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1:22:32
(1)霸王出世
旷世英雄的千古传奇,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一场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以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项羽》的讲稿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本书为《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王立群读〈史记〉》之一种。全书以项羽为什么失败为中心议题,全面阐述了项羽失败的政治因素、军事因素、性格因素。
霸王出世
项羽的传奇人生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大起大落。所谓“大起”,指的是项羽从二十四岁(秦二世元年,前209)起兵反秦,仅用了三年时间(前209~前206),就成为分封十八位诸侯王的“西楚霸王”,掌握着秦亡汉兴之际的国家命运。这一年,项羽才二十七岁。所谓“大落”,指的是楚汉战争仅仅四年,项羽就兵败乌江,自杀身亡。这一年,项羽才三十一岁(汉五年,前202)。项羽的长相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重瞳子。“重瞳子”,就是一个眼睛有两个瞳孔。传说中,大舜是重瞳子,晋文公是重瞳子,所以,在人们的观念中,重瞳子是一种吉兆。有着“重瞳子”的奇特长相,身为“西楚霸王”的项羽,为什么仅仅四年时间,就留下了“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名言,自杀而亡了呢?
壮哉少年 英雄梦想
项羽的身世,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大将,秦灭楚国时,他被秦国大将王翦带领的大军团团包围,最后自杀身亡。
他的父母史书没有记载,项羽从小是跟着他的叔叔项梁长大的。项羽身高力大,史书记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ɡānɡ,音“缸”)鼎,才气过人。
秦代一尺约相当今天的23.1厘米,所以,“八尺余”应当是一米八四以上的大个头儿。这是身高。他的力量能“扛鼎”,就是双手能举起一只鼎。在整个《史记》记载中,能够扛鼎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项羽,另一个是刘邦八子中的第八子淮南王刘长(chánɡ,音“常”)。
项羽力能扛鼎,自然是力气极大。
项羽出生于战国末期,青少年时代是秦朝时期,二十四岁就遇上了秦末大起义。在这个充满血与火的时代,人们非常崇尚武力。因此,项羽的力量巨大,刚好符合当时人们对一个男人的评价标准。
他与他的叔叔项梁避难会稽的时候,当地的年轻人都很害怕项羽(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羽作为一个外乡人,客居他乡,亡命他乡,尚能为人敬畏,主要靠的就是他的这种蛮力。
为学只学万人敌
项羽小时候不愿读书识字,也不愿学击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而且说:读书只要能用来记姓名就足够了(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他的叔叔项梁见他不愿读书,就让他学击剑,但是,项羽对剑术同样不感兴趣(剑,一人敌,不足学),项梁非常恼火。项羽非要学习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学万人敌)。
这个贵族少年从小就立志学习“万人敌”的兵法,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我认为:这和项羽的家世关系密切。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秦将逼迫自杀的,项羽认为这是家族的耻辱,所以,项羽自小就怀有强烈的仇秦心理。他认为:只有学会行军布阵的兵法,才能有机会为家族雪耻。
少年项羽的这一壮志使他日后成为消灭秦朝的主将。但是,项羽对读书功能的认识,却使他在灭秦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时犯下了一系列错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先秦典籍中的历史著作、诸子著作充满了各种人生智慧。项羽没有在少年时期遍读书籍,为他日后的失败预埋了祸根。
项羽不愿学剑,但是,他的剑术是不是很粗疏呢?
不!项羽非常善于短兵格斗。乌江自刎前,他持剑与汉军步行交战,一个人就杀死汉兵上百人。这说明他的剑术极精。他之所以不愿学剑,并非是他学不好,而是他立志要学“万人敌”的兵法,不愿学一对一的单打独斗。
项梁愿意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十分高兴(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但是,“万人敌”的兵法项羽并没有学完,只是大略地学了学(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那么,他的兵法到底学得怎么样呢?
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平定黥(qínɡ,音“情”)布叛乱时,看见黥军阵酷似当年项羽的军阵,刘邦马上感到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刘邦在项羽死了六年之后,看见酷似项羽军阵的黥布军阵还心有余悸,可见,项羽并非不能打仗,而是极善布阵作战。他的“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只是不愿死背兵法而已。《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兵法书中有《项王》一篇,虽然这一篇兵法今天已经失传了,但是,至少说明项羽不但懂得兵法,而且有兵书流传于后世。
从以上所引的正史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项羽出生在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对少年项羽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叔叔项梁。项羽不愿读书,也不愿只学剑术,他最钟情的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因为只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可以使他成为统帅,完成他灭秦的夙愿。
少年壮志盼灭秦
项羽青年时期,家中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他的叔叔项梁因为触犯秦法被捕入狱(项梁尝有栎阳逮)。这对项氏家族来说是一场大祸。幸亏托蕲县(今安徽宿县)监狱的曹咎,给栎阳(今西安)监狱的司马欣写了一封信,这事才算摆平(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不久,项梁又出了一件大事:杀人(项梁杀人)。秦朝法律极为苛刻,项梁杀人,必有重罚,而且,仇家也不会放过项梁。于是,项梁携带项羽逃亡到了吴中(今苏州)避难(与籍避仇于吴中)。
项梁到吴中是为了逃避秦法制裁,但是,亡命江湖的项梁很快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当地的贤士论其才干,都在项梁之下(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因此,项梁很快成为当地的大能人,每当遇到大徭役和大型丧事,人们都请项梁来主持(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项梁和项羽一样,有着极为强烈的仇秦和复仇之心。因此,借着承办当地大徭役和大型丧事的机会,每每按照兵法安排他手下的宾客和当地的青年(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通过这类活动项梁熟知了手下宾客和当地青年人的才能(以是知其能),为今后使用这些人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游会稽郡时,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有机会亲眼目睹了秦始皇的威风。这对极端仇视秦王朝的项羽来说更增添了一份动力,因此,他不顾秦法的残酷和亡命江湖的身份,脱口说出:这个人是可以取而代之的(彼可取而代也)!站在项羽身边的项梁吓得赶紧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许胡说!这可是要灭族的(毋妄言,族矣)!话虽这么讲,项梁从此对他这个胆大的侄儿反倒更器重了(梁以此奇籍)。
项梁对项羽的器重,使项羽在项梁起兵反秦后迅速成为项梁的副将,这就使得项羽有了一个与其他军事天才相比较高的起点。一个人在短暂一生中能够有一个很高的起点,对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极为重要。项羽正是凭借着项梁的器重获得了这么一个宝贵的平台。
斩杀郡守 闪亮登场
反暴秦群雄并起
项梁、项羽等待了多年的复仇机会终于到来了。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起了反秦的义旗。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仅仅过了十二年,到了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就揭竿而起。
秦始皇消灭六国时的大屠杀,秦王朝建立后的种种暴政,埋下了无数仇秦的火种。因此,陈胜、吴广义旗一举,天下应者云集,反秦的怒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这一年(秦二世元年)的九月,会稽郡守殷通紧急召见项梁。
他对项梁说:整个长江以北已经全部起兵响应陈胜、吴广(江西皆反),上天要亡秦了(此亦天亡秦之时也)。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我想起兵,让你和桓楚担任统帅(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殷通找项梁商讨起兵反秦,主要出于四点理由:
第一,会稽是秦朝的一个郡(辖今浙江东部及江苏西部一带),殷通是会稽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省部级正职。他已经看出来,秦朝的气数已尽。如果现在不带头造反,一旦会稽郡所辖之地有人起兵,他将会成为第一个被杀之人。出于保全身家性命的考虑,殷通决定起兵反秦。所以,殷通的起兵带有明显的投机与自保的性质。
第二,项梁在整个会稽郡名气很大,又是世代楚将的项氏后人。
第三,殷通是一位文官,并不懂军事。
第四,桓楚也颇有名气,而且是一个亡命江湖之人。但是,桓楚在哪儿,谁也说不清,找这个人也需要项梁帮助。
项梁立即明白:他等待多年的机会来临了。
挥利剑完美亮相
项梁借机对殷通说:桓楚亡命江湖,没人知道他在哪儿,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利用太守殷通让他召见项羽的机会,把自己杀殷通、夺取会稽郡的计划告诉了项羽,要他拿剑在外等候。重新入座后,项梁告诉殷通,把项羽叫进来,让他去找桓楚。殷通召项羽进入郡守府议事,项梁使了个眼色给项羽,项羽突然拔剑,杀死了殷通。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人头,佩戴着郡守的绶带,还挂着郡守的官印。整个郡守府都被突然发生的这一幕震惊了,一场混战立即在郡守府中展开。在混战中,项羽一个人就杀了上百人,使整个郡守府中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下,无人再敢轻举妄动。这是项羽一生中第一次实施“斩首行动”,项羽的果敢、勇武,第一次得到出色的发挥。
项梁立即召集吴中当地的豪绅、官吏,通报了自己起兵反秦的大事,并且派人到会稽郡下属的各县去征兵,得到精兵八千。
项羽的出色表现得到项梁的充分肯定。项梁自封为“会稽守”,项羽被封为“裨将”。守,是郡守;裨将,即是副将。
这个起点很高,它为后来项羽登上秦末大起义的政治舞台提供了许多方便。这是项羽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事情,特别是一生中想要做点大事,起点非常重要。起点就是平台,起点高,平台高,机会就多;反之,起点太低,平台太低,往往事倍而功半。
项羽和韩信是这一时期旗鼓相当的两位军事奇才,因此,他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可比性。韩信先后在项梁、项羽、刘邦手下任职,地位非常低。韩信做到刘邦的大将军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原因就是他的起点太低;项梁、项羽、刘邦都不认识他,更谈不上了解他。与韩信相比,项羽幸运得多了,因为他的叔叔项梁自小就了解他,知道他的志向、才气。
前朝旧代 人心所向
世世楚将军中魂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结尾这样评价项羽:秦朝的暴政引发了陈胜的起义,当时天下起兵的豪杰多得数都数不过来。项羽没有任何凭借,乘势而起,竟然只用三年时间就率领天下诸侯消灭了秦朝,分封诸侯,政令出自项羽,自号为霸王。项羽虽然没有善终,却是自古以来的第一人。
项羽真的是没有任何凭借就突然崛起了吗?
显然不是!将门之后就是他的第一个凭借。
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曾拥立楚王的儿子昌平君为楚王。秦王嬴政(秦始皇)派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楚,项燕被秦将王翦所围,兵败自杀。项羽的叔父项梁是秦末农民大起义初期的著名领袖。
所以“项氏世世为楚将”是项羽最重要的政治资本。这一政治资本对项羽来说,有两点重要意义:
第一,使项羽迅速成为秦末起义军中的重要人物;
第二,使项羽具有巨大的号召力。
秦末大起义初期有一位领袖陈婴,原来是东阳令史。东阳,是秦朝一个县,在今安徽天长县。陈婴这个人,一向非常谨慎,讲究信用,被当地人称为忠厚长者。秦末大起义席卷东阳县之时,东阳县的一些年轻人,杀死本县县令,聚集了几千人起义。但是,起义军中没有合适的领军人物。找来找去,发现东阳令史陈婴的资历、声望、才干都很合适,他们便要求陈婴做首领,遭到陈婴拒绝,他们就强迫陈婴当了头。
由于陈婴在东阳非常有声望,所以,在他做了首领后,这支队伍一下子发展到两万多人。
这些起义的青年人看到义军迅速壮大,便要立陈婴为王,建立一支与众不同、头裹青巾为标志、不隶属于任何人的特殊军队——苍头军。
但是,陈婴的母亲不同意。陈母说:自从我嫁到你们陈家,就从来没有听说你家的祖先有大富大贵的人。如今突然称王,恐怕不吉利。不如找个名家归附在人家名下,事成了可以封侯,事砸了也容易逃,不至于被人指名道姓地通缉。
自古以来,对造反的人实行的都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因为历来都是法不治众。陈母就是要陈婴当个“不问”的胁从,不要当“必办”的首恶。这和刘邦刚刚起兵时的情况一样,萧何、曹参等人在秦朝时都比刘邦官位高,但是,一旦起义造反,他们都不敢当头,害怕成为首恶。只有胆大的刘邦敢于当这个头,不怕“世所指名”。对于一个政权来说,“世所指名”,就是匪首。
陈婴听了母亲的话就不敢为王。不做匪首,这是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陈婴要把这支队伍交给谁来带领,就不是一个人之常情的问题,而是受一种观念的支配。他对下属说:项氏世世为将,在楚国非常有名;如果我们想起兵反秦,非项氏来领导这支队伍不行。我们要是能依靠项氏这样的名门大族,一定能够灭亡秦国。陈婴的建议得到了东阳起义军的赞同。所以,陈婴就率领这支两万多人的军队投靠了项梁、项羽。
陈婴的建议能够得到起义军大多数人的认同,说明当时多数人都认可项氏,项氏家族在楚地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这是项羽的重要政治资本,也是项羽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末大起义中还有一位受过秦朝黥刑的勇将——英布,因为他受过黥刑(脸上刺字),故亦称黥布。黥布因触犯秦法而被罚至骊山做苦工,便纠集了一些囚徒,逃出来当了强盗。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也乘势起兵,并且在陈婴归属项梁之后也归属了项梁。项梁战死之后他成了项羽的部下,成为项羽手下最勇猛的将军。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时,黥布因为战功居所有将领之首而被封为九江王。
黥布在起兵后归属项梁,与陈婴归属项梁一样,也是因为项氏世世为楚将,名声极大。
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六国的遗老、官僚及普通百姓,对被秦国灭掉的六国旧政权仍然存在着很强的依恋心态。六国旧政权的幸存者,实际上成为了与秦朝中央政府抗衡的一支主要力量。
陈婴、黥布归依的不仅是名门望族项氏,而且是自战国以来长期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范增议立楚怀王
项梁响应陈涉起兵反秦,使楚地迅速成为天下反秦势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但是,树大招风。秦朝大将章邯在击败了攻入函谷关的陈胜部将周文之后,率兵首先攻打楚地的反秦武装。陈胜、吴广接连被杀。
陈胜战死之后,项梁成为楚地反秦武装的核心人物。项梁在得知陈胜战死的确切消息之后,召集楚地各路反秦武装开会,商讨下一步的行动。刘邦也来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
七十岁的范增对项梁说,陈胜的失败是必然的(陈胜败固当)。秦灭六国,最亏的是楚国(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楚怀王误入秦国,最终没有返回故国,楚国百姓至今都非常怀念怀王(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陈胜率先起义,没有立楚王的后代,而是自己称王,所以不可能支撑多久(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如今,这么多起兵的人都争着归属你,是因为项氏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能够重立楚王的后人为楚王(今君起江东,楚蠭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范增的建议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烽烟四起的反秦初期,立战国时期楚王的后人为楚王,对当时的楚地老百姓确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秦朝灭亡之后,如何处理在反秦斗争中重新称王的六国君王后裔,就成为一个非常棘手、敏感的政治问题:继续保持他们的王位,等于拱手将推翻暴秦的胜利果实送给他人,这是任何一个胜利者都很难办到的事;而废弃他们在反秦初期确立的王位,则非常容易引来政治对手的攻击,成为政治上的一大败笔。谁做了推翻暴秦的盟主,谁就捧上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项羽就是因为在秦亡之后未能处理好项氏在反秦初期自己拥立的楚王,而被刘邦扣上 “弑君”的罪名,在政治上极其被动,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从范增参加项氏军团到项羽中了刘邦的反间计范增返乡为止,范增为项羽出的关键性计谋并不多,特别是在政治、军事的关键时刻,范增的确没有提过什么具有重大意义的建议。但是,无论如何,范增是项羽集团唯一的谋士,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智囊人物。
痛失叔父当自强
项梁从东阿起兵,指挥楚军连续击败章邯军(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又杀了秦丞相李斯的儿子三川太守李由(项羽等又斩李由),项梁因此便骄傲起来,更不把秦军放在眼里(益轻秦,有骄色)。项梁手下的幕僚告诫项梁不要骄傲,但是,接连到来的胜利已经冲昏了项梁的头脑,逆耳之言已经听不进去了。
连续战败的章邯却得到秦王朝的增兵(秦果悉起兵益章邯),章邯的兵力大增之后,一举在山东定陶大败项梁,项梁兵败被杀(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项梁之死对项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挫折。新立的楚王夺了项梁的余部,亲自带领;而让刘邦继续单独带兵。项羽的地位在项梁战死之后,受到一定的轻视。
但是,项梁的战死也给项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项梁在世之日,于公,项羽是项梁的副将;于私,项梁是项羽的叔叔。因此,项羽始终生活在项梁的光环之中。
项梁的过早下世,将项羽抛向秦末大起义的烽火之中,给了项羽又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项梁战败身亡激发了项羽更强的复仇心理,他最终击败秦军主力,率领四十万大军开进关中。但是,秦朝的覆亡却开启了一个群雄争夺天下的混战局面。项羽在这场混战中能否像推翻暴秦统治一样表现出色呢?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2)项羽入关
巨鹿之战以后,项羽率领除刘邦之外的各路诸侯浩浩荡荡向西进发。刘邦先于项羽两个月进入关中秦地,并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项羽以武力强行入关,刘、项矛盾迅速激化。此时,项羽挟巨鹿之战胜利之威,统率四十万大军;刘邦仅有十万大军,形势对刘邦十分不利。但是,刘邦巧于周旋,竟然躲过了项羽的致命一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项羽放过刘邦呢?
函谷关前 盟主震怒
遭力拒勃然大怒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先进入关中,之后,他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和其他诸侯入关,准备上任关中王。按说,刘邦的这种做法并没有错,因为他在西进之前,与项羽在楚怀王面前曾经有个约定:谁先进入函谷关,谁就做关中王。既然我刘邦先于项羽进入函谷关,自然要当这个关中王。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打败了秦军主力,并作为诸侯联军的总指挥,率领四十万大军西进入关。但是,当他在公元前206年十二月走到函谷关时,却遇到刘邦军队的武力拒绝。此时,项羽才知道刘邦已比他早两个月进入函谷关。司马迁用他特有的简练笔法写道:“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
这是项羽入关之时的第一次“大怒”。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
一是项羽为什么大怒?
二是项羽的“大怒”说明了什么?
巨鹿之战胜利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所谓“膝行”,就是跪着前进,由此可见诸侯将对项羽的敬畏。“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羽因此成为天下诸侯的总指挥,总盟主。
可见,巨鹿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政治地位,使项羽高居诸侯上将军的位置。此时的项羽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义中的最大功臣,也习惯了天下诸侯对他的尊崇和敬畏。但是,他没有料到刘邦竟然抢先一步,先行入关。按照事先与刘邦的约定,无论项羽有多大功劳,关中王都应该给刘邦。这是项羽心中最难咽的一口气!为什么呢?
这里有三个原因:
一是刘邦对项羽的态度与诸侯将对项羽的态度反差太大。
诸侯将在巨鹿之战后见到项羽,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对项羽充满敬畏之情;刘邦却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入关,明显充满了敌意。这个反差之大,项羽感受得非常深切。
二是项羽认为刘邦在灭秦战争中出力不多。
项羽认为自己是击败秦军主力,灭秦贡献最大的人;刘邦是在自己吸引了秦军主力注意力的情况下轻松进入函谷关的,即使刘邦先入关,但因为他的功劳不够,所以也不能让他做关中王。
三是刘邦的关中王是楚怀王许下承诺的。
楚汉战争中的楚怀王,是战国末年被秦王扣留在秦后来又死在秦国的楚怀王的孙子,是根据范增的建议由项梁所立的。项羽对楚怀王早有不满,原因我们后面再讲。
先入关者为关中王是“怀王之约”,项羽对怀王熊心极为不满,岂能遵守“怀王之约”?
刘邦以武力拒绝项羽入关,对项羽的自尊和虚荣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伤害。这是项羽函谷关前“大怒”的根本原因。
项羽在函谷关的“大怒”说明了什么呢?
本该笑怒从何来
这个“大怒”暴露了项羽的政治上的幼稚和无知!项羽“怒”得无知,“怒”得幼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相互关系。
刘、项关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反秦斗争中,刘、项两大军事集团是并肩作战的友军,他们有共同的敌人——秦王朝;也有共同的利益——灭秦后取而代之。
第二阶段,秦王朝的灭亡,使刘、项两大军事集团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也失去了共同的利益。从这一时刻起,刘、项两家由并肩作战的友军,无可避免地演变为争夺秦末大起义胜利果实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这种集团根本利益的冲突是必然的,无可调和的。
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就是秦王朝的灭亡。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入关,秦王子婴出降,就是这个历史性的拐点!谁最早意识到这一历史拐点,自觉地为本集团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谁就能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如果我们承认这一观点,那么,项羽在函谷关遇到刘邦的阻击,得知刘邦已经比自己早两个月入关,不但不应当“大怒”,而且应当大笑。此话怎讲?我们先把话题拉开,谈一谈三国时曹操的三次大笑。
《三国演义》写三江口周瑜放火,诸葛亮智算华容一事时,曹操曾有过三次仰天大笑。
第一次是曹操兵败逃到乌林之西、宜都之北。看见这里地势险要,“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他认为诸葛亮无智,周瑜少谋,如果是自己用兵,一定会在此埋伏下一队人马。结果,一笑未了,引来了常山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拼死拦住赵云,曹操才得以逃脱。
第二次是走到葫芦口。此时已是人困马乏,士兵们埋锅烧饭,曹操躺在树林里,又一次仰天大笑。他手下的人说,刚才丞相一次大笑引来了赵子龙,折了好多人马,现在怎么又笑起来?曹操说:诸葛亮、周瑜还是不行,如果在此预先埋伏下一支人马,以逸待劳,我们就是逃了性命,也免不了受重伤了。话音未落,杀出一支人马,为首的是燕人张翼德。这一回,许褚连马鞍都来不及备就被迫迎战,张辽、徐晃也来助战,才使得曹操又一次逃了出来。
第三次,走到华容道,曹操随行的人马只剩下三百多人,还大多有伤。曹操第三次仰天大笑,说:诸葛亮、周瑜到底是无能之辈,如果在此埋伏下一队人马,我们只有束手就擒了。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手提青龙刀,跨上赤兔马,截住去路。曹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这一次是关云长义释曹操,否则,曹操必然亡命华容道。
我读《三国演义》,非常佩服曹操的这三次大笑。
“大笑”,显示了曹操的理性和智慧。
曹操是在赤壁大战败逃的路上发出这三次“大笑”的。他笑的是刚刚打败他的诸葛亮、周瑜的“愚蠢”——当然,这只是打引号的“愚蠢”。虽然曹操三次“大笑”分别引出了赵云、张飞、关羽三支人马,但是,曹操能在大败之时保持如此冷静、理智的头脑,实在是令人钦佩。
遗憾的是项羽没有能在刘邦重兵防守的函谷关前仰天大笑,而是“大怒”。
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在刘邦入关、秦王子婴出降的那一刻起,刘、项两家已经由并肩作战的友军,转化为争夺秦末大起义胜利果实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所以,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是意料之中的事。同样,用军事手段在刘邦集团足以强大之前就加以消灭,是项羽集团的最佳选择。
我们知道,巨鹿之战之后天下反秦武装已经由项羽统一领导了,虽然齐地还有不愿帮助楚军救赵的田荣和无所归属的彭越,但是,田荣、彭越都无法构成对项羽集团的巨大威胁。唯独刘邦集团,一是先入关中占有政治优势,二是军事力量比田荣、彭越都强得多。审时度势,威胁项羽集团的只有刘邦集团。
如果项羽有此清醒的认识,那又何必“大怒”呢?刘邦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恰恰给了项羽攻打刘邦集团一个最好的借口!
对刘邦来说这叫做利令智昏,对项羽来说这叫做天赐良机!
趁刘邦羽翼未丰之际,从军事上解决刘邦集团,对项羽集团来说当然是上上策。所以我认为,项羽如果有清醒、理智的政治头脑,不但不应当“大怒”,而且应当大笑!该大笑不大笑,反而“大怒”,说明项羽此时完全不懂他和刘邦集团的关系。这是项羽政治幼稚的突出表现!
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
得密报再起怒火
项羽打进函谷关,驻兵戏西,也就是戏水西岸。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密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司马,是军队中的军法官,当时军中一般设有左右司马两个,分别称为左司马、右司马。曹无伤的密报,证实了刘邦称王关中的意图。这与项羽称霸天下的意图相左,使得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再一次受到伤害,所以,项羽又一次“大怒”。
如果说第一次“大怒”是在历史转折刚刚开始之时,项羽还不及思考刘、项两家的关系,尚有可原谅之处;项羽的第二次“大怒”则显得幼稚无知,不可原谅。刘、项两家争夺天下的局面已经明朗,何必还要“大怒”呢?无论你项羽如何对待刘邦,刘邦终归是要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因此,得到曹无伤密报的项羽应当毫不迟疑地用军事手段解决刘邦集团。
曹无伤的密告讲了三点:一是刘邦要做关中王,二是刘邦要让秦降王子婴为相国,三是刘邦想把秦宫的财宝全部据为己有。
这三点之中没有一点是项羽能够同意的,所以,项羽必然会“大怒”。
先说第一点。刘邦与项羽的“怀王之约”,当时是在怀王心的主持下作出来的,并非项羽之愿;而且,刘邦西行入关,项羽北上救赵,刘邦明显占了便宜,项羽当时就心怀不满。如今,项羽成了诸侯总盟主,更是此一时彼一时,项羽岂能甘心让刘邦当关中王?
再说第二点。项羽仇秦,来自家族之仇。如今灭了秦,岂能不杀秦王子婴?刘邦要让子婴当相国,项羽断断不可能同意。
最后说第三点。秦朝宫中珍宝无数。这里不仅有秦国历代的珍宝,更有秦灭六国后从六国宫中搜刮到的天下珍宝。这些珍宝,刘邦想要,项羽岂不想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如今刘邦要将秦朝宫中珍宝全部据为己有,项羽岂能同意?
曹无伤告密的三条,项羽没有一条能同意,怎么能够不大怒?
恨刘邦欲动干戈
项羽在第二次“大怒”之后,做出了一个对自己集团最正确的决定:第二天一早让士兵们好好吃一顿饭,然后给我把刘邦的军队灭掉(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这一决定对项羽集团来说,是一个极为英明的决定。但是,这个正确决定也有着它先天的重大缺陷:
第一,基础不牢。
项羽的这一正确决定是在盛怒之下做出的,是在他个人自尊与虚荣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做出的;而不是建立在对秦王朝灭亡之后天下形势的冷静、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因此,它的基础存有重大缺陷。一旦项羽个人的虚荣与自尊得到了满足,这个决定随时都可能被撤销。
第二,随意性太强。
项羽用武力解决刘、项两大集团关系的决定,是项羽个人做出来的,他没有和集团核心成员认真讨论过这一重大决策。这样由个人专断作出的决定,当然也可以在不和集团核心成员充分协商的情况下,由他一人自主撤销。所以,这个决定具有极大的随意性。
项羽的这一决定一下子引发了五个人的反应。
第一个人是司马迁。
他在《项羽本纪》说到这一决定后写了五句话: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司马迁的交代让我们明白了刘、项两大集团当时的力量悬殊——战略优势明显在项羽这边。因此,在貌似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饱含了司马迁的惋惜之情(这种在客观叙事中不露倾向而实含明显倾向的抒情,是《史记》最为成功的抒情方式之一)。
第二个人是范增。
范增是项羽集团的唯一谋士,他认为: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范增这番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刘邦志向远大,二是刘邦有天子之气。结论是“急击勿失”。
范增发现,贪财好色的刘邦,入关之后竟然“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刘邦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收买民心,志存高远。
就这一点而言,范增比项羽高明,他看出了刘邦远大的政治志向,力劝项羽尽早解决刘邦的问题。但是,范增并没有从秦朝灭亡后刘、项两大军事集团存在的必然性冲突这一关键角度讲清利害。因此,范增这番话并没有抓住要害。范增没有说明,刘邦入关、子婴投降意味着刘、项关系已经从并肩作战的友军转化为根本利害相冲突的两大对立军事集团,因此,范增不可能真正帮助项羽从战略高度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报前恩项伯泄密
第三个人是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堂叔,此时正任项羽的左尹,就是左相,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项伯得知项羽这一重大决定后,立即“私见张良”。
项伯为什么要冒险夜见张良呢?
因为项伯曾在秦朝时受过张良的救命之恩,所以,在项羽即将对刘邦集团动手的前夜,为了答谢张良,挽救张良的性命,他夜见张良,并将项羽第二天一早用武力解决刘邦集团的绝密军情告诉了张良。项伯此举,客观上并不是像曹无伤一样是为了在项羽胜利之后邀功请赏,而是为了救出张良一人。
因此,对项羽集团来说,项伯只是一个政治糊涂虫;对刘邦集团来说,曹无伤却是一个内奸。
第四个人是张良。
项伯完全低估了张良。张良是何许人也?他是刘邦手下的“三杰”之一,也是楚汉战争中一等一的谋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项伯的人性弱点:将个人义气置于集团利益之上。所以,他紧紧抓住“义”这个字做足了文章。他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意思是说:我是替韩王护送刘邦的,如今刘邦有了危难,我却逃走了,这恐怕不够义气,我不能不告诉他。张良这番话是要让项伯明白:你来救我是出于“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正是这个“义”,迫使项伯不得不同意张良把这一绝密军情告诉刘邦。
化危机张良献计
第五个人是刘邦。
刘邦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呢?
刘邦得到这一绝密军事情报,顿时大惊失色,忙向张良问了两个怎么办(为之奈何)。
刘邦的反应非常值得玩味:
刘邦得知项羽第二天一早要用武力解决两大集团冲突的决定后,为什么大惊失色?
刘邦尽管比项羽在政治上老到成熟,但是,此时的刘邦却犯了一个大错误,而且这个错误是在自己入关之后就犯下了的,并不是现在才犯的。
刘邦犯下的这个错误是什么?
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意图,是在自己集团的军事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对抗项羽集团的军事实力之前,就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雄心。结果,招致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的军事打击。这就叫利令智昏!
那么,刘邦的“为之奈何”说明了什么呢?
“为之奈何”是刘邦的口头禅之一,它说明了刘邦的高明,说明刘邦善于在关键时刻听取谋士的意见,而且对谋士的意见具有极强的鉴别力。
张良如何应对刘邦的询问呢?
张良当然胸有成竹。但是,他并不愿意马上将对策告诉刘邦,而是一连反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谁给你出的这个馊主意(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刘邦说:有一个无知的人劝我,把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入关,整个秦地都可以成为你关中王的领地。所以,我听了他的意见(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第二个问题:你估量一下,你的军事力量是否足以抵挡项羽的军事力量(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这是一个让刘邦非常难堪的问题,言外之意是你也不掂量掂量你自己的实力。所以就有了“沛公默然”四字。
刘邦沉默了一阵,说:本来就不如项王(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然后刘邦反问了一个问题:究竟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且为之奈何)?
韩信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任大将军后,曾和刘邦有过一番谈话,韩信也是一连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如今向东用兵,争夺天下的权力,难道对手不是项王吗(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
刘邦马上回答:是这样。
韩信接着问了第二问:大王自我评估一下,您的勇猛、强悍、仁德、强盛,与项羽相比,怎么样(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刘邦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说:不如项王啊(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韩信和张良提出的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刘、项两家在楚汉战争初期的军事实力对比,对刘邦很不利。要刘邦公开在下级面前承认这一点非常不易。刘邦要回答张良的问题,实质上是要在下级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而且是承认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利令智昏。
为了找到战胜项羽的良方,刘邦还是老老实实地承认了自己当时的实力不如项羽,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啊。
张良的两问也说明张良是一位非常称职的老师,他严格遵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方不冥思苦想,不要去启发他;对方不郁积难言,不要去开导他)的古训。他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刘邦应该怎么做,而是在讲出应该怎么做之前,要刘邦自己先好好思考一下。
在刘邦充分思考过自己的错误之后,张良才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利用项伯,欺骗项伯。
张良对刘邦说:你去告诉项伯,说你刘邦不敢背叛项王(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张良这一招,妙在两处:一是利用了项伯,二是看透了项羽。项伯是政治糊涂虫,好利用;项羽的愤怒是因为自尊与虚荣受到了伤害。
刘邦的理解力极好,他立即领会了张良此计的精神实质,而且马上胸有成竹了,“为之奈何”也不再问了。反过来连续向张良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君安与项伯有故(你怎么和项伯有这么深的老交情)?
项伯在大战爆发的前夜私见张良,说明两人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刘邦在理解了张良传授的计谋之后,对张良和项伯非同一般的关系立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表明刘邦的政治警觉性极高。
张良从容不迫地回答:项伯在秦朝时曾经有过人命案,是我救了他。今天我有了危难,他才特意来救我(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刘邦在解除了疑虑之后,马上提出第二个问题:
你们俩谁年长(孰与君少长)?
张良回答:长于臣。
刘邦马上应对:你请他进来,我要拿出对待兄长的礼仪接待他(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刘邦的这两个问题大不一样,前一问是表达他心中对张良的疑虑,后一问是解除了疑虑之后所采取的行动。
在张良的指点下,刘邦立即实施哄骗项伯的行动。
刘邦为什么要哄骗项伯呢?
因为项伯是此时唯一能够给项羽传话的人,而且又是一个政治糊涂虫。所以,争取项伯、哄骗项伯成为刘邦的第一要务。
哄项伯刘邦结亲
项伯一入帐,刘邦立即敬酒,并马上与项伯订为儿女亲家。这是刘邦既实用又高明的一手,第二天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企图行刺刘邦时,项伯也拔剑起舞,时时保护刘邦,原因就在于刘邦前一天刚刚和他订了儿女婚事,他与刘邦成了儿女亲家。
此计并非出自张良,张良仅仅是告诉刘邦要哄骗项伯,说你自己不敢背叛项王,并没有要他和项伯订为儿女亲家;但是,刘邦想到了,并且一见面就订成了。刘邦的世故,可由此见出。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初次见面,往往有一种陌生感,但是,刘邦却有这样的天赋,他能够在第一次见面时,迅速击碎两个人之间的陌生感,这是一种非常强的危机攻关能力。这使刘邦能与项伯一见面就结为儿女亲家。刘邦与吕后只有一儿一女,我们当然不知道刘邦与项伯结为亲家是嫁女儿还是娶媳妇,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项伯绝对不敢再向刘邦提这次定亲之事。事实上,刘邦的儿子惠帝刘盈娶的是他的亲外甥女,刘邦的女儿也没有嫁给项伯的儿子(我们甚至不知道项伯是有儿子还是有女儿)。反正刘邦与吕后的亲生儿女一个也没与项伯的儿女结亲,此时的打亲家只不过是一桩政治交易而已。这场交易改变了刘邦与项羽的命运,改写了楚汉相争的历史。
此时刘邦一心想的是拉拢项伯,至于这门婚事是否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幸福,自然不在考虑之列。它表现了刘邦对其子女薄情寡恩的一面。
说到刘邦对子女的薄情寡恩,还有一个例子。那是在彭城之战失败之后,刘邦在逃亡的路上遇见自己和吕后生的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女儿是刘盈的姐姐,后来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生子被封为鲁王,所以尊其母为鲁太后。鲁太后死后的谥号为“元”,因此史书上称她为鲁元,或者鲁元公主。刘邦看见项羽的追兵离得近了,为了逃命,一次又一次地将亲生儿子、女儿从车上踹下来。后经夏侯婴苦苦劝告,才让儿子和女儿和他一同乘车逃命。
在和项伯拉近了关系之后,刘邦讲了一段至关重要的话: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第一,我刘邦入关之后,丝毫不敢贪占任何东西,登记了官民的户籍,封存了所有的仓库,等待项将军到来再处理。
第二,派人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止盗贼随便出入,应付突发事件。日日夜夜盼望项王的到来,怎么敢造反呢?
第三,希望您详细地对项王说明,我实在不敢背叛项王。
刘邦这番话十分厉害:
刘邦入关的确是“籍吏民,封府库”,但是,“籍吏民”是为了自己做关中王时知道向谁征收赋税;“封府库”是为了笼络民心。此刻却被说成了为项羽入关做前期工作。
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阻止诸侯入关,以便安安稳稳地做关中王;此刻舌尖一转却成了防止盗贼出入和应对突发事件。
这番话首先打动了项伯,让项伯完全相信了。所以,项伯才说:明天你可要一早来向项王作个解释(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避不义危机初解
项伯连夜回到项羽大营,亲自向项羽作了一番解说,其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听!项伯劝项羽取消第二天的军事打击,还是出于一个“义”字。项伯救张良,替刘邦说情,是立足于一个“义”字;张良利用项伯、刘邦忽悠项伯,也都是用的一个“义”字。
项羽听完项伯的话之后,竟然完全相信了项伯,停止了第二天消灭刘邦集团的军事行动。
项羽的反应令人震惊:
一是完全丧失政治警觉。
大战前夜,项伯私自进入敌营,并且泄露了重大军事机密,他竟然连一个“君安与张良有故”的疑问都没有;与刘邦“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政治警觉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
二是不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的对手。
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他入关,曹无伤告密,都没有使项羽意识到刘邦正在自觉地和他争天下。
项羽中止对刘邦的军事打击,在刘、项之争中,是刘邦集团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项羽集团的第一个重大挫折。
刘邦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军事打击,在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到足以和项羽抗衡之前,避免了和项羽的决战,将一场军事斗争巧妙地转换为鸿门宴的政治斗争。
对于刘邦集团来说,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军事打击躲过去了,万幸啊!
对于项羽集团来说,一次消灭最大政治对手的机遇错过了,可悲啊!
刘邦政治上的老到成熟,项羽政治上的幼稚可笑,对比十分鲜明,刘、项胜负实际上已见分晓。
刘邦利用项羽的政治幼稚忽悠了项羽,但是,这并不等于项羽集团中所有人都那么好忽悠,更何况第二天刘邦要亲自到鸿门来向项羽做出解释,他能躲过鸿门宴这一关吗?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3)鸿 门 宴
刘邦巧妙地利用和项伯订立的儿女亲家关系,欺骗项伯,并且通过项伯初步欺骗了项羽,让项羽取消了第二天用军事手段消灭刘邦集团的决定。这对刘邦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胜利。但是,项羽对刘邦的疑虑和恼怒并没有完全解除。而且,项伯也明确告诉刘邦,要他第二天一早到鸿门拜见项羽。那么,在这场不可避免的会见中,在鸿门宴上,刘邦又会怎样与项羽集团进行周旋呢?刘邦的这种巧妙周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巧言令色 暗藏玄机
解释而非谢罪
第二天一早,刘邦带领一百多位随从来到鸿门,面见项羽。鸿门,是古地名,在今临潼市东五公里的鸿门堡村,是当时通往新丰的大道。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许多解读《项羽本纪》的人都认为这个“谢曰”的“谢”,是“谢罪”的意思。
我认为:这个“谢”绝对不能讲成“谢罪”。“谢罪”是承认自己有罪,刘邦此时无论如何都不能承认自己有罪。这个“谢”就是“解释”。刘邦对项羽的一番说辞,主要是对项羽进行解释;他要通过解释,将项羽对他的敌意说成是项羽对他的误会。
刘邦的鸿门说辞非常高明,非常值得认真品味: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我与项王共同攻打秦军,您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我都没有料到我能先入关破秦,又在此处见到将军。如今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你我之间产生误解。
要害细细品味
刘邦这段话的要害有三条:
第一,叙旧。
刘邦这番讲话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要极力模糊项羽的政治警觉,使项羽的政治认识仍然停留在共同反秦的历史阶段之中。因此,叙旧就成为刘邦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叙旧,刘邦想使项羽顾念当年并肩作战的友情,不去思考秦王朝灭亡之后刘、项两大集团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结果证明,这种策略极为有效。
项羽本来在政治上就十分糊涂,刘邦这番话的目的就是使糊涂的项羽更加糊涂,以便利用项羽政治上的糊涂,避免与项羽在此时摊牌。
第二,逢迎。
经过张良的开导,刘邦已经完全了解引发项羽大怒的原因,是自己的行为刺伤了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关键又是自己比项羽先入关。因此,在鸿门见到项羽后,刘邦极力淡化自己首先入关灭秦的功劳,把自己费尽心机攻入关中,说成是“不自意”,是自己都没想到,言外之意是我刘邦心中也认为是将军您应该先入关。
这一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刘邦这一手其实就是拍马屁,只是刘邦拍得非常高明,拍得项羽浑然不觉。这在拍马屁之中应当是最高境界。
第三,化必然为偶然。
刘、项两大集团的矛盾,是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必然性冲突,不是一般的偶然性冲突。
刘邦有意要淡化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因此,他说是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刘、项误会。这明显是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刘邦的这番鸿门说辞非常厉害。
而且,这段话出自刘邦之口,更是不容易。刘邦平时怎么说话?那是张口“骂曰”,闭口“乃翁”(你老子)。《史记》中记述刘邦语言,最典型最常见的就是一个“骂”,似乎刘邦不骂人就不说话,说话就要骂人。《史记》中刘邦有三种身份,一是沛公,二是汉王,三是高祖;因此,《史记》写刘邦说话,最多的是“沛公骂曰”“汉王骂曰”“高祖骂曰”。
但是,这个动辄“骂曰”的刘邦,此时对项羽却是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一句骂人话都没有。可以说,对刘邦一生来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当然,这也说明刘邦说话完全可以不骂人。
刘邦权谋善变,项羽粗鲁直爽,项羽自然不是刘邦的对手。
愧然生悔 傲然显威
项羽心生忏悔
项羽又是如何理解刘邦的鸿门说辞的呢?
听到刘邦这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项羽晕头转向了,简直摸不着北了,因为他的自尊和虚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了。
此时他真心实意地感到对不起自己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真心实意地为自己差一点毁灭掉刘邦集团感到内心忏悔。
我们这样讲有根据吗?
有!
我们只要看看项羽听了刘邦的鸿门说辞后的回答,就能明白项羽是怎么想的: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否则,我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推出曹无伤作为替罪羊,为自己开脱“罪责”,这不是内心忏悔是什么?项羽对刘邦的内心忏悔是项羽彻底受骗的标志。
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之命!
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当然,这个“罪责”是项羽自己认为的“罪责”,并不是项羽真正的罪责。消灭刘邦集团,对项羽集团来说,何罪之有?
有人认为:为了辩白和洗刷自己,项羽将归附和投靠自己的人说出来,是项羽的粗豪少谋。
这话并不错,但是,这种看法并没有看清项羽。项羽是因为内心深感忏悔才说出曹无伤为自己开脱的,根本原因不是“粗豪少谋”,而是不知道刘邦在演戏,在有意掩盖自己和项羽主动争天下的真相。也就是说,项羽不知道刘邦是和他争夺天下的真正对手。
在自责、忏悔之中,项羽以诸侯上将军和东道主的双重身份,设宴招待刘邦,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鸿门宴。整个鸿门宴上,项羽一方面因为自尊得到满足而非常自傲,另一方面因为内心忏悔而感到自惭。
不失骄傲本色
我们怎么知道鸿门宴上项羽的自傲呢?
看看鸿门宴上的座次便可知晓。
战国秦汉时习俗,堂上的座位,对堂下而言,面向南是最尊贵的;不对堂下而言,面向东的座位最尊贵,其次是面向南,再次是面向北,最后是面向西。
鸿门宴上,项羽面向东坐,是最尊贵的位次;范增面向南坐,是次尊贵的位次;刘邦面向北坐,是第三的位次;张良面向西坐,是最下一等的位次。
项羽坐在最为尊贵的面向东的位置,表现了项羽以诸侯总盟主自诩的心情;刘邦坐在位次第三的面向北的位置,让项羽、范增坐上位,从行动上有意表现对项羽的尊崇。刘邦的做秀谦恭,项羽的自负自得,在位次的安排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这表明项羽已经完全被刘邦所哄骗!
我总觉得项羽这个人非常好哄。
后来楚汉相争时,刘邦手下一个重要谋士陈平献反间计,要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因为项羽手下仅有这一位谋士,如果离间了他们两人的关系,项羽自然更容易对付。陈平是怎么施行离间计的呢?说起来都让人好笑。
原来项羽的使者来到刘邦的大营,陈平让人先端上上等的酒菜。等项羽的使者说明自己是代表项羽出使,陈平马上对项羽的使者说,我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呢。命人将上等的酒菜撤下去,再换上劣等酒菜。项羽的使者很气愤,回去如实汇报,项羽听了,怀疑范增和刘邦暗中勾通,马上夺了范增的权,范增气得离开了项羽。这样,项羽手下连一位谋士都没有了。
这种低级把戏都能骗住项羽,项羽实在太好哄骗。
阴谋血腥 席间较量
项羽的彻底受骗是否意味着刘邦在鸿门宴上已经转危为安了呢?
不一定。
我们今天仍然用“鸿门宴”来代表险象环生、难于应对的场面,特别是酒宴;因为,在项羽忏悔之后,鸿门宴仍然不太平。宴会上接连发生了两件事:
一是范增举玦,二是项庄舞剑。
范增举玦 默然不应
我们先说第一件事。项羽决定的专断和随意,使他唯一的谋士范增都不了解此时项羽的忏悔之情。所以,项羽不杀刘邦并不代表范增不想谋杀刘邦。范增的第一个举动是“数目项王”,屡屡向项羽使眼色。范增使眼色,当然是示意项羽在宴席上诛杀刘邦。但是,范增完全不了解此时项羽心中已经非常懊悔不该起兴兵灭刘的念头,怎么可能再在宴会上杀掉刘邦呢?范增看见使眼色不见效,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举玦(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玦”是一种有缺口的环形佩玉,范增举“玦”,是以“玉玦”的“玦”谐音“决心”的“决”,要求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但是,“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并不知道此时的项羽已经不是入关之后两次“大怒”的项羽了,项羽当时“大怒”的前提——自尊和虚荣受到伤害——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项羽充满了对刘邦的忏悔之情,因此,他绝不可能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面对范增的频频举“玦”,项羽必然是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 浑然不知
再说项庄舞剑。
范增看见项羽对自己举“玦”不作任何反应,他终于明白项羽是不愿意在宴会上除掉刘邦。于是,范增采取了另一措施:召项羽的堂兄弟项庄舞剑,计划在舞剑中刺杀刘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成语即出于此。
大家也许会感到很奇怪:项羽已经深感对不起刘邦了,为什么还会同意项庄舞剑行刺刘邦呢?
我们不妨对鸿门宴上的全部参加者作一分析。鸿门宴开始时,只有四个人参加宴会:项羽、刘邦、范增、张良。范增自作主张,召来了项庄,让他进入宴会,以舞剑助兴为名(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寻机刺杀刘邦。这样,鸿门宴就有了五个人。可是,项庄还没有舞剑,又杀出来一个人——项伯。项伯是一个政治糊涂虫,夜见张良,泄露重要军事情报即是明证。但是,此时的项伯表现得非常清醒:他知道项庄舞剑是要行刺刘邦,因此,便主动要求与项庄对舞。项伯此时如此清醒,原因只有一个:刘邦是自己的亲家,万万不能让自己的亲家在鸿门宴上遇刺。可见,刘邦前一天晚上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真行!
对于此时的鸿门宴来说,范增是主谋,项庄是刺客,他俩心中自然明白为什么要舞剑;刘邦是被刺杀的对象,又是精明强干之人,他心中也十分明白情况的凶险;张良就更不用说了,他对这一切都洞若观火;连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位将个人之“义”置于集团根本利益之上的政治糊涂虫项伯,这会儿也变得非常机灵,项庄刚刚拔剑起舞,他也立即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保护着刘邦(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项羽此时对刘邦深感忏悔,范增使眼色,他不应;范增举玉玦暗示,他不理睬;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岂能同意?项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同意项庄舞剑,恰恰证明他并不知道项庄舞剑的真实目的,当然也不知道项伯为什么也拔剑起舞。整个舞剑的真正目的他是一无所知,只对场上的表演看得津津有味。
参与鸿门宴的六个人,五个心如明镜,唯独项羽完全不了解真相,项羽政治上的糊涂还用再说吗?
鸿门宴其实是五位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的宴会!
警告威慑 武夫陈词
樊哙闯帐
张良看到,虽然有项伯在保护着刘邦,但是,宴会厅里剑光闪烁,很难说不会出什么意外。于是,趁项伯保护刘邦之际,张良立即出营门急召樊哙。
樊哙的妻子叫吕媭,刘邦的妻子叫吕雉,吕雉与吕媭是亲姐妹。因此,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关系,而且,樊哙本人还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
樊哙得知刘邦在鸿门宴上的危险后,立即闯入大帐。樊哙入帐,“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威猛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终止了项庄的舞剑,化解了一场危机。眦,是眼眶。连麻木到极点的项羽对樊哙的闯帐都立即戒备起来:“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是古人由坐到站的过渡阶段,相当于今天的跪姿。政治上极其麻木的项羽“按剑而跽”,说明樊哙的闯帐一下子引起了项羽的警觉。张良马上向项羽解释:这是沛公的侍从。
慷慨陈词
樊哙闯帐后,借题发挥,慷慨陈词,与刘邦前后呼应。
樊哙的说辞十分有力:
一是以亡秦作比。
樊哙开场即以“亡秦”作比,说“亡秦”杀人如麻,导致天下叛乱(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如果项羽要杀刘邦,“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实际上是以“亡秦”警告项羽,不要走“亡秦”的老路,随便杀人。当然,樊哙警告项羽不要随便“杀人”并不是泛指,而是指刘邦。
此番说辞最后说,如果要杀了像刘邦这样有功的人,那简直就是继续走“亡秦”的道路。
樊哙拈出“亡秦”作比,明显含有对项羽的告诫。用现代的话来讲,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一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二是要防止重蹈历史覆辙。在暴秦刚刚灭亡之时,人们普遍认为秦亡的原因是过于暴虐,因此,樊哙的话具有很大的威慑力。
二是拈出怀王之约。
刘邦对项伯、项羽的说辞,都没有敢提到当年怀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先灭秦进入秦国都城咸阳的人封关中王)这句话,为的是怕项羽认为自己有当关中王的野心。但是,樊哙此时却毫不忌讳地讲出来。樊哙以第三者的身份说出这件事,使项羽不能怪罪刘邦,同时又告诫了项羽——刘邦是功臣,是理所当然的关中王。这就在道义上公开抢占了制高点。
三是与刘邦前后呼应。
刘邦在鸿门宴前一天面见项伯时,曾说过封闭仓库、登记官吏百姓是为了等待项羽,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应付非常事件。樊哙将这层意思加以强调,使刘邦的谎言更令人相信。更为重要的是,樊哙讲,沛公有如此大的功劳,不但没有封侯之赏,项羽反而听信挑拨离间的话,想杀有功之人(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这是刘邦不敢说也不便说的话,但是,出自樊哙之口,就非常自然了。
四是出自武夫之口。
樊哙是一介武夫,给人的印象是粗鲁豪爽,上述三点借樊哙之口说出来,更容易使人相信。
项羽面对樊哙一番说辞竟然无话可答,只是非常尴尬地说了一个字:坐(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明明是满口谎言,樊哙却说得振振有词,煞有介事;
明明是被人欺骗,项羽却似乎真的感到自己是一个有过之人!
刘邦集团的团结一心,项羽本人的政治幼稚,昭然若揭。
我颇疑樊哙之言是张良所教,否则,一介武夫何以有如此睿智!
惧为鱼肉 避祸逃亡
果断逃席
刘邦利用樊哙闯帐的机会,立即借口“如厕”——就是上厕所,召樊哙出了项羽的大帐,安排逃席。
刘邦再也经不起范增的屡生事端了。
刘邦离席之后,一连做了三件事:
第一,研究逃席。
刘邦深知鸿门宴凶多吉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此,逃席开溜是上上之选。但是,精明老到的刘邦即使是逃席,也希望安排得有条不紊。
刘邦首先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对是否告别一事心中犹豫不决,所以向部下征求意见。樊哙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这一次他的判断却很好:不辞行。因为,办大事不拘小节,行大礼不顾细节。如今,项羽集团人多气壮,比如砧板与刀;我们只是砧板与刀之间的鱼肉,何必要告辞(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刘邦立即采纳了他的意见。
冷静善后
第二,安排善后。
首先是选定善后人。张良的精明强干已经被刘邦所了解,所以,刘邦特地选张良作为善后人,留下来善后。所谓善后,一是辞行,二是献礼。张良献的礼是刘邦带来的白璧、玉斗,这可以从反面证明刘邦的“籍吏民,封府库”未必完全可信——如果真是封了府库,刘邦的白璧、玉斗从何而来?他这么造反的沛公从哪里弄来的白璧、玉斗?
其次是交代辞行时间。刘邦脱逃之时,极其紧张,但是,他仍然不忘向张良交代了一个重要细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项羽与刘邦的驻地相距四十里,但是,刘邦逃席走的是小道,只有二十里。即使如此,他仍然仔细交代张良,务必等到他回到大营,才能进帐辞行,以免范增再生事端。
刘邦的精细、老到,项羽怎么能比得上?
第三,处理随从。
刘邦来鸿门赴宴时带来了一百多位骑从,刘邦逃席时将他们全部抛下,只带了四员大将: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而且只有他自己一人骑马,四员大将全部步行。
这样安排,明里说是避免大队人马出走的动静太大,引发范增的追杀;暗里说四员大将无马步行,一旦遇到不测,便只有拼死格斗,组成一道防火墙,方便刘邦自己脱身。当然,此中真意刘邦不便明言,司马迁也不便明写。
四员大将中的纪信,在后来的荥阳之战中装扮做刘邦,带领两千女子,开东门出降,吸引了项羽军队的注意力;刘邦趁机带了十几位随从,从西门脱身。纪信冒充刘邦,帮助刘邦逃跑,最终被项羽所杀。
刘邦的这种安排虽然很周密,但是,他宁可牺牲部下也要保全自己的用心,也让人看到了刘邦自私阴刻的一面。
刘邦逃回了自己军中,张良入席善后,项羽竟然还问:“沛公安在?”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张良代刘邦献给他的一双白璧。项羽政治上糊涂到了何种程度啊!
范增气得拔剑撞破了张良送给他的玉斗,气急败坏地说: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范增断定,将来夺项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刘邦回到军中,立即诛杀了曹无伤。
浑然应答 道尽糊涂
糊涂六言
整个鸿门宴,项羽一共说了六句话:
1.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2. 壮士,赐之卮酒;
3. 赐之彘肩;
4. 壮士,能复饮乎;
5. 坐;
6. 沛公安在。
第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的性命;
第二句话,表明项羽完全不理解樊哙闯帐的真实目的,反倒欣赏起了樊哙的勇武;
第三句话,樊哙的闯帐坏了范增的大事,项羽竟然浑然不知;
第四句话,继续欣赏樊哙的勇武;
第五句话,一个“坐”写尽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第六句话,一句“沛公安在”,道尽项羽糊涂。
可以说,直至鸿门宴结束,项羽始终未能认识到刘邦是秦朝灭亡之后与他争夺天下的真正对手。因此,宴前、宴中都错失了消灭刘邦集团的大好时机。
以上我们讨论了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知道刘邦是他真正的政治对手。鸿门宴是第一个例证。
总被忽悠
下面我们补充论证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二个例证。
鸿门宴结束了。刘邦忽悠住了项羽,躲过了鸿门宴前的军事打击,也避开了鸿门宴中的行刺,在接下来由项羽主持的大分封中,刘邦又分到了巴郡、蜀郡、汉中郡,号为汉王。
项羽完成了大分封之后,回到西楚国的国都彭城(今江苏徐州)。没有得到分封的田荣率先驱逐、杀死项羽分封的三位齐王,自立为齐王。刘邦重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占关中。此时,项羽面临东西两方面的叛乱,东面是田荣,西面是刘邦。项羽何去何从?应当先剿灭谁?
刘邦为了迷惑项羽,给项羽传达了两条信息:一是向项羽保证,自己该当关中王而没有当上,因此想得到关中,达到这一目的就会立即罢手,绝不敢向东侵占项王的地盘(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二是把“齐梁反书”送给项羽,向项羽告发齐、梁想要与赵国联手起来灭楚(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羽曰:齐欲与赵并灭楚)。齐是自立为齐王的田荣,梁指彭越。这封信应当是田荣、彭越想联合刘邦一块儿反叛项羽的一封信。此时刘邦已经攻占了三秦之地,占据了关中,还要表明自己没有非分之想。项羽相信了刘邦确实是只想得到关中的谎言,于是放弃了攻打关中的想法,将兵锋指向了齐地的田荣(楚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项羽到此时还不知道刘邦的目的是整个天下,还误以为齐地田荣是主要敌人。
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大怒。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令萧公角等击彭越。彭越败萧公角等。
在关中,另外两个被封的秦王早已归降了刘邦,只有章邯坚守了十个月,他在等项羽,等项羽杀回关中时做内应,但是,他始终没有等来项羽。项羽误以为成不了大气候的齐地田荣是最大威胁,于是出兵齐地,而没有及时出兵关中,将刘邦逐出关中或加以消灭,致使刘邦在关中坐大坐稳,将关中变为他与项羽对决四年的大本营。
直至刘邦站稳关中,又挥师东进,占领了西楚国的国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这时才意识到刘邦这老小子是自己真正的敌人,但是,此时离鸿门宴已达半年之久了。
可见,项羽不仅在鸿门宴上认识不到刘邦是自己真正的敌人,而且,在刘邦占了关中之后还认识不到刘邦的危害之大。等刘邦攻占了自己西楚国的国都,他才认识到刘邦非同小可,是真正的敌人;但是,为时太晚了。
从上述分析可知,项羽在政治上实在是幼稚得可笑。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都认识不清,还谈什么取天下呢?
鸿门宴是项羽一生事业成败的转折点,在此之前,项羽节节胜利,走上了当时政治舞台的中心;鸿门宴之后,项羽一错再错,苦战四年,兵败乌江。刘邦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忽悠住项羽,是因为项羽在政治上太幼稚,是因为刘邦看透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所以,整个鸿门宴只说明了一点,就是项羽的政治幼稚。
项羽的政治幼稚,不仅仅表现在认识不到谁是自己的敌人,在其他问题上也同样表现出来。
诛杀义帝
诛杀义帝是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二个表现。
义帝的“义”就是“假”,就像“义父”“义子”的“义”一样。
立义帝是范增的意见,这个意见本身就存有重大缺陷——授人以柄。
项梁起兵反秦之后,主动权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范增错误地总结了陈胜失败的教训,认为其失败的原因是不立楚国君王之后,要求项梁立楚王的后代为王。项梁误信了范增的意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仍号称怀王。当时熊心正在为人牧羊,稀里糊涂地就成为新的怀王。
怀王在反秦之初尚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在项梁战死之后,他对项羽的掣肘便相当明显了:夺项羽兵权,派刘邦入秦,任命宋义为统帅救赵,而任命项羽为宋义的副将。这些措施限制了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发挥作用。在项羽取得巨鹿之战的重大胜利之后,曾派人向怀王汇报了巨鹿之战及入关的情况(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意在向怀王表功,希望怀王能收回“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成命。但是,怀王虽然是项氏所立的傀儡,却并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傀儡。所以,他利用手中暂时拥有的权力,重申先入关者为关中王的约定(怀王曰:如约),使后入关的项羽陷入政治上非常被动的局面。
项羽在入关之后怎样处理义帝的问题,成为考量项羽政治成熟与政治幼稚的一个标尺。
项羽先将怀王心尊为义帝,然后将义帝排除在大分封之外,最后派人杀死了他(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项羽杀死义帝,给了刘邦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刘邦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讨伐项羽,使项羽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其实,刘邦要做皇帝,即使项羽不杀义帝,他也一定会除掉义帝。项羽杀义帝等于为刘邦登基扫清了一个障碍,同时又成为刘邦讨伐项羽的借口。项羽的政治幼稚于此表现得也相当充分。
宋人王安石曾经写过题为《范增二首》的诗,其一写道:
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
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
这首诗说:秦朝末年,天下英雄逐鹿中原,一时间战争一场接一场。本来得民心者就可以得天下,不知道为什么要用一个放羊娃做义帝!
可见,王安石对项梁立义帝颇不以为然。
项羽对义帝可以说既有旧恨,又有新仇。
先说旧恨。
当年项梁由于轻敌战死,楚怀王心立即赶到彭城,将项羽与吕臣军合并起来,归自己掌管(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夺了项羽的兵权。但是,对同样是项梁部下的刘邦,仍然让他独掌兵权,封刘邦为武安侯,任命为砀郡长(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项羽同时也受封为鲁公,但是没有兵权(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此时项羽虽为项梁余部的首领,但毕竟项梁战败,军力受损,自己在楚军中的地位尚不突出,所以只好咽了这口气,但心中肯定极为不满。
项梁战败之时,秦兵在章邯的率领下连破陈胜与项梁两支劲旅,整个楚地反秦武装都处于低谷之中,没有人再敢侈谈西入函谷关(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只有项羽与刘邦愿意率军西进。项羽愿意西行入关,直接的原因是项梁被秦军所杀(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他要为项梁报仇。
但是,楚王心身边的人却极力反对,理由是项羽太残暴(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他曾杀死了整个襄城中的成年男子(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
所以,最好选派一个忠厚长者,“扶义而西”。秦地的父老乡亲,受秦暴政之害的时间太长了,如果能有一位忠厚长者前往秦地,行仁义之政,一定可以得到秦地父老的拥戴,拿下关中(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结果,项羽就被剥夺了西行入关的权力。
怀王心手下这批官员,都是靠项梁立怀王心才有了今日的地位,自然知道项氏家族势力之大。现在项梁战死,项梁这把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利剑刚刚解除,谁愿意再让项梁的接班人项羽再立奇功,重新骑在自己头上呢?所以,他们抨击项羽残虐,赞赏刘邦是忠厚长者,其真实的意图是想借机打压项羽,不让项氏集团恢复壮大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刘邦集团恰恰充当了打压项羽集团的一张王牌。
既然是墙倒众人推,项羽也只有忍气吞声,放弃西行入关的机会,作为“次将”,由宋义率领,北上救赵。
当时秦军两大主力军团包围了赵国,北上救赵的风险极大。项羽北上之路,要打硬仗,注定要比刘邦直接向西入秦艰难得多,而且也不如刘邦胜算大。这一安排明显偏袒刘邦,项羽心中岂能无恨?
再说新仇。
一个人怀才就像女人怀孕一样,终究不可能不让世人知晓。项羽北上救赵,建立奇功,歼灭秦军两大主力军团,成为诸侯的总盟主,并以诸侯总盟主的身份向怀王报告了消灭秦军主力之事,但是,怀王仍然坚持按照入关前的约定(先入关破秦者为关中王)办理,丝毫没有考虑项羽在灭秦斗争中的巨大贡献,这肯定让旧恨在心的项羽更加恼怒。项羽并不是没有能力西行入关灭秦,而是楚怀王心不让他西行入秦。这岂不是将项羽逼上了梁山?不反就没有出头之日。所以,项羽杀怀王,也是怀王一逼再逼的必然结果。
项羽召集众将,告诉他们:怀王是我家项梁所立。三年反秦,怀王没有任何功劳,他怎么能够主持盟约(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真正打江山的是你们大家和我(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 “乃佯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项羽讲的是实话,但是在操作上不够谨慎,因为怀王是杀不得的。杀了怀王,就是以臣弑君,就给了政治对手一面正义的旗帜,而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极大的被动。
刘邦的目的是做大汉皇帝,他与项羽一样不能容忍怀王凌驾于自己之上。所以,项羽不杀怀王,刘邦将来也必然会除掉怀王。项羽率先除掉怀王,做了刘邦未来要做的事,又给了刘邦一个讨伐项羽的最好借口,这是项羽在政治上的重大失误!
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第一次出关到达洛阳,新城(今河南偃师)三老董公(负责教育的乡官)建议刘邦为义帝发丧,公开讨伐项羽。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为义帝发丧,还脱掉衣袖放声大哭(汉王闻之,袒而大哭)。
刘邦不但为义帝发丧,还整整为义帝哭祭了三天,并派使者遍告天下诸侯:义帝是天下的共主,如今项羽先则流放义帝,继则将义帝杀害,这是大逆无道之举(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希望天下的诸侯能够与我一道讨伐诛杀义帝的逆贼(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诛杀义帝,成为项羽在政治上陷于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成为刘邦在政治上打击项羽的一面正义的旗帜。
迷信武力
迷信武力是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三个表现。
项羽迷信武力有其客观基础,就是项羽个人的勇猛善战。项羽在垓下被围之时唱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力能拔山,豪气盖世,但是,战局对我如此不利,连一生追随我转战的宝马也不愿再跑了。宝马不愿再跑了怎么办?虞啊虞啊,我怎么安排你?
这首歌充满了英雄末路的万绪悲凉,与刘邦的《大风歌》同样有名。其中,“力拔山兮气盖世”七个字表达了项羽对自己武力的肯定,这是项羽迷信武力的基础。
项羽迷信武力,不懂得军事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军事并非目的。因此,不讲政治策略,暴虐滥杀,绝对不可取。
项羽起兵不久,攻打襄城(今河南襄城),久攻不下,攻下来之后,将襄城的成年男子全部活埋(已拔,皆阬之)。
这件屠城之事成了项羽残暴的第一项指控。
当怀王召集大家商议进兵攻秦之事时,怀王身边近臣列举项羽暴虐的案例,即是曾经屠杀了襄城的百姓。
汉元年(前206)四月,项羽分封诸侯归国,其中齐地分封了三位诸侯王。没有得到分封的田荣率先在齐地叛乱,拒绝项羽分封的齐王入境,并且杀死胶东王,指示彭越杀济北王,然后田荣自己独占了整个三齐之地,也就是整个的山东。
项羽率部平定田荣,田荣败走平原,平原的百姓杀死了田荣。按理说,如果项羽在田荣死后再对齐地进行一些政治安抚,齐地的叛乱便可彻底平定。但是,项羽却到处焚烧房屋,杀戮田荣降卒(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逼得齐地百姓纷纷反叛项羽(齐人相聚而叛之),田荣的弟弟田横乘机起兵反楚(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
当时,刘邦在关中已经得逞,项羽需要的是迅速平定齐地,抽身对付刘邦。但是由于他迷信武力,一味屠杀,结果身陷齐地战场,无从抽身(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刘邦趁机坐大坐强,占领整个关中,进而出兵东进,一直打到彭城。
再比如外黄(今河南民权县)事件。
汉四年,刘邦第二次在项羽猛攻下失守成皋,仅和滕公逃出城,到达韩信所在的河北。刘邦夺走了韩信手下的精兵,并接受了郎中郑忠的建议,命令刘贾率兵两万,帮助彭越在梁地烧楚军粮。
这一年,项羽面临起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危机。先是韩信攻齐地,接着是龙且军团被韩信全部歼灭,彭越又南下切断项羽军粮道。项羽被迫第二次从成皋前线回来平定彭越之乱。彭越这次出兵,占了十七座城(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项羽费了好大力气才攻下外黄。由于攻占外黄伤亡颇多,项羽占领外黄后,曾下令杀戮城中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乃东行击陈留、外黄,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但是,这件事却被外黄县令一位幕僚的十三岁小孩子制止了。此事说来真怪,这位十三岁的小娃娃,对项羽说:彭越势力大,外黄抗不住,只能暂时投降彭越,等待大王。现在大王来了,又要将满城的男人杀光。如果这样干,整个外黄以东的这十几座城,都不敢降项王了(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
项羽听了这位十三岁小孩子的话,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就把原来准备屠杀的外黄男人全放了(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阬者)。
这事一传开,从外黄到睢阳(今河南商丘)的十几座城立即都归顺了项羽,项羽迅速平定了彭越占领的梁地(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
王安石《范增二首》的第二首说:
鄛人七十漫多奇,为汉驱民了不知。
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
鄛,居鄛,即今安徽桐城。范增是居鄛人,故称其为“鄛人”。
这首诗说:范增七十多岁,号称多奇计,实际上他是在为汉王刘邦驱赶百姓。谁说他可以在项羽的军队中称为“亚父”?真应当把远远胜过范增的外黄县令门客的孩子当做项羽的谋士。
这首诗讽刺范增自称多奇计,实际上并没有为项羽提过什么好建议。这位十三岁的外黄少年,就胜过范增。
可见项羽的暴虐虽出自本性,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没有遇到一个能够用正确的策略来引导他的人。范增虽然是项羽的谋士,但是,并没有完成规劝项羽的任务。所以,王安石写诗讽刺范增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但是,此时已是汉四年的冬十月,离项羽最后败亡已为期不远。如果项羽能够早一点认识到迷信武力是一大过失,可能不会失败得那么惨。
综上所述,项羽的政治幼稚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政治对手缺乏认识;
二是错杀义帝,使自己陷于政治上的被动;
三是迷信武力,不讲政治。
但是,上述三点只是项羽政治幼稚的三个方面,此外,其政治幼稚还有其他的表现;上面所讲只是项羽政治上失败的部分原因,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这一原因给项羽带来了一系列的厄运,直接导致了项羽的失败。那么,这一原因是什么呢?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4)西楚霸王
项羽的政治幼稚不仅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在分封诸侯时他也犯下了不少错误,进一步表现出政治上的幼稚。进入函谷关之后,项羽作为诸侯联军的盟主,成为了主宰天下的一号人物。当时,摆在项羽面前的有三种选择:选择王业称王,选择帝业称帝,选择霸业称霸。项羽最终选择了霸业,分封了十八位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选择霸业呢?项羽大封天下诸侯王给他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不为帝王 选择霸业
作为诸侯总盟主的项羽,进入函谷关后,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可供项羽选择的中国政治制度主要有三种:一是周王朝的王业,二是秦王朝的帝业,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霸业。
项羽为什么选择了霸业呢?
第一,从众心理。
秦末大起义中的许多人都有裂土封王的观念,如韩信。他灭了魏、代、赵、燕、齐五国,占据了整个北中国,立下不赏之功。韩信在吞并三秦、开辟北方战场时,并未提出分土为王的要求;但是,一旦攻下齐国,便马上以齐地近楚、不易控制为由,要求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当时刘邦正在荥阳被项羽打得焦头烂额,一看韩信求封齐王的信,勃然大怒,破口大骂:老子困在这里,日夜盼望着你来帮我,没想到你竟然想自立为王(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但是,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刘邦最终还是满足了韩信的要求,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
再如黥布。原为项羽所封的九江王,后因与项羽有矛盾而被刘邦诱降。刘邦的说客说服黥布的理由,从获利的方面看,可保住既得利益——黥布归汉并不吃亏,跟着项羽当九江王,归了刘邦做淮南王,封地一如其旧。从避害的角度讲,黥布已与项羽产生嫌隙,难以消除;跟随刘邦,刘邦非常高看他,会给予他充分信任。因此,权衡利弊,黥布动了心,叛楚归汉。
韩信、黥布要求裂土封王的心理非常具有代表性。
汉三年,刘邦困于荥阳时,郦食其向他建议分封六国后人为诸侯王,但被张良阻止。张良认为:天下游士离开父母,抛弃故乡,跟随刘邦打天下,目的就是想得到封赏的土地(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如果我们立了被秦灭掉的六国后代做王,天下游士就会各去事奉他们的主子,返回故乡,你还和谁一块儿打天下呢(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张良阻止分封六国后代为王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同时,张良的分析也让我们看到,裂土封王的势力在当时多么强大。
因此,项羽在灭秦之后,顺应了大多数人的愿望,裂土封王。
大面积的裂土封王,本身就是在恢复被秦王朝中断了的春秋战国列国并存、盟主主宰天下的政治局面。因此,选择大封诸王的本身就决定了项羽只能选择霸业,而不能继承帝业。
第二,衣锦还乡。
项羽火烧秦宫后,曾经有人劝项羽:关中之地,是一个四面环山不易被攻破的地方(关中阻山河,四塞),而且“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听人一劝,也动了心,可是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一心想着回归故乡(又心怀思欲东归),就对劝他的人说:一个人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好像穿一件新衣服夜晚走路,谁能看见呢(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可见,项羽最高的政治愿望是衣锦还乡,做“西楚霸王”,选择霸业正好符合他衣锦还乡的心愿。
衣锦还乡心理在汉代并非仅项羽一人具有。西汉武帝时期的朱买臣,被任命为会稽太守时,汉武帝对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汉书·朱买臣传》)。
应当说,中国古代衣锦还乡的心理非常普遍,并非只是项羽、朱买臣有,许多人都选择衣锦还乡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荣誉感。
早在巨鹿之战结束时,项羽就已经选择了霸业。他封归降于他的秦将章邯为雍王,实际就是大封诸侯王的先兆。入关之后,他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分封了十八诸侯,其中就包括他在巨鹿之战胜利之后所封的雍王章邯。
因功论赏 割地封王
项羽在王业、帝业、霸业三种既有的政治制度中选择了霸业,这既是他本人的想法,又是当时多数人共同的期盼。因此,这种选择是历史的必然。项羽不仅选择了霸业,而且创造性地选择了“因功封王”的分封制。但是,这种大分封给项羽带来的是祸还是福呢?
项羽主观上的确是要计功封王,但是,项羽计功封王的总原则并没有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而是出现了较大的失误。
所封不当 后患无穷
项羽大封诸侯王的失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错封和失封。
先看错封。
错封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其人不该封而封,二是其人该封但所封之地不当。
项羽错封主要是指两点:一是对刘邦的错封;二是对三秦王章邯、司马欣、董翳的错封。
封地不当留隐患
一是错封刘邦。
项羽分封诸侯王时最棘手的问题是刘邦。项羽对刘邦的错封主要是指封地不当。
依照原来的约定:先入关者为关中王。刘邦早于项羽两个月入关,因此,刘邦理应被封为关中王。
但项羽极端的自恋心态和对利害的考虑,都使他不可能封刘邦为关中王。
鸿门宴前、鸿门宴中,是杀刘好,还是放刘好?对于项羽集团来说,当然是杀刘比放刘好。既然未杀,对刘邦的防范应当是项羽分封诸侯时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项羽在分封诸侯时仍然未意识到刘邦是他最大的政治对手,但是,项羽对刘邦阻止自己入关还是心存芥蒂(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同时他又担心此时不封刘邦,诸侯会指责自己“负约”, 更担心由此导致诸侯的反叛(恐诸侯叛之)。仔细考虑下来,巴、蜀之地,路险难行,秦朝都是犯人的集居地;于是诡称巴、蜀也是关中,封刘邦为汉王,辖巴、蜀之地(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
后来,张良用刘邦赏他的珠宝向项伯大力行贿(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刘邦也向项伯大力行贿,请他说通项羽,把汉中之地也划给自己(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伯双重受贿,自然为刘邦大力斡旋,最后就真的使项羽同意了将汉中之地也划给了刘邦(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汉中与关中仅隔一秦岭,比起从巴蜀还定三秦显然要容易得多。更何况,刘邦得了三郡之地,与仅仅得到巴、蜀二郡相比,显然要实惠得多。
项羽同意项伯的意见,将汉中之地又加封给刘邦,这是项羽大分封中的一大败笔。
尽管项羽对刘邦的汉王辖境进行了调整,加封汉中对刘邦已经是非常优厚了,但是,刘邦仍要以“负约”为名挞伐项羽,占领整个关中。刘邦曾经历数项羽十大罪状,其中第一条就是“负约”。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负约”是一个分量极重的词,项羽封刘邦时,就担心天下诸侯以“负约”为名指责和背叛自己。
即使项羽当年同意刘邦为关中王,刘邦也不会只做个关中王,他必然还要东向与项羽争夺天下。但是,听信项伯之言,加封刘邦汉中郡,为刘邦还定三秦提供方便,仍然是项羽分封中的一大错误。
封人不当丢重城
二是错封三秦王章邯、司马欣和董翳。
先说错封司马欣。
司马欣属于不当封而封,且封非其地。
司马欣是秦将章邯的部下,但是,对项梁曾有过大恩(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项梁在秦朝时曾因犯罪被逮捕入栎阳(今西安)监狱,当时栎阳监狱长是司马欣。后来,蕲县(今安徽宿县)监狱的监狱长曹咎给司马欣写了一封信,这场官司才得以了结,项梁因此躲过了一场牢狱之灾。
对于项梁这场官司来说,司马欣是一个关键人物。秦朝法律苛刻,项梁犯法入狱,凶多吉少。即使有曹咎的说情信,但是,司马欣可以做这个人情,也可以不做这个人情。项梁最终得以了结官司,当然是司马欣决断的功劳了。
所以,项梁对曹咎、司马欣一直非常感激。项梁的态度又大大影响了项羽,项羽对曹咎、司马欣也抱有感恩之心(两人尝有德于项梁,是以项王信任之)。
因此,项羽分封十八诸侯王时,司马欣被封为塞王,都栎阳(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
司马欣在整个楚汉战争中没有任何出色表现。汉二年刘邦杀回关中,司马欣立即降汉。彭城大战司马欣虽然逃归项羽,但在楚汉战争中寸功未建。汉四年,项羽因军粮被彭越所劫,不得不回师,临行前将镇守成皋的重任交给了曹咎、司马欣,并郑重嘱咐:“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只要求他们坚守勿战,维持十五天即可。结果,只挨了刘邦的士兵们五六天的臭骂,大司马曹咎就受不了了(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马怒)。司马欣不知道是阻拦了还是没阻拦,反正曹咎出战兵败,曹咎与司马欣同时自杀。曹咎擅自出兵时,司马欣是曹咎的副将,他既不能阻止曹咎违令出战,又不能力挽狂澜,最后只落得兵败自杀的下场(大司马咎、长史翳、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
项羽竟然封了这样一位庸才为关中三秦王之一,实在是匪夷所思。
再看错封章邯。
章邯当封,但封非其地。
章邯是秦末名将,曾率兵打败了进入关中的起义军,又战败陈胜、项梁,巨鹿之战后降项羽。此人善于作战,是秦末战争中不可多得的将才。
章邯率秦王朝二十万野战军降楚,为最后灭亡秦朝的确立有大功。项羽在巨鹿之战结束后立即封章邯为雍王,使之成为关中三秦王中第一位受封者。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的初衷,大概是想以秦人治理秦地。但是,项羽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降兵之后,关中百姓把对暴秦之恨倾注到章邯身上。一代名将章邯最终败给了杀回三秦的汉军,其中,民心的向背起了很大的作用。
章邯虽然败于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但是仍然顽强地坚守了十个月。直到彭城大战后,因汉军水淹废丘,他才兵败自杀。
以计功封王的原则衡量,章邯可以封王。但是,把他封于秦地为王,执行项羽以秦人治秦地的方针,却是项羽大分封中的又一大败笔。
另一位秦降将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北)(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
三秦王的分封,都是错封。章邯的错封仅仅在于封地不当,不该封在秦地;司马欣、董翳不仅不该封在秦地,而且根本就不该封王,属双重错封。
三秦王错封的后果极为严重。汉元年四月诸侯分封完毕,刘邦八月杀回关中,除了章邯进行了殊死抵抗外,司马欣和董翳未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项羽利用三秦王遏制刘邦杀回关中的愿望完全落空。从此,关中富饶的土地,秦代以来形成的耕战结合的组织方式,为刘邦提供了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源源不断的兵员、物资,成为刘邦牢不可破的根据地。
三秦王除章邯外,司马欣、董翳都是庸人;而且,关中百姓都因项羽坑杀二十万秦降兵而独独留下他们三人,对他们恨之入骨。项羽偏偏在关中封了这三位秦将,所以三秦王的部队全无战斗力。
功臣失封 叛乱蜂起
酿恶果误在何处
误封和失封给项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项羽在分封问题上出现了那么多失误呢?
关于失封的原因。
第一,对田荣。
田儋、田荣是齐地反秦力量的代表人物。田儋战死之后,田荣成为齐地反秦武装的首领。田荣对项梁请其出兵救赵抗秦的要求,提出以杀田假为先决条件,并在其先决条件得不到满足时拒绝出兵,明显不对,说明了他在政治上的短视。但是,项羽因为田荣当年不与项梁合作,又不参加巨鹿之战和联军入关,拒绝承认田荣反秦有功,拒绝封田荣为王,明显有悖于“计功封王”的原则。因此,田荣叛楚有其合理的一面。
田荣叛楚给项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1. 他资助了陈馀叛楚;
2. 他煽动了彭越叛楚;
3. 他误导了项羽,让项羽再次忽略还定三秦的刘邦,让刘邦成为日后项羽的大麻烦。田荣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第二,对彭越。
彭越是江洋大盗出身,此人虽然在政治上极为糊涂,却极有军事才能。彭越在反秦初期与刘邦共同攻击过秦军。《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秦二世三年二月,与彭越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相遇。彭越是昌邑人,当时他刚刚聚集了一千多人,兵力很弱。彭越与刘邦共同攻打昌邑的秦军。这一仗打得不好,昌邑城也未攻下来。此后,刘邦带兵西进,彭越占据巨野,聚众万余。这是今存正史中有关彭越参加反秦的唯一记载。
项羽没有和彭越共过事,对彭越的重视明显不足。项羽没有分封彭越基于两点:一是彭越没有大军功,二是非自己所立的诸侯王。
后来,对项羽未分封的不满与刘邦的拉拢,使彭越成为刘邦的属下,并且成为楚汉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游击司令,成为困扰项羽的军粮供应问题的最大障碍。这是项羽始料不及的。
项羽“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的原则并无错,依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分封也是大势所趋。忽略了彭越这位著名的游击将军不能全怪项羽谋划不周,只能说是项羽运气不好。刚好这位不符合分封标准的人是如此优秀的一位游击战专家。
第三,对陈馀。
陈馀早年是一位名士。陈涉一起义陈馀和张耳就面见陈涉,劝其立六国之后以培植反秦力量。后来,又随武臣一块来到赵地,使赵地发展成为三大反秦中心之一。巨鹿之战中,他是驻守巨鹿城外的盟军的主要力量之一。项羽消灭王离军团之后,他与诸侯军共同参加了对章邯的作战,还亲自致信章邯,分析利弊,成为章邯最终决定降楚的原因之一。只是因为他后来与张耳反目,愤然出走,才没有跟随项羽入关。但是,陈馀在反秦中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项羽仅仅因为陈馀没有跟随自己入关而忽略了陈馀在反秦中的功劳,是不应该的,也是不明智的。
项羽的失封导致田荣、彭越、陈馀联手叛楚,客观上帮了刘邦。
可见,项羽分封诸侯的错封、失封,给他自己带来了重大灾难。
上面我们所谈的都是项羽失败的政治原因。除了政治原因之外,军事被动也是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人们一般都认为项羽是一位名将,英勇善战,但是,在楚汉战争中他却一再表现出军事上的被动。项羽在军事上为什么被动,又是怎样被动的?
请看:生死决战。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5)生死决战
项羽以少胜多,先后打了巨鹿之战与彭城之战两个中国军事史上最著名的战役,成为秦亡汉兴之际最重要的军事将领;项羽还留下了《项王》一部兵书,应该是一位卓有建树的军事理论家;他称自己一生从未打过败仗。因此,项羽可以称为这一时期屡战屡胜的战神。但是,他最终却战败了。那么,项羽在军事上有没有失误呢?他的失误在哪里?
两军对阵 拼死一搏
在古今人们的印象之中,项羽都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名将。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前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也对自己的军事生涯作了评估:
我起兵到今天已经八年,亲身经历了七十多场战斗。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所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我从未打过败仗,于是便称霸于天下(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其中,“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这十二个字,是项羽对自己军事才能的概括,后人也多认同这一观点。项羽的军事才能真的像他个人所说的那样吗?
杀庆救赵 威震楚国
庸将误战事
秦二世二年(前208)后九月,楚王派宋义为大将,项羽为次将——也就是副将,率领五万楚军救赵。宋义原来是项梁手下的一个幕僚,由于他观察到项梁骄傲必然招致失败,曾向项梁提出过戒骄戒躁的建议,但是,项梁听不进去,还嫌宋义碍事,便派他出使齐国。宋义路遇齐国使者,便告诫齐国使者,别走那么快,走快了必然赶上项梁兵败之祸。这位齐国使者果然目睹了项梁的兵败,因此在楚王心面前大夸宋义懂得军事,宋义的口才又使楚王对他十分赏识。所以,在项梁兵败身亡之后,宋义成了楚军的最高统帅,号称“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如同称“公子”;“冠军”,即是最高统帅。项羽只当了个“次将”。
秦二世三年(前207)十月(秦朝历法是以十月为一年之首),宋义率领楚兵来到安阳(今山东曹县),驻留了四十六天。
项羽主张迅速进兵,楚攻其外,赵应其内,一定可以大破秦军。但是,宋义却主张坐山观虎斗:让秦赵先打,秦攻赵国,打了胜仗,军队一定十分疲惫,我们正好利用它的疲惫攻击它;如果秦军打了败仗,我们正好乘胜追击。
宋义只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实战经验;他懂得骄兵必败,所以看出了连续大胜秦军的项梁所面临的危机;但是,从本质上讲,宋义并不是救赵的合适人选,只是因为项羽受压抑,宋义受信任,这才使宋义轻轻松松地当了上将军,率楚兵救赵。宋义还对项羽压根儿就看不起,处处以军令压制项羽。
项羽认为,宋义是一派胡言,以秦军的强大,攻打刚刚成立的赵国,赵国必败无疑;而且,楚国刚刚打了大败仗,整个楚国的安危都在此一战。所以,宋义这种做派,绝不是一位“社稷之臣”的做法。
正在这时,这个“卿子冠军”宋义派他的儿子到齐国担任国相,自己天天喝酒作乐,不顾士兵饥寒。
斩首夺将旗
秦二世三年(前207)十一月,项羽采取“斩首行动”:利用早晨拜见宋义的机会,斩杀了宋义,并提着宋义的头说: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密令我诛杀了他。
项羽之前从未玩过政治手腕,这一次不但玩了,而且玩得很漂亮。可惜的是,和刘邦相比,项羽一生玩这类政治手腕实在是太少了。
项羽通过“斩首行动”震慑了宋义手下的将领,又派人追杀宋义之子,一直追到齐境,杀了宋襄,并派人报告怀王。怀王至此也只能承认现实,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这段历史就是著名的“杀庆救赵”。“庆”,指卿子冠军宋义。
斩杀最高军事长官,这在中外军事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这需要非凡的勇气,巨大的魄力;而且,这种行动必须出自公心。
项羽列举了宋义的三大罪状:
第一,贻误军机;
第二,错估形势;
第三,不恤士卒。
一是指长期滞留,不思进取;二是指不可能出现宋义所谓的秦军战后“承其敝”的状况;三是指“天寒大雨,士卒冻饥”,不恤士卒。
“杀庆救赵”的斩首行动,对反秦斗争而言:项羽正式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为巨鹿之战的胜利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反秦武装,改变了战场上的攻守之势;对项羽而言:为项羽军事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大舞台,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知名度,为他下一步发挥名人效应奠定了基础。《史记》记载项羽杀死卿子冠军宋义后的影响是:“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秦二世三年(前207)十二月,陈馀在张耳的再三催促下,派了五千士兵去解围,结果全军覆灭。前来增援赵国的燕国臧荼、齐将田都也都不敢出战,都驻守在陈馀大营的周围观望。
力挽狂澜 灭杀强秦
破釜沉舟
谈到项羽的军事才能,大家不约而同地会想到“破釜沉舟”这个典故,这个典故表现了项羽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个典故就出自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最为关键的一战,也是最能体现项羽军事天才的一仗。巨鹿,在今河北省平乡县。
项羽“杀庆救赵”,取得正式指挥权之后,立即发动了巨鹿之战。
当时,王离、苏角、涉间率领的长城军负责攻城,章邯率领的秦军负责守卫甬道。
项羽首先派勇将黥布率两万军队渡黄河,取得小胜;然后,沉了船,砸了釜甑,烧了庐舍,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以表示此次出战必死的决心(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破釜沉舟”(釜,就是锅;甑,是蒸米用具)。
项羽过河之后,立即攻击守卫甬道的章邯,经过殊死大战,首先击败章邯。
当时在巨鹿周围的齐将田都、赵将张耳、燕将臧荼等,一直等到项羽击败章邯兵团,才纷纷参战,与项羽军联手大败秦长城军,杀死苏角,俘虏王离,迫使涉间自杀。
巨鹿之战打得极为艰苦。当时前来救赵的诸侯军,竟然无人敢于参战,只敢在自己的军营中观战,而且留下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作壁上观”(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司马迁的《史记》一连用了两个“无不”描写这场战斗的惨烈: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明人茅坤用两个“最”评价巨鹿之战: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统帅诸侯
这一仗打赢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进入项羽的军营,“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终于靠自己的实力与战绩获得了天下反秦联军的承认,成为诸侯联军的统帅。
巨鹿之战最终的胜利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首先是项羽给予秦军的巨大军事压力。
解除了巨鹿之围后,项羽率部驻守在漳水南岸,诸侯军驻守在巨鹿城外,对章邯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给章邯以巨大的军事压力。双方对峙相持约半年。
秦二世三年(前207)六月,经过半年修整的项羽派蒲将军率领部分楚军渡过漳水,日夜兼程,截断秦军的归路;自己亲率大军北渡漳水,再次大败秦军。
其次是章邯的备受猜忌。
秦二世三年(前207)夏,因为章邯兵团屡屡战败,秦二世频频派人斥责章邯。章邯害怕,就派手下的长史司马欣回京城汇报军情。当时,秦朝宫廷是宦官赵高专权,赵高大玩“指鹿为马”的游戏,震慑大臣,猜忌领兵的将帅。司马欣到了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司马欣见势不妙,赶快逃走,还不敢走原路,赵高果然派人追杀司马欣。司马欣不但未见到秦二世,还差一点被赵高所杀,于是赶快逃回来,劝章邯早作安排。
再次是劝降信的巨大威力。
当章邯处于两难的困境之时,陈馀给他写了一封劝降信,以秦将白起、蒙恬立有大功最终被杀之事劝章邯投降,告诫章邯现在的处境是“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为什么不和反秦大军联手,“共攻秦,分王其地”?这封信极大地动摇了章邯为秦而战的信念,摧毁了章邯的心理防线,迫使秦王朝最后一位大将临阵倒戈。
最后,项羽军团粮草紧张。
项羽军团虽然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但是,也面临一个重大难题:“粮少”。所以,项羽权衡利害,接受章邯投降。
秦二世三年(前207)七月,项羽在殷墟(今河南安阳)接受了章邯军团的投降。
巨鹿之战中,项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决战决胜的精神。项羽举重若轻,以少胜多,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巨鹿之战虽然是天下反秦武装和秦军主力的决战,而且是项羽登上历史舞台的关键一步,但是,巨鹿之战对项羽的要求却很单纯,就是全力作战。这场决定秦王朝生死的著名战争,说到底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不需要项羽在战略上作任何周密的安排。因此,项羽把他自己作战勇猛这一强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从巨鹿之战看,项羽是这个时期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的“破釜沉舟”,化指挥员的意志为全体战斗员的决心,极富创造性。但是,这样一位军事天才为什么会被刘邦战败呢?
为了解开这一谜题,我们来看项羽另一场出色而又留有遗憾的战争:彭城之战。彭城,就是今天江苏省的徐州市。彭城之战是刘邦、项羽之间的第一场正面战争。
战神显威 以少胜多
溃不成军
汉二年(前205)四月,刘邦利用项羽平定齐地叛乱陷入山东战场的机会,率领五十六万大军打到西楚都城彭城。
刘邦此行,主要是为了消灭项羽集团,顺便接走家人。刘邦起兵反秦时并没有携带家属,彭城离他的老家沛县只有二百里地,所以,他想这次接走他的父亲、妻子、儿子、女儿。
项羽得知刘邦攻占彭城的消息之后,带了三万精锐骑兵,绕过刘邦重点设防的彭城东面和北面,插到彭城之西的萧县,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萧县。萧县距彭城只有六十里地。项羽到达萧县之后,对彭城的刘邦军团发动突然袭击。
刘邦进入彭城之后,忙于搜刮项羽的财宝、美女,每天饮酒宴会,根本顾不上接他的家人。项羽从彭城之西,突然袭击汉军。战斗在早晨打响,到中午,楚军已经打败了汉军。
这一仗,刘邦败得极惨。项羽军团“杀汉卒十余万人”,还有“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两个“十余万”让刘邦军团受到重创,而且,第二个“十余万”还是被迫跳水逃命,淹死在睢水中。
刘邦本人也被楚军所围,幸亏一场沙尘暴,直冲楚军而来,侥幸逃出重围,只带了几十名随从逃难。《史记》有不少此类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字,这是当时美化刘邦的结果,不可轻信。但不管怎样,事实是,刘邦侥幸逃出来了。
刘邦在前面逃,楚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刘邦在逃命中意外地遇到他的儿子、女儿,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为刘邦赶车的滕公(夏侯婴)匆忙中将刘邦的儿子、女儿抱上了车,但是,楚兵追得急,刘邦担心因为车上多了儿子、女儿跑得慢,便一脚把儿子、女儿踹下车来。夏侯婴一见,赶快停车抱孩子,刘邦还很不愿意。跑了不远,刘邦又一脚把儿子、女儿踹下车来,夏侯婴又忙着停车抱孩子,一连几次这样。夏侯婴说:情况再紧急也不能不顾孩子。刘邦这才同意让儿子、女儿跟他一块儿逃,最终摆脱了危险。
这表现了刘邦对子女薄情寡恩的一面,但从另一方面看,他毕竟也是父亲,也应有疼爱儿女之心,如此对待自己的儿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穷途末路,狗急跳墙,实在无奈。
刘邦是谁?是司令啊!总司令坐着自己的专车只顾逃命,根本谈不上组织有效反击。这样,刘邦军队的建制全被打乱了,可以说,团长找不到师长,师长找不到军长,军长找不到司令。军队的战斗力在于建制,建制一被打乱,整个军队就成了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这就是项羽奇兵突袭的结果。
地利人和
项羽这次彭城之战只投入了三万军队,刘邦却有五十六万军队,为什么项羽能以如此少的军队大败刘邦呢?
第一,攻其不备。
刘邦进了彭城,自以为已经稳操胜券,每天喝酒庆功,把当年项羽从咸阳掠走的秦朝的财宝、美女全都收归己有。这恰好应验了范增当年对刘邦的两句评价:贪于财货,好美姬。他对项羽的反攻也有准备,但是,项羽没有在刘邦重兵布防的彭城的北面、东面采取军事行动,而是从彭城西面的萧县进行奇兵突袭,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围汉王三匝……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
第二,地理和人气优势。
项羽这次是本土作战,是在自己西楚的国土上进行战争,因此,项羽的士兵人人都怀着收复西楚国都的激情参战,战斗力很强。刘邦却是从关中千里迢迢来到西楚都城作战,是侵略军,所以,刘邦在地理上、人气上都不占优势。
这一仗项羽以三万精兵大破刘邦的五十六万军队,杀死汉兵十余万,逼迫汉军跳水淹死十余万,刘邦本人差一点被俘。所以,彭城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之一,名气极大。
彭城之战结束之后,刘邦向西溃退,项羽一路追杀,直至荥阳、成皋一带,刘邦才成功地阻击了项羽的追击。
悍将叛楚 屏障丢失
项羽战略迷糊
彭城之战是以项羽的胜利而结束的,但是,项羽这一次的胜利和巨鹿之战的胜利有着明显的不同:
巨鹿之战是项羽军事生涯的巅峰。这一仗确立了项羽在反秦武装中的领导地位,使项羽走向了他人生的顶峰。此时的项羽成为天下诸侯盟主,刘邦的实力远不及项羽,因此,巨鹿之战后的项羽掌握着刘邦的生死存亡。
彭城之战虽然项羽胜利了,但是,他的胜利从战略上说非常有限。
项羽的胜利仅仅是收复了被刘邦占领的西楚国土,西楚国土本身并没有扩张。
项羽入关时拥有四十万大军,刘邦只有十万军队;可是,到了刘邦进攻彭城之时,他已经拥有了五十六万大军。虽然刘邦的主力在彭城之战中受到重创,但是,荥阳、成皋以西直至关中,都还在刘邦的掌握之中,全部关中、部分关东之地这一战略地区的人力、物力都可供他调用。因此,刘邦虽然在彭城战败了,但他已经摆脱了鸿门宴前后随时可能被项羽消灭的危险境地;刘邦的战略劣势与巨鹿之战后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所以,彭城之战刘邦的失败中包含着胜利的因素。
由于项羽不能越过荥阳向西进兵,更不能把战争引向关中、巴蜀,彭城大捷始终只是一个局部战场的胜利,项羽无法把彭城大捷发展成为全局性的胜利。
彭城大战之后与鸿门宴前后的时局相比,项羽的战略优势已大为逊色。这是彭城之战后项羽的第一个失败。
这里,对人们一向认为的项羽的英勇善战有必要进行一番检讨。
我认为:项羽英勇是实,善战则应加分析:对于每一场具体战役而言,项羽的确善战;但是,从战争全局,即从战略上看,项羽的善战还值得探讨。
项羽一生自诩的“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都是指每一场具体战役而言。项羽至死都不知道他只是名将,而不是名帅;只是可用之人,而不是用人之人。
刘邦坚守荥阳,项羽猛攻荥阳,一场决定双方生死存亡的荥阳之战即将爆发,双方到底谁胜谁负呢?
请看:荥阳会战。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6)荥阳会战
上一章我们讲到项羽一生中关键性的两次战斗: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巨鹿之战充分显示了项羽的军事天才,把项羽带到了那个风云年代的政治中心;彭城之战继续发挥了他的军事天才,以三万精兵打败了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但是,彭城之战与巨鹿之战相比,项羽的战略优势已大大缩水;项羽的胜利之中已经蕴含着导致他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战略优势的逐渐丧失。因此,彭城之战是他军事生涯的重大转折点。项羽的彭城之战并没有取得全胜,那么,接下来的荥阳之战,他能不能摆脱局部胜利而全局受损的处境呢?
南北奔波 一失成皋
彭城之战后,刘邦向西溃退,一直退到荥阳(今河南荥阳),才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体系。
彭城之战爆发于汉二年四月。荥阳会战开始于汉二年(前205)五月,到汉四年(前203)九月 “中分鸿沟”为止,时间长达两年零四个月。它是楚汉战争中历时最长的一场战役。
项羽和刘邦为什么会在荥阳展开这场战役呢?
因为荥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处在河南省东部平原和西部丘陵山脉的连接处,易守难攻。荥阳的西南,还有一座古城,叫成皋(gāo,音“高”),此城建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的大伾山上,居高临下,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刘邦、项羽的荥阳会战,就是在荥阳、成皋展开的。
荥阳会战可以划分为一夺一失、二夺二失、中分鸿沟三个阶段。这里的“夺”和“失”都是指荥阳、成皋而言。
初战告捷
汉二年(前205)五月,项羽追杀彭城战败的刘邦到达成皋。在这里,项羽遭遇到刘邦的顽强抵抗。如果不拿下成皋,项羽就不可能西进入关,直捣刘邦的关中老巢。因此,成皋成为项羽西进的第一道障碍。
项羽一夺成皋整整花了一年。
汉三年(前204)五月,项羽首先拿下荥阳,刘邦仓皇逃至成皋。再从成皋退回关中。
刘邦这一仗败得相当惨。刘邦手下的大将纪信假扮做刘邦,带领两千女子,开荥阳城东门出降,吸引楚军的注意力;刘邦则乘机打开荥阳西门,逃出荥阳(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纪信是当年鸿门宴刘邦逃席时步行护驾的四员大将之一。那一次,刘邦逃得比较幸运,纪信虽然充当防火墙,但有惊无险。这一次,纪信主动假扮刘邦,让刘邦得以逃脱,自己却被项羽所杀(项王烧杀纪信)。纪信救主,是那个时代忠于其主的道德规范的结果,其忠诚的确让后人敬畏。至于刘邦,谁舍身救他的命他都心安理得,因为他是要当皇帝的,总不能让我这个“皇帝”死吧?
击打软肋
汉三年(前204)六月,项羽得知自己的后勤补给线遭到严重破坏,不得不派终公防守成皋,自己驰援后方。终公是个什么人物,史无明载,今已不可详知。但是我们知道,终公没有完成项羽的重托,没有守住成皋。刘邦则利用项羽千里回援的机会,从宛地北上,杀死终公,夺回了成皋。这是刘邦调动项羽往返奔波而取得的主战场的第一次大捷。
项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往返奔波,丢失成皋,是他在楚汉之争中第一次重大失误。我们称它为失误,就是因为项羽既不重视军事战略,又没有应对刘邦战略包围的有力举措。刘邦利用自己战略布局上的优势,用游击战频频袭击项羽的后勤补给线,迫使项羽千里回防,使刘邦获得战役上的胜利。
此如下围棋,刘邦虽然只是在项羽的后勤补给线上投了一个子,但这个子投得太关键了:它刚好点到了项羽的死穴上。依兵法上讲,这叫攻其必救;依现代军事而言,这叫做后方游击战。刘邦一方面和项羽在正面战场上殊死相争,一方面指使彭越在项羽的后勤补给线上进行游击战。彭越这个游击司令还打得非常出色,他采用的正是今人非常熟悉的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的作战方略。
项羽本应在攻占荥阳之后继续扩大成果,彻底摧毁刘邦在荥阳的防线,为扫平关东、进攻关中作准备;结果,却被刘邦牵着鼻子走,离开荥阳,南下宛、叶,使自己的后勤补给线拉得更长,作战更加困难,自己的软肋也暴露得更加充分。彭越打的正是项羽的这一软肋。
项羽听说刘邦夺回了成皋,立即又赶回荥阳。
中分鸿沟 刘项议和
汉四年(前203)秋九月,刘、项主战场上,刘邦仍然没有优势。但是,项羽却因刘邦战略优势的逐步形成而真切地感受到了“少助、食尽”两大威胁。刘邦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连续派出说客,终于说服项羽释放太公、吕后,双方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即成了楚汉的分界线。鸿沟,是战国时魏国凿的沟通黄河与淮河的运河,北起荥阳,南至中牟、开封,南流至沈丘入淮河的支流颍水。
中国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即来源于鸿沟。所谓楚河、汉界都是指鸿沟而言。今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遗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
项羽的鸿沟议和是不得不议和。
整个荥阳之战的过程是项羽在荥阳战场上屡战屡胜的过程,但是,局部战场的节节胜利并没有给他带来全局的胜利;相反,在项羽和刘邦相持的二十八个月中,他的战略全局的优势却在不断缩小。
韩信平定了项羽分封的魏、代、赵、燕、齐诸国,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形成了从北面、东面包围项羽的态势。对刘邦来说,韩信破魏、灭代、败赵、降燕、亡齐,不仅在北方和东方形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而且也解除了自己主战场的侧面威胁。同时,刘邦获得了燕、赵等地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大大加强了主战场的力量。
荥阳之战的二十八个月中,项羽在荥阳战场上胜利的过程,也就是他在全局上失败的过程。这样的统帅怎么能算得上“善战”呢?项羽英勇是实,善战是虚;严格来讲,项羽只英勇,并不善战。尤其是不善于战略决战,这是项羽最终败亡的惨痛教训。
战略讲的是全局,是整体。战略布局讲究着眼于整体和长远,不拘泥于局部细节。刘邦虽然在荥阳之战中每战必败,但是,由于战略全局走活,荥阳主战场失败的过程反倒成了他在战略上最终战胜项羽的过程。
项羽在荥阳会战中倾注了全力,这一仗持续时间之长,对项羽最终失败的影响之大,在项羽一生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项羽在政治上、军事上犯了那么多错误呢?
请看:自毁长城。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7)自毁长城
前面我们详谈了导致项羽失败的政治原因和军事原因。政治上的幼稚导致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知道刘邦是他真正的对手,屡屡错失消灭刘邦集团的良机;军事上对刘邦的战略包围缺乏足够的重视,更没有积极的应对措施,导致他在战略上陷入严重的被动。政治、军事两方面的重大失误,使项羽在和刘邦的对峙中逐渐丧失了优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项羽在政治、军事上犯了那么多错误呢?
最重自尊 不容逆耳
围绕着项羽的故事,还有许多成语和典故流传至今。比如讲到项羽的英勇善战,我们马上会想到“破釜沉舟”;如果遇到一场充满危机、难以应付又不好推辞的酒宴,我们就会把这场酒宴叫做“鸿门宴”;再比如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叫“沐猴而冠”。“沐猴”是猕猴,“冠”就是帽子,“沐猴而冠”的意思就是猴子戴帽。这是一句骂人的话,猴子戴帽,是说表面上看起来像个人,实际上不是人,这叫“沐猴而冠”,这个著名的成语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说者”的冤枉
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之后,自封为“西楚霸王”。然后项羽一连做了三件事,一是把投降的秦王子婴给杀了;二是放了一把火,把秦王的咸阳宫烧了;三是将秦咸阳宫的珍宝、美女全部带走了。据史书记载,咸阳宫这一把火整整烧了三个多月,整个宫殿全部烧成了灰烬,然后项羽准备东归了。项羽自己西楚国的国都是在彭城,就是今天江苏的徐州;烧了秦王的咸阳宫后,他要从陕西返回自己的都城去了。
当项羽要走的时候,有一个人来见他。这个人史籍上没有留下名字,史书记载只有两个字,叫“说者”,就是游说他的人。这个人给项羽提了一个建议,说关中这个地方太可贵了,你不应该东归到彭城去,而应当在关中建都。陕西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此地是一个大盆地,四面全是山,有四个重要的关口,东边是和河南交界的函谷关,南边是靠近湖北的武关,西边是大散关,北边是萧关,四个关口环绕,其他地方都进不来。所以自古以来陕西有一个别名叫“四塞”之地。这个地方可以建都。你在这儿建都,要称霸天下就非常容易。项羽一听,有道理;但再一看,整个咸阳的宫殿已经叫他烧光了,他又觉得没法待了,就把这个“说者”给打发走了。这个“说者”一出来,感觉很遗憾,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话:人们都说“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是这个样子。“说者”就是说说他自己心中的一点感慨,但是马上有人打个了小报告,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这还了得,骂他是“沐猴而冠”!就下令把这个“说者”抓起来,烹了。“烹”是一种很残酷的刑罚:架一口大锅,把水烧开,把人扔在里面活活地煮死。
这件事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地方:
第一,这个“说者”的建议对不对?很显然,“说者”的建议是非常高明的一个见解,建都关中,易守难攻。如果建都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则东西南北都是平原,无险可守。但是,项羽没有听进去。
第二,既然史籍没有记载这个“说者”的姓名,应当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小人物提条意见,你采纳也罢,不采纳也罢,哈哈一笑就完了,这才是一种豁达的处事态度;即使骂个“沐猴而冠”,也不必计较。但是,项羽就很计较。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非常自尊,你稍微伤了他的自尊,他绝不会放过你。这个“说者”提了这么一个好的建议,说了一个“沐猴而冠”,就落了这么样的一个下场,原因就在于他犯了项羽的大忌。项羽这个人容不得别人对他说个“不”字,别人说一个“不”,他一定很难接受。这样一来,谁敢给项羽提意见啊?
豁达的刘邦
刘邦手下有一个御史大夫叫周昌(汉代的御史大夫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有一天他向刘邦汇报工作,刘邦正拥抱着戚夫人在亲热(高帝方拥戚姬)。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妃子,周昌一看见这个场面,很不好意思,转身就走。此时刘邦也看见周昌了,就把戚夫人放下来,赶上去,按着周昌的脖子,往下一按——你想想,皇帝按着一个大臣的脖子,大臣总不能梗着脖子——周昌只好低下头弯下腰来,刘邦顺势一翩腿,骑在了周昌的脖子上。刘邦这个做派确实很不成体统,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骑到一个副总理的脖子上去,很不像话。但是对于刘邦来说,小菜一碟,这类事太多了。骑上去以后,刘邦就得意扬扬地问周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周昌回答了一句很重的话:“陛下乃桀纣之主也。”你就像夏朝亡国之君夏桀、商朝亡国之君商纣那样的暴君。周昌这句话很重,要是说到项羽的面前,项羽恐怕又是一个字:烹。但是刘邦怎么做的呢?刘邦一翩腿下来,哈哈一笑,放周昌走了(上笑之)。刘邦豁达,项羽小气,可见一斑。
刚愎自用 失察失人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业,也可以损伤他的事业。项羽的性格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自信,刚愎自用。自信是人性的一个优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什么事情也完不成,因为有自信,你才能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障碍,所以,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过了头,那就坏了,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谬误,就是刚愎自用。
项羽刚愎自用,引起了一系列失误,就是失察,失人,失态,失信等。
失察:韩信的寒心
项羽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 “西楚霸王”,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处于这样显赫的地位,又怀抱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考察和决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
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议。他对自己在项羽手下那段生活很伤心。韩信攻占了齐国以后,项羽派人去游说他,劝他叛汉,要么归楚,要么中立。韩信当时很伤心地说了这么几句话:“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我韩信在项羽的手下干事,官位最高的不超过郎中,职位只是执戟;言不为项王所听,计不为项王所用。我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所以,韩信跳槽、转会了。韩信是一位军事天才。楚汉战争所有的军事将领,能称得上一流军事天才的只有两个人,就是韩信和项羽。刘邦充其量只是个二流。
韩信向项羽提过什么建议我们今天不知道了,但是,据我们对韩信的基本判断,韩信给项羽的建议不会是毫无价值的。项羽听不进去,为什么?项羽太自信了。他只相信自己,一个侍从,向他提建议,他能放到眼里吗?项羽因此而失去了一位军事天才,而且是决定他自己命运的军事天才。这就是刚愎自用给项羽带来的第一个致命伤:失察。
失人:范增的冷遇
如果我们熟悉楚汉战争的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刘邦手下谋士特别多,大家可以掰着指头算算,张良,陈平,萧何,这是一流的;二流的如郦食其之类就不说了。还有那些草根、草民。反过来看项羽,项羽手下谋士有谁?大家只知道一个,“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所以可以说,刘邦手下人才济济,项羽手下人才寥寥。且不说武将,单看文臣谋士,项羽手下基本无人。这个现象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项羽手下没有谋士,只有一个范增?这和项羽的刚愎自用太有关系了。拿我们今天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项羽这个人的主意太大,主意太大就是他的主观性太强了。他不需要谋士,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主。我们前面讲过鸿门宴,决定第二天消灭刘邦的是谁?项羽。决定撤销第二天军事行动的是谁?项羽。他和谁商量过?没有。他召集过会议吗?没有。他和他最信任的范增商量过吗?还是没有。所以项羽不要谋士。
前面我们讲过陈平利用一桌饭菜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其计谋水平非常普通。我们接着讲这个故事:
过了不久,范增建议急攻荥阳。当时,项羽选准了刘邦的软肋——粮道(甬道),集中兵力,断了刘邦军队的粮道。刘邦被困在荥阳城中,断了军粮,陷入困境(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只好提议:“请割荥阳以西以和”。荥阳以西是刘邦已经攻占的土地,而且,占了荥阳以西,就可进一步夺取关中。刘邦要不是陷入困境,绝对不会开出这样的条件。
项羽因为怀疑范增,竟然不听范增的建议。范增勃然大怒,请求告老还乡。项羽竟然也答应了,于是范增离开了项羽。
项羽如此轻信,使他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谋士范增。范增临走时说:大王好自为之,天下的大局已定了(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范增已经知道,项羽没戏了。范增的离去,可以说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件事情啊,太遗憾了。
项羽的刚愎自用,使他失去了范增,还失去了一大批可以为他出谋划策的人。这就是他刚愎自用第二方面的恶果:失人。
失态:项羽的大怒
失态就更明显了。如果我们翻翻《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中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是什么呢?“怒”,“大怒”。项羽一弄就是“怒”,一弄就是“大怒”。我仔细翻检了《史记》,就找不到项羽的笑。找来找去,整个《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的一生,他只有一次笑。什么时候笑的呢?乌江自刎。乌江亭长划着船叫他过江,说你将来还可以东山再起啊,这个时候他仰天大笑,一笑之后,就自杀了。换句话说,在项羽的一生中间,随处可见的就是项羽大怒,项王怒,项王大怒。我们不妨作个简单列举:
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王怒,烹周苛,并杀枞公。
项王怒,欲杀之。
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
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
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如此多的“怒”“大怒”,大多是由于项羽的自尊受到了伤害。项羽是个极其自尊的人,一旦伤了他的自尊,马上就勃然大怒。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间那些最爱生气的人,气性大,爱大怒的人,也都是最自尊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多多少少都是刚愎自用之人。别人做得不顺心,别人说得不顺心,马上就发火。
项羽的幸与不幸
项羽是要打天下的,他是要用人的,为什么却如此刚愎自用呢?他为什么不能够把握自信的度,而自信得过了头?
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能征惯战。项羽自己确实能干,他的才干我们概括成四个字:能征惯战。他自己说过:“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他是非常能打仗的一位军事家。一个没有才干的人,绝对不会刚愎自用;所有刚愎自用的人,都是有才的人,项羽也不例外。
第二,少年得志。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项羽的一生叫“不落空”,所有的好事都赶上了。二十四岁起兵反秦,项梁是主帅,他就是副统帅;二十七岁,就做诸侯的总盟主,做“西楚霸王”,主持国家大政。二十七岁当国家主席,这叫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也给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他这一生,什么好事都赶上了,什么机会他都没有失去,太顺利了。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阅历跟经历的丰富是不可或缺的,项羽的人生中磨炼太少了,他太顺了。一个人的人生,特别是为官之人,他的人生太顺,就会太相信自己了。
第三,内外失聪。项羽这个人是内无自知之明,外无逆耳之言。他个人太顺利了,又不善于自省,于是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即使是做了错事,也不认为是自己错了。这叫内无自知之明。你看看,对一个说了一句“沐猴而冠”的“说者”,稍微有一点逆耳之言,他就一个字:烹!这样为人处事,谁敢给他进逆耳之言啊?忠言逆耳,不好听啊。我们普通的人也都是这样,听到不顺耳的话总是心里不舒服,听到吹吹拍拍的话总是飘飘然。
所以这三个原因:能征惯战、少年得志、内外失聪,导致了他的过度自信。
心胸狭隘 缺乏宽容
黥布叛楚为哪桩
黥布,姓英,所以又称英布。黥,是一种刑法,也叫墨刑,即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英布曾因触犯秦法在脸上刺字,所以又称黥布。
九江王黥布是项羽手下第一骁将,能征惯战。前面介绍过,他和项羽关系一向配合默契,项羽的功过之中都有黥布的份儿。率先渡河打响巨鹿之战的是他,率先打入函谷关的是他,坑秦降卒二十万的也是他。因此,黥布与项羽十分相似。
项羽在汉元年(前206)冬十二月入关,正月就封黥布为九江王,辖境为秦朝的九江郡,大体相当于今天安徽长江以北、淮水以南地区;都城是六,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六安市东北。黥布所封的九江郡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正好处在项羽西楚都城彭城的南面。
但是,黥布在彭城大战之后竟然被刘邦策反了!和项羽关系如此亲密的黥布为什么能被刘邦策反呢?
汉二年,齐王田荣叛楚,项羽平齐,向九江王黥布征兵,黥布以有病为由没有听从项羽的调遣,只派了手下的将军统兵四千人参战。
彭城大战时,黥布又称病没有帮助项羽。
项羽因此怨恨黥布,多次派使者责备黥布。黥布看见项羽责备他,内心恐慌,不敢去见项羽,致使两人的矛盾愈来愈深。
人与人之间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而且,一旦误解产生,又非常难以消除。
刘邦的使者就是利用了项羽和黥布之间的误解,夸大项羽和黥布之间的矛盾,鼓吹刘邦最终一定能够战胜项羽,导致黥布动摇而叛楚。
黥布的叛楚,使项羽失去了一员猛将;也使彭城失去了南面屏障,陷入孤立。
其实,项羽在军事上一直非常倚重黥布。如果项羽表现得宽容一些,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难,黥布未必会叛楚。
项羽军事上的被动,政治上的幼稚,归根结底是他个人的性格所致,是他的性格导致了他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误。除了项羽的性格因素之外,项羽还有哪些致命的因素呢?
请看:霸王别姬。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8)霸王别姬
情怀美人 巾帼千秋
殉情美人 非亡国女色
在历史的记载和常人的印象中,项羽都是一个残暴的人;但是,人们多忽略了项羽的另一面——他也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项羽的重情,莫过于对虞姬了。
项羽是一位叱咤疆场的猛将,他又非常重视感情。“霸王别姬”的故事千古流传。
项羽的妻子是谁,史无明载。《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曾对刘邦解释自己为什么弃项羽而归刘邦时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据“妻之昆弟”四字分析,项羽肯定有妻子。因此,虞姬只能是项羽的妾。但经常伴随在项羽身边的女人只有这位虞姬,史称虞美人。项羽垓下被围时,虞姬还在项羽身边;项羽唱了著名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据《楚汉春秋》所载,虞姬也和了一首歌: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汉兵已经攻占了楚地,四面都是楚歌之声。大王的意气已尽,我还活着干嘛?
今天的文学研究者都认为虞姬这首和歌是伪作,因为楚汉战争时期不可能出现如此成熟的五言诗歌。但不论这首歌的真伪如何,项羽行军中一直带着美人虞姬,垓下之围时项羽也带着虞姬,则可为明证。
这就是著名的霸王别姬。骓,是跟随项羽转战南北的宝马;虞,是项羽最宠爱的美女,一直追随项羽,在项羽垓下突围之后,虞可能自杀身亡。今天安徽灵璧县城东十五里的宿泗公路旁有虞姬墓,墓碑横额刻有“巾帼千秋”四字,两旁对联是: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就是这个霸王,就是这个虞姬,就是这一段悲情,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英雄美人的佳话。
自古英雄爱江山,自古英雄也爱美人。项羽是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我看:项羽是既爱江山又爱美人。爱江山,他才南征北战,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才随身不离虞姬。
这位虞美人对项羽的失败是否负有责任呢?
中国历史上历来有女色亡国论。作为亡国祸首颇受指责的有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实际上,妹喜、妲己只不过是夏桀、商纣亡国的替罪羊。一代王朝的覆亡历来原因颇多,无论如何不能让一个女人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虞姬并不是导致项羽败亡的主因。西楚霸王非常爱虞姬,这是事实;反过来,虞美人也很爱西楚霸王。项羽尚未自杀,虞姬已经自刎。
人们在历数中国历史上的“红颜祸水”之时,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虞姬,就是对虞姬与项羽关系的最好评价。
霸王别姬 非姬别霸王
有人说:不是霸王别姬,而是姬别霸王。
此言差矣!没有霸王别姬,何来姬别霸王?
虞姬的结局史书无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刘邦没有得到虞姬。如果刘邦得到了虞姬,吕后还不闹翻天?既然项羽兵败自杀,虞姬又没有下文,可能性最大的是虞姬自刎了。如果这个推测能够成立,那么,虞姬为什么自杀?从她自身来说,第一,是为了让楚霸王放开手脚去打,不必因为牵挂她而打不好仗。从虞姬对项羽的感情来说,她不愿意拖累项羽。第二,避免落于敌手。刘邦是有名的贪财贪色之人,虞姬当然不愿落入其手。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美人,在帝王亡国之后,另嫁他人者不少。很少有美人为了帝王而自杀。但是,虞美人很可能为项羽而自杀了。因此,项羽虽然在战场上失败了,但是,他在情场上没有失败,至少他和虞姬的感情并未失败。
话说回来,虞姬对项羽的失败也不能说全无影响。
霸王别姬之时,正是“四面楚歌”之时。本来,“四面楚歌”是刘邦瓦解项羽军心的一计。当时刘邦还没有完全占领楚地,为了瓦解项羽的军心,刘邦搞了个“四面楚歌”,让楚地士兵齐声大唱楚歌,以示刘邦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此举大大加速了项羽兵团的瓦解。
在此危急存亡之际,项羽至少应当召开一个御前会议商议军机大事,不知是此会未开,还是开了此会司马迁没有写,反正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记载。不仅《史记》没有,《汉书》也没有。如果项羽此刻连御前会议都没有开,却还要与虞姬儿女情长一番,那他多多少少有点为情所累了。不过,话说回来,项羽在如此时刻还惦记着虞姬,也不枉虞姬为他殉情了。
在各种史书的记载中,项羽从未因为虞姬而荒废军国大事;虞姬也从未因自己得宠而争权夺利。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霸王与虞姬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
“霸王别姬”还是“姬别霸王”,长期以来为人们争论不休;但不管怎样,叱咤风云的项羽与虞美人这段绵绵情意却千古流传。
宽严失度 袒护亲情
项伯四罪本当诛
项伯是项羽的堂叔,鸿门宴时担任项羽的左尹。左尹是楚国官名,“尹”在楚国官制中是丞相,“左尹”就是左丞相。这个职位是一个相当高的职位,是副总理级的国家领导人了。
此人屡屡帮助刘邦,当在必诛之列。可是,项羽却始终没有诛除这个项氏败类。
第一件事,鸿门宴前夜,项伯私访张良,泄露了重大军事机密,项羽竟然不予追查。
第二件事,鸿门宴上,项伯以剑护卫刘邦,使范增、项庄刺杀刘邦的计划未能实现。这两件事前后关联,都有项羽政治幼稚的因素在内,而且分量很重;但是,顾念项伯是自己的堂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换成他人,谁敢在大战前夜私见敌军?如果真有人为了私交夜入敌营、夜见敌将,谁能保证他不会受到项羽的严厉处罚?项伯之所以敢于在大战前夜私见张良,就是因为他知道项羽重情念旧,对他这个官居高位的堂叔不会给予什么严厉的惩罚。
我们可以拿项伯和范增作一个对比。范增是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项羽尊称他为“亚父”。从年龄上看,鸿门宴时项羽二十七岁,范增已经七十多岁。但是,荥阳会战中陈平一施反间计,项羽马上疏远范增,并逐步夺了他的权。范增其实并未通敌,真正通敌的是项羽的堂叔项伯。可是,通敌的项伯并未因私见张良受到任何惩罚,没有通敌的范增却被项羽怀疑猜忌,愤而出走。
如果范增是项羽的堂叔,项羽会这样做吗?为什么陈平频频使用反间计,却没有一个反间计针对项氏宗族呢?
有人说:在鸿门宴上刺杀刘邦显得项羽没有度量,没有胸怀。项伯的话显出了项羽的度量。这纯粹是胡扯!
项羽与刘邦在秦亡之后是争夺天下的对手,刘、项两大集团的利害关系严重冲突。谁杀谁,怎么杀,都是枝节,关键是杀。
刘邦利用“鸿沟议和”,从项羽手中骗回来了老爸和老婆,马上就翻脸,一路追杀项羽,必欲置项羽于死地而后快。这算什么?这讲信用吗?这不明明是骗人吗?要打就光明磊落地打,何必要以议和的名义将老爸和老婆骗回来再打?人们从不指责刘邦毁约杀人,又凭什么苛责项羽鸿门宴杀戮刘邦是没有度量呢?
第三件事,代刘邦求封汉中,这件事情性质就更加严重了。
刘邦最初被项羽封到巴蜀,后来刘邦和张良行贿项伯,项伯为刘邦说情,加封刘邦汉中之地。
关中之地在整个楚汉战争中都是刘邦的根据地。刘邦得封汉中之地的好处是:第一,领土扩张。领土的扩张就意味着人员的增多,资源的增多。第二,便于出兵关中。关中自商鞅变法以来,非常富庶;又一直实行兵农合一的政策。因此,刘邦一有失利,萧何就从关中为他调集兵员、粮饷。特别是刘邦彭城大败,元气大伤,全靠萧何从关中补充兵员、粮饷,使刘邦迅速恢复元气,才有了与项羽继续周旋的资本。
荥阳之战是长达两年多的消耗战,刘邦没有关中之地的后勤支援是不可想象的。
项羽除了败在战略的失误之外,还败在后勤补给线没有保障。刘邦就不同了,他夺取的关中成了他的黄金补给线,丝毫不用担心项羽会切断他的后勤补给线。
第四件事,代刘邦救父救妻。
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阵,项羽打算处死刘邦之父太公及其妻吕后,项伯劝项羽不要这样做。项伯说“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这里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天下事未可知。所谓天下事就是刘、项两家之事;所谓未可知就是刘、项两家到底谁可以得到天下还很难讲。想一想项伯所做的那么多事情,再想一想这句话,就知道这句话含有很深的含义。这说明项伯已经在考虑一件事了:“后项羽时代怎么办”(也就是假如项羽败给刘邦了,我项伯怎么办)。匪夷所思的是,项羽听了项伯的话,竟然就放了太公、吕后。实际上,项伯是帮助刘邦救了其父、其妻两条命。
重情念旧 封赏报恩
图报恩误用其人
曹咎和司马欣是对项梁有大恩的人,他们曾经救过项梁的命,项梁因此躲过了一场血光之灾。所以,项梁对曹咎、司马欣一直非常感恩,项羽对曹咎、司马欣也非常信任。
汉三年六月,项羽二夺成皋,刘邦狼狈逃窜。但刘邦夺了韩信手下的军队,重新振作起来,派两万士兵增援彭越,在项羽的软肋——后勤补给线上大搞突袭战。
汉三年八月,彭越完全切断了项羽的后勤补给线,项羽不得不再次回援以打通补给线。
临行之前,项羽把成皋战区的指挥权交给了曹咎、司马欣。曹咎当时是楚国主管军事的最高长官大司马。项羽行前再三交代,我十五天必定扫平彭越,你们要在这十五天里只守不战,保住成皋。但项羽挥师东进不到五六天,曹咎就受不了羞辱,震怒之下出兵作战,被刘邦打得大败,使项羽又一次丢失了成皋。
项羽重用曹咎、司马欣是一重大失策。
曹咎、司马欣不是帅才,根本没能力守住成皋。项羽出于对曹咎、司马欣的旧情重用他们两个人,导致辛辛苦苦才夺过来的成皋第二次失守,使自己在局部战场上也没有获得应有的胜利,不能不说这是项羽自己打败自己的重大失误。
重用亲信是人类无法克服的一种天性。因为,亲信为人熟悉,熟悉带来信任。但是,为了所谓的信任而重用无能的亲信,特别是在关乎事业成败、个人生死的重大问题上重用无能的亲信,那可就是愚蠢至极!
对待亲信可以给钱,不可给权——这就是项羽重用曹咎、司马欣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项羽究竟是怎样败亡的呢?
请看:四面楚歌。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9)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霸王惊心
垓下兵败
项羽垓下之战失败的原因,后人颇多议论,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是军心涣散——四面楚歌。
战国的楚地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黥布、刘贾,加上最终背叛项羽的大司马周殷,西楚国在南方的土地大多已被刘邦控制。刘邦利用汉军中的楚地士兵大唱楚歌,给项羽军团造成了楚地尽归汉军所占的假象,大大动摇了楚军的军心。
二是兵力悬殊——十万疲兵面对六十万诸侯合围。
当时双方兵力究竟如何呢?
汉军这面,韩信带了三十万大军;刘邦追赶项羽带有二十万大军;这两方面是五十万。彭越军团有多少人呢?汉二年四月刘邦打进彭城的时候,彭越当时就有三万士兵,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彭越军团至少应在三万之上。
南方战线有两股力量,一是黥布、刘贾的军团,二是刚刚被收编的楚大司马周殷的兵团。
上述几股力量的总兵力至少应当在六十万以上。
而此时项羽只有十万军队。
三是军粮匮乏——项羽因军粮匮乏而不得不同意中分鸿沟,此时,项羽军团的军粮更加困难。
败在哪里
项羽垓下之战失败的原因,后人颇多议论,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是军心涣散——四面楚歌。
战国的楚地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黥布、刘贾,加上最终背叛项羽的大司马周殷,西楚国在南方的土地大多已被刘邦控制。刘邦利用汉军中的楚地士兵大唱楚歌,给项羽军团造成了楚地尽归汉军所占的假象,大大动摇了楚军的军心。
二是兵力悬殊——十万疲兵面对六十万诸侯合围。
当时双方兵力究竟如何呢?
汉军这面,韩信带了三十万大军;刘邦追赶项羽带有二十万大军;这两方面是五十万。彭越军团有多少人呢?汉二年四月刘邦打进彭城的时候,彭越当时就有三万士兵,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彭越军团至少应在三万之上。
南方战线有两股力量,一是黥布、刘贾的军团,二是刚刚被收编的楚大司马周殷的兵团。
上述几股力量的总兵力至少应当在六十万以上。
而此时项羽只有十万军队。
三是军粮匮乏——项羽因军粮匮乏而不得不同意中分鸿沟,此时,项羽军团的军粮更加困难。
廿八壮士 五千追兵
陷入绝境
垓下兵败之后,项羽带领八百士兵向南突围。尽管汉兵有六十万之众,但是,项羽仍然带领八百骑兵向南突出重围,而且未被汉军发现,这也是一个奇迹。
直到天亮,汉军才发觉项羽已经逃亡,刘邦命他的骑兵司令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
等到项羽渡过淮河,随从的八百骑兵仅有一百多人跟了上来。
赶到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迷失了道路(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项羽向田边的一位老农问路,这位老农骗他说:“向左走”(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结果,左边是一大片沼泽地,战马陷入沼泽地跑不动,延误了行军时间,被汉军追了上来(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羽忙带兵向东,跑到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此时身边只剩下二十八名骑从,而身后汉军则有追兵五千。
决一死战
项羽知道已无法脱身。于是,他对身边的二十八名随从骑兵说:我起兵到今天已经八年,身经七十多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所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我从未打过败仗,于是便称霸于天下。然而我最终被困在这里,不是我不能打,是上天要亡我。今天我要决一死战,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冲破包围、斩杀汉将、砍倒汉军军旗。让你们知道: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不能打仗。
于是他将随从他的二十八位骑兵分为四队,从四个方向同时向山下冲,并且约定到山下后再会合为三队。无论是分为四队往下冲,还是会合为三队,项羽的目的都是为了不让汉军知道自己究竟在哪一队。项羽冲下山,随手斩杀一员汉将。汉军不知这三处哪一处有项羽,又分兵三处包围。项羽又冲了出去,再斩一员汉将,同时杀死汉兵几十人,再次聚集他的二十八骑,仅仅损失了两名骑兵。项羽问他的部下:怎么样?众骑兵都回答:果如大王所言。
这时,刘邦手下的一位骑兵将领杨喜追杀项羽,项羽瞪着眼冲杨喜大吼一声,杨喜连人带马都大吃一惊,一下子倒退了几里地。
韩信在历经磨难最终被刘邦拜为大将时,向刘邦谈到项羽时说项羽大吼一声,上千人都吓得瘫在地上。韩信在项羽手下当过郎中,因此,他很了解项羽的这一特点。杨喜连人带马被项羽大吼一声倒退几里地,自属当然。
东城之战,项羽以二十八名骑兵与刘邦的五千骑兵相周旋,充分表现了项羽的勇武过人。
项羽为什么要以二十八骑与五千汉军打这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呢?
项羽的目的是要证实自己的失败不是自己不能打(非战之罪),而是“天之亡我”。项羽直至此时仍满足于二十六位随从的“如大王言”。
自刎身亡 耻于起兵
不过江东
东城之战的“胜利”激发了项羽的勇气,原来“自度不得脱”的项羽又打算东渡乌江了。恰好,乌江亭长停船在岸,对项羽说:江东之地虽然不大,方圆有数千里,人口有几十万,足够称王了,希望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上来也没有船,无法渡江。
这时项羽却笑着说:上天要亡我,我还何必要渡江!何况我与八千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现在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即使江东的父老乡亲拥戴我,让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我难道心里没有愧疚吗?
项羽与一生爱笑的曹操相反,最爱发怒。但是,面对乌江亭长,项羽笑了。这悲凉的一笑之后,项羽就决定以死明志了。
于是,项羽对乌江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一位长者。我骑这马五年了,所当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杀了它,还是赠给你吧!他让跟随他的骑从都下马步行,拿着短兵器作战。项羽一个人又杀死汉兵上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伤。
此时,项羽正好看见汉兵中的一员骑将吕马童,便问: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原来是项羽的部下,后来投靠了刘邦,所以,项羽称他为“故人”。吕马童定睛一看,马上指给另一员骑将王翳说:这就是项王!
项羽说:我听说汉王用赏金千金、封邑万户悬赏我的头,我就为你做件好事吧。于是,自刎而死。
王翳砍下项羽的头,其余的人都涌上来争夺项羽的身体,导致自相残杀,死了几十个人。最后,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四个人各得到项羽尸体的一部分;五个人抢得的部分合起来,刚好是一具完整的尸体。
于是,这五个人同一天都被刘邦封为侯。
据《史记》的这段记载,项羽是乌江自刎而死。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认为:项羽不是死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此文写得非常扎实。但是,司马迁写项羽乌江自刎也自有其史源。
耻于起兵
项羽兵败垓下之时是否有逃亡意识?
应当有。
他选择了只带八百随从突围的行动,说明项羽最初是打算摆脱被歼垓下的命运的。
遭到“田父”欺骗后,项羽已经知道难以脱身了,因此,他要“快战”。
“快战”的胜利使项羽重新产生了东渡乌江的念头,但是,面对乌江亭长的渡船他又选择了不渡江。项羽时而东时而西,前后矛盾,左右摇摆,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
第一,天之亡我。
项羽乌江自刎前对乌江亭长说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天之亡我”是第一个原因。既然上天要我灭亡,我还要东渡乌江干嘛?
第二,耻于起兵。
唐人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认为:项羽应当东渡乌江,卷土重来,再与刘邦争夺天下,而不应当自刎乌江。
宋人王安石针锋相对地也写了一首《乌江亭》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认为:项羽兵败是大势已去,即使江东子弟还在,谁又愿意跟随项羽卷土重来呢?
唐人胡曾的《乌江》诗曰:“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胡曾的“争帝”说对项羽并不准确,项羽从未有过“争帝”的念头,项羽要的只是“霸王”的霸业,而不是帝王的帝业。但是,胡曾说项羽“耻向东吴再起兵”倒是独具慧眼。项羽不愿东渡乌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耻于再向东吴起兵。他自言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正是耻于起兵的明确表述。
汉四年,项羽二失成皋之后,与刘邦再次在荥阳对峙。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这说明项羽已经意识到“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是由他和刘邦两人争战不休造成的,因此,他要单独和刘邦决斗。项羽要和刘邦决斗的想法太幼稚,但是,他能够意识到为了自己当霸王而让天下百姓受苦太自私了,他的这种忏悔意识在刘邦身上是绝对看不到的。刘邦不惜牺牲自己的父亲、妻子、儿子、女儿,一定要做帝王,成就帝业,更不可能顾及天下百姓之苦了。项羽既然有此忏悔之心,他当然不愿再次兴兵与刘邦争夺天下,这将会再次扰动江东父老。因此,忏悔意识是项羽不愿东渡乌江再次兴兵的第三个原因。
琵琶一曲 十面埋伏
且听琵琶弹“埋伏”
在项羽的败亡之中,“十面埋伏”之说相当流行。今天一些写汉代的书还说韩信用“十面埋伏”打败了项羽。但是,这一说法并不见于《史记》《汉书》等正史的记载。
有关“十面埋伏”的记载有两个:
一是《前汉书平话》:“垓下聚兵百万,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里山前,信定十面埋伏,逼羽乌江自刎。”
《前汉书平话》今已失传,作者当是元人。
二是琶琶大曲。十面埋伏为琵琶曲,有些曲谱记载它的曲名为《淮阴平楚》或《楚汉》。今传《十面埋伏》分为十段: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
明人王猷定(1598~1662)《四照堂集》卷八《汤琵琶传》中已经有了和“十面埋伏”相似的记载,可知十六世纪之前,此曲已经在民间流行。
因此,历史上并不存在韩信用“十面埋伏”打败项羽之事。
我们刚刚讲过,项羽半夜突围时带了八百名随从,顺利突围,直到天亮,才被刘邦军团发现。如果真有所谓十面埋伏,项羽八百人又怎能逃了出来?
项羽最终是败在刘邦的战略包围之中。项羽本人所说的“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确实是实话,但是,局部战场的胜利无法改变整体战局的被动处境,项羽最终被军事上的被动局面所累,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失败。
冷眼高祖哭项王
项羽自杀之后,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以鲁公礼安葬了项羽,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项伯等四人还被封了侯。
刘邦确实很会做秀。汉二年他一出关,就接受他人的建议,为被项羽杀死的义帝举行葬礼,并且大哭了一场。从此,刘邦就处处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作为自己讨伐项羽的口号。与自己为敌数年的项羽一死,他又立即为项羽举行葬礼,还大哭了一场。
可是,《史记·汲郑列传》讲了件很有意思的小事:郑当时是汉武帝朝的一位正直的大臣,他的父亲郑君曾经是项羽手下的将军。项羽死后,郑君归了汉朝。后来刘邦下令,要求原属项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项羽,只能称他为“项籍”,既不许叫“项羽”,更不许称“项王”。汉代的习俗,直呼其名是非常不恭敬的;如果称其字“羽”,则要恭敬得多;如果称“项王”,那当然更尊敬了。
可是,郑当时的父亲郑君提到项羽,从不称“项籍”,要么称“项王”,要么称“项羽”。郑君这样做显然是坚守自己作为西楚国臣子的礼节,以表示自己不忘昔日的君臣之礼。
刘邦于是下令,凡是称项羽为“项籍”的原羽部下都升为大夫,而把坚持称“项羽”或“项王”的郑君一个人赶出了朝堂。
我们可以拿这件小事和刘邦为项羽举行隆重葬礼、为项羽大哭一事相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刘邦哭祭项羽的虚伪,以及他内心对项羽的忌恨和心胸的狭隘。
项羽的败亡是偶然还是必然?
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应当说,项羽政治上幼稚,军事上被动,性格上刚愎自用,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在看到历史的必然性时,也不能忘掉历史的偶然性。一个偶然性的细节,可能使成功者功败垂成,使失败者死里逃生。
刘邦与项羽之争中,最富有戏剧性的是彭城之战。当刘邦占领了彭城之后,每天饮酒高会,自以为胜券在握,万万没想到项羽突然从他未设防的彭城之西的萧县进攻,刘邦措手不及,五十六万大军半天就被项羽三万骑兵击溃。狼狈不堪的刘邦慌不择路,匆忙逃生。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如果《项羽本纪》的这个记载可以相信的话,刘邦在彭城之战中损失的兵力当有二十余万人。
战况如此凶险,刘邦如何脱险的呢?
偶然,纯属偶然!
被重重包围的刘邦正处在危难关头,突然来了一场沙尘暴,而且是正冲着楚军刮过来,楚军阵营立即大乱,刘邦趁此机会带了几十位贴身骑兵突围而去(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
这场沙尘暴来得太巧:一是正在刘邦危难之时刮起来了;二是直冲着楚军刮而不刮汉军。结果,楚军被刮得乱了阵脚,刘邦自然溜之大吉。
每读《史记》至此,都不禁暗想,天下真有这么巧的事吗?司马迁的《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又无其他史书可以参考,我们只能相信这是真的。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必然的,但是,历史发展的进程又往往充满了偶然性。刘邦此次彭城之战,本来已经是兵败被围,无以解脱,偏偏来了场沙尘暴,刘邦得以幸免于难。这种历史的偶然性真是让人费解。
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确实存在着某种不可知的偶然性。
刘邦虽然被一场沙尘暴救了下来,逃出了重围,可是他却无法摆脱后面的追兵,最终被项羽的追兵追了上来。刘邦之所以逃出重围,又被楚兵追上,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刘邦逃亡途中,巧遇其子——后来的惠帝刘盈与女儿——后来的鲁元公主;二是项羽剽悍的骑兵到底比刘邦的“板的”跑得快。刘邦路遇其儿子、女儿,自然不得不收留在车上,但是,这样一来,车速肯定降低了。刘邦为了活命,三番五次将儿子、女儿踹下车来。虽然刘邦如此“果敢”,但是,赶车的夏侯婴(滕公)还是坚持把刘邦的儿子、女儿救了出来,同时,项羽的追兵也追上来了。
被追上的刘邦怎么逃出来的呢?《史记·高祖本纪》没有写,但是,《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记述了这一过程。原来,丁公带兵在彭城之西追上刘邦之后,两军已经短兵相接了,情急之中,刘邦回过头来对丁公说:咱们两个英雄还要相互为难吗?丁公听后,放了刘邦,带兵回去(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丁公是季布的舅舅,季布是楚汉战争时期最守信用的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也是项羽手下的名将,也曾多次搞得刘邦非常狼狈,但是,季布始终忠于项羽。丁公作为季布的舅舅,私下放了刘邦,实属大错。刘邦也真是命大,一次彭城之战,先遇上一场沙尘暴,又遇上一个敢于徇私情放他一条生路的丁公。
这两场偶然性确实出乎意料,让人大跌眼镜。
后来,等到刘邦灭了项羽,季布逃亡为奴,丁公自以为有恩于刘邦,竟然去面见刘邦。刘邦见到丁公,立即将丁公抓起来,在军中游行示众,并告诫军中:丁公为项羽之臣,却对项羽不忠,使项羽失去天下的正是丁公。最终杀了丁公,让人们永远记着不要做丁公那样的人臣(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正如前文所言,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彭城之战丁公私放刘邦,刘邦是感激不尽;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他要提倡的主流舆论是忠诚。丁公正是因为不忠诚才使刘邦得以逃命,才使项羽又一次失去除掉刘邦的机会。
项羽的败亡是因为他的残暴吗?
项羽为人残暴是历史定论,没有谁否认项羽为人的残暴。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项羽的残暴与项羽的败亡有无关系?
项羽的残暴,最突出也最为人诟病的,是他屠杀秦降卒二十万,尽失秦民之心,终于导致他功败垂成。
在现实中国这块大地上,人们都认同这么一个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项羽坑杀秦降卒二十万,如此残暴,怎么可能得到天下的民心呢?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民心,他怎么可能成功呢?
如此层层推理,人们大多认为:项羽的残暴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是他失败的唯一原因。所以,讲项羽失败的原因如果不讲他的残暴,那就是放过了最重要的原因。
我不认同这么一种推理!
如果历史研究真的如此简单,那么历史研究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价值和魅力。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两句话并不错,因为这是历史的经验,我们可以找出许许多多的史实,证明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问题在于历史还有反证:项羽比秦始皇还残暴吗?
秦始皇以武力并吞六国,杀人无数,终成帝业;但是,从来没有人认为秦始皇杀人无数导致了秦始皇的败亡。我们至多能说,秦始皇的成功中已经蕴含着二世亡国的因素,但是,这类话太具有普遍性了。哪个开国皇帝不是在建国的成功中包蕴着日后数世、数十世败亡的因素呢?如果以此作为普遍真理,那么真理也太普遍了。
秦始皇生前的残暴,并未导致秦朝在秦始皇统治之时崩溃,所以,我们不能以此作为论定秦朝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贾谊《过秦论》中篇专论“二世之过”,贾谊认为,秦二世如果能够改变秦始皇的暴政,施仁政,完全可以挽狂澜于既倒,不至于迅速败亡。可见,秦始皇的残暴如果能在其继任人的手上加以改变,也可避免秦朝的败亡。
项羽与秦始皇的最大不同,在于他在四年之中就由人生的巅峰跌至谷底。因此,将残暴列为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值得斟酌。
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果我们作一点假设,探讨一下项羽失败的原因,就会发现,政治幼稚、军事被动对项羽的失败造成的影响,比项羽的残暴更为重要。
如果项羽政治上成熟一些(当然,一个政治成熟的人不会像项羽一样残暴),他至少有三次可以消灭刘邦的机会:
第一,项羽入关。
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挟巨鹿之战胜利之威,进兵函谷关,却遭到刘邦兵团的阻击——不准入关。如果此时项羽认识到秦朝的灭亡是刘邦、项羽相互关系的历史拐点,那么,项羽就有了一个消灭刘邦集团的最佳借口——不准入关。以项羽此时的军力和威望,可一鼓作气彻底解决刘邦集团。
第二,鸿门宴上。
刘邦必须来鸿门赴宴,以便给项羽一个说法、解释,这使刘邦面临两难的处境:不来解释,会招致毁灭性的军事打击;来解释,有可能遇害。二害相衡取其轻,刘邦必来!
刘邦带领一百多个随从来鸿门赴宴,岂不是项羽除掉刘邦的最佳时期?
第三,出兵关中。
汉元年八月,刘邦在接受项羽分封后回到汉中仅仅三个月,就出兵关中,三秦王中除了雍王章邯还坚守在废丘外,司马欣、董翳都投降刘邦。章邯坚守废丘,整整坚持了十个月。章邯这十个月在等什么?他时时刻刻在等项羽!如果此时项羽出兵关中,与章邯里应外合,趁刘邦在关中立足未稳,至少可以将刘邦逐出关中,赶回汉中,甚至有可能一举消灭刘邦集团。但是,项羽此时仍然没有认清刘邦是他称霸天下的最大敌手,置刘邦于不顾,而出兵齐地,深陷齐地不可自拔,给刘邦以可乘之机,使其巩固了关中之地,举兵东进,占领彭城,引发了彭城之战。
这三次机会,项羽如果能把握住其中的任何一次,刘邦、项羽的历史都可以重写。
项羽是楚汉战争时期最出色的两大军事家(项羽、韩信)之一,但是,项羽在楚汉战争中最大的败笔,恰恰是军事上太缺乏战略眼光。如果项羽在刘邦派韩信经营北方战线之前,及早开辟北方战场;如果项羽在韩信开辟北方战场之初,就精心应对北方战场,那么,刘邦就不可能最终在战略上形成对项羽的包围,项羽最终也不会因为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
项羽在军事上缺乏战略眼光,对项羽的最终失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把项羽的政治失误和军事失误与项羽的残暴相比较,就应当承认,项羽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残暴。
我们在理论上都承认这样一个真理:失人心者失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但是,我们在楚汉战争的现实中却看到了另一个“真理”:残暴并非是项羽失败最重要的原因,至少与政治幼稚、军事被动二者相比是如此。
为什么我们承认的真理在楚汉战争中就不灵了呢?
第一,残暴的滞后作用。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的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民心发挥作用得有一个过程。换句话说,一个统治者的残暴为天下苍生所认识,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项羽的残暴表现得最集中的是两种情况,一是坑灭秦朝降军,二是对久攻不克之地的屠城。前者虽然引发了关中父老的仇恨,但对于天下苍生来说,屠杀秦军毕竟是让他们感到快慰的事;后者虽然令人发指,但这并不是项羽的常态。毕竟,激怒项羽,使他以屠城的方式来发泄内心怨恨的情况,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大多数天下苍生认识到项羽的残暴,必然会有一个过程。像残暴一类丧失民心的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它不可能那么快地发挥作用。
从秦始皇的残暴到秦朝的灭亡,中间经历了十五年的时间;而且,在始皇死后,二世仍然继续施行暴政。这样,民心的向背才起了作用。
第二,政治、军事的直接作用。
和民心的滞后作用不同,政治、军事上的举措,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呈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如果项羽入关以后就集中力量以军事手段解决刘邦集团,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立斩刘邦,这种举措片刻之间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在《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的系列讲座中,并没有把项羽的残暴作为项羽败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是把项羽的政治幼稚和军事被动作为项羽失败的两大主要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
但是,提到项羽的失败,为什么总会让人想到项羽的残暴呢?
我们太喜欢重复我们已知的真理(包括民心得失与天下得失的关系),我们太喜欢以我们知道的真理来解释历史现象。既然项羽已经失败了,既然他为人非常残暴,那么,残暴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首选的项羽败亡之因。
历史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真理并不是万能的,真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解读历史现象的最好方法是具体分析。
项羽嗜杀,为人残暴,尤其是屠城一事最为后人诟病。但是,人们只记住了项羽屠城,似乎忘记了刘邦也有屠城的记录。《史记·高祖本纪》载:“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这条历史文献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刘邦和项羽曾经联手屠城。对于这条文献记载,人们好像得了集体失忆症一样,都淡忘了。
屠城是一种发泄,更是一种威慑;但是,屠城的残酷历来受到人们的严厉谴责。
刘邦不仅在反秦之战中有屠城的记录,而且在诛杀项羽之后也曾经想屠城以泄愤。
项羽自杀之后,西楚诸地都向刘邦投降了,唯有鲁地不降。刘邦闻讯,最初想率天下大军屠灭鲁地(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后来却又改变了态度。
刘邦对项羽从来都是一路追杀,绝不留情;即使鸿沟议和项羽释放了太公与吕雉等人质,刘邦也不顾信义,撕毁协议,追杀项羽。为什么鲁地为项羽坚守,刘邦却改变屠灭鲁地的初衷呢?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刘邦灭项之后,清醒地知道自己已经大功告成,就要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了。此时的刘邦已经在考虑“后项羽时代”的舆论主旋律了。
项羽的败亡宣告了刘邦称帝的开始,面对这么一个新时代,在舆论宣传上提倡什么,是刘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刘邦经过慎重思考,深知自己必须提倡忠诚,只有忠诚才能使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不再遭遇诸侯割据、天下分崩的惨祸。要提倡忠诚,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项羽最初被义帝封为鲁公,鲁地百姓为项羽坚守城池,正是忠诚于鲁公的表现。刘邦不能让自己一时的冲动,破坏了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主流舆论;楚地皆降、唯鲁不降引发的怒气,不能不服从于倡导忠诚的舆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