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悲哀与悲哀的人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31:15

万物之灵,这是人类给自己的称誉。人类能这样称誉自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其他生物无可比拟的、足以使自己自豪的人类文明。然而,人类在创建辉煌文明的同时,也在逐步给自己制造麻烦,甚至是灾难。

当人类的科技水平、生产能力(包括自身的生产能力)还没有增长到足以给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自身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时候,这种增长与人类的内外环境是相容的。但近代以来,特别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出现以来,这种相容的状态就在迅速地向反面转化。现在,人类就正挣扎在这种明智与愚昧、新生与自我消亡的路口上。

地球在变暖,气候在恶化,江河湖海都被污染,没有人能够否定,正是人类自己的行为导致了自己所不情愿出现的这种变化。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什么会为这种自己所不情愿发生的变化做出努力,甚至还那样孜孜以求呢?原因就在于人类的非理性的欲望。当人们乘坐现代化的飞机遨游于蓝天的时候,当高速公路不断延伸、扩展,成功人士驾驶着作为高科技标志的车辆驰骋在大地上的时候,人类陶醉在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之中——以往的人类何曾拥有过如此快捷的效率?何曾拥有过如此大的活动半径?人类沉浸在自己的成就之中,充满着惬意。而这种成就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带来的无尽的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损害,全然被忽略了,长远的考虑理所当然地让位于眼前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享受了。当人类的生产活动还远不足以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时候,中国的古人就说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而今天,人类的活动对环境越来越造成破坏性影响的时侯,人类却不顾明天,最多只是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前提下,对明天有所兼顾。君不见,飞机制造商、汽车生产商,以至于经济社会的调控者,何曾想过限产?他们唯恐不能多产多销。人类的追求永无止境、人类的需求永远不会满足,这是不能质疑的。否则,人类就不成其为人类了。但是,当人类的生产能力已经大到足以给环境带来重大损害、并且正在进行这种损害的时候,难道人类不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需求吗?显然,人类已经到了要对自己的需求进行审视、进行选择、进行控制的时候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应当以不损害环境为前提,或者说,人类应当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需要,这应当成为一条基本的原则。然而,这会成为公认的、能够得到实际实行的原则吗?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至今还在肆虐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不是由于人类基本生活资料的供给突然发生短缺,而是人们无止境的追求财富、追求资产增值的共同行为发展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最终只能曲终人散。银行家们想无止境地扩大自己的金融业务,在业务的不断扩张中实现财富的不断集聚。千千万万的房贷者和炒房者寄希望于房价的持续上涨,以免除他们的还贷之忧和实现资产的增值。2007年,中国的房产商、炒房者、千千万万的股民们、媒体,以至于地方政府的首脑,也在为地价、房价、股市的持续上涨而欢呼雀跃。房地产商不相信房产会卖不出去,囤地者不相信地价会终止上涨,炒房者不相信自己会成为最后的房东,股民们不相信自己会成为最终的套牢者。然而,这种共同一致的非理性行为,就如同物理学上有着强烈破坏作用的 “共振”现象一样,最终会导致桥梁的崩塌。这一结局终于来到了。奇怪的是,地还是那些地,房产还是那些房产,上市公司还是那些上市公司,只是它们的纸面价值变了、下跌了,人类就发生了这样广泛而持久的灾难。至今,我们没有看到人类对这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现在又发生的人类自导自演的悲剧形成足以使这种悲剧不再重演的新的认识,他们仍然不加改变地象过去一样认为,“经济是有周期性的,总是重复着上升、下降、触底、复苏,又上升这样的周期”,而不以过去从未有过的深度和视角更深刻地思考,这种周期变化和过大的幅度是否最终来源于人类现在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方式。

按需生产、以销定产应当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铁律。尽管从产品开发的角度讲,新产品、新技术能够创造新的需求。但是,从规模上讲,生产应当与需求相适应。经济增长与社会需要应当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然而,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经济增长成了目的、成了追求,社会需求却变成了手段。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在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高速增长。一任总统告别政坛时,都会把经济增长作为最耀眼的政绩。眼前还在继续的这场金融、经济危机中,各国也是在千方百计的注入资金、扩大支出,以维系经济的增长。人们都巴望经济列车永不停歇地、以加速度的方式运行下去。然而,这种状况是可能的吗?很多人都在质疑。那么,为什么各个国家都会这样追求呢?因为有一种人类自己选择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共同的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在支配着人们。这一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的核心是,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生产才能得到作为主体的初次分配,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而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并没有可以度量的同一尺度,只能依其稀缺性由市场认定并以此决定其分配。在这种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的支配下,掌握稀缺生产要素(资本)的人们,渴求在经济的增长中实现财富的膨胀;不掌握稀缺生产要素的人们,因为不进入社会生产就得不到基本分配,也希望社会生产持续繁荣自己能够就业而得到一份基本的社会分配赖以生存和谋求自己的发展;社会的管理者、政府的领导人同样也希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实现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增加就业、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维护自己的执政。因而,追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成了人们的共同行为。

在经济高增长难以维系的同时,社会产品赖以实现销售的社会购买力,也不是向着有利于社会总体购买力最大化而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倾斜,而是在按生产要素贡献大小分配的原则支配下,向控制着稀缺生产要素(资本)而边际消费倾向最小的少数人集中。大量有着现实消费需求、能够把手中的购买力迅速转化为社会需求的人们,却因为失业、因为不占有稀缺生产要素而得不到实现其现实消费需求所需要的社会分配。一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社会财富占有量最大化的少数人,希望全社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用以支持他们的财富以更大的速率扩张下去的社会购买力;另一方面,他们又凭借其对稀缺生产要素的占有,不遗余力、甚至几近疯狂地把形成社会购买力的社会财富的占有凭证——货币更多、更快地集中于他们自己。这就是当今社会生产与社会分配中最大的悖论——人们希望有更多的有效需求来支持经济的增长,而社会分配却并不支持社会有效需求的尽可能实现。一方面,在强烈的经济增长愿望的驱动下,社会生产的供给能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分配又遏制社会需求的尽可能实现,这就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推动着经济社会危机的不断酝酿和生成,并且以更大的规模爆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一些国家的人口、劳动力却在持续增长,就业空前困难。在劳动力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的现实情况面前,社会应当按照供求平衡的基本原理,根据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来安排就业,在积极扩大就业、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同时,同样积极的进行劳动力分流以减少劳动力的供给,从两个方面实现劳动力供求的大体平衡。但由于现行分配制度的制约,劳动力只有进入社会生产才能得到作为基本分配的初次分配,因而人们只有蜂拥而至,争抢远远不够的劳动岗位。劳动力市场应当有一定的竞争,有一定的竞争有利于企业选择优秀的劳动力、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但也要避免过度竞争。因为劳动力市场过度竞争是大量社会成员不能安居乐业、谋生艰难、社会不安定的表现,也不利于劳动工资的增长,过高的求职成本还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因此,社会应当顺应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力需求下降的实际,对分配制度进行重大调整,适当缩小初次分配的份额、扩大再分配的份额,让不能实现、没有实现就业的社会成员从社会再分配中得到的社会分配有所提高,使一些就业条件相对差的人脱离劳动力市场,以实现劳动力的分流,降低全社会的就业竞争压力。据财政部最近发布的资料,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约30%,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2009年5月6日人民政协报)。这一数据为我们适当缩小初次分配的份额、扩大再分配的份额提供了可能。

除了环境恶化、社会生产分配中的深层次问题矛盾以外,人类社会还有一大悲哀,即战争阴云不散。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百上千万人甚至以亿计的人们死于战争。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又先后爆发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区域性战争,继续给一些国家和人民造成灾难。战争伴随私有制的出现、国家的出现而产生,但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人类应该逐渐走上告别战争的轨道。然而在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战争阴云依然笼罩在地球村的上空。大量的科研力量、资源、足以摧毁地球的核能被用于战争准备,军事演习一浪高过一浪,导弹发射、地下核试验,隔不多久又来一次。风度翩翩的国家政要们,思想的深处依然是大自然的丛林规划,在他们认为需要的时候就会随时按下战争的按钮。“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样的格言至今还在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军人投入战争,而不问战争的性质。试图人类现在就告别战争当然是一种奢望,但逐步地向最终告别战争的方向行进应当不是一种奢求。然而,至今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人类已经开始走向最终告别战争的轨道。

人们都希望人类社会更加和谐,都希望人类社会越来越趋于理想的、适合于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中。但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把绞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悲哀,终究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怎样使人类及其社会明智起来,最终告别自己的悲哀,应当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一个根本性的、有更多人思考并努力践行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