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整合大学讲堂的知识资源——从《大学人文读本》到《大学名师讲课实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3:51:04
整合大学讲堂的知识资源——从《大学人文读本》到《大学名师讲课实录》
晓 雨 江 莉  2004-10-13
相关图书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学科精英教育模式,向知识高层次人才培养快速转型的机遇期,如何整合日常流溢在高等学府里的前沿性人文资源,将之转化为我国当代出版业的选题资源,应是出版界有识之士们极大关注的议题。
近来不断读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稿编辑并策划出版的一系列有关大学人文教育领域的图书选题,无论是两年前出版的《大学人文读本》系列,还是一年前问世的《大学人文教程》,还是今年推出的《大学名师讲课实录》系列,感到在高等学府知识资源的发掘、整合和传播方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走出了成功的一步。它为我国大学出版事业在体制转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发展的方向,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
沿着三卷本《大学人文读本》问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广西师大版大学人文类选题的创意轨迹。这一选题领域,该是2001年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肖启明等先生联合开辟的。《读本》的创意,源于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长期缺失和大学生精神成熟的思想资源的严重不足,因此从“人与自我”、“人与国家”和“人与世界”三个层面展开选本的组织:
首先是“人与自我”单元,介绍一个人将如何为自身的日常生存注入“意义”,从而使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能够真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的“主体角色”;第二是“人与国家”单元,强调主体意识觉醒以后的当代中国人,面对故土的百年沧桑及其社会—文化的转型,如何努力将自己塑造成迥异于封建体制下的卑微先人的“现代国民”;第三是“人与世界”单元,“现代国民”将如何置身于新世纪的“全球化”格局,尝试用全人类的而非狭隘的民族、国家的眼光,来关注我们生存的地球所发生的宏大事件与国际难题,诸如生态、种族、战争、宗教、人权……,从而无愧于担当现代化时代的“世界公民”角色。
上述三个单元,也就是组织起这一套三册《读本》的“三个维度”,或者说是编辑思想上的“三大理念”。因此,在主编夏中义教授的整体构思和框架设计中,《读本》应当是一套普遍适用于至少是青年知识分子群落的思想文化修养读物,而不仅仅是高等学校人文系科的教学参考文选。在主编所设定的观念中,所谓“知识分子”,主要是指“专业学识层面上的创造者、传播者及运用者”,它可以涵盖知识学术界、思想文化界那些敢于担当人间道义的“精神战士”,但前者的外延显然比后者要来得宽泛。
成书以后的《读本》在中外学人的文献编纂序列上,就着意体现引导读者来接受有关人文理念的逻辑原则:
上述三个维度或三大理念,实已暗示整套《读本》的构成框架或编纂规则:以理念分卷,按主词立章。所谓“以理念分卷”,是指每一分卷重在阐释一个理念,依次为:“主体角色”(第一卷);“现代国民”(第二卷);“世界公民”(第三卷)。所谓“按主词立章”,是指围绕给定分卷之理念,设置一串富有逻辑关联的主(题)词(如第一卷为“主体角色”理念设置的“人与自我”主词系列是:“大学”—“人生”—“日常”—“良心”—“青春”—“婚恋”—“女性”—“角色”—“勇气”—“遗嘱”),再依据每一主词内涵的深广延绵,来精心选文,有机组合,独立成章。简言之,若曰“理念”是贯穿“主词”系列的灵魂,则刻意编排的“主词”,当是逻辑地支撑“理念”的骨架。
至于贯穿全套《读本》的“精神成人”学说,则是强调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应在本科期间初步具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潜质。夏先生在《总序》中指出,“精神成人”与否的“鉴别尺度”之一,就是看其在大学学业之余,能否认真而且持续地自省“如何做人”这一终极命题,以及在何种价值水平上思索乃至践履该神圣命题。
《大学人文读本》系列问世以后,获得了我国教育界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随后便有了《大学人文教程》的问世,作为与前者配套成书的教材,它针对性更强,直面了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成长的烦恼”,旨在系统解说和呈示这一群体“精神成人”所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系,主编夏中义先生把它命名为“精神免疫系统”。
全书对症于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群体中颇行其市的“无边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以及由此凝结而成的极具戕害性的“精神问题”,遂以本书中上编《人与自我》所阐述的“价值主体”理念来应对“无边消费主义”,以中编《人与国家》所倡导的“现代国民”理念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以下编《人与世界》所确立的“世界公民”理念来应对“狭隘民族主义”。这样不仅在理念上承续了《大学人文读本》的原典,而且在框架结构上也进行了本质呼应,出色地传达了以主编夏中义先生为首的有识之士们,对于大学人文教育和大学生精神文明问题的殷切关注和可行方略。
与《大学人文读本》和《大学人文教程》属于思想性理念读物的性质不同,《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属于学识性概念读物,就是重点在于阐述具体某门功课的学术内涵,让接受者获得专业的学科背景知识。无疑地,这是一个新的微观的图书选题领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今年5月首批推出的《大学名师讲课实录》涉及三门功课,也就是三部书:华东师范大学吴炫教授的《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的《新哲学讲演录》和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的《文学理论讲演录》。知名丛书策划人赵明节先生的基本构想是: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在当下的中国,学术著作往往呈现出严肃的面孔,给人的感觉经常是严峻的、冰冷的,因此,学术著作总是很难理想地实现自身的接受过程,学术的普及因之受到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学术真的就只有人们意料的那副面孔么?
我们想作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丛书因此而出世。
纵观目前已经面世的《新时期热点作品讲演录》、《新哲学讲演录》和《文学理论讲演录》三部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学问口语化”和“教学现场感”两个显著特点,对于更大部分因为时间、空间和身份、资格的限制,没有机会直接聆听大学当代名师课堂教学的求知者来说,手捧一册此种读来如身临其境的文本,是十分有益的知识接受方式,而选题固有的价值也因此得到凸现。
试以《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之一的《文学理论讲演录》为个案,来具体而微地分析本套丛书的基本特色。
王一川教授的“文艺学专题”,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文学理论讲演录》的文本基础,就是王教授在本校敬文讲堂主讲该门课程(2003年2月—7月)的话语录音全记录,其中还包括了课堂师生问答的语丝和花絮,是比较典型的“讲课实录”文本。
早在梁朝,就有刘勰的《文心雕龙》专讲文学批评,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理论”一词才随着英文“literary theory”在中国的传播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一提起文学理论,人们便总会记起“理论是灰色的”那句格言,而产生“枯燥”的联想,然而王一川教授的《文学理论讲演录》却让人开卷有益,而且展读惬意,足以拨开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有关“文学理论”的底色。
因为是“讲课实录”,所以他在开头即鼓动说:“理论有时也是轻松愉快的啊,它把我们带进人生体验的国度里去思考、寻找、发现和享受。”随后他就抛出当代诗人牛汉的诗《夜》之“砖”,经过一番设问反问、鉴赏分析、比较解读之后,终于将“文学理论”这块美“玉”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教授对《夜》的生动分析,足以激活“安坐受鱼”的学生们的文学理论意识。而当他把那一句画龙点睛之语——“每一个人,当你思考、分析、盘问文学文本时,当你不满于一部文本而试图同别的文本联系起来概括时,你已经在从事文学理论研究了”说出口时,接受者终于豁然开朗,明白了文学理论之可近可亲。
在《文学理论讲演录》一书的“后记”中,作者有这样一席话:
我特别注意在讲课过程中分析诗歌、小说、电影等文艺个案,我所竭力寻求的是师生共赏艺术的那种现场效应。做大学文艺理论与美学教师而能与大学生共同欣赏文艺作品,该是一幅多么自然而又令人心动的人生场景!我所追求的是在体验中学习理论,在分析中增强实践素质的目标。
诚然,本书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对大量诗歌、小说、电影等文艺个案的分析解读了。随着王教授讲授的进程,我们可以共同体验《你见过大海》的冷静、《顽主》的语言狂欢、《北方的河》的幻想与热情以及《英雄》的视觉盛宴……,而诸如修辞论美学、视觉凸现性美学、后情感美学、语言论转向等一系列文学理论,以及运用“符号矩阵”、“三角结构”模式研究文学作品的方法,便也渐次露出水面,为我们所熟悉了。
在这些作品的个案分析中,在王教授那里有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致。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他就多次加以引用,并以此来阐述不同的文学理论。其中,有通过“追寻文本中那些无意识的东西”来揭示修辞论美学的,有通过语言的展示来再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精美独白的,也有通过片段中一句“可惜碎了”的话语来体现纯洁的审美精神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每一次我们对作品进行新的体验,也就到达了一个个新的理解层面,真可谓“温故而知新”!
此外,将诸多个案进行比较分析,也是他常用的方法。看王教授对众多作品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讲解,宛如出席一次丰盛的晚宴,席间倾听主人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地介绍每一道菜的特色,末了再总揽全席作一番总结。而宾客们听罢主人的演讲,再细细品尝那些美味时,便更能体会个中滋味了。
如此生动而活泼的讲演,让我不禁联想起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这同样是一部讲演录,是他多年教授《论语》课程的讲义集。该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堪称经典。此二书,一个以诙谐幽默的故事对《论语》进行鞭辟入里的注释,一个以丰富典型的个案对文学理论给予深入浅出的阐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看来,但凡“讲演录”者,倘若融入一些个案的分析,如诗词文章、历史典故、小说、电影等,必能使严谨的学术著作增添不少声色,让读者享受到“书当快意读易尽”的乐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韩愈的《师说》问世以来,这句对“师道”的经典阐释便经久不衰,成为一代代为人师者孜孜不倦、毕生追求的教育信念。在《文学理论讲演录》中,王教授在讲解文学理论的同时,又常常是诲人不倦、乐此不疲地向学生传授为人为学之道。关于读书,他多次强调“要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并且语重心长地说道:“没有立足点,书读得再多,它们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是手边的流云,是不住的东逝的流水。”这可能源于他十年多来以修辞论美学作为研究文本的立足点的启发和经验吧;而对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提出的两种学习方式:占有(to have)和生存(to be),王教授则试图引导学生以生存先于占有的心态学习,“带着一种体验的心态、生存的心境来上课,把它看成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思考和回味场所,一种再度体验的过程。”而在那突如其来的“非典”过后的第一次课上,王教授郑重却不失幽默地要大家“更珍惜生命、机遇,争取我们今后更好地‘to be’” 。一个“占有”,就这样被王教授恰如其分地诠释于学习和生活中。而我们这些读者看罢后也能如春风沐雨般有所感悟吧。
初看《文学理论讲演录》的目次,总觉得该书各讲主题之间的联系似乎不大明显,有些章节的顺序似乎也可调整,如第十一讲“认识当代大众文化”或许便可置于第五讲“从无声挽歌到视觉动画——兼谈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置换”前后,而第十二讲“怎样读书——兼谈我所看重的10本书”和第十三讲“在规范中走向创造的境界——我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似乎又与本书的主题有些脱离。但翻到“导言”时,才幡然醒悟,原来作者原有这样的意图“这门课是用专题的形式跟大家讲,不一定追述某种体系……大家的专业比较广泛,这里主要想顾及各个专业的同学”。而在“后记”中作者也有说明:最后两章“看起来与通常理解的‘文学理论’课程本身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它们与本书的其他专题一道构成了这本书整体内容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我自己在文学理论教学上的独特考虑。”
作为一本讲演录,王教授在书中经常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一问一答,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且他还擅长用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以及老师授课的看法。这些都是足以称道的做法。但美中不足的是,该书似乎还缺少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的例子,以更好地将学生的思想火花融入到该书中。因此期待正在组稿中的《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以后将要问世的各书,能够在文本中加强教学双方课堂互动质疑答问的内容,并且附录该课程考查考试的基本要点,以让校外的读者们能够获得一个在知识上自我检验的标尺。
从宏观性的《大学人文读本》《大学人文教程》到微观的《大学名师讲课实录》,我们看到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参与高等教学改革的热情和诚意,所以我们更寄望于该社能够继续发掘和积极整合取自高等学府的知识资源,创意并且策划出版更多更新颖的图书来。
(2004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