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9:51:52
程乐华 钟声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510275)
学习的目标是获得知识,网络中充满了知识,但很多人不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客观原因是知识太多、太杂,很多知识的系统性、可信度、准确性都很成问题;主观原因是学习者个人不明白如何应用网络来学习。比如:如何判别知识的质量?应该学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都在哪里可以找到?跟什么人交流才能不断发展思想?在这些交流中都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某一领域的专家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他对网上相应领域的知识就可以判断、攫取,并与他人交流。那新手和他们之间有什么差距呢?我们可以列出很多,比如:对这个领域没有形成构架、没有掌握适合的研究手段、没有同伴进行交流、经验不够丰富等等。在现实社会中,新手要在这些方面进行赶超确实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包括精神、物质和时间。而网络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这个状况,网络减小了新手和专家之间差距,降低了新手学习知识的门槛。下面我就从新手如何利用网络缩短进入某个领域的时间提出一些思路。
一、网络学习的定位
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信息获取、人际交流等方面与现实世界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网络学习”看起来似乎也就与传统学习截然不同。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世界中仍然可以找到许多现实世界的影子。我们说“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其实也就表明网络世界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因此下面我们就通过网络和现实的比较来阐明人们是如何对待网络学习的。
1.网络学习是学习的工具
网络学习的工具观,也就是将网络学习看作是学习的一种工具。网络学习涉及到将大量的技术工具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但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系统。网络学习给以我们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的技术工具,结合传统学习的优势来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学习。这有点类似于混合教学方式,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混合教学方式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范式,因为它能够归纳在与传统教育同样的理论原则下。
网络学习工具的选择应该反映课程的形式,而不是决定课程的形式,因为技术怎样应用比应该使用什么技术更为重要。也就是说达到我们学习的目标是最主要的,毕竟没有网络时,我们仍然可以建设一个文明灿烂的世界。因此应用现有的工具,切实解决我们的问题才最为重要。如果一味追求工具,将学习依赖于工具之上,那么就会相当被动。当然这并不是否定网络学习工具的重要性,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时候尝试寻找新工具是好事,但前提是要分清孰轻孰重。
总之,应用网络学习时,要确保我们在原有的传统学习情境当中获得的发展和已经建立起来的学习目标不会因此而改变。网络学习是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而不是用来干扰我们的学习。
2.网络学习是新的学习形态
也有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网络学习看作是传统学习的延伸。网络学习是一种新的形式,是平行于课堂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它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的学习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和规律。
相对而言,传统学习多以老师为导向,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学生则是围绕教师进入教学过程的受教人。虽然经过诸多尝试,但由于“一对多”教育模式的固有缺陷,课堂上老师的注意当然会有所取舍,因此传统学习往往是以那些能够进入教师注意范围的学生为中心;而在网络学习中,学生是教学中心的活动人。虽然学生仍然是受教人,教师仍然是施教人,但网络学习中的“教师”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形式甚至“教师”,而得益于各种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流行,以学生为中心也将逐渐得以实现。
网络学习的优点是明显的,但网络学习也不具备传统学习所具有的一些优点。传统学习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该学习社群建立的过程相对短暂,而且形成和维持关系都较为顺畅自然;相对而言,网络学习社群的建立过程就要困难得多。即使成功建立起学习社群,在进行交流、保持交往上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网络学习来说,建立起学习的临场感是首要的问题。技术的更新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临场感的建立,但学生转变传统学习观念,主动进行网络学习的自我调适才是根本之道。
传统学习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除了便于学习交流之外,个体还可以通过非言语交流(如观察学习)进行比较学习。而在网络学习中进行类似的观察学习就要困难许多,一方面学习的参照对象较难获取,另外其他个体在进行网络展示时,网络的信息过滤和个体的自我整饰都会影响学习者参照对象的建立。另外,网络学习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是一个网络学习的新课题。大多数情况下,网络学习进程中,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文字化的,在交流进程中大多缺少感情的交流,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同时,当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也较难为教师或其他学习个体所感受,从而进行有效的社会支持。
二、网络学习的知识线索
网络知识存储与呈现的最大特点是扁平性,而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则是层次性展开的。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知识是同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网络本身不会有“轻重难易”之分,初学者也不具备辨别轻重难易的能力。但对于学习者而言,知识获取的层次性是相对重要的,谁先谁后、孰轻孰重,本就是进行学习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怎样处理好网络知识存储与呈现的扁平性和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之间的关系,便成为网络初学者首要面临的问题。
首先,初学者要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到知识结构中的某个关键词(或关键概念),沿着这个关键词横向展开,从而得以让个体的知识结构生长。也就是说,个体应以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将自身的知识结构视作主干。在进行具体的网络学习时,对应自身知识结构主干延伸的节点,沿着这个关键词横向拓展,结合“扁平”网络知识呈现的扁平性,从而实现个体知识结构的生长。
比如在我们的知识结构里有“心理学”这样一个体系,而在该体系中又有“习得性无助”这样一个关键词,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伴随着知识的不断拓展,搜索行为也是层次性的提升。拓展得来的知识融合进原有的知识结构,无疑就使得个体得以实现知识结构的生长。循环以往,生生不息。
还有一个已经存在的知识层次,就是公共网络资源和学术数据库资源之间的层次差别。通常情况下通过学术数据库资源获取的信息,在专业性、科学性上都要胜于通过公共网络资源获取的信息。把握住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学术数据库深化在公共网络资源中获取的知识;反之,对一些在学术数据库中难以理解的知识,我们也可以返回到公共网络资源中寻求更为浅显易懂的解答。同理,即使是学术数据库资源,也有层次之分,比如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区别。
总之,网络学习的进程即学习者内化知识结构,逐渐向专家靠拢的过程。是通过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改进,并不断结合通过学习获得的新的知识,筛选提炼,最终内化到自身的核心知识结构,从而完成向“专家”靠拢的过程。要实现向“专家”靠拢这一过程,除了把握好上述之外,最直接的恐怕还是“直接”从专家的身上取经。
三、网络学习的人际策略
我们知道网络中人们的平等发言权是在所有媒体中最大的。强调了每个人的权力,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现实中对发言权的分层管理而起到的过滤作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总结一些能鉴别内容质量的线索。其中关键他人和关键群体应该是最有效的鉴别搜索线索。
1.网络中的关键他人
在不同的网络社区,以不同的评价角度可以找到不同的关键他人,可以是社区的建设者、维护者,也可以是参与者。由于每个人在不同社区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都会有所侧重。即使是现实中非常有水平的专家,在不同社区表现的层面和深度也是不同的。因而我们在网络上了解到的每个人,都不能扩大到对他现实表现的全面推断。因为,网络个体与现实个体的差异,表现在现实个体的多重角色是附着在唯一的躯体上,而网络个体是每个人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在网上不同社区知觉的网络他人只是每个人的某个角色,即现实个体的一部分层面。从这种角度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中的关键他人和现实关键他人之间的差别,即网络关键他人只需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即可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他人,而不管其它方面,这种特点更多地强调了网络关键他人的知识特点。这就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一些年轻但是掌握最新知识的人成为网络中的关键他人。这有别于现实中的关键他人多是长者的情况。
网络中知识由于太多、太杂、不系统,很难辨别质量,这时如果能够在某个社区找到符合你学习目的的关键他人,将是一件大大的幸事。从这个关键他人所表达的内容,一来可以了解他所掌握的知识动态框架:哪些知识点比较重要,某个知识概念的理解有多少个层次水平、解决问题都有哪些途径和思路;第二可以了解他的学习或研究的历程:即他的思维是如何发展的,什么阶段出现了阻碍,什么阶段跟什么人进行了交流,什么时间出现了飞跃,什么线索激发了思想的火花等等。对这些框架和进程的学习是以知识为学习中心所无法做到的,因而,充分体现了学习的动态性。使学生从知识的本原和发展过程中看到知识不断发展的特征,这一点是系统的教科书、经典名著无法做到的。
关键他人的判断还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质量的判断,其假设是关键他人阅读、引述的内容应该是这个领域相对核心的内容,这个假设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正确的。当然参考其它的评价信息也可以起到辅证的作用。
由于关键他人在社区中不只表达对知识的认识,而且他还会表达在思考过程的喜怒哀乐,从中可以看到关键他人知情意三方面的特点。我们知道现实中的学习都是知情意全面参与的,也只有全面参与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在网络中循着关键他人的知识发展线索,学习者可以与关键他人一起思考,体会他的情绪与毅力、意志等,这样鲜活的关键他人无疑对学习者来说是难得的参照。
关键他人的特征:
贴子有一定的数量;
贴子历史比较长;
中心人物,论坛明星;
引导作用的贴子较多;
贴子涉及的主题有比较深的理解;
专栏、个人主页、blog记录详尽个人思想的成果和轨迹;
现实中有较好的学术声誉。
2.网络中的关键群体
网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公开或隐蔽的群,由于群体内部成员长期在一起活动,相互之间具有足够的信任感,除了进行一些网上可以见到的“表面”活动外,也可以进行一些点对点的网上沟通,甚至参加网聚,变网络关系为现实、网络关系并存。这种群体一旦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深度,成员间共享的东西就从网络中常见的非利益对立情况下的共享信息,加入了很多私密信息和现实生活资源的互换,比如相互快递一些物品、以物易物等。
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不同性质、规模的网络群体,他们相互间共享的很多信息和资源积累了一段时间,就形成了不是通过一般途经就能获得的资源汇集地。而且这种资源的汇集方式是与这个群体直接相关的,是动态变化、不断发展的,新的成员完全可以按照时间线索或者关键人线索搜寻到动态的信息。这样的信息组织方式,能够让新成员从更多的角度来判断信息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有利于他的意义学习。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海量网络信息给新手造成的无所适从现象。
而且由于这种群体的发展形态和阶段各有不同,充分利用不同群体蕴含的信息就可以快速地掌握某个领域的知识,并且参与到一个讨论交流的群体中,这也就克服了现实社会中学习知识的面比较狭窄的缺点。另外,现实社会群体进入成本较高,进入网络群体的成本就低很多,参与群体的程度几乎完全取决于你的毅力和动机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对学习者本人,还是对这个学科领域知识的普及都是一个巨大的前进。
关键群体的特征:高水平的核心人员;
鼓励沟通交往的社区规则;
自由讨论的气氛;
往往与学术机构有很多联系;
信息量大;
信息更新快。
四.学习策略的个体差别
网络学习的策略其实还有很多,而针对不同的个体,也有不尽相同的有效策略。虽然不能就每一个个体的具体策略作详细的讨论,但目前进行网络学习的个体不外乎可以两类,根据学习动机的高低,可以分为高学习动机的个体和低学习动机的个体。前者如普通网络学院的学生,往往学习动机不太强,因此导致运用网络学习效果不佳;相对而言,大多数研究生学习的动机较高,善于主动进行网络学习策略的探讨和吸收,对于他们来说,网络学习就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上面所提到的网络学习策略,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学习者有主动学习的要求。对于高学习动机的个体来说,上面所提的相应策略,基本上可以很好的吸收,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对于低学习动机的个体而言,上面所提的学习策略就不尽适用。最好的也是根本的办法当然是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因为不管怎样的学习策略,学习者本身才是最重要的。那么退一步讲,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学习动机低的个体“主动”学习,并且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动机?比较实际的考虑可以是,结合实际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契机,不断深入网络学习。
不管哪个个体,实际生活中总会碰到或多或少的问题,面临问题时,个体会有相应的焦虑,为了消除焦虑,个体就会寻求解决问题。对于学习动机低的个体来说,消除焦虑也是不可避免的需求。因此,在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时,可以考虑通过网络方式进行。也即借助网络所提供的大量信息,找寻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最终解决相应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个体深入认识网络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广义上来说,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学习,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使用网络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学习的一种情况。但这并不适用于我们所提到的情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契机,不断深入网络学习,是因为低学习动机者不能很主动的进行网络学习。因此在这里我们就应该将“学习”框定为网络学习,也就是相对的狭义上的学习。
五.结语
网络学习由于学习内容的客体性和学习的主体性,决定我们在思考网络学习策略的时候,也必须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去分析总结。
网络知识作为学习对象呈现出的扁平性是网络学习者直接面临的现象,只有了解自身知识结构和所面临知识呈现之间关系,才能找到真正的切入点。正如上文所述,通过挖掘网络呈现知识的不同层次的概念,带动自身的知识结构生长,才是从学习客体角度思考的中心点。
关键他人和关键群体其实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也是潜移默化的,但人们对关键他人和群体的意识并不自觉。就像大家经常讲到的:名师出高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往高出走水往低处流,都包含了对关键他人和群体作用的认同。在网络中,人们对网络关键他人和群体的认识就更模糊,尤其在面对学习知识这样以知识为中心的任务中,更难跳出来仔细思考关键他人和对知识学习的作用。从本文的总结中,相信大家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逐渐总结出其他可能的途径和线索,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更多在网络中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整体推动人类学习知识的进程和速度。
参考文献
[1] Nichols, M. A theory for e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003, Vol.6(2), 1–10.
[2] Greg Kearsley: 网络学习适合所有人吗?http://www.being.org.cn/sikao/onlearning4u.htm
[3] Robert A. Baron and Donn Byrne, Social Psychology, Tenth Edition, chapter 12: groups and individuals.
[4] Susan M. Andersen, Serena Chen, The Relational Self: An Interpersonal Social–Cognitive The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2, Vol.109, No. 4, 619–645.
[5] Jonassen, David H.,Computers as Cognitive Tools: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Not from Technology.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Spr 1995, Vol6 No.2 p4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