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33:49
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
引   言
•中国哲学是文明凝聚的产物,也成为了这种文明的一部分。 •文字产生之前的神话传说和习俗,是先民们的最初哲学形态。
•神话传说与宗教信仰是先民们精神世界的两大支柱。 •文字的产生使先民们可以保存智慧,认识自己、认识自然和创造发明。
•夏、商、周三代,中国文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春秋时期,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的发展为哲学探讨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思想文化蓬勃发展,“百家争鸣”。学术文化空前繁荣。 •哲学就在这样的气候下拓展了空间,扩大了影响。
第一编  先秦诸家思想
第一章  中国原始社会思维形态与商周宗教变革
【本章提要】•道家思想渊源于黄帝;姜太公、彭祖也是在先秦道家学派之中经常被言及的上古人物 •道家的理论创始者乃是老子。《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第一部系统的著作 •老子之后,由关尹子、列子、庄子继承和发挥,形成了一个影响巨大的思想流派 •稷下黄老学派是先秦道家的又一特出的理论代表
【参考读物】 •  1.《庄子·齐物论》等篇。 •  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  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二章  周易的思想体系与历史影响
l        古代归入《易》类的书,有三种,分别称作《连山》、《归藏》、《周易》。
阅读书目l1、 宋朱熹:《周易本义》前言、筮仪、卦歌、读《易》术语简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l2、 詹石窗:《易学体系之建立》,见詹石窗、连镇标著《易学与道教文化》第一编第一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三章  道家以“法自然”为本色的思想系统
阅读书目
1、《庄子·齐物论》等篇 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第四章  儒家以仁道为核心的思想系统
【参考读物】 •  1.《尚书》中的《尧典》与《舜典》。 •  2.《论语》中的《里仁》、《为政》等篇。 •  3.《孟子》中的《梁惠王》等篇。
第五章  墨家、法家和兵家
【本章提要】 •1. 墨家学派渊源可以远溯于大禹。与“儒者之业”也有一定的关系。 •墨家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墨家是指墨子在世时所组成的学派;后期墨家则是指墨子去世之后其弟子所组成的学派。 •2.墨子是前期墨家的主要奠基人,最关心的依然是社会政治问题,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在认识论上,提出“三表法”,这就是以历史经验、耳闻目睹、社会功利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指出是非问题的终极标准,这就是所谓“天志”;同时,墨子还是一个有鬼论者。•3. 后期墨家发展了前期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功利主义,从功利角度解释所谓“孝功”、“仁爱”; •后期墨家在自然观上有许多可贵思想,对于时空、运动等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 •在认识论上,后期墨家注意到知行关系问题的探讨。 •4.后期墨家曾与当时的名家就名实关系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了墨辩逻辑学。 •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惠施与公孙龙,他们的代表性论题是“合同异”、“白马非马”、“离坚白”;所谓“辩者二十一事” ; •后期墨家与名家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意见,针对公孙龙的“离坚白”论提出了“坚白不相外”的看法;针对“白马非马”,提出了“白马”是马的看法。
【参考读物】 • 1.《墨子》,(清)毕 沅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  2.庞 朴:《公孙龙子今译》,巴蜀书社1990年版。 •  3.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 •  4.詹剑峰:《墨子的哲学与科学》,人民出版社1981版。 •  5.孙中原:《墨者的智慧》,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第六章  管仲学派
【参考读物】  1.《管子》,四部丛刊本。   2.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3.赵守正:《管子通解》,北京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4.王德敏等:《管子十日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第七章  法家的法治思想
【本章提要】 n1. 法家出于古代的“理官”,即司法官;法家与道家具有部分共同的渊源,他们的思想都可以追溯到周初的姜太公那里;伊尹、郭偃、赵盾、子产都是法家的先驱人物;重视法治、主张变革和君主集权,倡导耕战,这些是法家的主要思想特色。 2.战国前期与中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战国时代的齐国,法家与黄老之学相结合,形成了黄老刑名之学,慎到、申不害的著述反映了这种特点。3. 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所著《韩非子》55篇,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主张。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强调法、术、势三者结合。在韩非子的著述之中,作为其哲学支撑的是“道”、“德”、“理”以及辩证法思想;韩非子有《解老》、《喻老》,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释和发挥,表明法家与道家有密切关系。 4.法家因其“一断于法”而忽略了意识形态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抹煞的;对于法家的功过应该辩证地加以分析。
【参考读物】 n  1.《韩非子》 n  2.王明《荀子不是法家》,见《道家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n  3.许抗生《中国法家》,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第八章  兵家的军事思想
【本章提要】¨1.兵家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于古代的“司马”职;兵家思想的形成与道家有不可忽略的关系;上古时期的《司马法》与《六韬》是研究兵家思想渊源的重要文献。 2.孙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子兵法》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孙武对于用兵问题抱着谨慎态度;在考虑战争胜败因素时,孙武把“道”放在首位,他所说的“道”兼容儒家与道家的意义;“知己知彼”是孙武用兵战略战术的格言;在《孙子兵法》之中,辩证法成为作者分析兵势的思想方法。 ¨3.孙膑作为孙武的后人,继承并且发展了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孙膑用兵“贵势”,而其“八阵”之法也充分体现了孙膑指挥战争的谋略与技巧。4.兵家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以军事斗争为题材。此类作品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兵家的参考资料。
【参考读物】 ¨1.《孙子兵法》 ¨2.《史记·孙子吴起传》 ¨3.《吴子·应变》 ¨4.杨善群《孙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二编  秦代至南北朝的中国思想
引  言l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重新统一中国到公元589年南北朝十六国纷争结束,其间经历了610年。 l政治上可谓风云变幻,真是应了“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格言。
l秦 l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为秦国在“七雄纷争”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l秦始皇执政时期,宰相吕不韦召集天下宾客,编纂《吕氏春秋》,为秦始皇的统一工作起了一种思想铺垫的作用。
l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在皇帝直接控制下的中央集权制度。 l秦始皇在位年间,适应统一要求采用的“书同文,车同轨”政策。
l汉 l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在政治上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无为政策,遂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政治局面。 l哲学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是儒家经学的复苏和道家黄老之学的勃兴。
l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l儒家经学与神学相融合,内容上已同先秦儒学有比较大的区别。 l道家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生存与发展空间。
l东汉时期,儒家经学相当兴旺,以郑玄为代表的注重章句之学,对儒家传统经典进行详细的注疏。由于其文字繁琐、方法僵化,遭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批判。 l王充《论衡》公开表明自己归入道家黄老学派的阵营。
l汉末以来儒道融通: l道教《太平经》等一批早期道经在发挥道家、神仙家思想旨趣时也注意吸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融合古老神仙观念。 l《周易参同契》将汉儒的《易》学模式同炉火之法度、黄老思想结合起来。
l三国两晋南北朝 l220年到265年,魏、蜀、吴三国鼎立。 l魏灭蜀后,政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改国号为晋,于280年灭吴,分裂的中国再度统一,史称西晋。 l西晋王朝被推翻后,晋元帝在长江流域建立了偏安的晋王朝,史称东晋。
l此后,在南方,依次出现宋、齐、梁、陈,史称南朝; l在北方,由鲜卑拓跋氏形成魏王朝,魏后复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再演为北齐、北周。史称北朝。 l公元589年,杨坚建立隋朝,混乱局面才宣告结束。
l魏晋南北朝 “玄学” l从何晏到王弼,从裴頠到嵇康、阮籍、张湛等人在玄学的思想建构方面努力耕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l佛教逐步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许多佛教思想家也参与了玄学的大讨论,从而形成了玄学与佛学的交融碰撞局面。 l反宗教的情绪主要代表人物是范缜。形神关系问题为核心的辩论构成了当时哲学思潮的重要内容。
第一章  秦王朝的统一与儒家经学的曲折流布
【本章提要】®《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召集宾客撰集而成,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具有明显的道家思想倾向;从“是法天地”的基本立场出发,提出“贵因”论。以庞大思想框架总括了先秦许多文化内容,是一次重要的文化总结。 《礼运》是《礼记》的一篇,提出了“大同”与“小康”的社会模式。总的来说,是儒家立场,但也包含了道家的影响。《大学》的“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些内容之中,修身是首要的。 《孝经》传为孔子对曾子陈述“孝道”的辑录,今所见为22章。孝道的基本意义是事亲,延伸之则为事君。《中庸》有明显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尚中”思想。修持“中庸”境界关键在于“诚”,“诚”与天地相参。
第三章  董仲舒的崇天神学与谶纬
【本章提要】 •1.董仲舒以儒为宗的崇天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转轨的产物。无论是陆贾的《新论》还是刘安组织编纂的《淮南子》都在黄老之学思想体系之中融进了儒家的仁义礼仪思想,这为董仲舒崇天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作为汉代大儒,董仲舒是《春秋》公羊学的著名学者,《春秋繁露》乃是为了发明《春秋》的微言大义,为大一统国家建造意识形态。•3.董仲舒崇天神学的基本内容,其关键所在是对“天”的属性功能的认识,他认为天是有情感和意志的,天之运行表现为“刑”与“德”两个方面。根据人类的行为,天以征兆的形式进行谴告。天体运行虽有春夏秋冬的变化,但天的次序是有常数的,故而,天不变,道亦不变。4.从天的意志性与情感性出发,董仲舒进一步认为天具有道德属性,人性与伦理纲常在根本上是天的产物。根据天人感应的道理,提出了人性三品说和“三纲五常”的道德学说。他的崇天神学是儒家“神道设教”精神在汉代的新塑造。 5.董仲舒之后,“谶纬”神学逐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在内容上,谶纬也包含某些有价值的哲学思想;在谶纬流行的背景下,白虎观会议形成的文献《白虎通》把科学神秘化,在政治伦理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儒家的“三纲五常”社会秩序。
【参考读物】 • 1.司马迁:《史记·董仲舒传》 •  2.董仲舒:《举贤良对策》,见《汉书·董仲舒传》。 •  3.詹石窗、连镇标:《易学与道教文化》第三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五章  道教产生及其早期哲学
【本章提要】 1.道教的形成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早在西汉时即有神书《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后来发展为170卷。这部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但也有一定的哲学思想。该书继承了以往的元气论,提出了“三合相通”的主张,表达了太平世道的政治理想以及许多延年益寿的方法。 2.早期五斗米道的经典《老子想尔注》相传是天师张道陵祖孙所作的《道德经》解说本,此书将道家学说进行发挥甚至改造,是道家思想神仙化的产物;书中提出“守一”即守道的看法,强调帝王行道,企求以道治国。 3.《周易参同契》是早期金丹派的代表作,其特点是假借《周易》卦爻象数以论“作丹”之意。主张“太易、黄老、炉火”三道由一,为炼丹术建立一个牢固的理论根基。纵观其书可知,发展、变化、联系思想贯穿其间。
【参考读物】  1.卿希泰、詹石窗主编:《道教文化新典·道派》,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一章与第二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六章  魏晋玄学
【本章提要】
•1.“玄学”是与儒学、史学、文学并立的一个学科,其源出于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义。魏晋时期,玄风大起,《周易》、《老子》、《庄子》号称“三玄”,玄学家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有无本末”。
2.玄学之兴,有许多原因。首先是两汉经学流弊引起的一种理论反响;其次是道家黄老之学绵延发展的一种结果;复次是汉魏时代战乱动荡的一种思想表现。
3.魏初,何晏已重视玄理的发挥;王弼王弼通过道家与儒家著作的注疏来阐述其玄理,奠定了玄学体系之基础。他在“以无为本”的基础上形成了“崇本息末”的思想,以本末、体用、说明“性”与“情”的关系,建立了“以性统情”的人性论;崇尚无为之教,以道家思想融会贯通儒家、法家、名家、墨家理念。
4.与王弼同时代的阮籍与嵇康初期主张名教与自然和谐,后来转而批判名教,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见解。另有裴氏著《崇有论》,直接以“名教”为本体;郭象倡导“独化”论,以为一切事物都根据自己的本性而独化;张湛作《列子注》,继承郭象的“独化”论,但又不像郭象那样否定本体的“无”。
.魏晋玄学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它的发展与道教、佛教具有密切关系。在历史上,魏晋对于文学艺术、政治等方面也存在深刻影响。
【参考读物】 •1.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 •   2.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   3.许抗生:《魏晋南北朝哲学思想研究概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八章  范缜与魏晋南北朝的反宗教思潮
【本章提要】 •1.人们对于生死问题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人们对于身形与精神关系的不同看法。传统的报应观念在因果失序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人们重新审视以往的宗教观念。 •2.晋所兴起的反宗教思潮之中,形神关系问题是其基本的理论着眼点。3.宗教情绪高涨的突出表现是范缜《神灭论》的产生。它抓住了“形神”关系的哲学问题,坚持形神一元论观点,指出了思维作用依赖于思维器官的事实,批判了灵魂不灭的说法,这对于引导后人的理性思考是有贡献的。
【参考读物】 •1.何承天:《达性论》、《答颜光禄书》、《重答颜光禄书》,载于《广弘明集》。 •2.范缜:《神灭论》、《答曹思文难神灭论》,载于《弘明集》及《梁书》、《南史》本传,本章所引多据《梁书》。•3.王友三编著《中国无神论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牙含章、王友三主编《中国无神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思想
(一)处理家国之事的原则¡            处理家国之事的原则是政治哲学向政治实践领域的转化,也是政治理想走向现实的努力。
1、公平原则¡            这是太宗君臣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贞观政要》载: ¡ ¡            长乐公主,文德皇后所生也。贞观六年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徵奏言:“昔汉明帝欲封其子,帝曰:‘朕子岂得同于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阳王。’前史以为美谈。天子姐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殊,义 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公主,理恐不可,实愿陛下思之。”太宗称善。乃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主之情,真社稷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妻,曲蒙礼敬,情义深重,每将有言,必俟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谓之说难,东方朔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深所要急,纳之则世治,杜之这世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贞观政要》卷五《公平》)
2、近君子远小人¡            在封建社会宦官当政而使国中不平之事发生。魏徵对此颇为不满: ¡  ¡            贞观十一年,时屡有阉宦充外使,妄有奏,事发,太宗怒。魏徵进曰:“阉竖虽微,狎进左右,时有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谮,为患特深。今日之明,必无此虑,为子孙教,不可不杜绝其源。”太宗曰:“非卿,朕安得闻此语?自今已后,充使宜停。”(同上) 为了杜绝宦官谮言,魏徵专门奏道: ¡  ¡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进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近君子,则朝无秕政;远小人,则听不私邪。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铅刀一割,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白玉微瑕,善贾之所不弃, 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嗅,玉石不分,屈原所以沉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既识玉石之分,又辨蒿兰之臭,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此郭氏所以为墟,史鱼所以遗恨也。(同上)
3、怀道体仁,知人善任¡           魏徵在奏折中进一步强调了人君怀道体仁、知人善任的意义: ¡  ¡            臣闻道德之厚,莫尚于轩、唐;仁义之隆,莫彰于舜、禹。欲继轩、唐之风,将追舜、禹之迹,必镇之以道德,弘之以仁义,举善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不择善任能,而委之俗吏,既无远度,必失大体。惟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欲求垂拱无为,不可得也。故圣哲君临,移风易俗,不资严刑峻法,在仁义而已。故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惠下以仁,正身以义,则其政不严而理,其教不肃而成矣。(同上)
【参考读物】 ¡   1.王通:《中说》,载于《四部丛刊》 ¡         等。 ¡   2.吴兢:《贞观政要》,岳麓书社1996 ¡         年版。
第一章  儒家经学与佛教宗教
【参考读物】l1.智顗:《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四教义》、《四念处》等,载于《大正藏》。
2.杜顺:《华严法界观门》现存于澄观《华严法界玄镜》,载于《大正藏》。
3.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又名《华严五教章》)、《华严旨归》、《华严义海百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金师子章》等,载于《大正藏》。
4.达磨:《少室六门集》,《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原为昙琳所记,现存于《续高僧传》和《楞伽师资记》),载于《大正藏》。
5.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版。
6.神会:《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等,载于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中华书局,1996年版。
7、石竣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共4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8.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佛教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参考读物】l1.智顗:《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四教义》、《四念处》等,载于《大正藏》。
2.杜顺:《华严法界观门》现存于澄观《华严法界玄镜》,载于《大正藏》。
3.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又名《华严五教章》)、《华严旨归》、《华严义海百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金师子章》等,载于《大正藏》。
4.达磨:《少室六门集》,《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原为昙琳所记,现存于《续高僧传》和《楞伽师资记》),载于《大正藏》。
5.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版。
6.神会:《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等,载于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中华书局,1996年版。
7、石竣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共4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8.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佛教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章  隋至盛唐道教地位
的提高与重玄哲学
【参考读物】 u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第五章第四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修订版。 u2、詹石窗:《老学重玄宗简论》,《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3期。 u  3.卢国龙:《道教哲学》中篇,华夏出版社,1997年10月版。第三章  韩愈、李翱心性
哲学与反佛思想
【参考读物】 l1.韩愈:《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载于《四部丛刊》。 l2.李翱:《李文公集》,载于《四部丛刊》。 l3.张跃:《唐代后期儒学》第四章《关于三教关系的辩论》及第五章《对于性情问题的辩论》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版。
第四章  刘禹锡、柳宗元的
天人哲学与历史观
【参考读物】 l1.《刘禹锡集》,载于《四部丛刊》。 l2.《柳河东集》,载于《四部丛刊》。另可参阅罗振玉影印南宋世綵堂刻本及吴文治校点《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第五章
晚唐五代道教思想的新动向
【参考读物】 l1、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 l2、罗隐《太平两同书》。 l3、谭峭《化书》。
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思想
中国哲学发展到宋代,进入了一个综合的时期,使得儒、释、道三家的融合成为主要趋势。于是,中国古代哲学进入了融儒、释、道为一体的理学时代。然而,封建社会逐步迈入衰落时期,理学被僵化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明朝中后期对理学的反叛自然包括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批判,这一过程始于明代的王守 仁。明末清初,王夫之等人以对理学既批判又继承的态度,总结宋明哲学的成果,具有鲜明的近代意识和启蒙意义。清初的颜元虽然继续对封建专制的批判,但清代统治者的文字狱把中国哲学引向以考据训诂为主要内容的汉学。此时,虽有戴震在汉学形式下继续批判封建专制,但终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待于近代哲学革命的开拓。
第一章  陈抟与宋代理学的初步建立
融儒、释、道于一体是北宋理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被称为宋代理学开创者的周敦颐以《太极图》奠定了理学基础,而该图最初可以追溯到五代末宋初道士陈抟的《无极图》;另一位理学的重要代表邵雍以其先天象数之学而著名,但其学也源于陈抟的《先天图》。可见,陈抟与宋代理学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
一、陈抟的《无极图》与《先天图>>
2、《太极图》的宇宙论 ®      周敦颐的《太极图》则“自上而下”,更显宇宙论之意义。尤为重要的是,周敦颐据该图作《太极图说》: ®  ®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 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关于人周敦颐说:®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自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也。(《太极图说》)
3、一与万的统一®           在周敦颐的宇宙图式中,万物本于一太极,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正如周敦颐所说:“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通书·理性命》)如此一来,“一”与“万”便被统一起来。
4、五行与五性®           周敦颐以“五行”定位人的“五性”。他说: ® ®            不达:曰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刚)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柔)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同上)
5、无极与人极®            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提出“人极”概念以合于“无极”。周敦颐说: ® ®         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通书·圣学》)
三、邵雍的先天象数之学
1、宇宙的本质与生成®            邵雍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他说: ® ®            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 ®           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形,人由道而行,天地人物则异也,其于由道一也。(《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
邵雍吸取了《易传》的思想,叙述了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的发生系列。具体地说就是: ® ®         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上交于阴,阴下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 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十分为百,百分为千,千分为万。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关于天地万物如何形成,邵雍说: ®            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静之始则柔生焉,静之极则刚生焉,一刚一柔交而地之用尽之矣。动之大者谓之太阳,动之小者谓之少阳,静之大者谓之太阴,静之小者谓之少阴。太阳为日,太阴为月,少阳为星,少阴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之体尽之矣。静之大者谓之太柔,静之小者谓之少柔,动之大者谓之太刚,动之小者谓之少刚,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之体尽之矣。(《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2、宇宙发展的次序与周期
循环变化的周期®            在此基础上,邵雍进一步描述宇宙循环变化的过程。他认为,宇宙循环变化以“元”为一个周期,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就像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三十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三十分;照此推算,一“元”有十二“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共十二万九千六百年。邵雍断定,宇宙就是按照“元、会、运、世”生灭兴衰,周而复始。
3、人性与心性®           邵雍从太极推出阴阳八卦以至天地万物,并进一步推出人性。他说: ® ®         《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以谓之理者,物之理也;所以谓之性者,天之性也;所以谓之命者,处理、性者也;所以能处理、性者,非道而何?(《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           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性之在物之谓理。(《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在理学的发展中,邵雍较早讨论心性关系问题,他说: ® ®      性者,道之形体也;心者,性之郛郭也;身者,心之区宇也;物者,身之舟车也。(《伊川击壤集·序》) ®      先天之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4、物我关系®            就认知物之理而言,邵雍反对“以我观物”,而主张“以物观物”,并称之为“反观”。他说: ® ®      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至于“以我观物”与“以物观物”的区别,邵雍说: ® ®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           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复习与练习】 ®  1.周敦颐的“太极图”与陈抟的“无极图”异 ®        同点在哪里? ®  2.周敦颐的“太极图”的基本含义包括哪些? ®  3.周敦颐在人道观上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4.邵雍是如何用先天象数之学构造宇宙模式的?
【参考读物】 ®  1.《宋元学案》,(清)黄宗羲著,中华书 ®        局1986年版。 ®  2.梁绍辉:《周敦颐评传》,南京大学 ®        出版社1994年版。 ®  3.唐明邦:《邵雍评传:附陈抟评传》,南京 ®       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二章
张载与气本论哲学的日趋完善
张载为学,志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思录拾遗》),可谓高远;“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宋史·张载传》),可谓尽力。主要的哲学著作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和《张子语录》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
一、“太虚即气”的本原构成论
事物发生与组合问题上的认识,张载最受人关注的是关于“气”的思想。张载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他说: ®  ®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自注:舍气,有象否?非象,有意否?)(《正蒙·乾称》) ®      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若非气,指何为象?(《正蒙·神化》)
张载不仅把可摹写的一切看作是“有”和“象”,看作是“气”,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虚空即气”、“太虚即气”的命题。他说: ®  ®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正蒙·太和》) ®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同上)
至于无形之太虚与有形之物的差别,张载说: ®  ®      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正蒙·太和》) ®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