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R弹性分组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8:36:36
RPR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s)是一种新的MAC层协议,是为优化数据包的传输而提出的。它具有以下优点:
         RPR根据用户需求分配带宽,通过支持空间复用技术和统计复用技术,提高带宽利用率。
         RPR可对数据业务进行优化,有效支持IP的突发特性。
        对于有实时性要求的数据业务,RPR可以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和基于不同等级业务的环保护功能来保障数据业务实时性。
        在保障实时性方面和故障倒换时间(16ms~50ms)上可与SDH技术媲美。
        由于RPR既可以使用SDH帧结构,也可以使用802.3帧结构,因此RPR可以在目前所有的光纤传输设备上运行,包括:裸光纤(Dark fiber)、波分复用设备(DWDM)、SDH/Sonet网络。
         RPR技术承载视频监控系统,用户数据能继续保持以太网帧格式,省略复杂、昂贵的分组到TDM的映射过程,并对用户分组进行严格的服务质量等级分类。提供严格的延时和抖动保障机制,使得视频图像清晰、画面流畅,完全达到轨道交通监控图像的要求,对轨道交通工程中一直是传输难点的视频业务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承载。
但RPR技术也存在以下问题:
         从业务接口的角度来看,和SDH、MSTP、ATM存在同样的问题,必须借助于接入设备来提供低速数据等接口。
         纯粹的RPR技术主要的缺点是对TDM业务的支持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其中的重要问题是对时钟的透明传输,RPR同步机制与SDH不同。网络管理系统无法像SDH网管系统对一个复杂、庞大的网络进行有效管理,并缺少SDH的端到端性能监视和配置等手段。
         由于RPR技术使用环形拓扑,当环中两个节点之间的带宽需求增加时,整个环网的带宽都要进行升级。
         RPR技术缺少对单个业务和单个用户的保护粒度,因此造成了网络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所能提供的业务类型。
         由于RPR技术是专为物理环或逻辑环而设计的MAC层技术,因此RPR MAC层的应用仅局限在环,跨环时必须终结,因此无法实现跨环时的端到端带宽共享、公平机制、QOS和保护功能,因此在组建复杂网络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RPR技术吸收了千兆以太网的经济性和SDH对延时和抖动严格保障、可靠的时钟、50ms环网保护特性和RPR具有空间复用机制,可同MPLS相结合,简化IP前传,同时具有第三层路由功能,基于RPR技术的设备可以承载具有突发性的IP业务,同时支持传统语音传送,是适用于接入到骨干的中小型城域网。         RPR标准中规定了两种保护倒换方式:源节点导向方式(steering)和环回方式(wrap),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保证环保护时间小于50ms。其中,源节点导向方式由源节点执行环的倒换,这种方式是协议中规定的默认倒换机制。而环回方式由故障点的两侧节点执行环的倒换。源节点导向方式RPR标准中的默认保护倒换方式。采用这种倒换方式时,由于在故障发生后、新的拓扑发现之前,没有任何存储转发机制,所有从源节点发往故障区域的数据都只能被丢弃,因此这种方式的丢包率比较大。而采用环回方式的时候,在故障发生到故障链路两侧节点实现保护倒换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内,会丢失数据包,其他时间都有确定的数据存储转发机制,因此,它的丢包率相对较小。但是,环回方式在故障发生后、新的最优通路发现之前,倒换所采用的临时通路(非最优通路)占用了额外的链路带宽,同时还加大了时延(包括源节点发现故障的时间以及等待所有发向故障区域的数据包返回到源节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