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陕西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9:58:51

宁强位于陕西省西南角、汉中西部,介于东经105°21′10″—106°35′18″、北纬32°37′06″—33°12′42″之间,地界三省

宁强

、毗邻八县,东邻勉县、南郑,南接四川的朝天、旺苍、青川,西连甘肃康县武都,北与略阳县相连。全县总面积3246.8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31万亩,其中水田6.6万亩。总人口33.96 万人,其中农业人j口30.55万人,有回族蒙古族苗族藏族壮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近千人。辖26个乡镇269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超过2万人的乡镇有6个,其中3万人以上的2个,低于5000人的乡5个。宁强属中低山区县,北属秦岭山系,大部分海拔1000-1600米;南属巴山山系,大部分拔1000-1800米。县委、县政府驻地海拔800米。毛坝河镇三道河九垭子主峰海拔2103.7米,为全县最高峰;燕子砭镇嘉陵江入川处海拔520米,为全县最低点。宁强是汉江发源地,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之美誉。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4.68亿元,财政总收入7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1元。

目录

·                                 ? 概述

·                                 ? 自然条件

·                                 ? 工业状况

·                                 ? 历史沿革

·                                 ? 经济动态

[显示全部]

宁强-概述

 

宁强县辖12个镇、14个乡:汉源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乡庙坝乡南屏乡宽川乡巩家河乡东皇沟乡曾家河乡、太阳岭乡、苍社乡巨亭乡安乐河乡禅家岩乡黄坝驿乡二郎坝乡
武三十年在县城建宁羌卫,后置宁羌州。1935年建立宁羌、阳平关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942年元旦改为宁强县。2000年,宁强县辖11个镇、2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339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31121 高寨子镇 17971 大安镇 24369 代家坝镇 18774 阳平关镇 25946 燕子砭镇 26830 广坪镇 9880 青木川。镇 7260 毛坝河镇 12309 铁锁关镇 13704 胡家坝镇 14793 舒家坝乡 8802 滴水铺乡 5963 庙坝乡 5422 南屏乡 6172 宽川乡 6042 巩家河乡 6763 东皇沟乡 4251 曾家河乡 7160 双河乡 4893 竹坝河乡 3297 太阳岭乡 6600 苍社乡 4426 巨亭乡 3778 安乐河乡 5641 八海乡 4038 关口坝乡 6236 禅家岩乡 5664 黄坝驿乡 4014 茅坪沟乡 3729 二郎坝乡 4218 水田坪乡 3329。 

宁强-自然条件

 

宁强属暖温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县内资源丰

汉江源风景区

富,生物、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独具优势。生物资源分布广,南北兼备,是天然的生物资源宝库,茶叶、木耳、天麻、香菇、生漆、杜仲、核桃等林特产品享誉南北。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为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重点地区之一,已探明矿种34种、矿产地155处,矿石储量2.68亿吨,潜在价值200亿元以上。其中,已探明储量和远景储量的矿产有金、银、铜、铅、锌、铁、锰、稀土等17种。宁强是汉江发源地,境内有嘉陵江、汉江两大水系,水能蕴藏总量达45.44万千瓦,可开发量20.25万千瓦,宜开发17.96万千瓦,现已建成大小水电站50座,装机总量达5.33万千瓦,其中二郎坝引嘉入江工程装机5万千瓦,年发电2亿度。旅游资源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山、水、溶洞浑然一体,汉水源森林公园、青木川古建筑群、大安溶洞群等景色宜人,杜甫陆游等大批文人墨客多有题咏。 

宁强-工业状况

 

历程:宁强工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就有制陶业,唐宋时期有酿酒的记载,明朝时期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已经得到开发,清代逐渐兴起了纺织、印染、土陶、冶炼、火柴等工业,民国年间出现了以米面加工、酿造、

汉中宁强水电项目招商

缝纫、制鞋、木器、砖瓦、造纸为主的手工业,解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宁强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对重点骨干企业实施挂牌保护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企业包抓联系制度、“绿卡”制度和挂牌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对工业的扶持力度,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发展增速、效益增高的良好态势。
    现状:“十五”期间,依托矿产、水能、生物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加大资源开发,盘活整活原有企业,先后建成了汉中长江公司、陕西金燕锌业、汉中金燕公司、山坪铅锌矿、天洋制药公司、丁家林金矿、球溪矿业、大关峡电站、永康油脂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县域工业由矿产资源开发拓展延伸到水能、生物资源开发,工业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初步形成了以矿产采选冶炼、水能开发、生物加工为主的三大工业支柱体系。同时,“十五”期间,先后完成了汉中长江公司2万吨电解锌技改、天洋制药公司GMP生产线技改、球溪矿业公司西矿区和尾矿库技改、西秦建材公司10万吨粉磨站、丁家林金矿环保技改等工业企业技改项目,累计投入技术改造资金11976万元,年均增长11.4%,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全县地方工业总产值完成28.03亿元,年均递增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6.09亿元。2006年,全县地方工业总产值完成9.29亿元,其中26户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6亿元。
前景:宁强地域宽广、物华天宝,是一块发展工业经济的热土。县境内矿产、水能、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极具开发潜力。今后,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坚持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资源开发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动力,通过改造提升和整合扩张,逐步壮大矿产采选冶炼、水能开发、生物加工三大工业支柱,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依托矿产资源,抓好代家坝、广坪、巩家河、庙坝等工业小区建设,建成一批矿产企业群;依托水能资源,重点启动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新增水电装机容量5万千瓦;依托生物资源,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

宁强竹叶石

宁强绿色食品工业品牌;依托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大力发展环保、循环、高效经济,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争五年内投入技改资金2亿元以上,完成金燕、鑫燕、同强公司和火烽垭金矿等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同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强化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努力把全县打造成低门槛、高回报的投资“洼地”,力争五年引进到位资金5亿元以上。到2012年,力争地方工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以上,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36户以上,其中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10户,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户。

宁强-历史沿革

 

宁强原名宁羌,系卫、州旧称,古属梁洲,县境东周以前为氐羌所据。秦汉为葭萌县地,唐初在阳平关设三泉县,宋乾德三年三泉县直属京师,开我国历史上中央直辖县之先河。1935年红军长江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分别建立宁羌、阳平关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942年,于佑仁提“安宁强固”,改名宁强。1949年12月11日宁强解放。宁强历史文化沉淀甚厚,独特险要的地理位置,促使南北文化在这里撞击,秦蜀风情在这里融合,巴蜀文化特色鲜明。历代文人骚客对宁强多有题咏,如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文同、陆游,明代的薛宣、杨慎,清代的曾国藩何绍基以及近代的于右任、罗章龙等人,都曾写下赞美宁强的壮美历史篇。李白有诗曰:“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天子一行遗圣道,锦城长作帝王州。”三国名将赵云曾在阳平关子龙山驻扎军队,古时入川险道“金牛峡、五丁关、西秦第一关”等遗迹犹存。诸葛亮经此而北伐,唐明皇越境而奔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宁强文化事业也蒸蒸日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本土书画、文学、音乐名家,其中多名书法人才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各项展览中获奖,这一现象被界称为“宁强书法”现象,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

宁强-经济动态

 

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态势,呈现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村经济稳中有增,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日趋活跃,财政收支良性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定,主要经济指标计划完成情况良好,为实现全年预定目标,奠定较好的基础。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6%,增幅创十五年来最高,列全市第2位。其中第一

宁强

产业增加值2.54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2.20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13.5%。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第一、农业生产增速加快。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80万元,比上年同期现价增长16.1%,高于一季度5.0个百分点。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全县生猪出栏14.6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0.1%,茶叶产量340吨,增长6.3%,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面积和产值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第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10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1%。其中,县属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91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8%,完成计划65.3%。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7%,占计划67.8%。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8267万元,增长15%。
第四、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商贸市场日趋活跃。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计划完成率为52.2%。
第五、财政收入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036万元,同口径增长1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52万元,增长19.5%,分别占计划的58.2%和55.7%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60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完成计划5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23元,增长6.6%。
第六、招商引资情况良好。全县引进资金53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完成计划的71%。

宁强西洋参

二、经济发展的增长因素
第一,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业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播种面积同上年相比有所增加,品种有所优化;二是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三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主导产业发展良好;四是夏季粮油喜获丰收。
第二,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迅猛,增幅高达57.08%,为近年来最好。特别是长江公司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6亿元,占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2.3%,同比增长297.1%,是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强势增长的主动力。同时,工业企业生产效益有所提升,产销衔接良好,为今后工业经济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投资、消费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899万元,增长15.6%,高于上年同期2.8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增强购买力,给消费品市场带来了活力。二是假日经济、旅游业发展刺激、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67万元,增长85.7%,高于上年同期74.3个百分点,为历年来同期新高;房地产行业成为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有力地拉动了第三产业乃至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

宁强-发展方针

 

一、

宁强

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大局,抓住“突破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当前经济形势趋好的有利时机,全力实施“产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战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全县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合法权利。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力度,使农民放心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民能够真正得到实惠。三是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达到增产又增收。四是切实搞好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三、继续落实“工业强县”战略,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工业整体经济效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工业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四、继续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投资、消费和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五、加大力度严格控制市场价格,强化对市场的监管。同时,要根据猪价、粮价上涨的幅度,适时调整城镇低收入户补贴、优惠政策,减少食品类涨价产生的负面效应。

宁强-城市建设

 

近年来,宁强县按照“打造魅力绿色宁强,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的工作思路,以建设“人在绿中、绿在城中、

宁强

城在园中、园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型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改造旧城和开发新区并重,完善功能和加强管理并举,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县城常住人口达到4万余人,县城建成区拓展到5.2平方公里,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聚集各种社会资金,先后投资4亿元,实施了上关街、河街、等15个片区的拆迁改造和校场坝、王家坝等5个新区开发,完成拆迁12万平方米,新建商住楼34万平方米,建成了河滨小区、石狮小区、宁兴花园、永惠小和山水嘉苑等一批精品商住小区,二郎坝商住楼、羌城明珠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县城骨架不断拉大。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人民广场、羌州公园、供水工程、天然气工程、永惠桥、永宁桥和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改建、硬化城区道路13.4公里,2007年又完成了云书西堤、临溪东路拓宽改造及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羌南路、永惠北路、梁家巷拓宽改造及人民广场扩建工程正在紧张进行。加大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力度,自2005年以来,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了玉带河县城段综合治理一、二、三期翻板闸工程,县城形成了近20万平方米的人工水面,极大地改善了县城生态环境;积极实施拆墙透绿、破硬植绿、见缝插绿工程,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2006年,被建设部通报表彰为“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县”。在狠抓县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乡镇集镇建设,胡家坝、高寨子、铁锁关、大安、代家坝、燕子砭、广坪、青木川等一批小城镇蓬勃发展,聚集、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

宁强-优势资源

 

宁强自古为秦蜀要冲,是沟通大西北与大西南的主要门户和黄金通道,宝成、阳安铁路纵贯县境,108国道穿腹

宁强风光

而过,西汉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宁棋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从县城4小时车程可分别抵达西安、成都,“蜀道难”的历史一去不复返。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进展较快,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110公里,“两横四纵”公路网初步形成。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物、矿产、水能资源是宁强的三大优势资源。全县林木资源丰富,有树种282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有连香、杜仲等7种。林业用地316万亩,森林覆盖率49.8%,活立木总蓄量达419.8万立方米,有五丁关、红石梁两大林场。已初步形成以杜仲、天麻、西洋参为主的中药材,以木耳香菇为住的食用菌,以核桃、柿饼为主的干鲜果等七大生产基地。生漆油桐是宁强的传统项目,历史悠久。“宁强雀舌”、“金牛早”等名优茶叶,享誉海内外。野生动物有18目50科142种,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0种。宁强草场资源丰富,适宜养殖。养牛、养羊、养猪、养禽为主的养殖业已成为县上的优势产业。
宁强地处宁略勉三角地带,成矿条件优越,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列汉中市第二位。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1种,矿石量26840万吨,潜在价值达132亿万。其中金属矿藏5种,42个矿点,主要有铁、铜、锰、锌、金等,经初步探明,单黄金储量既有3万多公斤。非金属矿藏占全县矿藏的94%,构成本县矿藏的主体,主要有石棉重晶石大理石、花岗石、海泡石、菊花石等。
县境内有嘉陵江、汉水两大水系,蕴藏水能资源17.46万千瓦,已开发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3万千瓦,正在建设中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二郎坝水电工程计划装机5万千瓦,年发电量2亿度。

宁强-第三产业

 

 近年来,宁强县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以商贸物流、房地产、文化、金融、社会服务为重点,运

宁强茶艺表演

用现代经营理念和方式,第三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改善县域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立足扩张总量,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县域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框架基本形成。截止2007年11月20日,全县累计发展个体私营企业3328户,其中:个体工商户3174户,注册资金9744万元;私营企业154户,从业人数达3539人,注册资本9533万元。 
按行业类别划分:从事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9户;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3户;批发和零售业2168户;住宿和餐饮业499户;金融业50户;房地产业4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2户;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9户;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户;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431户;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户。其发展特点是:
1、经营行业不断拓宽。从已登记注册情况看,全县个体私营经济从事第三产业的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仍相对居多,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业占总数的65%,从事餐饮住宿业占总数的14.9%,从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总数的0.94%,从事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占总数的12.68%,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总数的0.85%。
2、增长速度持续加快。从登记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上缴税金等主要指标统计看,截止到2007年11月20日,今年全县新增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265户,较上年增长2.84%,其中:私营企业47户,增长56%;个体工商户1218户,增长1.5%;从业人数1827人,较上年增长19%;注册资金总计19277万元,较上年增长27.7%;上缴税金1893万元,较上年增长5.6%。
3、经营规模上有新突破。在注册资金的构成上,公司化的私营企业所占份额较大,私营企业经营规模有新突破。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为3620万元,占总额的18.77%。从近两年企业的注册登记可以看出,注册资金2000万元以上1户;1000万元至2000万元3户;500万元至1000万元7户;300万元至500万元8户;200万元至300万元9户;100万元至200万元27户;50万元至100万元56户;10万元至50万元20户;10万元以下23户。

宁强-旅游景点

 

自然遗产景区。位于108国道陕西省宁强县宽川乡500米处,距汉中市约75公里。延宽川老街后缓坡曲径行约1里,有泉

泛珠泉风景区

一眼名龙泉,广约30平方米,深沉清澈,夏凉冬暖。天愈旱而水愈旺。泉中水泡上冒如泛珠,故称泛珠龙泉。泉边垂柳修竹,蝶飞鸟鸣,清晨黄昏,云气蒸腾。昔日泉边有亭,立石碑数通。现仅存本世纪30年代海南琼山黄保德撰写之“龙泉记”,记中盛赞龙泉的奇观灵景,可以与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海南琼崖的泂酌泉相比美。泛珠泉又名龙泉,位于宽川乡龙泉村水磨沟,108国道东侧二里许,南距县城25公里,北距大安18公里,海拔800米。泉面阔约30平方米(据《宁强州志》载;原阔约半亩),深1.5米,水呈兰色,清澈似镜,自下而上,泛珠如沸,晶莹夺目,泛珠泉由此得名。日流量17028立方米,水质甘冽为优质矿泉水,近趋赏之,倒影如画;蓝天、白云、丛林、翠竹倒映其中,在阳光照射下,绚丽夺目,如梦如幻。周围原有碑记三通,惜多已毁弃,仅民国二十四年琼山黄保德所立《龙泉记》石碑尚存。黄保德在碑文中对龙泉大加赞赏,认为比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其神韵潇洒有过之而不及,还叹惜善写游记的旅行家徐霞客不曾来此,著《水径》的作者桑钦又多所遗漏,致使这一胜迹,湮没不彰。泉下40米处,有水磨小楼一座,水推磨转,浪若飞花,别具山乡古朴情趣。泉溪自东而西,奔涌而下,宛若玉带镶嵌于翠谷青峦之中,清新飘逸,浪花四溅,山谷轰鸣,叹为观止。

青木川古镇现保存古朴独特、雕梁画栋、风格典雅,古建筑房屋260余间,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已于200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是以魏辅唐新、老宅院、回龙场老街以洋房子、辅友社、船形屋为主体的所有清代和民国建筑及辅仁中学礼堂。古镇现存的古街回龙场,系明成化年间所建,东西长800多米,宽50余米,街道宽4米,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古街上近百家人户的房子都是四合院,二进二出的两层结构,保存度达80%。古镇保存最为完整的是魏氏宅院,系民国年间知名绅士魏辅唐所建。现遗存有魏氏宅院两处,商贸用房5处,遗留其倡办中学一所,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保存度达85%。临近8公里处有明清时瞿氏、魏氏、赵氏、屠氏祠堂,并有立碑刻字,保存度达70%。青木川是一块美丽、富饶、神奇而正待开发的风水宝地,有丰富的资源,有悠久深厚的文化沉淀,也有很多令人陶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具市场发展潜力,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青木川景区

位于陕西宁强县东南,在国家二河高速路陕西汉中宁强段,距汉中市70公里韩家坝出口7公里处。明初成化二十一年(1396)羌人首领率羌民起义曾在此设寨聚义,明太祖朱元璋派征西将军耿炳文镇压。1397年9月又遣宁羌卫指挥姜观在今宁强县城所在地修筑城池,将宁羌卫由甘肃徽州移于此,民国二年改为宁强县至今。九台观景区自然风光独特秀美,以九座相连的山峰而得名。主要由九台观、宝塔寺、李家洞三个景点组成,三个景点紧相连,景观特色不同风采各有千秋,九台观为峰顶一道观,远远遥望,秀美险绝,势欲腾空,一年四季游人香客不断。宝塔寺,因山岩上下层叠状如宝塔而得名,上下绝壁,仅一羊肠小道相通,实乃绝佳景致。明初羌民起义领袖田九成曾以此为据点,抗击明军,寨口石刻寨名至今犹存,宝塔寺下山腰有溶洞名李家洞,洞内钟乳千姿百态,深幽莫测。

九台观风景区

宁强-宁强地震

 

地震图

从陕西省地震局了解到,据陕西省地震台网测定,2008年05月13日12时59分我省宁强县(北纬32.8度,东经105.7度)发生3.7级地震;14时05分,我省宁强县(北纬32.8度,东经105.6度)发生2.6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8年5月13日15时7分在四川汶川县(温江西北53km,北纬30.9度,东经103.4度)发生6.1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8年5月13日16时11分在四川青川县(震中位于北纬32.5度,东经105.2度)发生4.1级地震

宁强-特色小吃

 

明代建州之初,以稻粟为主,杂以豆类、薯类。清代以后,川道主食稻、麦。山地主食包谷、薯类。山区惯用鼎锅(吊锅)为炊,做饭、烤火两便。民喜肉食,好佳酿。每杀年猪,常请朋友聚餐畅饮,名曰吃庖汤。食肉,喜熏腊,习惯大块,称木梳肉,以示好客大方。味尚酸、辣、麻咸,尤以酸辣为最,家家不离泡菜坛和浆水缸,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穿穿”之民谚。食粮品种繁多,人民多善粗粮细作,变化调剂。家常便饭有:菜豆腐、粗老灌、小豆面、搅团、蝌蚂子、拨面、面削削、卜拉子(亦称面渣渣)、拌汤、甜浆、凉粉等。佐餐之干、鲜、腌、泡诸小菜,品味长。巴山的开花镆,苍社沟的罐罐油茶(羌人遗风),曾家河、黑水的小豆面,独具特色。乡俗好客,大凡婚丧嫁娶、生辰满月及修房迁居,甚至入学、上任、出门、远归,皆尚办酒席。逢年过节都要专程接客(多是娘家接女儿)进餐,菜肴制作、摆设各地有异。解放后,经土地改革,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稻麦产量提高,山区细粮比率大增,菜肴品类增。时令鲜菜,加上传统的熏腊、腌泡制品及山珍海味,形成宁强特有的食品风格。
地方风味食品独具特色的有:王婆麻辣鸡、王家核桃镆、假鱼和根面角。王婆麻辣鸡香味长;王家核桃镆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民国时期曾受省府嘉奖;假鱼和根面角除宁强外一绝无仅有,近年已登上豪华餐桌。

宁强县各地均可见到的小吃,系纯天然绿色食品。野生蕨根提取的淀粉作皮,以鲜蔬菜为馅,急火蒸成,佐以酸辣调味之汁。麻辣爽口,回味悠长。现有半月形和菱形,依其各自形状称为“根面角子”和“菱角”,有荤素两种馅。因其开胃健脾,老少皆宜,宜堂宜野,街头小吃和宾馆宴席上颇受欢迎。

特色小吃根面角

王家核桃馍

王家核桃馍

属宁强传统风味小吃。王记福兴老号核桃馍开业于清乾隆年间,其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其特点是:色泽金黄,油酥可口,久贮不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此馍小如瓷盏,色橙黄,味浓郁,入口香酥,食后每一回味,便觉余香自舌本间生。尤难得者为耐放,虽累日逾旬仍与新出堂无异,这在旧时代可以说是有口皆碑的。因其具有如许特色,所以北上西安、南下成都的旅客,慕其名者都要买上几封,或馈赠亲友或自家品尝,以增添生活中的佳趣。因此特点此馍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了许多轶闻轶事,其最为脍炙人口的是: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为了向其主子讨好,曾将此饼进陈御用。此事一经传扬开来,这馍在群众中却从此身价百倍,大为称道。

 

宁强传统美食之一。50年代初发展,现有多家制作,以王家最为正宗。制作方法独特:将鸡煮至八成熟,以盐腌制,鲜鸡汤兑料拌匀即食。肉质细嫩含脆,肥而不腻,辣而不燥,异香扑鼻,鲜美异常。

王婆麻辣鸡

宁强-宁强文化

 

美术展馆
宁强县山川俊秀,人杰地灵,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早在清晚期就出现了闻名海上的谢泗泉,到了三四十年代,出现了燕玉山、王岱安、陈锦章等书画名家。宁强县近来先后有梁新云、封海洪、杜正満、牟君诚、陈华春等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 17人次。同时也涌现了文杰、田洪宝、苏万强、党顺利等一批年富力强,水平卓异的本县书法家。展馆作品包括:书法、国画、油画、水粉、素描等。作者含盖了全国各地来宁客人所留下的墨宝及我省、市、县各级书画家及部分中小学生的墨迹画作,作品异彩纷呈,光彩耀眼。

 

 

 

 

 

 

 

 

 

 

 

 

 

 

 

 

 

 

 

 

 

 

 

 

汉源奇石馆

“奇石”又称雅石、赏石、玩石,乃奇形怪状之石。因风雨侵蚀,水冲日晒,四时氛诊而成奇石,其妙在天成,非人工而为。 汉源奇石可谓千奇百怪,异彩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全是自然天成,超凡脱俗,令人赏心悦目。中心展出的奇石是本县奇石协会的会员们多年收集的个人藏品,主要以宁强境内汉水源头的古生物化石嘉陵江流域的卵彩石和秦巴山涧的龙骨石、竹叶石、生肖石、文字石、象形石为主,它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俏物酷似,寓意幽深。石展展品中,有的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奇石展览,并获得各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