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环境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9:03:10
全球环境问题
4分
开放分类:全球化气候环保环境科学
收藏分享到顶[1]编辑词条 开心001人人网新浪微博
目录1 全球环境问题2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3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展开全部
1 全球环境问题1.1 全球环境问题介绍
2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2.1 全球气候变暖2.2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2.3 生物多样性减少 2.4 酸雨蔓延2.5 森林锐减 2.6 土地荒漠化2.7 大气污染2.8 水污染 2.9 海洋污染2.10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3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收起
摘要纠错编辑摘要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介绍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
哥本哈根大会场外的生态环境保护者
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贸易等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国际环境条约体系,联合治理环境问题。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据科学家统计,我国同世界很多地区一样,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灭绝和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球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环境问题-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
污染
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
东北虎
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
砍伐森林
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the yellow river ---黄河,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
土地干涸
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美国在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中规定,所谓危险废物是指一种固体废物和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率上升,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全球环境问题-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1)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既不能离开发展,片面地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也不能不顾生态环境的随能力而盲目地追求发展。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只能在适度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明确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责任。目前存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在过去一两个世纪中追求工业化造成的后果。他们对全球环境问题负有不容失掉的主要责任,也理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3)维护各国资源主权,应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1972年第一次环境做大会通过的[《斯德哥尔摩宣言》
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
第21条也明确规定,各国对其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是各国的内部事务。
(4)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是非常必要的。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事务中,存在着忽视发展中国家具体困难的倾向,他们的呼声得不到充分反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参与国际环境领域中的活动与合作。
(5)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发展中国家还面临一些更为迫切的局部环境问题,既有因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人口增长所造成的诸如土地退化、沙漠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等自然生态恶化问题,也有因工业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酸沉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收藏 分享到:   顶[1]编辑词条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2007-09-04 17:06:13)转载
标签:人文/历史
经济全球化
全球生态危机
国际环境合作
环境保护机制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康瑞华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它一方面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同时又促进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了环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为止,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不管怎样,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人类只能在认识其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尽量消除、减少它的负面影响,扩大其正面影响,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由于经济迅速增长而使地球生态支持系统迅速达到极限,而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具体说,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
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都是由资本主导的,所有被卷入全球化的国家都采用GDP或GNP的计算方法,都把增长作为核心目标,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不管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与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生态成本的西方生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之内还是之外,都无法逃离这一恶性逻辑,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环境陷于困境。
其次,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
贸易自由化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是全球木材贸易导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进而严重地损害了生物多样性系统。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种蕴藏在森林中,随着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生物物种在大量灭绝。二是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诱惑推动了全球捕捞业的发展,致使海洋渔业资源面临耗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鱼类种群面临完全捕捞和过度捕捞的问题。三是野生动植物贸易加剧了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明令禁止800多种动植物的贸易,然而在利润驱使下,非法贸易屡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不仅危害全球环境,也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五是贸易的扩大还使得异地物种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乡,导致衍生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丧失。外来生物入侵已经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共同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主要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经济全球化使农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产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开垦荒地使曾经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被转变成了农田,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一是鼓励了农民转向化学密集型的单一作物农业,造成土壤退化、农田生态系统受损。而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被动地卷入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为了大规模种植能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为了提高效益,放弃了传统的对环境较少破坏的耕作方式;为使农产品较快地进入市场,修建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坏了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其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也迅速凸显,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使人类的全球意识增强,使加强环境合作共同对付这些问题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环境管理的制度机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观念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流动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
这里,一是全球化使环境信息的综合处理和流动更加便捷,而相关的环境数据与知识是引导全世界关注环境问题并促使国际社会把环境关切变成环保行动的强有力的工具。与社会经济信息不同,高质量的、综合的环境数据与信息的获取不仅十分困难,而且成本很高。全球化使在发达国家和国际环境组织对环境研究与监控取得的环境数据和信息传播到全世界,促进了环境资源信息共享,为决策者把环境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创造了前提条件。二是全球化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资源生态环境危机的意识传播到全世界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同,这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较早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很早就开始思考环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新型价值观的一些核心理念不断形成: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经济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要在地球的生态与资源的极限内生活;增长不等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的未来是共同的;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等等,这些产生于发达国家的科学理念,通过全球化的传播如今已经成为共识,促进了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国际社会各个层面从专家、环保人士到普通民众,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到非政府组织以及公司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关注我们的地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这是环境问题有望解决的前提条件。
其次,经济全球化拓展着国际环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化。
1999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发言中提醒人们注意,全球市场拓展太过迅速,以至于社会和政治系统还不足以完全适应它们。他呼吁参加本次论坛的企业界领袖和联合国共同合作,以缔结一项新的包括“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实践等领域的一系列核心价值”的全球性协议,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律。实际上,这些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环境合作从政府间合作、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合作、非政府环境组织与国际组织合作、跨国公司与驻在国政府合作、区域环境合作都有了很大发展,并推动着国际环境保护机制的形成,包括:召开全球峰会,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制定国际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明确全球环境保护的方向;举行多边环境谈判,制定相关的国际公约、协定,就一般原则和制度性机制达成一致,再通过议定书为缔约方规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推动共同关注的问题的解决;建立全球环境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履行国际公约;建立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并由相关的机构进行全球环境评估,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和生态环保标志,引导公司企业和公众在生产和消费时考虑环境因素......这一切,使全球环境保护正在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第三,全球化刺激了各类非政府环境组织的大量涌现,形成了全球性的环境运动,推动着环境问题的解决。
近几十年间,非政府的环境保护行动大量出现,而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已经数以万计。绝大部分非政府环境组织都是在80年代以后形成的,或在此间获得巨大发展的。这一方面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巨大压力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非政府环境组织如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组织、世界自然基金组织等等都是拥有数百万成员的国际性组织,通过电子邮件和因特网等渠道,他们逐渐组织起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国际性网络。他们的存在及活动推动了真正的全球性环境运动。非政府环境组织不仅在一些国家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它们是联合国解决环境问题的盟友。1992年,有9000个非政府组织参加了里约联合国环发大会。2002年,3000多非政府组织出席了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并同政府及企业一道制定了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计划。目前,他们正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全球环境监控。全球化为整合各类环保力量,在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打开了方便之门。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也给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机遇,要求人类用其世代积累的智慧,超越眼前的利益纷争,携手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原文发表于《辽宁党校报》2005年6月30日网站首页 |概况简介 |政务信息 |政策法规 |干部人事 |行政许可 |环境评价 |环境监测 |规划计划 |科技标准
污染控制 |自然生态 |环境监察 |核与辐射 |环境应急 |国际合作 |宣传教育 |环保产业 |纪检监察 |机关党建
首页 →宣传教育 →环保常识
页面调色版:
阅读新闻
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那些?
[日期:2007-02-01] 来源:   作者: [字体:大中小]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quot;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从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阳能、快中子反应堆电站、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 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阅读:2514 次
【推荐 】 【打印 】
上一篇:家庭消毒正确方法
下一篇:生活中节能环保小常识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8-2009 www.gxepb.gov.cn  主 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通讯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乐路1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大院  邮编:530012
技术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
桂ICP备05005067号
中华环保联合会
维护环境权益专项基金:10660888
环保工程 |环保拟在建工程项目 |论坛 |展会 |NGO年会 |出版物 |下载
首页 |环境法律服务 |环保公益 |环保你我他 |环境友好评估 |环境培训 |环境影响评价 |联合会动态 |会员 |视频|专题 |法律法规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华环保联合会 >>环境法律服务 >>环境法治聚焦 >> 浏览文章
全球视野下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形势与思考
来源:中国人大网 作者:acef 日期:2009年09月23日 访问次数:494
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曾经辉煌的南美洲玛雅文明、中东苏美尔文明、印度河哈拉帕文明等都最终向衰落和消亡,究其原因,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有关。一部世界文明史告诉我们,凡是对自然进行疯狂掠夺的文明最后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凡是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都得以延续发展。200多年的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的发展超过了以往几千年的农业历史时期。但工业社会的发展曾严重依赖于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建立在依靠消耗以化石资源为主的不可再生资源基础上的工业化,以对大自然进行野蛮地开发掠夺、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的经济增长,使得世界环境迅速恶化,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张。
1.世界视野下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形势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世界范围呈现扩大的态势,人类已经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已经听到地球在呻吟:自然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扩大;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物种灭绝加速;土地荒漠化严重;洪灾泛滥……人类正在以可怕的速度破坏生态环境,地球因此变得暴躁不安、喜怒无常,危险与风险每天都在发生、发展,各种灾难一次次向人们敲响警钟。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持续膨胀,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全球各国各民族间出现严重的不平衡。自然资源的枯竭问题,如果在20世纪还可以一叶障目、视而不见,那么进入21世纪,这个问题已是生死攸关、迫在眉睫了。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使得世界环境更难以支撑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目前世界范围内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水污染问题、生物物种灭绝问题、电子垃圾问题、酸雨污染问题、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中国的国内资源再也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7%,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660多个城市中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个严重缺水;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矿产资源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我国同时作为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这个特点的资源种类。我国累计发现矿床种类162种,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拥有矿种比较齐全,探明储量比较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但若按人均拥有量计算,我们却还是无法脱掉“贫矿”的帽子。国际上公认的工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45种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热气人均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储量的7.7%和7.1%,即使是储量相对丰富煤炭资源仅占世界储量的64%。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每年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与GDP的比例高达10%。由煤炭燃烧形成的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有2/3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个。2006年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  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酸雨的影响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是1995年的2倍,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较上年有所好转,部分城市污染依然严重,1/5的城市人口居住在污染严重的空气中,土地不断沙化,水土不断流失,台风、洪涝、沙尘暴、热浪等自然灾害变得越来越频繁。
2.透视人类发展之痛: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
人类前进的步伐伴随着资源掠夺与环境恶化。在历史上,争夺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稀缺战略资源往往是一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动因。因此,资源环境问题之所以产生,源于人们在不断扩大生产力的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
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最近数十年来苏丹气候环境的急剧恶化是造成这个国家局势动荡的根源之一。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就难以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迅速增加的人口必然导致对资源的过度需求,而地球上的资源环境却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超过全球资源环境本身可以承载量时,必然会出现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由于长期以来不存在对自然资源使用进行调控的机制,人们逐渐形成了资源无价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没有一个人会来承担环境退化所造成的损失,结果必然是全球资源环境被过度利用,人类生存环境迅速恶化,造成了哈丁所谓的“公地的悲剧”。
纵观中国历史,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相对低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小。解放以后,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的新中国,全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全民炼钢”的运动中,烧掉了全国的大量森林;之后,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在全国开展“让荒山变良田”运动和填湖造田运动,结果适得其反,使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改革开放初期,乡镇工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但由于乡镇企业规模小、行业多、布局严重不合理、污染物种类繁多,造成处理困难,因而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是我国发展历史留给我们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因此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快速增长,使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发达国家的8-9倍。因此,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困难的一个关键在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差和地方政府官员唯GDP的政绩观。资源环法律存在规定“软”、权力“小”、手段“弱”等问题,导致环保部门执行能力不足。在环保工作上,未建立起有效地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渠道,地方环保监管部门常常受到地方政府的牵制。中央着急,群众受苦,可是地方的一些环保局长们对环保工作更多地是尴尬和无奈,环保工作“两头热中间冷”、环保执法成为“夹生饭”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具体的环保项目和政策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有可能出现如何相互协调的困难,极端的情况下,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冲突,最终达成的妥协已经失去了环境保护方面真正的价值。
3.中国资源环境问题衍生的问题
当今社会,资源环境问题再也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等问题越来越紧密的缠绕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为了更深刻的认识资源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的途径,就必须将资源环境问题置于这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之中进行剖析。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引发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金融、财政、产业发展与国际政治等相关问题。
当前,从国际比较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资源价格与环境成本长期扭曲,处于很低的水平,使得我国与资源环境相关的“两高一资”型产品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国际需求旺盛,尤其是随着国外资源价格不断提高、环境要求日趋严格,这种扭曲的国际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成为推动我国出口量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应地也导致了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增加。在出口结构中,“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较快增长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如今年上半年,钢材出口量增长97.7%,钢坯增长40.9%。由于出口产品中相当大部分是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资源型的“两高一资”型产品,如轻工、纺织、冶金、钢铁、机械等行业的产品,尽管没有直接出口能源,但无论是原料还是生产过程,都消耗了大量能源,因此“两高一资”型产品也是对我国资源与环境的“隐性”出口,其旺盛的国际需求,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
中国扭曲的资源环境竞争优势,使得国外大量的“两高一资”型产业向国内转移。我国当前的外资利用规模居亚洲之首,世界第二,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外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产业不同,我国外资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两高一资”型产业,如我国今年前5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额中,制造业占53.3%,而且远高于居于第二位的房地产业的23.9%。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为57.7%。由于这些外资企业大多数为外向型企业,产品多为出口,如  2006年我国出口与进口总额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58.2%和59.7%。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出口量的增加,以及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同时也加剧了我国资源供给压力和环境恶化程度,而且外资的持续大量流入,使我国长期维持着资本项目顺差的格局。
资源环境成本低以及相应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一方面,推动了出口的持续增长,使我国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顺差;另一方面,推动了国际产业向国内的转移,使我国在资本项目下也维持了长期的顺差格局。1994年至2006年期间,除了1998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项目出现63.2亿美元的逆差外,其余年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出现顺差,且顺差额逐年增加,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由当初的不足千亿美元急剧增加到2007年6月底的1.33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的地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资源环境成本扭曲通过产业与贸易的传导,成为导致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失衡、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鼓励出口的税收政策,主要是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出口产品,尤其是“两高一资”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应的推动了出口量持续扩大,从而加剧了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在引进外资方面,我国各地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尤其是中国政府在过去20多年里一直对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这不但包括25%的所得税税率(低于内资企业33%的税率),还包括诸如“三免两减半”的各种减免税措施。从而使我国成为全球投资洼地,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这些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两高一资”相关产业,因此,外资的流入直接加剧了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偏低,刺激了我国出口量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国际产业向国内的转移,进而从出口和投资两个层面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产出持续增加,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上升。我国当前仍然是以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导,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性优化,主要还是以第二产业,尤其是“两高一资”型重化工业为推动力。2006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高达48.7%,其中工业增长超过GDP增长,工业增长里面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增长超过整个工业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8.5%,比去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6大行业同比增长20.1%,仍高于全部工业1.6个百分点。同时,尽管国家采取了取消和降低出口退税、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等一系列调控措施,但以钢铁等为代表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增速依然很快,今年上半年钢材出口量增长97.7%,钢坯增长40.9%。此外,主要耗能产品产量增速明显加快,今年前5个月火力发电量增长18.3%,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15.83%,其中重工业的用电增长高达19.32%,铝、粗钢、焦炭、铁合金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同样增长迅速。因此,经济发展与投资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带来总产出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资源需求压力不断加大,环境恶化程度日趋严重。反过来,又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将对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升级造成明显的需求约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在全球普遍关注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今天,我们国家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外交问题。第一,对资源与原材料需求的过快增长必然导致国际市场相关资源与原材料供给偏紧以及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引起全球性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加快发展对主导性资源与主要原材料需求持续大幅增长,不仅使一些发达国家备感资源竞争的压力,也因此成为影响国际市场相关资源与原材料供求状况及其价格水平的风向标,甚至出现了中国需求状况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联动效应。生产成本增加,这势必影响别的国家经济发展,引起别的国家对中国经济过快的经济发展的不满。第二,一些发达国家意识到了中国已经逐渐从廉价的能源出口国变成了能源进口国,出于战略角度考虑,能源对于国家生存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得大量的资金、能源流入中国,打破了原有的能源格局,这对他们既得利益是一种极大的威胁,中国的一些积极开拓海外资源的商业努力也被视为是别有用心的战略扩张。第三,中国原来的经济发展方式是资源消耗型的,国家统计局显示的2007年第一季度经济发展状况显示,重工业发展迅速,其中高耗能的产业发展的更为突出。在近期的八国峰会上,涉及到气候问题中,开始强调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对于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的责任,企图通过环境气候问题来限制中国的经济发展。第四,中国资源环境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阶段的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加大,从而导致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其中以中美贸易摩擦最为严重,美国在该问题上持续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施压。而这些政治外交压力,反过来又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直接导致出口量下降,环境、能源等外交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迅速调整产业结构,许多相关企业缺乏缓冲,损失惨重,而人民币的大幅升值,更是直接导致许多出口企业利益严重受损。
4.回望危机瞻未来: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
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科学界的评估,政治界的觉醒,只是为呻吟的地球把了脉,而要彻底医治好地球的伤痛,必须要有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参与和行动,这是责任,更是义务。因此,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无法逃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对解决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1)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近年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号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就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推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改革与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保障。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监管机制
我国的环境法规还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首先是需要加强对环境资源整体性综合法律调整这方面的立法。举例而言,要全面修订现在的《环境保护法》,把它真正制定成为一个全面的调整环境资源保护的综合性法。其次,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在一些领域的立法尚有缺失,要完善这些方面的立法。最后,针对资源环法律存在规定“软”、权力“小”、手段“弱”等问题,要及时修订相关资源环境法律,明确落实地方政府在地方环境保护工作中应负的责任。
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我国环境资源问题头绪繁多,问题复杂,这也决定了全国及地方各级人大环境资源保护监督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等特点。各级人大要进一步认真履行职责,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监督实效;工作内容上要突出社会关注焦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工作手段上,要坚持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工作方法上,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在工作作风上,树立认真负责、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的精神。
(3)全面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体系,扭转地方政府仅仅追求GDP的政绩观,充分发挥干部政绩考核在环保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改革环保执法监督体制,增强环保执法力度,温家宝总理提出一定要“建立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我们认为:从环保执法监督体制应当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同时废除以往环境管理中的双重领导体制,实现国家对整个环境管理工作的垂直领导;在工作方式中,不仅要用行政手段,还有要运用市场调节的方式加强环境执法监督。
(4)开展国际资源环境问题合作
十多年的国际环发合作经验告诉我们,积极开展国际能源、环境方面的合作,能够使我们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缓解国内的资源环境的压力。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环境大国与发展中大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并取得长足进展。积极开展战略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资源战略中,应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搞好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构建集体安全保障体系。与上游资源国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同时实现资源进口的多元化。加强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要坚持在国际合作中共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要加强现有国际环境机构间的组织与协调,提高国际环境合作的效率和水平,要把环境合作与发展合作相结合,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
有美国的科研机构提出,到公元2050年,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将会急转直下。到那时,最坏的结果是全部生物一起消亡,最好的结果是其它生物留下来,而全部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不论其结论正确与否,都为我们在沉湎于“万物之灵”的尊荣誉享乐的时候敲响了警钟!
6
顶一下
上一篇:气候变化的博弈
下一篇:室内装修环境污染的思考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特别声明: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认证码:匿名发表  注册
    
    
    
    
查看全部评论

最新更新>>更多
·北京全面部署环保专项行动 严查
·江苏盐城水污染案终审维持原判
·林业植物检疫执法行动在沪启动
·未办环评手续 岩棉厂投产不到半
·全国首例因恶狗咬死男童 而判处
·能源法草案年底前上报国务院审议
·北京六项地方排放标准6月后实施
·面粉掺石灰粉的“白加黑”谁担责
·央视:多起纠纷遭曝光才被处理不
·加大法律对环境监测的支持力度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合会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华环保联合会 电子邮件:sshh@acef.com.cn 电话:010-51266665
京ICP证 09001300号 总在线:27 人 用户:1 人 游客:26 人
©2009 acef.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帮助 |搜索 |注册 |投票
文章摘要 |会员列表 |排行榜 |发帖统计 |在线聊天
注册名    密码
» 环保时空 » 观点建议
 打印话题   寄给朋友

发表 美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zxy

Administrator
发帖: 16595
来自: 厦门
于 2000-05-22 18:26         美国独立后到19世纪末,对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拓殖和开发建设,它激发
了美国人的创造力和经济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在短短一百
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由一个地处一隅的小邦,发展成一个举世公认的泱泱大国,工农
业生产总值超过英、法、德而跃居世界首位,这不能不说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然而,美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甚至是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代价
而取得的。这在农业领域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历史虽然不长,但破坏的土壤比任何
一个国家都多。“争先开发,不顾后果”是当时人们对待土地的传统态度,这就必然给
土地资源造成了无法补偿和越来越大的损害。如南部长期种植单一作物——棉花,使土
壤肥力迅速耗竭,然后弃之不用,再向西推进,如此步步破坏生态环境,这也是造成南
部在历史上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之一;西北部也有大量耕种过度、随意抛弃的农田,造
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平均每英亩作物流失的土壤
是:棉花为19.9吨,高粱为12.8吨,玉米为7.6吨,小麦为6.5吨。总之,西部大片
平原沃土在盲目开拓后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劣地,以至贻害至今。
在西部开拓中,人们还对森林毫无节制的乱砍滥伐,引起水土严重流失;大规模捕
杀珍贵野生动物,如野牛、羚羊、鹿等,使北美多种野生动物资源基本灭绝;对于西部
矿产劫掠式的开采,使矿区自然生态严重失衡;随着西部工业的发展,工厂不断增多,
排放出的废气、废尘随之增加,空气污染严重,“酸雨”不断;随着西部城市发展,人
口增长惊人,城市住房,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废物被随意倾倒,河流污染严重。这种漠
视自然环境和不加思考地滥用自然资源的开发建设,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最终导致了
1934年发生的美国历史上一次破坏力最大的“沙尘暴”。它席卷了美国2/3的国土,带
走的尘土达3亿吨,毁坏农田无数,作物严重减产。教训是惨痛的。当年,美国就成立了
国家资源管理局,该局在一份报告中大声疾呼:“愚昧无知,漫不经心和贪得无厌已将
我国的资源糟踏到几乎令人难以相信的地步!”这以后,美国政府通过了多种立法,付
出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已很难
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
近代美国西部大开发中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开发模式很值得我们引以为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一旦遭受
破坏,即使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很长时期也都难以恢复。当前,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正紧锣
密鼓地全面展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西部的开发建设中,无
论宏观、微观的重大举措,都既要计算其直接经济收益,更要看到其引发的环境生态长
期效应。只有这样,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规划才能顺利实施,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才能崛起于神州大地!
《光明日报》2000-5-19第4版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除的帖子 转到 环保动态   |- 政策动态   |- 时事快报   |- 焦点述评   |- 资源生态   |- 安全健康   |- 案件事故   |- 观点建议   |- 环保科技   |- 环保活动   |- 会展招标   |- 产业投资   |- 国际动态   |- 国外科技 环保宣教   |- 背境资料   |- 宣传资料   |- 标语口号   |- 环保文学   |- 环保知识   |- 宣传图片   |- 人物组织 站务管理   |- 有话想说   |- 开版申请   |- 酷站推荐   |- 灌水特区
本论坛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转载时请保留文章完整性并注明作者及原出处。中国环保网
Powered byUltraThreads® Version 2001.05.07
Copyright© 2000 - 2001 Kelvin Wu.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
2004-10-24    张岂之    经济史论坛旧版    点击: 12655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
作者:张岂之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3-2-5 11:14:26发布)  阅读2409次
【内容提要】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历史学家从两个方面进行严肃的历史思考。一方面,深入开展我国历史上自然环境变迁和灾害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从世界文明的角度去研究、了解20世纪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人文成果,加深对环境伦理和自然哲学的认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就是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环境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问题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中介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合乎生态规律,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全人类解放的基本标准之一。在加强环境伦理的研究中,我们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现实相结合,特别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关 键 词】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历史思考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我国实现现代化,面对六大挑战,其中就有"生态环境仍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我国环保事业正式开始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我国组团40多人出席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紧接着1973年中国召开了第一次环保会议(北京:8月5日~20日),这次会议使得中国江河、海湾污染、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城市污染、生态资源破坏等大量严峻事实得以披露。随后几年国家治理了不少典型污染点、源。十年动乱结束后,“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被写进1978年国宪。1979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公诸于世。1983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列为中国基本国策之一。中国环保事业起点是从法制着手的,30多年来取得了明显成就,制订了多部法规,解决了许多问题。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发展观的主流。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1]这个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全社会的参与,因此需要启动全体公民的环境意识,可是这方面有很多工作没有做。不仅如此,公民还应有相当于发达国家公民的高度的环境意识,因为经济全球化必将要求我国应对更多配套的世界性环境公约。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历史学家从两个方面进行严肃的历史思考。一方面深入开展我国历史上自然环境变迁和灾害问题的研究,像北京地区森林变迁和生态灾害、西北地区生态发展变化、历史上沙漠化现象以及地区经济文化与自然变迁等课题,由历史学家与农学家、林学家、气象学家、环境伦理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等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毫无疑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推动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结合、渗透,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人们期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早日问世,从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另一方面的历史思考,就是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去研究、了解20世纪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人文成果(不是技术成果),加深对环境伦理和自然哲学的认识。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加强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和教育,确定人人遵守的环境行为规范,这样才能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自觉活动。
根据有关西方环境伦理的著作,环境伦理学的兴起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环境伦理意识的萌发阶段,大约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1864年美国学者G.P.马什(G.P.Marsh,1801~1882)出版《人与自然》,开始反思技术、工业、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和自然的负面影响,尽管他的立场仍是人类中心和功利主义的,可是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人对地球管理不单纯是经济活动,还需要有伦理的态度。进一步醒悟来自梭罗(H.D.Thoereau,1817~1862),梭罗批判西方传统反自然的偏见和资本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热爱自然,以自然为友,追求简朴生活。在他的眼中,自然是有机整体,万物是互相依赖的,自然是善、美和天堂,是健康、价值的来源,其代表作是《瓦尔登湖》。[2]继梭罗之后,有被称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的J·缪尔(John Muir,1838~1914)。1864年3月他进入加拿大荒野之中,在这一时期,缪尔被自然的神奇和优美感召,开始抨击人类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主义和践踏破坏自然的无知,最终成了一个自然主义者,为美国国家公园的开辟和保护做出了很大贡献,代表作有《夏日走过山间》[3]和《我们的国家公园》。[4]梭罗和缪尔思想的特点是带有尊崇原始自然和返朴归真的倾向,开启了对自然之伦理感情和意识的先河。第一阶段还有一位德国的重要思想家--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1875~1965),他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到50年代成为一套成熟的体系。他认为:一、生命意志是普遍平等的,真正的哲学要从这个意识出发,我是生命意志之流中的生命;二、"道德就是对一切生物的无限广大的责任";三、过去一切伦理学的根本缺陷在于认为伦理只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四、人类需要有道德意义的世界观和文明观。[5](P1414-1436)
第二阶段是大地伦理和环境道德观或环境价值观的提出阶段。其代表人物有福格特和李奥帕德等。福格特(William Vogt)1948年出版了《生存之路》,提出了一套人类生存哲学,含人口伦理思想。例如:1."我们--全体男女老幼必须重新调整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应该重写我们的哲学,使它脱离论争和“观念“的领域,而在大地上牢牢生根";[6](P269)2."人类肩负责任的重要性不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生物物理难题不可分割地也是个伦理问题"。[6](P3)
李奥帕德(Aldo Leopold,1887~1948)被称为"现代环境伦理学之父"、"先知"。其《沙郡年记》被称为"现代环境主义运动的一本新圣经"。尽管施韦泽、福格特的著作中类似环境伦理名词已呼之欲出,但是还是到李氏才首次提出了"大地伦理",而他的"大地伦理"实际上就是一种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之上的典型的整体论环境伦理。李氏首次在历史上明确地界定了一种共同体界限,他说:"土地的伦理规范只是扩展了群集(Community,共同体)的界限,使其纳入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我们可以将这些东西称为土地";[7](P262)"我们尚未有处理人和土地的关系,以及处理人和土地上动植物的关系的伦理规范";[7](P261)"我们也应该从伦理和美学的角度,来考虑每个问题"。[7](P285)这些话正式标志着人与自然环境进入了伦理学的公正视野的正式开场。
第三阶段从60年代开始至今,是环境伦理学创立并呈现百花齐放、多元发展的时代。
环境伦理学作为独立新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正是在70年代出现了《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深层生态学》、《伦理学与动物》等期刊,国际著名哲学杂志《伦理学》、《探索》、《哲学》开始大量刊登环境伦理学文章。许多哲学家在大学里开设"环境伦理学"课程,不少以环境伦理为书名的教材陆续出版。
环境伦理学诞生以来,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的著作、观点,有些我国已有译介,我这里拣选几种作简要的介绍。
1.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明确定义首次出现于1987年。1983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任命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成立了22人组成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要求制定出"全球革新议程"。1987年WCED交出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称:"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8](P52)"从广义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8](P80)报告说"我们已试图说明人类的生存和福利,是如何地有赖于把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全球性伦理道德方面的成功"。[8](P404)报告建议全世界教育应广泛传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同时要求各国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应包括并贯穿于各级学校正式课程表中的其它科目的教学之中,以便加强学生对环境状况的责任感,并传授给他们有关控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方法"。[8](P142)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召开。参会者有183个国家代表团、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另有不少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代表。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总方向,也标志全球环境问题决定下的全球伦理秩序的定向。这种全球伦理有三个公平性原则,即:世界范围内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代际公平性,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公平性。1997年5月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了康斯坦热(R.Costanza)等的《世界生态服务的价值与自然资本》论文,产生过广泛而重大的影响,作者们强调了公平性的环境伦理观。人与自然公平关系的原则已深入人心,成为一般经济伦理理论的基础之一,如德国彼得·科斯洛夫斯基(P.Koslowski)说:"与自然界交流中的公平也不是一个特殊的公平问题,而是一个一般的本体论上的公平概念的问题。依据柏拉图的观点,如果公正是与现实相结合,并贯穿于现实的,自然界也属于与现实相结合,并且是“正义“的公正范围,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也要确定公平"。[9](P253)可持续原则也正式成为新经济学的理念,著名的《自然资本论》[10](P4)--该书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重要路标,人们将其与《国富论》相比--谓其将影响下一次工业革命,书中就把资源、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正式列入资本核算系统,这是环境伦理与经济学的结合。
2.自然的内在价值论理论。美国人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Ⅲ,1932~),是对环境伦理进行纯粹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参与组建国际环境伦理学协会(ISEE,1990~),担任过第一任主席(1990-1994)。1979年他参与创办《环境伦理学》季刊并担任副主编。代表作有《哲学走向荒野》[11]、《环境伦理学》。[12]他曾于1991、1998年来华访问。1975年罗氏在国际哲学权威杂志《伦理学》上发表《生态伦理是否存在?》,这篇文章的观点极富创新性,罗氏起初不敢投给《伦理学》,但几家次等杂志不愿发表,相反倒是《伦理学》竟以最快速度予以发表(该文收入《哲学走向荒野》)。罗尔斯顿把价值分析作为环境伦理学的突破点,否认事实与价值的绝对界限,创立了自然的内在价值理论,这是当代环境伦理学在哲学层次上的重要发展。罗尔斯顿归于更高层次的李奥帕德肇始的大地伦理,重视自然生态整体性和内部客观价值关系,主张原野有自存价值,批判人类中心论,但遵循的是人与自然统一的系统性思维。
3.深生态哲学伦理学。1973年A.内斯(Arne Naess,1912~)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期生态运动论纲》,所谓"深层"是相对于浅层而言,后者局限于人类本位,前者是对后者彻底的超越。文章主张的8条纲领是:各种生物都有内在关联;原则上的生物圈平等主义;维护多样性原则和共生性原则;反对世界上的等级制;向污染和资源枯竭挑战;复合性而非复杂性;地方自治和非中心化等。[13](P57-61)1995年在《深层生态学的8条修正》(G.Sessions编《面向21世纪的深层生态学》,Boston,1995)一文中他进一步向自然内在价值论伦理倾斜。由于内斯是世界著名哲学家,并且其理论有政治潜力,所以其主张迅速得到回应,特别在美国引起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它是美国绿党的成立及其理论形成的基础。
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不等于仅仅从伦理的角度看环境、生态问题,实际上环境伦理学与哲学各分支有广泛的联系,尤其是与自然哲学的复兴紧密相连,新兴自然哲学观往往交织在环境伦理认识中,在这方面典型的有卡普拉(F.Capra,1939~)的生态世界观。卡氏著有:1.《物理学之道》[14](1975),2.《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15](1982),3.《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1984)等。上列三书在东西方有广泛影响。卡氏认为笛卡尔--牛顿机械世界观是西方现代种种危机的根源,拯球危机要靠重建新的世界观,新的世界观是合乎现代科学的自然观--他还认为这与东方古代智慧相通,这个世界观的思维机制是非机械论、非二元性、非线性的系统思维。卡普拉的世界观是对现代科学自然观、系统论、心理学、生态学、经济和政治制度、东方智慧等众多内容的一次综合尝试,也是身心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等的统一尝试。他认为"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自然之上,我们赖以进行交流的一切群众性机构以及生命本身,取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的明智的、毕恭毕敬的相互作用"。[16](P57)
以上扼要地介绍了部分西方环境伦理学说。有些著作目前已翻译了过来,只是一直没有受到广泛重视,缺乏系统研究。当然还有大量国外文献未能及时翻译介绍给国内读者。21世纪中国环境伦理要创新,应对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起源、内容和趋势进行系统研究。
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就是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环境思想。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已有这方面的研究著作出版。例如,帕森斯(Howard Parsons)的《马克思、恩格斯论生态学》,[17]高支(André Gorz)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学》,[18]雷纳(G.reiner)的《社会主义和生态学》,[19]派卜(David Pepper)的《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20]莱斯(William Leiss)的《自然的控制》[21]等。这些著作紧扣现代资本主义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尽管其中有些观点尚不成熟,但可以开拓人们的思维活动。这里我介绍一下日本学者岩佐茂的《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这本著作可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研究的"日本版"。这部著作至少可以引起我们研究马、恩著作中环境思想的兴趣,虽然笔者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和岩佐茂并不完全相同。此书关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应该如何回答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运动给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思想和理论问题,或者说通过这一回答,怎样深化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思想和理论问题,或者说通过这一回答,怎样深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思想和理论"。[22](中文版序)作者肯定马克思思想中本来就含有环境保护的思想,并认为马克思没有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上。作者说:"由于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由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人的活动引起的,因此在环境伦理学中,必须具有研究在以人类相互的社会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人的何种活动引起了环境破坏"。[22](P81)简单地说,全书的基调就是把人与环境关系问题很大程度上归结成社会关系使然,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要从社会关系及其伦理责任的规定入手。
笔者也认为马恩思想丰富,不能简单地否定其中有环保思想,正如弗罗洛夫指出的:"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23](P153)马恩思想中有哪些有价值的环境思想?
首先,马克思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解决。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看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因而人与自然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他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然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4](P9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4](P167-168)人类这部分的生存与自然界其它部分发生的是"物质变换",但它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转化过程而是通过"劳动"自觉发生的。[25](P56-57)劳动是社会性的,因此人和其对象化自然之间的冲突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社会又是有历史阶段性的,所以人与自然冲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也就是社会历史问题。马克思本意是批判19世纪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矛盾难以缓解,但是由于他正确把握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出发点--劳动中介,因而能把人与自然问题看成社会历史问题。这里实际蕴含着通过社会伦理关系为中介去解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逻辑命题。这不失为当代人解决环境危机的一种可行方案。它有助于消除我们行动上的误区。事实上,科学、技术等都是社会的产物,环境有什么样的破坏根本上决定于社会,决定于社会伦理文化的水准和效用。所以处理环境危机既要正确运用科学技术,更要改造我们自身和社会。
其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合乎"生态人"理念。"生态人"是当代人文价值观的产物,它旨在超越和完善过去生物人、道德人、理性人、经济人等各式各样假说。恶劣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意味着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健康关系的扭曲。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立足点出发,就必须消除剥夺和破坏自然的错误行为,合乎生态规律,与环境友好,并确定对待自然的公正态度,因为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全人类解放的基本标准之一。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都强调"人类史"与"自然史"研究的统一,在他们的思想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中介的,要认识一个就离不开另一个,他们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26](P20)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深入开展自然史、环境史的统一研究,在这个基础上的工作,将有助于21世纪中国环境伦理理论的建立。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都有一个民族化的问题,这就是说,21世纪里,我们要加强中外环境思想比较研究。还应提到,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已引起许多国外研究者的重视,比如施韦泽、铃木大拙、池田大作、岸根卓郎、R.纳什、M.马斯洛、F.卡普拉、汤因比等等众多著名科学家或哲学家、思想家、学者都曾指出儒、道、释、禅等东方思想传统中包含生态与环境伦理智慧。可是较长时间以来,国内学者对此有所忽视,直到目前,专门性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环境伦理思想史研究著作出版。要建立环境伦理不能完全靠移植西方理论,应和中国的民族文化及现实相结合,特别注意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收稿日期:2001-05-24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国21世纪议程[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H.D.梭罗著.瓦尔登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J.缪尔著.夏日走过山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9.
[4]J.缪尔著.我们的国家公园[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5]A.施韦泽著.尊重生命的伦理学[A].二十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C].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6]W.福格特著.生存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A.李奥帕德著.沙郡年记[M].北京:三联书店,1999.
[8]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R].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9]P.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0]拉维斯.自然资本论[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11]H.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2]H.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A.内斯.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期生态运动论纲[A].跨越边界的哲学--挪威哲学文集[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4]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5]F.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6]F.卡普拉.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17]H.柏森斯.马克思、恩格斯论生态学[M].伦敦,1978.
[18]A.高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学[M].伦敦,纽约,1994.
[19]G.雷纳.社会主义和生态学[M]..伦敦,1994.
[20]D.派卜.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伦敦、纽约,1993.
[21]W.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2]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23]H.T.弗罗洛夫.人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4]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原载《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作者:张岂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本文2002-12-31 第一次上传,迄今被浏览了[67]回
出处:经济史论坛旧版
[打印]可持续发展篇(1)全球大气、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
可持续发展篇(1)全球大气、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
黄安年文 2007年4月1日
(按:这是笔者《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可持续发展篇(1)全球大气、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栏目2006年9月23日首发)
*******************************8
由于人类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顾全局,不计后果地对大自然滥加利用,从而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和深刻的生态危机。当代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气质量恶化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 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趋势的发展, 这是当代世界生态环境恶化的首要大敌。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计划部门1988年秋发布的调查报告, 全世界有18亿城市居民的大多数人要呼吸质量差得难以容忍的空气。过去18年间, 每年有1.8亿吨散落在空气中的人造二氧化碳。还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测定是全球平均气温130年前首次保存可靠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90年代以来又连续出现高温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据说,2005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南极的臭氧洞持续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间都要长,2005年8月份出版的《自然》科学杂志指出,2002年南极拉森—B冰架的崩裂是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后果。
根据美国伍兹——霍尔研究中心主任伍德韦尔博士研究,从80年代到2050年, 世界气温可望上升到4.5摄氏度,结果到2100年海平面会上升1.4米到2.2米。苏联科学家预测, 到21世纪中期, 海洋水面将会上升数米。即使我们现在马上停止产生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也仍存在。1987年3月2日, 美国《新闻周刊》在《大自然的报复》一文中还预测到2037年时:“巴黎和费城到处张贴着预报洪水将到来的告示。纽约市的街道水深4英尺, 大部分居民已逃到内地。巴西、印度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报道发生了白内障、疱疹和肝炎等流行病。接连第10个皮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总数达5亿人, 旱灾再次使美国中西部和克里米亚的小麦大量减产。渔民报告说, 在世界各大洋实际上已看不到虾和蟹了。尽管另一些研究报告提出了对“温室效应”的质疑,但持有弊观点和证据越来越多,新闻媒介称:“全球变暖威胁沿海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年均气温连续创有史以来的高记录。国际地球物理联合会的调查表明,海岸、河岸的侵蚀已是全世界沿海国家的普遍现象,现在至少70%的海岸已有所退缩。美国五角大楼在向布什总统递交的一份报告中曾经警告说:“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将胜过恐怖主义。”
处于地球上空16-48公里处同温层里的气体漂浮着臭氧层, 它保护着地球的生命生存和发展,被誉为人类的“生命之伞”, 挡住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而氧化氯则是破坏臭氧层元凶氟利昂的一种化学副产品。随着, 现代化发展冷冻剂、除臭剂、喷雾剂等各种含氢烃类的无控制使用, 以及大型喷气飞机和飞行物, 大量化肥的使用, 使臭氧分解, 减少了3%。到2050年可能减少10%, 这种臭氧层遭破坏,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大气污染是无国界的,20世纪80年代一份资料显示“在荷兰, 从大气中降下来硫的77%来自别的国家; 在丹麦, 从大气中降下的硫的64%来自别国, 主要来源是罗马尼亚、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在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少是以牺牲大气环境为代价的,不少城市空气被宣布为“对健康有害”。我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70%死亡的癌症患者与污染相关,20%的儿童铅中毒,大城市里每10对夫妇就有一对因污染生不出孩子。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北京也位列其中。
二,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匮乏
水资源紧张是21世纪初人类面临的头号问题。淡水占全球水的2.6%,只有不到1.2%在土壤和空气中, 贝加尔湖又占其中的1/5。全球淡水总储量为3.5亿立方米, 人类生产与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只有1.05亿立方米。20世纪末,全球缺水情况已相当严重, 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或严重缺水国。世界上22个国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资源的拥有量不到缺水严重标志的1000立方米,还有18个国家则不到2000立方米,也属少水的危机地区。世界上现有1/10的河流遭污染。有10几亿人口饮用污染水, 有的国家地表受污染高达70%左右, 欧洲北海一些水域捕鱼有1/3因污染而不能食用。欧洲沿海和港湾地区大部分河流受到污染。下水道的各种排污物和船舶的废物漂沉在附近,致使地中海的金枪鱼体内含汞量超过正常标准, 而且增加使用肥料和动物性废料, 发展海上石油生产以及石油运输, 使北海的磷酸盐和氮的污染程度提高, 荷兰沿海水域的稀有金属含量增加。 油船事故的不断发生, 大量流入海中的石油还使地中海成了“世界上被石油污染最严重的海之一”。至于内陆水源, 在最近几十年中, 内陆水源中的污染物增加了, 硝酸盐的平均含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限度。地下水污染在丹麦、法国、联邦德国、荷兰和英国日益严重。丹麦80%的工厂排出的水中销酸盐含量超过了允许的限度。在法国有100万人喝的水中销酸盐含量超过了允许的限度。大量倾倒的含汞、铅、镉、砷、铬等废品,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增加各种有毒化合物, 危及人类健康和生物的安全。整个海洋患了重病、传染病。200亿吨废料,包括瓶罐、放射性废料、化学物、重金属直至人类粪便的物染, 严重污染对人类生命影响最大的大陆架水域。而在90年代世界上有3/4左右的人群居住在离大河湖岸50英里内的地区。北海及波罗的海沿岸水域已成为倾倒工业废料的场所。
尽管20世纪下半叶以来,居民的卫生服务改善的速度赶不上水质受污染的程度,水质仍然然继续恶化。在拉丁美洲只有2%的污水得到某种程度的处理,在80年代全世界有17亿人得不到卫生水质的服务。由于水污染引起的患疾,每年就有9亿人次。在中国,人均淡水拥有量为27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值的1/4,列为世界第84位,为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中国北方的水资源已近枯竭,华北平原下出现了25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京、津、唐地区的地下水已十水九空,北京、西安、天津的地下水井水位每年下降一米,辽河平原已开采了水源近1/3,黄河平原已开采了近1/2,海河平原已开采9/10。北京地区的人均拥有淡水量只有东京的1/10,世界平均数的1/25,在120个国家的首都中排列在100位之后。此外,水质严重恶化,在25条主要河流中已有14条受到严重污染,80%地区受到酸雨的影响。中国最大的7条河流中的半数河水完全无法利用。中国南方的水资源严重污染,1/4的中国人得不到清洁的饮用水。黄河还于1997-1998 年,创下了断流 226 天,长度720公里的历史记录。温家宝总理2006年4月17日在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说:“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
三,其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是,森林、草原等植被严重破坏, 水土流失, 土壤沙化加剧, 耕地面积锐减。
覆盖全球陆地面积1/4的森林中热带湿地提供生态平衡和经济开发的功能,目前拥有15亿公顷的这类森林地是地球上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其中2/3分布在拉丁美洲亚马逊河盆地。但是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的毁林现象在当代发展中国家重现。全球热带森林面积的消失,80年代初每年为1140万公顷,到80年代末上升到1700-2000万公顷,80年代毁林速度为每年0.9%。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森林面积已经消失了1/5。1980年寒流袭击欧洲,在德国苏台德山脉的黑三角地带,大片早已被酸雨侵蚀得表皮剥离的枯黑林木,像一盘骨牌般纷纷倒下。这块地方日后被称为“森林的墓地”。目前,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北美地区、北欧地区、中国南方地区。据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1981-1990年森林面积年消失量的材料,在25个高收入国家中全部呈负数,而在提供统计数据的46个低收入国家中,有19个国家年减少1%以上,没有增减的只有一个国家。目前全球森林面积不足30亿公顷,全年流失土壤240亿吨, 森林面积减少的近一半, 相当于整个非洲面积之和, 每年以18-2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 等于每分钟毁掉20公顷。 世界上每年沙漠化的面积达600万公顷。64个国家遭沙漠的威胁, 沙漠化的面积达4,500万公顷,热带森林的破坏已使200多种动物和2万种植物面临灭绝的威胁。全球自二战以来1/10土地退化,9,000万公顷耕地已完全毁坏。过度放牧, 滥伐森林和不当的农耕方法是造成土地变质的主要原因。1987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一本小册子中提到, 由于每年有1,100万到1,500万公顷热带森林被破坏,全球已失去40%的热带森林, 1992年出版的《世界资源报告》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世界10%以上的耕地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受影响的陆地面积为12亿公顷, 相当于印度和中国国土面积的总和。恢复生态平衡是客观任务, 用50~60年时间才能恢复土壤肥力(用森林植被),形成1厘米表土层要化1000年时间。联合国组织250名土壤科学工作者用3年时间对全球规模的土壤状况做了调查和评估, 认为战后人类的活动毁坏了10.5%的最肥沃的土地, 全部遭受严重侵害的土地大约2/3。199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报告预测,在未来的20年内, 人类滥伐林木、放牧过度以及从事不正当活动等,可能导致全球多达1.4亿公倾的可耕地成为不毛之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目前有100多个国家的近9亿人口生活在缺雨地区,面临着荒漠化的危险,而在历史上这种荒漠化是扼杀了许多文明的。1997年夏,印度尼西亚多个岛屿上的热带雨林相继发生森林大火,浓烟飘扬过海,笼罩了整个东南亚。引起大火的原因,除气候干燥外,大量采伐人员在雨林中大规模伐木也是起火的主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 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生存空间减少了一半。森林覆盖率已从13%下降到8.9%, 草原产量也已下降了50%。1949-1982年间, 有11个省207个县约65,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变成了沙漠。目前我国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共149.6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15.5%。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占全世界的第120位, 西北五省占全国总量的2.5%, 华北占4.5%。每年的森林过量开采超过木材生长量的50%以上。四川砍伐森林和更新之比为10:1,风调雨顺的西南已经向水旱频仍转化。目前, 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每年达5亿吨, 为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三条世界大河总输沙量的总和。全国17%的土地已彻底荒漠化,30%的土地被酸雨污染。我们的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也占当年GDP的8-13%。
其次是,世界野生动植物和稀有资源的急剧减少。自有人类以来, 已有四五万种动植物绝种。近2000年, 又有100多种大型兽类灭绝。据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和国际环境与发展所《1986年世界资源报告》,目前地球上濒于绝种的哺乳动物有406种, 鸟类593种, 爬行动物209种, 鱼类242种, 昆虫类867种。有人统计到1990年每小时有一种生物灭种。在欧洲共同体的6,000多种野生植物中, 有1,000多种已受到威胁, 200种行将绝种。除蝴蝶外,20%的无脊椎动物受到杀虫剂、化肥的伤害遇到了温湿土地和天然草地的危险。在当地的淡水鱼中有47种濒临绝种。鸟类由于含有大量农药成分的环境而处于相当危险之中;   猛禽食物的农药含量为正常数量的几千倍。1987年一份《关于欧洲环境状况的报告》称:在欧洲海域的30种鲸中, 有13种正日益减少, 而海豹则正受到被消灭的严重威胁。1988年在北海德国石荷州西海岸发生的76%海豹死亡, 就和北海和波罗的海严重污染导致海豹的免疫功能衰退是原因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闻名世界的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羊、台湾猴、白唇鹿、华南虎、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白鳍豚、中华鲟鱼等100多种珍稀动物都生活在我国, 目前,原产我国的野马、高鼻羚羊、糜鹿等10余种珍稀动物在野外已经绝迹,面临灭绝的还有20多种, 如华南虎、野象、 白鳍豚等。
第三是,城镇地区固体废弃物和噪声使环境质量恶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噪声成为四大灾害。这种情况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同时起步的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最为严重。固体废物污染年排放量4亿吨(煤矸石1.12亿吨), 各种废渣综合利用率只有24.6%。 城市垃圾及粪便年1.46亿吨, 清运不及一半, 98%未经无害处理。在我国垃圾堆放总量现已超过50亿吨,仅1987年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就分别达到5.3亿吨和1.4亿吨。根据航空遥测,在9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3918堆垃圾,占地7956亩。有人说:“每个城市都生活在垃圾的包围之中”。至于噪声污染,在我国的城市中占30-40%。
放射性污染, 其后果更是极为严重。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件和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 使人们仍对核电站的安全抱有恐惧。1979年3月18日,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附近三里岛压水堆核电站发生了堆芯熔毁的严重事故, 周围15公里内的学校、机关、工厂关闭, 约20万人紧急撤离, 引起反核浪潮。20年前的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北部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四号反应堆,由于严重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化学物爆炸, 引起大火, 造成堆芯熔毁, 石墨砌体温度燃烧, 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 31名核电站工作人员死亡, 203人因核辐射致伤,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内环境严重污染。东西欧各国收到核扩散放射性尘埃的不同程度污染。邻近苏联的芬兰、瑞典、波兰等国空气中的辐射水平超过正常水平的4-10倍。苏联特种部队用了两周时间才控制住了火势。据苏联经济学家估计,损失高达358亿美元。在50年内核电站周围10公里地区不能耕作和放牧, 10年内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1990年调查发现, 周围60公里地区癌症、贫血、视力衰退、免疫力下降等辐射病明显增加, 生畜大量畸形, 迄今其危害程度仍难确切估计,专家预测,这次事故的后果要经过100多年才能完全消除。
(修改于2006年7月7日)
(本文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005)选登篇目之一)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世界历史研究/2006年9月23日首发
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球性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类:水体污染和淡水资源危机、土地资源状况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有毒化学品污染和危险废物越界转移等.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甚至真的像<<后天>>那样!
酸雨
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什么是酸? 纯水是中性的,没有味道;柠檬水,橙汁有酸味,醋的酸味较大,它们都是弱酸;小苏打水有略涩的碱性,而苛性钠水就涩涩的,碱味较大,苛性钠是碱,小苏打虽显碱性但属于盐类。科学家发现酸味大小与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有关;而碱味与水溶液中羟基离子浓度有关;然后建立了一个指标: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叫pH值。于是,纯水(蒸馏水)的pH值为7;酸性越大,pH值越低;碱性越大,pH值越高。(PH值一般为0-14之间)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值近于7;当它为大气中二氧化碳饱和时,略呈酸性(水和二氧化碳结合为碳酸),pH值为5.65。pH值小于5.65的雨叫酸雨;pH值小于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值小于5.65时叫酸雾。
臭氧层破坏
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我们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大家知道,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种,当大气中(含有21%)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氧分子会分解成原子状态。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如与氢(H2)反应生成水(H2O),与碳(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02)。同样的,与氧分子(O2)反应时,就形成了臭氧(O3)。臭氧形成后,由于其比重大于氧气,会逐渐的向臭氧层的底层降落,在降落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上升),臭氧不稳定性愈趋明显,再受到长波紫外线的照射,再度还原为氧。臭氧层就是保持了这种氧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锐减
20世纪末,全球有100多万种生物被灭绝。这并非危言耸听。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预测,在今后二三十年内,地球上将有1/4的生物物种陷入绝境;到2050年,约有半数动植物将从地球上消失。这就是说,每天有50~150种、每小时有2~6种生物离我们悄然而去。地球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生物,科学家把这称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基因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数量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标志。如此众多的生物,是自然界长达数十亿年演化的结果。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物种的灭绝。生物学家把这种灭绝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物种经过多代的自然选择、遗传变异而形成了新的后代;另一类是物种的完全消失,即真正的灭绝。在过去的5亿年间,地球生物经历了五次大范围的灭绝,它们都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今天,地球生物正面临的第六次大规模物种灭绝,却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人类所造成的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比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主要原因是七种人类活动造成的:1、大面积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境的破坏;2、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3、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4、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5、无控制旅游;6、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7、全球气候变化。这些活动在累加的情况下,会对生物物种的灭绝产生成倍加快的作用。其中,危害最大,影响最直接的有两个方面:
1、 人为捕杀
出于食用和商业的目的,人们肆无忌惮地乱捕滥杀各种动物。近年来灭绝了近40种。如非洲大象,20世纪70年代末有130万头,到20世纪90年代初只剩下65万头。过度捕捞导致部分海洋生物灭绝或濒临灭绝,如蓝鲸只剩下原来的5%,座头鲸只剩下3%,黑犀牛、鳄鱼的数量也迅速减少。1992年,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世界鸟类的3/4数量减少或濒临灭绝。老虎是生物物种的骄子,目前已剩下不多了,面临灭绝的威胁。
军火贸易、毒品走私和野生动物贸易被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贸易。据《世界资源报告》估计,每年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年贸易值至少为50亿美元,这种贸易的1/4~1/3(即12.5亿~16.7亿美元)被认为是非法的,人们对不合法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买卖的关注集中在珍稀和濒危物种,受威胁最大的是犀牛、鳄鱼、大象、鹦鹉等。
由于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与人类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形成一鲜明反差,促使野生动物的价格不断上扬,如非洲犀牛角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1美元/磅涨至1986年的2000~5000美元/磅,可风高额利润是促成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直接原因。
东北虎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4年尚存数量不足30只;国际上认为,我国的野生虎资源在生物学意义上已经灭绝。历时7年的吉林省虎、豹资源考察成果通过中科院、东北林业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的鉴定,确认吉林省东北虎现存数量为7~9只;金钱豹现存数量为4~7只。吉林省的虎、豹分布区由过去的5个缩减到现今的3个。现存的东北虎在大龙岭分布区有3~5只,哈尔巴岭分布区1只,张广才岭3只。金钱豹在大龙岭分布区3~6只,哈尔巴岭分布区1只。
1989年,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和环境学家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聚会,指出“全世界将有5000种动物在不长的时间内灭绝”,“20世纪上半叶,第隔五年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20世纪下半叶,已加速到每两年就灭绝一种”。后来,人们把这称为“马德里警告”。
2、生存环境破坏
野生生物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生存环境状况。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森林、草地、湿地等。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热带雨林每年消失1130多万公顷。全球三大热带雨林(东南亚、中西非和拉丁美洲)的面积仅为原来的58%,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2000年,拉丁美洲的森林面积缩小约为原来的52%,约15%的森林植物物种(约13600种)灭绝。
生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对生物种的基因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袋狼曾遍布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最后一只袋狼于1936年在澳大利亚动物园死亡,克隆技术的成熟使袋狼有了复活的希望。澳大利亚博物馆馆长迈克·阿奇在博物馆发现一只泡在酒精中的小袋狼标本。他是1866年被制成标本的。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高级基因学者迈克·韦斯特曼表示,如果资金足够,在不太远的将来袋狼就能克隆成功。我国大熊猫的克隆已经克服了第一个关键难题——胚胎培育,成功克隆大熊猫的日子不会很远。当然我们不能依靠在实验室中制造生物来恢复多样性,而要保护自然界的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海洋污染
指主要经由人类活动而直接或间接进入海洋环境,并能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或能量。人们在海上和沿海地区排污可以污染海洋,而投弃在内陆地区的污物亦能通过大气的搬运,河流的携带而进入海洋。海洋中累积着的人为污染物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危害深远。自然界如火山喷发、自然油溢也造成海洋污染,但相比于人为的污染物影响小,不作为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形成原因
1.人口压力增长快
2.资源的不合理运用
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41    更新时间:2008-12-4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大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
(1)自然环境先天不足
我国土地总量虽然较大,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同时,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如沙漠、戈壁、冰川、永久冻土及石山、裸地等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28%,此外还有沼泽、滩涂、荒漠、荒山等利用难度大的土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我国降水量地区有效期异和年内、年际变化大,导致全国范围内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我国暴雨强度大、分布广,是易造成洪涝、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的重要在原因。在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基底上,一旦植被破坏,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力量。
(2)水土流失仍很严重
据国务院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我国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为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km2,风蚀面积188 km2,全国平均每年因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达万km2,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亿吨是耕地土壤。随着地表沃土的流失,带走了大量的有机质和碳、磷、钾养分,土层越来越薄,直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耕地面积减少。建国以来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已达4000千多万亩。经过建国50年来的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好转,但总体上我国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80年代末到1997年底,我国七大江河治理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80年代末到1997年底,我国七大江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共12.49万km2,只占七大江河水土流失面积的7.76%。长江流域现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56万km2,约占全流域面积的31.5%,年土壤侵蚀总量达24亿吨,其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35.2万km2,年土壤侵蚀量达15.6亿吨。黄河流域年土壤侵蚀总量达24亿吨,其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km2,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70.9%,约占全流域面积的60%,土壤侵蚀模数平均达400t/ km2.a,沟壑密度达1.3-8.1km/ km2,每年流域黄河的16亿吨泥沙有80%都来自该区。海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0.8万km2,约为全流域面积的1/3,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约5.64万km2,为全流域总面积的1/5,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约为5.48万km2。为全球流域的1/8,太湖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约为了0.26万km2,占全球流域面积的1/14。
(3)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km2,水蚀荒漠化20.5万km2,冰融荒漠化36.3万km2,土壤盐渍化23.3万km2,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涉及18个省(区、市)470个县(旗、市),形成万里风沙线。我国荒漠化不但影响范围大,类型多,而且程度严重。据综合评价,我国轻度荒漠化为95.1万km2,中度64.1万km2,重度103.0万km2,分别占荒漠化总面积的36.3%,24.4%和39.3%。该程度类型构成比例与全球相应的41.3%、56.5%和2.2%的构成比例相比,重度荒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总体面积仍在扩大,且呈愈演愈劣的趋势,荒漠化扩展速度由50年代的每年1560 km2,增至70年代的2100 km2和80年代的2460 km2,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据卫星遥感监测,从1983年到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地面积扩大了近1倍,共净增17.4万km2。
(4)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降水资源总量约6亿吨,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m3,扣除重复计算量,我国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 m3。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1997年排名中仅列第121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国际上认为人均水资源量2000 m3,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水资源量1000 m3。为人类生存起码条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国有15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7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生存地起码条件。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为1700 m3,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而且我国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严重不协调,东南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2.2 %,西北水量仅占17.7%。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缺水高峰将在2020年至2030年出现,据估计我国将缺水2000亿m3,预计我国最大国发经济需水量约为7600亿m3。此外,城市缺水也相当严重,据1995年建设部的调查分析结果,1993年统计的5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333座缺水,其中49个是由于水源缺乏,19个是由于污染导致可利用水资源紧缺。甚至上千平方公里,中心水位下降10-30 m,最大高达70m。从水质考虑,我国七大水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辽河、海河污染严重,以V类或劣于V类水质为主:淮河水质差,V类或劣于V类水质的河段占1/2: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属IV、V类水质高达65.4%;松花江以IV类水质为主;长江、珠江干流总体水质虽好,但干流岸边污染严重,部分支流河段受到污染。湖泊、水库污染也相当严重,据1998年全国环境质量报告,滇池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全湖水质均劣于V类,氮、磷污染相当严重,巢湖(西半湖区)全湖水质也劣于V类;此外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据1988年对118座城市浅层地下水普查结果,其中115座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层次的污染。
(5)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
我国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我国森林面积为134万km2,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森林面积只占全国森林面积17.96%,华北和西北地区森林则更少。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92%(按郁闭度0.3计),为世界平均覆盖率的60.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8,位于世界120位。广大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片森林退化,覆盖率还不到1%。虽然我国每年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但由于成活率低,加上管理水平、乱砍滥伐等问题,森林覆盖率增长缓慢,从1993年到1996年一直是13.92%,某些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不断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几十年来一直呈降低趋势,占长江流域上游面积56%的四川省,覆盖率有5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的13%;三峡库区从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据清查,1975年我国天然林面积为98.17万 km2,到1985年面积降为86.75万km2,平均每年减少1.14万km2。即使按照《全国生态环境规划(林业部分)》实现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禁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人为活动,到2050年实现宜林地全部绿化,我国森林覆盖率也才达到26%。
(6)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程度占世界第9位。中国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有1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中国陆地的野生动、植物有80%以上物种在森林中生存。然而由于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破坏,致使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地日益缩小,加上人为乱捕滥猎,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和濒临灭绝。据有关资料,我国有15%-20%的物种处于濒危和受威胁状态,包括4600多种高等植物和400多种野生动物。近几十年已绝迹的高等植物就有200多种,野生动物有10余种,还有20多种濒临灭绝。
遵照江泽民主席及中央领导的批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通过,于1998年11月公布实施。《规划》要求从现在起到2010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从2011年到2030年,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基础上,大约用20年的时间,力争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争取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黄河长江上中游等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大见成效,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400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达到12%,新增人工草地、改良草地8000万公顷。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从2031年到2050年,再奋斗20年,全国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全国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首页 |
机构概况 |
法律法规 |
规划计划 |
环境标准 |
污染防治 |
项目审批 |
生态文明 |
党风廉政 |
媒体看环保
2010-05-06 空气质量日报 等级 Ⅱ级 污染指数57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当前位置:首页→生态文明 →生态嘉兴 →正文
生态嘉兴
生态环境问题
发布时间:2009-06-01    作者 :嘉兴市环保局 字号:[大中小 ]
1. 什么是环境问题
概括地讲,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
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等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以下本文中提到环境问题也采用这种用法。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滥采滥捕使珍惜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等等。环境污染则指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物理环境后,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扰乱和侵害,特别是当由此引起的环境质量的恶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类自己的生活质量时。环境污染不仅包括物质造成的直接污染,如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也包括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和运动性质引起的污染,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由环境污染还会衍生出许多环境效应,例如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气污染,除了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还会造成酸雨。
应当注意的是,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2.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迅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又反过来要求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如此循环作用,直至现代,环境问题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此阶段从人类出现开始直到产业革命,跟后两个阶段相比,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该阶段,人类经历了从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耕种和养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随着种植、养殖和渔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人类从完全依赖大自然的恩赐转变到自觉利用土地、生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人类的生活资料有了较以前稳定得多的来源,人类的种群开始迅速扩大。人类社会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扩大物质生产规模,便开始出现烧荒、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或沼泽化等问题。但此时的人类还意识不到这样做的长远后果,一些地区因而发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退化。较突出的例子是,古代经济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变成了
不毛之地;中国的黄河流域,曾经森林广布,土地肥沃,是文明的发源地,而西汉和东汉时期的两次大规模开垦,虽然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可是由于森林骤减,水源得不到涵养,造成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土地日益贫瘠,给后代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局部的,没有达到影响整个生物圈的程度。
(2)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此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到八十年代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为止。工业革命(从农业占优势的经济向工业占优势的经济的迅速过渡称为工业革命)是世界史的一个新时期的起点,此后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新的特点并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十八世纪后期欧洲的一系列发明和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开始插上技术的翅膀,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开采和消耗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新技术使英国、欧洲和美国等地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先后进入工业化社会,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高度城市化。这一阶段的环境问题跟工业和城市同步发展。先是由于人口和工业密集,燃煤量和燃油量剧增,发达国家的城市饱受空气污染之苦,后来这些国家的城市周围又出现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工业三废、汽车尾气更是加剧了这些污染公害的程度。在后来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普遍花大力气对这些城市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发达国家环境状况的改善,发展中国家却开始步发达国家的后尘,重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老路,城市环境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破坏。
(3) 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这一阶段环境问题的特征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目前这些征兆集中在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上。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一些国家的贫困化愈演愈烈,水资源短缺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其他资源(包括能源)也相继出现将要耗竭的信号。这一切表明,生物圈这一生命支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支撑已接近它的极限。这还表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长远性。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隐私声明
地址:嘉兴市中山东路922号 第二行政中心 电话:0573-82159869 传真:0573-82159871
嘉兴市环保局 2009 版权所有 建议IE7.0以上,1024x768浏览效果最佳 浙ICP备09050051号
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5-25 16:19:00 ]    作者:王红 齐建国    编辑:studa20
-
摘要:全球化对生态环境(以下简称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全球化在为中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为减少全球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积极作用,我国必须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关键词:全球化;环境;影响
莱维特(Levitt)于1985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全球化”一词来概括1985年以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那以后,全球化成为人们概括资本、技术、资源、信息、劳动力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重组、配置而导致全球经济和社会日益融合化、一体化现象最常用的词汇。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以资源、投资、劳动力、技术、贸易、消费的国际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交流、观念互动、信息共享、技术流动为特征的知识全球化,以国际协议和机构为平台开展的治理全球化,等等。不同表现形式的全球化对改进人类总体福利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产生了很多挑战,在环境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对环境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而且二者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1 扩大了环境危害的范围。自由贸易拓展了人类攫取资源的范围,扩大了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如,木材的国际贸易对热带雨林的损害;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的非法国际贸易对生物物种生存的威胁;贸易范围的扩大使异地物种侵入他乡,导致当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丧失;国际贸易的发展还增加了大量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的交易而引发跨国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2 加剧了全球资源消耗,加深了全球范围内环境和生态危害的程度。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这是以更快速度的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为代价的,对化石燃料、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影响尤其突出。如,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源开采和产品运输的大量增长,使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迅猛增加,大量占用有限的农业用地和植被占地;导致对化石燃料的消费大大增加。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之下,资源的大量消耗将不可避免地加剧环境破坏。
3 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全球化通过三种方式导致污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的环境影响。一是通过全球化的投资和生产,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等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美国39%的高污染产业已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也已转移到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二是通过国际贸易使废弃物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具备劳动力优势,废弃物处理费用较低,同时环境标准较低。废弃物国际贸易既有合法交易,也有非法交易。合法的废弃物转移,如果处理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严,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环境污染。而随着废弃物转移数量和需求总量的逐年增加,非法废弃物或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进口也屡禁不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在自由贸易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消耗型产品。由于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通常过低及环境污染没有真正计入企业成本,就相当于用其资源和环境作为代价去补贴国外消费者,而把大量污染留在国内。
(二)全球化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1 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污染控制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全球化流动能促进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由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治理能力。首先,多数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针对出口市场,其对产品质量的较高要求促使企业应用更清洁、更高效的资源和能源新技术,能在投资国起到一定的环保示范作用。有些跨国企业大量开展研究开发和技术转让活动,其“溢出效应”对改善投资国的环境保护有很大贡献。其次,通过货物和技术的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可直接引进发达国家更清洁高效的生产和环保技术设备。这两种方式一方面从源头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推动环境污染末端治理,从而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治理水平。
2 能提升全球的环境保护意识。技术、观念、文化和信息的全球流动,提高了国际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西方发达国家较早遇到了环境和生态问题,较早反思自己的教训,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已度过了学习曲线的缓慢进展阶段,不断形成并发展了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和科学理念。而一些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也有自古传承的优秀的自然与环境理念。知识和观念的全球化传播和相互学习,促进了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同时,在全球环境组织网络的带动下,在全球公民社会环境运动的促进下,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 为环境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条件。全球化使环境信息收集、处理和流动更加便捷,促进了环境资源信息共享,为决策者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创造了前提条件。全球化生产和贸易刺激了创新技术的传播和对旧技术的替代,促进了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的传播。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采纳更清洁更环保的生产方法的动力和渠道,促进人们使用新的环境管理工具和政策。
4 推动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第一,推动了各类环境保护组织大量涌现,促进了全球性的环境运动。第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环境合作的方式、深度和范围都有很大发展,形成了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环境组织、跨国公司之间国际和区域全面环境合作网络,并建立了以全球峰会、多边环境谈判、国际公约协定、全球环境基金、全球环境监测和评估系统、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0系列)和生态环保标志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1][2][下一页][尾页]
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5-25 16:19:00 ]    作者:王红 齐建国    编辑:studa20
-
二、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全球化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高达2600多亿美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20%。同时,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全球化在环保意识、环保技术和全球治王单等方面为中国的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人们通过中外思想观念交流,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学习到了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外商投资、国际贸易等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全球化推动中国积极参与环境全球治理,使中国在提高本国环境保护能力的同时,更有能力为改善全球环境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目前,中国就环境可持续性而言,2005年在146个国家中排名第133位;就环境绩效而言,2008年在149个国家中排名第105名。废弃物进口也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资源供给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每年从美国、西欧各发达国家进口数千万吨的废弃物。其中废旧塑料进口超过1000万吨;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约5000万吨以上的电器和电子废品中有70%以上被运到中国。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但却带来了环境污染。有关专家对废弃物贸易的研究发现,许多进口废物在中国经过再生处理后的产品往往又运回发达国家,没有起到补充国内资源不足的作用,付出的环境代价只换来微薄的利润。另外,重化工产品的大量出口加重了国内环境污染。以焦炭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02~2006年的五年中,中国出口焦炭共计8586万吨,在目前焦炭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下,生产这些焦炭排放的二氧化硫至少达3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大量其他污染物排放。以钢铁为例。钢铁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排放产业。2002~2006年,中国共出口钢铁1.6875亿吨,按照中国目前钢铁产业平均技术水平,生产每吨钢排放二氧化硫3.6公斤,共排放二氧化硫60多万吨。再以成品油为例。成品油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烃类、氮氧化物、烟尘。2002~2006年中国共出口7783万吨成品油。按照每吨成品油生产排放0.9公斤二氧化硫的水平测算,排放二氧化硫至少为7万吨。此外,还有大量有机物和废水排放。以铝为例。铝的生产企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达国家已很少再建电解铝厂。2002~2007年中国共出口铝产品1238万吨。按照目前每吨铝排放二氧化硫9公斤计算,共排放二氧化硫约11万吨(以上出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官方网站)。仅上述四种产品的出口在中国就排放了108万多吨二氧化硫,占中国年排放总量的近0.72%。还有数量巨大的废水、烟尘粉尘等。
三、应对全球化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对策
为减少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积极作用,中国要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一)探索和实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我们必须及时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探索和实践一种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将发展循环经济确定为重要任务,使之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企业到工业园区、从县市到省展开了大规模的试点,使循环经济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到2007年,通过循环经济模式,中国钢铁行业约相当于钢产量40%、数以亿吨计的固体废弃物几乎得到全面的回收再利用;数以亿吨计的电厂粉煤灰被用作制造水泥;一些发电厂(如西柏坡火力电厂)、钢铁厂(如上海宝钢)甚至整个工业开发区(如天津泰达)等通过废水回收循环利用基本实现了污水零排放。中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模式已初见雏形。如果这一模式取得成功,将在总体上缩短工业化道路,还将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一种成功范例,帮助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当然,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无条件的,它要求相应的体制创新,即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
1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以减少污染排放,涉及企业外部性问题,在增加社会福利的同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通过法律和政策创新改变企业生产的边界条件,使企业排放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排放能降低企业成本。制定并认真执行污染物有偿排放政策是根本途径。需要注意的是,从污染免费排放到污染高价排放,在社会经济系统内加入新的成本要素,必然会使经济“总成本”提高,使得价格总水平上升。所以,必须动员全社会理解和承受这一后果,并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来减轻低收入群体因环境成本的加大而带来的生活压力。
2 重新构建国民经济的成本——价格体系。价格是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指挥棒。各种经济政策如果不通过成本——价格机制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长期效果。成本——价格机制是在一定制度和政策框架内形成并运行的。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可重新构建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的成本——价格体系。如,通过增加能源资源税和消费税的制度创新,提高循环利用资源和废弃物的比较利益,使循环利用废弃物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
3 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代表着产业的规模经济性,而技术结构决定了一个企业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可能性。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的组织结构直接决定了行业的整体技术结构。在政策和技术标准上推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实现产业发展的集聚和规模效应,加速企业技术创新,利用工业园区模式推进工业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全球协作,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探索和实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环境问题还需要通过积极的国际合作和全球的环境治理来解决。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国际环境合作中的重要力量。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国际环境机制建设和国际环境规则制定,弥补自身在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不足,节约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样既能保证本国的利益,也能更加积极和现实地履行国际环境规则。另外,中国还要争取发达国家更多的支持与合作。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事实上为发达国家承担了部分污染。发达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积极转让资源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环境保护技术,而不是将之仅仅作为贸易的对象。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胡术阁)
http://www.hwcc.com.cn
时间: 2010-04-13 15:36:00
来源:《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1月
放大缩小打印
摘要: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全面而深重,对经济发展、人类健康、社会和谐造成严重影响。应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必须更新思想文化体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有效配置环境资源的政策制度。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0}01—0O34—04
一、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1.水资源既短缺又污染严重
历史上有泱泱大国之称的中国如今已沦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2005年,我国人均水资源1 945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1位。由于水源不足,又开发利用过度,不少江河断流,湖泊萎缩以至消失。在过去的50年问,全国消失湖泊1 000多个,年均有2O个湖泊干涸。2009年2月全国干旱形势极为严峻,仅湖南一省就有2 800多条河流断流。我国的农业是用水大户,占用水量的63%,工业占23%,生活用水占12%,其他用水占1.6%。每年农业缺水大约300亿~400亿立方米,城市年缺水量约6O亿立方米。由于缺水,工业每年损失2 300亿人民币,影响粮食生产300亿公斤。
一百年来,全球用水增加了5倍,40年后要翻一番。由于缺水,粮食产量必然下降,水价必然飞涨,水将成为继石油之后制约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缺水的同时,我国的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我国目前已有1/3的淡水资源不能作为饮用水,有1/4人口约3.3亿人饮用不合乎卫生标准的水,环保部门宣布,我国60%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25%的地下水遭到污染。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标志,平均每两三天发生一起和水相关的污染事故,现在已经发生近400起了;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不少湖泊出现藻类暴发,使水体缺氧,有的藻类产生霉素,长期饮用导致器官病变,甚至有致癌作用。滇池、巢湖、太湖污染最为严重,以2007年为例:2007年5月首先是太湖大规模暴发蓝藻,致使无锡300万人无水喝,然后安徽的巢湖、云南的滇池也相继暴发大面积的蓝藻。而同年6月在洞庭湖又上演了一场人鼠大战,原本栖息在洞庭湖区4OO多万亩湖泊中的近2o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群落蜂拥内迁,破坏防洪大堤,啃食农作物籽实和根茎,老鼠们如“黑潮”般滚滚而来,所到之处,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水稻成片枯死。好莱坞灾难片中虚构的自然灾害场景,在有鱼米之乡的洞庭湖边竟成现实。我国九大湖泊中的四个湖泊在同一年的同一时间段出现问题,说明多年经济发展累积下来的生态危机警钟已经敲响。
2.大气环境不容乐观
2006年,中国对559个主要城市进行的监测显示,有37.6%的城市大气质量未达到国家标准,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物、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有6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硫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环境中,而生活在总悬浮颗粒物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环境中的人数达到了1O亿。
每年因城市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超额死亡分别是17.8万人和11万人。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障碍。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7%。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是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第二,预计10年后第一,已远远高于环境承载能力,二氧化硫每年的环境容量是1 200万吨,2006年是2 7ooYY吨。2010年将达到3 200万吨,2020年预计是3 500万吨,到时候我国国土面积50%都将被酸雨覆盖,80%的人口处于严重的空气污染之中。继欧洲、北美之后,如今我国青藏高原以东、长江干流以南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61.8%的南方城市出现酸雨,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能见度和公众健康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由二氧化硫等导致的酸雨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损失超过1 100亿元,整个大气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约占我国GDP的2%一3%。而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有l6个。
3.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
目前,中国的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其中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人均年产废旧物资400公斤,城市人均垃圾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城市有2/3被垃圾环带包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而日本的东京从1989年至今一直是呈现垃圾负增长的状态,欧洲除了希腊和土耳其外全部城市都能做到垃圾负增长。原因在于它们的循环经济发展得好,把垃圾变废为宝。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以一次性的筷子为例,我国每年一次性卫生筷的使用量在450亿双左右,消耗的木材为166万立方米,仅此一项就造成2 500万棵树龄为20年的大树被砍伐。由于一次性筷子存在收集不易、回收价格低廉等问题,几乎所有一次性筷子都被当做固体垃圾处理。而在邻国日本,都是通过垃圾分类进行管理,将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作为再生纸材料,有人统计过,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造一张A4纸。
除了众所周知的老污染外,一些新的污染不断产生,比如废旧电子电器的问题,我国平均每年淘汰近七千万部手机,50%的用户一二年之内要更换手机,近20%的人一年不到就要更换一部手机,造成大量危害环境的新型电子垃圾。还有洋垃圾进口问题,因为我们缺资源,就进口洋垃圾。但洋垃圾进来后应该有一个循环利用系统,可实际上将洋垃圾中有用的部件拆下,没用的扔掉,这就造成了土壤的重金属严重污染。
4.土地荒漠化严重
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涉及3O个省区市近900个县和4亿人口,另外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如果利用不当,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
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癌症”,病因复杂,有自然因素,更有不合理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有很多方面,滥牧超载放牧是其中最严重的一项。其次是滥垦。人口增长过快,土地不能扩张,使人口和耕地比例失调,许多地方无计划地进行开垦,边开垦边撂荒,沙化不断扩展。第三是乱砍滥伐。第四是滥采滥挖,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荒漠化发生的诱因。
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相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恶果,比如沙尘暴,在极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大量生态难民。
5.国内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我国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人均耕地、森林和探明储量的可开采石油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13%和7%。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如今中国45个主要矿种在l4年后将剩下6个,5年以后60%以上的石油要依靠进口,木材、铁矿业统统要依靠进口。传统工业化需要的三大自然要素,土地、水、矿产资源,中国已耗损大半。
二、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造成的严重后果
1.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它的特点就是高投人、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低效率、难循环。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将处于上升期,所以就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我们就必须加大进口,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原材料进口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如果按照老路走工业化道路,即使整个地球的资源能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而且环境也承载不了那么多的污染。所以,是该摒弃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了。
2.直接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
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地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随着21世纪而来的就是中国癌症村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据官方媒体报道,有准确地址的癌症村有110多处,遍布全国各地。癌症村不是一个科学严谨的概念,但大致有当地环境污染严重、癌症患者数量高、死亡率高等特征,这些癌症村多处于城市工业园区的周边地带,河流下游或者矿山附近,受到工业废水、废弃物、废渣、生活垃圾以及重金属等多重复合性污染。人们得病没有人管,这是被工业文明发展抛弃的村庄人群。环境的不公平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全方位的政策机制,例如建立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生态补偿政策。
3.带来严重的国际问题
现在我们的邻国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呢?日本、韩国最关心的是沙尘暴,他们认为沙尘暴100%来源于蒙古和中国,落在他们头上的酸雨50%来源于中国;东南亚一些国家抗议我们在上游修水电站,破坏了他们的生态;俄罗斯、马来西亚和印尼认为我们的造纸业毁坏了他们的原始森林。现在各主要西方国家已经把环境保护和人权宗教联系在一起,变成对华外交的主题,用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给我国带来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全面而深重,对经济发展、人类健康、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影响,情势严峻,亟须积极应对。
三、遵循生态规律,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1.更新思想文化体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中国环境问题的形成十分复杂,但从根源上看,还是思想文化问题。因为思想文化决定了社会制度、战略目标、经济模式、技术形态的选择设定。首先,思想上的问题是在“唯生产力论”指导下的片面的发展理念,认为单纯的经济发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其次,优秀传统文化的缺位加重了道德丧失和信仰危机,追求物质财富已成为社会唯一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内核的传统文化被视为发展的束缚。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深刻的天人和谐的生态智慧。比如:儒家的“仁民爱物”,要求万物一体犹如同胞手足而相互仁爱;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度”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再来看商道,中国传统商道从来不以牟利为第一目的,讲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是家国天下与社会责任,放在建设生态文明上讲就是企业的绿色责任。现在西方人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比如美国耶鲁大学最近就出版了《儒学与生态文明》、《道教与生态文明》、《佛教与生态文明》,他们很感兴趣的是我们老祖宗如何去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却全抛弃了。
当我们抛弃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时,也没对现代文明中的真谛吸纳多少。我们引进了市场经济,只研究那只“看不见的手”,但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利己主义为前提的经济运行方式。亚当·斯密是在其《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亚当·斯密在洞悉了价值规律支配下的自由经济市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变革后,也同时对这种利己主义经济运行方式所必然带来的贫富不均、社会失序、阶级矛盾、片面追求财富而导致的道德问题,表示了深深的担忧。为此,他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试图构筑一个利他主义的道德屏障来促进社会和谐。但多年来.我们总是在津津称道《国富论》而却有意无意地遗忘了同一作者写的《道德情操论》。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自私被我们引进来了,但其规则没有进来;传统文化的裙带腐败留下来了,道义精神却丢了。
思想上的片面必然导致认识的错误,文化上的缺失必然造成行为的短视。所以当前必须在吸收我们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先进的发展理念,全面更新我们的思想文化体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全社会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共同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发展的灵魂;有了灵魂就需要有个方向,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我们应该把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与宏观决策之中。没考虑环境因素的战略规划必然带来深刻教训,生产力布局会出现大问题。以我国的高污染企业石化行业的布局为例,全国2万多家石化化工企业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有近万家,黄河沿岸的有3 800家,英国的泰晤士河沿岸只有十余家化工企业。稀释1吨污水,需要20吨清水,我们的长江、黄河已经负荷不起了。所以我们必须在综合分析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奇缺的能源、淡水、耕地、矿产、生物五大资源以及现有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基础上,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进行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变过度开发为适度开发,变无序开发为有序开发,变短期开发为持久开发。
第二,我们应该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为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同时实现资源能源低消耗、污染低排放与经济高效益,这便是循环经济。在全球,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策不仅深刻影响国家经济的走向和抵御未来风险的潜在能力,而且通过各种国际绿色标准、资质、标志,日益延伸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乃至国际政治诸多领域。中国未来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循环经济能否成功。
第三,我们应该迅速制定新能源战略。以核能、太阳能、风能、沼气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大量开发并获得成功,而中国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甚至也落后于印度、巴西。新能源战略是我们能否走出环境与经济“非此即彼”困境的唯一出路,代价再高,成本再大,我们都得走。
3.建立有效配置环境资源的政策制度
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环境立法虽多,但管用的少,很多法律条文似乎还停留在理想主义层面,而且可操作性不强,目前一些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在我国环境立法中仍然没有建立。以松花江水污染为例,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中,中石油集团应当就其分公司吉林石化的污染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仅就损害赔偿责任而言,如果将财产损失、健康损害、生态损害以及其他由污染事故带来的费用均纳入赔偿范围,则赔偿数额之大可能成为中石油集团无法承受之重,从而影响我国的石油价格甚至石油安全,但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又无疑要求中石油集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建立一套包括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在内的完善的环境损害赔偿社会化机制,对于确保污染受害者获得及时充分的赔偿,减小企业因巨额赔偿金而面临的破产风险,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两项制度在我国目前的环境立法中或者仅有零星规定,或者根本未作规定,相关法律制度亟待建立。与此同时,我们现有的法律对污染者的惩罚太轻,或者说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对疯狂追逐利润的企业而言,隔靴搔痒不行,只有伤其筋骨,它才能就范。所以我们从立法到执法,都要加大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污染事件频频发生。
第二,努力推进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解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与传统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
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政府对经济间接的宏观调控。通过确定和改变市场游戏规则来影响污染者的利益,调动污染者治污的积极性,让污染者也来承担改善环境的责任。一是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综合利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从而达到事前愿意减少污染的目的。二是政府部门间在环境问题上的协调要越来越紧密。三是逐步从秋后算账向全程监控转变。这种转变使得某些类型的经济手段如产品收费、注册管理、清洁技术开发的补贴和押金制度等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我国正摸索建立的环境经济政策有: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机制、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
第三,改革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通过改革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形成内部互动、上下联动的整体执法机制和环保、水利、国土资源、农林、工商、公安、安监等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以此来解决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职能交叉造成的权责利不明的问题;另外通过对执行环境法律政策的队伍实行垂直管理,解决由于上下分离的执法与检测体系造成的地方环境保护形同虚设的问题。
除上述制度建设外,我们还要制定一系列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如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官员环境责任追究机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众参与监督制度等。从长远看,还要制定国民环境教育制度,即通过一整套环境友好理念传播机制,全面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消费方式、道德素质。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最终得以真正实现。
全球十大環境問題
全球十大環境問題當前,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環境問題是:
(一)全球氣候變暖
由於人口的增加和人類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大,向大氣釋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導致大氣的組成發生變化。大氣質量受到影響,氣候有逐漸變暖的趨勢。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對全球生物各種不同的影響,較高的溫度可使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將升高6釐米,因而將使一些海岸地區被淹沒。全球變暖也可能影響到降雨和大氣環流的變化,使氣候反常,易造成旱澇災害,這些都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和破壞,全球氣候變化將對人類生活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
(二)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在離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氣平流層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氣體,在離地面25千米處臭氧濃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約3毫米的臭氧集中層,稱臭氧層。它能吸收太陽的紫外線,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並將能量貯存在上層大氣,可調節氣候的作用。但臭氧層是一個很脆弱的大氣層,如果進入一些破壞臭氧的氣體,它們就會和臭氧發生化學作用,臭氧層就會遭到破壞。臭氧層被破壞,將使地面受到紫外線輻射的強度增加,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線輻射能破壞生物蛋白質和基因物質脫氧核糖核酸,造成細胞死亡;使人類皮膚癌發病率增高;傷害眼睛,導致白內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類、蔬菜等的生長,並穿透10米深的水層,殺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從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鏈和自由氧的來源,影響生態平衡和水體的自淨能力。
(三)生物多樣性減少
《生物多樣性公約》指出,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它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新的物種,同時,隨著生態環境條件的變化,也會使一些物種消失。所以說,生物多樣性是在不斷變化的。近百年來,由於人口的急劇增加和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加之環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及其生態系統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生物多樣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害。有關學者估計,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萬種生物物種滅絕,平均每天滅絕的物種達140個,估計到21世紀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損失可達其總數的15%~30%。在中國,由於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壓力,對生物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生物多樣性所遭受的損失也非常嚴重,大約已有200個物種已經滅絕;估計約有5000種植物在近年內已處於瀕危狀態,這些約占中國高等植物總數的20%;大約還有398種脊椎動物也處在瀕危狀態,約占中國脊椎動物總數的7.7%左右。因此,保護和拯救生物多樣性以及這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生活條件,同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四)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氣降水中酸鹼度(ph值)低於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這是大氣污染的一種表現。酸雨對人類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會妨礙水中魚、蝦的成長,以致魚蝦減少或滅絕;酸雨還導致土壤酸化,破壞土壤的營養,使土壤貧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長,造成作物減絕,危害森林的生長。此外,酸雨還腐蝕建築材料,有關資料說明,近十幾年來,酸雨地區的一些古廟,特別是石刻、石雕或銅塑像的損壞超過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區。我國華南酸雨區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銳減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的綠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減少使其涵養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壞,造成了物種的減少和水土流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進而又加劇了溫室效應。
(六)土地荒漠化
全球陸地面積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積29%。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成沙漠。經濟損失每年423億美元。全球共有乾旱、半乾旱土地50億公頃,其中33億遭到荒漠化威脅。致使每年有600萬公頃的農田、900萬公頃的牧區失去生產力。人類文明的搖籃底格裏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由沃土變成荒漠。中國的the yellow river ---黃河,水土流失亦十分嚴重。
(七)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鉛等。大氣污染導致每年有30-70萬人因煙塵污染提前死亡,2500萬的兒童患慢性喉炎,400-700萬的農村婦女兒童受害。
(八)水污染
水是我們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觸最多的物質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險品
(九)海洋污染
人類活動使近海區的氮和磷增加50%-200%;過量營養物(優氧化)導致沿海藻類大量生長;波羅的海、北海、黑海、(中國)東海等出現赤潮。海洋污染導致赤潮頻繁發生,破壞了紅樹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魚蝦銳減,漁業損失慘重。
(十)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危險性廢物是指除放射性廢物以外,具有化學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蝕性和其他對人類生存環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廢物。美國在資源保護與回收法中規定,所謂危險廢物是指一種固體廢物和幾種固體的混合物,因其數量和濃度較高,可能造成或導致人類死亡率上升,或引起嚴重的難以治癒疾病或致殘的廢物。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中国生态环境条件先天不足,人口压力大,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情况普遍存在,加之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加快,不合理的开发建设项目等经济活动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致使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
自然环境先天不足  中国土地总量虽然较大,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同时,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如沙漠、戈壁、冰川、永久冻土及石山、裸地等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28%,此外还有沼泽、滩涂、荒漠、荒山等利用难度大的土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降水量地区差异和年内、年际变化大,导致全国范围内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中国暴雨强度大、分布广,是易造成洪涝、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基底上,一旦植被破坏,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营力。
水土流失危害仍然严重  据水利部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99年底中国土壤侵蚀面积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水蚀面积65万km2,风蚀面积191万km2,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t,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随着地表沃土的流失,带走了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土层越来越薄,直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耕地面积减少。新中国成立以来,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已达266.7万hm2。经过50年来的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东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发生了一定的好转,但由于“边治理、边破坏”严重中国水土流失灾害仍然严重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类型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调查结果,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km2,水蚀荒漠化20.5万km2,冻融化荒漠化36.3万km2,土壤盐渍化23.3万km2,其他类型21.4万km2,其中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
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降水资源总量约6.2万亿m3,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m3,年均地下水资源为8278亿m3,扣除重复计算量,中国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m3。按水资源总量考虑,中国居世界第六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2220m3,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1997年排名中仅列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国际上认为人均水资源量1700m3,为用水紧张的国家。如按照这个标准, 中国有15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7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m3。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为1700m3,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在水质方面,中国七大水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水库污染也很严重。
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部分地区覆盖率减少  中国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森林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中国森林面积为134万km2,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森林面积只占全国森林面积17.96%,华北和西北地区森林则更少。截至200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按郁闭度0.2以上计),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8,位于世界120位。
草地生态破坏加重  中国草地大都处在黄河、长江、淮河、珠江等几大水系源头和中上游区以及风沙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牲畜头数大幅度增加,草地严重超载过牧;出现了草地大面积退化。目前全国草地退化总面积达130万km2。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程度占世界第9位。中国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有1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中国陆地的野生动、植物有80%以上物种在森林中生存。然而由于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破坏,致使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地日益缩小,加上人为乱捕滥猎,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和濒临灭绝。中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15%~20%的物种受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
大气污染严重,气温呈上升趋势  1992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为10.5亿m3(不包括乡镇工业)。其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t,比1991年增长7.6 %;SO2排放量1685万t,比1991年增高3.9%。中国大范围地区气温上升与此关系紧密。中国近年连续冬暖,最明显的地区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增高了0.3~1.0℃这将加速华北、东北、西北地带干旱化的进展。
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王红 齐建国 2009-5-26 8:42:33我要投稿添加到百度搜藏
摘要:全球化对生态环境(以下简称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互交织、颇为复杂
摘要:全球化对生态环境(以下简称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全球化在为中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为减少全球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积极作用,我国必须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关键词:全球化;环境;影响
莱维特(Levitt)于1985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全球化”一词来概括1985年以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那以后,全球化成为人们概括资本、技术、资源、信息、劳动力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重组、配置而导致全球经济和社会日益融合化、一体化现象最常用的词汇。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以资源、投资、劳动力、技术、贸易、消费的国际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交流、观念互动、信息共享、技术流动为特征的知识全球化,以国际协议和机构为平台开展的治理全球化,等等。不同表现形式的全球化对改进人类总体福利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产生了很多挑战,在环境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对环境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而且二者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1 扩大了环境危害的范围。自由贸易拓展了人类攫取资源的范围,扩大了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如,木材的国际贸易对热带雨林的损害;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的非法国际贸易对生物物种生存的威胁;贸易范围的扩大使异地物种侵入他乡,导致当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丧失;国际贸易的发展还增加了大量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的交易而引发跨国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2 加剧了全球资源消耗,加深了全球范围内环境和生态危害的程度。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这是以更快速度的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为代价的,对化石燃料、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影响尤其突出。如,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源开采和产品运输的大量增长,使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迅猛增加,大量占用有限的农业用地和植被占地;导致对化石燃料的消费大大增加。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之下,资源的大量消耗将不可避免地加剧环境破坏。
3 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全球化通过三种方式导致污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的环境影响。一是通过全球化的投资和生产,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等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美国39%的高污染产业已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也已转移到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二是通过国际贸易使废弃物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具备劳动力优势,废弃物处理费用较低,同时环境标准较低。废弃物国际贸易既有合法交易,也有非法交易。合法的废弃物转移,如果处理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严,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环境污染。而随着废弃物转移数量和需求总量的逐年增加,非法废弃物或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进口也屡禁不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在自由贸易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消耗型产品。由于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通常过低及环境污染没有真正计入企业成本,就相当于用其资源和环境作为代价去补贴国外消费者,而把大量污染留在国内。
(二)全球化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1 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污染控制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全球化流动能促进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由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治理能力。首先,多数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针对出口市场,其对产品质量的较高要求促使企业应用更清洁、更高效的资源和能源新技术,能在投资国起到一定的 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王红 齐建国 2009-5-26 8:42:33我要投稿添加到百度搜藏
摘要:全球化对生态环境(以下简称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互交织、颇为复杂
环保示范作用。有些跨国企业大量开展研究开发和技术转让活动,其“溢出效应”对改善投资国的环境保护有很大贡献。其次,通过货物和技术的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可直接引进发达国家更清洁高效的生产和环保技术设备。这两种方式一方面从源头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推动环境污染末端治理,从而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治理水平。
2 能提升全球的环境保护意识。技术、观念、文化和信息的全球流动,提高了国际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西方发达国家较早遇到了环境和生态问题,较早反思自己的教训,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已度过了学习曲线的缓慢进展阶段,不断形成并发展了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和科学理念。而一些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也有自古传承的优秀的自然与环境理念。知识和观念的全球化传播和相互学习,促进了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同时,在全球环境组织网络的带动下,在全球公民社会环境运动的促进下,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 为环境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条件。全球化使环境信息收集、处理和流动更加便捷,促进了环境资源信息共享,为决策者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创造了前提条件。全球化生产和贸易刺激了创新技术的传播和对旧技术的替代,促进了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的传播。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采纳更清洁更环保的生产方法的动力和渠道,促进人们使用新的环境管理工具和政策。
4 推动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第一,推动了各类环境保护组织大量涌现,促进了全球性的环境运动。第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环境合作的方式、深度和范围都有很大发展,形成了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环境组织、跨国公司之间国际和区域全面环境合作网络,并建立了以全球峰会、多边环境谈判、国际公约协定、全球环境基金、全球环境监测和评估系统、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0系列)和生态环保标志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二、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全球化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高达2600多亿美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20%。同时,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全球化在环保意识、环保技术和全球治王单等方面为中国的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人们通过中外思想观念交流,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学习到了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外商投资、国际贸易等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全球化推动中国积极参与环境全球治理,使中国在提高本国环境保护能力的同时,更有能力为改善全球环境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目前,中国就环境可持续性而言,2005年在146个国家中排名第133位;就环境绩效而言,2008年在149个国家中排名第105名。废弃物进口也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资源供给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每年从美国、西欧各发达国家进口数千万吨的废弃物。其中废旧塑料进口超过1000万吨;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约5000万吨以上的电器和电子废品中有70%以上被运到中国。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但却带来了环境污染。有关专家对废弃物贸易的研究发现,许多进口废物在中国经过再生处理后的产品往往又运回发达国家,没有起到补充国内资源不足的作用,付出的环境代价只换来微薄的利润。另外,重化工产品的大量出口加重了国内环境污染。以焦炭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02~2006年的五年中,中国出口焦炭共计8586万吨,在目前焦炭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下,生产这些焦炭排放的二氧化硫至少达3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大量其他污染物排放。以钢铁为例。钢铁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排放产业。2002~2006年,中国共出口钢铁1.6875亿吨,按照中国目前钢铁产业平均技术水平,生产每吨钢排放二氧化硫3.6公斤,共排放二氧化硫60多万吨。再以成品油为例 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王红 齐建国 2009-5-26 8:42:33我要投稿添加到百度搜藏
摘要:全球化对生态环境(以下简称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互交织、颇为复杂
。成品油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烃类、氮氧化物、烟尘。2002~2006年中国共出口7783万吨成品油。按照每吨成品油生产排放0.9公斤二氧化硫的水平测算,排放二氧化硫至少为7万吨。此外,还有大量有机物和废水排放。以铝为例。铝的生产企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达国家已很少再建电解铝厂。2002~2007年中国共出口铝产品1238万吨。按照目前每吨铝排放二氧化硫9公斤计算,共排放二氧化硫约11万吨(以上出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官方网站)。仅上述四种产品的出口在中国就排放了108万多吨二氧化硫,占中国年排放总量的近0.72%。还有数量巨大的废水、烟尘粉尘等。
三、应对全球化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对策
为减少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积极作用,中国要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一)探索和实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我们必须及时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探索和实践一种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将发展循环经济确定为重要任务,使之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企业到工业园区、从县市到省展开了大规模的试点,使循环经济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到2007年,通过循环经济模式,中国钢铁行业约相当于钢产量40%、数以亿吨计的固体废弃物几乎得到全面的回收再利用;数以亿吨计的电厂粉煤灰被用作制造水泥;一些发电厂(如西柏坡火力电厂)、钢铁厂(如上海宝钢)甚至整个工业开发区(如天津泰达)等通过废水回收循环利用基本实现了污水零排放。中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模式已初见雏形。如果这一模式取得成功,将在总体上缩短工业化道路,还将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一种成功范例,帮助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当然,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无条件的,它要求相应的体制创新,即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
1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以减少污染排放,涉及企业外部性问题,在增加社会福利的同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通过法律和政策创新改变企业生产的边界条件,使企业排放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排放能降低企业成本。制定并认真执行污染物有偿排放政策是根本途径。需要注意的是,从污染免费排放到污染高价排放,在社会经济系统内加入新的成本要素,必然会使经济“总成本”提高,使得价格总水平上升。所以,必须动员全社会理解和承受这一后果,并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来减轻低收入群体因环境成本的加大而带来的生活压力。
2 重新构建国民经济的成本——价格体系。价格是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指挥棒。各种经济政策如果不通过成本——价格机制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长期效果。成本——价格机制是在一定制度和政策框架内形成并运行的。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可重新构建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的成本——价格体系。如,通过增加能源资源税和消费税的制度创新,提高循环利用资源和废弃物的比较利益,使循环利用废弃物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
3 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代表着产业的规模经济性,而技术结构决定了一个企业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可能性。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的组织结构直接决定了行业的整体技术结构。在政策和技术标准上推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实现产业发展的集聚和规模效应,加速企业技术创新,利用工业园区模式推进工业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全球协作,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探索和实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环境问题还需要通过积极的国际合作和全球的环境治理来解决。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国际环境合作中的重要力量。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国际环境机制建设和国际环境规则制定,弥补自身在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不足,节约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样既能保证本国的利益,也能更加积极和现实地履行国际环境规则。另外,中国还要争取发达国家更多的支持与合作。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事实上为发达国家承担了部分污染。发达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积极转让资源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环境保护技术,而不是将之仅仅作为贸易的对象。
生存家园的焦虑——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人文读解
发表日期:2006年5月18日  出处:《福建论坛》2005.9   作者:林默彪   编辑:fjskyfass   阅读:1941   【字体:大 中 小】
生存家园的焦虑——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人文读解
林默彪
摘 要:生态和环境问题在当代已经引起了一种全球性的“生存焦虑”,成为许多不同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尽管这些学科研究的角度、方法、结论不尽相同,但都含置着一个共同的背景价值,那就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生态与环境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价值问题。从这种“背景价值”角度来反思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生存家园危机具有更为深层和普遍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和环境;人与自然;人文价值;环境正义
中图分类号:N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509-0047-04
作者简介:林默彪,福建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对于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生态和环境等问题,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和研究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不过,尽管这些学科研究的角度、方法、结论存在差异,却都含置着一个共同的背景价值:那就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价值问题。从人文价值的角度来反思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生存家园的危机和困惑就具有更为深层的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所有的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理论、运动和口号都或隐或显地前置着一个价值中心,那就是“人类”或“我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个警世口号把地球归属于“我们”。资源、生态和环境危机所表达的正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强烈的忧患意识。离开了人类和人类的利益、生存与发展,自然环境就无所谓好和坏,所谓的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毫无意义的。
人应该不应该对地球、自然持“人类中心主义”是一回事,人是否从自身的需要、利益出发来看待自然又是一回事。人类天然地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并从自身物质的、精神的需要以及利益的角度来对待自然。在远古的渔猎、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即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向自然掠取他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刀耕火种,烧荒肥田,只不过当时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手段和能力有限,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还构不成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危害,因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还不那样突出,也就不会产生什么生态环境的危机意识。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当人类对物质资料的欲求急剧膨胀,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手段也大大提高,出现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危及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才开始产生了为了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意识。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类存在物,先天地是以意识到的自我为主体为中心来展开与自然的关系,“人者,天地之心也”,人不会也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自然而去保护自然,而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才去保护自然的。至于那些动物保护主义和口号,不管它怎样试图抽去人的背景,但在“人快饿死了要吃老虎”和“老虎快饿死了要吃人”的二难选择中,恐怕都会选择前者,而不会情愿把自己送进虎口。人类的价值偏向只有在这样的二难选择中才能凸现,而不是看表面的口号是如何的激越。可见,没有纯然的为生态而生态、为环境而环境的运动和口号,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心所在,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基本的人文内涵。当代中国社会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也只有放在当代国人所面临的生存家园危机这样一个人文价值的语境来诠释、反思才有意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内,面临着人口和贫困的巨大压力,在国际上,面临着安全受到威胁以及生存空间受挤压的严峻挑战。加速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缓解乃至解决这种压力和挑战最为切近和现实的途径。而在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底子薄、起步晚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初期,人们的行为又具有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等短期行为的特点,这又造成了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危机。这里就蕴含着一个在同一个价值背景下的二难选择或悖论: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全面加速推进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而在我国客观历史条件下全面加速推进工业化造成对资源、生态和环境的严重破坏,这反过来使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当然,从这样一种人文价值背景出发来思考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并不是为了给造成这种危机的行为提供某种辩护的口实。恰恰相反,就像雷切尔·卡森夫人所说的,“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1是我们自身对自然的贪欲无度、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导致了生存家园的危机,这是人祸而不是天灾。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不过,在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尚无力剪断与自然的“脐带”关系,这种天然的亲缘关系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人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的能力和手段都还有限,对自然的破坏还不足以构成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到了近代,工业化逐渐完成人对自然的“祛魅”。所谓自然的“祛魅”,按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大卫·雷格里芬的解释,是指自然界在人文世界里被剥夺了任何自身的特质和内在性,自然界不再成为一个离开人类仍然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人升格为自然的主宰,自然沦为人的奴仆。工业文明否定了“顺天”的观念,走上了“制天”的道路,也把人类引上了“违天”的险途。无限制地追求增长的经济方式、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倾向和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自然不断人化,另一方面又造成并加剧了自然的反人化。而这种自然的反人化后果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犹为严重。
“人定胜天”、“与自然作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自然胜利进军”,这些响亮的口号曾经激励多少中国人与天斗、与地斗,开荒种田、填湖围海。随后在工业化、市场化的变革和转型过程中,日益膨胀起来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导向以及市场“丛林法则”的驱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物质增长、生活与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开始日益恶化,人们开始尝到由此带来的艰涩的苦果。从行为方式看,这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对我们自身的反噬,是一种非理性的群体性自毁行为。但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还处于不发达、不完善的初级阶段,这种具有普遍性的投机行为却隐含着个人行为的理性算计。引用经济学“机会成本”的概念来分析,一户农民在实行责任制后分了一片山林,他同时具有砍伐和营林两种机会,但二者只能择一,选择了砍伐,就等于丧失了营林可能得到的收益,反之亦然。如果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法制健全,前景较为明朗,短期行为的回报率明显低于长期行为,过早砍伐山林付出的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就会选择长期营林。而在当下的中国,由于体制性和政策性的种种原因,不确定因素较多,营林的长期行为要冒政策变化的风险,机会成本较大,选择砍伐的短期行为就变得合乎逻辑。比之政府行为,政府官员大多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生态和环境问题并不在短期可以见效的“政绩”视野内,可以留给下一任官员来解决。同时,在政企不分、权力支配经济格局中,当污染者是国有或集体企业时,政府和排污企业作为利益的共同体,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即便污染者是真正的民营或合资企业,但由于他们往往是地方官员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所请来的客人,而且由于他们能提供更多的“产值”和“税收”,并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一些官员寻求个人利益的渠道,他们也会得到庇护。
因此,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生存家园面临愈来愈严重的危机,在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上人与自然反向疏离的步伐越来越快,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的节奏发生了反向律动,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一个不容反拨的历史进程,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农耕文明时代去“诗意地栖居”。而且,作为普遍性、全球性的环境生态问题还含置着一个环境正义问题:当西方发达国家为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大声疾呼“零增长”的时候,那些后发的、以现代化为取向的第三世界国家,因为要解决贫困、温饱、失业、落后等诸多问题使它们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工业化,放弃增长。更有甚者,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高呼保护资源、生态和环境,另一方面,则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并把它们的工业垃圾运往不发达的落后国家,把那些落后、污染的企业转移到这些国家。因此,“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等等这些口号尽管极富感染力,但只要一问“谁是我们?”,关于环境的平等、正义问题就凸现出来。这不仅存在于富国和穷国、发达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内部。其实,在这个星球里的不同国家之间,在拯救人类生存家园和共同的未来的声音之外,存在着一个心照不宣的“游戏格局”:谁愿意为了全人类及其未来的利益而牺牲当下的现实的利益?这就好象博弈论中的“零和博弈”:谁都不做其实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因为谁先做好事,谁就可能被对方利用而自己吃亏。
在发达与不发达的国家在其自身的利益驱动和理性算计下对环境问题各执一端时,人类的生存家园就像美国学者G·哈丁1968年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所设想的“公用地悲剧”一样——公用地是指人们共同拥有(不是所有)的开放的对象,如公共牧场,由于每个放牧者想的都是在公共牧场放养更多的牲畜获利,即便想到这样会导致过度放牧,但他们想到的是过度放牧的后果是由全体放牧的人来共同承担的,而且,如果你停止或减少放牧,别人却会继续放牧或增加放牧。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人人都在增加放牧,造成牧场草地退化,使每个放牧者都面临灾难。哈丁指出,这就是悲剧之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奔向的目的地,每个人都在信奉公用地自由享用的社会中追逐各自的最大利益,公用地的自由享用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看来这种自私的理性算计使人类无法真正携起手来共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家园的危机。要解决这个危机,还需要人类超越资本主义工业化所设定的逻辑前提:自私的“经济人”或“理性人”,确立一种人类共同利益的协调机制和制度保证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公用地悲剧”。
环境正义问题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在中国社会内部,环境正义问题也愈来愈突出,这尤其表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原先恬静纯朴的乡村,有的被污染的程度已经超过城市。国家对城市的污染,在人财物上正在不断加大力度,但对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尤其是小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的地方,却显得重视不够且软弱无力,更何况有些污染的企业正逐步由城市向乡村转移。而且,在中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这个问题,出现了“受害者缺席”的现象,大多是只见环境不见人,缺少对“人”即受害者本身的关注。任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总是具体人的资源、生态和环境,对资源的掠夺,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终的后果还是由具体的人来承受,对这些人生存发展的关切应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题中之义。

对人类生存家园危机的人文反思,一个主要的倾向是对科学和技术的批判。早在1750年法国第戎科学院就提出一个难题征答:“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否促进了社会道德的改善?”卢梭的答案在征文中独占鳌头。他的答案是否定的:“科学和技术把他们的兴起归功于我们的堕落。”“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完善,我们的灵魂受到了毁坏。”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的》中也指出:“现实是走向缺乏精神、人道、爱情和创造力的、灾难性的过程,只有一点哪怕同以往任何时候相比也是首屈一指的,这就是科学和技术的生产。”他把技术称为厄运,技术道路不是通过控制自然来摆脱自然,而是破坏自然和毁坏人本身。他认为技术时代必然出现自我的遗忘和失落,普遍存在一种颠倒:原来受人支配的机械倒过来支配人。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批判最有代表性和深刻性。他认为,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框架”(座架),这个框架既限制了人的行为,也限制了自然物对人的真实呈现。在技术时代中,人们总是服从于工具理性,按技术的目的来安排生产和生活,自然物也总是以技术的框架来呈现自己:技术实际上把自然物的真实面目给隐去了。如一棵开花的树,其真实的展现本应是绿叶满枝,花朵灿烂,生机勃勃。但是技术却把树锯倒在地,毁去花朵,砍去绿枝,制成木板,化成纸浆的形貌。因此,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时代潜伏着巨大的危险,主要表现为,随着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天地万物都沦为技术改造的对象和被技术加工的原料。而且,未来的科技进步将使对地球的剥削和利用达到我们今天还无法想象的状况,在人的一切技术进步中贯穿着对地球与自然的毁灭。同时,不仅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给地球带来了灾难,而且人自己也沦为技术的奴隶。技术这个“框架”扼杀了人的灵性,使得人类成为一种只追求实用目的的动物,这正是人类自身在技术时代所呈现的悲剧。他提出这样的质疑:人不应当盲目地充当“一切存在者”(自然)的主宰。人应当去提示在技术世界中被日益遗忘和遗弃的存在。他认为,只有在艺术和诗歌中,才显出大地和自然的更本真的面目,才显示出古老而朴素的真理。在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作家池田大作的《面向21世纪的对话》中,池田反省道:现代的科学文明是以对立的目光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它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的利益去征服和利用自然。可以说科学正是以这种思想为基础和原动力而发达起来的。这是使现代的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崩溃的一个原因。汤因比则认为,人类力量影响到环境,已经达到了会导致人类自我灭亡的程度。要对付这种力量带来的恶果,需要的不是智力行为,而是伦理行为。
当然,对科学技术的这种批判不无偏颇和极端。因为,迄今为止,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不断提升了人的知识和技艺水平,创造了巨大丰厚的物质文明,推动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人们还可以利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来改造落后的污染工业,来减少生产的能耗和气体的排放,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还得利用科学技术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况且,上述的批判还存在着一种根本性错误,那就是被批判的主体缺位,因为它没有抓住是谁在发明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并利用它来干什么这一关键的问题。我们不能把科学技术本身当作一个批判的对象,它既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被用作为害人类的工具。如生物技术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治病救人,也可以用于制造生物武器,为害人类;原子能技术可以用来发电给人类提供洁净的能源,也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使人类的生存家园笼罩着核阴云。同时,上述提到的环境正义问题也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能解决的问题。可见,科学技术既可能成为打开的“潘多拉盒子”致祸于人类,也可能成为“阿拉丁神灯”造福于人类,这一切“可能”的背后其主导性的力量是“人文”的因素。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在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是由人所引起的反过来影响人生存的问题。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对发明和运用科学技术的人本身施之以合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道的、正义的、伦理的人文价值以及人道和“天道”(自然)相感应和谐的观念的绳墨和导向,从而引导科学技术运用于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发展方向。然而,在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以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内容的现代化过程中,这种对自然的审美体验、伦理亲缘意识、崇拜心理、对生存家园的终极追思都已湮没为前现代社会的一种无意识,真正站在现代化平台上表演的是以技术的方式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戡天役物的现代性活剧。
在我们只能于科学技术的构架中与自然发生关系以谋求现代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可能使技术更加人性化,确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制度安排和利益协调来保证环境正义和平等问题,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过分膨胀予以必要的节制,使技术不受过分膨胀的贪欲驱动以及恐怖邪恶力量的支配而成为反自然、反人类的利器,在我们用不断发展的技术把握自然的同时也给人类以审美的、伦理的、形而上的、交感体验的方式把握自然留下的地盘而不唯技术独霸独尊,重塑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共在关系,而不是把这些关系对立起来,选择一种非此即彼的单向道路,并以不断发展和改进了的科学技术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家园的危机,这一切是可能的,也是较为现实的人文关注。
在人文的视界中,自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人文化的自然:是一个作为人的生存家园的自然,是一个人类意识和实践对象化的自然,是一个作为人的审美对象的诗化的自然,是一个被人的自由意志所超越化神秘化而具有形上的、终极意义的自然。人类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精神乡愿。现代人片面地把自然当作外在于人的物质对象来征服和役使,从而不仅在生存家园的意义上而且在精神家园的意义上都远离了自然,这种人与自然的异己化和疏离化,正是人文反思的一个基本问题。
注释:
1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384页。
(作者单位:福建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