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欲病―已病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4:26:41
“已病”已经发生疾病。

  “未病”

  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除①躯体的完整和健全,还包括②心理以及③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正常,是中医强调的“阴阳平和”,属于未病范畴。

  “治未病”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前沿的命题,体现了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如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成为指导“治未病”的一大法则;唐代孙思邈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医学的功能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专论《不治已病治未病》,将“治未病”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清代叶天士更是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学观点,强调采取主动措施防变于先的重要意义。

  经过历代医家两千多年来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治未病”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把握了预防保健的三个主要层次,也可以说是“治未病”的三种境界,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是“治未病”的第一要义;“既病防变”着力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瘥后防复”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其核心,落实到一个“防”字上,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治未病”首先应该着眼于平素养护和调摄,在平时注意保养身体,从培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袭两个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正是这些思想的典型表达。

  

  “欲病”

  源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从事医生职业的人,①最好的医生,善于在人们身体健康之时,担心生病,注重养生,保持健康。②中等水平的医生,要善于抓住将要生病,而还没有发生疾病之时,担心疾病的发生,而注重欲病早调,避免疾病的发生。③一般水平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待疾病发生了才诊治,当然也就困难了!

  “欲病”之病,如孙思邈说:“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千金要方》)。”很多人的痛苦在于身体不适,精神和体力今不如昔,一定及早了解养生的方法,尽快调理,避免疾病的困扰。如果勉强忍受,不进行调理,自认为可以自愈,过不了很久,就发展为顽疾。“欲病”之病,实质是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孙思邈说:“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养生防病“欲病”早调,①调治心态,②运动健身,③关键是医生的辨证施调。

  “欲病”,预防在先。孙思邈说:“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千金要方》)。”突出“欲病先防”,强调顺应自然整体观,重视药物,以调动体内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法论》)”。①如错过对“未病”预防,②不能再错过对“欲病”预防。

   预防3步:主动适应自然的规律,增强体质,①在未病的情况下,积极防御,②发展到欲病状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的预防,其位置应当大步前移,前置到未病之前,前置到欲病之前!③发展到已病状态,则积极治疗疾病和病后调养,以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