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叹茶小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48:12
广州人,早上九、十点钟光景,施施然挟份报纸上茶楼去饮茶,说确切一点应该是去“叹茶”,这是广州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广州人爱饮茶之风起于何时?难以考究。但广州人饮茶历史久远则是可以肯定的。
相传南越国君赵佗,喜爱饮茶,经常带着一班臣下到临江的小楼茶叙。有一日,赵佗与僚属品茗,一轮红日升起,映得珠江浮光耀金,非常壮丽,赵顿时豪情勃发,顺手抓了一把茶叶洒向江中,那片片的茶叶忽而化成飞舞的银鹤群,那鹤群忽而又幻化成一群仙女,飘然降落楼上,向赵佗奉上香茶。这个民间传说,可以把广州人饮茶的历史上溯到西汉初期。从史料看,被誉为茶圣的唐代陆羽,曾到广州活动过,他的《茶经》很早就在广州广泛流传,成为广州饮茶的“经典”。由此,广州人的饮茶之风也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若以茶楼为标志,广州人饮茶的历史起码亦有几百多年。考证广州茶楼其前身是“二厘馆”。在清代的咸丰、同治年间,这种“二厘馆”在广州城乡已很普遍。

一盅两件,市民喜欢在泮溪酒家喝早茶

广州西关老字号陶陶居风采依然
“二厘馆”多在街边巷口开档,上用树皮做顶,中用竹木搭建,下摆几张木台木凳,旁边生个炉子,炉上放一煲白粥、一锅油 老板兼伙计就站着搓捏面粉,或将面切成面条,下到油锅做成“油炸鬼”(油条),同时,还卖些芋头糕、松糕、钵仔糕之类。茶价二厘(当时1毫钱等72厘)。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广州的“二厘馆”遍布大街小巷,有首民谣这样唱道:“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不花假。
后来出现茶居,茶居自然比二厘馆高级些,饮茶也讲究起来,当时只有“一盅”,还没“两件”。“一盅”就是指用石湾粗制的绿釉壶泡茶,每人一盅炳茶。茶客多是做“三行”(建筑工人的通称)和做苦力 (搬运)的劳苦大众,他们劳累一天,倦缩了一夜,次日清早,借此茶居寻求片刻的喘息,会会工友,了解一下市道行情,发发牢骚。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茶居大门一开,工友们蜂拥而人,一两千个座位,十来分钟便座无虚席。茶友们像约好似的,天天就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只要谁一缺席,就互相打探,看看发生了什么意外事情。
再后来,茶楼为了迎合达官贵人的要求,开始选用靓茶,并用山泉水泡茶;“两件”的质量也精细起来,或马蹄糕或烧卖,或糯米鸡或叉烧包等等。慢慢逐步形成广州茶楼的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广州处在亚热带,气候闷热潮湿。茶楼一般高三层,底层有六七米高,二三层各高五米左右,四面是高框玻璃窗,空气流通,地方通爽,座位舒适,厅内悬挂字画、条幅、楹联等,环境布置清雅。二是茶靓水滚。茶靓——茶的品质上乘,能满足茶客的口味;水滚——泡茶要沸水,能品尝出茶的真味。泡茶还要“高冲低泡”,让沸水飞泻入壶,使茶叶上下翻动,充分泡出来。三是点心精美多样。点心花式品种多,以大类品种分,有常期点心、星期点心、四季点心、席上点心、节日点心、早点、午点、晚点,以及各具特色的招牌点心。
当时清早起来饮茶的,有豪商巨富、达官贵人,他们借饮茶乘机打探行情,建立关系。那时没有电视和收音机,信息的交流、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大多在茶居,在饮茶间进行;也有三教九流,借着茶居做些偷讹拐骗、相妄选美的事;有前来茶居消磨时光的。可见,当时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为什么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
茶楼发展到现代的酒家,更上一个台阶。当代的酒家在装修上舍得花大本钱,有单间的,搞雅座的,既有辉煌的大厅,也有雅致的中厅。有中式的,西式的;有日本式,东南亚式;各式各样的摆设,开各种茶座,让不同阶层的市民有更多的选择。
现在广州茶楼不单只是经营早市,而是开早、午、晚三市。既有早茶,也开设下午茶,至于夜茶,样式更丰富,吃炖品,吃海鲜都可以。现在广式点心制作精细,花样很多,常见的有:虾饺、烧卖、粉果、芋角、叉烧包、马蹄糕、糯米鸡等。现在广州的茶客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熟客,每天清早必到一间固定的茶楼,通常是“一盅”(排骨饭)“两件”(点心),这类人以离退休老人居多,多聚在西关一带茶楼和白云山脚的鹿鸣酒家,并边叹茶边玩鸟赏鸟(多在鹿鸣酒家);另一类是饮“礼拜茶”,即在休息日去饮茶,不限“一盅两件”,而是品尝多款点心,从容“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