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读本”出版座谈会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1:40:08
“大学生文化读本”出版座谈会
2006-10-25 08:51:24
李艳辉:
我先介绍一下,这位是杜书瀛老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这位是陶东风老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这位是金元浦老师,人大中文系教授,《阅读的欣悦》主编;这位是张法老师,人大哲学系教授,《事业的境界》主编;这位是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辑,《享受健康》主编;这位是肖鹰教授,清华大学艺术中心教授,《情感的故事》主编;这位是余虹老师,他是人大中文系教授,《人生天地间》主编;这位是黄卓越老师,语言文化大学教授,《文化的血脉》主编;这位是梁枢,光明日报记者;这位是祝晓风,中华读书报记者;这位是杜悦,中国教育报记者;这位是我们出版社的小伙子,王磊。
我先介绍一下这套书的情况。大概是去年的3月份,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找到我们出版社的领导——贺耀敏社长和周蔚华主编,希望能给大学生编一套书,因为大学生现在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大学生缺乏人文精神、缺乏道德感、有心理障碍等。袁部长希望能编一套书,能够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比较爱读,在比较轻松的阅读当中,培养他们的情操,促进他们的成长。我们出版社就接受了这个任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套书就与大家见面了。大家现在都已经拿到了这套样书,了解了这套书的选目,就是选的文章,还有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现在的样子是教育部、各位分卷主编、出版社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对这套书的情况基本上还是满意的。
12月1日,我们先开了一个小型的读者座谈会,请了一些学生,他们是这套书的第一批读者,我们刚一拿到这套书就给他们看,让他们提意见。他们对这套书总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当然也提了一些不足,比如这套书中的插图,可能所有人对插图都不满意,我们也虚心的记下了这些意见以便下次修订时进行改进。好多学生还说,我们应该对这套书有信心,学生会比较爱看,他们这么一说,我们对这套书也更有信心。
今天到会的各位,好几位都是这套书的分卷主编,对这套书也比较了解,杜老师和陶老师事先也看到了这套书,对这套书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很想借此机会听听大家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讨论一下这套书能否对大学生起到预期的影响,能否实现袁部长最初的目的。还有这套书存在哪些不足,大家都谈一谈,我们在修订时候还可进一步完善。先请杜老师谈一谈。
杜书瀛:出版社做这样一个工作是一个积德的事情
我没有全看,有选择的读了一些我感兴趣的有些篇章,我觉得是非常适合大学生阅读的。虽然我不教书,但是通过我跟大学生的一些交往和接触,我觉得这套书对学生还是很有帮助的。现在的学生啊,确实需要在文化素质、品质方面,各种修养确实需要加强教育和培养。过去很少有适合他们这方面阅读的纸本读物,这套“大学生文化读本”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有读书啊、情感啊、科学啊、健康等各个方面。
我觉得出版社做这样一个工作是一个积德的事情,这个积德就是说对于培养我们青年人的素养,不光是知识的问题,知识当然是重要的,但是人的素养,尤其文化的素养、品德、道德品质,比知识更为重要。我觉得这套读本更加关注人的素养方面。我出国的时候,总是拿国外和国内对比。我觉得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觉得我国国民的素质与许多国家相比有个落差,就感觉我们国民的文化素质总是有些不足。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通人的素质,包括待人接物礼仪、包括文化上的素质素养,包括80年代末我到莫斯科去,就觉得我们跟人家有一定的落差。
当时,苏联的体制和教育方式和我们有点相近,就是说整个意思形态体系很相近,但是他们的普通人对文化的重视和文化素养,和我们相比,显然比我们要高,这么说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当时我就有这个感觉,回国后我和朋友们谈起来的时候,就说回国后一对比,明显觉得有一个落差。比如说他们的博物馆、文化馆、绘画馆,他们的博物馆、文化馆、绘画馆经常有人去参观,有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好多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她们坐在馆内,学生坐在她们周围,有的是席地而坐,听他们讲解;有的是老师带着他们进行讲解,讲绘画、讲艺术。在我们国家,比如故宫啊,这种博物馆很少有老师带着学生去参观,很少看到有老师在那里给学生讲解。我觉得这些小事可以看出整个民族的素质。在国外好多绘画馆、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比如大英博物馆都是不要票的,我觉得这都是我们所不及的。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方面,我觉得我们差一截子。
大学生在我们国家是比较高层次的人才,但我们的教育中,在文化素质的教育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我们的重视还是不够。这一套丛书,我觉得在培养年轻人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素质品德方面会有很大帮助,当然,因为丛书刚刚出版,具体的影响还要看将来。但是我自己觉得,我感觉着这是一套很好的读本。现在就说第二媒介时代,所谓网络时代,电子技术王国时代,对文字冲击很厉害,大家甚至讨论,文学是否会终结的问题,文艺理论该如何发展等,我们文艺理论界也展开了比较激烈的争论。是,受到了很大冲击,但是我认为冲击会很大,但是文字上的阅读是不会被图像终结的。理由很多,文字上的东西,内示性很强,文学自身有其自身不可被其他的东西替代的特殊的一面,不管形式变化成什么样,文字上的阅读是不会消失的。所以我觉得这套书在这样的时代能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对于文字阅读的重要性,我觉得有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传统的承续的问题,文字阅读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没有文字的阅读,文明将无法承续。另一方面,从人类长期的历史过程来看,纸本阅读有它永恒的价值。即使有多媒体等发达的现代技术,但是纸本阅读还是不可缺少的,只要人类存在,就会有文字阅读。
另外,这套丛书尽量照顾大学生的各个侧面,文化的、品德的、人格的、素质的,各个方面,这比较好。因为没有全面仔细的看这套书,我也不好妄加评论。
陶东风: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出这样一套书,也是一个文化事件吧!
这套书做得相当好,比我预料的要好,因为类似的书啊很多,而且我爱人是做书的,她的眼光比较挑剔,她也觉得这套书很不错。
我讲两点吧,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出这样一套书,也是一个文化事件吧。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有个文化病症,大量的人都在阅读文字垃圾、图象垃圾。都说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其实我们读的那些图,也都不是很有文化含量的那些图,而是些招贴画啊、广告啊之类的东西。我在教学的时候对这一点感触特别深刻,现在中国的大学生特别的清闲,我在美国的时候觉得大学生忙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们的上课方式和我们不一样,每堂课都给他们指定很多阅读材料,让他们阅读、讨论、写论文,一个星期下来,他们都要读这么厚的东西;我们的大学生呢,现在非常的轻松,他们考试很容易,就背背教材就行了,根本就不读经典,整天就在阅览室看那些休闲的报纸啊、杂志之类的东西,平时根本就不读经典作品,所以我就觉得很担忧这种情况。那么怎么扭转这种现象呢,当然这也是个很复杂的情况,不是简单能够解决的,涉及考试制度啊、学校的教学啊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我觉得首先可以做的,有一套让他们觉得比较亲切的,档次比较高的,让他们可以阅读的读本,这是很需要的。现在我觉得你让学生读《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啊这种大部头的经典也不太现实,他们也不可能去读那些作品,那么给他们一些比较轻松比较亲切的读本是比较现实的。这套书的定位是很不错的,一方面有经典性,一方面有可读性,不是说经典让人读着觉得很害怕。选得这些文章都是美文,读着是一种享受。应该在学生那里大力推广这套书。现在他们脑子里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什么谁和谁离婚了,谁和谁怎么样了。大学读了四年,他们满脑子都是这样一些东西,我觉得这是很糟糕的事情,这是件很让人担忧的事情。我觉得给他们提供一套比较亲切的、比较有文化内涵的读本,这至少是第一步的工作吧。
另外我觉得这套书很能够体现编者的眼光,我觉得总体来讲,选目还是比较不错的。有经典性,又考虑到时代性、可读性。我没有时间看全部的,我就看了黄卓越的这本《文化的血脉》,我觉得这本书,无论是它的选目还是导读都很好。选文不仅包括四书五经,还涉及建筑、绘画、民俗、古玩,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其他的选本不一样,是比较立体的;另外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把握得很准,比如他关于人,对人的理解准确、精到但是又比较浅显,没有太多的学究气的论证。对人的讲解很通俗很浅显。能够照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在现在这样一个市场时代,工具理性的时代,这样一个人际关系异化的时代,人究竟还有怎样的意义,我觉得书中的讲解都是很精确的,书中的“士人风标”中的选文也很好,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及其今天具有的现实意义,在今天这样一个专业化、体制化的时代,古代士大夫以历史性、世界性、社会性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样一种士大夫情怀在今天有什么意义,我觉得书中的讲解很有针对性,有时代感。
读这本书是一种享受,让人很有收获。
我觉得对于同一个选题,可能会做出许多书,但是每本书都不同,一个书能够做得好是一个综合性地努力的结果。其中有一个环节做得不行,书就会失败。这套书各个关节抓得都挺好。当然书中也有不足,但总的来讲,我很喜欢这套书。
肖鹰:文化经典,网络时代的情感家园
我编这本书是因为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环境:网络时代对我们经典文化读本、纸本传媒的冲击。我们为什么编这套书,为什么不把它放到网上,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网上都有了,为什么我们要编一套书,花这么大力气,具体我负责情感卷,我给它起名叫《情感的故事》。我思考的时候,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在网络时代,我们的情感将归向何方?其实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感情表达非常充分,也表现出一种情感的滥觞。网上各种情感的表达甚至非常过分,比如我们有一篇文章叫做“谁爱骂我们就骂”,我怀疑有的就是我的学生在骂我。但是这种表达是一种充分的情感表达,但是这种表达是否使我们的情感本身得到很好的激拓,很好的表现,得到自我认同,甚至最后得到自我认同,我表示怀疑。所以我给今天的讲话起了个名字:“文化经典:网络时代的情感家园”,因为网络时代提供一种充分的表达,但是不会给我们提供一种稳定的丰富的家园性的东西,缺少一种情感归宿。尤其是现在的青年,他们很难找到情感认同和情感归宿。
我在编这本书时,找了5个清华、北大的女才子给我做初选,她们在做这套书时,也感触很深。她们在深入接触这种纸本的文化经典的时候,她们觉得很多东西是在网络传媒那里得不到的。
我觉得网络具体到情感问题,有两个相关的本质性的因素。一个是网络是虚拟的,网络是一个无限流动的虚拟的世界。至少名字是可以虚拟的,我在网上说我是肖鹰,我越这样说别人越是不认为我是肖鹰。没法确认的。第二网络始终处在一种编制性的状态。比如我的文章,我发到网上去,会有很多跟贴。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在时刻编织中。网络的意义就是编织的意义。网络取消了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界限,每一个人都即是主体又是受众。即使单纯的浏览也以点击数参与信息的编织。网络写作或网络文学,在根本的意义上,就是一种反写作的编织文学。网络作家是同时以作者和读者的身份在写作。因此,网络小说永远是开放的,被编织着的。它不再具有纸本小说的单一性和整体性,它是多元的,是超文本。比如我要在网上写小说,今天敲500字进去和我明天敲进去的500字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我读过一个《西游记》在网上的改版:《悟空传》。那里面的时间永远是现代时的,他不管时间,人物的性格变化也非常大,尤其是唐僧,他前后的形象变化很大。我觉得他的这种矛盾性是由网络的动态编制性决定的,它缺少一种稳定性,内在的丰富性。
网络还有一个特点是它的匿名性,在这种匿名状态下我们就可以随意的表达自我,由于是匿名,你也不怕被人知道,至少不怕被人嘲笑。但是这种匿名性决定你真实表达的必要性和与此相关的可靠性实际上就消除了,我没有必要真实的表达自我,我也不认为别人在真实的表达自我。
我认为我们每个人的情感深层实际上存在双重的需要:渲泄与认同。渲泄,是为了表达交流。要把我告诉别人,要让别人知道我,我也要知道别人。我们可以在网上尽情的宣泄我们的情感,比如我的学生对我不满,他可以在网上骂我,当然我不是说我的学生真的骂过我,我只是说他有这种可能,起码他有这种技术上的可能。网络在跨时空的意义上,极大限度地满足了情感渲泄的需要。网络是一个无限开放的情感渲泄场。实际上,网络不仅为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提供了人与人之间广泛有效交流的可能,而且强迫性地加速和扩展了人们的情感交流需要。到了上面你会觉得有话要说。这是一种情感的滥觞,如果我没有话要说,我就在网上乱说,或简单的游戏。比如我看到的一个帖子,北大网站上的,我给大家读一下:“幸福就是坐在走廊里面给MM打电话;不幸就是看着别人坐在走廊里面给MM打电话;痛不欲生就是那人坐在走廊里面给自己的前女朋友打电话。”他可能是在表达他的一种心态,但是他可能更是一种游戏性的表达。还有一个帖子,她说:“不知为什么就跑过来了今天是生理周期,很难受,把课都给逃了,静静地坐在宿舍里听室友讲着关于非典的各种各样可怕的传闻。饿着疼得掉眼泪,突然觉得生命好可贵,一切都这样近”。我觉得这个帖子非常有意思,生理周期是相应进入这个年龄的女性来说都会有的,你觉得这种痛感不能对别人说,也没有必要说,说了没有意义,但是这种痛感对你是最亲切,最不能避免的,那么你去那去说,到一个虚拟的空间去说,到网上去说。所以我觉得网络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交流和情感表达,就如第二个例子;但是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种虚拟性的宣泄,因为网络的虚拟本质和编织动态,使情感认同的需要被无限延迟在持续不断的表达、交流的过程中,或者说,网络如一条无边界的河流,裹携着个人情感奔流泛滥,而得不到停息和归宿。
人类的情感还有一种需要,就是情感的认同。情感认同的需要,是自我情感的深度确认和心灵归宿的需要。情感认同,是以个体家庭史、民族史和文化史为底蕴的。比如我是谁的儿子,我是哪个民族的。这样一种文化认同是一种深度的情感诉求,是超越一切浮光亮点的东西,它追求两个因素。一个是稳定性,我的情感的认同是超时间性而稳定的东西,还有一个与稳定性相应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种稳定性和内在的丰富性在网络文化中是不可能得到的,相反是被不断瓦解的东西。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文化经典。我在编这本书时,我为许多古人而感动,比如司马迁,为李陵写的《报任安书》,他为什么给李陵写,李陵在当时是个败将,不仅是败将,而且是降将,败而且降,在当时是不赦之罪,与国与家都是耻辱。其实司马迁和李陵同朝为官,但是没有多少私交,他为李陵写,是因为他深深理解李陵,可以说是知音,这种执着的内在的基于深刻理解的知音情感在我们现代社会很难得,不是说绝无仅有,很难得。我觉得大学生读这些东西对于他们的这种情感的深化和归宿是有价值的。当然还有比如诉说亲情友情的,比如余光中,他的文章《我的四个假想敌》,什么假想敌呢,当他女儿到了豆蔻年华,就要待嫁而沽的时候,他发现四个广东青年向他女儿进攻,他发现争夺他女儿的人来了,父亲总是想把女儿嫁出去,但是父亲又总是害怕把女儿嫁出去。这样一种矛盾的心情像一个艺术家精心完成一件艺术品,既想把他奉献于社会又觉得他脱离了自己,离开了自己,余光中先生用一种及其幽默的笔调写出来,感人肺腑。这样一些东西,我们说文化经典不意味着它是古老的,恰恰是在人类文化历史进行到今天淘汰选择之后,它脱颖而出的东西。文化经典是包含着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民族,甚至是跨文化的,作为人类的,普遍的共同的深刻的东西。这些东西能够给大学生在情感认同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层次提供稳定性的深刻的丰富的东西。
我觉得应提出这样一个概念:阅读文化经典是一种网络时代的情感诉求。我们每天都渴求咨讯,一起来我们就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是收信,第二件事是浏览。但是收信浏览之后,我们发现现代社会的急速的变化和流动导致了一种残酷的结果,就是我们内在心灵稳定性的匮乏,真正的内在的丰富性的缺失。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从情感认同的角度阅读文化经典,是培养我们获得内在性和稳定性的好方法,所以我说网络时代的情感需要一种经典化的诉求。情感我们认为是最个人化的,最不稳定的,每个人早上的心情和晚上的心情绝对可能不一样。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鼓励自己,看阳光,一旦觉得阳光明媚,我就觉得今天心情好,好多事情就可以OK,可以搞定;一旦天色不好或者我嗓子不好,我就觉得今天的事情可能不好办。但是可能我认为最好的那一天是最糟糕的一天,好几件事把我人生观都改变了,真的是这样。上帝可能会和我们开玩笑。情感是最个人化的,你没有办法把你认为最美妙的东西捧献给你的母亲。但是这只是情感的一个方向,变化、个性、偶然;另一个方面情感也寻求稳定、深刻、丰富。我认为在技术流速化的时代,这些文化积淀下来的经典,甚至包括当代积淀下来的经典,它对我们的情感认同会有一个意义。所以我主张“网络时代的情感经典化诉求”。经典化不是简单的传统化,而是一种内在性的共同感、认同感。另一方面在情感追求的角度上,我觉得与网络的虚拟性、变化性相对的,对纸本经典的阅读,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想法:我觉得在网络时代保持传统纸本的、纸质文本的阅读是真正保持以个人自我的方式进入历史的一个前提。如果总是在网上浏览,因为我们知道网上浏览永远是在编制状态,你就很难以个人自我的方式进入历史;纸本的稳定性它不仅存在着传统的稳定性,你比如说孔子的话——《论语》这部书——我们可以不断的校刊,但是它的基本文字是不变的,变了就说明你的书印的有问题。所以纸本文字的稳定性对传统的稳定性是一种存在作用;另一方面纸本文字更为重要的是纸本的稳定性真正邀请你以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速度,上网浏览的速度是被决定的,你说你慢慢浏览,其实你被迫加速浏览。纸本文字真正以你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速度,用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心理去感知和想像,以此来进入经典文本当中积淀出的千百年来的历史和传统的情感。所以我觉得阅读文化经典是当代生活实现情感认同的稳定性和丰富性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这样一个过于强调个性和变化的时代,前总书记强调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经济的,可能是社会的,但它绝对不是文化的,更不是艺术的。你怎么要求希腊艺术与你与时俱进?或者你怎么面对希腊艺术与时俱进?这个没法谈的。在这样一个强调个性的时代,文化经典将把我们的个性引入更深刻丰富的人类共同感的基础之上。
孟子曰:圣人先得吾心。每个人心理都有良知,尧舜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他是大人物,而我成不了?因为圣人先得吾心。可是李贽恰恰和孟子相反,我不敢确定这句话是不是李贽说的,可能类似,他说“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两者相比,孟子是虔诚的,李贽或他的同时代人是狂放的,但是我认为他们对古人的认同感是相同的。有时候我们读康德、庄子,你会觉得其实说的就是我所想的。文化经典对情感认同有很大的价值。这是我的一点感想吧。
金元浦:“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套练‘底气’的书”
我也谈一谈吧。我觉得我们编这书啊,确实还是有用的。我们现在是一个经济时代、实用主义的时代,还是一个大学生们找工作以工作的难易程度、薪水高低衡量学业的时代,与20年前、30年前的变化非常大。经济时代都按照实用的标准来衡量价值,今天做我们这个行当的早都贬值了。我觉得真到了一个练气的时代,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大气。
我觉得整个社会缺那么一个氛围,学生们需要一点浩然之气,有点底蕴。我们觉得书要和其他的书区别开来。我可以肯定这套书肯定没有英语书、计算机、考研书等卖得好,这是铁的定律。所有很具体的、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书都肯定比这卖得好。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做这些事,应该在操作性技术以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底蕴的书。我们也不是知识类的书,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套练“底气”的书,一个培养修养的书。青年人也有自己看修养的办法,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为他们提供些比较经典的东西。我觉得我选得也不太好,我并不是很满意,但是觉得可能只是还有一点读头儿。真要说它有用没用,是没用;但是从练底气的角度讲,还可以看一看,还有那么一点意思。我觉得还是有些人需要去做这方面的工作,也需要有人去看这方面的东西。
刚才肖鹰已经讲过了经典的问题了,我再狗尾续一点貂。所有的经典在操作上也需要不断的当代化。经典如果没有人编,没有人以传统的文化遗传方式,主要是教育了,所有的经典存在着,一定是不停的有人把它当做当代化的具体实践来操作,把它编成书,在课堂上教授,把它奉献在学生面前。经典不是永久保存的,好的东西除了它好,还要有一个当代人不断翻新的过程,今天还是有人念李白、杜甫,就是因为不停的有人选编他们的作品,有老师不停的把他们的诗教给学生。要不断的经典当代化才能延续经典的地位,历史流传物的断裂是迅速的,很快。历史流传物的断裂是瞬间的,十年、二十年。东风最近也写了这方面的文章,讨论经典的断裂的问题。过去的经典有一个今天重新阐释的意义。
我想谈一谈网上阅读的问题。现在网上阅读有一个悖论的意义,首先你不得不去上网,谁能不去上网呢?有一种说法叫做“我上网,我存在”,谁不上网,谁不存在。另一方面,网上浏览的餍足,经常听到上网猝死。有一个困境是我一上网就开始浏览,浏览就消耗我的生命,我不知道我在看什么,但我一直在浏览。一浏览就三个小时、五个小时就过去了,浏览的结果是可能我的脑子是一片空白,或装了一大堆的垃圾信息。你想得正常信息也要浏览。浏览到最后你会觉得非常讨厌,你已经觉得很累了,但是还要浏览,一直浏览到死。这是一个悖论。这是一个悖论式的生活方式。其实不应该把文字与图象完全对立,网络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数字化的图象本身就是人类语言创造的最高成果之一。网络化的时代,文字与图象会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如果有机会我们的书上了网,可以在网上阅读,也挺好。
我觉得我们这套书是以学生交流的形式编的,谈心的方式,而不是灌输式的教育。我觉得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现在看有很大的缺陷。现在的学生好多都是在流行歌曲中学习意识形态,在流行歌曲中了解爱情、友谊,懂得社会。要么就是《大话西游》。我们过去的灌输产生了反作用力,引起学生的反感。我们编这套书就希望改变这种方式,消除这种强力灌输的痕迹。这套书的好处就是消除了灌输的痕迹。
最后,我觉得我们不要老是想着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们面前,不要老想做人家的导师,虽然我们做老师,是teather,但是不要老想做人家的导师。也不要老那么高了,人家还能记得我们,大家做朋友,可以跟人家聊聊天,年轻人记得有你,就行了。我们不是教导者,我们就是能够凑活进去,和人家聊聊,QQ一下,泡泡一下就可以了。就说这些。
张法:打造一个经典作品的现代超市
我就随便聊一聊。
首先我补充一下肖鹰的说法,网络时代阅读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纸本阅读是私人化的;网络阅读是公共化的。同样一段文字,在网上读和在书上读是不一样的。在西方,在地铁里,人家仍然是要读书的。但是网络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存在一个书与网络争夺市场、争夺读者的问题,这就要看书的内容,它是不是经典。这就要求编者追求编选内容的经典化。
我们这套书与政治灌输不一样,是以人为本的,是以人文关怀为主的。网络时代编书的方式是网络式的,我们提供一个主题,并不是讲这个主题怎么样,而是请大家一起参与,它是民主性的,是现代性的。网络有一种平等性和亲切性。我们选编这套书,虽然是纸本的形式,但是我们体现了这种网络时代编书的特点,在网上编书的这些亲和点在我们这套书中都会发现,为大家提供了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情趣。另外,我们选编的文章又有一种精致性,这是网上编著所没有的,在网上你看到的精华可能只有20%-30%,而在这套书中,你起码会发现70%-80%都是好的东西。另一方面,你发现这些经典又是短小的,不是大部头的,你在任何一个有空的时候,哪怕十分钟就可以看完一篇。在网络时代,有很多东西吸引人们的眼球,占据人们的时间的时候,我们这套书还是以人为本的。有很多人都在选编经典,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经典以更加现代性的、时尚的方式进入大学生的阅读空间,这套书就是一个尝试。
所谓经典,在现代的文化市场里,它也是一个商品,我们在打造一个经典作品的现代超市,而不是专业的商店。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说上帝只有一个,我们为大家提供的是一个上帝的面貌,但是不会告诉大家上帝到底是谁,要靠读者去发现。
王兆胜:阅读纸本经典,享受健康生活
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健康对人的身体非常重要,比如说我大学的时候经常吃方便面,当时感觉非常好,晚了以后大家都吃。但今天想来,这个对身体损害非常大,所以我今天练气功,每天都要排除很多方便面的毒素。还有一个就是熬夜,就是长期以来熬夜,晚上不睡,白天昏昏欲睡,这样一个习惯也是年青的时候养出来的。年青时没有好的生活方式,老了它是要找你的。所以年青的时候有好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很有好处。今天我带了发言稿,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吧,谈一谈阅读和健康。
在人的一生中,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很多,如美食安眠、外出旅游,又如朋友间快乐的谈话、陶醉于音乐和欢歌之中,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好的阅读。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没有好的阅读,人生时不完整的。阅读是人生中快乐幸福的几大因素之一,它的重要性有时甚至会超过衣食。一个人在生活上可以所求不多,简朴随意,但在阅读中却投入而苛求,因为他深得阅读之三味。
今天的阅读大致可分为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这二者同中有异,它们对于健康的作用也是如此。不论哪一种,只要是好的阅读,读者都会从中享受健康。与拙劣的阅读和非阅读的生活比较,一篇优秀的网络小说或理论文章与一篇纸本的小说或理论文章,给人的欢愉和提升是一样的。不难想像,一个只阅读下流和时尚作品而不喜欢经典作品的人,其心灵会受到多大的污染?而一个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产生阅读快乐的人,他的生活是多么匮乏!
网络阅读和纸本阅读毕竟大为不同,它们对于人的健康也有相当不同的影响,在今天看来,纸本阅读比网络阅读最明显的优点有四:第一,除非是不良习惯,纸本阅读不像电脑阅读那样晃动、刺目和姿势单一,从而易患眼疾、颈椎病、肩肘炎,也少有辐射,相对说来它是一种安全阅读。第二,网络阅读精品少,平庸之作多,久而久之,它会降低人的境界和品位;而纸本阅读可选择性极大,古今中外的名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三,纸本阅读真实可靠,方便随意。一书在手,实实在在,它在重量、质感、色彩、气味、声音,你都可以好好领略,这仿佛手捧活泼的婴儿。试想,网络阅读怎能有纸本阅读者的富足:拥坐书城,一本本地欣赏、抚摸、掂量、嗅闻、倾听,因为每本书都是有生命的。你不需要穿越时空,到网络上查找,书就在身边,读时取来,不读就放下,也可以让它与你为拌。“三更有梦书当枕”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和幸福!网络阅读如同身在海上和空中,而纸本阅读则脚踏实地,后者显然是健康的:放松、稳定、宁静、充实。第四,纸本阅读具有美化之功。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也有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人将“颜如玉”理解为美女美色,我倒认为它指的是:读书有美颜修心之效!当一人常常翻阅好书,手会变得灵巧,眼会变得明亮,脸会有书卷气,心会变得透彻,审美情趣会变得高超,姿态也会变得优雅,••••••这往往是网络阅读难以达到的。
当然,纸本阅读也有它的局限,比如居住空间有限,书多成灾;因为是实物,所以最怕水、火、虫、人之侵害;要拥有更多的书就必须花更多的钱。在这方面,网络阅读占尽先机,读者可以“白手起家”和“来去无牵挂”地阅读,所费比纸本阅读也便宜得多。还有,网络阅读比纸本阅读更自有潇洒,更轻灵便捷,因为它毕竟属于海上漂泊和天上翔飞。从这一方面说,它也有益于身心。尤其当一个人若能将这种“动”升华为“大静”,那就更是受益不浅。举例子说:在健身器上健身,手扶横杆脚踏双板锻炼双腿是一境界;但放开双手,只用双脚踏板活动则进入一个新天地,后者是在“动”中有“大静”之功!这对身心的平衡感、心脏的血液运行,精、气、神的凝聚,消化、分泌和神经系统的通畅,阴阳的协调,等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好的网络阅读是可以达到这一效果。
世上没有绝对好和绝对坏的东西,只有相对而言的好与坏。对于人的健康来说,关键是掌握好“度”。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也是这样:任何一方都有益有害,最终要是如何使用它,如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虽然纸本阅读比网络阅读更有益于身心,但前者有时亦害人不浅;今天的网络阅读虽弊端不少,但其中的妙处也不可忽略,更何况将来的情形会怎样?它的优长是否会渐渐凸现出来?比如优秀之作会越来越多?
我想强调的是,不要因为网络风靡一时,就忽略甚至抛开纸本阅读,甚至认为后者会渐渐消亡,因为纸本阅读有网络阅读永难代替的长处,就好像书写工具的改变不能取消钢笔和毛笔的价值一样!也不能因为网络阅读是新鲜事物,就看轻了它,不发展和完善它。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对于健康是这样,对于别的方面也是一样的!
从此意义上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纸本“大学生文化读本”是有价值的,是有益于健康的;而我编选的这本《享受健康》更是如此:一方面它有健康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有关于健康的内容。在如今健康整体堪忧的时代,珍惜和享受健康多么必要,又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就讲这么多吧。
余虹:我们不做“心灵鸡汤”
这套书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意义:第一是大学生在他的专业阅读之外他究竟应该阅读些什么?第二就是这套书相对整体的书市,这套书跟什么有关?相对于整体书市而言,这套书必须要跟社会上的励志类的书区分开来,如果不区分,就会和这类书混到一起去。我对这类书有一点了解,这类书里比较多的是“鸡汤类”,就是所谓的“心灵鸡汤”。这类书很多,通过喂鸡汤来滋养人们的心灵。我们这套书是不是也会被人们认为,或者确实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鸡汤呢?怎么和这类“鸡汤”区分开来?
我对这些“鸡汤”是有些了解的,鸡汤是有分类的,哪一本书属于那一类鸡汤,它每一本书都有一个鸡汤的核心。鸡汤类的书投合了一种心灵的饥渴,它需要指引,需要给他一个确定的方向,人生就这条路,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好处大大的。也就是说它有确定目标,确定路向的导向类的书。这类书从一个方面讲是很实用的,但另一个方面它又是很糟糕的,它提供了一个非常自以为是、非常短视、非常实用主义的理念。它揭示当下的一个现象,甚至包括大学生,就是价值追求的虚无主义,我说的价值追求是指一种价值关怀,不是落实在某一种价值的具体理念上。他要有一种价值追求的意向、追求,这样一种东西基本上是没有的。但是他们有形形色色的一个时期、一个时期的价值观念。他们的价值理念变化很快,在价值转换之间,他们可能会存在价值真空。这种价值真空就是说他可以完全不理会价值问题,就是他没有这种价值关切了,这种价值关切不是一种落实在一种非常具体的历史的价值理念上,比如功利主义的、或佛教的。我说的是价值关切的情怀。
我编这套书的时候,我经常会被其中的许多文章所打动,不是被它们的观念所打动,而是被它们的价值关切所打动。包括蒙田等人,他们的价值我是无法接受的,但是我被他们的价值关切和追求所感动,所激励,这是两个层面的事情。我觉得大学生需要这种激情感染,而不是指导他们要这样,要那样。
另外,我在书中选了许多完全不同的观点,比如对幸福,有完全不同的观念。在我看来,具体的价值观念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只是人类价值的历史经验,都有它的局限。我们今天只是把它发掘出来,历史性的价值理念会生生灭灭,我们要让学生感到价值理念的生生灭灭是一回事,而价值关切是另一回事。我选这些不同的文章,是要提倡一种观念,各种价值观念是有生死的,这并不必然导致一种逻辑,好像这种价值观念死灭了,价值就不存在了。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人生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路,都只有一些非常有限的可能比较恰当的路。我们选编这些文章更多的是提醒新上路的人,让他们少犯一点错误,因此要提供多种人生经验,要绝对的杜绝独断的声音。
我选的篇章是要在各种价值形成价值争吵,让读者自己去选择。
黄卓越: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大家都讲了,我好像也没什么可讲的了,就补充一点吧。我觉得阅读可以分为两种阅读,一种是自然阅读,另一种是带有指导性的阅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没有什么指导性的阅读,但是那时候可以比较准确的选择一些比较好的经典,这个可能和我们那一代人的生活经历有关。我们那时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知道需要什么东西。他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东西去阅读。但是现在的学生虽然知识面可能广,但是他们心理上的成熟程度比不上我们。当然许多学生拒绝指导性阅读。
我在编这个书的时候,我也是针对两三年级的大学生,想他们是否会去阅读。我是处于和他们对话的角度去选编这些文章的。当然我还是有一点站在老师的位置去和他们对话的,可能和老金有点不同。我觉得是老师和朋友两个层面是同时在进行吧。
李艳辉:
刚才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套书及网络阅读讲了一些想看法,讲得都很好,大家的意见我们会在以后改版的工作中会改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