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改革遇到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35:09
发布时间:2010-03-13 文章来源:投稿 文章作者:李水山
为什么改革遇到阻力?因为有很多人已经不欣赏。
30多年前的1978年,为什么改革开放那么深入人心?那时除了极少数文革后期的当权者外,老干部、知识分子、就是曾经积极投身于文革的年轻一代,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成为扎根农村的下乡知情,看不到未来和希望,也都心灰意冷。工人、农民、士兵,即使是极少数革委会成员也都被“越穷越革命”、“越革命越穷”折腾得没有什么动力,可以说99%的人们都对改革和开放抱有了新的希望和期待,这就是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而内在的动力。的确,改革开放,使亿万人民最大限度地得到了物质利益和精神、思想上的充实和满足,期待指数和幸福指数陡然提升。物质和精神上的期待和冲动,就是改革开放的巨大内在动力。
如今,还有这种内在动力吗?领导干部需要持续稳定的发展,改革、建设和稳定发展,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冒然“改革”而失去广大群众的热情和支持,是最不希望看到的。而中产阶级在我国还很有限,他们最担心的是社会折腾和动荡,逐渐沦落为弱势群体,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大多数边缘、弱势群体更担忧少数人的不断、无序、重复的“改革”,直接冲击和剥夺他们仅有的一点利益和生存基础。曾经为改革开放冲锋陷阵过的中流砥柱们,也大都年迈力衰,也希望相对稳定。年轻人,能看到的希望空间并不大。
在这样的现实的国情下,改革开放的名声大不如前,如何继续走下去?随之出现了“统筹协调发展”优于“改革开放”的理论雏形,更准确地说是科学的发展观。如何保护好改革开放前驱者和功勋者的实际利益,不断扩展中产阶级的队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更有坚实基础,依此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持续期待和热情,注入持续发展的新愿望和新动力?这个课题的确很艰难。
因此说,“摸着石头过河”有道理,如今还有一个说法: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通过短暂的阵痛获得更长远的实际利益,尽可能缩短这个周期,这里最不可取的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基础和已经给与的生活福利空间再被剥夺,这里最容易出现的空挡和漏洞就是少数人借以改革之名,满足私利,冲击大多数人基本生存根基。国家政策不能有不同标准,如让老百姓买车,却有人继续乱用公车;让老百姓买房,一边还有部门继续搞福利建房和分房。还有各行各业的潜规则,需要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