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静通空品太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13:25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王宗岳 · 太极拳论。
初学太极的朋友如能以松静自然为本。从“松”字入手,定可在不断的练习中体会到些许趣味的。同样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茶艺,就需要很高、很精细的玩味。大碗大碗的灌,或许可解一时之渴,但是却难以领略到绿叶清水之间的那份馨香和惬意。故此,用一个“品”字。“一阴一阳,谓之道”----老聃。如何去“品”太极呢?窃以为,第一个要诀是松。人,万物之灵,应物自然。
禅宗有个案例也许会给我们启发:拿着一个装了水的杯子,再去向里面倒茶。水溢。茶淡。我们可以暂时放下杯子中的东西,这样才可以容纳新的东西。怎样放下?有一个方法,是极简单但是也很难做到的------松。一湖春水,平静如镜;那么清澈,那么安静。静下来了才可以清澈见底,静的里面也蕴含着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动。这也是前辈说过的,“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怎样静下来呢?同样的,“松”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既然,松有如此之多的好处,接下来我们不妨谈一谈什么是松,怎样去松,到底什么程度才是真松。这些是我自己的体会,也包含着一些前辈朋友的指点。对于“什么是松”这个问题。我想还是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吧。如果有不正或者您有其他的看法,也可以和我探讨,大家互相交流、进步。
首先,松可以理解为身体的放松和精神的放松两个方面。单方面的松,可以肯定的说,绝对不是真松,而且,也不可能松下来。这方面的道理,无论从中医还是西医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笔者就不在这里多留笔墨了。身体的松和精神的松,是一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元素。通过肢体的不断放松,精神上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初学者,心静如水,平淡似真。更不可能,要求一个初学者,大松大柔、无为而至。从初学到渐悟神明之间的有为是必须要有的,是修行的过程。初学者切勿犯了好高骛远、管窥一斑的毛病。艺无止境,况且功夫也不是想当然就可以成就的。用太极的道理来看,阴阳两个方面是并存的。不可以说阳比阴好,也不可以说阴比阳好。故此,松紧也是一对阴阳。前人们所说的松,不仅仅是松。所说的紧,也不简单的是紧。这些只有真正体会到了“松”的人才可以明白。其间的区别差微又怎么是文字语言可以修饰的呢?(说句题外话:这也是推手的意义所在)
有了松不仅仅是肢体的放松这一概念之后,我们再具体聊聊怎样的松是肢体的松,而不是肢体的懈怠。太极拳的拳架起势大都以无极开始。您不妨在这个时候多站一会儿,按照头顶、耳、颊、颈、肩、肘、腕、指尖;胸、腹、背、腰、髋、膝、踝、足指尖。这个顺序依次的放松一下。有压迫的地方,开一下。紧张的地方,松一下。松开一些的地方,会有淡淡的热、胀、麻的感觉,这是该处气血流通旺盛的体现。松的方向是多维的,而不简简单单是向下的。当然,自然放松的时候人可以明显体会到重力所产生的沉重感。如果只是有这一个方向的放松,那就是平日里大家说的懈了。比如平日里,师傅们讲的膝盖微曲(从外形上面看是微曲)。这是为了令膝盖放松的一个说法而已。实际上膝盖放松的一种相对更好一点的说法是膝盖微提。读者也可以在练拳的时候注意一下您的膝盖,是否有压迫感和紧张感,如果是这样,至少从肢体这个程度,膝盖这个地方还没有松开。身体其他的地方也是如此。现在的很多朋友往往对于太极的道理对于人体经络学以及骨骼学不了解,就一味的“苦练”,日久天长,膝盖腰胯等地方就难免会有伤痛。一些气功爱好者身体的经络比较敏感,练拳时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感受,如果没有明白的老师在旁边指点纠正,而且自己对于这些现象又无法正确认识,往往也会胡思乱想、盲修瞎练,好好的一个拳架,却练成了另外一个模样。佛家讲的理行并入,也就是现在大家口头上面经常提到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二者也是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其中的利害关系已经在社会上有了一些例子,读者不可不严肃对待。说到这里,有的朋友也许会问,既然松也讲阴阳,那么是不是人体的脏腑也有阴阳也应该松呢?是不是意也要放松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功夫要循序渐进不能在不会走的时候学跑啊。在肩没松开的时候松背很难,背没有开就要松腰胯也很难。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不过,人体有他自己的规律,顺着规律发展,我们就可以收益,逆着规律就前途凶险了。在这里也希望广大太极爱好者在明理练拳的基础上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练拳、品拳。至于,脏腑气血的问题,涉及的东西比较多。这里就不加文聱述了。
此文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老一辈的明家们可以注文指点。这两年先后有很多位老前辈老师傅们故去,这些巨大的无形的财富,
我们却很少可以继承下来,而且一些传承里面比较重视一人传一人的说法,结果往往连一个人也没传。或者是传了下来却走了样子。这是
多么可惜可悲的事情啊。笔者是一个太极拳爱好者,现在在北京工作。如果有朋友愿意品茶聊太极,可以给我写信或者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