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真的需要校长盯着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5:46:33
教师真的需要校长盯着吗?(转载)——来自中国教育报
教育管理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管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作的特点重在生成智慧。因此,对教师的管理,精髓在于解放教师,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反思实践中的教师管理,的确存在较大的误区。
教师备课管理,许多学校往往总是要求教师备详案,管理的方法是定期检查;而教师却是平时该怎么上就怎么上,检查前突击抄教案。猫与老鼠的游戏,在教育界是公开的秘密。既然是游戏,说明教师不需要,为什么许多学校坚持到现在?有没有更好的备课管理办法?
开学了,秩序稳定了,校长喜欢听听随堂课,也就是推门课。事先不通知教师,校长有兴趣,有时间,突然去推一个教室的门。“聪明”的教师,则准备一个教案。校长来时,上好一点。校长没来听,该怎么上就怎么上。校长听到的会是真实的课堂教学吗?教师都应付,说明教师不需要,为什么校长还乐此不疲?听随堂课,主要用意之一是抽查教师认真否。试想,如果该教师工作不认真,一两次推门有何用?如果该教师工作认真,又为何要推门?
许多学校实施教师坐班制,有条件的学校还配上了指纹打卡。教师忘了签到,忘了打卡,怎么办?扣奖金啊。如果这些教师平时天天早到,今天偶然堵车迟到,今天孩子发高烧迟到,扣不扣?不扣吧,制度的严肃性怎么办?扣吧,平时教师很认真,没有什么奖励,现在忘了签到,或者偶然迟到一次就扣了奖金,会不会伤他们的心?如果教师每天按时上班,而工作打折扣,校长有什么办法应对吗?
教师会议,一般是定时间、定内容,有一个词叫“雷打不动”。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布置任务,每个教师的任务讲一次,足足可以花一个小时。之后,副校长强调,二十分钟。最后由校长强调,半个小时。有时,确实内容不多,也要找一篇“重要”文章读读。我想,管理应该讲成本,校长们计算过教师的时间成本吗?五十人参加的会议上,为一个人布置任务,是不是浪费其他四十九人的时间?除面向全体教师的内容外,将面向个别教师的任务,集中起来写在周工作日历上以节省会议时间不行吗?
新课改来了,教师得培训。校长请教授来讲课,讲得很前卫,句句都是新鲜话。教师听得面红耳赤,原来教师平时做的全是错的。可等到教师想要听到底该怎么做时,讲课时间到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教师自信心受打击,换来了学分。第二次,教授又请来了,教师们不喜欢听了。校长在台上盯着教师。教授回去了,校长批评教师:“我们花那么多钱请教授来讲课,你们却不听。你们上课,学生不听会是什么感觉?”我想,一线教师真的需要这种培训吗?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中小学教师也与“科研”结缘。什么“策略”研究,什么“多元智能理论”研究,应接不暇。评职称了,有论文者上,无论文者下。一个很时髦的名称:做“科研型教师”。我想,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到底该研究些什么?让中小学教师研究“在风沙滚滚的操场上做早操是利还是弊”、“学生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到底如何分配好”这些课题就不好吗?
教育教学改革了,提倡用新教学法。什么“小组合作法”,什么“探究式教学法”,教师目不暇接。凡教师用新式教学法,是思想先进;不用,就是传统观念。我想,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推荐给教师未尝不可,为什么要一刀切?没有传承哪儿来创新,全面否定原有经验的做法,最终会不会是瞎折腾?
看到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校长一般会指责教师;看到学生学习退步了,也会指责教师;家长反映某教师不好,还是批评教师。这能有错吗?一切为了学生嘛。然而,在关注学生的同时,谁来关注教师?当前,教师可真难!社会环境方面,一边是家长对教师超标准的要求和期望,一心想着孩子以后能考上清华大学。一边是媒体对教师的丑化,教师出了一点小问题,记者盯着不放。教育内部,应试教育的大厦已被鉴定为危房,如果教师还是应试教育思想,千夫所指,危险得很;而新的素质教育大楼尚在建设中,真是“进亦忧退亦忧”!教师的压力太大了。而校长如果还是动不动就指责教师,是不是强权管理?
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总是有个假设,那就是教师思想总是落后的,得依靠校长管着、盯着。我想,一所学校,如果什么都是校长最好,这会不会是武大郎开店?如果我们管理教师的目的只是为了管住教师,那么这样的教师管理不仅是落后的而且是无效的。教师都不听校长管理,你能怎么样?
有两句话,教师是学校的主人,领导是人民的公仆,大家都很熟悉。校长是领导,应该是公仆。校长盯着教师,公仆盯着主人,行不行?是否得改?改的是这两句话,还是思维方式、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