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中医证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5:14:00
用古中医的方法教你防治小儿手足囗病
发病逐年增长,形势非常严峻
每年5-8月份是手足囗病暴发的高峰期,2007年5月全国共报告手足囗病5459例,死亡2例。与2006年5月相比,报告病例上升119%。2008年5月全国共报告手足囗病例17.6万余例,死亡40例。可见手足囗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防范形势非常严峻。(摘自广州市预防医学会资料《手足囗病可以预防》)
2008年5月的报告病例比2007年同期猛增3124%,可见其扩散发病得非常迅速。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控制,将产生严重的后果。虽然死亡率不高,但落到谁的身上都是灾害性的。
西医对发病原因认识和症状表现:
“手足囗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囗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多以小儿为主要发病对象,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呈流行性趋势。
这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用西医西药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就像感冒一样,只能进行对症、支持、预防感染等处理,让病人自己恢复。
目前的治疗和预防情况:
而现在的西医生,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都是大量的使用抗生素、消炎镇痛药,甚至激素,满足于短期内对症状的控制。如果小儿体质还好,能挺得过去,一周左右就会逐渐好转至恢复;一旦体质较弱,或病情有一点反复,就会出现危险情况,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现在手足囗病逐年增多流行和那么多的小孩死于手足囗病就是明证。
还有很多的所谓中医生,放弃了中医辩证论治的精华,加之又受西医治疗思路的影响和制约,对小儿手足囗病人大量使用清热解毒、发散解表的中药,致使小儿元气耗散,脾胃亏虚,体质下降,免疫力抵抗力低下,也很容易引起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更有不少人打着中西医结合的旗号,大肆使用对人体体质有严重伤害的中西药物,其影响甚至比单用西药或中药更严重、更可怕,千万要引起注意。
古法中医的认识:
根据古中医的理论分析,认为手足囗病还是属于虚症的范畴,重点病机是中气脾胃不足,肾失封藏,肝胆相火上逆。
这种病与气候的关系很密切,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去年冬天不冷,会令肾的封藏功能减弱,不能保养元气,导致来年脏腑气血的根基虚浮,易于燥动;二是今年正是土运不足的一年,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导致不能正常的化生气血,脾土虚弱则固摄乏力,肝木无血滋养则化燥生风,肺金无气补充则收敛无力,都会使肝胆相火上逆,耗伤津液,出现发热、疱疹等症状。
西医认为是肠道病毒传染,也正说明了该病的病位在脾胃,囗腔、四肢又都是脾胃所主管的区域。所以保护好脾胃对该病的治疗有着关键的作用。
治疗原则:健脾助运,补益气血,养阴生津,收敛相火。请找专业的中医辨证治疗。如果医生用药都是清热一类的,请注意用药风险。一般来说调理胃和补中气的药应占主要分量。
预防原则同上,只是使用更平和的食疗方法。
预防方法:
1、食疗方:黄豆3克、黑豆3克、绿豆3克,水泡胀后打成豆浆约200ML,加冰糖5-10克,二小时内服完。
用法:舌头无舌胎,小便少的,可加乌梅半枚。年龄每大一岁增加半枚。
舌胎厚腻,面色不红的,加淡豆豉30粒。年龄每大一岁增加30粒。
此为二岁小儿一次的用量,每天喝一到二次。一岁以内减半。年龄每大一岁各增加1克。
其中黄豆、黑豆养脾胃、滋肝木、降相火,绿豆补中养胃、清肺热,乌梅收敛肝阳、滋补肝木,淡豆豉消食、通滞、生津,都是药性平和,功效显著的常用食物。服用安全可靠,可做为平常预防使用。
如果经过中医辩证,分清脏腑功能的虚实,进行适当加减则效果更佳,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发热时,没有明确指征不能使用寒凉药物和发汗解表的药物。特别是脉象虚弱的小孩子。可配合中药敷脚心退热。
3、近期饮食应清淡,少进食油腻难消化的、辛辣发散的、燥热伤津的食物。
4、小儿推拿:摩腹100圈;补脾经500次;清肝经300次;清肺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揉按扳门100次;清天河水100次,发热时清300到500次;推三关300次;退六腑300次;拿风池100次;拿下肢脾经、肝经、胃经、胆经10次。
5、如以上处理未见明显效果,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6、需要观察的项目:精神、睡眠、舌胎、面色、囗喝、饮食、汗出、大小便等情况。
病证特点分析
经对722例手足口病患者中医四诊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普通型病例多呈自限性经过,病程在1周左右,以发热、手足口疱疹为主症,其发热呈中低度热,无汗,多伴纳差、便秘或腹泻,舌质红或红,苔白腻或黄腻,与其他小儿病毒性感染相比较,胃肠道症状较为突出。
其中128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以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以表现为肠梗阻、尿潴留等。与其他病毒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疾病相比较,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重症患儿症状也较轻浅,多呈自限性经过,除了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外,以肌肉阵挛、易惊发生率高,急性弛缓性瘫痪发生率也较高,这说明以手足口病为发病特点的肠道病毒呈嗜神经性,神经系统受累较为广泛。中医症状体征统计分析显示,128例患者未见到绛舌,无出血性皮疹,皮疹多少与病情轻重与否无关,与发热相关性不镪;伴随症状中咳嗽与腹泻发生率较低,便秘与纳差常见。
该批病例中,15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的核磁共振呈脊髓型、脊髓脑干损害。脊髓型表现为颈腰段不同程度脊髓前角受累,集中于颈2~颈7,胸12~腰1。随访发现预后相对较好,不伴感觉障碍的肢体弛缓性瘫痪,瘫痪时间短可自行恢复。患病后1周左右,患肢肌力、肌张力即逐渐恢复,腱反射增镪,4周左右瘫痪功能大部恢复,部分可痊愈,单侧上肢瘫痪及四肢瘫痪者恢复缓慢。其中4例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3例死亡,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较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见,这些患儿发病均较急骤,表现为血压突然下降、四肢厥冷、出冷汗、皮肤花斑,继而喷吐血红色泡沫痰。
综合分析128例重症患儿的中医病证特点,可以概括为“热”、“瘫”、 “痫”,其中“热”表现为多有高热,但热势不扬,持续时间不长,全身症状不重,多有便秘,舌质红或暗红,苔白或黄,苔腻多见;“瘫”指急骤发作的肌肉无力,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肌肉痿软,但恢复迅速,后遗症少见;“痫”主要指易惊,肌肉阵发性抽动,以嘴角四肢为主,但全身性抽搐或角弓反张少见,热入心包或热陷厥阴等闭证少见,营血血分证候少见。
病因病机分析
热毒夹湿从口鼻而入,湿热内郁,发于心脾,心脾积热,因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及四肢,故疱疹以口及四肢为主,普通型以发热,表现为自限性经过的顺证;重症患者则出现逆证,毒热内陷厥阴,蒙蔽心包,扰动肝风,湿热窜及经络,临证可见嗜睡、易惊、肌肉阵挛、头痛、呕吐、颈项镪直、肌肉痿软无力等。逆传属疫毒内陷,阳气外脱,可见皮肤花斑湿冷,继而呼吸促急、喘喝欲脱,脉微欲绝,血色泡沫痰外溢;后遗症期属邪热渐去,气阴亏损,可见低热、心悸、烦躁、肢体萎软等。
辨证分型论治
经对722例患者的病证分析,我们认为2008年度手足口病病邪性质为温邪夹湿,普通型病位在心、脾、胃,消化道症状较为突出,主要根据湿热轻重分为两型辨证施治,重症患者以热毒内陷厥阴、心包,病位在心、脾、肝,关键在于根据“热”、“瘫”、“痫”证的不同以专方风引汤辨证治疗。
普通型(心脾积热):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其中口舌疱疹色红,疼痛剧烈,患儿流涎较多,纳差,不能进食,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中医治法:清热解毒化湿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药物:大黄3克,黄芩6克,黄连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普通型(湿热交阻):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口舌疱疹色暗红,疼痛不剧,腹胀,纳差,大便正常或稍溏,舌暗红,苔白腻或稍黄腻。
中医治法:辛开苦降,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
药物: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黄芩6克,黄连2克,干姜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重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皮疹,高热,无汗,烦躁,嗜睡,烦躁,易惊,或伴肢体痿软、瘫痪,舌红,苔白腻或黄腻。
中医治法:清热化湿,镇肝熄风
方药:风引汤加减
药物:大黄3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10克,滑石10克(包煎),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生牡蛎10克,生龙骨10克,干姜3克,桂枝6克,甘草3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重症加减方案:热势较盛,加用羚羊角粉;肢体阵挛重,加用薏苡仁、地龙、木瓜;便秘减赤石脂,腹泻减大黄,减生石膏用量,加用升麻、葛根;肢体软瘫,加用鲜地龙、秦艽、威灵仙、丝瓜络(湿热条辨方);后期热退减石类药物,益气养阴清热通络。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中医药诊治的文献较多,文献报道的大多为普通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