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中支离破碎的西关大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1:05:40

按照“邓公保第”重建西关民俗博物馆,重现了西关大屋趟拢门、彩色玻璃窗的建筑特色。

现在的泰华楼只保留了一间书房,旧日四柱大厅、六间相连的华丽大屋已无缘再见。

耀华大街150米的古巷,有过不少动人故事、生活过不少历史名人。
“揾正宗的西关大屋?当然先去西关民俗博物馆啦!”在荔湾寻找西关大屋,不少老广都会推荐位于荔湾湖旁边的荔湾博物馆内的西关民俗博物馆,并打趣这是西关大屋的“入门级”建筑。
西关民俗博物馆是在2000年,完全参照当年西关最气派的“邓公保第”——晚清三省巡抚邓华熙的官邸重建。因此在荔湾的行程,我们请来了邓华熙的孙子、在西关住了80多年的“西关大少”邓圻同老人为我们引路。
据邓老介绍,祖父邓华熙是广东顺德人,曾任湖北布政使、安徽巡抚、山西巡抚、黄州巡抚等职,官居二品,1902年因病辞官回籍后,在多宝大街兴建住宅。相传,当时的街坊们请他为街道命名,邓华熙大笔一挥,题下多宝大街的名字。从此,西关“三宝”(即多宝、宝华、宝源三条街名)便远近闻名。
邓老说,西关大屋的典型布局就是“三开间”,正间以厅堂为主,两旁偏间为书房和客房,通常称“书偏”,书偏两旁还有一条俗称“青云巷”的小巷,而厨房位于房子最后面,主人通常不会到厨房里去。西关大屋有几个厅就是几“进”,从外观看,只要看有几个金字型屋顶就是几“进”。而邓公保第的原貌为七开间三进深,占地近千平方米,在当时的西关可谓最气派的豪宅。
1930年左右,邓公保第三开间的花园及其他建筑腾空,租给广州市立小学作校舍,而祖居的其余四开间因为住的人太少,也于上世纪50年代让出建工厂。说到这里邓老不禁慨叹:素有“西关大宅门”之称的邓公保第早已不复存在。
小画舫斋“变身”现代古玩店
相传,小画舫斋位于荔枝湾上。据其主人新加坡华侨富商黄景棠《倚剑楼诗草》记述,它建成于1902年(清光绪壬寅年),是一座环形园林式的西关大屋,因此屋平面和造型近似画舫,所以称作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占地约2000平方米,地面很不规整,但建造者巧妙地根据地形安排住宅、书斋、戏台、庭园。小画舫斋因拥有西关大屋的建筑神韵和人文内涵,被誉为最具岭南民间建筑风格和西关民俗风情的西关大屋。
寻找小画舫斋有点曲折。在其原址找到广州木偶剧团时,着实被吓了一跳,一点园林古迹的影子都没有,难道园子已毁?后经邓老提醒,记者在逢源大街的荔湾区博物馆向西100米处,找到了挂着“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幢大屋。但一楼的外墙已变成一面极具现代气派的巨大玻璃墙;大门一边挂着“私房菜”的木匾,俨然一副临街旺铺的样子。唯一可证明其身份——苏若湖书的“小画舫斋”石匾,在凹入临街侧门的门楣上,隐蔽难寻。
邓老说,小画舫斋真正留存下来的只有一座家庙,现有的“船厅”是拆毁后重建的,通往荔湾湖的荔湾涌、两广总督阮元题书的“白荷红荔泮塘西”木匾已不复存在,园林也被修葺一新,只能从祖先堂前一株百年古榕树追忆当年的园林胜景。
多宝坊街坊大多不识“泰华楼”
恩宁路旧城改造进入拆迁阶段,被列入明确保留名录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华楼是必游之地。“泰华楼是清代探花李文田探花第的书轩,因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和汉《西岳华山庙碑》拓本而得名。
资料显示,清代探花李文田的故居就在多宝坊。从多宝路走进宝华正中横街,再往前就是多宝坊。虽然多宝坊只是短短一条街巷,但还保存着不少旧民居,从外观上看不出哪幢是李探花的家。走了两遍还是没找到。沿路询问街坊,不少人都表示没听说过泰华楼,一位小店的老板也说不清在哪里,只是告诉我们“前面左转有一间古居,贴着文物的牌子,你去看看那里是不是。”
跟着这一指示,我们找到一间写有“泰华楼”的房子。房子大门紧闭,从外墙看进去,里面似乎是有个小花园,两层建筑,外墙是平滑的青砖,全部刷上了灰浆,四门落锁,青砖、石脚、趟栊门已经看不到了……
据邓老介绍,如今保留下来的只是李文田的书房,当年李宅是高贵华丽的六间相连,正间是四柱大厅,但其它部分都被拆迁了。
耀华大街:西关大屋、洋房比邻而居
从长寿路地铁站下车,走出地铁口,置身于车水马龙的西关,横穿过眼前一条名叫“长寿西”的街道,在对面一片低矮而朴实的火柴盒式建筑之中仔细搜寻,会发现一块古朴的牌匾“耀华社区”。信步走入,前行50米,向右手边一拐,就来到了耀华大街。
在这个古老的巷落里,建于清末的西关大屋、竹筒楼以及民国时期中西结合的洋房别墅比邻而居,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青砖、石脚、三重门和巴洛克特征的巍峨罗马柱只是一墙之隔。150米长的古巷,30个门牌、39个开间、150户人家,展现出19世纪~20世纪的200年间,广州人曾经生活过的各式民居。
翻看有关史料,原来这片“巴掌大”的地方,还有过不少动人故事、生活过不少历史名人。耀华大街8号和10号是粤剧名伶白玉堂的故居。据考证,耀华大街30号真正的屋主可能是著名“儒将”蔡廷锴……
寻访中,沿着平坦的大麻石小道走着,我们问了附近街坊,有不少是南漂而至、操着外地口音的打工仔,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历经两百多年的西关大屋不是成了“民众发屋”,就是星光之家的老人活动中心;此外的房屋不是大门紧闭,就是成了货物的堆放地……谁能想到时代的变化是如此的迅速,以前平民百姓望而止步、羡慕不己的大住宅,今天却成为普通人的民居或观光之地。
大屋沉默在都市静寂的角落里
几天里,我们在西关的大街小巷四处游逛,寻找那些保存得比较好的西关大屋和古民居。这些小楼那么多,又那么美,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它们每一座的后面,都会有一段传奇。遗憾的是因为世事变迁,那些完整的故事版本,已经注定难以全部搜集起来了。然而,到底哪里有最正宗的西关大屋?这个问题连邓老和陈建康都答不上来。
在西关,名叫“大街”的路段,其实多数都只是一些宽还不到两米的小巷,从这种旧痕去推测,明清时期的西关,虽说是城门外的西边,是城市的郊区,但是这里商贸发达,同样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也正是这种紧张的土地资源造就了西关大屋的大进深建筑和群体布局。
但是直至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一户保存完整的西关大屋,据一些资料称,广州西关大屋的数量从清末民初的800多间变为不足100间。同样,许多专门研究西关古民居的专家们也承认,即使是那些外立面完好的大屋,也因为时代久远和各种历史原因,其内部结构已经面目全非。
我在一些西关大屋看到,连大屋进门处的门厅、天井都被隔开来做房间,有时一幢西关古屋里住了五六户人家。人口的密集令原有的内部结构完全失去本来面目;周围环境也不是当年河涌密布、舟楫往来那样充满岭南水乡情趣,而变得高楼林立。因此,曾经是岭南民居代表的西关大屋,如今却是潮湿、黯淡、破旧,住在里面的大部分是老人家,他们也不以大屋为荣。一种曾经代表着富贵和时尚的民居风格,如今却沉默在都市静寂的角落里,想起来真让人有些伤感。
(编辑: 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