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喝的不是奶,是添加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58:58
从本月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根据新规,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必须要在包装上毫无保留地进行明示。南京市民许女士特意看了一下,孩子几乎每天都喝的一款牛奶新包装,竟添加了11种食品添加剂。(扬子晚报6月8日报道 )
http://news.163.com/10/0608/02/68KERJ6500014AED.html

如果不是看到这篇报道,我们还真不知道一种牛奶里竟然能添加11种食品添加剂,看到那些“乳酸、果胶、柠檬酸钠、琳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海藻酸丙二醇酯、瓜尔胶、阿斯巴甜、安赛蜜、柠檬酸、苯丙氨酸”等深奥的名称,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感到震惊——原来我们喝的不是单纯的牛奶,而是添加剂。

面对这些并不常见的名称,没有人不会担心它们的安全问题。我尝试对这些名称逐一进行了百度,还好,这些添加剂都还属于食品允许添加的范畴,也多是用于食品行业。但是,一些东西虽然可以并被法规允许添加到食品内,却也有着些许禁忌。比如,在百度百科中,阿斯巴甜被描述为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人最理想的甜味剂,但同样描述为苯丙酮尿症患者不宜食用。安赛蜜虽然是一种安全的化学品并允许添加于食品,但经常食用安赛蜜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严重,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食用,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导致急性大出血……

也就是说,在这些被法规允许并被视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事实上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对部分人群造成身体和健康损害。这是科学上的事实——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牛奶,在理论上远远不如纯正的天然牛奶更安全。也许厂家会以增加口感和美食度,以“好看好吃好卖”为由头用食品添加剂来调和牛奶的口味,迎合市场需求。但在法规允许的同时,却缺失了告知食品添加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责任——我们至今没有看到过哪些牛奶产品在标注添加剂的同时,如药品般标注饮食禁忌和不宜人群,而事实上,这样的禁忌和不宜是存在的,并且如果摄入过量,是会要人命的。

必然的,会有人认为我吹毛求疵。但请想一想,过往果冻噎死人的新闻案例告诉我们,食品安全是需要巨细并以人为本的。因为果冻噎死人事件的发生,我们国家已经改变了果冻生产国家强制标准,重新限定了果冻的形状和大小。而且,在食品上标注健康安全警示,在国际上一直就有先例,比如美国烟、酒、食品上就必须有对应的添加含量以及相关健康警示;我国也在去年开始规定,所有添加芦荟的食品均须标注警示语“芦荟食品需慎用”,并指出常人每日食用量等;欧美一些国家还要求在一些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注有产品过敏提示……

食品安全,不是小事,因此绝对不能只靠剥茧抽丝式的管理方式——只有出了人命问题才去想该解决问题,应该有未雨绸缪思维,在问题没有出现之前去想该如何规避问题。比如眼下,有关部门出于安全考虑,在允许食品添加安全的添加剂的同时,也规定厂家必须标注添加剂名称,这样固然把自由选择消费的权力给了公众,但公众并不都是化学家和医学家,会让公众堕入对深奥食品添加剂名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境地中,也同时并没有真的驱避安全隐患。那么,就有必要进行法规建设,要求厂家必须标注食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的禁忌和不宜人群,以让消费者更清晰甄别是否需要或可以食用该种食品。这是对生命负责,也是对安全隐患的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