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哈里之窗相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8:23:51
“约哈利窗”理论。
“约哈里之窗”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JosephLuft)和哈林顿·英格拉姆(HarringtonIngram)对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的效率提出,用来解释自我和公众沟通关系的动态变化①。此理论被引入到人际交往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等领域。
 
开放区: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隐秘区: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未知区: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通过建立在任务、信任基础上的交流,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蔽区,揭明未知区,这就是知识组织的功能。
┌─────┬─────────────┬─────────────┐
│           │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
├─────┼─────────────┼─────────────┤
│别人知道 │自己和他人都了解的部分    │自己人知道而他人知道的部 │
├─────┼─────────────┼─────────────┤
│别人不知道│自己了解而他人不了解的部分│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邵分 │
└─────┴─────────────┴─────────────┘
约.哈利理论认为对个人而言,其认识世界的知识基本上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即公开、盲点、隐私、隐藏潜能。
所谓公开,就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所谓盲点,就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所谓隐私,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而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实,称为未知之事,未知之事即为隐藏潜能。
约哈利之窗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我们可以通过内、外部的努力改变约哈利之窗四个区域的分布。
也就是当我们公开的、隐私的事实放大了,那么我们的盲点和隐藏潜能相对就变小了。
盲点、隐私这些制约和影响我们潜能发挥的根本性因素,必须依据全新的团队互动式学习方法,理性而大胆地应用教练技巧中的反问、回应、分享等手段,才可以不断冲破我们内心的本能阻力,使个人和组织思维中盲点越来越少,隐私充分披露,从而达到个人素质提升和组织效能的根本改变。
约哈利窗理论主要是教我们如何发现盲点、开发潜能。
即:
个人——挖掘自我盲点,突破思维局限,使个人潜能得以开启
工作——发挥领导才能,勇气自信倍增,提升自我价值
家庭及社交——善于聆听,沟通无阻,增进感情
约哈里之窗是分析人际冲突的一个方法。图中两个椭圆代表两个人的全部特征。椭圆中绿色和黄色的部分为自己所了解的自我。两个椭圆相交的绿色部分代表两个人公开的想让对方知道的部分,这部分由于具有开放性和一致性,没有理由去防卫,所以沟通时几乎不会产生冲突,称之为安全区域。同时,两个人都有自己了解,但不准备让别人知道的部分,这部分称为隐私区域。你如果进入对方的隐私区域,就有冲突的可能。不过,这部分由于属于自己了解的,一般冲突均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椭圆中褐色和红色的区域代表自己所不了解的自我。褐色区域是一个很特别的区域,该部分的个性特征属于自己不了解,但别人了解的部分。你可能在无意中触怒别人,但由于他人了解你,可能会告诉你,但又担心伤害到你的感情,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冲突。当然最危险的情况就是红色区域,该部分属于未发现的自我,就是自己不了解,他人也不了解的部分。该部分极易引起冲突。
约哈里窗的应用-------怎么进行自我分析:
一、正涌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除了身高、体重、血压等可以用仪器迅速而简便地测出外,其他诸
如对品质、能力、品性、性格等等的了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虽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设计了
众多的测验和量表,但一般人还是不知从何着手讲行测试.更何况一些复杂品质在目前尚没
有可行的方法或工县直接测试。因此,人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往往采取一些间接的方法。
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
我们看不见自己的面孔,常常借助于镜子,同样,我们不易评价自己的品质,就得依靠别
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这正如心理学家库里所指出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我评价的
一面镜子。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借自己的外显行为将自己介绍给别人,反过来
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又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因此,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周围的人对自己如何评价。当然,他人的评价并非都很准确,这正如镜子因凸凹不平会
歪曲人的形象一样。倘若我们能和多数人交往,注意倾听多数人的意见或反应,善于从周围
的人的一系列评价中,概括出一些较稳定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基础,这将大大有助于自我了
解。
(二)通过和别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有一种评估自己的内驱力;在缺乏客观
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人们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社会实践证实了这个理论
的这两个观点。每当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反躬自问自己:“我在某方面的能力到底如何”
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和别人进行比较,以判定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形象。自己跑步
的速度是通过与别人赛跑中比较出来的;个子的高矮也是通过“比个儿”而确定的;个人认识
评价自己的品质、能力等都是如此。我们总是通过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对比来估
价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三)“约哈里窗”——利用回馈请客观认识自己
“约哈里窗”是社会学家约瑟夫·卢福特和哈里·伊阿那设计的一种交流模型。根据“约
哈里窗”的原理,人自身储存的信息有四种形态;或称其为有同种区域:其一,开放区,即包括
本人和其他人都知道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二,盲目区,包含其他人了解,而本人却没有意识
到(或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三,隐蔽区,包含本人了解,而其他人也不了解的有关本
人的信息;其四,未知区,包含本人不了解,其他人也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
运用“约哈里窗”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第一步是,请5个或10个非常了解你的朋友,
要他们列出你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先从好朋友做起,看到底怎么样看你。如果想进一步客
观地评价自己,再请那些你最不喜欢的人列出你的优缺点,也就是让别人做你的镜子,利用
别人给你的回馈,帮助你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第二步,你自己也拿出一张纸来,自己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将自己列出的与
别人列出的—一比较,便可能产生上表中列出的四种情况。由“约哈里窗”你也许会发现自
己有许多优点,别人并不知道,也可能出现别人认为你的优点,你自己反而不觉得,这样你可
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样,你的缺点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约哈里窗”了解和评价自己,要比
从自我观察的材料中分析、评价自己更客观、准确、可靠。
(四)通过和自己比较认识自己
这种与自己的比较包括两方面:一是将目前的“自我”与过去的或将来的“自找”作比较:
二是将自己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成就相比较。这两方面都是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不可缺
少的。个体的自尊、自信、自大、自卑等主要取决于个体内在状态与自我期望等主观因素。
往往是这些因素决定着个体对自己的感情、态度的判断和评估。我们往往依据自己在一定
活动中的成败,对自己的学识、素养和才能作出判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有的同学期
望获得第一名,而以屈居第二为奇耻大辱,而有的同学却为成绩及格而兴高采烈;有的年轻
朋友因某种条件较差的工作而愁眉不展,自叹苦不堪言,而老工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却“以苦
为乐”,干劲十足,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人们的判断水平。每一个年轻朋友,都是将自己心目
中形成的理想的“我”的形象与现在的“我”进行比较,这往往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要追求、
寻长这个理想的“我”,就需要坚定、忍耐,专心致志和顽强地自我进取,就得克服懒惰、懈怠、
消极、怯弱等习性。
(五)通过内省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说明了古人也懂得内省的重要。我们不仅应该依据他人的
态度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更主要的还应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个体关于自己的情感、定
势和信念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知觉自己的内心状态;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观察与这些行为
相关的环境。要处理好这些信息,就需要“内省”。也就是说要认识自己还必须把自己正在
进行的心理活动作为自己注意的对象,对自己已有的心理经验有所认识。当然,正确的内省
必须遵循现行社会中通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普遍的社会文化准则和行为规范,否则,是
不可能给自己作出公止客观的评价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常用的一个方式就是记日记。日记
不仅是自我暴露、自我交流的手段,还是白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监督的手段。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非常善于内省和自我分析的。例如达尔文在自我分析时曾说;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且对其进行
精细观察的能力,我可能是在众人之上。”革命老前辈、教育家吴玉章经常全面、深刻、尖锐
地分析自己,终成伟大的共产本义战士。他在自传中写道:“我觉得,我有些优点,但同时又
是缺点。如我忠诚坦白,但因此缺乏警惕性,易受人欺;有恒心毅力,但因此作事迟缓,不敏
捷;志趣远大,但又因好大不顾实力,常常不能完成计划;特别是‘党八股’的毛病深,写文章
总是长而拙;我艰苦而耐劳,克已为人,往往因此不应该让步者让步;我能好恶人,但不能‘打
而知其恶,告内知其美’,特别是在使用干部上常受其善,不为威胁,不为利诱,能知足安分,
存心做一个好人,能随时代潮流并进,心志纯洁,大公无私。17岁以前,很沉默寡言,但以后
又变为多言,现在还是有不必多言而哓哓不已。有时应言而又隐忍不发。”
让我们高举理智之灯沿着心理的隧道来烛照它的光明,人要前进,向着幽深的自我前
进,只有分析自己,认识自我,才能实现自我。
二、青少年“自我认识”的几种失误
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正确地了解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准
确地运用自找评价和自我描述反映自身的客观特性,是我们青少年朋友苦基追求的。但是,
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妄自尊大”者或“妄自暮薄”者。究其主观原因,就在于在自己认识。
评价自己时,有失偏颇。这主要表现在:
(一)拒绝认识目已
由丁对本身们某个方面不满意,有些人就采取不承认或不接受自已的真实面目的态度。
比如,有的人不愿总承认自己穷困,常常装成很富有的样子,有时甚至还在众人面前恣意挥
霍搞“炫耀消费”。又如,有的人不愿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常在众人面前逞能去干力所不及的
工作。这些作法的目的就是拒绝承队目已,将真正的自我隐藏起来,希望在别人心目中建立
起另一个形象。
(二)推诿
在个体对自我的认识过程中,自我肯定往往强于自我否定,有时甚至很不客观。为了对
自己获得一个满意的印象,往往还会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例如,把自己的不成功仅
仅归咎于外部无法控制的力量以及“自我”以外的因素。如情况复杂,信息不灵,时间不足,等
等,而把成功常常归功于自己。
(三)回避他人和不与他人接触
既然别人是我们了解自己的镜子,如果一个人拒绝认识自己。那么就自然害怕照“镜
子”。不去和其他人接触,当然也就听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了。回避和不与他人接触还有
一种心理保护作用是,减少了和别人比较的机会。因为他人成功、胜利、喜悦往往对自身的
心理平衡具有威胁,往往会反衬出自己的渺小和无能,因此,自卑的人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
用以自我防卫。显然,这不是一种健全的态度。譬如口吃的人,越怕人家笑,越在人前不讲
话,越是回避,心里就越紧张,说话也就越结巴。
(四)“抱负水准”不切自身实际
年轻人在社会和学校生活中,充满幻想,往往“心比天高”,但是几经周折和失败,往往又
会感叹自己“命比纸薄”。仔细观察一些青少年失败的原因,就会发现他们并非能力低下;而
往往是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不符合自身的实际,超过了本身能力的限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说明了认识他人的个易。认识自己何尝又不需更作旷日
持久的努力呢?
约哈里窗口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合作与交流,需要将约哈里窗口中盲区域与隐藏区域减小,努力扩大双方的开放区域,尽量共同去探索求知区域.
合作交流共享,是打开约哈里之窗的钥匙.
新员工要善于求助,新到部门不要碍于面子不敢求助,也不要怕打扰了别人的工作而不使用求助,善 于求助会使您更快地进步.
要多向思想导师,项目经理,同事求助,请教,互相交流才能彼此提高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