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开始的地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16:22
报纸检索

梦开始的地方
叶延滨 刊发时间:2010-06-02 08:45:10 江西日报  [字体:大中小]

什么是童年?童年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也许这句话太诗意,太浪漫,也就不准确,那么换个说法,童年就是世界开始的地方,也就是历史开始的地方。
回想童年,其实有趣的不是那些历历在目的细节和故事,而是在故事后面,我们对时空的判断。首先,我认为我处在的那个地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
虽然我出生在东北的哈尔滨,但我的童年完整记忆却是从大西南的成都开始的。成都,成为我有符号的记忆,有地名、人名、数字和图像。
我读书的学校当时是解放军成都军区所在地,对门一个旧公馆,改成了“育才小学”,是省城的干部子弟学校,我在那里读到1957年。不知道这是哪个大人物的旧公馆,办成一所寄宿学校几乎无须添盖新房,教室、宿舍、礼堂,都是老房子。前面的操场,后面的果园,一应俱全。
这是人生第一个完整的世界,我觉得它很大,也很神秘。这个世界就是我的童年,童年留给我的记忆,是冬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学生宿舍门口,有两只马桶。旧公馆没有抽水马桶,虽然号称“贵族学校”,但晚上大宿舍里全体学生小便问题,也只能在宿舍门口的马桶里解决。做值日,最苦的事情就是要倒马桶。马桶边有两只铁环把,轮到值日的两个孩子一人提一只铁环把,各自偏向一侧,又提又拉,才能将其提起来。从宿舍到厕所,有很长一段路。天冷路远,一不小心,尿水就荡到裤腿上。这是寄宿学校最冷的早晨了。到了1957年整风,育才小学作为干部子弟小学“搞特殊化脱离群众”,停办了。现在想来,大概这是当年整风“反右”运动为数不多的不需改正的“决定”。从那以后,我再不需要在冬天寒冷的早晨倒马桶了。
童年开始的地方,就是有了苦痛感受的地方。寄宿制学校,就是一个缩小的世界,老师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化身,管生活的阿姨比后娘更暴君,银杏树下落满了熟透的果实,而花园的苹果永远不会掉下来,因为早被鸟儿啄食了。
这就是我童年的时间观: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以前的时间叫旧社会,旧社会在我脑子里是遥不可及的过去——其实那时的新中国也是刚上小学的年纪,而属于我的日子,就叫未来,就叫明天,就叫幸福生活,老师常说“在蜜罐里泡大”。
育才小学关门了,我转学到了成都二师附小,一同转到这里的还有赵小明,他父亲是公安厅的头头。二师附小是重点学校,纪律严明,老师厉害。班主任姓廖,好像我和赵小明是“充军”到他手下的囚徒,每天放了学,就把我俩留下来训话。教室是一排平房,顶头墙上画着一幅中国地图,巨大的中国地图占了整面山墙。廖老师习惯站在地图前训斥人,我个子小,站的位置刚好面对祖国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和我一样高的坐标处,有两个小国家,一个叫不丹,一个叫锡金。这是我最早记住的“外国”。
人生是从不丹和锡金“放眼世界”——只是因为我人生第二所学校教室外有一幅画在墙上的地图,只是因为班主任廖老师喜欢在这个地图前“修理”两个转学来的新学生。
童年是什么?
就是一个人历史开始的地方,世界展开的起点。而我的误区以至于我们这代人的误区,是自认为“与新社会一同成长”的人,好像为了自己的到来,世界“焕然一新”——之前是旧中国,之后是新社会;之前是一片黑暗,之后是一片光明。再加上天天听“世界是你们的”、“未来属于你们”之类激动人心的话,没弄清“你”与“你们”的概念。所以,我们这代人中的每一个“你”,都基本上必须走出一个窄窄的成长之门,在挤过那道窄门时,童年就成了一个被挤破的气球——梦醒了也就叫成熟了。
记得有一期《读者》上的两句话,让我感叹。并没有说明出处,而是“言论”页上的摘要:宁夏一位气急了的农民父亲面对儿子无休无止的抱怨竟然口出华章:“不要整天抱怨生活欠了你什么,生活根本就不知道你是谁!”——真是惊梦真言呀!
在我小时候,就从来没有人这样对我说过,为什么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