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互联网企业缘何在华集体失语"与李彦宏在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9:50:56
文后面引用了百度CEO李彦宏在2006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在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中,我最佩服的就是马化腾和李彦宏,尽管二者来自一南一北。马化腾来自盛产巨商的潮州,近如李嘉沉、黄光裕等;李彦宏来自山西,晋商自然也是源远流长。二者都属于埋头专注于自己做的事,专注于技术研究、用户需求研究,专注于用户体验每一个细节的改进,耐心倾听用户的意见。而不是成天在各种场合令人恶心地作秀,发表那些貌似很高深的长篇大论的演说。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这点是相当重要的。
互联网企业跟传统行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行业领域,几乎是每个品类,跨国企业无不呼风唤雨,国内企业难以望其项背,从日化的P&G到饮料的可口、百事,家电的sony、philp,到汽车的BMW、Benz等。
但是反观跨国的互联网巨头,在华尤显落寞,无论是yahoo的七年之痛,还是ebay的沉寂落寞,抑或是msn的蹒跚步履,甚至是被很多互联网用户视为精神教父的google也是举步维艰。如果邓德隆先生说的麦肯锡采用的是运营效益咨询或是做标杆分析的话,这些企业在华连标杆都没法做,难道他们自己都做不了自己的标杆?
关于互联网巨头在华集体失语有很多互联网专家有很多解释,但我觉得都未必说到了点上。
我觉得互联网跟传统产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品牌的区别。如果说传统产业的品牌更多地承载了一种品位、精神、地位等附加价值,互联网更接近于FMCG,但是区别于FMCG的是互联网的体验更是即时的,深切的。经常看到一些网自称自己是高档商务人士抑或是精英人士专有的,我不禁为他们捏把汗,你的互联网用户的属性在于你所提供的服务是否真正属于高档商务人士,而不是你所标榜的商务人士。
用户在体验互联网的时候不会过多地去考虑品位、精神、地位等因素,而是会在乎体验是否畅通、愉快,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爽”。同样是购书网站,贝塔斯曼是一个著名的跨国企业,但是在贝塔斯曼购书并不代表着比在当当购书更有身份更有地位,而在乎哪里的体验更顺畅、服务更好。在去年5月的时候我曾经打算和某著名跨国购物网站进行一次联合推广合作,但是在体验了一遍之后我立即放弃了这个想法,这对我们本身的用户这种附加价值几乎是没有价值。
尽管我们在网络上的时间可能会很充足,但是我们决不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到去熟悉、体验某个网站。yahoo全球网站的ui等一直让人称道,但是其在中国的网站在前几年只能用“惨不忍睹”几个字来形容。而跨国企业到了中国,好的东西没有得到发扬,相反,中国互联网的恶习反而沾染了不少,“XX助手”、“XX插件”几乎成了流氓软件的代名词,msn定位于商务用户,却越来越臃肿,甚至跟“x扑”合作,弹出all-in-one的窗口,滚动的广告等,本来就缓慢的速度更加惨不忍睹,这种对用户体验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这些互联网产品的体验跟他们的名气实在不相符。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跨国企业,他们在互联网行业有着如此丰富的经验,有着如此丰富的人才,难道他们就发现不了这一点?这一点我也曾经疑惑。其实这些跨国互联网企业很难把握本土化这个度。yahoo和微软都曾经做过各种尝试。倘若不本土化,管理高层是外国人不熟悉中国文化,他们所面对的主要是国外的董事会、股东和股民,而真正负责跟用户直接接触的跟他们之间的沟通几乎是无效的。倘若本土化过度,又容易成为一个沾染恶习的本土企业,流氓插件成堆,恶意炒作层出不穷。从而使其全球的品牌都因此而贬值。
中国早期能挺下来的互联网企业其实都值得我们尊敬。无论是有着江浙人的低调、精明、沉稳的丁磊,还是腼腆、专注、执着的马化腾,还是跌跌撞撞的新浪。还是后起之秀百度。他们之间没有一个是靠恶炒而起家的,也没有谁是靠流氓软件起家的。
中国有个不好的风气,在互联网行业尤甚。那就是请了大量的枪手去制造谣言,诋毁对手,这比任何行业都方便,成本更低。由于眼红于竞争对手的红火,往往装成怨妇或者愤青状,在各种论坛各种贴吧甚至是自己的门户网站对竞争对手大肆攻击、大肆诋毁。甚至打着正义的旗号成立“反XX联盟”,这样的结果也往往是把一些真正的粪青、不知情的人士,甚至是一些专家学者也给蒙骗了,他们在其中煽风点火,大有文革之风。其实结果他们也未必捞到了什么好处,也就躲在见不得阳光的地方窃笑一阵而已。
其中最典型的受害者我觉得就是百度与腾讯了,千夫所指的百度的问题其实不是百度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搜索引擎都是如此,而百度本身算是里面做得最好了,只不过因为百度发达了,很多人心里就不舒服了,一边享受着百度的免费优质服务一边骂娘。真的不好用你何不用脚投票,所有用户都用脚投票,百度自然就活不下去了。还用得着你去搞什么呼吁,成立什么反xx联盟?腾讯的即时通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无数的方便,无数的价值。为了支撑庞大的用户群,大部分是免费用户,我所见过的企业中腾讯的客服团队是最强大的,最先进的。当然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是支撑这么大的系统,这么广泛的服务,因为有增值服务,赚钱了。很多人也就眼红了,骂娘的,所谓有社会责任感的,一边在享受着免费的服务,一边在指手画脚骂娘,忽悠粪青一起骂娘,很多人也觉得其的确说得有道理,跟着骂娘,甚至列了“几宗罪”,成立“反XX联盟”。以为这样就能搞垮一家公司了。其实,鲜为人知的的是,真正了解腾讯公司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家注重用户体验、对用户、对社会负责的公司,其做过无数的社会公益活动,捐助过无数的慈善事业,为社会公益做出来很多贡献,甚至还有巨额基金的腾讯慈善基金会等,只是小马哥实在是个不善也不喜欢炒作自己的人。
其实,用枪手也好,骂娘也好,即使每天发表海量的枪稿,四处出击也很难引起真正用户的共鸣。就如前面所说的一样,你的服务是通过用户体验也感知的,倘若服务不好,体验不好,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现在网民还不存在说离了那家互联网公司就上不了网,就毫无乐趣的地步。用户用脚投票那这家互联网公司永不着你骂自然也就关门了。
所以,在此把李彦宏先生在互联网大会上的这段讲话也贴出来,只是想能冷静地、理性地去看待我们尚不成熟的互联网,少谈些主义。专注地去做好用户体验,练好内功才是正道。
李彦宏: 中国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观点之一: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比越南还低 能量远没有发挥出来
我们听到很多很多遍,中国互联网民人数是全世界第二多,不久就会变成全世界第一.
但是当我们在看中国互联网渗透率的时候,也就是普及率的时候,9%都不到,也就是10个中国人里有9个是不上网的,这样一个普及率其实比我们的邻国越南都要低很多,越南的互联网普及率大概是我们的两倍.
如果说十个人里九个人不上网,互联网的功能就被大大限制了.所以,我要讲的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的互联网,实际上根本没有发挥出来一个真正的互联网应该所具备的功能.
所以,中国互联网渗透率低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这个挑战在所有的今天互联网的公司当中,其实都多多少少能够感受到一点,只不过有时是相对间接的,有时是潜意识当中有这种东西,而没有是每天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但是这么低的普及率,对互联网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互联网上市公司,但是市值最大的可能也只有日本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十分之一的样子.
解读:在人们越来越欣喜于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的庞大时,李彦宏却冷静地将之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到了一个并不乐观的结果 -- 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仍然太低.
如此低的普及率,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从社会信息化的角度,都不容乐观.
从社会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网民的基数虽然庞大,但更多的集中于教育程度较高、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低龄群体.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急待通过互联网来跨越数字鸿沟,降低教育普及成本、商业信息传递成本的地区,互联网渗透率的低下,使之不能及时分享到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力量.
仅仅从商业角度来评估的话,互联网的商业价值取决于其连接的个体数量.尚低的互联网普及率,使之无法充分起到改进和推动传统产业的作用.
在我们高呼中国是互联网大国的时候,在业界痴迷于各种概念的炒作.我们是否要想到为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做出更多的贡献?
观点之二:中国网民结构低龄化
70%的中国互联网民的年龄是低于30岁的,这当然有好的一面,网民非常活跃,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非常快.
但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商业人群,真正的决策者,目前其实对互联网是不熟悉的.
今天上午,曾培炎副总理的贺信中讲,互联网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认为,要想让互联网很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首先真正企业里的决策者要懂得互联网,要熟悉互联网,要知道互联网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才能够很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在这方面,因为绝大多数30多岁的人都不上网,导致互联网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当中所发挥的作用现在还没有发挥出来.
解读:30岁以上的人群,占中国网民人数的30%不到.两个30,触目惊心.
李彦宏的解读并不是从狭隘的商业角度去理解,即什么样的人群是更有购买力和广告价值的群体.
相反,他提出问题的着眼点,在于把互联网看做是改变社会运行结构、推动中国向信息化社会转变,带来更多的公平和效率的一种革新的力量.
30岁-50岁的群体,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详细看去,他们可能是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执行者、政府机构的处级以上的干部、教育机构的第一线教师、科研院所的骨干科研力量和学科带头人.
应该说,李彦宏眼里的中流砥柱,应该不仅仅是知道如何上网看新闻、发邮件的人.
互联网已经从概念时代转向应用时代.如果各行各业的决策者、主要执行者和中层管理者都不熟悉互联网,不能正确了解互联网为何,又如何去传递和分享信息的话,就无法让互联网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解读着眼点:我们该如何让社会的中坚力量熟悉和了解互联网?
观点之三:中文互联网业界的环境导致短视
最近几年起来的所谓流氓软件,是很多软件从收费变成免费,从免费变成千方百计要进入到用户的电脑系统,占据一席之地,然后慢慢地向用户配送广告.
这类对用户进行打扰的软件、很难卸载的软件非常非常多,技术含量非常低,能做的人很多,就形成了大家普遍感到的问题.
与此类似的,还有媒体在导向性上的问题,比如像黑客的问题,中国的媒体其实对黑客非常感兴趣,但是在描述黑客的时候,通常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么多网民,有多少人能意识到黑客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呢?肯定不是一个很高的比例.
我昨天还看到一个非常著名的网媒用“绝顶高手”这样的词称颂黑客,这样的导向也让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令人比较担忧.
解读:当上网看新闻和收邮件,变成越来越多人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的时候,互联网却因为它的幼稚、年轻和部分人的短视,成为缺乏公序良俗和商业诚信的所在,并越来越面临危险.
如果我们每天看到的许多新闻和信息,都是在不用承担代价、不用面临监管的情况下发出的,如果人们发布错误、虚假、恶意的信息,却几乎不用付出代价和成本的话,我们将面临一个越来越缺乏公信力、虚假信息成堆的场所,我们将对互联网缺乏基本的信任;
如果我们每点击一个链接,每看到一个诱人的新的软件并下载之后,都会被“流氓”地安装上各种插件,导致我们的系统运行越来越慢;导致我们浏览大量垃圾和无效信息的时候,我们将对互联网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只有完善政策和法规、监管机制,才能保证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如果,在盗窃、攻击他人、犯罪和沉迷网络却被称为英雄或者极客的时候...
解读着眼点:完善政策和法规、监管机制,保证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观点之四:WEB2.0 没有商业模式
这个挑战在哪儿呢?这个挑战在于 WEB2.0 没有商业模式.
这个挑战为什么是中国互联网面临的挑战,而不是一个全世界范围的问题呢?因为中国互联网的 WEB2.0 领域,有太多太多风险投资投进来.
那么多的资金进来,它们是需要回报的.一年找不到商业模式可以,两年找不到商业模式
可以,三年、五年找不到商业模式就会出问题.最近一年多来起来这么多 WEB2.0 的公司,当然很多公司都做得很努力,这些人也非常优秀,但是这么多人来做同一件事情,我认为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这个情形跟1999年与2000年初的网络泡沫有类似之处.很多人跟我讲,在美国 WEB2.0 有成功的模式,有 Myspace 这样成功的公司.在我看来,中国的情况是不同的.Myspace 这样的公司做的是社区,可以说是美国最成功的社区,现在也可以挣钱.
但是大家要知道在中国做的最成功的社区公司是腾讯,而腾讯从来没有说自己是 WEB2.0 的公司,这些 WEB2.0 的公司要挑战腾讯需要很长时间.
解读:对于国外优秀的技术和产品,我们不妨实施“拿来主义”.但商业模式创新的缺乏,却将在更大意义上威胁中国互联网的长期发展.
优秀的国外互联网企业,如微软、谷歌、雅虎等,到了中国试图凭借其全球的优势复制成功的经验的时候,却无一例外的遇到了水土不服,让位于新浪、腾讯、百度等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本土互联网企业.后者制胜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创新性的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设计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在 WEB2.0 领域,我们看到,无论是博客、播客、SNS 或者图片分享,国内的创业者都是急于生吞活剥国外的成功案例,急于拉到更多的风险投资.出现了大批在细节上不失亮点和智慧,却没有很好的针对中国社会情况进行创新的创业型企业,其业态重复之严重、商业模式之贫乏,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WEB2.0 创业需要解决的是针对中国的模式创新.
观点之五:中国互联网产业结构单一 搜索市场还远不发达
中国互联网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可能大家知道互联网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两个,一个是网络游戏,还有一个是移动增值业务.
这两个子产业在国际互联网上都不是特别大的产业,但是在中国却很大.而除此之外,其它方面的收入还都是比较小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在很多跨国公司的眼里或者是互联网的跨国公司的眼里,应该是一个非常初级的市场、非常小的市场,这里面也包括搜索在内.
现在,搜索在中国热了这么多年.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媒体的炒作也好,宣传也好,百度上市也好,大家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也好 -- 就有了一个错误的印象:搜索现在已经非常非常挣钱了.
其实,中国的搜索市场是非常非常小的,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跟我们国家的地位不成比例.我们知道,从 GDP 水平来衡量,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的互联网搜索市场,可能还不如排在我们后面的英国的十分之一.如果不去和欧洲国家比,即使跟我们的邻国韩国比,韩国的人口比我们少,互联网人口也比我们少很多,甚至我可以讲韩国的搜索网站的使用人数也比我们少很多很多,但是韩国的互联网搜索市场可能是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的4到5倍.
所以,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还是一个很初级、很幼小、很不成熟的市场.
我看到网上有一些批评,讲百度太商业化了.有人在恶炒恶意点击的事情,对照的例子是在美国 Google为此赔了9,000万美金.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9,000万美金不是现金,而是优惠,又有多少人知道9,000万美金赔偿是对过去那么多年收入的赔偿,这个赔偿只占 Google 的所有收入的1%都不到.
所谓的商业化,大家看这些数字也能够知道,中国互联网或者是中国搜索现在商业化程度其实还是非常低的.刚才讲到韩国,大家都知道韩国的网络游戏发达,但我们国家的网络游戏市场数倍于韩国;我们这里搜索热,但是韩国的互联网搜索市场是我们的好几倍,这个对比很可怕.
这样的一个状况,很多很多人不知道,很多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就觉得我们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多东西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我们需要等待时机,我们需要无线互联网,需要无线宽带接入非常普及、非常便宜,需要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上网和懂得、熟悉互联网的使用.
我在我的空间 ( http://hi.baidu.com/liyanhong ) 里曾经写过一个主题:吸烟和上网.我们国家有3亿多烟民,只有1亿多网民.我在那里讲,什么时候这个比例能够倒过来,中国互联网就有希望了.
解读: 在网络游戏极为发达的韩国,网游带来的收入和商业机会远低于搜索产业的收入;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则完全颠倒过来了,网游带来的收入远远大于搜索企业的收入的总和.
中国的互联网还远远不是一个成熟的商业互联网,还在为网络游戏和 SP 等子产业所带来的收入沾沾自喜.而这些子产业目前能够带来收入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网民基数较大,网民年龄偏低等.
一般来说,网游的应用群体更多是低龄化人群;而搜索所代表的则是商业、信息和教育的互联网关注度和应用度.
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应该鼓励和保护以搜索产业为代表的能推动整个产业发挥能力的领域得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