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年轮:船王之子掌舵香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22:05:47
2005年03月11日10:32 南方都市报
大英帝国的米字旗如落日般缓缓降下,维多利亚港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这是金瓯补缺改天换地的时代,于无声处听惊雷。有人惶惶然远迁,有人谣传“香港之死”,更多人则流下幸福的泪水。
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终结了,彼时之东方之珠,坐拥“一国两制”赋予的高度自治,挟丰厚的财政储备,完整的法治体系,国际金融、航运中心的地位,回望高速发展的大陆,壮怀激烈。
600万港人扬眉吐气,于今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
董氏年轮
1997年7月1日凌晨1时30分,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江泽民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随后,当时刚满60岁的董建华宣誓就任特区首任行政长官。
初入政坛 公开倒彭
作为“船王之子”,董建华辛苦打拼、令家族生意起死回生的经历在香港可谓家喻户晓。这个原本以船为生、很少涉足政治、行事低调的商业巨子会走上政治舞台,却是很多人未曾料到的。
1985年,董建华受邀担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1992年3月他又被委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香港事务顾问人员之一。1992年彭定康对香港政局大改组,董建华等一批新人进入“行政局”。这标志着董建华正式介入政治、行政管理。
董建华是一个做事认真、而且很有责任感的人。在担任港督管制下的“行政局议员”期间,他对于有关香港民主、经济等诸多问题都发表诚恳的建议,勇于坚持原则,甚至公开发表意见反对彭定康的政改方案。1993年3月,董建华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董建华从此开始在中国政局中参政议政。
慎重抉择 决定参选
1996年1月2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董建华是5名港方副主任委员之一。此时,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的竞选也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
社会上常有人猜测董建华是行政长官人选。但一向低调的董建华一再回避记者有关是否参选的追问。
1996年五六月间,董建华的弟弟董建成出任东方海外集团副主席。1996年9月,董建华辞去香港“行政局议员”一职。外界认为,这是董建华准备放下家庭生意,准备参加行政长官角逐的部署。
董建华确实面临选择。航运业倾注了父子两代人的心血,倾注了董建华大半生的磨难与奋斗。参选意味着首先要舍弃巨大的个人利益。更何况,首任行政长官并不是万事无忧的宝座,驾驭承载着650万港人的“大船”,对船王之子无疑是更大的挑战。
1996年10月18日,董建华正式宣布参选,并亲自到筹备委员会秘书处领取报名表格。他笑容满面地对记者表示:“今天对我来讲,是很重要的日子”。他同时不讳言对家族祖业的留恋之情:“放弃家族生意很舍不得,不过这是人生的一条路,我有更重要的任务”。东方海外集团同日发表声明,宣布董建华已辞去集团董事局主席级行政总裁的职务。有关资料显示,董建华须放弃公司授薪董事职位的数目,便多达215个,这对董建华个人利益确实是一笔不少的损失。单集团主席一职,年薪就高达600万港币。
过关斩将 当选特首
1996年11月,筹委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主任委员会议对31名报名参选者进行资格审查,确认并公布8位参选人名单。名单中除了李福善、吴光正、董建华、杨铁梁四大热门人选处,还有另外4人。
1996年11月15日,由400名香港永久性居民组成的香港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议大厅举行第一次会议,提名产生首任行政长官候选人。
下午3时20分开始投票,唱票4时5分开始,5时5分结束,整整一个小时。董建华、杨铁梁、吴光正三人均超过50名推委提名,成为候选人。
董建华当天下午在太太、子女和孙女的陪同下,于办公室收看了电视直播点票情况,点票结果揭晓后随即接见在场守候的新闻记者,他形容自己优胜于他人的地方是“对香港将来我愿意做出一切牺牲,这是我的承诺。”他否认自己是“钦点”人选。他说:“我每天早上7时开始参选工作,做到每晚12点,如果有钦点的话,我便不用这样辛苦。”
1996年12月11日,400位推选委员会委员投票选举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12点25分,钱其琛郑重宣布,根据推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选举结果,董建华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
曾经历经沧桑的董建华以他的智慧、他的才华、他的谦厚、他的沉稳、他的勇气、他的胆识、他的责任心、他独有的魅力,赢得了香港人的心,成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新纪元。
- 年度十大事件
筹委会完成使命
1996年1月2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京成立。筹备委员会共有150名委员,94位来自香港,56位来自内地。设有7个小组,分别处理有关推选委员会、第一任行政长官、临时立法会等事宜。筹委会完成其工作后,于1997年7月11日解散。
临时立法会深圳运作
1996年12月21日,推选委员会选出60位临时立法会议员。由于英方拒绝合作,临时立法会及其属下委员会的所有会议均在深圳举行,直至1997年6月30日。在这期间,临时立法会审议并通过13条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立即生效的法例……
董建华就任特首
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董建华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当月16日,李鹏签署国务院第207号命令,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于1997年7月1日宣誓就任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
驻港部队进驻香港
1996年1月28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1997年4月21日,驻港部队首批40名先遣人员进入香港。6月30日,509名先遣士兵由熊自仁少将率领,在晚上9时进入香港,中英两国的军队在威尔斯亲王军营举行了一个防务责任交接仪式。7月1日上午6时,驻军主体部队进驻香港的14个军营。
主权交接顺利完成
1997年6月30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在即将踏入午夜的时候,英国和香港的旗帜徐徐降下;7月1日零时整,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经历了156年英国管治的漫长岁月,香港终于重投祖国的怀抱。
董氏旋风外交
1997年9月3日,董建华离港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访问4天,这是香港回归后行政长官首次到海外进行正式访问。接下来三个月内,董建华相继赴美国、日本、比利时、英国进行了访问。在频繁外访期间,董建华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回归后的香港。
世界银行年会在港召开
1997年9月23日,为期3日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在香港揭幕,这是香港回归中国后承办的首次大型国际会议。李鹏、朱镕基等中央领导一同出席了年会开幕式。
“八万五建屋计划”提出
1997年10月8日,董建华在临时立法会举行的会议上发表第一份施政报告,题为《共创香港新纪元》。该报告有关安居的内容提到:“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八万五千个”,这一内容后来被称为“八万五建屋计划”。
禽流感暴发
1997年12月期间,香港发生了17例H5N1禽流感病例,其中5例死亡。12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成立跨部门小组,统筹各部门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工作。当月23日,香港暂停从内地输入活鸡。28日,特区政府决定屠宰本地鸡场所有鸡只。政府于翌日开始行动,销毁全港超过100万鸡只。事后有专家表示,这项行动可能制止了一场全球性的流感疫症。
董首次赴京述职
1997年12月9日,董建华前往北京向中央政府述职,为期3天。这是香港特区首长首次赴京述职。
- 岁月留声
这是一个崇高而庄严的时刻:1997年7月1日。香港,经历了156年的漫漫长路,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我们在这里用自己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宣誓仪式上的讲话
施政报告之1997
主题:共创香港新纪元
重点:安居、教育、经济发展等
1.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八万五千个。
2.未来十年出售250000个公屋单位予租户。
3.成立50亿元的优质教育发展基金。(谢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