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学习共同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9:01:19
认识“网络学习共同体”
作者:张建伟 清华大学电化教育中心 北京 100084
“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
一个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比如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而在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中,学习共同体必须经过有意识的设计才能形成。由于缺少与学习者面对面的接触,网络教学中的教师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在与各个身处异地的学习者进行沟通交流,这会减低学习者对学习共同体的认同和投入程度。
学习共同体具有两种基本功能:
(1)社会强化: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而这一点在远程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它有利于降低远程教育的中途辍学比率。
(2)信息交流:学习者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学习共同体可以为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学术性支持,认知性支持和人际性支持:
学术性支持:是指学科专家介入教学中,和学习者讨论交流,对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如提供实例,个案和战士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将使学生超越教师的界限,超越所接触的现成信息,进一步与真实世界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提高所获得的知识的灵活性。
认知性支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运用网络通讯工具,围绕学习主题与他人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每个学习者都与其它学习者分享自己的见解,同时又接受其他人的影响,丰富,扩充自己的知识。研究表明,给予计算机的交流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得和应用,促进学习者学习和反思活动的深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以及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
人际性支持:是指针对学习者面临的一些困难和压力,学习这彼此之间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感受,相互提出建议。通过这种人际沟通,学习这可以体验到彼此的接纳和支持,从而增加克服困难,投入学习的动力。
设计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一般要考虑以下问题。
(一)学习主题的确定与学习资源的准备
学习共同体是在共享性的、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教学设计者要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任务,以便:(1)使学习者感到问题的意义及挑战性,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2)不同学习者可能会对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思路,从而具有讨论交流的必要;(3)可以将任务分成若干侧面,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4)作为活动的结果,各个学习小组能够提交一份“产品”或“作品”,进行相互交流[9][5]。以课题或总是中为基础的探索性学习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学设计者要对所设计的各种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其中所涉及到的具体侧面和变量,决定评价学习结果的标准。
另外,围绕所确定的学习主题和任务,我们还需要设计、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应尽量避免采用简单信息传递的模式,而应以超媒体的形式提供各种开放的相关资源,从而鼓励学习者对信息的搜索、选择、评价和综合,鼓励沉浸式的合作交流[10]。这种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材料、相关知识库、原始数据库(内容或其超链接)等,还可以将学习者所积累下来的与本任务有关的作品、个人主页、反思日记等连接到网站上。
(二)共同体成员的组织
首先,要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而且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在学习的开始,可以让每个学习者写一份自我介绍,通过邮件列表发送给全体成员。每个学习者还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附上自己的照片以及具体的个人资料。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安排一些面对面的实际活动,从而增强交流的真实感。另外,要鼓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求且、相互提供帮助,而不只是把自己的问题发给老师,这样更能使学习者感受到共同体对于自己的价值。
其次,要根据学习任务及学习者的特点选择一定的组织方式,比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个学习小组安排一个组长,负责协调本小组的活动,报告小组的进展情况,在网站水平上,安排课题负责教师、学科专家、若干辅导员以及技术支持人员等。另外,最好能将网络教学与原有的教学机构衔接起来,使网上学生与在校学生在活动组织上具有一致性。
(三)交互过程及其监控调节
教师要围绕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展开与学习者的交互活动,同时要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活动,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教师要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提出问题,提出所要完成的作业,提供有关的个案研究及实际例子,从而激发他们的信息搜索、分析和综合等高水平思维活动。另外,教师要设计具体的协作任务,引发学习者的合作性的问题解决活动。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网络环境下可以采用的交互活动模式。比如,Riel[11]提出了“学习圈”(Learning Circles)模式,若干个处于不同地方的教学班在一个学其中联合完成某个课程的学习,其过程包括:形成“学习圈”,笄所要进行的课题(Projects),交流与此课题有关的活动结果,发表作品,以及对整个过程的评价等。Harris[12]设计了“远程协作课题”(Tele-colaborative Projects)模式,其中涉及到16种不同的具体活动形式,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人际交流、信息搜集和问题解决。另外,Levin et al.[13]提出了“远程师徒制教学”(Teaching Teleapprenticeships),Bell & Davis[14]设计了基于网络的“知识整合环境”(Knowledg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无论采用何种活动方式,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其大致活动过程,明白自己在各个环节上的主要任务。
另外,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根据学习者交流、提交的内容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进展情况,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将过程性评价与最终的学业成绩联系起来。而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及个人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9]。这种评价和监控对于维持高水平的交互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四)交互工具的设计
为支持学习共同体持续的交流协作活动,教学设计者需要为他们提供有力的交互工具,这包括界面友好的沟通工具(如电子邮件、功能不同的BBS、聊天室、有声聊天工具、争论论坛、意见投票等)、协作工具(如角色扮演工具、虚拟白板,应用软件共享等)、个人主页空间、追踪评价工具(如电子档案夹[15]等)。设计适于不同年龄学习者的功能强大的交互工具是教育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
网络不应只是用来延伸传统教学,而应成为改革传统教学的有力工具。尤其是,我们应该利用网络帮助学习者在充分的沟通、协作中实现高水平思维和深层理解,促进积极主动的社会性知识建构。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基于网络的社会性知识建构还知之甚少[15],尚需对此做更深入的研究。
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一)给成员以归属感和安全感
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由于不能和其他学习者以及助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缺少情感的感染,容易产生孤寂的感觉,友情缺少、孤独感强,影响情绪、情感的发展,同时也会削弱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效果。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应做到让学习者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1、给成员以归属感
共同体成员时刻感受到自己属于这个团体,时刻与团体在一起,与团体中其他成员一起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体成员之间建立友好的相互依赖的感情,在学习者之间建立的一种联系,使得他们欣赏他人,并期盼着与他人共渡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共同体允许学习者相互挑战和相互帮助。学习者需要感受到相互联系的意义,感觉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部分,包括在群体当中。相反,缺乏这种联系,可能会影响学习者应对学习的能力。没能参与到共同体当中,可能会导致孤独感、低自尊、孤立、低学习动机,最终会导致较低的学习成绩和中途挫学。
2、给成员以安全感
团体中各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信任,这种感情代表共同体成员对其他成员有信心,并且愿意依赖于他们的一种意愿。他们认为共同体中的其他学习者的话具有可信性,是值得依赖的,并且学习者都由衷希望其他成员能够快乐,愿意帮助其他成员。由于信任,成员拥有一种安全感,愿意暴露他们学习上的缺陷,并感到其他成员会做出支持性的反应。如果没有了信任,将主要是教学者在出席和发言,学习将变得很正式和僵化,不能形成一种开放交流的环境,不能发扬学习者之间的建设性的交互,以满足他们学习新的观点和思想的需要。在整个网络学习环境中,各成员应相互帮助和合作,能够开放自由的运用网络手段进行交流,不担心受到指责、嘲笑以及没有建设性的批评,学习共同体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
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是建立具有凝聚力的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身的个性文化价值体系,群体的共同文化价值是群体成员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为归属的基础;是保证一个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并取得成功的保证。在学习共同体中,各成员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遵守相同的规则,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和偏好。这种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是学习共同体的粘合剂,它对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强烈的感召作用和凝聚作用。
共同体的文化主要起着规范作用和比较评价作用。
我们知道人一般都有一种趋同心态与多数人的观念协调,否则会产生一种孤独和失落感。在网络中也一样,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整个共同体团结合作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比任何有形物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如果共同体能够坚持把认同共同体文化规范的行为称之为是正当,并加以奖赏;把排斥、违**同体文化规范的行为称之为越轨,并加以处罚,那么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对共同体成员个体行为的规范作用和调节作用,从而保证了共同体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在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除了要遵守实体共同体所要遵守的规则,还要遵守网络规则和网络礼仪。
文化规范标准的形成,一方面规范着共同体成员的行为,一方面也成为共同体中的个体借以评价自己的标淮和原则的出发点。在共同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者以共同体的文化规范的标准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对自己的行为中不符合共同体文化规范的部分做出调整以适应群体的要求,从而使共同体的文化价值观念内化为他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共同体文化价值的平衡,必须以承认共同体个体成员都有相对的独立和自主性为前提,尊重每个个体自我价值的需要,支持和鼓励每个个体充实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格尊严。每个学习者都存有一种防止自己在共同体中的地位不为共同体体所承认的心理,因此,对共同体的评价是极为关注的。
(三)交互性是其主要特征
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不断交互的过程。穆尔(Moore,美国)提出“三类相互作用”理论,即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依据交互的对象、交互的内容以及知识的获取,将交互划分为人际交互、与学习系统交互和自我交互。人际交互通常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在网络学习环境基础之上的人际交互有利于协作学习的开展。交互可以促进各成员间信息的交流,学习者可以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和经验,使学习者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知道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促使他们进行反思,对某些问题达到共识,并且这种交互也会促进个人认知活动能力提高。同时,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的交互,更利于助学者了解学习者的学习以及其它方面的情况,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便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正是因为各成员在共同体中自由开放地交流意见、主张、看法和情感,才使得共同体不断进步,更加充满活力。共同体内各成员之间不断的交互是共同体存在的表现。在网上交互的方式有很多,如BBS、e-mail、FAQ等等。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交互也包括学习者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存取学习材料和沟通教育者与学习者、学习者相互之间的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这种交互我们称为与学习系统的交互。在网络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与学习系统的交互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与学习软件、学习资源库之间双向交流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相互链接的技术,学习者与机器交互。这种交互形式通常是操作—反应过程,它包括窗口的点击、反馈信息等。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获取的知识只有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整合或重构才有意义,这种活动总是与个人内心思维反应联系在一起,因此称为自我交互。自我交互是学习者个人内部的心理反应,是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理解和深化。
在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中,更加强调的是前两种交互,即人际交互和与学习系统的交互。
(四)学习是主要目标
学习共同体的英文为“Learning Community”,顾名思义,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促进每位成员的学习,每个成员都是通过团体的不断进步而获得个人的发展。设计共同体要充分为学习服务。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共同体的成员具有归属感和信任感,他们相信他们对其他成员以及共同体是很重要的,他们相互之间以及他们对共同体具有责任和义务,他们分享知识、互助合作,分享资源、稳定成长。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他们受教育的需要将会通过共同目标的约束而得以实现。学习,是学习共同体中的重要尺度,它反映了对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的义务,概括了学习者关于学习质量的的态度。
总之,学习代表了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共同目的,他们会感觉到通过参与学习共同体,学习需要得到了满足。
(五)沟通的主要媒介是网络
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沟通的主要媒介是网络,网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对交往的限制,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场地具有异时空性。教师与学生等所有交往主体均不在(如学校或教室等)同地,可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方式存储交往信息,使得信息交往保持了可持续性。通过网络信息的传递具有高效性,因为交流具有非线性,学习者可以在同一时间和多人进行交流,并且知识透过机制管理可以不断分享、传播和再使用。网络教育交往场地的异时空性消除了教师在场的紧张感,交往的开放性、非线性与隐蔽性使得交往心态极为主动、轻松。网络教育中人对机器的主动操作决定信息交往的主动,因此网络信息的影响是相互的,网络交往主体之间是互动的,都是组织者、参与者。
资源网页:http://zengrong.blog.hexun.com/4218076_d.html
http://chuanchuan.blogbus.com/logs/2004/05/17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