定完成时间。
用这样的方式和精神来完成作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做正事的时候应该具备严谨的态度。而用这样的方式和精神来完成作业的好处也很明显,你会发现考试第一不可怕,第二不困难。在考试的时候会很轻松!有多轻松?如同做作业!
所以改掉作业过程的随意性,是提高学习效率,高质量完成作业目标的好办法。所以我们建议并要求:
1作业前应净手、净身
净手是要表示对知识的尊重,也可以尽量在作业过程中保持整洁和干净;净身是希望作业过程中不会因为内急而受到打扰。
2作业前应大致浏览作业的数量,并自我规定完成时间,看表计时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自己足够的急迫感而不会拖拖拉拉,并且培养出良好的估计能力,以便在以后的考场中可以很好地把握和安排自己的时间。
3作业期间不得翻阅资料,除非疑难问题
可以要求和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而且可以使自己养成作业前回忆所讲内容的好习惯。
4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不过夜
在学习中,当时发现问题,当时解决,打电话给同学或老师,不解决不罢休。
这不仅表现的是对一道题目的态度,关键是表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个性,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 本小节要点
1对待作业的态度如同考试。
2作业中的问题和疑难绝不过夜。
保证作业效果的办法
作业的核心通常是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或习题,为了保证效果该如何进行呢?
请看下图。
图 保证作业效果示意图
第一步:回忆
回忆:通常是指在大脑里,对当日学习过的课程进行快速简单的回想,也可用笔在纸上做简单的默写。回忆是提高记忆效率的一个非常有效和实用的手段。根据记忆的科学原理,回忆是记忆的一个刺激点,及时适时的回忆是良好记忆的基础。
第二步:做作业
作业:通常是指学生需要做老师在讲授课程后安排的练习。我们强调在做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有时间观念,不要拖拉,要细心谨慎,要认真严肃。但是如果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前提下,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做适宜训练,那是非常聪明和合理的。
具体要求如下:
首先要预计完成时间
当成考试一样的,要有紧迫感,不能随便翻阅书籍
不可以随便走动,不可以喝水、吃水果等
把需要完成的科目按文理分开,可以在两门功课之间适当休息、喝水、上洗手间等
第三步:检查
检查:是指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对其工作进行检验以达到准确的目的。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不检查。由于很多学生对作业的不当认识,以为做完了作业就是完成作业,实际上没有检查的作业是不完整的作业。★把粗心这个坏蛋掐死在检查这个环节!详情请看第三章第三节。
第四步:预习
预习:通常是指学生在老师讲授新的课程内容之前进行的一种自学行为。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接受老师的授课前,对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了解下一阶段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预计自己在什么地方可能有疑难和问题,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为更好地掌握下一步学习内容有积极的帮助。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尝试把预习内容后的练习做了,这样的预习质量会更好。(请查阅第三章第4节)
怎么完成作业才算是真正完成呢?
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来说,如果自己认为对当天的功课掌握的不错,完成老师布置的内容后,应该再做一些提高性的题目。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将老师布置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然后利用节余的时间做一些提高的习题,或者转向薄弱的课程。只是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老师通常关注的是程度差点的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和质量,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心中有数,而不能自以为是,所以必要的时候,要和老师打个招呼,说明一下自己的情况。
而程度一般的学生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不仅应该很好地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积极地再做一些补充训练。
对于程度极差的学生,自身独立完成老师的作业都是很困难的。他们要么根本不做作业,做也是抄袭。这和家长疏于管教有关,有的老师甚至也懒得救助,在这种情况下又该怎么办呢?那么就应该及时解决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这个问题有时甚至并不是今天的内容,而是和目前概念有关的知识点,比如说要解一道二元一次方程题,但对一元一次方程部分学的就比较差,那么就应该先对需要用的概念进行复习。当然必要的话,家长应考虑与孩子一同完成作业,或者请家教来协助,关于如何协助孩子学习或者请家教,详情请见第二章第3节,本节不详述。
如果把考试比做一座大楼的话,那么每日的作业就像砖头一样,大楼质量的好坏,和每一块砖头都有很大的关系。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他每一个成功的步伐迈出来的。
通过作业,我们的知识和概念得到了巩固、发展。为了保证学习的质量,我们一定要成功地完成好每天的作业。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呢?那就要对做作业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如果把作业比做一盘菜的话,这道菜的味道和每一步做菜的程序有很大关系,盐放早放晚了都不行,放少放多了也不行。
作为家长,您应该对孩子的学习环节——作业,认真配合和监督。
怎么样?你应该有信心吧!
◆ 本节要点
1作业的完成有一整套的环节,缺一不可,尤其缺检查不可。
2应该严格禁止作业过程中的随意性行为。
3不是做完了布置的练习就是做完作业了!
4请注意语言的表达,不要让孩子以为作业、学习是为家长而做的。
◆ 家长作业
1由于该篇涉及内容较多,需反复仔细阅读本章及相关章节。
2与孩子进行交流,并分析孩子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与孩子结成共识后,要讲明以后对作业的要求。
4请写一份自我分析,并陈述出自己对孩子讲过的不恰当的语言。
检查事小,事关重大
检查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桥梁。
为什么不检查
“检查”本来是个小环节,我们为什么专门要对检查进行讨论呢?说起“检查”,许多家长可能都感觉到非常苦恼。原因很简单,对于“检查”这一点,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做过要求,但很多人却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
每到一份考试卷子发下来,发现有那么简单的题目居然错了,孩子就会说:“唉!不小心,写错了!”家长常会追问:“那你为什么不检查?”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我检查了,可惜没有看出来”,家长又问:“检查了还看不出来?”孩子一时无语,凝着眉头站在哪里,似乎也在想:“是啊!检查了,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呢?”二是会说:“没有时间了,所以没检查!”家长会说:“那你做的时候怎么不小心点?”孩子依然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是啊!为什么做的时候不细心点呢?”
唉!检查不出来,没有时间检查,检查有什么用?
没有效果和没有效率的检查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检查”的目的是什么,“检查”通常是指作业练习或试卷完成后对其进行回顾,以达成完整、准确的目的。做完一道题后,通过检查发现是否有遗漏——漏解、漏掉单位及回答式等,或者是否解法有错误;如果是语文、英语之类的,可能就要检查一下字词、文法可能还有什么问题,比如“我地书包丢了”或者“I have a apple”之类的;做完所有的作业或卷子,可能就需要对所有的题目进行核实,是否全都做完了等。在考场上我就曾见过一个洋洋得意的学生,问他:“做完了?”那位学生说:“是啊!”结果有一页卷子他就没有做,原来他以为全部题目都做完了,还觉得考题太简单,像这样的低级失误太多了。所以,检查通常是针对“粗心”而言的。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检查是没有什么用的。
不过,我们已经看过了粗心一节,就应该明白这一点,如果对粗心没有很严肃的态度,想实现检查的环节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人都知道为什么要做检查以及做检查的意义,可为什么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不能坚持下来?原因有二:一是认为“检查”很多余,这个行为从表面上来看,不是作业,而且还比较浪费时间,况且既然已经做完了题目,自己也感觉没有什么问题,觉得检查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就对检查失去了耐心,觉得它是负担,主观上不接受不喜欢“检查”,也就无法使检查成为一种修养;二是不知道“检查”什么,由于对自己可能发生的错误(错误往往具有习惯性)缺乏预见性,所以检查的时候感觉很盲目,检查了半天,还觉的是对的,既然是对的,还检查什么?即使有错的,反正也检查不出来,听天由命了。久而久之,也就不想检查了。客观上缺乏检查的方法和目标也就让检查变得可有可无,最后也就不会检查了。
有一个画画很好的学生做完作业后,让我看她的作业做得怎么样。我看了看,一共是六道题,发现错了两道题,我没有说什么,只很简单地说了句“你检查一下。”她很快检查完后说:“赵老师,检查完了,错了一道。”我说:“继续检查。”她说:“还有问题吗?”我说:“不知道。”她拿着本看了看:“没错了!”我说:“也许有,再看看。”她说:“不可能有错了。”我说:“好像还有,继续检查。”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一定是没有了,你捉弄我!”我说道:“你肯定还有错,如果你没有错了,那就是我错了,我愿意打赌做二十次俯卧撑。”(这是我和孩子在一起常做的自我惩罚的方式,老师错了为什么就可以不受惩罚,况且孩子看到老师错了并接受惩罚不仅很开心,对老师会更尊重)这位小姑娘肯定又自信地说道:“如果是我错了,我就送你一幅我自己画的画!”我说:“好!就这么定了!”最后她又很仔细地检查去了,但还是告诉我肯定不会有错了。最后我只好指出在一道题的算式中,“23”这个数字被莫明其妙地写成了“32”,以后的运算当然不可能对了!当然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收到学生给我的绘画作品。
像这样的情况,每个孩子都会出现,而这种错误的原因往往就是这么简单。遗憾的是错误出现了以后,想要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错误通常会很难。俗话讲的“骑着毛驴找毛驴”就是如此。因为检查的目光遛到这里,根本意识不到错误已经发生。这就是由于错误的“隐蔽性”再加上对错误出现缺乏预见,缺乏对自己错误出现情境的警惕,以及对粗心的类型和可能出现的环境不了解造成的。
由于以上两点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检查既然是没有效果和没有效率的,“检查”自然也不能贯彻下来成为个人的好习惯。
请家长朋友注意我和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交流的方式,并请回想自己是如何对待孩子作业中的错误的。
检查是为了不检查
其实,“检查”这个行为是贯穿我们人类行为的各个环节的,人们时刻都在做着不同的检查,只是我们不大注意罢了。比如“骑自行车”就是一个不断检查平衡的过程,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为什么经常会用橡皮擦,就是因为忽然他发现写错了,就赶紧把它改掉了,这实际也是检查。这样的检查已经成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和意识了。而我们只是希望孩子在做完作业或练习后能够进行检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后,刻意、被动的检查工作也将慢慢消失,而不会专为一项作业再做专门的检查。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所有的错误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当自己对自己所做过的事情充满了真正的自信,而不是盲目的自信后,就不再为检查而费脑子了。怎么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要“检查”。换句话说:“检查是为了不检查”。
如何进行检查
对文科类的检查主要对字、词、语句、文法、标点符号进行审查。
对理科类的检查提出有三种办法:一是检验法,把演算结果代入已知条件里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二是逐查法,不仅从开始的设、解题过程逐步进行推导,还要看题目的抄写、数字的使用是否正确;三是逆查法,从演算的最后往前推算,看看是否能回到题目原先的已知条件。
最关键的是,要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和习惯进行总结,便可以在遇到最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多加留心和注意,这时“坏蛋”就会通过你的检查而无所遁形了。检查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检查”的工作应该是有的放矢,有方法、有准备、有目标的,而不是盲目地去进行。
也许有人会说,这谁不知道啊?
但许多学生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就是不了解,所以检查起来往往表现得无从下手!
如何培养检查的习惯
虽然知道检查的意义、目的以及好处,但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是由于对检查认识不足造成的。
首先对检查要有很端正的认识。检查是需要而必要,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不是学习负担,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
但许多学生在一开始时,怎么也不能意识到检查的重要性,认为题都已经做完了,检查不检查很无所谓了。这给“检查”这个环节的贯彻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我在培训班给学生讲作业这个环节时,为了特别强调“检查”的重要性,我就给学生们举了一个不太雅、但会使孩子们记忆犹新、印象深刻的例子。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解完大手,你会做什么?”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说道:“当然是擦屁股啦!”我说:“有没有人不擦屁股就提上裤子走人的?”孩子们哈哈地笑个不止,甚至有人打趣说:“也许老师您才那样啊!”我正色道:“对了,做题做完后就好比解手解完了,看起来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办完了,但不检查就好比不擦屁股走人,是很恶心的啊!所以检查也是作业的一部分!”自此,孩子们对检查的认识和感觉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希望家长朋友也能对作业和检查的认识有更深刻的感觉!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检查呢
初级阶段,也就是最开始时,不仅要让孩子明确检查的意义,家长还应和孩子共同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并给孩子指出错误的地方,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起检查的习惯和信心。
有一点特别要求注意的是,在开始培养“检查”这个习惯的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对作业做检查!“修行虽在个人,也需家长领进门”。而且在开始了有效的检查行为以后,随着习惯的养成,错误变少了,在检查上的时间花费也越来越少,检查就越来越主动和下意识了!
中级阶段,可以指出一些错误的地方,但同时还留些空白尽量让孩子自己发现。再后来,告诉孩子有几处错误就可以了,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高级阶段,只告诉孩子有错误即可,直到孩子自己全部发现为止,要强调的是,如果自己没有发现并全部改正,不能进行下一步的作业!
为了让家长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开展检查,我举一个实例供大家参考。
时间:1998年4月的某一天
学生:女,就读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聪明,成绩不很理想,其中粗心是大毛病,制约了考试的成绩。
地点:家里
背景:孩子在晚上8∶00左右完成了英语作业。
8∶00 我要求看一下英语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有很多错误,比如“I”写成“i”,“He make”其中“make”没有加“s”,还有“an apple"写成了“a apple"等错误不下20处,我说:“有许多地方错了,你检查一下。”
8∶05 孩子急匆匆地跑过来,“老师,我改完了!”我看了看,发现还有许多错误未改,我说:“继续检查,还有很多错的地方啊!”并且我指出了其中的一两项,她点头称是,又去改了。
8∶20 孩子又把英语作业拿了过来,我看了看,错误少了些,除了个别错误是由于概念不清外,笔误依然有10多处,我说:“不行,继续改!”孩子不太高兴地说:“我已经很耐心看过了,没有了啊!”我说:“还有,继续找!”孩子不情愿地走了。
8∶22 孩子怨气地说:“没有了!”其实她是回了自己的小屋怄了怄气就又跑出来了,我说道:“你信不信,我至少给你找出五个地方的错误!”她摇了摇头不相信。我便给她挑出其中几个错误,这时候孩子信服地说:“好了,老师,我再去看一看。”
8∶45 孩子很自信地把本拿过来让我看,我看到依然还有些错误,只剩下四五处了,我就说:“还有,再继续,凭你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出来!”孩子说:“这次不可能!”我说:“你信不信我还能找出来?”孩子狐疑地说:“那我再看看。”
9∶00 孩子拿了本子过来,自信地说:“没有了!”我看了看,发现错误的数量没有什么变化,便说道:“你为什么不再细心地找找?”孩子很委屈也很不愉快地说道:“我觉得没有了。”我说:“我找出来五处怎么办?”女孩负气地说:“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说:“我要找出来,就把你做过的作业撕掉,重做怎么样?”(请注意,如果要采取极端措施,一定要与孩子有约定,请看第一章第2节)她沉吟了一下说:“好!”似乎在给自己打气,接着问:“如果没有五处,你怎么样?”我说:“老规矩,今天翻倍,我做40个俯卧撑。”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我再检查一次行吗?”我说:“可以。”她父母一向很信赖我,但此时也觉有些不耐烦了,因为这时候已经比较晚了,而且还有许多功课还没有做。但我依然坚持!我对她的父母说明了,改正一个坏习惯要比做几道题目更有意义!父母对此表示赞成,并表示愿意配合好。
9∶10 孩子郑重地过来,说:“你找吧。”孩子的表情似乎说明我的俯卧撑是做定了。(说个题外话,由于我犯错的原因而做俯卧撑的时候不多,通常是孩子们取得意外的成绩和收获时我才会做。如果由于自己犯错误而老做俯卧撑,还不让学生看贬你)我依序给她指出了五个错误的地方,完后我把写满作业的那页纸撕了下来,孩子噙着眼泪离开了,此时气氛变得很凝重,但家长对此表示支持。
9∶40 孩子拿着新做好的作业来了,此时的作业质量当然很高了。我说道:“这样的作业就很好!”你看:“今天,由于你自己的原因,我让你做到现在,我想你明白什么原因吧!”孩子点头称是,我说:“请以后注意,其实你犯错的原因很简单,而且好多都属于重复错误嘛!好了,你去做别的吧!”
她的父母看到时间已经很晚了,执意让我先回,我说:“今天我要陪她做完作业,你们不是也不能睡吗,每天不是也要等她做完作业才休息嘛!所以今天就让她感受一下由于她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给别人造成的不便!”那天夜里一点我才离开,但欣慰的是孩子后来的表现让我觉得这次晚归很值得!
检查的内在动力是责任心
曾有一个这样极端的例子,我的一位同事说起她的孩子时这样讲道:“我儿子是个粗心大王,怎么要求和提醒都不行,可他爸爸正好相反!”她讲道,孩子的父亲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买纸和笔,自然没有钱买作业本,也就不存在交作业的情况,不过老师也不管,因为他的成绩总是全班第一。但是一个学生怎么能不做作业呢?所以他就只能记住布置的作业是什么,然后找一根树棍在地上做,有时也会用捡来的铅笔头在别人送的草纸上做演算,而那对他来说是很奢侈的了。考试的时候也经常没有橡皮,只能写对不能写错。就是这样的农家子弟最后一直读了博士,现在军队做技术工作。我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认为这样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但仔细一想,我相信这件事情的确是可能发生的。
这件事情带给我的思考有两点:是什么原因使他不能出错?为什么他的孩子就没有具备他父亲的这种素养?
由于贫穷等种种原因使这位孩子的父亲“错不起”,所以在作业、考试的过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可以这样讲,由于不得不这样做,所以就需要做题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长此以往,这种强烈的责任心使他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好作风。检查的内在动力就是“责任心”。只要责任心强了,检查的效果和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检查”从被迫到自觉到不自觉也就不足为怪了。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会很诧异,为什么他的孩子却不会像这位父亲如此优秀?我曾经认识的许多家长本身很出色,但孩子表现却不佳,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没有也不擅长把自己真正的心得和体会教给孩子。可很多家长很不服气地会说:“我教了,很多很多次,但孩子就是不做!那是为什么?”这就要求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该问题在第二章第9节详述。没有责任心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检查这件事情本来很简单,不简单的是很多人做不好,更主要的原因是思想上的问题,主观认识不足,所以客观上就很盲目。
◆ 本节要点
1“检查”是作业的一部分,无“检查”的作业是不完整的作业。
2“检查”要有目的,盲目地检查是劳而无获的。
3“检查”主要是针对“粗心”而言的。
4检查的目的是不检查。
培养检查习惯从培养责任心开始。
◆ 家长作业
1“检查”是针对“粗心”而言,请仔细阅读“粗心”一节,并对造成粗心的原因进行分类,与孩子一起商讨,并整理出来。
2与孩子一起完成“检查”,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因为不耐烦而简单地把错误的地方指出了事。
学习从预习开始
关于听课与预习对一个旅游者来说,只知道目的地的名字而不做其他的了解,这样的旅程一定是很糊涂的。
不要评价老师
从第一天上学起,就听到妈妈说的最多的两句话是:“路上注意安全”,“上课注意听讲”。
听课是学生在老师授课时的接受过程,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听课质量的好与坏,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
决定听课质量的因素包括学生个人和教师个人两方面。
我们通常无法干涉和改变来源于教师的影响,很简单,就是说我们既无法改变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能力,也无权改变教师的教学设计。除非你会由于无法忍受的原因而给孩子换个学校去学习。余下的,你只能和老师做更可能多的沟通,来试图希望老师多注意和关怀你的孩子,在课堂上多给他一些提问的机会。但不管怎么说,也许最差的老师会有很出色的学生,而最好的老师也经常会有极差的学生。所以盲目地批评和指责老师的教学只会让孩子表现更差,因为孩子从你的评价中,不仅可以为自己的不良表现找到说法,而且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来解释自己在学习上所有的表现都是因为老师而引起的。
想解决提高听课质量的问题就要对自己的因素做个分析。
学生个人因素对听课质量会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身体状况
如果学生本人身体状况不佳,有疼痛和不适等现象,听课过程自然无法正常进行,这个问题一般家长都很明白。但会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有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由于生理发育原因,无法集中精力去听课,有的属于正常情况,有的则属于发育不良而造成的。对于后者,家长则应该找医学专家来帮助解决,而不要简单以为孩子只是不专心听课。
2个人原因
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学习程度、对老师的喜好等都可能影响听课质量。由于心理的厌恶、排斥,学生不想也不愿意听课的现象非常多,不过随着学习认识的提高,个性原因会使听课的负面影响逐步得到改善。
3习惯不良
在小学阶段开始时,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明白,老师讲课的内容多有重复,有的学生资质很高,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强,很容易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乏味,第一遍的讲解听懂后,就懒得再听老师的讲解了。在初期,这一问题还不严重,但久而久之,由于这些学生听课的习惯已经很不好了,随着教学内容和难度的增加,课堂上有效听课时间还和以前一样,可以说他们是不会听课了,所以听课的质量可想而知了。
4听课方式
听课质量更多取决于学生的注意力水平。一般初中生维持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举个简单的例子,您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可能就经常走神(比如现在,您可能想的就是您在什么地方曾走神,想的是什么)。这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可以尽快地回过神来!所以在听课过程中,个体参与的活动与范围越多越大,注意力会更容易集中,听课质量也会越好。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满堂灌的话,那么这堂课恐怕有一半就听不到了。在我们无法选择教师及他的教学方式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提高注意力水平来提高听课质量?
做笔记是尽量避免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办法,通过对老师的讲解重点进行登录,使自己的思维一直跟随着老师。学生课后通过对笔记进行整理参考,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还有助于学习内容的掌握。俗话讲:“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但缺点是不是所有的课程所有时候都适合做笔记。
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提高注意力效率。这样的做法是通过听课来解决疑问,所以可以在听课的时候有所选择,大脑就不容易感到疲劳,不仅听课效率高而且会更轻松。由于更好地掌握听课的主动性,就把一个通常被动的接受教学的过程转化成了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而这其实就是听课的核心和意义所在。而对于那些没有进行课前准备,大脑里没有带着疑问就去听课的学生来说,听课的过程就会变得很盲目被动,也会令人疲惫不堪,听课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会听课的学生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会”集中的那种人。
所以带着问题去听课是最好的办法!那么如何带着问题去听课?就需要课前有所准备。那么又怎么实现有备而听呢?
课前准备——预习
什么是预习呢?就是在老师讲授新的课程内容之前,学生根据需要自主展开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接受老师的授课前,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可以了解下一阶段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疑难和问题,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为更好地掌握该阶段的学习内容有积极的帮助。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尝试提前把预习了的内容后的练习做了,这样预习质量会更好。
预习的典型问题
1预习方式过于简约
预习方式通常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浏览式预习;二是自学式预习。一般学生采取第一种预习方式的居多。这种预习只是对未来的课堂内容做了浮光掠影式的了解,但对于未来概念出现的盲点和难点不能做较好的估计和确定。这种方式对文科类科目比较适合,或者由于时间比较短促,所以只能采取简单的浏览式预习的方式作为应对。第二种自学式预习,不仅要细致地阅读和研究,并且能根据课后练习或找相关练习册的练习题来验证自己掌握的水平和程度,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预习方式,实际上也就是自学。不过这种方式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更合适。
2缺乏恒心,不能坚持
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怎么样,取决于听课的效果;而听课的效果怎么样,取决于课前的准备——预习做得如何!有的学生对此缺乏认识,每天疲于应付作业,所以会说:“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预习!”缺乏自信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讲过,所以看不懂!”还有怕麻烦善找借口的学生会说:“都预习了,还上老师的课有什么用?”由于对预习的偏见、忽视以及方法上的不当,也就直接影响预习的效果。据统计,认为预习是好习惯的学生占95%以上,但不能坚持预习的学生也有95%,所以感觉预习好但没用,认为预习是负担的学生却有很多。
如果没有从一件事情中深刻体验到好处的话,这种事情就会得不到强化和巩固,桑代克的效果律就强调了这一点。所以如果对预习的方法、意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能更规范地开展预习,使预习成为学习的习惯,对学生学习产生很大的促进后,预习的行为也就容易得到巩固和继续。
3预习应该有所选择
预习是重要的、非常有意义的,但不是必要的!预习是为听课服务的。预习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对于学习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比预习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作业以外的时间里把以前的薄弱和空白点及时弥补上来。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盲从。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成功的预习会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但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对预习产生反感,在当你具备预习条件的时候,对预习可能就没有兴趣了。
◆ 本节要点
1预习是听课的准备,但并不意味着不预习就无法听课。
2注意力是听课的关键。
3听课时主动获取疑问的结果和答案可以提高听课质量。
4对不同科目采取不同预习方式。
5学习状况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应该保证预习,而差些的学生应先查漏补缺。
6对错误原因及种类的分析是被动发现问题的过程,而预习则是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
7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
◆ 家长作业
1分析孩子听课的不足之处。
2与孩子沟通对预习的认识。
3尝试在周日对第二天的功课做预习并看孩子的反应。
学会复习,也就学会 学习了
很多人成绩不佳就是因为不会看书,不会记忆,更不会复习!
凯洛夫有句话很有意思:他不往后面看,只是往前赶,赶回家的仅是一辆空马车,反而夸他走了很长的路程。
为什么找不到“东西”
有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当你需要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你虽然能够肯定它就在周围,一定没有丢失,但就是找不着:要修开关,找不着螺丝刀;要出门,找不着眼镜了;要去报到,找不到报名需要的相片了;穿鞋的时候,怎么只有一只袜子?准备出门却发现钥匙找不到了,最后总算是找到了,可惜由于时间的耽误,又不知道把什么事情给搞砸了!虽然你知道最终会找到那个不起眼的东西,但你不会忘记这个过程给你带来的烦恼和不便,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总之,事情很小,但总是那么烦人。
而且这种现象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1那就是找不着东西的人会经常找不到东西。2找不到东西的人的生活环境往往很乱。
对于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说起来也很简单,把你住的地方经常收拾收拾就好了,把东西分开归类,衣服和衣服在一起,书和书在一起等,这样的话,用起来就很方便了。
说到学习了,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常说:生活品质不好,学习品质就不会好;学习品质不好,学习成绩怎么可能理想呢?(请参阅第二章第4节)
为什么一到考试就不行
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平时功课掌握的还不错,小测验的成绩也很好,可就是到了大的考试就不行!一考就砸。”
还有的学生反映,在考试的时候怎么也做不出来,有个概念、定理或公式怎么也想不起来,而一下了考场,就想起来了,真是令人非常懊恼。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固然可能存在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较差的原因,但更多是由于复习做得不好而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学生非常普遍,请您回想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
让我们对自己提个简单的问题。请想一想,在考试中,什么问题基本上从来都不会出错?
考卷上的名字
为什么呢?很简单,自己的名字天天听,天天看,天天写,早已是烂熟于心了,闭着眼睛都不会写错啊!换句话说,想写错名字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
比如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巴尔扎克是一名作家,但如果考题是关于巴尔扎克的国籍,那么在答案里就会写出英国、法国、美国,除了中国,只要是知道的国家名都可能被写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首先说明学生学习过他的文章,而且也听过老师关于作者个人情况的讲解。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掌握的不够全面,没有形成深刻的记忆,所以到考试的时候对一些细节就不能确定了。或者一道数学题目出现了,而且知道平时做过,也曾经做对了,可在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怎么做了!
这就是不扎实的表现。而不扎实对学习的最大功能和贡献就是,对学业花费了许多时间得到的学习结果和无知是一样的。虽然你曾经会过,但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刻,你所做的反应是不会!这说明你其实还是不会,不管你是否曾经会过!
如果说因为无知而不能得分,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要是由于不扎实而失分,不仅不能得到原谅,还应该自责啊!
对考试的看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怎么才能成为有备无患的“会者”
我们在前面第二章第1节讲过错误发生的原因等内容,在那里我们谈的是在错误发生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的措施来对待错误,其中错题本的建立等属于错误后的对策。而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如何从正面入手,避免错误的发生。让我们从第一种错误原因说起,就是概念不清。
“概念不清”的现象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知识点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弄明白,后来混到了考试的时候也没有搞清楚,属于没有理解而引起的,所以通常是程度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会表现的更多;另外一种是当时明白了,后来由于比较长的时间间隔,对知识点有所生疏和遗忘而导致的。
而对于造成错误发生原因的第二点“思路不对”来说,其实也有很大因素是由于“概念不清”。考试主要是对学生掌握和熟悉知识点程度的考察,解决一道题目往往需要一个、两个甚至是多个知识点,就好比一个修理工的工具包,如果有一个工具不在手边,干活的时候可能就有麻烦。同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出现问题,不能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解题思路就会出现问题,在这个题目上你遇到了麻烦便是很正常的。
要想最大限度地制止错误的发生,就要把所有的概念点和知识点掌握的扎实和准确,有备无患,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而为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只靠一次性活动是不能够做到的,是靠不断总结、练习、熟悉的积累而实现的。而这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纳为一个你熟悉的词汇:复习。
请各位明白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过目不忘”的天才!所以“天才”是会复习的人。
什么是复习
什么是复习呢?就是对自己学习过的课程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通常复习的过程需要相应的练习和记忆。通过复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质量,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再一次温习”的过程,复习的意义是什么呢?通过复习可以加深认识和理解那些遗忘、生疏的概念或知识点。复习是承上启下的过程,古语讲“温故而知新”,就是通过复习对原知识可以产生更准确的掌握,也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做更好的准备。人们常这样说的一句玩笑话是:“学的都还给老师了?”就是说老师教过的都不记得了。本质上讲,复习是强化记忆的过程,也许是材料,也许是技能,都是一个认识固化的过程。
复习是由于学习的需要,不是因为考试。
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许多学生由于本人的理解力、反应接受都很不错,平时课上练习可以做得不错,往往还要比其他学生做得又快又正确,小测验成绩也可以表现很好,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发挥不好。这种学生往往只是在考前才对所有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一看内容都会,可到了考场就感觉不顺手,原因就在于平时不做小复习。
这种学生虽然当时在学期中间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要好于同学,但由于课后一段时间内缺少对概念进行重复消化的及时跟进过程,到了考前再看到这块内容时,主观意识上更多的是对当时学习的感觉保留,还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有些概念点已经遗忘和遗漏了,所以对这块概念点的掌握就出现了不足。这种状况怎么能顺利过考试关呢?
有句话“不考不玩,小考小玩,大考大玩”,复习应该是融合在平时就做的很平常频繁的行为,而不是专为考试准备的。因为复习是由于学习的需要,不是因为考试!
平时开展复习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有意识地、有规律地、及时地操作。每学过一个知识单元,就应该做一次复习;每个星期都应该对本周的学习内容做一次复习;每一个月也应该对该月的所有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只有这样,你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学的好,哪里学的还有不足,然后及时做出相应措施来解决。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考前的大复习会很轻松。
所以我们不建议家长在周日给孩子搞什么补课等活动,学习安排应该多以总结性的复习为主。缺乏经验和不负责任的补课老师通常只会简单地给学生许多题来做,缺乏针对性的盲目补课往往是低效大量重复的劳动。只有个别学生在基础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采取补课的方式来弥补。
好的学生是学出来的,不是补出来的。
复习的两个重点环节
复习的目的就是要把不明白的、生疏的、遗漏的知识点搞清楚,是一个通过发现学习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显而易见,这个过程包含两个环节。首要环节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最后环节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让我们看看如何实现这两个环节。
1如何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的两种重要手段就是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
查漏补缺是指对自己所学的内容不足和缺陷进行整理和检查,这个工作的主题就是查找自己学习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就像士兵去打仗前,要看看武器是否准备好了,刺刀有没有遗忘,子弹的数量够吗?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练习,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举措。
总结归纳是指对自己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就好比打扫自己的房间一样。总结归纳就好比是自己房间,里面有书、本、个人用品、鞋、衣服、玩具……过一段时间,就得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清扫和整理,看看有什么垃圾需要清理,看看自己物品摆放的地方是否合理。这样用起来就方便许多,而学习也是同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脑里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就好比仓库又放进了许多货物,如果不及时整理,时间久了有些东西放在哪里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现用现找往往很浪费时间;而且时间再久,清理会更耗费精力和功夫;况且有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及时清点,自己可能就跑光了。所以及时做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就是这个目的。这个环节做好了,也就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做好了保证。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看书来实现的,可许多学生往往只是看自己以为的重点和难点,而不能对教科书做全面仔细的阅读。这种失误是最容易出现的,而其结果往往是懂的还懂,不懂的还是不懂;疑难的懂了,但基本的简单概念却说不清楚!(请做个小实验,拿起课本,对照书上的内容向孩子提问。据我抽查的经验来看,能够圆满回答的学生极少)
像这样,许多学生连书都没有完全完整的读过,更别说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了。所以我在对学生做要求时经常讲这么两句话:“教科书是给你们写的,是经过许多专家和老师呕心沥血而写成的,里面没有一句废话。想当考场上的常胜将军,你们就应该对课本里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读过,并把常用的内容作为常识记在脑子里。教科书上只有一种印刷内容你们不需要记,那就是标注页码的数字!”
不会看书,不知道全面阅读课本,就不可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2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疑难和困惑的手段和办法是以下四种:
提问:由于对某些概念或问题还存在疑问和不解,需要向老师或家长进行请教的过程。“不耻下问",如果你爱提问题了,你就会发现自己进步非常快!试想,在迷路的时候,你能找个人问问路,是不是会让你很快摆脱困境呢?提问不仅是因为有问题,如果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能发现问题就更了不起了。当然,很多人不会问问题,问题质量也不高,结果是不仅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帮助,让回答的人也感觉不耐烦,所以学会问问题就要学会避免简单直接地追求结果,还要探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不过,比这种情况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有问题但却不问。
讨论:主要是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探讨来达到对某些概念和问题有更精确、更深入的理解。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是发现自己问题的一个快捷方式,更是提高自己对概念等理解的好方法啊。不要担心同学从你那里得到学问,应该担心的是你能不能给同学讲清楚你自以为掌握的内容。要记住的一点是:同学并不是你的竞争对手。学会讨论的学习方法让你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思索:其实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和交流,通过自我深省,来达到对问题的更好认识和理解。怎么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好,就需要你先思而后行。最好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想想今天的事情哪些做好了,哪些又没有做,什么时候去做,心里要有个安排。学会思索了,就可以设计你的生活,计划你的生活,成就你的生活!
针对练习:通过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发现有些概念点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来达到掌握的目的。有的练习是以背诵、记忆为主,有的则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参考书、习题册来安排、组织进行,这是自学能力的高度表现。
呶,我们发现了问题,也解决了问题,还发愁什么?
复习的难点
复习工作开展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
1复习是自主的学习行为
比如作业通常由老师做出要求和安排,目的和内容比较明确。而复习的工作需要自己来设计安排,不需要对老师有什么交代,所以思想上容易麻痹和忽视。那么在开始不熟练的时候,家长应该适时地对孩子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安排。对于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和方法,这种指导和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2复习是讲究节奏和规律的学习行为
由于复习是对学习内容的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所以想把握好复习的节奏就要对记忆及记忆规律有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反之,复习效率就会表现低下,甚至徒劳无功。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1850~1909),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通过对这条曲线的了解,我们将可以更有效地安排复习工作。
图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大约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这个曲线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记忆规律有以下特点:
1一次记忆和学习不可能把所有的记忆内容都记住,但也不可能全部忘记;
2记忆中遗忘率在记忆学习后的三天达到最低;
3在合适时间进行重复记忆,效果会更好!
有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却不知道,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同样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的牢固性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见图)
大家都有对外语学习感到比较痛苦的体验就是单词总是不能记完,发音再好,没有足够的单词量也是不行的,单词量的多少的确是外语水平的一个标准,所以学习外语实际就是一个不断反复识记单词的过程。背完了忘,忘了再背,有一位外语系的教授曾戏称背单词就好比“笊篱捞水”。为了增强记忆,有许多的记忆方法,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重复。古语“学而时习之”,就是针对学习方法和记忆规律的最好诠释。当然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最好是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来确定。不过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解了再记!
许多家长都希望加强孩子的记忆能力,所以市场上也出来许多形形色色的记忆大法,什么风暴啊、记忆体操啊,或者干脆是电脑支持下的记忆通等,林林总总,举不胜举。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是根据此原理做的方案。至于什么联想法、谐音法等具体的办法,只是根据个人习惯和特点来进行的。记忆的最大关键就是不断重复,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忆大师,这一点都不神秘。
谨记一点,掌握好复习这个记忆体操,比吃任何一种增强记忆的补药都有用。
复习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最新原则。每日都对新讲授的内容进行回忆,方法是每日做作业前,合上书本对今日授课的要点进行默想和简记,越详细越详尽越好;
2时间原则。每周日和每月对讲过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方法是重读课本,并对学习内容做书面总结,而且要做相应的练习来检验。注意要建立总结本。
3阶段原则。主要针对理科类,为了避免问题对下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后就要做全面复习。目标是尽快把问题解决,而不让问题成为历史遗留。
4科目原则。对于文学概念、文法、单词等文科内容,复习更多体现的是记忆,对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物理等知识点,记忆是重要的一环,但复习更多是以查漏补缺、总结归纳和针对练习为主。
◆ 本节要点
1在平时把复习做得细致了,考试自然轻松了。
2复习不仅在考试前,平时也要做。
3发现学习中的问题靠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来完成。
4解决问题靠学会提问、讨论、思考、针对练习等实现。
5复习的方法要掌握节奏,多了无用,少了无效。
◆ 家长作业
1与孩子交流复习的认识。
2帮孩子建立总结本。
3开始于每周末的固定时间对本周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针对练习。
考试的办法和技巧
只看重考试而忽视平时的作业作风,是考试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考试和平时的不同
让我们做个思想试验,看看我猜得对不对!
第一种情况:
如果在地上有一块宽15cm、长5m的长木板,木板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我想您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可以轻松自如地走来走去。
第二种情况: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1m,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
第三种情况: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3m,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
第四种情况: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10m,甚至100m,还是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我敢说,很多人的腿一定会因为高度增加而发抖,心里也会很害怕,估计你是不敢走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和发挥就有所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未能考好的原因
其实就是两种情况:一是考不好,二是没考好。
“考不好”的意思很简单,没有实力面对考试。原因就是平时没有学好,到了考试的时候自然无能为力。换句话说,走在地面的那块木板上如果都踉踉跄跄的,到了空中也一定没有好结果啊!
“没考好”的意思就是没有把本来的实际水平通过考试反映出来,考试和平时练习最大的不同就是,同样是做平时做过的题目,但考试不仅是对平时学习情况的考察,也是对精神、意志和素养的考察。考场发挥失常的表现,主要由于应试心理不佳及考试方法不当。我们本节主要讨论的就是这种情况。
家长和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考试及结果
正常同学考试发挥的好与坏和应试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而应试心理素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考试的认识和态度。大家往往以为应试心理是指在考场而言,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在考前就已经开始了,平时对考试的感觉就很沉重,一直把这种考试焦虑的心理状态带到考试中,其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对待考试。
每个阶段的学习就好比5000米长跑,学的好的在前面跑,而落在后面的人也不要担心,只要完成了这5000米的距离就可以了,不要太在乎这一次是早到达还是晚到达终点。调整好你的步伐,尽快弥补与好学生的差距,争取下次能够早到达终点。一次长跑的成绩、一次考试是不能论英雄的,因为大多数考试只是一个记录和评价,并不具备决定意义。最重要的考试只是中考和高考啊。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个5000米没有跑完,就丧失了第二阶段的资格了,那可就永远被甩掉了。换句话说,只要没有拉下功课,只要你及时把功课赶上来,终点一定是属于你的。
考试不仅是考知识,也是考智慧,考个性。人一生要面临许多的考试,但不是每一次考试结果都理想,最优秀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也会经历许多不及格的考试,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优秀的人,是因为他们善于总结自己的失败和错误,把失败和错误当成他的宝贝,所以他们会最大可能地避免在自己犯过错误的地方再错。而失败者的最大特点就是重复犯错误!那么作为学生来说,我们怎么对待考试呢?很简单!也要善于总结自己的问题。总结自己的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当的学习因素有什么?二是自己不会的地方有哪些?所以我们在面对一次不理想的考试时,不要不开心,不要难过,也不要害怕,看看自己哪里错了,该怎么解决?只要这样做了,下次就一定会更好!
我常和同学们讲,如果我现在的成绩不理想,没有关系,我可以通过考试来分析得与失,从中积极发现功课的漏洞,找出学习方法的不足。然后做积极相应的调整,下次考试一定会有提高。
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总把注意力集中在得了多少分上,而不大关心丢了多少分。许多家长对于平时的考试,只是简单地评价成绩的好坏,然后对孩子说一句“不错,继续努力吧”或是“你要再不努力就完蛋了,所以要认真啊”等这种肤浅的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评价!正是由于对考试表现出这种太功利的心态,造成了孩子对考试本身及成绩过分追求的心理和认识。为什么会有学生在考试时有心理障碍,对考试有恐惧感。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考试结果不理想,在大多数考试时脑子里想的总是家长忿恨的表情,沉浸在过去考试失败的痛苦经验中,哪有心力去承受当时的考试?怎么能发挥出来应有的水平?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是考生考场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
考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帮助学生检验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是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应该以平常心接纳考试,把考试当做总结,从考试结果中找到下一步学习进步和提高的解决措施,在平时充满激情扎实地做好每件事情,对考试何惧之有?
平常就应该对考试的素养和习惯进行培养
由于考场有其严格的要求,在这种严肃的气氛下,许多学生一下子感觉不习惯,再加上平时做作业拖拖拉拉,在考场上却感觉时间飞快,在慌乱中,极容易被一些小的问题干扰,大脑不能积极调用有效信息,所以经常有考生一下考场就想起了考试中需要用的一个重要公式,而这时已经晚了。
我们在第三章第2节里提到:作业要像考试一样紧迫,那么考试的时候就感觉是在做平时的作业,考试基本功的好坏就在于平时对作业的态度和作风。我想您一定还记得这句话,把作业当做考试,考试就会很容易。
正确的考试方法和策略
在对考试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准备后,在考试中要注意的问题就简单了。在考试过程中不当的行为可能会给考生带来不必要的失误,为此,我们要有一套正确的考试策略和方法。简而述之就是以下几点:
1把握全局。先通篇浏览试题一遍,估计难度,做到心中有数。
2先易后难。不会做的,或者很烦琐的先搁置一边,先进行下边的题目。
3检查遗漏。做完所有的题目后,要检查所有题目,看是否有遗漏。
4卷面整洁。注意卷面整洁,尤其要参加高考的同学请注意,卷面的印象分也非常关键。
5转移注意。如有不会或较难的题目,而感觉情绪紧张,就闭上眼睛深呼吸三次再继续。
6心态平衡。在考试时不要考虑考试结果会是什么情况,要考虑现在该做什么。
如何做好考前准备?
俗话讲:“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得到理想考试成绩的最根本前提是把功课准备好了,考试时自然成竹在胸,心态也就摆对了,自然场上表现放松了,发挥正常了,出色的考试结果也就理所当然了。如何在考前准备好功课,考前复习很关键。
1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注意切实执行,不要停留在形式上。
2把你曾错过的内容集中起来复习,如果你有错题本的话就会很方便。
3把你这段学习过的概念、内容做一次大的总结,如果你能自己很好地默写出来的话就算总结完成了。
4检验复习的标准:对所学过的内容就好比写自己的名字一样轻松。
用考试来证明自我
考试也是对勇气、信心和意志的检验。
有位学生就快要参加高考了,已经基本放弃了努力。他的母亲为此感到很忧虑和无奈,于是这位家长请我和她的孩子谈谈,当我到了这个同学家,虽然距高考还有20天,但他正在弹吉他,当他了解我的来意后,我就进入他的房间与他聊了起来。
通过了解,我知道他的成绩一般,也就是说他无论如何再努力,他的水平也是考不上大学的,所以他也懒得学习了,但他也并不放松,毕竟一个大的考试就要来临,所以虽然玩吉他,但也是心不在焉(有许多同学考试前的心情也是这样的)。得知这个情况后,我只给他讲明了两点:一是既然知道考不上了,所以就不要想能不能考上的问题,那么也就考虑考多少分的问题,能考多少算多少;二是即将来临的考试是一定要参加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做到自己的最好呢?所以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一个学习一向好的学生和一个进步特别大的学生,哪个人更容易得到同学的佩服?”他想了想:“应该是进步大的那位!”我说:“这就对了,比如有个人和你同学三年,你对他也很了解,但你和所有的同学都知道他考不上,可是你和大家还是会很关心他最后会考多少分,假设他现在的水平是400分左右,如果考出了450分的超级水平,大家岂不是很惊讶,而对他另眼相看呢?”他点了点头说是,我继续讲道:“那好,那个人就是你,如果你现在放弃努力,结果只会考得更差。对于你中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你难道希望大家都带着对你特差的印象与你告别中学吗?”他想了想:“不希望!”我又讲道:“你是这样想别人,别人也会这样想你!所以,所有的人包括家长、朋友等关心你的人也这样想你。”“给你的同学们留下一个男子汉的形象吧,一个男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应该自己趴下啊!”谈到这里,多说无用,我说:“你自己考虑着办吧!”完后我出了房间,与他家长聊了起来,告别的时候,家长叫孩子出来送我时,看见这个小伙子,正趴在桌上学习。高考后,又见到这位母亲时,她告诉我:“我儿子的高考成绩要比原先预计水平高出30多分。”坦率地讲,我并不以为这次谈话一定帮那个学生提高了那么多的分,但我很满意的是至少他在最后的阶段没有放弃努力。
考试也是对人格的测验。对于那些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讲,一次学业的考试不能说明什么,只要你有正确积极的态度,而你将会赢得人生考试的最大胜利。所以从你的每一个考试做起,你会发现你原来是那么出色!
必读参考内容
考试:是学习的一个环节。虽然通常考试的结果会给你带来赞扬或批评,在公布考试成绩的时候你的心跳往往要加快,但你要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考试的特点:对于平时把作业当做考试的人来说,考试对于你来说就是在做很简单的作业。对于平时把作业当做玩的同学来说,考试对于你来说就可能是折磨。
考试的内容:考的是你没学会的地方,会的地方对于你来说是练习。
考试的捷径:要想考个好成绩,在学习中尤其在复习的时候,就得把不会的地方搞明白。
考试的公平:我易,人也易,而我不大意。我难,人亦难,我不会畏难。
考试的技巧:(1)仔细浏览试卷估计难度和时间;(2)仔细审题勿遗漏隐蔽条件;(3)遇难不‘啃’,顾全大局;(4)题型交叉,放松大脑;(5)答题规范,字迹清晰;(6)卷面整洁,检查遗漏。
复习的捷径:如果平常学的好,考前复习就会轻松很多。
复习的目的:就是把你掌握的内容,通过复习更熟练;没有掌握的部分,通过复习要弄明白。
学习的捷径
1平时就要把知识点搞懂,遇到错误一定要反复消化和练习,遇到问题和难点一定要解决,所以要善于提问、讨论和思考,不达目的不罢休,直到弄懂为止。
2“人的一切智慧根源在于记忆”,要把握好掌握记忆的目标和任务,并善于总结归纳知识要点,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
3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 本节要点
1考试和作业一样,只是没有参考书罢了。
2考试是学习的一个环节。
3考试和任何一件事一样,要做就要做好!
4平时作业像考试一样紧张,考时像平时作业一样轻松。
◆ 家长作业
1请您把当前考试的期望值放低点;
2对孩子作业的节奏应该严格要求,树立紧迫的学习作风。
◆ 附:再论考试——关于理想的考试模式
在现阶段下,教育界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而素质教育是吃力不讨好。无论哪一方面,大家对应试教育的不利及负面作用虽然都是认可的,对素质教育的意义也是肯定的,但是大多数人没有而且从根本上也不知道如何真正地开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下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全面发展的素养而提出的。所以第二课堂似乎也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3+X也跑出来了。
第二课堂的事情就不用多费口舌了,中国人搞面子工程向来有办法,今天说要搞个乐队,明天人就齐了,就这么厉害。
我认为“3+X”是不可取的,对于很多本该掌握的最基本常识反而采取了如此功利的态度,何来全面科学素养的培养?而且考核还是用应试教育的那套办法来操作,学生最后应有水平反而有所下降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学生的综合素养没有提高,掌握的文化内容少了,素质教育反倒成罪魁了。
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提出没有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矛盾的焦点,我们发现,无论什么样式的教育都离不开一件事,就是考试!所以如何真正解决了考试的问题,实际也就是解决了开展素质教育面临的尴尬和困难。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考试!
考试是为什么?
为了测查学生的学习水平!
那么什么是学生的学习水平?
通常讲,就是对本学期的教学大纲里的内容的掌握程度!
那么什么是掌握程度?
通常来讲,就是学习过的内容,从广度、深度方面的掌握。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是思维水平!也即学生的学习品质综合表现!
我们的考试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我们的考试是以学习内容为标准的,而不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真正理解。为了应对考试,我们的学生更多满足如何做出一道题目,而对其内涵考虑得甚少。所以这样的考试可能是有难度的,但很难考出思想的深度。所以我们的考试有两大特点。一多一少,多是指考试内容超纲的多,少是指人文思想和创新意识考得少。
爱因斯坦到了美国时,有个自以为是的记者问:您知道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爱因斯坦说:对不起,我得查查才能告你。那位记者嘲讽地说道:您这么知名的科学家难道连声音的速度都不知道吗?爱因斯坦说道:是的,我对声音的速度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速度!
这种情况的危害是什么?
让教师疲于奔命,让学生忙于应付!盲目提高教学难度也没有解决学生为学而学的被动局面!
那么什么才能证明学生的学习水平?
知其然!
怎么保证这点?
就两个办法!一是不仅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为了更好地知其然,所以更要明确地知其所以然!二是举一后能反三!为了更好地知其然,所以要举一反三。
有一位美国的专家年先生曾出过这样一道题:在一栋150层的摩天大厦前面,老师把30只卡西欧GShock计时手表分派给全班30个学生,看谁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测量出摩天大厦的高度是多少。条件是只可以用老师给的手表,不可以用绳子、尺子之类的测量仪器,也不可以离开现场。据年先生自己说,他曾经对一个班的初中美国学生说这个问题,在五分钟之内,学生们就提出了上百个解决的办法。而当时在场的中国教师和学生到最后也没想出10种方法。
我们的教师怎么对待教学?
我深信一个观点,好的教师从来不会因为什么样的教育体制理论等束缚!因为好的教师不把前面这两点贯彻给学生就很难受。而且这样的做法看起来累点麻烦点,但实际上效率极高。而一般的教师只不过是教材的复读机,只关心学生掌握了就行,才不管以后的事情呢!当然,这样的办法简单易行,对那些勤思善辩的学生来说,有没有这样的教师其实无所谓!所以这样的班级里也会有好学生,功劳多少也能算到这样的老师头上,所以这样的老师也很好当!只是大多数的学生被这样的老师害苦了,早上补课,晚上还补课,教得口角吐沫倒也十分辛苦,可学生不仅学得索然无味,而且学过即忘!这种老师的最大特点就是属于当你从这个学校毕业了五年后,就想不起他的名字的那种,您现在掰指头算算,你倒了多少次霉?不过,最差的老师您也还会记得,那是你遇上他是倒了大霉了。
那么考试考什么呢?
第一,不仅考你是不是知道了,还要考为什么是这样?比如不仅考牛顿定律的具体定义,还要牛顿定律的发现背景、思想方法、实际意义等!第二,不仅考你用一种方法做,还要考你是否会用更多的方法来做。比如一道题目得分方式是这样的,一共有三种方法可以演算,共30分,做出来一种得10分,全做出来了,才能得满分。想想看,这样的学生怎么能不是融会贯通、机智过人?
所以新的时期里,我们应该采取新的模式来规划考试的形式,语文考试现在初具雏形,别的学科更应该如此!
这样考的好处是什么?
如果能把“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和“举一反三”这两点作为教学纲要的话,教学风气一下就变了。教师知道该怎么教了,那些混混教师、笨教师自然就会下岗了。学生也知道该学什么了!这样考出来的学生谁不满意和喜欢?
所以我们的考试应该以科学结论为主的知识考题向以科学过程为主的探究考题转化,不仅考知识掌握程度,更要考知识运用能力。使我们的考试在符合满足选拔人才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刺激鼓励我们的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的共同发展。
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体制都离不开考试,所以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考试制度,自然会有合理的教育教学跟进!不怕没有干过,怕的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孤立地提出素质教育的理论概念是造成教育界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中国,理论往往是用来解释行动的,而不是用来指导行动的。就好比依法纳税的问题一样,难道老外就喜欢交税吗?不尽然啊!因为他们深知一个道理,只要被逮住了就破产了。所以,一个概念、一个思想、一个理论是否能行得通?取决于是否有合理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光说素质教育有什么用?
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手段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所以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法是考试思想和制度的变化和革命!所以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去宣传什么素质教育,只要把考试的方法改变了,素质教育自然搞起来了!7 计 划 ——自己与自己的契约一个好计划,就是今天竭尽全力地去执行,
胜过一个完美的计划明天执行。
——巴顿将军
“插柳”新说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而后成。”意思就是说:有了预先的安排和设计要做的事情才能确立,没有计划的工作就做不好,谋划好了就可以办成。这个意思想必大家都明白,不过有一点许多人可能不大注意,那就是虽有了计划,其结果可能是成,也可能是不成,即“有心栽花花不活”;但没有计划,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事的。就好比那句俗语: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至于“无心插柳柳成荫”既不容易得到,得到也未必是你心中所想要的。
其实不管有心还是无心,插柳即能成活。孤柳岂能成荫,若柳能成荫,那一定也是因为心中有柳啊!既然柳在心中,那荫之所成倒也没什么意外。可偏偏有人非要把“无心插柳柳成荫”也算是一份收获,为那片柳荫做一番事后诸葛的解释与炫耀,那么也充其量不过是“守株待兔”式的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臆语。
可叹虽“有心栽花”,而“花不活”!追其咎因,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栽花的节气和选地有何不妥?不知为何?众人对此成因多是无心也无意考究,偶有抱憾,便又是一番“成事在天”的陈词来推诿搪塞。
……
本 章 总 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相信您应该对如何学习理解更深入了,也更准确了。我们曾经以此为教案,对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学生进行学习认识和方法培训,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有高达91%的学生学习成绩发生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您和您的孩子按照本章的要求做到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不过,认识也提高了,方法也知道了,那么怎么做才能让方法更好地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