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帖始祖:《淳化阁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3:45:27


(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圣旨模勒上石”)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晋太尉庚元亮书·宋拓本)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梁尚书王筠书·宋拓本)
《淳化阁帖》,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
《淳化阁帖》收录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
2003年,上海博物馆于从海外购归宋拓本《淳化阁帖》第四、六、七、八卷,是目前已知的硕果仅存的原刻拓本。
又,明代,朱元璋十四子(甘肃王朱模)尚藏一部《淳化阁帖》。明万历四十三年,甘肃王后裔宪王绅荛令温如王、张应昭,以此本作为祖本,用陕西富山石料重又摹刻石上,刻成后存于兰州藩属之内,人称肃府本或兰本《淳化阁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