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选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1:05:35
上个月,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登出了一则让很多人欣喜不已的招聘广告:他想找人接替他担任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的投资总监。
一时间,应聘的简历像雪片般飞来,而遴选过程也像这位今年76岁的亿万富翁一样不同寻常。在大约600名申请者中,很有一些有趣的人物,比如,自己在家选股的犹太法典学者、经常做瑜珈的加拿大经济学家,甚至还有一位四岁的孩子。
“我们这次准备采取类似‘美国偶像’那样的选秀程序,”巴菲特在他那简朴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时说。办公室里整齐地装饰棒球用品和老朋友的照片。前不久的一个周日,巴菲特在午饭后来到办公室阅读上市公司的年报,拆阅邮件,有些邮件被他扔进了桌上一个写着“太难”字样的盒子里。
招聘接班人虽然看上去像是巴菲特一时的突发奇想,但这对他的公司和他的大量拥趸来说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几十年来,巴菲特的理财决策一直是人们研究、揣摩和模仿的对象。因此,虽然巴菲特说他的健康状况很好、他不打算很快退休,但对许多人来说,他准备找人接任投资总监的事将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人们面对的将是充满变数的未来。
要继承巴菲特的衣钵并不是件易事。凭藉着神奇的选股才能,这位拥有“奥马哈传奇”称号的人现在是仅次于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世界第二大富翁。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威的市值高达1,680亿美元。假设有哪位投资者1965年(也就是巴菲特开始执掌公司的那年)花1,000美元购买了该公司的A类股票并持有至今,那么,他那1,000美元已变成700万美元。
哈撒威83岁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说,一个在追求投资机会方面坚持独辟蹊径的投资者一定有不同于常人的秉性。与巴菲特已相识40多年的芒格说,他自己就是这项工作最理想的人选,如果他能再年轻30岁就好了。
巴菲特在3月1日给公司股东的信中描述了他对接班人的要求,比如: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对人性和机构的行为特点有敏锐的洞察力。
自1965年以来,巴菲特在他控股的哈撒威一直同时担任投资总监和首席执行长两个角色。他现在负责管理公司旗下价值约1,200亿美元的股票、债券和衍生品投资组合,其中包括大量蓝筹股(如可口可乐(Coca Cola)、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 Co.)等)。哈撒威还全资拥有多家公司,比如International Dairy Queen Inc、汽车保险商Geico、公用事业公司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和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
新的投资总监将主要负责公司的证券投资,公司的总体工作将由接替巴菲特任首席执行长的人士负责。2006年3月巴菲特曾宣布,董事会已确定三位候选人。巴菲特没有透露他们的姓名,不过他说,他们是从负责哈撒威子公司的几十位管理人士中挑选出来的。
巴菲特甄选接班人的工作让人想起大家族里的一位渐渐老去的长者为保证在其身后家族仍能保持秩序而采取的做法。去年6月,巴菲特承诺将把其在哈撒威所持的85%的股份(以目前股价计算,这批股票价值440亿美元)捐献给盖茨-梅琳达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和其他四家小型慈善组织。他还表示,他的其他财产也将留给慈善机构。去年八月,巴菲特在生日那天又做了一回新郎。
有时,巴菲特的喜怒哀乐也会溢于言表。在观看投资经理人威廉•瑞恩(William Ruane) 2003年的一盘录像时,他不时擦拭眼镜框下流出的泪水。瑞恩在录像带中讲述了他为改善纽约黑人区的状况所做的努力。瑞恩是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近40年来,他为自己创建的Sequoia基金创造了出色的收益。2005年,79岁的瑞恩离开了人世。
巴菲特对着录像上老友的图像反问道:如果是你,你会不信任这样一个人为你管理资金吗?我想物色一个像比尔(威廉的昵称)这样的人。
巴菲特的接班人不会在其长期以来的助手中间产生。他将通过他们的言辞和个人投资记录以及他对这些信息的直觉来判断人选。巴菲特说,他相信自己最终能找到一、两个合适的候选人。
巴菲特最为人所知的传奇之一是,他能在与企业东家简短会面后迅速决定是否买下对方,他对自己在短时间里对陌生人作出判断的能力非常骄傲。他指着三大箱寄托着申请人热切期望的文件夹、写满字迹的纸张和彩色信封说: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位(合适的)。
巴菲特将在芒克的协助下,从目前这些申请人中选出大约20位“真正有希望的”人。他说,在下周末的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之后,他将即刻开始阅读这20人的申请信。对这20个人,他将询问他们过去至少10年来的个人投资成绩。
他将据此决定这些人对买卖证券的态度与哈撒威是否相容,随后,他就可以决定将投资总监的部分工作交给最后的一、两个人了。他计划先让他们管理最多100亿美元的资产,最后再把哈撒威的全部资产交给他们打理。
他解释说,这种分两步走的安排是想在自己还在世的时候看看他们的决策工具结果能否让人满意。
这么做并不是要给他们什么指导,有许多申请人曾有这样的误解。巴菲特说,他不是在物色学生,相反,他是在寻找知道该怎么做的人。
这种误解反映在了学生、专业投资者和相当一批工程师及律师的数十封来信中,这些人都希望成为巴菲特的入室弟子。一位20岁的大学生在信中说:“我向您保证,虽然我可能缺乏经验,但我很有潜力。”一位俄勒冈州的律师向巴菲特推荐自己4岁大的儿子,称这个路还走不稳的孩子在就寝时间、家务活、零花钱和洗澡等问题上是个“出色的谈判专家”。
专业猎头们对巴菲特寻找接班人的努力持怀疑态度。他们中的一些人警告说,要求查看候选人个人投资纪录会吓跑一些人,这些人更愿意以职业记录作为评判标准。
Orion Group是纽约一家负责招募投资基金经理人的机构,该公司的劳伦斯•利伯曼(Lawrence Lieberman)确信,巴菲特肯定会碰到不愿意用个人投资纪录来衡量自身价值的人。
事实上,一些曾公开对巴菲特表达过景仰之情的大牌投资经理就没给他写申请信,这一点颇值得玩味。Sears Holdings Corp.的董事长艾德华•兰伯特(Edward S. Lampert)就是其中一位。身兼康涅狄格州对冲基金ESL Investments Inc.负责人的兰伯特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专业保险公司Markel Corp.的首席投资长托马斯•盖纳(Thomas Gayner)也未表示要当巴菲特的接班人。管理着Markel公司17亿美元股票投资组合的盖纳倾向于长期、集中持有股票,而这正是巴菲特欣赏的投资方式。
虽然盖纳本人未向巴菲特提交申请,但他的三位支持者代表他向巴菲特写了信。盖纳说,能成为巴菲特的接班人固然很不错,但他希望继续从事目前的工作。盖纳今年进入了华盛顿邮报公司(Washington Post Co.)的董事会,而巴菲特多年来一直是这家公司的董事,盖纳因此获得了与巴菲特当面交流的机会。
巴菲特承认,一些人,特别是一些以前就和他相识的人,因为太过害羞而没有申请成为他的接班人。巴菲特说,他最终可能会去主动延揽这其中的一些人。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主动报了名。从《华尔街日报》看到的申请信中可以对巴菲特的这些“粉丝”有个大致了解。几乎所有的申请人都称自己清心寡欲,就像巴菲特一样。而且就像巴菲特那样,他们也为自己与众不同而自豪,即使因此而被视为怪异也不在乎。
以今年40岁的投资经理约瑟夫•魏斯(Joseph Weiss)为例,这位一只700万美元股票基金的管理人将办公室设在了自家地下室,他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中产阶级居住区拥有一座2,000平方英尺的红砖房。魏斯在给巴菲特的信中说,他自己某种意义上说可谓一张白纸,虽然这张白纸不知不觉间已染上了一些杂色。魏斯这里是指他没有接受过常规的大学教育,巴菲特说他并不看重大学文凭,这一文凭也并非担任投资总监的必要条件。
其实,魏斯在研究希伯莱古老经典《塔木德》(Talmud)方面获得了两个学位,《塔木德》是阐述摩西戒律的专着。不久前的一个早晨,在将5个孩子送到学校后,外表年轻、语气轻柔的魏斯在他宽敞、明亮的家中说道,对《塔木德》的学习有助于他“理解和梳理事情”。
魏斯回顾了他在投资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如对钻石公司DeBeers的投资。魏斯于1998年买进了这家公司的股票,他当时意识到,与这家公司钻石储量的价值相比,该公司的市值低得太多。
居住在伊利诺伊州的大卫•斯坦伯格(David Steinberg)也鼓起勇气写了申请信,巴菲特根据自己对产业和经济变化的预判进行投资决策的离奇能力使斯坦伯格钦佩不已。
管理着约2亿美元资金的斯坦伯格说:“我喜欢他深邃的超前思维,他在奥马哈预见到的情况华尔街20年后才会想到。”斯坦伯格在他供职的投资管理公司DLS Capital Management主要为富人理财。
与许多只有股票投资管理经验的申请人不同,现年41岁的斯坦伯格有时也会涉足其他投资领域。他曾于1990年和2002年购买过垃圾债券,并投资过一些正在重组的陷入困境的公司。
渥太华的经济学家克劳斯•考斯腾鲍尔(Klaus Kostenbauer)更注重精神修养。作为投资管理公司Prosperous Yogi Investments的经理,他按时练一种称做kundalini的瑜珈功,并且每周还要静默几小时。
考斯腾鲍尔说,练瑜珈提高了他的投资业绩,他认为瑜珈能帮助人自律、控制情绪、保持耐心、抑制贪婪和胆怯。他在申请信中开玩笑说,巴菲特百年之后他在每次投资决策前都会通过灵应板征寻巴菲特的意见。
巴菲特有关投资管理人要做独立思想家的观点正合考斯腾鲍尔的心意。只有经过自己的独立研究并知其所以然后,他才会跟随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买进股票,这种做法与许多所谓巴菲特迷们的行径大为不同。考斯腾鲍尔1999年起开始打理自己的1万美元投资,据他说,通过运用本杰明•格拉汉姆(Benjamin Graham)的价值投资法则,他的投资目前已经增值到了13万美元。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格拉汉姆是巴菲特的导师。
在巴菲特看来,从管理小笔投资起步并非处于竞争劣势。他说,当自己在1959年遇到芒格时,便觉得此人能管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投资组合。芒格那时不过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律师,从未管理过任何投资。
事实上所有给巴菲特写申请信的人都未提及报酬。一些人还表示愿为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免费工作。新罕布什尔州一位49岁的申请人说:“我已经致富了。因此零年薪对我来说正合适,每年挣1美元都多了。”他在申请信中附上了自己的照片。
加州尔湾的对冲基金经理莫尼什•帕伯莱(Mohnish Pabrai)表示,他将免费为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工作。帕伯莱现在管理着约5亿美元的资产。
他说:“对我而言,钱不是工作的动力。”42岁的帕伯莱曾先后三次出价数十万美元,为的就是能获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但他每次都未能如愿。印度出生的帕伯莱在投资者中也有自己的崇拜者。他写的第三本书The Dhandho Investor目前已登上了亚马孙(Amazon.com)的最畅销书排行榜。帕伯莱早在1999年就曾申请为巴菲特工作,他愿意不拿工钱干扫地板之类的活计,当时他还没有创办自己的投资基金。巴菲特谢绝了他的提议。帕伯莱说:“如果耶稣要我做某件事,我们是不会讨论报酬的。”
不过巴菲特并不准备让未来的投资总监白白出力,事实上,这份工作有可能获得很高的报酬。巴菲特计划以5年为一个考察周期,如果他所聘投资总监这一时间段内的投资业绩好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那么他或她将获得超出标普500涨幅那部分投资收益的几个百分点,比如说10%。巴菲特说;“如果干得好,他们会挣很多钱,不过赶不上他们管理一只200亿美元对冲基金所获得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