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百年广州花市(金羊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37:10
广州除夕花市形成于清末,是广州独特的迎春风俗。百年花市的变迁和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当令明日开始逛花街的人们,增添一些兴味吧?

新年大吉(万兆泉塑)
 
1
除夕花市,形成于光绪年间。当时的花市在广州双门底上下街,上街卖吊钟、桃花,下街卖水仙
广州种花历史悠久。唐末南汉国时,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即今海珠区南石头、瑶头等地区,已有不少人以种花为业,盛产素馨花。
广州花市形成于何时已无法稽考了,最早的记载,可见南宋人周去非著的《岭外代答》。到了明朝,广州花市已形成规模。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就说:“花市,在广州七门,所卖只素馨花,而无别花。”这里指的是广州七个城门只售素馨花的花市。当时,从花田运往城区出售的素馨花,每日不下数百担。
而除夕花市,则形成于光绪年间。张心泰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所写《粤游小识》中说:“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卖吊钟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坐几,以娱岁华。”
当时的花市只在双门底上下街(今北京路附近),上街卖吊钟、桃花为主,下街卖水仙为主。开市时间由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小年夜起,至除夕。
1916年冬,林伯渠初次到广州,除夕就游览了双门底花市,写下一首《游花市》的诗:“初到岭南地,果然天一方。看人除夕晚,争市吊钟芳。店悬三蛇酒,庙烧六祖香。如何能惯习,运会早开张。”
1919年,广州拆城墙,双门底辟为大街,花市日趋兴盛。
除双门底外,西关十八甫亦有花市,后因筑马路迁至桨栏路。自此到1956年,广州的中心花市一直在桨栏路,也就是定型的、人们习惯称作的“除夕花市”。而花市的开市时间,也改为由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此例一直沿袭下来,至今不替。
“年卅晚行花街”,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成为广州人独特的习俗。广州人称行花街为“卖懒”,说除夕出门行街的人明年不会偷懒。小孩喜欢提着灯笼边走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卅晚,谁要买懒?人懒,我不懒!”这支民谣,概括了广州花市习俗,是花市的主题歌。

清朝外销“通草画”中的街头卖花情形
 
2
老板们对花的选购,多数亲自下手,因为他们认为,企业得失,和花的荣枯互有关系
桨栏路花市的兴起,和当时工商业的兴盛有密切的关系。清末民国年间,广州商业发达,而商业大户多在西关开设商号,而花市所在的桨栏路和打铜街,正是西关商业的核心地带。
花市所在的桨栏路,有参茸药材业、绸布批发业、钱庄;而桨栏路的南边有十三行的钱银业。杉木栏的纱绸业;西边有杨巷的匹头业,上九路的金铺业,德星路的百货业;东边有一德路的京果海味业,状元坊的刺绣业,西濠口的大酒店、大商店。所有这些专行专业,都是广州商业乃至全省的重头行业。
过去,工商业界平时是没有休假的,年终结算,一般都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前后。一年盈亏已成定局,因此,商号们都要把厂店布置一番,作除旧布新的迎春,寄希望于未来。商人们多会买些时花摆个花局,就是在店铺的正中央,摆一张八仙桌,系上红色的绣花桌围,放上花瓶,插上花枝并伴以花脚(切枝),桌面上或再放水仙花、糖果盒等,有条件的更是挂几幅名家字画,借此表示店主人的风雅和阔气。没有名家字画可挂的,也会用红纸写上几句吉祥话,张贴于店中适当位置,并在周围陈列金桔、盆花,使店中充满节日气氛。
当时,老板们对花的选购,绝少假手他人,多数亲自下手。因为老板们认为企业得失盈亏和花的荣枯是互有关系的。如果该年顺景,获利相当,固然乐于高价买枝好花,认为花开灿烂,预示美好的到来,希望年年如是,岁岁如朝。如果生意平和,甚至亏损,亦会忍痛买枝好花,希望时来运转,脱离厄运,从此生意兴隆。
一些厂店的商品是以花做商标的,如牡丹、水仙、菊花等,这些厂店亦必然出高价,选取这些花的上品,和商标相应。
还有些大商号,更是趁春节大摆排场,如十三行的钱银业,打铜街的大批发商以及一些大行庄,无不互相以花比美,争妍斗丽。花市中最美丽、最名贵的花,多是这些大户买去。因此,花农们亦大有生意可做。

民国期间的广州花市,当时人们喜欢戴礼帽
 
3
老板们拜年第一句必然是“恭喜发财”,随之是讲花市,所谓“花开灿烂,今年必好生意”
当时,在春节放假的几天里,老板和在职股东、买卖手等,均会相偕到关系密切的客户处拜年,联络感情。见面相逢,开口第一句必然是“恭喜发财”,随之是讲花市,以花为题,所谓“花开灿烂,今年必好生意”。
此外,老板们肯出高价买枝好花,还可以抬高身价,表示该商号本钱雄厚,以取得顾客和股东的信任。但也有借此而耍手段摆空城计的。上世纪30年代初,下九路一绸缎零售商号,已经亏空,老板想捞回一把才逃亡。年末,扬言得到外埠亲友充股,于除夕之夜买了一枝上好桃花,陈设商铺中,然后煞有介事地庆贺,行家信以为真,春节后开市,这家商号向批发户赊入大批货物,不久便席卷而逃。
正是有大批商户作支撑,桨栏路花市一直办得火红。
当时的除夕花市,分别在马路两旁搭架做花档,中间行人。无档的花农小贩,也会携带着花枝入场,站着兜售。花市高潮,是除夕黄昏以后。这时,人如潮涌,熙熙攘攘。因买卖花的生意好,人们可把刚买来而认为不满意的花降价脱手再买。买得花枝花束的,便高高举起,否则花朵易被人流挤残。虽然如此,人们不认为苦,反以为乐。即使刮风下雨,花市从不间歇。
桃花、吊钟花、盆桔,是当时人们最喜爱的品种(一直沿袭至今)。桃花的“桃”,谐音于鸿图的“图”,用花瓶插一枝桃花,象征来年鸿图大展。再有,未婚男子认为插桃花有助于“桃花运”的来临。而“千朵桃花满树红”,也有助于节日喜庆的营造。
吊钟也是广州人眼中的吉祥花。当时的风俗是,如果一芽吊钟能萌发出9朵以上的花,就要为其系上红绸带,以示庆祝,称为“贺钟”。
到了午夜12时,迎春爆竹声响起后,如花多客少,花价即暴跌,如仍售不出时,盆花则弃花留盆,切枝则委弃于地,所谓“想平就夜来”。

画家关山月的花市速写
 
4
1948年除夕花市出现一株“花王”,高两米多,蓓蕾满树,一银号以400元港币买得
桨栏路花市作为广州中心花市历时几十年。1935年前的十多年,使用白银,金融较为安定,工商业兴旺,花市也兴盛。但那时花市的主顾,多是企业主和居民中的中年以上的人,妇女和青年男女结伴同游者较少,有的也是一些学生或知识分子。家庭主妇、店员和工人年晚除夕往往是大忙之时,到花市去逛游的不多。
那时花的品种不算多,老板们喜购桃花,但花价较昂,一枝中等桃花售价为数元(当时五六元就够一家人一月生活费),中上的达到一二十元。花农售出一枝花,短期生活就无忧。一些形态奇美的应时好花运到香港出售,价钱更高,甚至能解决花农一年的茶饭,所以花农也肯下工夫栽植。
1938年秋,广州沦陷,桨栏路没有被火灾波及,这年花市照开。沦陷七年,日本人对花市风俗没有干涉,花市无间断。一般市民,买得一枝好花,还多一点希望, 祈求横祸远离自己。但因粮食紧张,花农转业,工商业大多停业,花卉产销下降。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花市市况平常。到了1947年,工商业逐渐恢复,出现了“不吝千金买繁华”的暴发户。大酒楼等大行业的厅堂出现了大型花树,这些花树往往一米多高,价钱极高。
1948年,除夕花市出现过一株号称“花王”的桃花,高两米多,蓓蕾满树,标价港币千元,半天便售出。买家是一银号,据说炒金发了,得意之间,最后以400元港币(相当于现在的一万多元人民币)买下这株“花王”。买下后,这家银号用红纸写上“某号买下”,但却故意迟迟不来提取,以向人们炫耀财力雄厚。一些高价花还标上各式噱头,诸如“花魁 ”、“花王”、“泰斗”等,上天索标,落地还钱。一般规格的桃花,上品约百元(港币),中品七八十元,中下的二三十元。
1950年,广州解放后第一个除夕花市,一如往昔。省、市的党政领导与市民一道同游花市。
1953年,花市兴旺,花市地段扩大到了杨巷南段和衣帽街一带,花价有所下降,上品桃花出口赚取外汇,花市以中档桃花为主。

1961年,外国人在花市拍电影
 
5
解放后,朱德、董必武、谢觉哉、贺龙、陈毅、郭沫若等先后游览广州花市
1956年,浆栏路花市迁至太平路(今人民南路)。这里路面宽阔,用竹棚在马路中心搭花档,人分左右行走。入口处搭有彩门牌楼写上“迎春花市”,两旁伴有书法家挥就的春联,并缀以彩灯。场内有花市指挥部和医疗队。场内分出入口,设广播器。而双门底花市,这年也迁至教育路、西湖路。
解放后,朱德、董必武、谢觉哉、贺龙、陈毅、郭沫若等都先后游览广州花市,并写有诗篇。
1959年,林伯渠重游广州花市,写下《春节看花市》诗篇:“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和43年前写下的诗篇相比,情趣迥异。
关相生是广东省委原秘书长,他曾陪同过多位国家领导人在春节游览花市。他的一篇《陪同朱德、陶铸看广州花市》回忆文章说:
1951年12月,陶铸同志调广东任华南分局第四书记,我随他来到广东。除夕夜,陶铸要看花市,我和警卫员两人陪同,来到当时设在长堤路北一带的花市(双门底花市)。我是陕西人,家乡习惯除夕呆在家里的火炉旁边,听着外边的鞭炮以祝贺新年。当来到人山人海的花市,见到两旁万紫千红的鲜花,真感到似乎到了天堂一般,喜悦心情难以言表。
到了一个卖盆景竹子的摊档前,陶铸同志选了一小盘长方形的盆竹,价格也不贵,由警卫员小王扛着,穿行在花市的人海中。旁边不少人以惊奇的目光望着,有的说:“到花市不买花,买盆竹子干什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才从人群中挤出来回到家里。
1957年2月,朱德在广州过年,除夕前,老人家提出要到广州花市看花。为避免在花市中被群众认出难以脱身,我们给老人家戴上个大口罩,并选择下午近黄昏游人较少时去西湖路花市转了一圈。老人家不顾年迈,自始至终兴致勃勃,不时询问花的品种、价格、花农收入等问题。

1963年的花市
 
6
1964年分区设花市,中心区花市设在教育路,西区花市在多宝路、逢源路,东区花市在东较场,南区花市在滨江路
1964年,太平路通电车,花市有碍交通,加之广州市人口增加,所以分区设花市。凡设花市的道路,车辆绕行,大批公安干警维持秩序。
中心区花市设在教育路,西区花市在多宝路、逢源路,东区花市在东较场(1965年迁至东川路),南区花市在滨江路。
几个花市各有特点:教育路花市位于市中心,人口集中,品种多,但价稍贵;多宝路花市近芳村花地,取货便利,价钱便宜;东川路花市,近军政、教育界住宅区,多售上等花;滨江路花市在河南,独当一面。
1964年,作家秦牧写的著名散文《花城》,多处描述了广州花市的盛况。
1966年的花市,时值“文革”的第一个春节,十分强调突出政治,展品多以政治题目命名。广州市花木公司一盆由多个品种桔果嫁接的被称为“大团结”,大型盆景则称“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等。花市本按惯例只开3天,但这年花市竟开了8天(农历十二月二十七至年初三)。到花市观光的人超过300万人次。

1966年,“文革”前最后一届花市,用花卉搭建的火炬,显现出时代特征
1967年至1972年,花市被认为是“四旧”,停办。
1973年,除夕花市恢复。1979年,游花市者达220多万人次,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1980年,花市总长超过十里(5公里),真正是“花海人潮十里长”。售花摊档达3000以上。最大的一株桔果结了4000多个果,售价400多元。最大的一株桃花高4米多,售价80多元。这年花市还首次出现了郁金香、西洋杜鹃等洋花。
1987年出现郁金香热,花市中一盆郁金香售价8元,市民争相购买。
2009年是牛年,迎春花市更是牛气冲天,到花市的人达到了613万人次,成交额6710万元。最近,广州迎春花市被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年除夕花市背后,是百年沧桑历史。绵绵不断的除夕花潮,溅出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和期盼。

珠江上摆渡送桃花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