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之宝刺绣:蜀绣(组图)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1:31:30
蜀中之宝刺绣:蜀绣(组图)

  蜀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是工艺美术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蜀绣年画

  蜀绣的发展是和全国制绣工艺的发展相一致的。“蜀”自古就有“蚕丛国”的称号,盛产丝绸。蜀绣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世纪,西汉成帝时,著名文学家扬雄(成都人)的“绣补”一诗,诗中赞扬了蜀绣的技艺。从这首诗看来,两千年前,蜀绣已在社会上广泛流行。1,600多年前,晋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称:“其宝则有壁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赭、垩、锦、绣……”把‘绣”与金银珠玉并列,称为“蜀中之宝’,可见当时蜀绣已十分发达。汉末及三国时,蜀锦,蜀绣驰名全国,蜀国经常用蜀锦、蜀绣交换北方的战马,并成为蜀汉政权的主要财政来源。唐代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也悉服锦绣。宋代蜀绣成为璀灿的工艺晶,“穷工极巧”,据《皇朝通鉴长篇纪事本末》称:蜀土富饶,丝帛所产,民织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西南师范学院现存一幅宋时金平昌帝御览的古蜀锈,绣的是公鸡和鸡冠花,装饰性强,十分精美,有的针法沿袭至今。

披肩

  蜀绣基本是和蜀锦同时发展起来的,许多蜀绣是锦上添花,十分富丽堂皇。明崇祯皇帝,赐秦良玉一件经过蜀绣加工的战袍,诗土说是“蜀锦征袍手剪成”,实物却是蜀绣。现存川大博物馆里的许多蜀绣都是锦绣合璧。

  清代许多宫廷绣来自蜀中。1831年(道光年间)开始形成行业,正式建立了行会。蜀绣早期为城乡妇女自绣,妇女们把自己精心设计的图案绣在嫁妆衣物和馈赠品上,寄托对美的追求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但现存蜀绣老艺人却几乎全是男子,据说原因是由于道光年间(一说为光绪年间)一官员从苏州调到四川,随身带了一个戏班入绣,戏班中三个绣衣师傅都是男的,当时妇女不准走出家门当学徒,因此只得招收男工(解放后招收了大量女工)。自此,蜀绣直接受到顾绣的影响,迅速有了店铺20多家,并逐渐分为穿货、戏衣、灯彩三个行业。光绪初,已有作坊60余户,专业人员一千余名,还有农村加工的,成都不仅大量生产绣品,而且是广大农村绣品的集散地。清末,清政府在成都设立了劝工局,劝工局设立刺绣科;由国画家担任设计,于是蜀绣进一步向高精品发展,许多贡品受到清王朝统治者的嘉奖,有的绣工被授予“五品同知衔”。清末至民国初年,蜀绣在国际上已有很高声誉,1915年在国际巴拿马赛中获金质奖章,产品远销南洋,欧、美、印、澳等地。

  清末受振兴实业之风影响,除官办劝工局外,民间刺绣商号很多,产品以帷屏彩帐,朝衣黼黻为主。民国后,蜀绣不再绣制朝衣,绣制日用品的范围越来越广,从幼儿的披衫、鞋、帽到结婚的床上用品,日常生活中的绣衣、头巾、以及室内装饰品围屏、椅垫、祝寿用的中堂、丧葬用的寿衣、寿枕以及馈赠酬酢用的斗方、条屏等都有刺绣制品。装饰性也进一步提高,不但用流行画作图稿,而且许多国画甚至古代名画都成了蜀绣图稿,不但真实地保持了原画的面目和风格,而且是精妙的再创作。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画家,技工来川,使专业从事刺绣的工人增至数千人,成都地区农村把刺绣作为副业的生产人员上万名。蜀绣被面远销西北,西南各省和国外,其中‘龙华记”的绣品获得盛誉,供不应求,一条被面售2至3石米。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加强了对四川人民的剥削,形成了百业凋蔽的局面,蜀绣也受到沉重的打击,虽有店铺多家,但多雇用工价低廉的农村妇女加工,到解放前夕,成都市专业从事刺绣的仅有80余人。

  解放后,蜀绣又重新焕发了青春。1951年,人民政府组织艺人归队,把分散的200来家绣户组织起来集体生产,给与贷款,组织推销,并合并成蜀光刺绣厂和群力刺绣厂,专业人员迅速增至450余人,还有大量农村副业加工,产品销往上海,昆明,乌鲁木齐等地。195J年,群力刺绣厂所属和平街车间,单独分出,成立了成都第一刺绣社,有140多人,1956年合作化高潮时,已有专业人员800余人,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蜀光,群力两厂合并为蜀群刺绣社,约400人。次年原群力厂那部分又分出,在白云寺成立合作社。全市共成立了三个合作社。1958年转为三个地方国营厂,产量成倍增长,刺绣针法上有新的创造,在农村也设立了技术指导站。1961年三个合作社合并为成都蜀绣厂,1962年又转为集体所有制,1973年更名为成都市蜀绣厂,直至1983年底,又分为成都市蜀绣一厂,二厂及剧装厂。

绣男

  解放后,蜀绣有日用品,欣赏晶两大类。日用品包括披风,抱裙、枕套,被面,床单,衣服,围巾,手巾,鞋、帷屏,彩帐,椅垫等,欣赏品包括中堂、斗方,绣屏等。五十年代大量生产被面,以内销为主,六十年代初期,围巾,桌布等开始出口。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蜀绣这朵美丽的工艺之花,却受到了严重催残。蜀绣山水被诬为“穷山恶水”,甚至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从事蜀绣的人员被诬为“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服务”,蜀绣花鸟被诬为“宣传封、资、修思想”。宝贵的资料,图纸、绣片几乎全被焚毁。1967年全行业被迫转产,身怀绝技的绣工们改行塑石膏像、翻铝襄、搞缝纫,蜀绣所受的摧残为全国其他名绣罕见,给以后蜀绣的发展造成了令人十分痛心的损失。

  1971年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蜀绣厂少数人员开始恢复生产,1975年招收了部分学工。打倒“四人帮”后,1977年,一些改行多年的绣工们又陆续调回厂继续从事刺绣。1978年,蜀绣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品展出。同年,赵紫阳同志视察了蜀绣厂,并批准拨款130万元修建了玲珑剔透的新蜀绣厂房。1979年蜀绣行业进行了全面调整,不再生产铝瓢。1981年,蜀绣有了较大发展,除蜀绣厂专业从事刺绣的人员外,农村加工刺绣的人员迅速增至七、八千人。1982年,蜀绣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品第二届百花奖评选,获得银杯(其他三大名绣获金杯),产品开始销售美、法、泰、日、加拿大等国。1985年在巴黎展览时获得盛誉,展品被抢购一空。

  蜀绣制品的题材有花鸟、山水、人物、走兽、昆虫、水族、龙凤、博古八种,用途有日用品、欣赏品、戏衣三类。蜀绣的风格特点:为短针细致,平齐光亮,籽眼清晰,车拧到家。针法方面,公认全国四大名绣中,以蜀绣最为丰富,现整理出的针法已有12大类,130余种,这是历代绣工们智慧的结晶,受到国内外极高评价,七十余道衣锦线更为蜀绣独有。八十年代后,除传统的单面绣外,双面绣,双面异形异色绣、立体绣,线条绣等也有很大发展。

  蜀绣的代表作有鲤鱼,熊猫,山水等。1957年后进一步探索人物针法绣法。1959年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绣制了条屏“芙蓉鲤鱼”和巨幅绣屏‘大渡河”。这两幅绣屏均由著名国画家作画,在绣制针法上有许多革新。“芙蓉鲤鱼”在浅米黄色的缎底上绣了三条悠悠游动的鲤鱼,俏丽的芙蓉与悠悠游动的鲤鱼交相辉映,虽然没有绣上一丝水纹,但却让人觉得眼前秋水盈盈。

  蜀绣的老技工们在这幅绣屏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鱼眼、鳞甲、鳍尾、头顶、鱼唇,鱼须,鱼鳃……用了截,沙,浸、晕等五十多种不同的针法,使鲤鱼栩栩如生。以后蜀绣还出现了许多以鲤鱼为题材的作品,如荷花鲤鱼,水草鲤鱼,朱竹鲤鱼等。1981年又为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绣制了双面绣大座屏“芙蓉鲤鱼”。巨幅绣屏“大渡河”是集中150个绣工18天完成的,绣制了红军抢渡大渡河的情况,刺绣与国画山水及人物结合,气势磅礴。蜀地的名山胜水孕育着蜀绣的成长。

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