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警惕大豆危机撬动2008年中国经济-[中财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8:32:10
编者按
突然间,我国从大豆的发源地和出口国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不仅是大豆的进口依赖,不仅是转基因食用油和饲料的潜在隐患,不仅是外资对整个大豆产业链的垄断,透过大豆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未来岌岌可危的粮食安全。
如果考虑到目前食用油的高度对外依存度,我国粮食自给率仅略高于90%,我国粮食安全已是千钧一发。在国际粮价飙升、我国通胀难抑的今天,大豆危机更是给2008年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挑战。大豆危机会是撬动中国经济的一个阿基米德支点吗?这真的是一场不宣而战的大豆战争吗?
目前,粮食问题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热点。国际谷物理事会2007年11月22日最新预测全球谷物库存量降至2.55亿吨,为30年来新低;美国农业部2007年12月公布的供求预测报告称其小麦库存仅为2.8亿蒲式耳,创60年来最低纪录;2008年1月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再度下调大豆和玉米库存;产需失衡造成了国际粮价的飞涨。与国际粮价相比,我国粮价上涨相对较为温和。截止到2007年12月份我国三种谷物综合平均收购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10.1%,只有大豆收购价格飙升73.9%。与此同时,我国粮食产量喜讯频频,连续获得四年丰产。
但是粮食的范畴到底应该包括什么?一般认为是稻谷、小麦和玉米;我国国家统计局粮食的定义中还包括豆类和薯类;世界上关于"Food" 的定义更为广泛,包括一切能够提供营养的可食用物品,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英文名称"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应当被译为"联合国食物与农业组织"。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共识的是,广义的食物安全比狭义的粮食安全更具有指导意义。随着消费升级,我国居民"吃饭"日益多样化,本文即试从广义的食物安全角度来分析。
大豆危机
大豆危机表现在三个领域,极高的进口依存度、产业结构的外资高度垄断和质量方面的转基因隐患。
首先,目前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1995年以前,我国多年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我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万吨,成为了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此后我国大豆的进口量连连攀升,2006年我国大豆净进口2827万吨,是国内产量的1.77倍,进口依存度高达64%,2007年我国净进口超3000万吨大豆。根据国家粮油中心2008年1月的最新预估,2007年我国大豆产量仅为1400万吨,同比下降12.32%;并且大豆的种植面积下降了6.25%,这将意味着2008年我国大豆的进口量仍将攀升。
造成我国大豆产量迅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与国外转基因大豆相比,生产不具备成本优势;国产大豆的出油率较低,仅为17%~18%,而进口大豆出油率在22%左右;与种植玉米等谷物相比,种植大豆收益较少也是导致减产的原因之一。
其次,大豆产业链被外资垄断,弱化了政府的调控能力。大豆危机不仅体现在原料的自给能力上,还体现在加工产业链上。据报道,中国70%油脂加工厂是外资,80%大豆压榨能力为外资控制。更棘手的是中国进口大豆货源和实际加工能力都控制在少数几个跨国粮商手中,我国大豆产业可谓岌岌可危。此外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都被垄断性地控制在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手中,即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
再次,进口转基因大豆潜在隐患不容忽视。我国进口大豆几乎全为转基因大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例如欧美在转基因食品问题上一直斗争不断,欧盟大多数成员国持怀疑和抵制态度。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新毒素和过敏原等不良后果,而我国居民使用了大量转基因植物油以及转基因豆粕养殖的肉类和水产品,其潜在的危害短期内难以察觉,但长期绝不容忽视。
总之,我国对大豆的需求强劲增长,供不应求,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将持续存在,因此我国已经发生了"大豆危机",是业内的广泛共识。如果粮食包括大豆,则大豆危机或意味着粮食危机。
大豆减产或促进粮食丰收
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6年,我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提高,同时谷物播种面积占比也提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从2003年的65.2%增加到2006年的67.2%,谷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这三年内也提高了1.6%。根据粮油中心的估测,200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还将增加4%,小麦和稻米面积基本持平。谷物单产量远高于豆类和薯类,这是造成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我国谷物单产为5322公斤/公顷,大豆的单产约为谷物平均单产的1/3。粮食作物播种占比提高的同时,分析粮食内部品种的种植结构。大豆播种面积增量远低于谷物的播种面积增量,而在2006年和2007年大豆的播种面积甚至出现了逆转。
我国减少的大豆播种面积主要是改种了生长条件类似的玉米。仅考虑原来种大豆的土地改种单产较高的玉米,估算2006年、2007年粮食产量将分别提高114万吨、176万吨,占当年粮食新增产量的8.5%和43.8%,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0150万吨,比2006年增产402万吨。因此谷物的播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也是促成粮食连续丰收的一个原因。
中国粮食自给率正在下降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显著扩大,这里粮食进口依存度的计算口径是粮食的净进口量与我国表观消费量(即生产量+净进口量)之比,2004年以来粮食进口依存度持续扩大,到2006年时该比例已经高达4.9%,接近5%。
粮食进口依存度指标之外,我们还考察了食用油的进口量,因为进口食用油也相当于进口大豆。在大豆进口量大增的同时,我国食用油的进口也大幅增加。1986年至今增长多达200倍,2007年进口了838万吨,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豆和食用油的进口量是同时大幅上升的。
按20%的产油率将豆油转换为大豆的进口量之后我们发现,我国大豆进口量还将增加45%左右。进口的食用油除了豆油以外,几乎均为棕榈油,菜籽油只占极少份额。其他食用油与豆油几乎完全可以替代,只是口感上略有区别。保守起见,我们将进口的食用油按40%的出油率全部转换为大豆进行考察。
综合考虑食用油和大豆的进口量,我国大豆的进口量增加异常迅猛。在2006年相当于进口了近4360万吨的大豆;预计2007年的进口量相当于进口超过了5000万吨大豆,与粮食表观消费量之比近10%,即粮食自给率略高于90%。这个比例已低于我国多次强调的95%以上粮食自给率。因此从严格的定义上讲,大豆危机已使我国粮食安全岌岌可危。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我国在食用油领域已经失去了自给自足的能力。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我国2006/2007年度一共消费2374万吨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约18公斤。考虑到2006年进口2827万吨大豆(按20%的出油率换算)和671万吨食用植物油,则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进口依存度达52%。未来我国进口量将继续增加,价格更深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值得关切的是,由于大豆单产约相当于谷物的三分之一,进口1吨大豆相当于进口3吨谷物。如果未来大豆价格进一步上涨导致大豆播种面积大量增加,则我国可能需要进口更多的谷物。假如油料自给自足,我国至少需要进口1亿吨谷物,则粮食自给率将进一步下降。十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粮食需要进口,以后还会更多吗?
此外,将净进口食用油转换为大豆后,2007年我国粮食总需求接近5.5亿~5.6亿吨,超过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封志明2007年发表的对未来的预测水平,他预测的2010年我国粮食总需求为5.4亿吨的水平。展望未来,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消费升级的持续,我国粮食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粮食问题将更加突出。
大豆危机或威胁中国经济
大豆危机或许意味着我国结构性的粮食危机已经爆发。如今,CBOT 3月大豆期货价格触及13.01美元/蒲式耳,创30多年以来的新高点。根据德国行业期刊《油世界》的预测,2007/2008年度全球大豆产量比2006年低1550万吨,期末库存也将下降1760万吨。美国新能源法案加大对生物能源的支持,生物柴油将在未来5年内增长3倍,大豆需求量猛增。供求基本面仍将支撑高豆价,但技术上分析表明大豆价格存在下降的可能。
我国大豆的高度对外依存使得国内粮食市场将深受国际粮价波动之害。由于失去了大豆的定价权,豆价波动严重威胁了我国豆农和压榨企业。不仅如此,即便是高价也难求大豆,国内油脂加工商遭停产之忧。豆价还将影响到其他农产品的价格,进而对CPI、汇率等等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今高粮价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家的动荡,巴基斯坦出现小麦短缺,埃及宣布禁止大米出口以维持国内工业,印尼政府被迫采取紧急措施增加黄豆供应等等。如果我们在2008年重点考虑食物安全的民生问题,限制存在安全隐患的转基因食品的进口,以及限制肉类生产中转基因饲料的大量使用,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并加剧通胀压力。反之如果2008年我们不重视大豆危机,情况势必将进一步恶化,长期影响稳定和经济增长。所以大豆危机使2008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平添更多变数,压低的资金、劳动力、环境等要素价格维持了近年来经济过快增长与资产泡沫,长期的负利率导致的高通胀预期下,宏观政策何去何从?
大豆危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行业危机,它已经通过数量方面的极高进口依存度、质量方面的转基因隐患和产业结构的外资高度垄断三管齐下严重威胁中国粮食安全,进而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大豆危机难道是撬动中国经济的一个阿基米德支点吗,真的是一场不宣而战的大豆战争吗?
建议大幅增加粮食库存
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建议,首先需要合理评估农产品供求状况。粮食安全存在短板效应,大豆危机已经威胁中国粮食安全。考虑粮食问题应该全面,不能局限于谷物。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着重于全口径的农产品保障,保证中国的经济社会安全。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会是空中楼阁。
作为对粮食安全的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和基础设施投入。历史经验表明,技术进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与农业相关的研究都要加大支持力度,较大幅度提高县乡村农技人员待遇,增加编制。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统计工作,不仅重视亩产统计,也要重视播种面积统计,粮库抽查也不容忽视。
我们建议利用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大豆等粮食库存。由于大豆严重依赖进口,建议大豆库存不低于1年的消费量,即5000万吨;食用油库存增加500万吨以上。鉴于我国粮食依存度实际上已经提高,稻谷、小麦、玉米的中央库存也应相应提高,提高1亿吨也是可以考虑的。必要时高买低卖,逆价销售,平抑物价,谨防囤货提价现象。在购买国外大豆粮食时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如采用期货买入现货交割的方式,避免现货价格大幅波动。
对食用油行业来说,应该尽快对部分榨油企业实行国有化,加强控制流通环节。从战略角度出发,民族企业应该掌控70%以上的榨油能力。此外,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保障豆农的利益,鼓励国内加工企业加工国产大豆,特别警惕转基因食用油的泛滥造成危害;积极准备反倾销反垄断政策;完善外资并购政策。同时,应着重加强国家对于粮食流通领域的控制力,加大对国有粮食企业的扶持。陈云同志在上世纪50年代决策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是反复斟酌充分讨论的结论,在农产品供需紧张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温故而知新。过分依赖市场,一旦市场失灵,我们如之奈何?此外,国家有必要加强对整个商业流通环节的控制力,控制了流通,才能真正有效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在拯救大豆的同时,我们应该汲取经验教训,防止第二个"大豆"危机。我国加入WTO对农业方面做出了让步,农产品竞争力弱的问题已慢慢开始显现。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各个农产品生产及其下游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及早发现问题,防止第二个"大豆"危机的发生。
美国是农产品大国,要与美国进行战略对话,采用必要的方法促使美国改变政策,大幅减少休耕地,增加农产品播种面积和粮食出口量,从而稳定全球粮价。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当全球谷物库存达到30年新低时,是有义务和能力避免全球重现类似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全球粮食危机的。(刘朝阳 万晓西)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