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红: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24:29
高等院校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创新技术、输送创新人才。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作出更大贡献,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影响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
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影响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主要是资金不足、人才短缺、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不够。
资金不足。高等院校R&D(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国R&D经费的比例在“十五”期间基本保持在10%上下,近几年则缓慢下降,处于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结构来看,在高等院校科研投入中政府拨款占有很大比重,企业资金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远不如政府拨款。资金短缺影响创新条件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因此,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需要在加大财政对高等院校科研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吸引社会资源投入。
人才短缺。近年来,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占国家科研人员的比重有下降趋势。2008年,高等院校基础科研人员为10.9万人,占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的40.9%,人员和规模达到历史新高。但是,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占国家科研人员的比重仅为13.5%,并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企业科研人员占国家科研人员的比重则持续上升,从2000年的50%上升到2008年的73.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受企业利润目标的影响,企业科研人员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最后阶段——试验发展研究,对基础研究这一企业乃至国家创新能力增长的源泉却鲜有问津。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使得企业的创新研究难以获得大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很难摆脱依赖国外技术的局面。
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不够。高等院校缺乏与企业的合作,导致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不仅不够丰富,而且缺乏市场需求和实践检验,难以转化为应用技术和产品。而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也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在捕捉市场信息、学用结合等能力上有所欠缺。科研人员相对不足、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不够的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提升创新能力和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的障碍。
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的思路和途径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高等院校周边建立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可以带来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利益增长或成本节约,增强企业整体合作和抗风险能力。在高等院校周边建立与高等院校科研方向相关的企业集群,有助于促进二者开展资金和科研人员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政府及社会应当为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合作提供必要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合理使用研发补贴。研发补贴包括政府或公共机构对高等院校与公司签约进行创新活动的援助,是世界贸易组织鼓励和提倡使用的扶持手段。应通过提供研发补贴,激励企业和企业组织与高等院校合作,特别是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扶持力度。
完善以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资金扶持制度。传统的财政支持已难以满足高等院校创新活动的资金需要。因此,应为高等院校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宽松的市场融资环境。比如,对依托高等院校建立的从事创新活动的公司制定上市优惠、降低创业板上市的资金条件限制等政策,加强融资等社会服务功能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以促进社会资源进一步投向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