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教师的思想品德与教学水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0:29:15
汪卫权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前者包括崇高的理想、优良的师德、稳重的心理、幽默的能力;后者体现在业务水平、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教师而言,本文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关键词: 教师 思想品德 业务水平 教育思想 教学手段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然而,教育领域与时代不合拍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却未绝于耳。比如有些教师,谈及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传播;谈及质量,只注重升学率、升学指标;谈及人才,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盼“一枝红杏出墙来”,不思“百花齐放春满园”。
面向新时代,身处新环境,我们的教师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以为:当代教师应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文中所语可能有些是老话题,但细细读来,您不禁会觉得:“旧瓶中装的却是新酒”。

古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做导师的人自己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养”,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也是这个道理。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心底坦荡;诚实正直,言行一致;善良无私,宽宏大度;生活俭朴,朴素大方等等都会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高尚品德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应从四个方面努力:
崇高的理想是高尚品德的核心。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前进的路标。教师的崇高理想,具体表现在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表现在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表现在为教育事业一往无前、奋斗不息的精神;表现在把实现理想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培养人才的工作中去,将自己坚定的信念转化为献身教育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并且通过每一环节对学生施加影响和教育,用自己崇高的理想之光去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奋斗之路。
优良的师德是高尚品德的支柱。为人师表是教师崇高品德的体现,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教师,必须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更加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做红烛,乐当人梯。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因此,广大教师还必须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到团结协作、互勉共进,大处讲原则,小处讲风格。简而言之,个人要“拚搏”,集体要“团结”,只有拚搏,才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前进力、推动力;只有团结,才有群体整合、集腋成裘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蓬勃发展。
稳重的心理是高尚品德的血液。一个教师要能以平等、热情、诚恳的态度面对学生,要让情绪稳定,善于自我调节。在情绪被激发起来的时候,教师要对那些不利于教学的情绪加以控制,特别是与学生发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更要有理智,不要声色俱厉,暴跳如雷,使矛盾冲突白热化,而应冷静沉着,宽宏大量,在健康的气氛中解决冲突,并使冲突导向产生一定的教育价值。学生有了进步,你不能沾沾自喜,要引导其走入更广阔的天地;学生有了过失,你不能急躁,要诱导他们认识、改正错误,一切讽刺、挖苦都是下下策。学生是教师的上帝,不应当是应景之悟,必须溶入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 幽默的能力是高尚品德的翅膀。机智、幽默是构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它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它是教师的性格、修养、智慧的表现。幽默,可以帮助教师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教学、教育的意图,学生也普遍欢迎富于幽默感的老师,而对那些过于严肃、不苟言笑的老师,则大多抱一种敬畏的态度。机智,就是应变能力,课堂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幽默、机智实际上是以扎实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的,这个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

古人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孙中山先生曾说:“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盖学生之学识,恒视教师以为进退……”。
(1)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教师整体水平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对于顺利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高低、学生素质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能力提高的快慢与多少,在教育的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最终是由教师的业务水平决定的。
(2)教师的专业知识并非只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如果只抱着教材、教参之类的教学用书不放,从不涉猎其它书籍,孤陋寡闻,知识陈旧,那么这样的教师肯定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教师除了要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要对其它学科知识作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不仅在专业上要过硬,还必须以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为背景来支撑学科教学和其它教育工作,要能博文通理,知识面广,在教学中自然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胆识,旁征博引,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从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相关知识沟通和渗透,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整体的知识,而不是片面的、孤立的知识,只有这样,方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陶行知说:“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有人讲教师应是个“杂家”,言下之意,就是教师的业务知识必须全面,在新形势下这种要求就更迫切了。
(3)改革教育思想,与时俱进。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面对有情感有活力的学生,只有洒下爱之甘霖,才可获取浓荫一片。事实上,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人对“爱”的理解颇为狭隘,以为“严即爱”,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爱。真正的爱,必须营造彼此沟通的氛围,平等对话,推心置腹,努力构筑师生交流的心灵桥梁。诚如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的教育经验的本领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对于人才,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学而优则仕”是封建社会的人才;上名牌、读重点,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心目中的人才。当今社会,从这样的角度出发,难免培育出畸形“人才”,这些学生的意志品质、言行举止很难与时代合拍。新时期的人才观应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完成这个宏大任务,我们必须矫正自己的人才观,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己任,不以一模识人才,不拘一格育人才。
(4)创新教学手段,锦上添花。
新世纪的教师不能以为自己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要求学生走出校门时不再是只有“一杯水”的书呆子了,而是要求他们不但要有“一桶水”,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自我“汲水”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注满“一桶水”的功夫,而且要有教会学生自己“汲水”的方法和技能。
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时至今日,教育界的“一言堂”“满堂灌”“地毯式轰炸’等现象十分普遍;形而上学的诠解“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也大有人在;津津乐道的是某某学生考得怎样,闭口不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只字不提如何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也屡见不鲜。可见,改变教学方式何等必要而又迫切。教学方法的更新,一定要还自主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获取新知,多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被实践证明了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益。以高尚的情操感召学生,以和谐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丰厚的知识哺育学生,以满腔的热忱关爱学生。
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当今教育,倘若只靠一支粉笔勾画蓝图,那是在登“华山道”;如果单凭一根教鞭指点江山,那是在走“死胡同”。信息时代,要用鼠标点击世界;要用投影展示未来。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地用现代社会的新信息,来补充教学内容,把书本上的知识信息与社会上的最新知识信息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信息的输出,必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以使主要的基本信息,能牢固地储存在学生的大脑里。由此可见,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话过程,而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复杂过程。
参考文献:
1、《教师基本素质与时代要求》 苏映璇
2、《亲和力: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蔡 伟
3、《试论现代教育中创造型教师的素质培养》 李 纲
4、《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郭卜乐
5、《浅论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 觉 远
6、《培养新世纪青年教师优良的思想素质》 杨炳奎
本文发表在《广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