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施事件”—全球化闹剧之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1:14:28
“赵施事件”—全球化闹剧之N
作者:文扬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点击数: 33    更新时间:2007-4-30
「赵施事件」—全球化闹剧之N
文 扬
赵者,赵承熙,上周一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校园里制造了一起屠杀案件的肇事者;施者,麦克尔.施尼德,赵案发生后在美国《芝加哥太阳报》上制造了一起新闻案件的肇事者。从赵到施这一连环案事关全球华人,按汉语习惯,合称为「赵施事件」。
赵承熙,连续杀死32人之后,吞枪自尽,所有后续新闻事件都不再与他直接相关。他只提供了一个事实原材料,这个原材料如何被其它人制造成了一件新闻产品,不是他的事。好象是一个工序,他的任务完成了,这个「半成品」随后被其它人接手处理。
接手者施尼德,如今这个媒体泛滥时代中无数的媒体人之一,她的「工序」位于赵承熙等人物的「下家」,她每天的任务就是对「上家」的新闻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包装,做成新闻产品,然后通过她所供职的媒体发布出去。按道理讲,媒体介于新闻原材料提供者与新闻产品消费者之间,用商业链作比喻,
新闻人经营的是商场而不是工厂,新闻消费者消费的是商场加工和包装的东西,而不是商场自制的东西。但是,在2007年4月16日这个早上,一个反常的事情在芝加哥太阳报的编辑部里发生了,施尼德女士自己的大脑中发生了一些小活动,心理上出现了一些小冲动,之后,一件伪劣的自制产品被该「新闻商场」摆上了自家的货架。这件抢先推出的产品在枪击事件的肇事者这个关键的新闻要素上做了一个张冠李戴。
「the gunman was a 25-year-old Chinese national who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last year on a student visa.」短短的一串字符同时促发了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由于其发布者所用的语种、所使用的语气、所凭借的媒体、所来源的国家、所带动的其它媒体转引等因素,令该新闻短语带有了很强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由于被提到的Chinese接受者所用的语种、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心理、所身在的国家、所身为的种族等因素,令该短语带有了很强的冲击性和传播性;两个强效应相辅相成,借助互联网这个全球化实时平台,在一个12小时的时间段里,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假新闻案件。
全球范围内大量的媒体,包括电视台、电台、报纸和网络,都直接「代理批发」甚至「加工改制」了芝加哥太阳报的自制新闻产品,全球的受众包括亿万华文受众又通过这些新闻批发商直接消费了这一从某个偶然的大脑活动中生发出来的新闻假货。
新闻假货事实上是假,但在效应上却更为真实,在权威消息正式发布之前,这条假新闻一直像一盏强力聚光灯一样把全世界的目光引到了华人种族身上。
本文暂时不探讨聚光灯射到华人身上怎么样、没有射到华人身上又怎么样、后来转移到了别的种族身上又怎么样这些其它论域的问题,只是想借此事件透视一下全球化时代、媒体泛滥时代的闹剧现象。
在当今全球新闻市场上,美英两国的英语新闻是主导产品,不仅由于全球性的英语主导媒体,还由于英语这一全球性的主导语种。从历史上看,这一局面的形成,既有主导者的刻意推动,也有接受者的曲意迎合,前者攻城掠地,后者开城纳降,两方面相辅相成。但无论如何,这一局面已成定局,世人习以为常,很少有人意识到,美英两国主导全球性新闻产品这一局面,实际上对于所有其它国家或非英语族群都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
假设一下,某个国家或族群正处于与美英联盟或盎格鲁萨克逊族群的紧张对峙状态中,这种时刻,一个突发事件的出现就会成为全面冲突的导火索。而对于主导着新闻市场、掌控着舆论权力的人来说,所谓「突发事件的出现」实在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无需政治介入,某个施尼德女士或先生一时抑制不住冲动简单利用英语主导新闻这个优势将某个平常事件刻意夸大和篡改一下即可。
无需任何事件,像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前、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前、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那些大骗局一样,由几个记者编辑凭空虚构一下即可。
甚至不妨反过来做,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事,比如某种族的某个人在某时某地做了某事,既然媒体和政治都急需这样一件事,既然此事事关亿万美元的大买卖,那么干脆就去制造这样一件事。
「赵施事件」让全球华人有机会见识了一下这种全球化闹剧的威力。此类事件的深刻本质在于:到底施女士的确是误打了聚光灯,还是有意地先过一把聚光灯之瘾再说?还是恶意地先臭一下华人种族再说?甚至,到底是先有了赵们的行动,还是先有了施们的构想?从原理上讲,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