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2:01:07


在和大家交流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两个小案例:
(一)女儿:初中三年级学生;母亲:43岁。女儿与母亲关系产生了危机。用父亲的话说, 我女儿本来是一个很乖的孩子,除了学习让家里操点心,其他方面都很好。上了初中以后,开始迷恋歌星,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娘俩一说话,特别是一提起学习的事儿,不是妈妈摔摔打打,就是女儿把房门砰地一关不出来,有时干脆连饭也不吃了。看到家里这个样子我心里特别着急,我经常跟女儿探讨这样值不值得。有一次谈话后,女儿是好多了。吃饭时,还主动提起了期中考试的事,说:“爸,妈,这回考试别的还行,就是物理考得不太好。”谁知,这话刚开个头,她妈那边就火了,“没考好,多少分?” “没及格。”“没及格,你就及格不了!”女儿强压住火,她妈在那边却越说越来劲儿,什么“整天跟个没事儿人似的”,“就知道喜欢那些没用的”……女儿一气之下,把饭碗给摔了。结果她妈照着女儿就是一巴掌,女儿也不示弱,两人就撕巴起来了……
(二)去年中考前夕,我的一位女友跟我提起他的儿子,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认为她的儿子简直不可救药。马上就要中考了,现在居然还有时间上网,你说他一句,他有八句话顶你,母子关系十分紧张。那天我见到了他儿子,这个我看着长大的大男孩和我女儿同在一个学校,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见到我也是满肚子的委屈:“我妈总是和我过不去,没有她不管的事,你要和她讲理准得挨骂,简直就是一个老更”。“老更”一词,我就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听说的。
从以上两个小案例可以看出,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着母女或母子之间对立的现象,这些看似平常的矛盾冲突,其实就是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与家长之间的一种碰撞。如果我们做家长的能够掌握一点心理学的知识,这些问题也就相对容易解决了。
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青春期普遍提前,加之越来越多的夫妇实行晚婚晚育,因此,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母亲也大约在40岁左右。我们知道女性的更年期一般都发生在45岁-55岁之间,40岁就进入更年期应该说是个别现象,不带有普遍性。而青春期孩子的年龄一般在12岁~18岁之间,他们的父母也就是40出头,基本还没有进入更年期。孩子们之所以提前给家长戴上更年期的帽子,就是因为妈妈们管得多、管得宽、管得细,尤其是爱唠叨,总之爱跟孩子们较劲,招致了孩子们的逆反。但毕竟是妈妈、是长辈,孩子们只好无奈地说一句“我妈她更年期,特烦”!那么既然孩子提前给我们戴上了“老更” 的帽子,而且这种现象又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在此我也就对我们这些所谓的更年期的妈妈们说一句:请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那么到底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又有哪些特点呢?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发展是非常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所以又称为“困难期”、“危险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感情便会产生矛盾,一方面不希望依赖父母,想从父母的庇护中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对父母存在习惯性的依赖。这种矛盾的感情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同时,由于身体发育,精力过剩,情绪容易激动,心理上的攻击性也随之增强。如果在学校的学习,和与同学老师交往方面比较顺利,自我得到肯定,那么这种矛盾和攻击性就容易得到化解。相反,当孩子受到挫折时,自尊心丧失,攻击性得不到化解,就会不自觉地寻觅发泄的对象。而最容易找到的发泄对象就是她所依赖的父母。如果母亲正处于更年期,也是情绪不稳定的话,矛盾就很容易产生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现在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就是我和孩子的关系一直像好朋友一样。每逢有人对我说与孩子处理不好关系,我就总是好为人师地告诉人家要先做孩子的朋友,不要做他们不喜欢的事等等。别人听我这么说,又看见我总是和女儿一副情同手足的亲热状,便十分羡慕,还时不时地向我请教。因为我也是母亲,也处在所谓更年期这个特殊的时期,所以我愿意把我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帮助像我一样的母亲从理论上和一些生活实例中认清这一事实,正确对待青春期孩子的一些行为特点,帮助自己的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一)用心去理解你的孩子
我经常听到一些中学生说自己的妈妈不理解自己,而我们的妈妈也总是委屈地说,孩子是我生的,我怎么会不理解呢?应该说当今我们所说的“理解”已经进入了一个较深的境界,它包含了解、接纳、宽容及换位思考等等诸多内容,而我认为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了解”,了解对方的想法,了解对方的心理,了解对方的苦衷,了解对方的要求等等,真正了解了,理解会油然而生。
我女儿初二下学期有一段时间,不知为什么总是情绪不高,每天放学回家后就径直钻进自己的房间,有时门上还贴张纸条:请勿打扰!当时我想我对她那么关心,她怎么还把我拒之门外呢?有一次,我在她高兴的时候问她,女儿是不是对妈妈有什么意见啊,为什么最近总是有意避开我?她立刻反问我:“说了有什么用,什么事都是你说了算,你能听我的吗?”那段时间在女儿要不要学画画的问题上我一直和她争论不休,听老师说她上课经常画卡通画,她自己也承认有时控制不住自己,常常是心里想画完这张就好好听课,结果一节课什么也没听清。我非常担心她学画画会耽误学习,所以迟迟没有答应。可女儿给我的理由是:我想考美术学院,将来工作也从事美术设计。听了女儿的一顿抢白,我感觉自己是有些理亏,我承认是我干涉过多了,经过反思,我尊重了女儿的选择。但毕竟这是女儿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于是我们全家一起进行了一次认真商讨,女儿谈了自己的打算,我们负责帮她找画室,就这样孩子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成长目标。
这件事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培养孩子的目的,在于让你的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像教育学家孙云晓所说的:“正确评估自己,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快乐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我们有很多家长,也像我一开始一样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像我在开头提到的我那位女友,他的儿子电脑玩的特棒,还在市中学生电脑比赛中拿过奖。他说进军“硅谷”是他一生的梦想。而她的妈妈在单位是一个处长,可以说事业有成。她对儿子的要求就特别高,经常训斥儿子: “你看人家考90多分,你才考80分;谁谁都进前五名了,你才10几名,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她儿子也毫不示弱:“你总是要求我名列前茅,并且说为我好,那你怎么就不努努力也当个局长呢!” 妈妈顿时哑口无言,聪明的孩子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仔细想想,生活中不就是这样: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何必非要同人家比!他家有什么和你家没关系,所以我们当妈妈的,要放下长辈的尊严,从了解孩子入手,真正了解了,才能理解,有了理解,才能达成相互的谅解,在沟通与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也许会收到家长舒心,孩子满意的效果。
(二)正确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
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性交往并非“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是学习文化知识。还包括身体的发育、社会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智力的进步、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学习主要涉及智力的发展,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如果你的孩子整天只知道学习,而不关注人的情感和日常生活,那么你的孩子也许是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人。因为情感生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情感发展是青春期孩子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母亲不但不能漠视或压抑孩子的情感生活,相反,应该认真地关心、尊重、激发他们充沛而又美好的情感生活。
女儿今年18岁了,这一年我感觉她最大的变化就是爱美了,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形象了,每当穿上新衣服总是对着镜子照个不停。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了解了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的普遍特点,他们与异性交往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谈恋爱。即使是一对一的男女约会,也不能与恋爱划等号。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可能是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甚至可能是讨论怎样让友谊长存。然而青春期的孩子毕竟还不够成熟,容易冲动,因此我就适时引导我的女儿正确对待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情感问题。
去年暑假期间我偶然看见一个电视节目预告,《面对面》主持人王志将针对中学生早恋问题访谈知心姐姐——卢勤。我邀请女儿和我一起收看。卢勤在节目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认识一位父亲,他处理儿子的异性交往问题就非常智慧。这位父亲是河南某县教育局长,儿子是中学生。有一天,儿子跟父亲说,爸,本人看上一个女生,漂亮、智慧、学习也好,我能跟她结婚吗?父亲说:“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儿子自豪地说:“她也看上我了。”“那很好,你能被一个女生看中,说明你很了不起;你能看中一个女生,说明你的眼界开阔了,如果你将来想在县里发展,你就跟她继续交往下去;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将来就应该在市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省里发展,你应该到省里解决问题;如果你想到北京发展,你应该到北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在世界发展,你应该出国解决这个问题。”儿子听了说:“那我就等等再说吧。”这位聪明的父亲用幽默的方式,给儿子一个重要的人生忠告。
与其把孩子封闭起来,控制他们与异性交往,不如打开大门,让孩子在广泛的交往中学会与人沟通。有的专家提出把“早恋”变成“早炼”,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就像大禹治水一样,“疏”比“堵”效果会更好些。
(三)心灵的成长需要适度的宣泄
每个人心中都会产生不满,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这样。不满情绪要有发泄的渠道,就如同气球,只充气不放气,迟早会爆炸。人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绪渲泄出去,同样会爆发。
我女儿在北京备考期间曾经和一位管理学生宿舍的老师发生过一次口角。那天晚上九点多钟女儿突然情绪很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和杜老师吵架了。按照一般的教育习惯晚辈和长辈吵架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然而那天我却对女儿说:“那一定会有你自己的理由”。于是女儿给我讲述了前几天她和同学以及杜老师一起去杭州参加考试所发生的事情。由于老师的误解以为我们杭州的亲属会送我女儿回北京,在没有询问孩子的情况下,就领着大部分同学返京了,女儿买火车票的钱也被老师带走了。结果那天我女儿和亲属借钱买的火车票,一个人乘夜车从杭州回到北京。说来也巧,回北京第二天就赶上杜老师经营的房子到期需要重新调换住房,我女儿也没和老师打招呼就搬到别处去了。当孩子搬完家要求老师退还房租时,老师以没到租期为由说什么也不给退,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而且双方严辞都很过激。那时候孩子一个人去北京已经三个多月了,无依无靠,我知道这时孩子多么需要妈妈的理解与支持啊!我没有对吵架的是非进行评价,只是说:“好女儿,妈妈没在身边让你受委屈了”。我的话刚说完,电话那边的女儿已经是泣不成声了。我们聊了近一个小时,后来女儿承认杜老师早上经常给他们煮粥吃,为节省时间还经常帮助他们买一些生活用品,借他们用洗衣机等等。况且那天自己事前也没主动跟老师说跟大家一起回去。
第二天,也是晚上九点多我收到了女儿发来的一条长长的短信:“妈,一切OK了,房租退了一百六十多,乱七八糟加起来又扣了六十多,这次大家都挺心平气和的。我们搬画家村儿去了,这是现代化的农村,叫索家村,里面全是马老师一样的大师级人物,可好了。我今天画的素描和色彩都超有感觉,是到现在为止最好的,等你和我爸来了给你们看。”感受到了女儿晴朗的心情,我悬了24小时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有想法而又很不成熟的时期,最爱发表看法而又不容易准确的时期,是做事最容易冲动,而又需要有人理解、有人解惑的时期。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宣泄,需要释放,而“说”出来就是一种释放,释放出来就会减轻心灵上的“郁结”。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很多家长求助于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其实在我看来,当妈妈如果能成为孩子心里话的忠实听众,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那孩子会少走许多弯路,会平安度过青春期,那才是孩子的幸运!我女儿愿意把心中的秘密告诉我。是因为我了解孩子,愿意去聆听孩子的心声。有些更年期的妈妈常常把听的义务强加给孩子,把“说”的权利留给了自己。说自己的苦心;说自己的希望;说自己的要求;说自己孩子的缺点,说别人孩子的优点;说孩子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说多了就是孩子们听腻了的“唠叨”,而孩子们只有当听众的资格。那么当孩子真的在外面受到挫折甚至委屈也不愿寻求你的帮助。慢慢的孩子的心就和我们形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屏障。外交部长李肇星一次作客一家网站,一个网民调侃说:“李部长,您的才华我们很佩服,但您的长相我们不敢恭维。”李肇星部长幽默地说:“我妈不这样认为!”这个回答真棒,他道出了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孩子们每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当孩子对你说出在家长看来比较幼稚的一些想法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对家长的厌烦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举动。
(四)鼓励是树立孩子自信心的良药
表扬和鼓励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往往一句很普通的表扬对我们成年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化成了一种动力,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希望。
一次我偶然在《读者》上读到一则小故事: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她不懂英语,根本看不懂儿子的作业,可是每次儿子把作业拿回来让她看,她都说:“棒极了!”然后小心异异地挂在客厅的墙壁上。客人来了,她总要很自豪地玄耀:“瞧,我儿子写得多棒!”其实儿子写得并不太好,可客人见主人这么说,便连连点头附合:“不错,不错,真是不错!”儿子受到鼓励,心想:“我明天还要比今天写得更好!”于是,他的作业一天比一天写得好,学习成绩也一天比一天提高,后来这个孩子终于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成长为一个杰出人物。
过去我在这方面就有很多欠缺,一是对孩子批评多、表扬少;二是总爱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孩子比,比来比去孩子很反感。我女儿刚开始学画画时每天快乐得像只小鸟。可是有一次放学回家自己却在那闷闷不乐好长时间,我一问原来是他们画室有两个同学背地里偷偷议论:“她要是能考上中央美院附中,是人都能考上”。要是在过去我很可能会说,你本来就不行嘛,你才学几天就想考最高学府?可读了这个小故事我受到了很大启发。那天我就问她,你同学说的对吗?她说:“也对,我刚学是没有他们画得好”。“那你该怎么办?” “我一定要努力超过他们。”我高兴地说:“我女儿就是有志气!来把你所有的画拿出来让爸妈欣赏一下”。那时我女儿学画画也就三、四个月时间,这一比较我们发现女儿的进步真是太大了。我帮她选了几张画挂在墙上,也学着那位俄罗斯母亲的样子说:“瞧,我女儿画得多棒啊!”
从那时起,我女儿几天一个小进步,几个月一次大进步。到了去年五月份,孩子正式参加了中央美院附中的考试,按一般规律,考附中至少要有3年左右的专业课学习时间,而我女儿满打满算才学习了一年半时间,结果仅以0.6分之差与附中失之交臂。虽然这个结果有些遗憾,但孩子无论是画技还是对艺术的欣赏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她对自己的未来也更有信心了,我也从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孩子在快乐的成长。
(五)教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应该给他们宽松的余地,绝不要管的死死的,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事情。然而我们很多妈妈就是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孩子一回家马上就替孩子安排这安排那。作为孩子来说,一天在学校学了很多的知识,已经非常疲劳了,他回来也应该放松一下。如果家长再说你该学习了,该做作业了等等,孩子的独立性就很难建立起来,时间久了,不但不能管理自己,还可能表现出非常强烈的逆反心理。
我一位朋友的女儿上高三。她的女儿向我诉苦说:“去年暑期期末考试结束那天,她本想上街买几张影碟回家看看,可她妈一个电话就把她喊了回来。回到家妈妈接着说:“你是下午休息晚上学习,还是下午学习晚上休息?”孩子难过地说:“我在家根本没有自由,每天都在妈妈的管制和安排下生活,感到很压抑。”而她的妈妈也是满肚子的道理:“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这时间我们耽误不起啊!”试想如果我们在单位总是在领导指手画脚的安排下工作,我们的心情能好吗,心情不好又怎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是小孩,到了青春期就不完全是小孩了,他们已经走向青春即将要走向成人了,就希望家长把他们当作一个成人看待,而家长越是把孩子当成人看待,他就越容易社会化,就越能够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成为真正的成人。
我女儿以前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早晨懒得起床。很多时候我早上一边急忙做饭一边喊她起床,可她总是嘴上答应身子不动,我实在急了就从被窝里把她拉出来,常常是弄得我们俩都很不愉快。后来我就想,孩子越来越大了,我不能总这么跟着你啊,那天我就对她说:“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谁的事情谁应该自己负责。我拿钱你自己买一个自己喜欢的闹钟,以后就让闹钟叫你起床吧。”她很高兴地同意了,开始几天效果果然很好。可是有一天早上闹钟响过很久她还没有起来,饭菜快凉了还是不见动静,她爸爸忍不住想进屋看看,我坚持不让。因为我知道,孩子对父母耍赖,可是不敢对老师耍赖。今天我也豁出去让老师批评她一顿,好让她记住这个教训。快到8点的时候女儿哭唧唧地冲出屋子埋怨我们为什么不喊她,我心安理得地说:“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干嘛怨我们啊?”从那以后女儿上学再也没有因为晚起床而迟到过。后来她还把这件事写在了一篇作文里,并且作为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诵。
还有一件事,就是从小学开始我就按月给孩子零花钱,目的就是让她早日学会怎么理财。事先我们说好,每月30元可以由孩子自由支配,节约不退,花冒了不补。有一年夏天她自己到超市买了一瓶冰红茶饮料粉,一下子就花掉了12元5角。可是饮料粉冲出的冰红茶和瓶装的味道有很大区别,她感觉花了冤枉钱非常后悔,于是就磨我能不能再给她补助10元钱。我想,孩子就是在各种各样的体验中长大的,既然我们代替不了孩子成长,当然也就不能代替孩子对各种事物的体验。于是我硬是狠狠心没有给她,让她自己承担了这个结果。
其实,孩子很多事情包括生活、学习、交友等等,只要家长引导好了,你越是放手他们就会越自律,自己越是能管理好自己。反之孩子的心理可能会永远处在一种被动状态,他的心理社会化就相当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理发育虽然很快,可是心理发育却很迟缓,将来到社会上就会很不适应,所以我们当妈妈的要很好地尊重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的自理能力。当然有的时候,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可能还很不成熟,甚至非常可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和孩子共同探讨这些想法和做法究竟不利在什么地方,使孩子在一个又一个的体验中感悟到自己应该怎样去做,这样孩子才能逐渐成熟起来。
最后我也希望我们的家长都能学一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的母亲更应该多了解一点有关青春期孩子的一些特点,那么在孩子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你就会把这些问题看成是心理问题,是生理发育问题,是成长中一时的过程性问题,而不是一下把孩子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做到了,那么我们的孩子就很可能会比较顺利度过这个非常时期,那么当孩子长大以后,也一定会感激父母在青春期这个特别时候,赠与他的这份非常宝贵的人生财富。作者:心情酒吧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