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笔记-3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5:41:46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27

[size=5]富贵手--—中医验方笔记[/size]

 症状:手掌、手指干燥、皲裂、脱皮、疼痛。
  原因:因为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产生手部湿疹。
  内治︰
  鹅掌风--怯风地黄汤:熟地、生地、土茯苓各12、白蒺蔾(炒)、当归、白藓皮各9、川牛膝酒洗3、菟丝子、知母、黄柏、枸杞各6、黄酒为引、水煎服。【王修善临证笔记189】
  外治:
  烟薰法
  材料:皂角1两。
  用法:将皂角研成末,点燃后以烟薰患处,1次15分钟,1日1次。
  敷药法
  材料:新鲜白凤仙花3两。
  用法:凤仙花捣烂取适量敷于趾甲上,纱布盖住,以透气胶带固定,1日1次。
  鹅掌风--鹅掌风兼甲癣,用米泔水,积存数日米泔水,数日后闻之有酸味,取上层清液,在火上煮沸,待温时患手浸入10~20分钟,连续浸泡一二月。【来春茂医话131】
  鹅掌风--浮萍散︰浮萍、僵蚕、白藓皮各12、荆芥、防风、独活、羌活、牙皂、川乌、草乌、威灵仙各10、凤仙花一株。陈醋2斤,入上药浸泡24小时,再用小火煮沸,滤去药渣,药醋泡手,每日3次,每次10~20分钟,泡后擦乾手即可,切勿用水冲洗。药醋可用五天,第三天可煮沸再用。本方夏季使用最好,剂量与药物勿轻易更动,以免影响疗效。虽然鹅掌风治疗方法不少,但理想有效药方难得,此方经多年实践,每或良效。【单苍桂外科经验集58】
  鹅掌风--外洗方;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百部、浮萍、威灵仙、白藓皮、土贝母、猪牙皂、僵蚕、菖蒲、土槿皮。各二钱五分,土槿皮五钱。用二斤米醋浸一宿,第二天晚上煮沸,待温后浸泡,每晚浸泡一次,每次三十分钟,连续三周。浸后单用冷水冲洗,勿用肥皂。此法入伏后使用最妙。此方尚可治疗灰指甲、甲癣、入冬皮肤皲裂。【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顾筱岩294】
  鹅掌风--巴豆研泥后贴印堂穴。【吕承全学术经验精粹130】
  鹅掌风--白附子10、蛇床子30、防风15,煎水去渣,趁热薰洗患处。生半夏15,研细末,调油成膏外敷。【竺有泉医疗经验106】
  鹅掌风--外科正宗之二矾汤,白矾120、皂矾120、儿茶15、侧柏叶25。桐油适量,先用桐油涂于患处,再用纸捻数个,放入桐油中浸透以火点燃,向患处薰之,薰时间长些更好。二矾汤用清水十大碗,煎数沸倒入净木桶内,手架桶上,用布将手连桶口盖紧,以汤气薰手,勿令泄气。待热撤将汤倾入盆内,用此汤洗手,凉则温之再洗。痊愈后七日内手不可见水。此方经临床多次应用,屡试屡效。【李和医疗经验选110】
  鹅掌风--白附子10、蛇床子30、防风15,煎水去渣,趁热薰洗患处。生半夏15,研细末,调油成膏外敷。【竺有泉医疗经验106】

  注意
  1、富贵手又称主妇湿疹,因为家事接触清洁用品的刺激,所以常发生在妇女身上,而避免家事清洁洗涤即可避免,所以简直需要如富贵人家的不必做家事所以又称富贵手。
  2、手部湿疹须避免频繁的接触刺激物,所以清洁洗涤之前可以用手套防护,先戴上棉质手套再加上塑胶手套,这样就能阻绝刺激。
  3、如果因工作需要如美发业者、土水师父,平常就要作好保养,例如涂上保养品以防病情恶化。
  4、如果皮肤已经皲裂、角质已经硬化,那么可以先用温水浸泡1~2分钟,软化角质之后再涂上护手霜,这样可以补充油脂,而洗手后要马上用护手霜,以防止水分流失。
  5、冬天容易复发的患者,这是代表因为寒冷导致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尤其常见于四肢冰冷的女性,所以饮食调理上可以略微温补,也要适度运动以增加新陈代谢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28

[size=5][b]灰指甲--—中医验方笔记[/b][/size]

 症状:指甲变厚、变形、变色、甲片容易断裂或脱落。
  原因:指甲受到霉菌感染。
  外治:
  浸药法1
  材料:凤仙花2两、米醋300cc。
  用法:将凤仙花泡入300cc米醋,1天后使用,先将趾甲用小刀刮薄,然后将患指泡入药汁中1小时,1日1次。
  浸药法2
  材料:生大蒜瓣10瓣、米醋2两。
  用法:大蒜去皮捣烂,加入米醋,静置2小时候用。患指以小刀轻刮薄,每次浸患指10分钟,1日4次。
  注意
  1、气候闷热潮湿就适合霉菌生长,但是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常见,也有因为身体其他部位的霉菌转移过来的,例如香港脚。
  2、灰指甲感染部位是在指甲底下的甲床,所以不要习惯的去拔除甲片,以防感染恶化。
  3、霉菌生长缓慢,所以消除也要一段时间,不可以急于求成,虽然以开发出内服药物,可是并非每个人都适宜,也有相当的毒副作用,所以治疗上还是需要有耐心。
  4、脚部的灰指甲必须保持脚的干燥、通风,鞋子尽量宽松,也可以穿着五趾袜来防止趾间出汗的闷热。
  5、灰指甲容易在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所以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个人盥洗用具要分别使用。
  6、中医所谓的肝病容易出现灰指甲,所以饮食禁忌如同肝病。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30

香港脚--—中医验方笔记


 症状:脚趾间搔痒、脱皮、起水泡、脚底厚皮皲裂疼痛。
  原因:脚部霉菌感染。
  外治:
  浸药法
  材料:徐长卿5钱、甘草5钱、牛蒡子5钱、鱼腥草7钱。
  用法:将全部药材加入1大锅水中,大火滚沸10分钟,滤取药汁倒入脸盆,加水调成适温后浸洗20分钟,1日1次。
  扑药法
  材料:公丁香2钱。
  用法:公丁香研成末,将患脚洗净后,取适量药粉布包直接扑粉于趾间,1日1次。
  足癣--糜烂型足癣继发感染,渗液奇痒,灼热疼痛,以樟脑3克和豆腐两块同捣外敷。【菁菁园诊余笔谈174】
  香港脚--土茯苓、黄柏研粉,流水者直接敷之,乾性者调膏敷之。【中医临床家—马光亚302】
  脚癣--马齿苋9g、甘草3g、木瓜6g、水煎适温泡脚,日二次。【房芝萱外科经验118】
  糜烂型湿脚气--海螵蛸25g、煆石膏50g,共研细末,撒布患处。【山野遗方240】
  注意
  1、霉菌在湿热还菌中滋长,所以夏天脚部出汗多就容易加重病情。脚部保持干燥是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所以勤换棉质的袜子,最好是穿五趾袜。鞋子以凉鞋最通风,不然也要有两双鞋子以上每日轮流穿。
  2、不可用手指抓痒,不然也会感染到手指成为灰指甲,也要勤于修剪脚趾甲,避免趾甲缝藏污纳垢。
本文来自药材网

  3、溃烂型香港脚有恶臭的渗出液,细菌可以沿着伤口进入体内形成蜂窝组织炎,这时会有畏寒、发烧的全身症状,下肢也会红肿疼痛的厉害,所以溃烂型香港脚使用外治法须十分小心。
  4、当病情稳定后,须连续3周检验霉菌是否呈阴性反应,这样才算是治愈香港脚。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31

[b][size=5]手脚皲裂--—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手脚外缘皮肤粗糙增厚,沿皮纹出现皲裂,伴有出血、疼痛。
  原因:因职业接触或冬季露天工作者,手脚皮肤弹力消失或减弱所导致的皲裂。
  外治:
  涂药法1
  材料:杏仁4钱、瓜蒌仁4钱。
  用法:杏仁与瓜蒌仁同研至如膏状,再加蜂蜜成稀薄以便于涂抹。随时可涂用,睡前涂抹之后,再穿上袜子或是手套入睡最好。
  涂药法2
  材料:当归1两、紫草2两、麻油720ml、黄蜡4两、冰片4钱。
  用法:将当归、紫草切碎,与麻油一起放入锅中,静置1天后,用文火加热至130~140度,这个温度维持25分钟,然后用滤网滤去药渣得到药汁,等药汁自然降温到80度时加入黄蜡,此时用筷子轻轻搅拌使黄蜡溶解。当温度再降到60度时加入冰片搅拌溶解,然后即可装瓶冰箱冷藏。外涂患处,1日5次。
  皲裂--米醋500、红皮鸡蛋5个,温水洗净鸡蛋拭乾,浸入醋中数日,蛋壳软化后取出去壳,与醋搅拌成糊状收藏备用。用时以温水浸泡脚部20分钟,拭乾,薄涂醋蛋糊再用手按摩,一日二次。【北方医话471】
  注意
  1、冬季露天工作者须作好保暖措施,并常用热水浸泡手脚,并去除厚积的角质层。
  2、除了化学物质刺激外,行走、劳动对脚部的机械性刺激也会使皮肤变厚变硬后皲裂,所以加厚鞋垫保护脚底也是必要的。   3、容易发生皮肤皲裂除了外界因素外,本身体质是血虚的话发生机率就较高,所以即使防护措施都做好了,还是无法缓解那就要从饮食加强体质的改善。
  附一︰
  冻疮--樟木150g、嫩桑枝150g、甘草90g,水煎温洗或浸泡患处,每日二次,每剂可用三日。【房芝萱外科经验94】
  冻疮--生石灰半斤、置于盆中,加水浸脚,再用布包覆密不透气,即愈。【南方医话141】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33

[b][size=5]黄褐斑--—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皮肤色素改变。
  原因:与内分泌有关,妊娠期出现,产后消失,或是卵巢机能改变,或是对紫外线过敏。
  内治︰
  黑斑--满面黧黑,六味地黄丸加肉桂3。【长江医话364】
  面黑--蝴蝶斑,黄精60、苡仁60、蝉衣15、紫草15、桑叶30、生甘草10。【竺有泉医疗经验105】
  外治:
  敷药法1
  材料:甘松5钱、山奈5钱、白僵蚕1两、白芨1两、白蔹1两、白附子1两、天花粉1两、绿豆粉1两、防风3钱、蒿本3钱、白芷1两。
  用法:全部药材共研成末,取适量调水成糊状,外敷脸部,每次20分钟,1日1次。
  敷药法2
  材料:白附子2两、滑石2两、白芷2两、绿豆粉2两。
  用法:全部药材共研成末,取适量调水成糊状,外敷脸部,每次20分钟,1日1次。
  敷药法3
  材料:白僵蚕5钱、黑牵牛1钱。
  用法:将药材研成末,调水成糊状外敷脸部,每次5分钟,1周1次。
  药浴法:
  材料:紫草2两、茜草8钱、白芷8钱、赤芍8钱、苏木8钱、川红花8钱、
  厚朴8钱、丝瓜络8钱、木通8钱。
  用法:将全部药材加入1大锅水中,大火滚沸10分钟,滤取药汁倒入脸盆,加水调成适温后,洗脸10分钟。
  玉容散--甘松五钱、山奈五钱、白芷一两、白芨一两、白蔹一两、白僵蚕一两、白附子一两、天花粉一两、绿豆粉一两、防风二钱、蒿本二钱。共辗为末备用
  早晚洗净脸后沾末轻轻按揉,也可以加蛋清作敷脸用。适用于妊娠期、产后或长期月经量多时,出现的面部色素沉着。
  黄褐斑--白芷、白芨、白芥子、白藓皮、白蒺蔾、白僵蚕、白薇,等分研细末外擦,或用白蜜调涂。【孟维礼中医世家经验辑要163】
  注意
  1、避免日晒这是防止皮肤老化、发炎的最基本方法。
  2、如有内分泌功能障碍或是卵巢机能问题须先治疗,黄褐斑才有可能改善。
  3、适度的运动和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c,可促使皮肤新陈代谢好转。
  4、黄褐斑多出现于妊娠期,产后多会消失,所以不必太多紧张,而有的出现于绝经期,这是内分泌失调的症候,中医认为肝肾不足的气滞血瘀,所以滋养肝肾的养生是必要的。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34

[b][size=5]汗斑--—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胸背、颈部出现白色、灰黄色斑疹,损害边缘清楚,搔抓时有鳞屑,患者多汗体质,夏、秋季较重,冬季转轻。
  原因:花斑癣菌感染。
  外治:
  涂药法1
  材料:蒜头2个。
  用法:将蒜头捣烂涂擦于患处,以局部发热兼有轻微刺痛为最好,1次5分钟,1日1次。
  涂药法2
  材料:土槿皮3钱、丁香3钱、米酒100cc。
  用法:将药材浸泡米酒1周,以药酊涂于患处,1日3次。
  注意:
  1、因为属于霉菌感染,霉菌生长缓慢,所以治疗也就缓慢,本病顽固,容易复发,须耐心治疗。
  2、防止过度出汗免于皮肤潮湿闷热,可勤于洗浴更换衣物,随时把身上的汗擦乾这是最基本的,而个人衣物和被褥宜常曝晒阳光。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36

[i=s] 本帖最后由 末代中医 于 2009-9-28 14:37 编辑 [/i]

[b][size=5]白瘢风--—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皮肤脱色呈白色,边缘清楚,周围与健康肤色交界处颜色较浓,患处毛发会变白。
  原因:有遗传史,手术后或精神创伤会容易诱发。
  内治︰
  白瘢风--如意黑白散︰旱莲草90、首乌60、白芷60、沙蒺黎60、刺蒺黎60、紫草45、重楼30、丹参30、苦参30、苍术24,研细末,日三次,每服6。【来春茂医话228】
  外治:
  涂药法:
  材料:补骨脂1两、米酒100cc。
  用法:补骨脂用米酒浸泡1周后去渣,滤取药汁装瓶,以药汁外擦患处,1日2次。
  艾灸法
  材料:艾条1只。
  用法:用艾条对准患处温灸,以能容忍的温度灸至皮肤发红。用纸板剪个患处大小的圆圈小洞,尽量避免灸到正常皮肤,数量多者分批温灸,以头面部优先处理,1次15分钟,1日1次。
  白瘢风--外擦方︰肉桂60、补骨脂90,水酒各半,浸泡一周,温水沐浴后外擦患处。此系先父留传,屡有效用。本方亦可治疗皮肤搔痒症、慢性湿疹、酒渣鼻。【来春茂医话228】
  注意
  1、白瘢风常与糖尿病、恶性贫血等自体免疫性疾病并发,一般不会侵犯健康身体,若是发病年纪较晚常会合并斑秃或是异位性湿疹。
  2、因为白瘢风发病原因不明,而又极难治愈,所以患者心理压力较大,不过有时也不要把汗斑误认为白瘢风而给自己太多压力。

  3、情绪创伤超过身体承受极限,这时会诱发多种疾病,而这样的耐受性不足也导因于原本健康状态不佳,所以类似这种免疫性问题,身体和心理都要好好调养。
  4、太阳曝晒会加重病情,而且会使患处周围颜色加深,所以避免日晒的破坏,不要以为擦了防晒油就可以高枕无忧,绝对的防晒避免日照才是必要的。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37

[b][size=5]剥落性唇炎--—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嘴唇干燥、肿胀、表面有鳞痂、皲裂,鳞痂剥落后显露红色光滑面,自觉有灼热疼痛和触痛感。
  原因:营养不良或是外来刺激。
  外治:
  涂药法
  材料:黄连3钱、当归尾5钱、生地1两、黄柏3钱、姜黄1钱、黄蜡4两、香油12两。
  用法:将香油倒入锅子,全部药材入油内熬煮炼枯,滤去药渣再加入黄蜡溶解搅拌均匀,装瓶冷藏。不定时外敷患处。
  湿敷法
  材料:白藓皮5钱、蛇床子3钱、土槿皮3钱、地肤子1两、苦参1两。
  用法:将全部药材加水淹满药物,小火煎成1碗滤取药汁,如此重复煎3次,再合并3次的药汁用小火煎熬浓缩成1/2碗,加入少许甘油,以纱布沾取药汁湿敷于患处,每次30分钟,1日3次。
  注意
  1、日光照射嘴唇,因为紫外线作用有关,与唇黏膜光保护作用较差,所以好发于长期野外工作者。
  2、局部化学刺激,如唇膏、口红、牙膏,也会使诱发或加重唇炎。
  3、嗜食辛辣刺激食物会使体质转成燥热,这样对病情复原有害。
  4、嘴唇附近病灶,如牙槽脓漏,脂溢性皮炎,也要积极治疗,因为发炎状态也会加重本病。
  5、不良习惯如舔唇,唾液中分解酵素会使嘴唇的保护作用消失,所以应该避免舔唇的习惯。. [color=#ffffff][/color]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39

[b][size=5]狐臭--—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腋下出现难闻臭味。
  原因:腋下的顶浆腺分泌的汗液,经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的臭味。
  外治:
  扑药法1
  材料:龙眼核12粒、胡椒54粒。
  用法:将龙眼核与胡椒研成末,取适量药粉布包直接扑粉于腋下,1日10次。
  扑药法2
  材料:公丁香1两、冰片2钱。
  用法:将药材研成末,取适量药粉布包直接扑粉于腋下,1日10次。
  涂药法
  材料:生姜5两。
  用法:生姜捣汁涂抹腋下,1日10次。
  注意:
  1、腋下勤于用清水洗涤,并保持通风干燥。
  2、少吃或是不吃有强烈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
  3、与狐臭类似的是局部多汗,这是小汗腺发达,并非是顶浆腺分泌的臭味,所以治疗上不一样。
  4、更年期后因为顶浆腺萎缩,狐臭也会逐渐消退。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40

[b][size=5]鸡眼--—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淡黄色圆锥形角质栓,尖端深入皮下,界限明显如鸡眼,压迫疼痛。
  原因:局部长期受挤压或摩擦的角质增生,鞋子过紧、长时间行走或脚部畸形者常见。
  外治:
  敷药法
  材料:生半夏1两。
  用法:生半夏研成末备用,先用温水把鸡眼泡软,再削去角化组织,取适量生半夏放在患处上,以透气胶带固定,3天后再换药。
  涂药法
  材料:补骨脂1两、米酒100cc。
  用法:补骨脂放入米酒中浸泡10天,过滤去渣装瓶备用。先用温水把鸡眼泡软,再削去角化组织涂上药酊,1日1次。
  蜈蚣外敷治鸡眼,为末敷之以生南星末醋调、敷四周,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衷中参西录】
  手足鸡眼方--用大蜈蚣干一对炙研细掺膏药上贴之。一周时即化黄水。【外科方外奇方】
  注意
  1、避免过紧的鞋子,如有鸡眼发生则鞋子的尺码要大一号,而鞋底最好加上厚软鞋垫,脚部畸形者要进行矫治。
  2、削除鸡眼不可直接使用尖锐刀具,要先用热水泡软,并且最好常规消毒。
  3、糖尿病患者不可自行削去鸡眼,必须由医师诊治以保安全。
  4、鸡眼初期只是表皮硬化,此时可以用浮石之类的美容器材磨去硬皮,若是末期形成硬块产生剧烈疼痛时,就要请外科医师处理以免发生感染。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41

[b][size=5]蟹足肿--—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伤口出现大于患处的疤痕组织,局部红色隆起伴随疼痛、搔痒。
  原因:体质因素或遗传。
  内治︰
  蟹足肿--内服;当归10、赤芍10、桃仁10、红花6、丹参15、炒三棱10、昆布10、地骨皮10、制乳没6、香附10、川牛膝10、山豆根10。外敷;五倍子30、山豆根30,研细末,香油调敷患处。每五日换药一次。【医话医论荟要、朱仁康67】
  外治:
  涂药法1
  材料:五倍子5钱、丹参5钱、乳香5钱、没药5钱、木香3钱、王不留行5钱、枳壳3钱、桃仁5钱、大黄3钱。
  用法:将全部药材加水淹满药物,小火煎成1碗滤取药汁,如此重复煎3次,再合并3次的药汁用小火煎熬浓缩成1/2碗,加入少许甘油,装瓶冷藏保存,1日涂患处4次。
  涂药法2
  材料:米醋7两、五倍子2两、蜈蚣1条、蜂蜜1两、冰片5分。
  用法:五倍子与蜈蚣各自研成粉末备用,将醋入砂锅中加蜂蜜煮沸,加入五倍子粉末搅拌,文火熬成糊状,待冷加入蜈蚣粉、冰片调匀装瓶。取适量外涂患处,1日1次。
  蟹足肿--鸭胆子适量,去壳,研成泥状,加入80%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软膏,放置48小时后即可涂用。敷药膏时,先将患处皮肤消毒,后将膏药涂于患处范围内,敷盖消毒纱布,经48小时后第一次换药,以后每隔天3换1次。【成大权得心应手秘方选】208。
  注意
  1、是否有蟹足肿体质可以自我检查,就是观察卡介苗施打部位是否有隆起组织。
  2、蟹足肿部位不可以再去摩擦,以免恶化增生的更厉害,也不可以乱涂药物以减少更多的刺激。
  3、蟹足肿常发生在前胸、上手臂、下巴、颈后,所以若有蟹足肿体质,这些部位不可以轻易刺青或是损伤,否则容易出现难看又难以治愈的蟹足肿。
  4、蟹足肿被视为外科禁地,因为无法避免伤口的再度扩大和增生,反而会使病况更为恶化,而千奇百怪的治疗方法也是无法妥善的治愈。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43

[b][size=5]乾癣、银屑病--—中医验方笔记[/size][/b]


内治︰
  银屑病--土茯苓、银花各30,煎汤送服地鳖虫粉3克,日二次。【来春茂医话264】按︰银屑病即乾癣。
  银屑病--生地30、玄参10、丹参10、大青叶10、黄芩10、麻仁10、连翘10、草河车10、山豆根10、白藓皮10。朱仁康【医话医论荟要52】
  银屑病--生元饮;生地、元参、栀子、板蓝根各15、蒲公英、野菊花、桔梗、当归、赤芍、天花粉各10、贝母、土茯苓、地丁各12、甘草6。剧痒加白藓皮,脱屑加鸡血藤15、首乌12。【黄河医话483】
  银屑病--活血疏风汤;当归25、川芎15、红花15、羌活25、独活15、木通15、荆芥15、防风30、麻黄10、苍术25、胡麻仁15、蝉衣25、苦参40、白藓皮50、甘草25。水煎服,早晚空腹服。不宜加减药物,只宜调整剂量。【北方医话743】
  牛皮癣--名医自病,清瘟败毒散;水牛角30、玳瑁15、生地18、丹皮12、赤芍12、紫草30、生石膏30、知母6、黄芩12、黄连10、栀子10、玄参18、槐花30、连翘15、甘草7。【相濡医集351】
  体癣--外擦方︰乌梅15、黄连9、白矾12、蜈蚣6条、全蝎9,水酒各半,浸泡一周,涂擦患处,一日五六次,亦可用于银屑病。内服方︰首乌30、苦参9、蝉蜕9、僵蚕9、银花12、连翘12、土茯苓30、蛇床子15、丹参12、甘草3。【来春茂医话294】 本文来自药材网
  牛皮癣;白蒺蔾30、苦参12、皂角刺12、蝉衣12、生石膏18、麻黄6、甘草9、苡仁18、杏仁9、桂枝9、白芍9、葛根18、归尾12、大黄3、生姜9、大枣7枚、海桐皮18、白藓皮18。【赵锡武医疗经验92】
  外治︰
  银屑病--苦杏仁60捣、猪板油15,调匀外擦。单味杏仁亦可。【黄河医话113】
  银屑病:外擦方︰乌梅15、黄连9、白矾12、蜈蚣6条、全蝎9,水酒各半,浸泡一周,涂擦患处,一日五六次。【来春茂医话294】
  牛皮癣:生韭菜、生大蒜各60g,将药捣烂如泥、烘热后擦患处,每日一次,连擦七日。【成大权得心应手秘方选】182。
  乾癣--生地50、生首乌15、丹皮15、赤芍15、白蒺蔾15(杵)、玄参15、蝉衣5、生麻黄10、广地龙15、三棱10、桃仁泥15、苍耳子12(杵)、蒲公英30、生甘草15。三棱、桃仁、麻黄为民间验方,治皮肤搔痒症有效。【五十年临症得失录104】
  乾癣--口干、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沈实,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9、大黄9、芒硝(化服)9、荆芥4.5、麻黄6、栀子9、连翘9、赤芍9、桔梗9、川芎9、白术9、生石膏20、当归9、黄芩9、薄荷9、滑石15、蜈蚣5条、银花20、甘草3。二便通利后,去大黄、芒硝,加全蝎9、僵蚕9、土茯苓9。【南郑医案选181】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45

[size=5][b]脂肪瘤--—中医验方笔记[/b][/size]


 脂肪瘤--白芥子12、竹茹4.5、赤芍4.5、酒黄芩4.5、炒瓜蒌9、海浮石6、连翘9、三棱4.5、莪术5.5、威灵仙3、杜仲4.5、通草3、生姜3片。【北方医话31】
  脂肪瘤--食盐拌入茴香、木香少许,同炒热,淬入清酒,用纱布包,以之热熨患部。脂肪瘤为脾运不及,湿邪凝滞皮肉筋脉之间,经络经气不疏而成。【姚贞白医案148】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46

[i=s] 本帖最后由 末代中医 于 2009-9-28 14:51 编辑 [/i]

[b][size=5]瘰疠--—中医验方笔记
[/size][/b]

瘰疠--痰结于项,非阳和不化,初起体旺者,用荆防败毒散以解表散痰︰溃烂体弱者,补气暖痰,外敷回阳散,加艾火以灸其核上,用灯火以灸其四周。
  初服方︰羌活、独活、葛根、白芷、桔梗、薄荷、酒柴胡、川芎、橘红、苏叶、防风、甘草。
  若无外感风寒,体素有痰者︰全蝎、茯苓、半夏、橘红、芥子、夏枯草、南星、锻牡蛎、六神曲、淡海藻、郁金、制乳没,加姜汁和丸。
  回阳散︰生半夏、生男星、生附子、牡芥子、川姜黄、石菖蒲、乾姜、薄桂,研末,烧酒调敷。【尚友堂医案71】
  瘰疠--舒气消核丸,出自疠科全书,夏枯草30、桔梗9、柴胡12、陈皮9、半夏9、玄参30、龙牡15、花粉9、茯苓12、白芥子9、山慈姑12、生甘草6。【来春茂医话279】
  瘰疠--肺门淋巴结核,面黄肌瘦,频见咳嗽,猫抓草30、夏枯草9、天冬9、麦冬9、百部12、矮地茶12、鸡蛋2枚、每煎一枚,不去壳,煎后食蛋,片糖两块,每服一块冲服。余固得是方而慕名求诊者多,惟良师究为何人,淹没不彰,实为惜矣。【长江医话599】
  瘰疠--灸法︰先将艾草捻成草果大七粒,取穴︰患者张开虎口,使食指与拇指成直角,置食指端于外踝之上,拇指循腓骨向上,拇指头着肉处即是穴位,相当于光明穴附近,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定穴之后,即将艾炷放在穴位上点燃,连灸七壮,约一个月后,所灸之伤口常自溃烂,用凡士林纱布外敷即可。当溃烂之时,累疠也逐渐缩小转好。【范文甫专辑40】
  淋巴结核--玄参、贝母、牡蛎、紫花地丁、连翘。【临证用药经验80】
  甲状腺肿--夏枯草、香附、郁金、昆布、海藻、海浮石、半夏、陈皮、浙贝、黄药子。月余可消。【临证用药经验88】
  痰核--小剂量礞石滚痰丸、夏枯草20煎汤送服。无火者,姜半夏、白芥子、夏枯草、姜蚕各10、海藻、昆布各9、川芎、陈皮、橘皮、炒橘核各5,服十日即消。【杏林小品181】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48

[i=s] 本帖最后由 末代中医 于 2009-9-28 14:52 编辑 [/i]

[b][size=5]针眼--—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眼睑下因感染出现1个囊肿,会红、肿、热、痛。医学上的名称
  为「麦粒肿」。
  原因:眼脂腺阻塞感染。
  内治︰
  针眼--全蝎研细末,每服3,日二次。【燕山医话312】
  外治:
  蒸药法
  材料:大黄1两、金银花1两、甘草5钱、薄荷1两、菊花5钱。
  用法:将全部药材放入茶壶内加水煮开,患者眼睛对准茶壶嘴吸取散发出来的蒸气。须注意保持距离以免烫伤,1日1次。
  涂药法
  材料:黄连1两。
  用法:黄连泡水1小时,大火滚后小火慢慢熬,熬到极少的量,去渣取汁,以干净的毛笔沾取药汁涂在眼皮外面,1日6次以上。
  贴药法
  材料:生地黄5钱、生南星5钱。
  用法:生南星研成末备用。生地黄片剪成十元硬币大小,中心撒上生南星粉,沾水湿润,贴在患侧的太阳穴,用透气胶带固定,睡前贴上,醒后除去。
  注意
  1、外针眼是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感染,内针眼是眼睑板腺上的结膜面,通常数日内会溃破,脓液排出而缓解,如果未能溃破而毒性又强时,则会扩大炎症范围,甚至有畏寒、发冷的症状,此时须积极治疗。
  2、皮脂腺的感染来源可以是毛巾、揉眼睛或是蛀牙、鼻窦炎、扁桃腺炎、感冒的呼吸道发炎。另外就是抵抗力的关系,转变为慢性就归咎于抵抗力,常见儿童以及脾胃虚弱的人。


  3、过度疲劳和情绪压力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使皮脂腺排出不畅,而油性体质出油量较多也是容易发生,如果加上习惯用手揉眼睛,那么发生感染的机率就会上升。
  4、与针眼类似的是霰粒肿,是慢性发炎脂性肉芽肿,所以慢慢肿大不感觉到疼痛,有时会在几个月内消失,但是肿大到妨碍视力就要积极治疗,中医治疗也可采用此篇疗法。
  附一︰
  眼翳:车前子、熟地黄各12、枸杞子、酸枣皮各9、菟丝子、桑椹子各10、煎服或蜜丸。【临证用药经验149】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49

[i=s] 本帖最后由 末代中医 于 2009-9-28 14:52 编辑 [/i]

[b][size=5]结膜炎--—中医验方笔记
[/size][/b]

症状:眼睛红、肿、痒、痛、异物感、畏光流泪、脓性分泌物。
  原因:强光或异物刺激、细菌或病毒感染、化妆品过敏。
  内治︰
  角膜炎--外感发热后眼睛红肿,涩痛,服凉药后红肿退云翳生,气轮渐溃,补后蟹睛失明,四味大发散治之,麻黄5、细辛1、蒿本8、蔓荆子8、生姜5,加桑白皮10,出自【眼科奇方】【眼科宜书】。【燕山医话、348】
  风热眼:流行性角膜炎,泪多屎多、羞明、异物感明显、睑、球结膜红赤、重、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羚羊角骨12~15、蒲公英18、夏枯草、杭菊花、金银花各10、蝉衣、丹皮、赤芍、薄荷各7、碧玉散12。【临证用药经验259】
  目赤:肝肾阴虚火炎之目赤而乾、视物昏花、茺蔚子、枸杞子、决明子、夏枯草、熟地、山药、茯苓、酸枣皮、炙甘草。【临证用药经验260】
  目赤:肝热之目赤、多泪、羞明,茺蔚子、蒲公英、蝉蜕、白蒺蔾、决明子、菊花、密蒙花、丹皮、谷精草。【临证用药经验260】
  外治:
  蒸药法1—有脓性分泌物
  材料:黄柏8钱、黄连4钱、赤芍4钱。
  用法:将全部药材放入茶壶内,加水煮开后,用蒸气薰眼睛,1日1次,每次5分钟。(注意适当的距离以防蒸气的高温) 内容来自药材网
  蒸药法2—红肿明显
  材料:桑叶8钱、蒲公英8钱、金菊花8钱。
  用法:将全部药材放入茶壶内,加水煮开后,用蒸气薰眼睛,1日1次,每次5分钟。(注意适当的距离以防蒸气的高温)
  敷药法
  材料:生硫磺2钱、芒硝2钱。
  用法:将生硫磺、芒硝加水适量调成糊状,睡前敷足心醒后除去。
  注意
  1、急性结膜炎传染力强,只要眼睛分泌物污染过的都有传染能力,所以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患病时眼睛要休息,避免光线刺激,开启过的眼药水须冷藏,使用超过1个月就要丢掉,以免细菌滋生。
  3、隐形眼镜是导致女性发病的主要原因,隐形眼镜的清洁和保养特别重要,随时有任何不舒服就要停止佩戴。
  4、过敏性结膜炎会反反覆覆的发生,随着季节轮替而加重或减轻,症状类似感染性结膜炎,但是较轻微。急性期可以冰敷或用生理食盐水冲洗,以减轻症状,不可以揉眼睛增加感染的机会。
  5、结膜下出血也会出现红眼睛,但是没有肿、痒、痛的不舒服,是眼睛血管破裂所引起的,如果反覆发生要详细检查血压、血糖和血液病的问题。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50

[i=s] 本帖最后由 末代中医 于 2009-9-28 14:52 编辑 [/i]

[b][size=5]视力疲劳--—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视物不清、眼睛干涩、眼皮沉重。
  原因:体质虚弱、或是过度使用眼力。
  内治︰
  近视--远志、菖蒲、人参、茯神、当归、白芍、桑椹、枸杞、女贞子、蝉衣、密蒙花、刺蒺黎。屡用屡验。【长江医话663】
  目昏--玄府为体内外各处极细之孔道,为气机升降出入之门户。目中玄府为精气入目之枢纽所在。某视神经萎缩,双眼视力减退,目珠发胀,两侧头部外侧及眼内眦发作性灼痛,伴恶风,腰腿酸痛,食少嗳气,脘痞痰多,此为风邪留滞三阳而干犯三阴,闭塞目中玄府所致,以柴葛解肌汤原方。若寒凝以麻黄附子细辛汤,热壅以陈氏息风汤,眼科六经法要,牛黄、羚羊角、赤芍、玄参、菊花、紫草、僵蚕、川芎、桔梗、细辛、麝香。气郁以逍遥散,血瘀以通窍活血汤。肝肾精血不足以新制驻景丸,菟丝子、枸杞子、楮实子、五味子、茺蔚子、车前子、河车粉、三七、寒水石、木瓜。郁闭较久加细辛、全蝎、麝香。亦有以补中益气汤加全蝎治愈。【长江医话667】
  鼻泪管阻塞--泪溢,亦有鼻泪管通畅者,此为年老体衰,眼轮匝肌收缩无力,泪液引流不畅,此肝为泪,肝具制约泪液之功。以银海精微之止泪养肝散加减,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蒺黎、木贼、防风、蕤仁、枸杞、菟丝子、杜仲。【长江医话659】按︰鼻泪管阻塞引起泪液外溢使视力模糊最明显,以迎香透针即可治愈,不用开刀或通管,劳师动众未必可改善。
  明目:枸杞子、酸枣皮、乾地黄、山药、菟丝子、石斛、马蹄决明子等分,蜜丸,每服6。【临证用药经验189】
  目乾视昏:眼球干涩、视野昏花、头亦作晕、沙苑子、枸杞子、桑椹子、决明子、青葙子、菟丝子、威内仁、蜜蒙花各10,煎汤或蜜丸。【临证用药经验200】
  外治:
  蒸药法
  材料:野菊花5钱、金银花5钱、地骨皮3钱、薄荷5钱。
  用法:将全部药材放入茶壶内加水煮开,患者眼睛以适当距离,对准茶壶嘴吸取散发出来的蒸气,1次5分钟,1日1次。
  敷脐法
  材料:西洋参5钱、枸杞子3钱、杭菊花3钱、地骨皮5钱。
  用法:将药材研成末,取适量加水搅和均匀,敷在肚脐上,纱布盖住,以透气胶带固定,睡前贴上,醒后除去即可。
  注意
  1、眼睛干涩、灼热、异物感、眼皮沉重、暂时视力模糊、眼球胀痛甚至头痛,这是典型的乾眼症。
  2、乾眼症常见泪液外溢,因为湿润眼球的泪腺无法分泌,反倒启动痛哭流涕的大泪腺,所以泪眼汪汪也是乾眼症。
  3、眼睛过劳时需要强迫休息3分钟,用力按压眉毛两端、中央等3点穴位以及眼睛靠近鼻梁处,可以舒缓调节眼球的肌肉。
  4、临时可以拿杯热开水用蒸汽薰蒸眼睛,可以湿润眼睛加速局部气血循环,好好调整用眼环境,不然最后眼压持续上升会有飞蚊症、或是失明的危险。
  5、工作环境的空调如果使湿度过低,或是烟雾弥漫,而专注的近距离使用视力,都是加重眼睛疲劳的因素,这些都可以自行调整,使眼睛得到好的保护。
  附一︰
  失明--洗眼方:荆芥、白蒺蔾、归尾、防风、菊花、川芎、木贼、酒黄芩、各二钱、蝉衣、蛇退各一钱、生地二钱半、蔓荆子三钱、引用青茶叶一大撮,每日温洗数次,一剂可用数日。【着园医话、医话大观1959】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53

[b][size=5]中耳炎--—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耳朵疼痛、分泌物增加、耳鸣、头痛、眩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原因:细菌感染中耳。
  内治︰
  聤耳:耳朵溃出黑臭或青白稀脓,蒲黄4、冰片1、渗入金丝荷叶【虎耳草】绞汁200cc,搅合均匀,滴患耳,日三次,滴前先拭去脓水,另服知柏地黄丸。【临证用药经验211】
  外治:
  涂药法1--耳痛、耳鸣明显
  材料:葛根1两、麻黄8钱、桂枝5钱、白芍5钱、辛夷花5钱、白芷4钱、细辛3钱、生石膏1两、黄连3钱、黄芩5钱、甘草3钱、白藓皮3钱、蝉衣5钱、甘油少许。
  用法:将全部药材加水淹满药物,小火煎成1碗滤取药汁,如此重复煎3次,再合并3次的药汁用小火煎熬浓缩成1/2碗,加入少许甘油,装瓶冷藏保存。以棉花棒沾药汁涂耳朵和鼻腔,1日6次。
  涂药法2—分泌物较多
  材料:生蒲黄1两。
  用法:生蒲黄研成末,用棉花棒沾少许涂入耳中,1日1次。
  纳药法
  材料:枯矾1两、海螵蛸1两、龙骨1两、黄连1两。
  用法:将全部药材研成末,以纱布包裹少许,纳入外耳道,1日1次。
  注意
  1、游泳或潜水,水进入鼻子,用力擤鼻子,污水进入中耳。感冒时用力擤鼻子也会使有传染性的分泌物进入中耳,所以擤鼻涕时嘴巴要张开。

  2、急性中耳炎后2个月,如果残留有听力障碍,须检查是否有黏稠性积液在鼓室。
  3、急性期疼痛厉害可以热敷,若是患者发烧则可以局部冰敷。
  4、不要过度的清除耳垢,适度的耳垢有助于耳道的防潮。
  5、胆脂瘤性中耳炎俗称珍珠瘤,会造成局部压迫和骨质侵蚀,所以必须开刀处理,不能保守治疗。
  6、无器质性病变的耳朵痒,则可用棉花棒沾黄连粉涂耳内即可。
  附一︰
  耳痒:花椒10~15g、麻油85~90毫升,浸泡一周,滤去药渣,取由滴入耳中,每日1~2次。【徐宜厚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234】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55

[b][size=5]鼻出血--—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鼻腔及口腔流出大量鲜血,或是鼻出血时咽下大量血液,再由呕吐呕出腥臭血块及食物。
  原因:孩童为鼻炎引起,青年是为创伤所致,老年多见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内治︰
  鼻衄--成人鼻衄,鲜茅根90煎水,鲜小蓟45捣汁,以茅根水兑入小蓟汁中,喝下立即止血。另以黑山栀少许,捣碎,纱布包裹纳入鼻中,吸气入肺。此方屡试屡验。汤药:金银花10、桑叶8、鲜茅根30、丹皮8、生地12、生甘草10、川贝8、鲜小蓟8、藕汁引,水煎服。【唐福舟医验汇粹93】
  鼻衄--止血散;制大黄、醋煆花蕊石、三七各15,研细末,每包5克,出血急者,每服一包,两小时服一次。不急者,日三服。【北方医话387】
  鼻洪--桑白皮20,煎水服。孔伯华经验。实证可单味重用,也可加入辩证方中。【相濡医集319】
  鼻衄--火乃气之余,气降火无源,火消而气难逆。丁甘仁:天下无逆流之水,人事无倒行之血,水之逆流者因之风,血之倒行者因乎气,气逆则血溢矣。【李孔定医学三书165】
  阴虚诸衄--生地30、桑白皮30、白茅根30、党参10,三七、阿胶、丹皮、赤芍。【黄河医话322】
  牙齗、鼻腔出血、及月经过多,仙鹤草25、丹参10、黄耆30、白芍15、红枣20枚、连皮花生20粒,文火煎三次,晨服头煎、午服二煎、晚服三煎,饮汤并服红枣、花生。【临证用药经验228】 [color=#ffffff]www.eyaocai.com[/color]
  太阳病鼻衄:风寒表证,兼以鼻衄不止,此为伤寒失汗,邪无出路,因由血分浅而为衄,此名为红汗,以李东垣麻黄人参芍药汤,麻黄3、桂枝9、黄耆9、党参15、当归9、白芍9、麦冬9、五味子3、炙甘草3。【南郑医案选72】
  外治:
  涂药法
  材料:生蒲黄2钱、血竭2钱。
  用法:生蒲黄、血竭研成末,用棉花棒沾取少量涂入鼻内前缘,1日1次。【临证碎金录61】亦有此方,但蒲黄须炒黑,剂量蒲黄5、血竭1。
  敷药法
  材料:大蒜2瓣。
  用法:大蒜捣烂贴足心,纱布盖住,以透气胶带固定,睡前敷药醒后除去。
  鼻衄--蒲黄炭、槐花炭各12,研末塞鼻。【黄一峰医案医话集55】
  鼻衄--站姿,以手掌重扣击双侧委中穴各三下。【黄河医话515】
  鼻衄--毛巾用冰水浸湿,冷敷于后脑部极头颈部,再用热水浸双足。内经所谓从上引下。【姚贞白医案100】
  注意
  1、鼻黏膜发炎导致红肿、充血的微血管扩张,形成溃疡而造成出血。儿童鼻出血以鼻前端的感染为主,所以须先治疗鼻部感染,才能根治儿童的鼻出血。
  2、鼻前部出血可用手指压住鼻翼止血,或是塞住湿棉花5分钟。
  3、鼻中隔弯曲使突起的黏膜张力太大,易受刺激产生溃疡,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所以须检查是否为鼻中隔弯曲或是鼻部肿瘤。

  4、老人鼻出血多见于后鼻腔,出血会从鼻咽部往下流而咽下,鼻后出血不容易由患者自行压迫鼻翼来止血,必须送医处理。
  5、若是鼻外伤引起的鼻出血,则须注意是否有鼻部、颜面部骨折、鼻部移位或弯曲。

末代中医 发表于 2009-9-28 14:57

[b][size=5]鼻炎--—中医验方笔记[/size][/b]


 症状:鼻塞、鼻痒、灼热感、额头疼痛、流涕。
  原因:继发于感冒、或是游泳潜水时污水进入鼻腔、或上面的蛀牙过深。
  内治︰
  鼻渊--麻黄、杏仁、炙甘草、苍耳子、白芷、辛夷、川芎、僵蚕、薄荷、菊花。肺开窍于鼻,鼻气通于肺,鼻病用成方无效时,加入麻杏往往取效。【李培生医文集131】
  鼻息肉--麻黄、杏仁、薏仁、贝母、蒲公英、连翘、昆布、牡蛎、海带。五剂脱落。【李培生医文集131】
  鼻渊:辛芩汤:细辛、枯黄芩各8、桔梗、牛蒡子、石菖蒲、银花、菊花、藿香、甘草各6。杏153。细辛5、黄芩8,感寒增细辛减黄芩、内热者增黄芩减细辛。【跛鳖斋医草230】
  鼻渊:日久鼻流轻涕不臭而有腥味、嗅觉减退、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精神疲乏,黄耆、党参、麦冬、马兜铃、柯子肉各9、桔梗、甘草各4、细辛2、鱼脑石末4g分二次吞。七天后见效。【临证用药经验164】
  鼻炎:炒苍耳子二钱半、薄荷五分、辛夷五钱、白芷一两、石菖蒲、没药、细辛、乳香各一钱,研细末,分为十包,每包一钱七八分,每日开水送服一包,轻者一料可愈。【吉甫医话45】
  鼻炎:辛夷、芦荟、青黛、黄芩、石菖蒲、生地、麦冬、路路通、细辛、升麻。【竺有泉医疗经验22】
  鼻渊:鼻孔不通,时流臭水,加减辛夷散,辛夷、石膏、白芷、生地各6、升麻、、甘草、细辛各3、川芎、酒黄芩、木通、前胡、薄荷各6、桑白皮9、苍耳子十二枚为引。【王修善临证笔记181】
  过敏性鼻炎:桂枝9、白芍9、炙甘草4.5、生姜三片、大枣5枚,涕黄加黄芩、黄柏,清涕如水不止,加五味子、柯子、乌梅。另用葶苈子15、蝉衣9,研细末分三次吞服,汤药送下,一日服完。【来春茂医话79】
  外治:
  涂药法--急性期
  材料:葛根1两、麻黄8钱、桂枝5钱、白芍5钱、辛夷花5钱、白芷4钱、细辛3钱、石膏1两、黄连3钱、黄芩5钱、甘草3钱,甘油少许。
  用法:将全部药材加水淹盖过药材,小火煎成1碗,滤取药汁,如此重复熬煮3次,3碗药汁混合之后再煎成1/2碗。可加入少许甘油,待凉装瓶冷藏。以棉花棒沾药汁涂鼻孔内部前缘即可,1日4次。
  涂药法--慢性期
  材料:葛根1两、桂枝5钱、辛夷花5钱、白芷4钱、细辛3钱、石膏1两、黄连3钱、黄芩5钱、甘草3钱,甘油少许。
  用法:将全部药材加水淹盖过药材,小火煎成1碗,滤取药汁,如此重复熬煮3次,3碗药汁混合之后再煎成1/2碗。可加入少许甘油,待凉装瓶冰箱冷藏。以棉花棒沾药汁涂鼻孔内部前缘即可,1日4次。

  鼻渊--石菖蒲五钱、鹅不食草一两、川芎七钱、辛夷三钱、青黛二钱。上药研细末,每次取豆大置食指上,搐入鼻内,仰头片刻。注意,上药钱先含一口清水,否则致呛。【临证用药经验】按:以棉花棒沾药粉涂入鼻腔亦可。
  鼻炎:辛夷花与香茶用热水浸泡,待其被浸透后,塞入鼻孔,俟乾后更换。【竺有泉医疗经验11】
  鼻渊--外用鼻渊散,辛夷30、薄荷6、滑石9、风化月石9、大梅片0.9,研细末搐鼻。【长江医话676】
  慢性鼻炎:苍术10g、白芷10g、石榴皮10g,三味浓煎,蒸汽薰鼻。【干祖望中医五官科经验集87】
  慢性肥厚性鼻炎:红花10g、桃仁10g、角针10g,煎薰鼻。【干祖望中医五官科经验集88】
  慢性萎缩性鼻炎:黄连3g、炉甘石【煆存性】1.5g、冰片0.6g,研末调麻油,将药膏涂入鼻孔,早晚各一次。【中医临床家—黄宗勖241】
  过敏性鼻炎:五倍子20g、辛夷花20g、蔻仁20g、石榴皮20g、蝉衣15g、姜5g。研细末塞鼻。【干祖望中医五官科经验集96】
  鼻疳--鼻疳丹︰百部根6、密陀僧75、川尖贝1.5、梅片0.9。研细末,用油调擦鼻孔或外吹入鼻,日1~3次。治鼻孔发红、糜烂、鼻疳。鼻疳是鼻腔干燥,无浊涕流出,但其臭无比。【单苍桂外科经验集85】
  鼻渊散:土藿香15、苍耳子15、青木香15、鱼脑石15、辛夷15、鹅不食草9,共研细末塞鼻用。【黄一峰医案医话集11】
  鼻炎:辛夷花与香茶用热水浸泡,待其被浸透后,塞入鼻孔,俟乾后更换。【竺有泉医疗经验11】
  注意
  1、不可用力擤鼻涕,以防止中耳炎的并发症。
  2、急性期的鼻窦炎可以用热敷止痛。
  3、避免自行购买喷鼻药,以免鼻黏膜更形肿胀,甚至产生药剂鼻炎。
  4、鼻窦炎可以拍摄鼻部x光,以测定发炎部位在何处,如果部位在额头的额窦,那么内服外用都很难达到患处。
  5、应避免冷而潮湿的空气环境,温暖而干燥较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