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08年教育学考试大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1:58:23
教育学原理
与去年相比,2008年新大纲中的教育学原理部分变化较大,主要特点有三:
第一,愈加重视考生对于教育学主要理论及其观点的掌握
在第三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增加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在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中,增加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包括: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这些理论在去年的大纲并未提到。
在第七节“课程”的课程编制部分特别增加了“泰勒原理”,这也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同时,增加了对“课程的范围与结构”知识点的考察。
在第九节德育部分,增加了“德育模式”的知识点,包括“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和“集体教育模式”五个内容。
第二,紧密结合我国的具体教育现象,侧重考察考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点、概念与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而不止于对基本概念的了解知悉。
在第一节“教育学概述”部分,删掉了“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而在第二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中则增加了对“教育的功能”的理解;
在第七节的“课程”部分,去掉了对“课程概念”的考察要求,对主要的课程类型的列举也有些微的变化,去年大纲中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没有再出现。
第七节的课程改革部分,增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第八节的教学过程部分,去掉了“教学过程的概念”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与基本矛盾”这两个点,重点突出了对“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考察。此外,在该节的教学法部分,去掉了“教学法的概念与意义”,增加了“自学辅导法”。
第九节的德育部分,增加了“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和“《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两个知识点。
在第十节“教师与学生”中,去掉了“学生的基本属性”。
虽然新大纲中删节了一部分基本概念类的知识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并不重要。事实上,任何理论观点的阐述与衍生都是建立在对基本概念的探究之上的。因此,考生们切不可轻视基础知识,一味追究对重、难点的复习。
第三,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充,同时增加了多个全新知识点,扩大了出题范围。
第五节的标题由去年的“教育目的”更改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增加了对“培养目标的概念、培养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等知识点的考察。这种变化也贯穿在整个教育学包括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部分。
第六节 “教育制度”中的学校教育制度部分,细化补充了“各级学校系统”和“各类学校系统”两个知识点。
此外,在第六节还增加了“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这些知识点源自我国新时期出现的各种教育现象,都是当前教育实践中重点问题。
第七节的“课程”部分,除课程的定义外,又点出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在第八节“教学”的教学模式中补充了“范例教学模式”的概念。在该节的最后增加了一个大点,即“教学评价及其改革”。这一知识点包括了“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业成绩评价”和“教学评价的改革”四部分,可见其增量也是较大的。
中外教育史
总的来说,08年教育史部分和07年大纲相比变化不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大纲语言表述更加明确
修订的新大纲用语表述更加明确,这一点体现在大纲的每一条。例如中国古代史对于儒学独尊一章,07年表述为“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在08年表述为“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这样的修订随处可见,却很容易被忽视。对考生而言,这种类型的变化对于把握复习内容可以说没有任何影响,但也从一个侧面提醒考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准确到位,具体而言体现在考试中,要做到语言简明准确。
2、 新大纲对考生的要求加深
07年大纲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实施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在08年的大纲中这一要求变为“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从认真阅读到准确理解,这是对考生能力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此外,07年大纲中要求考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揭示特点与规律,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08年的新大纲将“能够运用”改成“正确运用”,可见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3、 新大纲注重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集中体现在分析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上。例如中国的孔子、蔡元培、陶行知,西方的杜威等大教育家,对他们的把握都从07年的“某某的教育思想”变为“某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同时增加相关条目,使考生对教育家的把握更加深刻。与此同时,考生不要轻视新大纲对赫胥黎、涂尔干等教育家做出删减这一变化,这背后实则隐含着对其他同期教育家理解加深的要求。
4、 新增知识点值得注意
新大纲中新增了一些知识点,例如郡国学与鸿都门学、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这些很明显的知识点虽然谈不上重点,但一定要做到正确把握,保证在考试的时候不丢分。
5、删减考点细目
中国教育史部分
1、 教育起源(放进教育学原理部分)
2、 道家教育思想一节关于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
3、 法家教育思想一节关于倡导“耕战”的学派
4、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完善一章关于中外教育交流的开展
5、 韩愈教育思想一节关于振兴儒学的卫道者
6、 颜元教育思想关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7、 近代教育的起步一章关于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8、 近代教育体系建立一章关于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9、 近代教育体制变革一章关于资产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近代教育体制变革一章关于二新文化运动与教育变革,其中包括新文化运动与教育观念变革,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改革
10、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一节关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部分
1、 英国近代教育一节删掉赫胥黎的教育思想
2、 法国近代教育一节删掉、涂尔干的教育思想
3、 卢梭教育思想一节删掉关于论人的天性
4、 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一节删掉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批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 英国教育发展一节删掉关于“开放大学”
6、 法国教育发展一节删掉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7、 德国教育发展一节删掉关于纳粹德国时期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的倒退
8、 苏联教育发展一节删掉关于俄罗斯的教育改革
5、 新增知识点细目
中国教育史部分
2、 孔子教育思想一节增加关于孔子的历史影响
3、 儒学独尊一节增加关于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4、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一章增加魏晋南北朝关学的变革,包括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名观
5、 科举制度演变一节增加学校沦为科举附庸;积分法;“五等黜法”;“监生历事”;社学
6、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一节增加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颜元与漳南书院
7、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增加“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8、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一章增加清末的留学教育,包括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9、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一节增加教会教育的扩张
10、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建设学校教育管理措施一节增加训育制度;中学毕业会考
11、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一节增加“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
外国教育史部分
1、 法国教育发展一节增加《费里教育法》
2、 杜威的教育思想一节增加教育实践活动;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
和去年相比,08教育心理学大纲变化不大,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更侧重于对考生学科基本素养的考查
在08年教育心理学大纲的考查目标中特别提到了要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中各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一点表明了08年考试的一个趋势:会更侧重于对考生学科基本素养的考查。
二、以学生为核心的相关理论以及对这些理论的应用将会成为考查的重点
08年的教育心理学调整和新增了以下考点:
(一)、在学习及其理论解释部分里新增学习的人本理论,包括以下知识点:
1、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观
2、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二)、在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中增加了一个目标定向理论。07年考查了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三)、在学习及其理论解释的学习的建构理论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调整了一个知识点:
07年考察包括: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08年的考察包括: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主动建构性;活动情景性;社会互动性)。
从教育心理学08大纲新增的和调整的考查知识点上来看,08年考试可能还会出现另外一个趋势:以学生为核心的相关理论以及对这些理论的应用将会成为考查的重点。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本来是复习起来难度最大的一门,也是去年的考试中总体失分较多的一门,所以今年的教育研究方法大纲变动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鉴于07年考试中学生学生表现出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扎实,尤其是教育研究方法这一块表现更为突出,08年的教育研究方法大纲对于很多的考点进行了调整,有的对知识点的罗列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有的对章节考点进行了优化,整体的趋势是侧重了对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地知识点的考查。调整考点如下:
新增考点归纳
1、教育研究界说一节增加教育研究的类型,包括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2、教育调查研究一章中增加测量调查部分,包括测量调查的含义;测量调查的类型(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学业成就测量、智力测量、能力倾向测量、人格测量)以及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3、教育实验研究一章增加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部分,包括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以及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4、教育实验研究一章增加教育行动研究部分,包括教育行动研究概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以及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5、教育实验研究一章增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部分,包括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资料整理的意义;资料整理的意义 审核;分类;汇总);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概念、定量分析的方法);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概念、定性分析的过程、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其中定量分析方法涉及数据描述(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种类)和数据推断(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的含义及种类)。
删减考点归纳
1、 教育研究含义中删掉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特性
2、 教育研究意义中删掉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
3、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中删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4、 选题要求中删掉问题本身要新颖
5、 教育观察研究中删掉基本原则
教育测量方法大纲变动特点归纳
总的来说,08年教育学大纲教育课学研究方法部分变动比较大,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新大纲要求考生应具备的教育研究意识增强。
在第一部分,新大纲将所有原大纲中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表述统统换成了“教育研究”,这表明新大纲希望考生不仅仅掌握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更因该具有研究意识,从方法论的层面去理解方法、学习方法。又如在课题研究设计部分,07年的表述为1.选择研究方法;2.确定研究方法;3.制定研究计划。08年新大纲则表述为1.教育研究假设(假设的含义与作用;假设的主要类型;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2.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选择研究对象既抽样、确定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
此外,在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一节,新大纲在每一项基本内容之后都添加了“论证”二字,足见新大纲对考生的研究能力提高了。不仅要求考生懂等基本的研究方法,更要掌握这些方法,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运用这些方法去做一项研究。
第二,新大纲体现了很强的时代特征
由于当前教育研究方法更加复杂、先进并且多样化,教育学考研也相应的显示出这种时代性特征,这集中体现在大纲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例如行动研究、教育实验设计。方法上的更新反映在考试中,也必然会让很多考生觉得难度可能会有所增加。
第三,新大纲更加注重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方法的产生是新问题需要解决的回应,因此考纲中新增加的研究方法的考察,也同时在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如何进行复习呢?1、复习时要加强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性掌握,要吃透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内涵,这样回答起问题来才能够比较圆润,或得高分。在去年的考试中很多考查基本原理的试题,看似很简单,学生却依然失分很多,就是因为对原理理解不够透彻,只是僵硬的回答课本上的知识点。
2、在复习时要注意几门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这样不但会增强记忆的效果,而且会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辨析能力。如在复习教育史时,可以联系着教育学原理的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因为教育史学科的诸多历史事实实际上是含着教育学理论逻辑的,如果能联系教育学原理的知识进行理解性的记忆,效果肯定会更好!甚至一些具体、细致的知识点可以通过理论逻辑推理出来。
3、对于一些能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的东西,最好进行实地的训练,尤其是方法论的东西和理论和实际结合比较强的一些东西。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基本功,到时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回答的比较充实,像去年的考题“教育文献综述报告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很多同学都是“题目、正文、摘要、参考文献”这样一个简单的罗列。很明显这样的学生从来没有做过文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