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读出经济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6:40:41
梦的衣裳个人图书馆
庄子讲过有关“朝三暮四”的故事。宋朝的狙公喜欢养猴,他会尽量地满足猴子对橡栗的需求。但是突然有一天,狙公家里经济情况变得有些紧张。狙公苦思后跟猴子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栗,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行吗?”猴子生气了。狙公接着说:“早上给三个确实有些少,那这样吧,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可以吧?”猴子们大喜不已。
庄子认为世人总是为自己所听到的事物或喜或悲,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我们一定要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清事物的本质。
经济学上有种行为叫“框架效应”,和朝三暮四有些类似。
比如,你正走在大街上,某段减肥广告做以下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宣传:
一、在采用A方法进行减肥的人群当中,有30%的人达到了减肥效果;
二、采用B方法进行减肥的人群中,有将近60%的人完全没有达到减肥效果。
你会选哪个?多数人的感觉就是A方法更有效果。实际上冷静考虑,就能发现,用B方法减肥的人群中,总人数减去60%没有效果的人群,其实是40%的人群达到了减肥效果。所以,如果把B方法的表达方式改成“在采用B方法进行减肥的人群当中,有40%的人达到了减肥效果”,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认定B方法更有效果。所以说,只要对一个事情稍微改变一下表达方式,就能够对人的选择、行动产生影响。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原因就在于我们更倾向于关注“有效果”这样肯定的表达方式。人们一看到“没有效果”这一否定的表达方式,就会感觉,“哦,原来是没有效果的”,这样就会促使听者对这个广告失去兴趣。因此,广告中要宣传某个物品的效果,肯定都是使用正面的、积极肯定的字眼来进行表达。
有的人会问,框架效应究竟是不是一种聪明人欺骗蠢人的游戏呢?对于这个问题,各有各的看法。但毋庸置疑,这种手法在广告宣传中经常被用到。商家就是利用这种手段,通过一系列微妙的表达方式,将框架效应作用于听众的选择上,影响、框定听众的判断力,使听众的选择行为朝着有利于商家的方向发展。这在经济活动当中是一项重要的策略。
比如,在大街上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保险广告:“加入我们公司的保险,您每天只需缴纳27元。”每天是27元,一年365天下来将近 10,000元。但是同“加入我们公司的保险,您每年只需缴纳10,000元”这种表达方式相比,“一天27元”听起来似乎更便宜。
同时,在做宣传时,对于某个道理,虽然听众是明白于心的,但如果在这些道理的基础上再加一些说明,就能改变听众对事物的整体感觉。比如,“肌肤美化膜10,000元(30次),让你的肌肤焕发光彩”和“肌肤美化膜10,000元(30次),每次只需300元,就能让你的肌肤焕发光彩” 这两种表达方式,相信大多数人会更钟情于后者,因为,还有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将10,000元除以30。
摘自《成语经济学》
原文链接: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