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传说:青堂瓦舍员外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5:23:07
2009年03月20日 15时40分 来源:福客民俗网
据传说,傅村的傅员外,小名叫傅聚宝,他爹穷怕了,给他起这个名字,意思是让儿子长大以后聚集财宝,发家致富,改变家庭的贫穷面貌。但他爹没等看到儿子有点出息,就在小聚宝不满五岁上,得了大病,百般医治,毫无效果,蹬了蹬腿,狠心撇下孤儿寡母,撒手上了西天。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光了,直弄得一贫如洗,没有了锥攮之地(立锥之地的土话),只剩下了两只破碗。一个寡妇母亲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孤儿,白天沿街挨门讨饭,夜晚留宿街头,到大户人家的大门口“串房檐”(即不断换住在各家大门之外房檐以里,以遮风避雨)。有道是“人敬有钱的,狗咬‘篮的’(讨饭者)”,小聚宝在要饭当中挨尽了狗咬,受尽了辱骂,看穿了人情世故,悟透了世态炎凉。“穷”字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当个人上人,一定要聚积很多很多的财宝,彻底改变自己的苦难人生。
晚上“串房檐”是有规矩的。穷人家一般没有盖大门口,“串房檐”串的是富裕人家的大门口,一个地方不能住两夜,要迟睡早起,别让主家发现了。若睡的早了,让主家发现,怕沾了你的穷气,就要被撵走;若起的迟了,被主家看见了,嫌你弄脏、挡住了人家的进财门路,就会被恶语相加,百般辱骂。母亲领着小聚宝每天一到晚上,就要先精心划算划算住在哪个大门口,才能睡个安稳觉。就这样提心吊胆,还有失算的时候。
有一天,大雪漫天,冰冻三尺,寒风刺骨,小聚宝牵着母亲的衣裳后襟,艰难地踩冰冒雪,走了一整天,也没有要到一口吃的。一到了晚上,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就挪步到一家大门口内,在母亲怀抱里昏睡了过去。到了半夜,小聚宝突然觉得浑身火辣辣地钻心疼痛,睁开眼一看,一根皮鞭上下翻飞,凶狠地抽打着他和母亲。他母亲吓得一声也不敢吭,拉着小聚宝拔腿就跑。原来这个大户人家是个大恶霸,半夜有急事要出门去怀县城,发觉两个叫花子缩成一团紧靠着门板熟睡,挡住了他家的大门口,立刻怒发冲冠,就抡起手中马鞭,朝死里狠抽小聚宝和他的母亲。
母亲拉着小聚宝逃到安全的地方后,不由得大放悲声,嚎啕大哭。她疼爱地用手轻触着儿子满身血淋淋的条条鞭痕,儿子也用小手替母亲轻轻地擦去了脸上的道道血迹,一滴泪也没有掉。他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哪怕不吃不喝,不穿不戴,也要攒钱盖一个很大很大的房子,让母亲住的宽宽的,自己住的高高的,让儿孙后代再也不用“串房檐”。
傅聚宝长大后,穷极富来,很有财运。弄啥啥成,干啥啥发,很有经商天才。他起初先借了别人家几个鸡蛋到菜园里换了一堆黄瓜去卖,几次反复,赚了钱。还了人家的鸡蛋,还有余钱。他尝到了甜头,就开始往县城贩卖青菜。干了一段时间,有了本钱,他又一条小扁担两个大荆篮儿,跑到北山九封一带去担山楂。他回来路上就卖够了本儿,剩下的到集会和戏台下面去叫卖,全是赚的。别人家的孩儿象他一般大年纪,都是贪玩成性,他却少年老成,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意精儿”。他钱越挣越多,就一条扁担两只筐,干起了贩卖杏、桃、花红(苹果的原生果子)、葡萄、甜瓜、西瓜等水果生意。后来他又嫌小打小闹不解渴,挣钱不过瘾,看到粮食季节差价、地区差价很大,商机无限,就又干起了贩卖粮食的大生意。粮食刚打下来时价格较低,他大量囤积,粮食青黄不接时价格较高,他就大量抛售。哪个地方粮价低,他就去大批抢购,哪个地方粮价高,他就抢运去销售,哪怕一斤粮食只赚半个钱,他也乐意去干。他干粮食生意时间长了,钱也挣足了,就在各个县城和集镇上开了几百家生意铺,啥挣钱就干啥,啥生意他都敢沾。傅聚宝通过精心运营,利似江河,滚滚而来,每天都有大车满载着钱财不断往家里运。
傅聚宝暴富后,不舍吃,不舍穿,一个心眼儿攒钱准备盖房。有一天,他娘心疼他累瘦了,煮了个鸡蛋让他补补身子,他叹了一口气说:“唉,娘啊,又少了一块砖呀。”有一次,她媳妇不小心打烂了一个小粗碗,他瞪起眼睛大骂:“你个败家货,又少了两片瓦!”
听说傅大财主扬言要盖房,四方的能工巧匠闻讯纷纷赶来争标,都准备一显身手,大挣一笔。各自显露看家绝技,争相呈献庄园蓝图,以求博得傅大财主青睐。但是,他们都打错了算盘,都没猜透傅大财主的心思,都不合傅大财主的口味。傅聚宝一看各个图纸外表豪华,预算惊人,决定一个也不采用。弄得各个能工巧匠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
其实,傅聚宝盖房有自己的标准:一要外表朴实无华,二要内部实用方便,三要结构省料结实,四要施工省钱简便。还有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工匠必须按照他的意思来干。他相信天下之大,能人之多,不相信找不出这样的匠人。经过他长期奔波,多方考察,终于访到了一位号称活鲁班的巧匠大师张鸿运。这个能人干的活最能符合他的要求。张鸿运也是苦出身,最善于节省,他给人盖成房后,破砖头、烂瓦片,一个角儿也不剩,全能用进去,外表还看不出来。垒砖时不掉一点白灰,砍木头时不留半根废料。砌成的砖墙,九头牛也拉不动丝毫,瓦成的房坡儿,放上石滚滚下来,也不会烂一个瓦片。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脾气随和,善于揣摩、领悟主家的心思。主家想到的,他能做得让主家挑不出任何毛病。主家没想到的,他能替主家想得特别周全,干得格外满意。
傅聚宝认准要用张鸿运,三顾其家,四次恳求,终于用诚心请来了活鲁班为自己盖房子。
傅聚宝自己构思,自己创意,张鸿运大师亲笔画图,具体体现。定下了这份独具特色的蓝图后,傅聚宝非常满意。张鸿运大师率领工匠,精心施工。傅聚宝明察秋毫,仔细监督,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傅聚宝从小的盖大房、盖高房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一座外表朴实无华的崭新的傅家大院,耸立在了傅村的村西北角。从此,四乡百姓开始把傅聚宝尊称成了傅员外。
据初步考证,傅家大院并排三处庄(宅院),一进三串院,长108步,宽54步,合24亩3分地。大院后面带有花园,长36步,宽仍为54步,后花园合8亩1分地。
傅家大院大门朝南,古朴无华,门板厚重。并排三处庄,宽度各为18步,为十间头。中间一处为傅员外自己家人居住的地方,傅员外子女住在前院,长18步。傅员外夫妇住在中院,长36步。傅员外老娘住在后院,长18步。傅员外老娘住的后院挂匾为“孝顺堂”,用傅员外自己的话来说,“孝顺就是笑着顺从老娘。老人们都喜欢看笑脸,都喜欢听顺耳话,子女们做到这些并不难,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呢?”。傅员外侍母至孝。孝顺堂的上房为祭祀房,正当屋供奉有傅家三代宗亲牌位和傅员外已故父亲的画像,傅员外严遵礼教,遇大事对已故父亲出必告,返必禀,定时拜祭。房的东头为上,是傅员外母亲居住的地方,房的西头,为至亲长辈来时居住之所。东厢房称为敬老房,每套房间都有各自的用处,比如“德胜屋”,傅聚宝在这里心狠手毒、毫不慈善,着着见血,个个毙命,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傅聚宝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困苦,衣食无着,虱虮满身,母子俩讨饭闲暇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吃饱了躺在暖洋洋的太阳底下,母子俩互相为对方逮虱,母亲为儿子逮虱,充满了母爱。儿子为母亲逮虱,充满了孝敬。那是小聚宝多么喜爱的游戏呀,把自己的反抗集中在指甲盖上,把自己的仇恨发泄在虱子身上。捉住一个虱子,用指甲盖猛然一挤,血丝四溅,多么解恨,多么痛快!晚上脱光衣服后,将脱下的补丁摞补丁的内衣裤翻过来,找到腋下及裤裆等重要部位,把这些部位依次挨近到油灯的火苗之上,把那些蠕动欲逃的虱群及它们的子女——粒粒紧连、雪白一片的虮子们施行严峻的火刑,当受刑者被熏烤发焦并发出鞭炮般的脆响时,就是小聚宝最畅意的时刻,他常在嘴里恨恨地呐喊:“叫你们再害人!叫你们再害人!”傅聚宝致富之后,从母亲和自己的身上已寻不出虱子来了,这使傅聚宝感到非常遗憾,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出奇办法,掏高价去外地买些大虱子装在瓶子里带回家,等到自己闲暇时,就让母亲来到德胜屋,坐到炕上,帮母亲脱下贴身衣裳,自己偷偷将虱子放到母亲衣服上,然后为母亲逮虱,每逮到一个,傅聚宝就会很夸张地叫着,笑着,向母亲表功:“又逮了一个!又逮了一个!”以博得母亲高兴。同时自己也从中获得了无比的欢乐。傅聚宝放出的虱子是有数的 ,逮住的虱子也要计数,两者都要相符,否则他是不会罢休的。“德胜屋”实际上就是逮虱屋,是傅员外为母亲尽孝的地方。
至于“逍遥房”,那里有傅员外为老娘按摩、捶背、腾腰、捏胳膊、挠痒、掏耳朵的专用设施与专用工具。派有专门的丫环侍女服务此事。一有机会,傅聚宝也会很细心地亲自为老娘服务,并把这看成是很有趣的乐事。
还有个“慰足斋”,屋里设置有木盆和架凳,是傅员外专门为老娘泡脚、洗脚、剪脚指甲、足部按摩的地方。傅员外小时侯跟着母亲逃荒要饭,一天不知要走多少路,有时实在走不动了,母亲就背着他走,脚上不知磨出了多少血泡,多亏了母亲的那双脚。日子好过了,傅员外经常在慰足斋里用双手捧着母亲的脚,反复轻轻按摩。他觉得无论怎样慰劳,也报答不完这双脚的无比恩情。
还有一个“天乐坊”,是傅员外让母亲寻开心的地方。他母亲爱听儿子吹笛和唱歌,只要他母亲说想听,傅员外无论多忙,都会拿啥放啥,赶紧去天乐坊里满足母亲的要求。有时傅员外还会象小孩子一样,为母亲唱起儿歌,逗得母亲哈哈大笑。有时候傅员外生怕母亲心里寂寞,就经常请来百戏和说唱艺人,来天乐坊为母亲专场演出。
这类的屋很多,篇幅所限,就不一一介绍了。西厢房是勤劳房,傅员外怕母亲闷着,设有纺花屋、织布屋、做鞋屋、缝纫屋、刺绣屋等,让母亲自己干一点活提提精神,锻炼锻炼身体,或让她指拨别人来干,从中得到乐趣。
傅员外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别人有的,他要有,别人没有的,他也想一直有。他有一个老娘,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正因为他有了孝子的美名,才带来了兴隆的生意和茂盛的财源。在老人的面前,他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多么希望这样的天伦之乐日子能够永远过下去。每天夜里很晚了,他还在母亲的房里磨蹭着不肯走。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赶紧跑到母亲的房里去问安,生怕母亲会离他而去。和董永这个穷孝子相对应,傅员外确系是一个富孝子。无论穷富,无论贵贱,人人争当孝子,确实是当时社会的良好风气。
中院为整个大院的中心,是傅聚宝自己发号施令的地方,房上有高楼,地下有银窖,中间有客厅。傅员外每天的必修课是早起先上高楼,全院情况尽收眼底,看看全家房产受损没有。到晚上,下一次银窖,看看今天又增添了多少财宝。院内有“三思斋”为谋划之所,有“悦乎堂”为迎宾会客之处。
前院是他的子女居住的地方,设有书房、练武厅,他聘请有私塾先生、武术教师,要求儿女们文武兼修,家教非常严格。
左右两边的两处庄分别称为西跨院、东跨院,每个跨院的前院、中院、后院的长、宽和格局与中间一处庄基本相同。两个跨院住的都是为傅员外工作的男女雇工,据说董永和张七鲜就住在西跨院内,院内有织绢房,传说为七仙女织皇绫的地方。有磨房、碾房,传说为董永推磨、拉碾的地方。还有董永和张七鲜两个人曾住过的新婚房,又被称为“百日房”,从那时开始,怀县传下了民俗,新婚夫妇一百天不能离开,一直沿袭到现在。
傅员外因为小时候串过别人家的房檐,为了心理平衡,很喜欢招“住房的”,他对于家里有年轻男丁的无房户,主动邀请其无偿地来他的东西跨院居住,会武术的更是优先,究其原因,他是为了不花钱雇用保镖来看家护院。
傅员外的后花园不小,但他很讲实际,不栽无用之花,广种可食之果,牡丹、菊花适时开放,桃、杏、梨、柿果实累累。为了节省观赏动物的养殖费用,他让工匠们用石头雕刻了不少狮、虎、牛、马、羊等动物,散布在花园各处,把花园装扮得格外好看。
整个傅家大院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青堂瓦舍,朴实无华。与历代各地其它财主大院相比,富有特色,独具匠心,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也是值得进一步开发的旅游资源。
(作者:孙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