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如何思考 - 左岸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7:45:40
教孩子如何思考
三月 23, 2009 | 7:56 下午分类:教育日记 | 标签:学习孩子思考教育 | 1,349 views |字体:小.中.大.灰.蓝.褐
(一)
有一天,儿子和我散步的时候,问我是否知道一些关于伯乐的故事。
我一听就猜出来了,他们正在学韩愈的《马说》。很多年了,也就记得那么一句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跟儿子讲了一个跟马相关的故事。其实,也记不住是不是伯乐了,想起了就安在伯乐的头上。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伯乐成名后,大家都知道他相马厉害。于是,就有很多人拜他为师。有些人是真对他好,伯乐也把他们当成朋友。而有些人,伯乐要不觉得人品不好,要不就是不怎么喜欢。伯乐教不同的人,教法不同。
我问儿子:“你猜,伯乐会怎么教?”
儿子说:“如果是朋友,伯乐就多交给他们一些相马的知识,如果是他不喜欢的人,他就少教一些了。”
我说:“呵呵。按常理来说,感觉上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伯乐却不是这么做的。伯乐教给朋友只是教一些识别中上等马的知识,而他不喜欢的人,他却教他们如何识别千里马。”
儿子说:“为什么呢?”
我说:“伯乐之所以这样做,有他自己的道理。你想啊,人们为什么要学习相马啊?相马的目的是为什么呢?”
儿子说:“为了什么呢?”
我说:“人们学相马,是为了以后做马生意的时候,能挑选出自己需要的马。你学到了如何挑选千里马的知识,你就会选千里马了。但是,千里马的数量很 少,你纵然学了相千里马的知识,却找不到足够的千里马,如果你眼里只有千里马,你的机会面就会很狭窄,相马的生意就不好做;相反,中上等的马虽然不是极 品,但是数量众多的话,你选择余地反而很大,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结果呢,伯乐的朋友,一般都生活得很富裕,而他不喜欢的人,空有一身本领。”
儿子说:“原来是这样啊。”
我说:“你看出来没有,学不学千里马的知识,怎么学,学了怎么用。在伯乐看来,要根据最后的目标来做决定。学了相千里马的知识,不见得是好事。不学,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我停了一下,问儿子:“你们在课堂上怎么讲的《马说》呢?”
儿子说:“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然后,她统一总结发言。”
我说:“那你们都讨论了些什么出来呢?”
儿子说:“说实话,哪里是什么讨论。大家七嘴八舌地乱说一气,反正大家都知道自己说的没有用的。”
“为什么没用?”
儿子说:“反正到了最后,老师都会给出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我很好奇:“那么,《马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儿子说:“老师说,《马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我差点笑出声来了:“封建统治者?呵呵。儿子,封建统治者有很多的形式。这样吧,隔天,爸爸给你重讲一次《马说》。语文不是这样教的。”
(二)
二天后,我抽了半天的时间,简单准备了1个小时。晚饭后,我准备给儿子讲一讲我这个版本的《马说》。
我想一边讲,一边告诉儿子我是如何去围绕一篇课文去寻找自己的阅读的。
我跟儿子说:“太久了。我都记不住了。我就网上搜了。先搜原文。在google里输入‘韩愈 马说 原文’,马上就找到了。”
《马说》原文如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课文的意思,是很简单的。你们自己在课堂上,肯定也学了。我也不说了。我们往下看。”
“开篇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为何这样说呢?谁是伯乐?谁是千里马?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不知道,没关系。在网上查,输入‘伯乐 千里马’。一看,原来是个典故。”
“我在网上查到跟伯乐相关的典故有三个,都在《战国策》里记载了的。三个都挺有意思的。”
“第一个典故是说千里马正值盛年,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 淌。拉着车子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 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响亮得就好像金石发出来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就跟马主说他要买这匹马。马主心里想:这马骨瘦如柴,吃饭又多,拉货又没力气。这回赚了。于是,就答应了。伯乐买了后,把马献给了楚王,精心喂养素月后,马变得精壮神骏。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
“看到这里,我明白了。原来韩愈说的那些,出处在这儿啊。同样的故事,用在不同的地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说。”
“关于伯乐的第二个典故,跟一个成语相关:一顾之荣。说的就是:一次有人牵马到集市三次没卖掉,遇到伯乐光顾并夸了一下这匹马,结果该马的售价立即升了10倍。”
儿子说:“我知道。我们以前都做个这个文言文的练习。”
我说:“为何伯乐光顾并夸了一下马,马就贵了呢?”
儿子说:“这是名人效应。”
我说:“对,这就跟现在某些广告差不多。可能东西不怎么样,但是,一请明星来,大家都信了。本来是个好产品,如果有名人帮着一宣传,销路一下就打开了。你看,在电视上打广告的商品的,都是这一路的。”
儿子说:“哦。”
我说:“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伯乐有私心,他也不管马儿好不好,他就都夸。忽悠大家都去买了。会怎么样呢。”
儿子说:“如果大家上当了,大家就不会再轻易相信伯乐了。”
我说:“是的。伯乐是用自己的信誉做了抵押。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短期看是赚了点小钱,长期看自己信誉受损,损失更大。所以,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对人生最有利的策略。三鹿奶粉就是例子,害人终害己。”
“第三个关于伯乐的故事是关于他儿子的。说是伯乐的儿子想子承父业,就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背得烂熟。。《相马经》上描写千里马的外形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子好象垒起的酒药饼。”他就依照这一条,拿着经文出去“相马”了。”
“有一天,他兴冲冲跑回家告诉伯乐,说:总算找到好马了,额头和双眼同书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的形状和书上写的有区别。 伯乐一看就乐了:儿子哪里找到什么好马,那只是一只蛤蟆。伯乐说:‘你倒是找到了一匹好马,只是它太喜欢跳,你可驾驭不了啊!’”
儿子也笑了。
我说:“扯远了。爸爸不过是讲一种寻找思路的方法。你看一篇东西的时候,把很多关联的东西找出来。就是简单地把他们放在一起,也会有收获的。”
“读一篇文言文,或者其他文字。最后的重点不在于那些字词。那些东西不会一直成为你的障碍。阅读,主要是要理解别人表达了些什么东西。你看懂了, 你再想:他是怎么想到的呢?他的素材来自于哪里呢?我可以不可以用同样的素材,表达出不同的东西来了。即使你最后并不真正去做,但是,经常这样想的话,你 也会收获很多的。”
“对故事的理解是可以从任意的方向往前走,没有太多的禁忌。你看一篇文字,你做归纳的话,就是说出你自己心中那些感觉到的意思。不是教参上说的那些。也不是在网络上搜索的那些意思。网络搜索只是你思考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直接查找答案。”
“你感觉到什么,那就是什么。不要怕不深刻,也不要怕离题太远。思维有很多种,有一种是归纳的,就有一种是发散的。每种思维都是有用的。没什么对和错。看你怎么利用它。”
“我举个例子,你就自然明白了。”
“《马说》里最后一段是这样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要让我来看,就觉得挺有意思的。我觉得统治阶级有很多种形式,比如说:可能对学生而言,老师就是统治阶级。”
儿子笑了。
“策之不以其道,我想起《功夫熊猫》里的阿宝。师傅开始就不相信阿宝是神龙大侠,阿宝那块料,就不是千里马。当然,反过来说,当时的师傅,也不是伯乐。”
“只有当师傅改变自己,用包子的办法训练阿宝。等到他相信阿宝是千里马,或者可以培养成千里马的时候,他才不仅是武功卓越的大师傅。也是真正的伯乐。”
“所以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三)
儿子听完我的胡诌后,自己去背古文去了。新学期开始,他们加大了文言文、古诗的学习力度。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愁眉苦脸的背诵。
儿子的学校有句名言,可以概括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状况: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都是好东西,却用了错误的方式在教。都是为了应付考试。
句读教了一箩筐,可是,该如何表达,如何思考,却漠不关心。也不给孩子们自由想象的空间。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我觉得这不是扎实。只能算是老实,老实过头了。
如果只是把人的大脑当成一个筐,什么都是原封不动地装进去,然后,又原封不动地倒出来。这不是这个时代的需要的学习方式。
语文,其实不应该学的那么痛苦的。而且,也不应该教的如此死板、狭窄。
孩子们读书只是囫囵吞枣地记下很多东西,而缺少了很多直舒心意的情怀,以及对价值观的塑造、诗意的想象和对自由的憧憬。
书,的确不应该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