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失调与阴阳平衡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0:01:23
阴阳并非是总能处在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总会是在一定原因或自身消耗上出现问题,而失去平衡,这也就是阴阳失调。但它又会通过某些能力或机制恢复期动态平衡状态,这也就是我们所要的状态——阴阳平衡态。
一、阴阳失调论
阴阳失调是指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而遭到破坏,导致阴阳之间出现不和等情况,是对机体各种病理状态的高度概括。
阴阳失调之说,首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和《素问·调经论》说的“阳虚则外实、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
阴阳失调的状态主要表现为:阴阳格拒、阴阳互损、阴阳偏胜、阴阳偏衰和阴阳亡失等。
1、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主要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主要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和阳的一方盛极,因而壅盛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临床现象。
阴盛格阳,即阴阳内外格拒。系指阴寒之邪盛极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疾病的本质虽然是阴寒内盛,但由于其格阳于外,故其临床表现,反见面红烦热、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热象。因其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故为真寒假热。
此外,阴盛于下,虚阳浮越,亦可见面红如火,称为戴阳,亦是阳虚阴盛,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一种表现。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由于其疾病之本质是热盛于里,而格阴于外,故称为真热假寒。这种四肢厥冷,又称之为“阳厥”或“热厥”。
2、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系指由于阴液(精、血、津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久之则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阴阳偏胜
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机。病邪侵入人体,在性质上,必从其类,即阳邪侵袭人体,则邪并于阳,而形成机体的阳偏胜;阴邪侵袭人体则邪并于阴,而形成机体的阴偏胜。
由于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一般来说,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偏胜必然会耗阴,从而导致阴液不足;阴偏盛也必然会损阳,从而导致阳气虚损。
阳偏盛
阳主动,主升而为热,所以阳偏胜时,多见机体的机能活动亢奋、代谢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来说,阳胜的病机,多指阳气亢盛而阴液未虚的实热证。进一步发展,可成为阳盛阴虚之证。
阳胜的形成,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寒之邪,但入里从阳而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临床多见壮热、烦渴、面红、尿赤、便干、苔黄、脉数。若阳热亢盛过久,则必耗阴液,故阳盛实热病证,易于煎灼人体阴液,久之亦可导致人体津液不足,阴精亏损,转化为实热伤阴的病证。此即是“阳胜则阴病”。
阴偏盛
阴主静,主内收而为寒,故在阴偏胜时,多见机体的机能活动代谢低下,热量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等阴寒内盛的病理状态。一般来说,阴偏胜,多指阴邪偏盛而阳气未衰的寒实证,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阳虚,则成为阴盛阳虚之证。
阴胜的形成,多由外感阴寒之邪,或过食生冷,阴寒内盛,遏抑机体的阳气,或由素体阳虚,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前者属实,后者则为虚实夹杂。此外,阴寒之邪壅盛,日久必伤阳气,故阴盛实寒病证,常可导致虚衰,出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减退情况,此即“阴胜则阳病”。
3、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所谓“精气夺”,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阳偏衰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最为重要,这是由于肾阳为诸阳之本的缘故。由于阳气虚衰,阳虚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亦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
阳虚则寒,临床可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亦可见到倦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以及由于阳虚气化无力,阳不化阴,水液代谢功能减退或障碍而导致的水湿停滞等病变。
阴偏衰
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的精、血、津液等阴液亏耗,其滋养、宁静的作用减退。多由于阳邪伤阴,热邪炽盛伤津耗液,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阴虚,虽然五脏皆可发生,但一般以肺、肝、肾之阴虚为主,其它脏腑之阴虚,久延不愈,最终亦多累及肺肾或者肝肾,所以临床上以肺肾阴虚与肝肾阴虚为多见。因为,肾阴为诸脏阴液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所谓阴虚则热,是指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亢盛,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以及阴虚阳亢等病理表现。阴虚内热多有全身性虚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消瘦,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阴虚火旺
多有咽干疼痛,牙龈肿痛,颧红升火,咳血或痰中带血等症;阴虚阳亢多见眩晕耳鸣,肢麻,肌肉颤动等症。
4、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是机体的阴液或阳气因大量消耗而亡失,是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包括亡阳和亡阴两类。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导致全身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外邪过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大量耗伤而脱失;或由于素体阳虚,正气不足,又加疲劳过度等多种因素所诱发;或过用汗法,阳随津枯,阳气外脱等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亡阳,多由于阳气严重耗散而衰竭,虚阳外越所致。主症是大汗淋漓,汗稀而凉,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清淡漠,甚则昏迷,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之象。
亡阴,系指机体的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煎灼阴液,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阴液耗竭所致。主症多见汗出不止,汗热而粘,手足温,喘渴烦躁,甚则昏迷谵妄,脉数无力,舌光绛无苔等。
由于阴与阳相互依存,故阴亡,则阳必无所依附而浮越于外,阴亡之后可迅速导致亡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亦告终结。
二、阴阳平衡论
阴阳平衡就是指阴阳之间的消长转化运动如果是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进行的,这种消长转化运动往往不易察觉,或者变化不显著,事物在总体上仍旧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此时就称做“平衡”或动态平衡。
可见,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转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转化过程中一般是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转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若各种形式的阴阳消长转化运动处于一定限度、一定范围、一定时间之内,表现为动态平衡,整个事物就是处于正常的平衡状态,反之,就往往陷于异常或失调状态。
中国传统医学的“阴阳”学说,是其理论思想的总纲,它不仅用来解释人体生理与病理,即以“阴”和“阳”分别象征寒与热、虚与实、湿与燥、里与外、静与动……并特别强调其中的“相和”关系。而且,还将“阴阳辨证”作为其辨证论治的总纲,并将“阴”与“阳”的协调平衡称为“和”,视为健康状态;反之,则称为“违和”,视为不健康的状态。
阴阳平衡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的统率,也是《内经》的理论灵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阴阳”,作为天地之道也罢,作为阴阳总体规律也罢,总之是居于全部医学理论之首。而其“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根本的意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也就是说,生命的根本必须建立在自然阴阳变化平衡的基础上,《内经》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就是说,只有阴阳的相互对立、协调统一平衡才是生命之基,所以,“治病必求于本”就是求这个“阴阳”之本的平衡。因为这个本也就是“生命健康之本”。
《内经》认为健康的标准和治病的目标,均在求“阴阳平衡”或“中和”上。中和者为“平人”。“平人者,不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诊其脉:“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素问·脉要精微论》)而不得“太过与不及”(《素问·平人气象论》)。必须“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素问·上古天真论》)故“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因此“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灵枢·调经论》)是故愈病时“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灵枢》中曰:“使和则通”;《素问》中曰:“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关于这种“阴阳平衡”关系,“太极图”作了极为形象、准确而明晰的标示。请看,“太极图”中间一条“S”形曲线分为相等的两半;一半黑,一半白,形同两条鱼首尾相抱,故称阴阳鱼;阴鱼的眼睛是白的,属阳;阳鱼的眼睛是黑的,属阴。阴阳鱼中间的一条S形曲线也算是一个界限;过了这个界限,阴阳失去平衡,就要起变化了,这叫做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换句话说,就是盛极必衰,消极必长。这个阴阳,不是虚玄的,一一都有事实可以作为依据。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由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还有这阴阳两条“鱼”的内边,既不交叉又不分离,结合得天衣无缝,不正好象征着对立双方互为前提、相反相成的紧密关系吗?而两条“鱼”的外边,构成一个正圆,不正好象征着对立双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和谐关系吗?
《老子》第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正是对立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交融、相反相成、相得益彰之谓。“和”也就是其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其中,阴、阳是为二,阴阳相抱“和”而为一,二而一是为三,也就是“阴、阳、和”是为三元和合平衡之最佳状态。
《中庸》上也说;“致中和,天地为焉,万物育焉。” 天道一阴一阳的平衡,就是中道,又称中和。世间的人事若是失去了平和,就会引起天道的变化;就像战争和饥荒等等的大劫数,都是由于人事的不公平、人心的不中和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党与党之间的斗争,无论暂时的胜负如何,结局仍然是两败俱伤,就是暂时胜利的,也将归于失败。请翻一翻世界各国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凡是赢了的,到底也都是输了,这就可以知道天理终究是公平的,人心的不平不和,终究是会被天理制裁的。
值得注意的是:阴阳平衡不等于是平均、也不等于是平等,即不是1:1的关系,≠0.5,而应该是=0.618,也就是说,阴阳平衡的关系是一种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其实,阴阳平衡论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三元辨证法思想,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吃亏的,要受到补偿,阴阳“以和为贵”,即其最终之目标是趋于“平衡”的。中医学的“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也是在说阴阳平衡才能健康。总之,中国的医家、儒家、佛家、道家的垂训,都是反复的叮咛,说明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