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传说:傅村的传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4:31:05
2009年03月20日 16时48分 来源:福客民俗网
提起傅村的来历,不能不说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与傅村有关。
西汉末年,傅村当时叫老龙湾,因沁河在村南象一条老龙,转了个弯流了过去,因此得名。村中有个傅财主,雇了村西边十五里远的大董村(今小董村)青年董永当长工。董永每天起早来,傍黑走,一天一趟。董永每天来傅村的途中,都要在大凡村西南角的大槐树下歇一歇。 七仙女的人物原型张七鲜久慕董永人品,昼思暮想,一心要与董永结为夫妻。有一天,她从下封村东的大沙丘上(后人称为落仙台)走了下来,来到大凡村的大槐树跟前,拦住了董永的去路。她以问路为由与董永攀谈,倾诉了爱慕之情,表明了愿与董永结为百年之好的心愿。董永刚开始时婉言拒绝,后来看其情真意切,也就只好同意了。二人以大槐树为媒,订下了终身。 董永家里实在太穷,办不成喜事,于是二人经过商量,决定一起到傅财主家去寻求帮助。 傅财主为人善道,十分开明,满口承许帮忙,热情地为他俩安排了住处,选下了吉日良辰,配合驾部村张七鲜她干娘家,为他俩体体面面地操办了婚事。因董永识字,忠厚实在,傅财主安排他除了干活,还帮忙记帐。得知董永妻子善于织绢,傅财主就安排她去织皇绫。劳动之余,董永和张七鲜欢度蜜月,恩恩爱爱,过起了甜蜜的爱情生活。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傅财主大力成全了董永和七仙女的这段好姻缘,就把他尊称为傅员外,还把原来他所住的村庄尊称为傅家湾,再后来,人们认为三个字没有两个字简便,就又把傅家湾叫成傅村了。
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就宣扬自己和马皇后原来是玉帝身后打“日”“月”两扇的金童玉女下凡,“日”与“月”合起来组成了“明”字,建立了大明王朝。
当他听到董永的后人们宣称自家的老祖宗董永娶的是玉帝的七女儿时,犯下了心病。暗想奴仆比不过至亲,认为董永后人压了他的“点儿”,生怕董永后人出朝廷,夺了他的江山。于是下令派重兵截断董永后人的龙脉,对董永后人掘坟灭族。大董村(今小董)的董永后人听到风声后,连夜四散奔逃,其中一个小男孩,乳名小瓜儿,才五、六岁,在仓皇奔逃中与家人失散,实在跑不动了,想到平时跟着大人们常去傅村走亲戚,是条熟路,于是一个人就近向傅村跑去。董小瓜儿寻不见家人,就在傅村亲戚家躲了起来。等血洗董家过后,他又混在山西洪洞移民吴家里,改姓吴,瞒过了官兵的追查。吴小瓜儿长大后娶妻生子,繁衍后代,人丁兴旺,等官府不再追究了,吴小瓜儿的后代才又不忘祖宗董永,大起胆子复姓为董。
从山西洪洞移民河南的人,都在大槐树下留下了一个印记——小脚趾甲是两瓣的,武陟原住民的后人是光趾甲。董小瓜儿是傅村的董氏始祖,现在村中董姓已有800多人口,小趾甲都不是两瓣的。 原先傅姓在村中是第一大户,人口众多。朱元璋扬言要对大董的董永后人灭其九族,因傅村的傅家平时和大董的董家关系密切,是社亲,因此大受株连,害怕被血洗。听到风声后也连夜四处远逃,只剩下一个寡妇媳妇,怀抱还在吃奶的儿子,卧病在床无法逃走,于是听天由命留了下来。在官兵盘查时,她不费思量脱口而出,将儿字加了个单立人旁,改姓为“倪”,侥幸逃过了血洗,后来从山西洪洞来此村的移民们可怜他们孤儿寡母,也没人去官府告发她。这个改姓了倪的傅员外后人就这样活了下来,到了大清朝,倪家才不怕了朱家皇帝,倪红山不忘祖宗傅员外,才又让儿孙们认祖归宗,恢复了傅姓,现在村中姓傅的人家也有三、四家,确实是脚上没有半拉小指甲,属于村中的原住民。
从山西洪洞移民来此村的吴姓、宋姓现在都各有千余人,是村中大户,现在的傅村,全村有3500多口人,是一个有着丰厚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两千六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大村庄。 傅村现仍存在着傅员外家的遗迹和傅家后花园遗址,被从深深的地下挖出来的石狮、石马,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傅员外家的显赫和动人故事。董永当年曾推过的青玉色的石磙和大碾盘,也被傅村人从地下发掘了出来,展现在人们面前。它的颜色白玉般的晶莹,玉白色中隐隐又透出鸭蛋青,格外引人注目。
据村中老人介绍,这套碾、磙由“磁石”(最硬最硬的石头)雕凿而成,造型独特,碾盘上面和石磙表面都光滑平整,不象普遍的碾、磙那样凿刻有一道道沟齿,以便于碾压。这套独特的石碾和石磙虽表面平整,没有沟齿,不用凿锻,但只要湿过水等一晚上,第二天很糙,碾米可快哩,真称得起是个“神物”。这个碾盘厚23厘米,直径143厘米。石磙小头直径58厘米,大头直径63厘米,高62厘米。据说谁摸摸这套碾和磙,就会一辈子吃喝不愁,有个好胃口。 至于石马、石狮现被傅村人存放在村北一里外的麦田里,石狮高95厘米,宽70厘米,前后长28厘米。石马底座高35厘米,马高53厘米,左右宽38厘米,前后长120厘米,据说摸摸石狮、石马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如果谁对此感兴趣,不妨前去傅村试上一试。
(作者:孙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