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换技术”让汽车业付出沉重代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1:11:48

“市场换技术”让汽车业付出沉重代价

2010-06-04 08:07:39

浏览 602 次 | 评论 0 条

邱 林

“以市场换技术”正在被作为一个符号,用来概括中国轿车业引进合资近30年来的实践。“以市场换技术,丢了市场,技术一点也没得到,中国轿车业已经沦为了跨国公司的附庸。” 这种负面结论,在业内业外,在上自专家学者,下到网民中间广为传播。其实,稍微回顾一下历史,就会看到,这是一种无意或有意的误读。(2010年第11期《财经国家周刊》)

在许多人质疑“市场换技术”这一政策时,一位新华社资深记者日前在《财经国家周刊》发表长篇文章立挺“市场换技术”,其用意让人匪夷所思。文章说,合资,充分利用了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和全球汽车产业重心东移的契机,50对50的股比,是外资不可逾越的红线。在早期的合资,如一汽大众,中方占60%的股份,大众占30%,奥迪占10%,是不是跨国公司的附庸,不是一目了然吗。

的确,少数中国汽车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中获得了一定的技术,但那毕竟是个别企业,不应以偏概全,而大多数中国企业却没有从“技术换市场”中得到好处。以华晨与宝马合资为例。自2003年宝马与华晨成立合资公司以来,宝马的“中国化”历程比较顺利。然而,以2007年更换华晨宝马总裁为契机,宝马将合资公司销售权划归宝马大中华区。宝马将市场推广、品牌传播、广告投放和渠道管理一并纳入旗下,完成了全面掌控合资公司的重要一步。

这次调整,被外界视为是“宝马向合资公司收权,华晨宝马沦为代工厂”的信号。对宝马“收权”,华晨方面沉默地接受了这一改变。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战略目的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其“独占性生产要素”在中国庞大的市场上获得最大利益。

实际上,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已越来越成为一句空话,汽车业逐渐演化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工厂,仅靠合资比例限制坐享合资收益。由于缺乏成功创新,只能拼接安装别人构思、发明和设计的产品。由于缺乏创新,中国企业只能向跨国公司支付巨额的专利技术使用费。因为没有大品牌,中国企业只能背负“世界工厂”的沉重负担,跨国公司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却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近几年来,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企业已经把自主品牌放在了关系自己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上来。但自主开发一直是国内汽车业的“软肋”,制约自主品牌的瓶颈一直都是技术水平。因此,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中外合资的品牌汽车,用低价向美国、欧洲大量销售产品,美其名曰占领市场。其出口实际上是亏损的,靠国内市场利润来弥补。

也就是说,是中国的消费者在牺牲自己的利益,补贴美国、欧洲的消费者。这类中外合资的品牌汽车出口得越多,中国人的经济利益也就向国外流失得越多。这样,中国消费者支持“自主品牌”所作出的牺牲,不但补贴给了外国消费者,而且还扶持了一个或多个外国品牌。

著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在中国汽车业,跨国公司不仅掌握核心技术,还占据了半数以上的中国市场。不可否认,我们换来了一些技术,但在换技术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把市场拱手让出,还丧失了当年的开发技术,彻底沦为跨国公司的附庸。现在市场上所有的主流车型都是合资企业引入的产品。

据统计,在中国汽车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等关键领域,跨国公司控制的市场份额甚至高达90%;零部件市场占到60%以上的份额。而在轿车零部件行业,有专家估计会达到80%以上。作为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一旦丧失了市场的主体地位,则很可能意味着中国汽车业被跨国公司“掏空”。

“技术换市场”是当初中国引进外资的一种期待,但大多数跨国公司并没有履行“技术换市场”的承诺,带动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反而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科技创新造成“挤出”效应,让中国汽车业付出了沉重代价。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与跨国公司搞共同开发而不创自主品牌,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其开发出的产品越好,越是强化了跨国公司的品牌力量,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生存空间也就越小。

 

0上一篇 << 2030年称霸全球的虚荣中国负担不…      下一篇 >> 没有世界品牌,中国制造怎不黯然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