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兴奋中少了诺贝尔的影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02:00
王艳春:大国崛起的兴奋中少了诺贝尔的影子
2009年10月07日 07:56红网【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11条
10月5日下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美国的三位科学家获此殊荣。虽然其他学科的还没公布,但我们已经感觉到了美国的锋芒毕露,与其说是震惊不如说是习惯,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年诺奖上那一大串美国人的名字,已经了习惯了在每年的这个时刻保持缄默,不论先前我们是沉浸在如何狂热的大国崛起的兴奋中。
面对总是需要勇气的,但我们必须面对,知耻而后勇,在巨大的刺痛之后我们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自1900年至2008年,美国已有274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占世界获奖总人数的70%以上,而其人口不到世界的5%。美国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迅速超过德国占据世界科学技术研究的制高点,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对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视,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学研究,这几年年度科研经费达1100亿美元,占GDP总量的2.8%。与之相似的是日本,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在科学技术研究上亦是突飞猛进,最近几年诺奖获得者中都有日本人,获奖总人数已达15人。而与之相对,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占GDP比例长期低于1%,以2007年为例,该年度我国GDP为30100亿美元,科研投入为2000亿人民币,占GDP比例约为0.83%,而这比2001年时的最高水平1.1%要低0.27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水平上升了科研投入比例反而下降,这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也难怪别人说中国是以环境赤字和极度廉价劳动力换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当然科研资金投入只是一个方面,经费能否用到实处,科研收益率如何都是另外要考虑的问题,美、日在保证科研经费落到实处方面有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而中国虽然有的项目投入的资金也不少,但有的研究机构拿到国家的项目资金后,一般先是买楼买车,甚至请客吃饭都从科研经费里面出,一笔经费花光了科研还未启动。至于科研收益率我们国家的是20%,美国是200%,日本是500%。
与资金投入同等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推行的都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美国则恰恰相反,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曾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仅在第28位或30位”,他举例说美国学生在一些统一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考试中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不过,在大学阶段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美国学生更注重独立思考,而轻视机械式的学习方式。我们的高等教育又是怎样的呢?最为可贵的是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也也影响着美国人的治学态度,他们大多有一种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的信念,敢于向权威提出挑战,当然这一切的社会基础是不在科研领域搞论资排辈那一套,没有中国许多所谓的“学霸”。
有了充足的经费支持,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要想取得科学研究的繁荣和腾飞还必须有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严惩和杜绝学术腐败,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还有许多的功课要做。过去的几个月媒体曝光了一连串的院士、大学校长级别的论文抄袭事件,暴露出我们的学者学术道德的沦丧,监督机制的漏洞,配套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杨振宁信誓旦旦地说中国20年内必有本土科学家获得诺奖,如果上述问题得到改善这也许不是一个浮夸的预言而会成为一个现实。倘若真有一个真正的中国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我想彼时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绝对不会亚于北京奥运会举办和神舟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那一刹那,我期盼着那一天的早日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