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纲领 修行的指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4:17:26
学佛的纲领  修行的指南
作者:隆盎
净土修行http://www.ygjtxx.com/
四川乐至报国寺昌臻老法师反复开示:“学佛应该以戒律为基础,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的体会,这一重要的开示,是学佛的纲领,修行的指南。本文先就学佛的纲领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下文再谈修学的指南有关问题。
上篇:学佛的纲领
一、  以戒律为基础
以戒律为基础,是学佛的第一条纲领。
(一)学佛必须先学戒律
戒律是佛教徒的行为规范。任何人一入佛门,都必须学戒、受戒、守戒。戒律能止恶防非,能摄众净心,能统领僧团六和敬,能保障佛教徒之间的团结,是修行证果的基础。佛灭度时告诫佛子,必须“以戒为师”。
1、  三皈依是取得佛教徒资格的戒律
正式学佛必须先受三皈依:皈依佛,即皈依觉,不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即皈依正,不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即皈依净,不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佛、法、僧三宝,方能取得正式的佛教徒的资格。三皈依在广义上也可以看成“戒”。未受三皈依,就不能算是正式的佛教徒。
2、  五戒是佛教徒的根本戒律
受三皈依后的佛教徒,必须请出家僧人传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是佛教徒的根本戒律,学佛人必须严守五戒。学佛必须先学做人,五戒也是世间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伦道德的基础。严守三皈五戒,才能保人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3、  严守三皈五戒,必然守十善业戒
十善业也可以称为十善业戒,包括三身业:不杀生,而护生、放生,绝不可杀人,杀父母,杀阿罗汉,绝不可出佛身血。不偷盗,而行布施。不邪淫,而修梵行,坚守伦理道德;四口业:不两舌,而说调和互赞语。不恶口,而说温软慈爱语。不绮语,而说清净正语。不妄语,而说诚信真实语;三意业:不贪婪,而克已乐施。不瞋恚,而慈悲喜舍。不愚痴,而深信因果,深信佛语。身口意三业清净,必生天界做天人。天人是道德高尚,福报极大的人。修十善业,是修行证得更高果位的基础。不守五戒,不修十善,不可能离三界、出轮回,了生死,成佛道。
4、  居士菩萨戒和八关戒斋
学佛的在家居士,还可以受居士菩萨戒和八关戒斋。居士菩萨戒是大乘学佛人行菩萨道时,应受持的戒律,依《优婆塞戒经》共有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八关戒斋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又叫八关斋戒,是受持一日一夜的八条戒律:—不杀生、二不与取(不偷盗)、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七不坐卧高广大床、八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的斋戒)。过午不食又叫持斋,是内心清净,摒绝杂念的意思,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叫斋。不论在家出家,要净化三业,都应持斋。受持八关戒斋,兼修戒定慧,可证三果罗汉。受持八关戒斋,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得中品中生。
5、  出家僧人具足戒.
出家僧人,除了应受持三皈五戒,十善业戒,居士菩萨戒和八关戒斋外,还应受三坛大戒(即:沙弥十戒、比丘戒、菩萨戒)。比丘的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戒律,比丘尼应守三百四十八条具足戒。出家僧人戒是出世间戒,是修行证果的基本保障。出家菩萨戒,其戒相为十重四十八轻戒;密宗还有以菩提心自性清净为体的三昧耶戒,都是大乘菩萨应学、应守的戒律。
6、戒律是学佛的基本纲领之一
学佛修行证果必须修“戒、定、慧”三学。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戒是戒定慧三学的基础。《楞严经》说“戒律是佛的法身,戒律住世,如佛住世”。佛灭度后,应“以戒为师”。《涅槃经》说:“若破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虚云老和尚指出,修行的先决条件是“深信因果,严持戒律”。印光大师说:“律是佛法的根本”。昌臻法师说:“学佛应以学戒入手,应从持戒做起,方能振兴佛教,成就道业”。无戒必无定慧。净土法门的行人,如果不守戒律,怎样可能真信切愿,与弥陀本愿相应呢?更不可能老实念佛,也就不能在佛力护持下,达到念佛一心不乱的水平,因此也不可能当生往生极乐净土。
任何否定戒律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不守戒律的教派都是邪魔外道。放弃戒律的法门都不是佛陀正法。所以学佛必须以戒律为基础。
二、  以般若为先导
以般若为先导是学佛的又一条重要纲领。
佛教就是开启般若智慧的心性之微妙教育。没有般若智慧,不可能在学佛修行中有大成就。
学佛就是要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三藏十二部佛教典籍,是人类最崇高、最完美、最实际的智慧宝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法如千年暗室的明灯,佛光普照,即能驱尽一切黑暗。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是智慧的宗教。佛法是佛陀教育众生,根除贪、瞋、痴三毒的宝剑。佛陀正法,就是智慧的妙法。如来的般若大智慧,是宇宙人生的最究竟、最科学的绝对真理。不潜心学习佛法开发般若智慧,很难在佛法中得到利益。大乘佛法要求学佛人必须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般若就是大智慧,就是入佛知见,就是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就是严持戒律,深信因果,深信佛语。六度中,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没有般若智慧,只能是盲修瞎练,事倍功半,对佛法没有真实的受用,也不可能有真正成就。因此学佛,必须以般若为先导。
中国佛教大乘各宗,如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等,都特别强调深入经藏,开启般若智慧,作为学佛修行的先导。
禅宗虽然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主张死啃经论,好像是不主张以般若为先导。实际上,禅宗很重视《楞伽经》、《楞严经》、《金刚经》等佛经,作为开悟、印证的准则。六祖慧能大师就是闻《金刚经》而开悟的。禅宗认为明白真心,了知本性是最重要的,主张直指本性,见性成佛。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认为众生的自性中的般若大智慧,与佛的自性中的般若大智慧,是一样具足存在的。因此佛陀的教导,正是开示悟入众生本有智慧的钥匙。正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 “无智亦无得”。明心见性,就是为了彰显般若大智慧。所以说,禅宗实际上也是以般若为先导的。
净土宗一句佛号包括了三藏十二部经典的一切至高究竟的真理。唯有佛菩萨才能彻底明了。对有条件的学佛人,净土宗要求深入经藏。有文化有机缘的净宗念佛行人,应该多多读诵大乘经典,探究佛法奥义,闻听高僧大德善知识讲经说法,开启般若大智慧。领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微妙甚深义理。《观无量寿佛经》指出:“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这就证明净土宗也一样要求读诵大乘,同样是以般若为先导的。
对于一般年老多病,没有文化,没有机缘的念佛人,则不可能读诵更多的佛经,研讨更多的深奥道理。他们能“一句佛号,一部经”念到底,就能潜通佛智、暗合妙道,也能具足无量的般若智慧。只要深信因果,老实念佛,如莲池大师所说的,他们必定能“一生成就”。
《观无量寿佛经》说:“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明确指出念佛法门,可以不必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但切不可以误解为净土法门不以般若为先导。此经接着又说:“汝行大乘,解第一义”。第一义是般若的核心,说明这种人对般若已经通达,这类念佛人,能够深信、切愿、老实念佛,就是 “善解义趣”,就是“深信因果”,当然是以般若为先导。
有的人不能理解莲池大师的开示:“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予他人行”,提倡“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这一著名的净土宗纲领,误认为是不要深入经藏,不要般若智慧。其实莲池大师本人是精通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大通家,他著作等身,都收集在《云栖法汇》中,《阿弥陀经疏钞》就是他的著作。他早已悟入佛的知见,所以他暂不再研读三藏十二部经典,他就有资格说:“留给他人悟”。他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但是,他每天要保证念十万声佛号。一般浅薄者行吗?这些都可以用一句佛号来概括。可以肯定地说,一句佛号既概括了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概括了八万四千法门和六度万行。认识了这一至极究竟的佛理,也是般若智慧的体现。可以说,能够老实称名念佛,就是般若智慧的彰显。所以净土法门同样是以般若为先导的。净土行人能够一句佛号念到底,就是有般若大智慧。不懂佛法,不深信因果,不严守戒律,不修十善六度万行的人,不以般若为先导,是绝对不可能深信、切愿、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的,没有般若智慧,更不可能“一句佛号、一部经”,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念到底的。很多人,对净土法门生不起信心,不愿意老实念佛,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般若智慧差的太远了。有人认为净土宗不要三藏十二部,不要般若智慧。这完全是误解。
总之,学佛必须以般若为先导,这是不会有什么例外的。因为以般若为先导是学佛的纲领之一。
三、以净土为归宿
以净土为归宿,是学佛最重要的一条纲领。
净土信仰是佛教徒的基本信仰。净土法门是末法时期众生的对症良药。《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至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假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了生脱死,绝无企望矣。”当代高僧道源法师说:“末法时代的众生,非念佛无以了生死,非念佛无以度有情。”
净土法门是佛陀无问自说的特别法门,是千经万论一致赞叹的深妙法门,是十方诸佛出广长舌像同声称赞的无上妙法。净土法门,是如来的圣言量。
当代中国大乘各宗各派许多是“教学本宗,行归净土”的。因此,以净土为归宿是最重要的一条纲领。
法相唯识宗祖师,世亲菩萨是发愿往生极乐净土的。世亲菩萨在《往生论》中一开头就发愿:“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无碍光如来就是阿弥陀佛,安乐国就是极乐世界。玄奘大师译《阿弥陀经》,窥基大师著书弘扬净土法门。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极力弘扬净土,是念佛求生极乐净土的。中国净土宗祖师莲池、彻悟、省庵等都是禅门巨匠。圆瑛法师是禅宗大德,因曾多次梦见佛陀叫他弘扬净土。他将自己的方丈室命名为“三求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自号“三求堂主人”。近代著名天台宗大德谛闲、倓虚法师,都提倡念佛法门,并以净土为归。谛闲法师本人,是在弟子围绕中,念佛安详往生的。倓虚法师著有《念佛论》弘扬净土法门。谛闲法师教他的补锅匠弟子念佛,虽然没有文化,只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后来预知时至,站着往生了。近代中兴南山律宗的弘一大师,“教归南山,行归净土”。一生以持戒念佛教化众生。临终前,手书“悲欣交集”四字,悲悯娑婆,欣慕极乐,乃其本怀之自然流露。最后,吉祥卧,念佛往生。四川乐至报国寺中兴大德,离欲上人是川内著名的禅门巨匠,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在成都市北门创建“离欲念佛堂”,以念佛法门接引有缘众生。这些都证明各宗大德都是以净土为归宿的。
印光大师指出:“往生极乐,乃出苦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也。”又说:“求其最简易,契理契机,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顿全收,为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作人天凡圣证真之捷径者,无如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 以故,自古迄今,所有禅教律丛林,无不朝暮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其它的法门,都重自力修行证果,必须烦恼惑业断尽,方能出三界。净土法门依仗佛本愿力,与深信切愿老实念佛的自力相结合,不断烦惑,带业往生即可高登九品莲台,在西方净土闻法熏修,究竟成佛。末法众生福薄障深,如不归心净土,绝无希望今生圆成佛道。因此印光大师赞叹:“须知净土法门,法法圆通。如皓月丽天,川川俱现。水银堕地,颗颗皆圆。”又说:“净土一法,始则为凡夫入道之方便,实则是诸宗究竟之归宿”。
现今时代,学佛多为教、禅、密、净四法。学天台(学教),教义精深,没有文化和止观功夫是不会有大成就的。学禅,必须上根利器,还须有开悟禅师、善知识当面指导、印证。现在要寻求开悟的禅师和善知识是很难的。学密,也不是学几个咒子就能成就的,自己根基的选择也很重要,还需要跟随高明的上师当面指教,密宗要求四皈依,依止上师修行,也是不容忽视的。还是修净土最为方便。净土经论中已经把净土法门的理论和实修方法全都讲得清请楚楚,明明白白。因此对于一般信众,最好选择净土法门作为自己的修行法门。在坚定地修行净业,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中,有能力有时间有条件,自己有坚定的信解,树立了坚定的正知正见,甚至可以学习了解其他法门的有关知识。学习其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坚定一门深入,专修净土的决心和信心。印光大师说:“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万修万人去之最直捷了当法门。必须先要将此法门之所以然,了然于心。若有余力,再去研参一切经论。各种法门,均可为此法门之助。”但是如果信愿不坚,哪怕按照其他宗派的大德在法上的开示来修行,也不相应,甚至会动摇对净土法门的决心和信心。
禅宗行人中不理解净土法门的人也多,他们认为念佛人人会念,太简单。唐朝以后的很多有成就的禅师,都在设法改变这种状况,叫参“念佛者是谁?”,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便。
永明延寿禅师是古佛再来,特作《四料简偈》指出:“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宋代死心禅师,彻悟之后,曾著《劝修净土文》谓:“……参禅人正好念佛,根机或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明确指出,末法时期的禅宗行人,如果不是利根,又未大悟,最好以净土为归宿,才算把稳。而修净土的人,如果能悟入起修,固然值得赞叹;而一般根性的人,也就不要求禅净双修了。末法时期修禅不以净土为归宿,是一条“十人九蹉路” 的险道。从永明大师的四料简可以清楚看到,目前中国佛教徒很多是“无禅无净土”,不讲实修。有的讲修行,又肓修瞎练,定错了方向,甚至误入歧途,非常可惜。
净土法们是自他二力法门。有弥陀佛力不去依靠,就是没有般若智慧的蠢人。弘一大师有两首偈颂,非常值得学佛人谨记: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
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
因此,修行大乘法门的人,都应该行归净土。否则,今生难有成就。
总之,“以戒律为基础,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是学佛的正确纲领。
下篇: 修行的指南
著名高僧昌臻老法师着重开示:“学佛应该以戒律为基础,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的体会,这一重要开示,是学佛的纲颁,修行的指南。前文我们讲了学佛的纲领的有关问题,本文将就修行的指南谈谈心得体会。
一、学佛必须着重修行
学佛就是向佛陀学习,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的经典,信解悟入佛的知见。学习佛陀慈悲度化的大行,作为我们行持的典范。学习佛陀开启无量般若智慧,证得无上究竟佛果。这个向佛陀学习的过程,就叫修行,修行就是以佛的思想言行为准则,来规范修正我们自己的思想言行。学佛不同于佛学。佛学是有关佛教的学问,重点在于探究佛理。学佛是用佛理来指导我们的修行证果的过程,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过程。
修行是学佛的重心。只学佛典而不用来指导实际修行,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凡夫佛学家。有如观赏宝山,空手而归,只能饱眼福而己,对自己的解脱,没有实际受用。我们学佛的目的在于离三界,脱轮回,了生死,成佛道。学大乘佛法,行菩萨道,要由凡转圣,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必须老实修行,必须精进修慈悲心,无我心,清净心,无分别心,四无量心,必须修四摄六度,修菩萨万行。修行必须严守戒律,不持戒就不可能真正修行。所以我们学佛必须着重持戒修行。任何宣称不必持戒修行的,宣称“任凭佛救度”的神教言论,都是邪说。不愿意老实持戒修行的佛教徒,就不是真正虔诚的佛教徒。只有老实精进持戒修行,自己才能有成就。人人依教奉行,才是中国佛教振兴之道。
我们应该如何修行呢?昌臻老法师开示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就是我们修行的指南。
二、学佛必须一门深入
佛陀教化众生,因机设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各种法门都是无上妙法,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无论按哪一种法门修行,均可成就佛道。善财童子遍访各种善知识,他们修行的法门都是佛陀正法。《楞严经》的各种圆通,都是究竟圆满的修行法门,都是第一法门。末法众生,智浅障深,一期生命,百年苦短,要想将佛陀开示的法门都学遍,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选择一种法门专学专修,这就叫一门深入。佛法是圆融无碍的不二法门,一门通则门门通。选修最适合自已根器的法门,才能事半功倍,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
你有小乘根器,就可以修学小乘佛法。你有大乘根器,就可以修学大乘法门。中国大乘佛教,现今不外教、禅、密、净四种法门。西藏同胞有学密的根器,他们可以选修密宗。有一定文化,致力弘法的,可以学教,修学天台宗。你是上根利智,可以修学禅宗。一般信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中下根器,最适合修学净土法门。因为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无论选修哪一种法门,只要自已选定了,就应该一门深入,心不旁骛,不了究竟,决不放弃。只有在确实知道自己不适合所修的法门时,才可以换学另一种法门。一般情况下,不可以修学两种以上的法门。切不可三心二意,频繁换修不同的法门。
有上根利智的人,可以禅净双修、禅密双修、密净双修,但最终仍应行归净土。印光大师说:“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也。”又说:“求其至圆至顿,最简最易,契理契机,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顿全收,为律教禅法密之归宿。”因此,末法修行最终都应修净土法门,否则不可能有大成就。一般信众最好只专弘专修净土法门。选定学修教禅密的,行归净土,不是杂修,而是修行证果的保证。选定学修净土法门的,再加修禅密等其他法门,就是杂修,对往生成就是很不利的。因为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是自他二力相应的法门,是重他力加被的法门,是有宗,是从有门而入道的法门。其他通途法门,多为重自力断惑证果的法门,多为空宗,是从空门而入道的法门。因此,修学净土法门不能按通途法门来修行。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实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固不可以通途教理而为论判也。”有能力,有机缘的净宗修行人,学习了解其他宗派法门的知识,不是为了加修或转修其他法门,而应该是帮助我们更加坚定信愿念佛的决心和必定往生成就的信心。印光大师说:“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是万修万人去之最直捷稳当法门。必先要将此法门之所以然,了然于心。若有余力,再去研参一切经论。各种法门均可为此法之助。”因此修学净土法门不能按通途法门修行,只能按彻悟大师的“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的纲领,一门深入,老实念佛修行。
四弘四愿中有“法门无量誓愿学”,但在学佛初阶,只能一门深入,现在就遍学各种法门,是不会有成就的。印光大师指出:“如来在世,千机并育,万派朝宗;佛灭度后,宏法大士,各宏一法,以期一门深入,诸法咸通尔。”巳入圣位的菩萨,方可学更多的普度众生的法门。修净土法门的行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可以遍游十方佛国,供养诸佛,自然会学到无量无边的法门。
总之,学佛必须一门深入。
三、学佛必须长时薰修
学佛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修行过程。按通途法门讲,一般要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凡夫众生,要断我法二执,要断贪瞋痴烦恼,要断见思惑业,要断生死长流,要破无明,证法身,最终成佛,是相当难的。没有长时薰修,历劫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
密宗说可以当生成佛,这里的“佛”,不是真正圆满的究竟佛。而只不过是理即佛、名字佛、观行佛、相似佛、分证佛。从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示现灭度后,要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下生才再八相成道,示现成佛。这一长时间里,茌娑婆世界,没有人再真正成佛。凡是自称在现今世上成佛的人,都是大骗子,包括李**、卢胜彦等。这是在佛经上有明文记载的。所以一般学佛人,不要妄想在现今娑婆世界真正成佛。切不要投机取巧,贪图便宜,而应下决心长期修行,长时薰修。
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开悟成佛,实际上也不是究竟成佛。禅宗祖师自己认为能达到十信位、十住位就很有成就了。开悟才仅仅是起修,要真正成佛,还有很长的修行道路要走。
净土宗说当生成佛,是指今生老实信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还要修行十劫左右,方可尽此一报身,究竟成佛。这个时间当然比三大阿僧祗劫短得很多了。虽然净土法门有佛力可以依怙,临命终时可以蒙佛接引,不断烦惑,带业往生,但是往生前也必须艰苦精进,长时间老实修行。必须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如无真实信愿,是不能往生的;如不老实念佛,也不可能真正与弥陀本愿相应,不可能与佛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安然往生。信愿行就是往生西方净土的三资粮,必须长时薰修,逐步备办。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也还要长时薰修,方能圆成佛道。
欲决心长时薰修,不生退堕之心,信是修行的先决条件。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信令诸根净明利,信力坚固无能坏;信能永灭烦恼本,信能专向佛功德。
净土法门也很重信。藕益大师教导我们要修六信:信他、信自、信理、信事、信因、信果。相信释迦牟尼佛无诳语,相信弥陀无虚愿,相信十方诸佛赞叹净士法门是真实言。相信自已本性是佛,念佛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相信老实念佛,自已一定能成佛。在理上要相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弥陀净土也是自心的显化,自已往生自心显化的净土,是理所必然的事。在事相上,老实念佛,事理一如,必能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以念佛心得无生忍。要相信过十万亿佛土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正在说法。西方依正庄严,是确有的。要相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是佛教出世间法的大因果。修行净土法门,修信是基础,是前题。有信才能有愿行,无信必无愿行。只有真信,才可能长时薰修,永不退堕。印光大师说:“由以信愿持佛名号,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故得潜通佛智,暗合妙道也。”又说:“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讲求,以期深造其极乎哉。”
信心坚定才能喜忍佛道的长远,才能长期精进修行,才能老实信愿念佛。如无信心,则不可能长时薰修,必生退意。有的学佛人,或有“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的感慨,这都是信不坚固引起的。
因此,长时薰修,是学佛修行的重要指南。
四、学佛必须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是修行的另一极其重要的指南。
修学教律禅密的行人,都应该行归净土,在有信的基础上“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修学净土法门的行人,在真信的基础上同样应该“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求生净土就是愿,老实念佛就是行。藕益大师说:“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
求生净土就是发真诚大愿,恳切期望临命终时,预知时至,弥陀圣众亲临接引,心不颠倒,瞬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印光大师说:“念佛法门,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又说:“一得往生,则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烦惑不期断而自断。要如子忆母一般,刻刻不忘。”在极乐世界如此妙极庄严的依报环境中,能与观音势至诸上善人在一起,亲炙弥陀教导,“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因此,无论修学何宗何派何种法门,都应该真切发愿,求生净土。
有人说“心净则土净,娑婆即极乐。”又说“唯心净土,何必定要求生极乐?”,还说:“生者实无生,去者实不去。”这些说法,以空宗通途法门的道理上讲,也许是不错的。如果过分强调自力修证,忘记了佛力的不可思议的功用,就容易悖离净土法门的真义。这些说法,对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普通凡夫,是不对机的。净土法门是有宗,过十万亿佛土,有极乐世界,有弥陀正在说法。这不是庄生寓言。净土宗要求先要着相,先着弥陀极乐妙有之相,要求生确有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弥陀愿力成就的报土,不是化土。要倾心依靠弥陀本愿佛力的加被、救拔、接引。要强调佛力即他力的不可思议的神威力量。如果以通途法门来看净土法门,只讲自力修行,不求佛力加被,不讲真信切愿,这就不是“有净土”。印光大师说:“如来一代所说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力,故难;唯此一法,全仗阿弥陀佛慈悲誓愿摄受之力,及行人信愿诚恳忆念之力,故得感应道交,即生了办也。”
净土很多,一切佛土都是净土。著名的有阿闪佛净土,药师佛净土,弥勒菩萨净土,文殊菩萨净土及唯心净土等。为什么一定要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呢?主要原因是阿弥陀佛与娑婆众生最为有缘。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愿愿为凡夫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最低,不必单靠自力断惑,而可以带业往生。修行方法,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最为直捷稳当简易。只要信愿真切,一念十念弥陀极乐,均可蒙佛接引,瞬间往生,花开见佛悟无生,成佛时间最短。所以净土法门是最极圆顿的无上妙法。往生极乐即可随意到十方佛土,供养亲近诸佛。所以应先往生到极乐世界再去其他佛净土,最为稳当方便。要承认自已是罪恶凡夫,下根众生,只有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方可一生成就。
在真信切愿基础上,就应该老实念佛。念佛是净土法门的正行,其他行善积德,六度万行,都是应该随缘尽力作到的助行。只要能老实念佛,其他助行必会自觉作好。因此中国净土宗祖师都特别强调老实念佛。念佛有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和持名念佛,中国净土法门最提倡持名念佛。那就是老实称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或“阿弥陀佛”。念佛别无诀窍,就是“都塞六根,净念相继”,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里听得明明白白,心里想得真真切切。有的净土行人表面上虽有信愿,但念佛不老实,证明没有真正的信愿,也是不能顺利往生。有的修行人,多年念佛未能往生,就是信愿不真切,念佛不老实。若无信愿,再念多少声佛号,也是不能往生的。只有在真信切愿前题下,放下身心,排出烦恼扰乱,净下心来老实念佛,才有真实受用。只要老实念佛,证明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临终必蒙佛菩萨接引,往生极乐,莲花化生,花开见佛,一生成就,究竟成佛,再返回娑婆世界及十方世界,救度无量众生。这就是我们学佛修行的最终目的。
只要我们能遵从昌臻老法师的教导:“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将它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南,我们一定能安稳地往生极乐,圆成佛道。
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相遇是偶然,共修是缘分。准提汇集海,愿共成佛道。
净土修行http://www.ygjtxx.com/
印祖专辑http://www.lzgh.org/ygds/
印光大师http://www.jingtu.org/ygds
印祖文钞http://www.buddhism.com.cn/ygfs/
印祖全集http://a.bonze.cn/wlsjwz/yzwc/index.htm
印祖文集http://www.dizang.org/wj/yg/index.htm
印祖专题http://www.nmamtf.cn/list.php?fid=13
著作下载http://www.dizang.org/down/xz/p01.htm
宣化上人http://www.xuanhuafb.com
法界总会http://www.drbachinese.org/
净空法师http://www.amtb.tw
净空法音http://ft.amtb.tw
净土教育http://www.amtb.cn
净宗学院http://www.pllc.cn
净心学院http://www.amtb-aus.org
网路学院http://www.amtbcollege.org
佛陀教育http://www.buddedu.com
讲经网络http://www.amtb.org.tw
东林寺http://www.donglin.org
大悲寺http://www.jietuozhilu.net
弘化社http://www.honghuashe.com
弘愿寺http://www.hongyuansi.org
指归净土http://www.nmwlgrl.cn
净土经典http://a.bonze.cn
净土教育http://www.amtb.cn
净土专页http://www.jingtu.org
净土导航http://www.jt8421.com
净土资料http://www.pureland.info
净土典籍http://www.zhibeifw.com/jingtu.htm
净土文集http://www.dizang.org/bk/jt/index.htm
净土著作http://www.fofaseng.cn/article_15.htm
净土修学http://www.fowg.cn/fjzy/List/List_159.html
净土专集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2Dread/004/
净土法门http://vip.6to23.com/hcrkp/jtfm.htm
净修丛林http://www.jxcl.org/
信愿念佛http://www.xynf.com
觉海慈航http://www.amtfamtf.net/
修行指南http://www.buddedu.com/
教育在线http://www.nmamtf.cn
蜀中净土http://www.szjt.org/
回家http://www.huijia.com
呼唤http://www.huhuan.net
生死书http://www.fosss.org
药师佛http://www.yaoshifo.org
佛医药http://www.foyi.org
临终关怀http://www.lzgh.org
终极关怀http://bookgb.fohot.com/article_22.htm
生死文集http://www.lzgh.org/sssd.html
男女情欲http://www.haikong.com/jieyin
性学大观http://www.fopusa.cn/books/gb.htm
性教育http://huaib.com/rensheng/List/List_253.html
戒淫资料http://www.foxuebbs.cn/book/Class.asp?ID=44
性文化http://www.jiexieyin.org
性论坛http://www.jie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