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机关工作--做人做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04:33
做事、做人、心态。



首先谈谈做事,请注意我先只谈新进公务员的做事,为官之道各有所悟,无从同大家谈起:



对于初任公务员,我们的目的就是把工作做好,把人缘搞好,还能在上班时间挤出点时间干自己想干的。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应该是提前一刻钟进办公室,做好环境卫生。打开窗通通风,打开饮水机的电让大家一进门就有热水喝,擦桌,不只自己的桌,领导的桌,还有同事们的桌,整个办公室的地扫一下,给花浇浇水,让团队有一个健康清爽的工作环境!环境好你自己心情也舒畅啊!作一次不算稀奇,但是你应该在头两年坚持天天,最差最差每周作一次!



第二件事应该是列工作计划清单(每月一次,如果忙的话应该每周一次,你的计划越清楚,你就越从容,越从容就越能应对变化,公务员要应对的变化是非常多的,肯定超出你的想象。因为你所面临的领导多,多头领导是天天都会有的,所以突发事件也是你必须面对处理的,人很难一心两用,那么怎么排先后词序,怎么留出时间都是你要慢慢摸索出的)



第三件事情是一天数次看工作计划清单表格,详细记录自己做到各项所用的时间,与计划相比较,节约时间的原因,超支时间的原因!

1. 自己日常都负责哪些工作?

2. 哪些是必须做的?

3. 哪些是尽量做的?

4. 哪些是近期领导临时加的非常规工作?应该在什么时候交差?

5. 每样工作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和效果?

6. 每样工作应该花多少时间?

7. 哪些是重要的应该先做的?

8. 哪些是次要的可以后做,实在没时间就先不做的?

9. 哪些是自己没必要花时间做的,或难以做好的,可以让别人做或帮着做的?

10. 如何自己说服自己把应该做但不想做不喜欢做的变成乐意做的?

11. 如何自己说服自己把不该做但很想做很喜欢做的不在上班时间做或根本不做不想?

12. 如果环境允许,尽最好的效率把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后,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兴趣爱好,学一些有用的知识,不断充电。

13. 给自己留一点时间看看坛子上的好帖,发帖分享一下自己的原创及转帖的好帖,灌灌水,增长一下见识,看到好帖回一下,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整个环境里的人都感染这种优秀!

14. 不要相信自己的自制力,按这个原则老老实实地打个表格,把工作计划、内容、次序、程度和每项工作花费的时间列个详细清单,一天至少看六七遍!每天都总结一下自己的时间管理原则是否正确?自己所计划的都做到、做好了么?什么原因?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尽全力让同样或类似错误的发生成为一种不可能!



接下来,举手之劳,要多留心处处能有机会有能力就要帮助别人。特别对于刚开始的公务员朋友,对于年长的同事,务必注意这一点,细微之处人家就会对你刮目相看,说不定关键时候就会推你一把,你要知道,选拔任用领导时都是要民主评议的。另外,帮助别人也是现在这个物质社会难得的美德,试想如果遇到难处的是你,别人都在袖手旁观,你会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吗?我们用换位思考来想想,为别人想也是为了自己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这完全可以是信手拾来的平凡行为,应处处可触的流通起来,成为人人同享的公共行为,何必吝啬!



比如,你看到公共场所大白天电灯还亮着、水管不用开着,不如我们顺手把灯、水管关掉;当你从电梯里出来,正好看到别的同志搬着重物,不如顺手帮助搬一下;再比如,你的同事(很有可能是你的头头)开车刚要停下车去开车库门,你正好路过此地,不妨你顺手把车库门打开,免得他还要下车自己开门······成人为己,成己为人嘛,既可以让你拥有很好的美德,又让你在群众的心目中加分,何乐而不为呢。对了,特别是电脑方面,你帮帮老同志觉得不算什么,但是人家就很感激你的,在态度上不要卖弄,也不要不耐烦,如果没有时间,那先婉拒,学会说不,一旦你帮别人弄了,那就一定要弄好,给人要留下好印象。机关之中,无所谓业绩,业绩全来自好的印象!



还有,就是要把握做事情的度,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坚持,新人一定要带来新气象,这样才能比较快的脱颖而出。你有一个好的idea远远不够,还必须进一步去执行、推动和落实,在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障碍,怎么办?要想想太极是怎么打的!我们要练就的是一种面对困难的态度,更是一种气魄。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不能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就看有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奥运即将召开,大家在运动竞赛中体会到什么?是钢铁般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记得市领导谈到上海发展基本经验时曾归结于一点,就是坚持开创性、操作性和坚韧性的有机统一。当前的转型变革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和危机多发期,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战,尤其需要坚强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尤其需要克服、超越、破解矛盾和困难的意志和本领。



对做事来讲,我们做事能不能成功,能在多大意义上成功,不仅要看智商IQ和情商EQ,更要看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一些人由于负面思维定势,遭遇困难时习惯于两手一摊,一味埋怨条件不好,环境太差,时机不成熟,总是归因于外,却从不从自身寻求内在原因,不可能、没办法、无解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实际上,在机关里,没有“无解”一说。没有最优解,可有次优解;没有次优解,可有满意解;没有满意解,可有非劣解(Pareto解)。当问题实在难以求解、化解或破解时,不求甚解,难得糊涂或许就是最好的解;冷处理,以静制动,静观其变,甚或可实现无为而为,无为而治。这当中关键是看是否有这份意愿,是否肯动这番脑筋,是否愿花这样的力气,是否能审时度势。



我始终笃信:毅力决定气力,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办法,布局决定结局,定位决定地位,态度决定高度。



最后提醒大家:领导说好就是好!领导说好才是好!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好,甚至可以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接手。你没那个时间和精力!评价做的好还是做的不好千万不是你自己觉得,而是你去体会领导对你的评价,这个我想大家都是聪明人,应该会在丝丝细节中体会到的,而且领导也会借机会向你传达的,绝对不是直来直去,咱中国人的官场里可绝对没有什么直来直去的哦。而且做事做的好,最关键最关键是要领导说你好!另外只要你自己心安理得就行。



下面来谈谈做人方面,可能就是机关最大最大的学问拉,做人其实和做事很难区分,什么样的人其实就能做出什么样的事,而且做人有时很难具体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况且各个部门领导不同境遇不同,差别会非常之大,大的,呵呵,你难以想象。



首先明确哦,做事是基本,是你在其位谋其职,而我这里说的做人就是目标向上吧。不是一般意义的为人处事。就是说,你有所野心,你想要成为头脑。我想告诉大家:评判公务员是否做的成功的标志只有一个——即你的官职升的有多高!(呵呵,此话一出,必招致许多反对之声,而反对这话的人必定都不在位高权重之处,在那个位子的人都悄悄点头,会心一笑。)



那么怎么样才能平步青云呢?在机关里简单可以归结为:做对事,跟对人。大家也许很早就听过,而这个理解可能和我要说的不太一样。



做对事前面已经说了,做对事不是争取做你喜欢做的事,而是先把分配给你的事做好,而作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机关可能实在比较难以实现,但点滴的表现都决定了你是不是有机会更有可能做你喜欢做的事。



现在来说说跟对人,跟对人我想和别人说的也不太一样,大多数人都是说你要选对人跟,而这在机关在新进公务员也不大可能。那怎么办?那就看谁最有用能帮你实现个人的发展啦!投最有用的人的喜好了!说得直白些吧,跟人把握一个原则:别紧紧跟着你的直接领导!跨过他(她),想办法跟到并跟住他的上一级领导!比如你在处(科),你就要想跟到你的局长(处长),即使是副的,比较得力的也行!难吗?当然很难,不难的事还希望你去努力干嘛,但是回报也是快而明显的,无数的事实证明着这一点。大家都是高学历高智商的,冰雪聪明。你一定要想好你要在领导的领导面前表现出你突出的哪一点,而这一点是单位里和他取向相同的,别人没有你有的,这样你就打开局面了。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你想想即使同样是皇亲国戚之后人,没有把握好机会,境遇就是天差地别的了。而对于一介布衣,更是不易。



这样吧,我来分开谈,因为现在公务员的发展方向主要分为专业化和综合化两方面。专业化就是你一步一步成为专才的领导者,比如财税部门。而综合性的就是成为综合部门的领导者,比如政府办公室。但是在一个部门里,也有专业性的和综合性的,这个大家工作了都会清楚,我就不一一说明了。



作为专才,当然专业能力提升是核心。学习就是核心的核心:当今世界最大的、甚至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现在是什么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一个学习致胜的时代。长达二三千年的农业经济是资源驱动,要素驱动;近三四百年的工业经济是资本驱动,财富驱动;而现在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是知识驱动,智力驱动,归根到底是学习驱动。



你要想在专业型的领导面前表现突出就是要成为专才。学习是你立命安身、基业常青的不二法门,学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一个人要想在专业领域取得突破,成为领导,必须要有过人的专业能力,让周围人对你肃然起敬。只要一天停止了学习,知识就会老化,能力都会退化,结果就是被边缘化,乃至淘汰出局。



具体说到学习,应有三个层次: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动力是为什么要学的问题,它本质上是对学习的认识问题,看似解决,其实不然。实际情况是,在机关里干,常常是学习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较真时不要。嘴上也讲学习在今天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学习倒需要理由,却很少付诸行动。相当一部分人的问题主要出在学习的毅力上,他们浅尝辄止,不能坚持。当这两个问题都克服后,学习的能力变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那不是正好嘛,我们都是学习能力强的人,只要我们努力一下我们不就脱颖而出了。



如何学习?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诀,那就是骨子里对学习的热爱。所以我说你一定要认准我要成为这方面的专才。并热爱她,像追求漂亮MM一样!



其次,要静得下心。现代社会越来越物质化、商业化和功利化,诱惑越来越多,心浮气躁成为一种通病,你周围的人上班点了根香烟,就开始看股票的聊股票的太多太正常了,似乎不沉浸于此的倒是傻瓜了呢,而你呢?越是这样就越要沉下心来读书学习,让学习成为生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学会发问。学问是“学”和“问”的有机统一,“问”比“学”更重要,恰如“在科学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样,要惯于、乐于、勇于发问,敢于质疑问难。你该去寻找这样的机会接近领导了吧,不要我再点明了吧······



你们去观察,专业型人才之所以成为领导,一定在于他们不盲从、不轻信,反省、检讨、追问、批判和解构成为一种自觉。他们对专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知识强烈的占有欲望,这里同大家分享一下家宝总理05年在中山大学向大学生深情回忆的自己大学生活。



总理回忆说,他不顾疾病的影响,废寝忘食地读书,常常是看书至深夜,天没亮就又去教室学习了。充实的校园生活使总理收获甚丰。他说,第一是丰富了知识。总理在大学期间主修的是地质学专业,但除此之外,他也对文学和政治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温总理说,他把50%的时间花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另外的50%他是花在兴趣上的。第二是磨炼了意志。学习地质专业非常辛苦,经常是一日两餐,中午馒头加开水,晚上一碗面条,还常在矿山上搬石头。矿石很重,背的时候就算累了也不能蹲下来休息,因为只要一蹲下去就起不来了,总理开玩笑说,正是地质专业的学习锻炼了他的健康身体。第三是认识了很多农民朋友,让他更接近群众、认识了社会。总理非常欣赏大学生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放假别的同学都回家,他却总坚持到农村去做社会调查。



记得哲学巨匠康德写到:“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段话后来成为刻在他墓碑上的名言。



第四,要全方位学习,过程学习。读书是学习,实践使用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有心人。《红楼梦》里的两句话即可概括如何在机关的成长之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最后,要在线学习和团队学习。今天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已有了极大的扩展。无纸化办公(E-administration)为全天候的3A(Anytime, Anywhere, Anyway)学习提供了可能和便利,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大家都不太重视,而我觉得这真好是免费学习的机会,还有很多网站和网络资源,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此外,找同专业方向志同道合的人通过团队学习,深度汇谈和头脑风暴,可以听到各种意见,集思广益;可以传播知识,分享信息,促进团队精神;还可以改善心智模式,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能。



说了很多专才的趋向,现在来谈谈综合性领导者的趋向。



综合性的领导一般都是一个大气。大气的人挥大手笔,显大风范,铸大格局,呈大气象,彰大气派。所有这些都以远大抱负为先导。那么向在综合型领导面前表现出色,首先就是要有远大志向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和表现形式加以展现!我们不主张十分出挑,枪打出头鸟;但也不能默默无闻,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机关只做两件事情(其实到哪都一样),第一“做梦”,第二“圆梦”。做梦就是憧憬未来,就是要竖立远大的理想和愿景,简单的说就是你要成为什么什么“长”,我们认为在区县“处长”应该算是领导干部了,在市级机关目标应该放在“局长”。现在可以说咱中国的机关也处在新老交替过程中,这对同志们是宝贵的战略机遇期,生逢盛世,生逢其时,要奋发有为,大展宏图,用骄人的成绩来证明自身的价值,来彰显高素质人才的风范。



大和小是相对的,正所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远大的目标也是要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综合性的方向不如专业性的方向可以做出突出的业绩,只能在许许多多细小的地方体现我们的过人之处。梅花香自苦寒来,心中升腾的梦想,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实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在机关爬格子的过程绝对不是短程赛,绝对不要想一夕成功,必须持之以恒,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善以成大德,去小恶以保本真。正如胚芽只有通过力量的积蓄才能最终钻出地面,凡成大器、做大事业者,也必须持续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这里我还想特别指出的是,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追寻理想和圆梦之路,不可能笔直坦荡,曲曲折折、起起伏伏在所难免。正确的态度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怨天尤人,不愤世嫉俗;面对现实,积极进取。



作为综合性人才,写文章的本事是少不了要好好培养自己的,这个我想慢点再写另外一篇聊聊吧。(总不能一下子“竹筒倒豆子”吧)



还有作为综合性的人才,一定是交流融通型的人才,一是交流、交往,二是融和、融通。机关里老是培训开会,培训开会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什么?交流呗,就是要沟通有无嘛,通过交往、交流和对话,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减少隔阂,化干戈为玉帛。同时也是观察嘛,察言观色,看谁处在什么位置,谁和谁比较近,谁和谁有冲突,你可以利用什么······饭局上的表现可是对综合型人才的一个考验哦!注意搭建人脉网络,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小团体的引领者,综合管理者必须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也就是如何说话,在什么情况时说什么话,而且绝不是经过很长时间思考的,要脱口而出,才能脱颖而出,这是一项基本功,就像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一样。千万不要以为什么事领导都会看在眼里,领导看不到的多着呢,还不抓着机会好好表现吗?!



同事之间,选择性格各方面相近的,还有一起考进公务员的同学之间一定要多交往、交流。工作有别,机缘不尽相同,但你们经历阅历相仿,困惑和诉求相似,通过经验和教训的分享,从中所获将更加真切更加宝贵,彼此间从他人身上学到的东西完全可能超过从过去学校里或书本中的所得。通过交流,还可以集聚智慧,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寻求共识,正所谓“天地交,万物生;上下交,其志同”。各种培训,包括公务员的双休日讲座,也是极好的不同单位的人交流机会,同志们应该牢牢抓住,其实在机关里比的就是你灵活不灵活了,灵活的人才能更快的“竹子开花节节高”。



在结束谈做人时,我还想提醒大家,公务员毕竟有许多零碎的空闲,多读书读好书,“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看什么书呢?当然专业的书、休闲的书都要看,“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有些书还是值得给大家推荐一下的,而且绝对不是“浅尝辄止”了,比如萧一山的《曾国藩传》,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还有《张居正传》、《周恩来传》等等,以及其他古代的帝王和大臣们的传记,大家自己选感兴趣的人吧。特别是我刚才说的面向综合性官员方向发展的同志要多读细读,读好之后还要紧紧的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勤于思考,再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时代虽然不同,但是咱中国人的选人用人终究是相通的,切记切记!!!



最后来谈谈“心态”,大家都是上海的公务员对吧,那我就从“上”“海”两个字出发来谈吧(呵呵,部分有抄我以前写的公务员精神的文章)。



大家一定要自命不凡,相信自己的卓而不群,此谓“上”。



“上”:做上海的公务员就是要上水平、上台阶、上层次。“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上”是一种风貌,一种精神状态,我希望从大家身上能够看到一种东西,那就是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和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如果要谈得大一些,那么就谈谈:选择来做公务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责任。今天我要补充说一句,选择上海的公务员意味着丧失——这辈子你丧失了平庸的权利!你可以平凡,但绝不允许平庸!曾有人问为什么人才都要涌向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到底有什么分别?我想,说区别很清晰也很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欠发达地区锻炼出来的干部是“人才”,而在发达地区培养的干部就是“人物”了。我们上海的公务员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家级领导人(此处不必再多举例了吧),上海的选人用人的环境总体还是宽松的,地域观念、年龄观念相对弱化(注意注意,仅仅是相对而言,跟人你还是要跟对哦,不跟对再怎么也么有用)。上海的公务员承担了改革排头兵的重任,责任是何等的重大。怎样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当是其中的要义。



上和下是一对范畴,谁都回避不了“上”和“下”的问题。作Leader了要怎么样?作Follower时又该怎么样?我的体会是,“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视己为人”。如果能践行这十六个字,就可以比较好地处理上和下的关系。你当上司时,要视他人为人,不要傲慢,不要盛气凌人,不要颐指气使。有能耐去你的领导面前摆谱去啊,在上司面前摆谱,在下属面前摆谱算什么本事?我看到一些人,哪怕只有一官半职便吆三喝四,骄横跋扈,在自己下属面前的那种做派,实在让人不齿。《简·爱》里简对罗彻斯特说:“虽然我没有闭月羞花的容颜,没有倾国倾城的才情,但在上帝面前,你我的人格是平等的!”对此,我深以为然。天赋人权,生而平等,况且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在人之下”怎么办?没有必要逆来顺受,没有必要仰人鼻息;也不是处处都要卑躬屈膝,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要把自己当人,不卑不亢,活得高贵,活得尊严。再怎么说,公务员队伍现在进去是难,但要出来也难啊,你想被辞退恐怕还要主动争取吧。



大家也要大气谦和,包融和谐,此谓“海”。



“海”:谈到“海”最容易想到的是什么?海纳百川,海的品格、海的胸怀和海的包容。《尚书》有言:“有容,乃大。”这就是说如果有所包容,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大海波澜不惊,沉潜自如,让人景仰,让人感慨,人应该有大海般的胸怀。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心可以到达,讲的就是胸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胸怀。海一样的胸怀意味着虚怀若谷,意味着气量和度量。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吐故纳新,生生不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局面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深度推进,一方面呈现出制式化、标准化和同质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文明冲突的化解,世界秩序的重构,又要求五湖四海,“和而不同”;允许乃至鼓励价值取向多元化、差异化,生活形态多样化、丰富化。宽容分歧,求同存异,就要听得进和己意见相左的声音。即使在公务员这个要求趋同的地方,你也勇敢的可以不同意他人的观点,却应该誓死捍卫他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



在不断向上的攀登中,无论是战略的定位,还是战术的选择,都要求我们“以力服人者曰霸,以德服人者霸天下”。千万不要做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很不顺意,牢骚满腹,一定要对别人的缺点多多包融,多多看多多学别人的优点,一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和长处的人也是进步最快的人,更进一步说,这也是为了今后做准备啊!这样,我们有朝一日做了领导,也要会识认用人,如何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不要觉得考量这些问题还早,现在不多想想,将来你要想也没有机会想了。



当然,我们绝对不是提倡要逆来顺受,实在有委屈与不顺意的地方,应该找机会向领导表明!沟通是现在工作场合的重要一环,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去敲领导房门的人能有什么大出息!而且也要把握时机予以还击,这个很有难度,需要个人慢慢体会和摸索的,很难说一个通法,对于新进公务员朋友就点到这里吧。另外,你要是在单位内部觉得难以实现顺意,那你也可以寻求外部化解啊,公务员毕竟还是基本保证8小时工作制的。



和“海”关联的另一个流行词是“海量”。新进的公务员们处在汲取工作实践和知识营养的黄金时期,要象海绵一样吸纳,象饿急眼的人看到面包一样贪婪,如饥如渴,孜孜以求。现在进来的公务员真的不得了,不消说硕士博士,就是做出一定业绩的专才通才也是时而可见。

但是在这个圈子里,不论这些背景的,国家发改委主任不就是中专毕业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因此,既然有好的头脑,那就更加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和方式,我们的总理不是人家叫他“computer”嘛!因此,将视野放的更广阔些,不仅仅拘泥于对解决一件事情的满足,也不停滞于没有做好一件事情的懊恼,不断总结,不断成长,要寻求问题的“通解”。寻求通解在于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需要动态、全面和辨证地审视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我们高端人才需要将个别的经验加以提炼后上升为概念,将概念进一步上升为理念;还需要将个别的方法上升为方法论,揭示出对在整个机关队伍中普适性的解决方案;大家有没有想过可以将企业管理中“目标管理(MBO)”的方法引入到我们对自己和对工作的管理中来呢?优秀的人学会善于透过看似相去甚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实和信息碎片,发现众多问题的共性,找出问题的通解或根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