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04:09
概述
一、变态心理学有关概念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
心理障碍: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
几个概念的区分:
神经病(neuropathy)――神经病学(neurology)范畴
精神病(psychoses)――精神病学(psychiatry)范畴
神经症(neuroses)――精神病学及心理学(psychology)范畴
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s) ――精神病学及心理学(psychology)范畴
变态心理学工作重点:
描述-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
发现原因-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等
治疗-不同治疗的途径及效果等
二、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
1.以经验为标准:
以病人自己的主观体验为标准
以治疗者或研究者自身的体验为参照标准
2.以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为标准:
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3.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医学模式常用标准
不同标准情况不同
4.以统计和测量结果为标准:
以全体人群中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数分配为依据
各标准均不完美,常需要结合使用
目前常常以病因与症状的诊断标准来判定
CCMD-3的诊断标准包括:
总论
症状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DSM-IV多轴诊断系统
Axis I    Clinical disorders
Axis II    Personality disorders, mental retardation
Axis III   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s
Axis IV   Psycho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xis V    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三、变态心理学的诊断、评估方法
观察法:实验观察、自然观察
会谈法:结构式、非结构式
心理测验:各种临床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
有关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
生物学观点主要是关注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关系问题——也称为心身问题
生物学研究者关注的是精神和它的有机环境——躯体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观点认为人类行为基本上是心理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一、医学或生物学模型
Kraepelin的工作-个案研究、定义早发性痴呆、躁狂抑郁症
模型的贡献::
诊断:
医学诊断系统(如ICD、DSM、CCMD诊断系统)
病因:遗传、神经系统、生物化学因素等
治疗:
医学治疗方法(药物等)
二、          心理动力学模型
Freud观点: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人格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
病因:心理发展的固着、退行
症状是内心两种势力斗争达到妥协的结果
(无意识中欲望以症状形式表现出来)
治疗:心理分析治疗-自由联想、释梦、解释等
三、认知行为模型
行为观点:病因:行为异常是通过学习得到的
治疗:行为治疗-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消退
旧的行为方式,建立新的适宜反应。
认知观点:病因:歪曲的认知、不良思维方式、认知图式
治疗:认知治疗-改变认知偏差、认知行为矫正等
四、人本主义模型
人本流派针对的是正常人,它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是治愈疾病或缓解障碍
例如C.Rogers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实现倾向,可以趋向于自我发展和成长,但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重要他人的影响,常会否认或歪曲自己有机体的经验或体验,而接受他人的价值判断
心理失调的实质就是:个体的经验和体验出现非常明显的不协调,防御过程失灵,个体不得不面对其否认的经验和体验,而其又无力把握,结果就出现了紊乱
罗杰斯发展的来访者中心的治疗:治疗者为来访者创造一个温暖的和被接受的环境,并给予其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其在这种环境中,能够最终面对与自我不一致的情感和体验。这个过程使自我和有机体恢复一致,使来访者自由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达到自我实现。
病因:个体具有的指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受到了阻碍或歪曲,无法发挥作为人所具有潜能:
(1)       过度地应用自我防御机制,以致于个体逐渐失去了和现实的联系
(2)       不利的社会环境和错误的学习
(3)       过度的应激
治疗: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个体朝着具有社会建设性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五、社会和人际间关系的影响
这个方面一直没有得到与心理或生物影响一样的重视,但研究已开始证明社会影响是强大和深远的
生活变动-生活事件的影响
都市化
环境因素:家庭、工作及社会环境
社会联系与交往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多迁延。
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1、思维障碍:
妄想:关系(牵联观念)、被害、影响、嫉妒、钟情、
夸大妄想等
逻辑障碍: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等
联想障碍: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等
2、感知觉障碍:
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触等
3、情感障碍:
情感平淡、情感倒错、表情倒错等
4、紧张症:
木僵、违拗症、刻板症等
5、自知力障碍等
三、精神分裂症的几种主要类型:
1、    偏执型(paranoid schizophrenia)-又称妄想型
幻觉、妄想,其他思维障碍,自知力障碍等
2、    紧张型(catatonic schizophrenia)
紧张性木僵、紧张性兴奋,自知力障碍等
3、    青春型(hebephrenic schizophrenia)-又称紊乱型
幻觉、妄想、(内容多与性有关,且支离破碎)、作态
自知力障碍等
4、    其他
CCMD-3:单纯型(simple schizophrenia)
孤僻、懒散、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等
四、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看法:
1、     生物学的解释:
遗传、多巴胺活动过量、5-羟色胺受体密度变化等
2、     社会心理学的解释:
早期创伤、家庭问题等
3、     社会学习理论的看法
学习与强化
4、     心理动力学的看法
情感障碍与自杀
第一节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
表现
单相(unipolar )情感障碍--单次或反复的抑郁(depression)发作
双相(bipolar)情感障碍—(单次或反复的躁狂(mania)发作)
单次或反复的躁狂抑郁发作
躁狂状态: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三高)
幻觉、夸大妄想等
重症抑郁状态:情绪低落(抑郁)、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性抑制(三低), 幻觉、自责自罪妄想、自杀问题等
ICD-10典型症状
几乎整天心境抑郁,几乎天天如此。
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或愉快感
精力减退、易疲劳
附加症状
缺乏自信心或自尊
不合情理的自责
反复出现自杀或想死的念头
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运动性改变,激越或迟滞
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
(重:3+5;中:2+3或4;轻:2+2, 2周以上)
对抑郁的解释
1、     生物医学的解释:
遗传、生物化学因素等影响
2、     心理动力学的解释:
指向自身的愤怒
3、     行为理论的解释:
对个体正常行为的强化过少
对异常情绪奖励增加的结果
4、     认知理论的解释:
BECK的解释—自我挫败的思维所致
第二节 自杀(suicide)
非冲动性自杀的发展阶段(Poeldinger, 1983):
1、    当事人遇到问题,把自杀当成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方法;
2、    准备自杀者发出“求助的呼唤”,内心的矛盾冲突激烈;
3、    自杀者作出坚决的自杀决定,外表平静。
自杀的预防:
1、预防工作-生命线及其他咨询与危机干预
-评估自杀的危险因素
4P模式:痛苦,计划,既往史,附加情况(社会支持,希望,活下去的理由)
2、干预中的交流技术
积极倾听-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表达自己的感受
共情
真诚
热线:保持交谈,建立信任
评估自杀的危险性、可能性
问题解决式探索
得到承诺
焦 虑 障 碍(Anxiety disorders)
一、概  述
焦虑(anxiety)-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指向未来)
二、恐怖症(phobia)
(一)临床表现
1、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 -场所恐怖症
包括害怕开放的空间或害怕离家(或独自在家)
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处所(多为家)
如商店、剧院、车厢或机舱等
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
①   焦虑症状
②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
③回避行为
2、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s)
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具有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
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
3、特殊恐怖症(specific phobias)
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出现的不合理焦虑
恐惧对象有某些动物、昆虫、登高、雷电、黑暗、坐飞机、外伤或出血、锐器,以及特定的疾病等
(二)病因
1.生物学因素
2.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分析理论
恐惧是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反应,而焦虑的产生根源在于无意识的本我冲动
(2)行为理论
行为治疗认为:恐惧反应可以经过条件反射而建立
模仿学习的观点,认为恐惧反应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而形成的。
(3)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恐怖症的患者总是高估所害怕情境和事物的危险性,过分担心某一消极事物将会发生。
三、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复发性的惊恐发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持续地担心再次发作或发生严重后果的一种焦虑障碍。(DSM-Ⅳ把惊恐障碍分为伴有和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
(一)临床表现
惊恐发作-极度焦虑状态的突然出现,并通常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和灾难临头的想法。
惊恐发作常突然产生,在l0分钟左右症状到达高峰。
发作通常持续20一30分钟,极少超过1小时
其最主要的症状-极度的恐惧、濒死感、末日感
急性发作的躯体症状-心动过速、心悸、呼吸困难、胸闷、多汗、颤抖、恶心等
(二)病因
1.生物学因素
2.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分析:个体以心理防御机制对抗本我引起的焦虑,防御失败,就会出现惊恐发作。
早期创伤
行为学派:“对恐惧的恐惧”(fear of fear)
认知行为治疗:患者对自己的躯体感受过度敏感,对这些感受作出灾难化的解释和评价,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并最终出现惊恐发作
四、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一)临床表现
弥漫性焦虑是本症的核心症状
焦虑既无确定对象又无具体内容,有的患者则反复呈现不祥预感或期待性焦虑,总担心未来有什么不测的事情将要发生,终日忐忑不安。
常伴有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难以作决定、记忆力减退等
常伴有震颤、运动性不安、睡眠障碍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涉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系统(如心悸、胸闷、恶心、口干、尿频、皮肤苍白多汗等)
(二)病因学
1.生物学因素
2.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分析学派认为:自我与本能冲动之间无意识的矛盾冲突是GAD的根源。
行为理论认为:GAD经过条件反射而形成, 但条件刺激的范围更加广泛而已。
认知治疗观点: 对危险作出过度评价-功能失调性假设导致形成病理性焦虑反应
五、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和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不合理的,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的一种心理障碍。
强迫观念(obsessions)和强迫行为(compulsion)两类。
1.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
强迫思维、强迫性回忆、对立性思维
强迫表象、强迫意向
2. 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又名强迫动作,指重复一种无意义的行为。
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仪式行为
病因学
1.生物学因素
遗传
脑功能异常可能是强迫症产生的中介机制,主要涉及前额叶、扣带回、尾状核、基底节, 也可能与5-HT相关
2.心理社会因素
人格因素:约15%一35%的OCD患者病前具有强迫型人格障碍(此障碍并非强迫症的必要条件)
心理动力学派:强迫行为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
自我采用的与OCD相关的防御机制,如反向形成和消退。
行为治疗:强迫观念是致焦虑的刺激和该观念间建立了条件联系的结果,如果患者发现某一行为能缓解焦虑,该行为就被强化,从而反复出现,形成了强迫行为或仪式性动作。
认知行为观点:绝对化的认知的歪曲(如绝对性思考方式、完美主义的要求、过高的责任感和夸大危险的想象等)易于对重复出现的想法赋予负性评价
于是采取具体的或象征性的中和行为以预防和排除威胁或危险
回避或强迫行为减轻了焦虑,得到强化,形成持久的强迫症状
引起焦虑的强迫观念和减轻焦虑的强迫行为及精神仪式之间的恶性循环,形成了强迫症病人的“自我搏斗”的核心征象。
六、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
通常是在创伤事件后经过一段无明显症状的潜伏期才发病。
(一)临床表现
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
2.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
3.警觉性增高
(二)病因学
一般认为是创伤性经历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结果
-病前的人格特点:
-童年的创伤
-既往有过某种精神障碍如惊恐障碍、强迫症、抑郁症
-缺乏社会支持
转换及分离障碍
I转换障碍(conversion disorder)
转换障碍通常是指身体机能发生障碍,如瘫痪、麻痹、失明、失音、失聪等等,但经过细致而认真的检查,这些机能障碍却没有任何生理性或器质性病变
3、病因
心理分析:症状的获益
癔症的“流行”
II分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
心理活动的分离,脱离整体,不再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能力
障碍并不能由可检测到的大脑损伤来解释
DSM—IV中,分离性障碍包括了人格解体障碍,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分离性出神障碍及分离性身份障碍等
一、 人格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ion disorder)
表现为突然丧失了对自己的感觉,主要特征就是感觉到自己很奇特或不真实
经常在个体遭遇重大创伤性事件之后发生
二、分离性遗忘(dissociative amnesia)
在没有任何明显的器质性原因的情况下出现
有五种类型的分离性遗忘:
局限性遗忘(localized amnesia),这是指将发生在特定时间段里的所有事情都忘记了。
选择性遗忘(selective amnesia),就好象个人将记忆抹去了一些斑点,即只将发生在特定时间里的某些事情忘记了。
普遍性遗忘(generalized amnesia),是指忘记了个人所有过去的生活。
延续性遗忘(continuous amnesia),又称顺行性遗忘,指个体把发生在某个特定时间直到现在所有的事情都忘记了,只保留了过去的一些记忆。
系统性遗忘(systematized amnesia),是指个体只忘记特定类型的信息,如忘记关于自己家庭的全部信息,而其他的记忆保持完好
特点:
第一,分离性遗忘几乎总是顺行性(anterograde)的
第二,分离性遗忘经常是选择性的,空白的阶段倾向于是大多数人都想忘掉的部分
第三,分离性遗忘患者通常不太关心自己的症状,即不受自己遗忘症状的妨碍,这种漠不关心暗示了一种从冲突中的解脱
第四,分离性遗忘中所忘掉的事情仅仅是从意识中被掩蔽掉了而不是象器质性遗忘那样真正丢失了,所以这类患者经常可在催眠状态下回忆起被忘掉的信息。
三、分离性漫游(dissociative fugue)
患者不仅忘记了自己所有或大部分的过去,而且会突然地、令人意想不到地离开家去漫游,活动是有目的性,可造出一个新的个人身份。
四、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DID)
在分离性身份障碍中,一个人可能会采用2个以上甚至于多达100种的新的身份。所有这些身份同时存在于一个身,每一种身份都有自己的行为特点,嗓音的特点及身体姿态的特征。
3.分离性身份障碍及其他分离性障碍的病因:
儿童期创伤性经历
幻想与逃避
人格特征:很高的易受暗示性
社会心理因素:应激性事件等
心理分析观点:压抑以保护自身不受痛苦回忆的影响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
以严重异常的进食行为为特征
男性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 1:8-10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发病的典型年龄在16到19岁之间
神经性贪食症显著的特征是暴食
对进食行为不能控制
采用补偿性行为以防止暴食引起的体重增加,最常用的是导泻(purging)技术,如进食后立即进行呕吐或使用利尿剂或其它类似的药物
过度运动
自我评价过分受到体形和体重的影响。
可以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反复呕吐除导致电解质失衡外,可能出现躯体并发症:
神经性贪食症病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自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重和体形
研究表明临床病人的社会适应不良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核心症状是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及对苗条的狂热追求
一般是先开始节食,然后逐步发展成对苗条的强迫性关注
过度运动
严格的限制热量摄入
与神经性贪食症病人不同,暴食/导泻型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吃相对较少的东西就会泻出,并且更经常
神经性厌食症另一个关键的诊断标准是对身体形象的歪曲知觉
神经性厌食症最经常的临床症状是闭经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不会主动求医
过低体重和饥饿状态会伴有严重抑郁情绪
退缩, 易激惹, 性欲减退,自杀行为, 无能感、与进食有关的强迫思维, 酒精和药物滥用
长期拒食或节食会使体重锐减,代谢失调, 内分泌紊乱
可造成内脏功能失调: 肾功能损伤, 心血管问题, 骨质疏松等
成为一种慢性的致命疾病,严重时必须住院治疗以恢复体重,使体液及电解质失衡得到治疗
进食障碍的病因:
家族性
社会因素:以瘦为美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患此病的更多的是更高社会阶层的人
心理因素:
无能感、无效感――与教养方式有关,如: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僵化
完美主义等可能会使一个人开始特别关注自己的外表,这使得节食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强化物
来自同伴和父母的对体重的批评
其他:
神经性贪食症病人通常是在遭遇应激事件和体验到负性情感时发生暴食现象
神经性贪食症病人自尊水平很低
物质依赖
I、物质滥用及依赖的有关情况
物质使用障碍分为
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
物质依赖(substance dependence)
物质滥用
适应不良地应用某种物质以致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功能缺损
导致工作、学业、或家庭的失责或失败
在躯体有危险的某种场合多次应用某种物质
出现法律问题、人际关系问题
物质依赖
适应不良地应用某种物质以致临床上出现明显的痛苦等烦恼或功能缺失
耐受性增加
停用出现戒断症状
持续寻找某种物质
想戒而多次不能成功
阿片类物质滥用
相关的药物:鸦片、吗啡、海洛因、美沙酮等
长期使用引起机体耐受性改变
停服出现戒断综合征
大麻
大麻(cannabis),学名为玛利华纳(marijuana/marihuana)
大麻属致幻剂,可唤起和提高人的感觉能力
滥用可出现运动不协调、知觉、运动能力障碍
酒精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抑制性的
它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
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其作用一般分为三期:
第一期为欣快和行为出现轻度障碍时期
第二期为功能损害明显期
第三期为深睡-昏迷期
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性可出现精神障碍
反毒品经历的几个阶段
(1) 减少供应(Supply reduction)
减少毒品供应,打击制毒和贩毒
(2) 减少需求(Need reduction)
7、80年代控制教育运动,开展三级预防工作
一级:全社区预防、宣传
二级:重点人群、高危人群预防
三级:已吸毒人员戒毒
(3) 减少伤害(Harm reduction)
教育、预防结合
已吸毒者-最好戒毒
不能戒断,改不注射
不能不注射,改消毒注射,争取不在集体中注射
针具交换
美沙酮维持治疗
人格障碍
I、             概述:
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
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
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校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
通常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到成年或终生
DSM-IV中列出10种人格障碍,分3大类群
A类群:行为古怪、奇异为特点: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人格障碍
B类群:戏剧化、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人格障碍
C类群:紧张、焦虑行为为特点:回避型、依赖性、强迫型人格障碍。
II、人格障碍的类型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D)
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征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D)
以社会隔绝、情感疏远,情绪冷淡、或感情平淡
为特征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typal PD)
以社会隔绝、情感疏远、古怪行为和多疑为特征
四、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D)
又称癔症型、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
以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为特征
认为此型人格有三项基本表现:需要情爱和注意、依赖性,作弄他人的倾向
五、自恋型人格障碍
六、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D)
以长期和全面地脱离社会关系为特征
七、依赖性人格障碍(Dependent PD)
又称不适当型(inadequate)以缺乏自信和依附他人为特征
八、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D)
以情绪限制,秩序性、坚持执拗、犹豫不决、完美为特征
表现秩序性、固执、僵硬、异常节俭、谨小慎微、爱整洁、犹豫不决、严肃沉闷等
九、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D)
以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性为特征
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D)
以经常发生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为特征
表现表面正常甚至讨人喜欢,但工作、婚姻不良,经济上依赖他人,酗酒、酒精与药物滥用,情感肤浅、无情、自我中心,不诚实、欺骗、作弄他人,冲动性、攻击性及法律问题等
性及性身份识别障碍
同性恋
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指指向同性的情爱的思想和情感,伴或不伴有性行为。
CCMD-3:
指源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但某些人的性发育和性定向可伴发心理障碍,如个人不希望如此或犹豫不决,为此感到焦虑、抑郁,及内心痛苦,有的试图寻求治疗加以改变。这是CCMD-3纳入同性恋和双性恋的主要原因。
性偏好障碍
性偏好障碍(disorders of sexual preference)
是指性心理和性行为明显偏离正常的形式,并将这种偏离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获得性兴奋、性满足的方式
性冲动对象的变异:恋物症、恋童症、异性装扮症等
性行为偏好的变异:暴露症、偷窥症、受虐施虐症等
一、临床类型和表现
1、恋物症(Fetishism)
指反复多次以非生物物体(例如女性的内衣)或异性躯体某部分来激起性幻想、性渴求和性行为。
一般始于青少年期
仅在男性中存在,大部分是异性恋者
2、异性装扮症(Transvestic fetishism)
一个异性恋的个体反复多次以穿戴异性服装来激起性幻想、性渴求或行为。
绝大部分是男性
大部分是异性恋者
始于青春期
中年以后随着性欲下降,异装行为减少
3、恋童症(Paedophilia)
指反复多次通过与未发育儿童(一般在13岁以下)的性活动来激起性幻想、性渴求或性行为。
仅限于男性
起病于青少年期
病程较长,行为频率较高
4、暴露症(Exhibitionism)
又称露阴症,指反复多次在事先毫无准备的陌生人面前突然显露自己外生殖器,从而激起性幻想、性渴求或性行为。一般没有进一步性活动的企图,但少数人会有攻击行为。
几乎都为男性
两种类型:
一种强烈抵抗和压制自己的冲动,暴露后常常感到内疚
另一种人有攻击的特质,有时伴随反社会行为
通常暴露的同时进行手淫,很少会内疚
5、性施虐狂(Sexual sadism)
反复多次通过捆绑或羞辱,对他人施加躯体或心理痛苦而使患者感到性刺激,从而激起性幻想、性渴求或性行为。
几乎仅限于男性
一旦发生,持续多年
6、性受虐狂(Sexual masochism)
反复多次以被羞辱、被捆绑、被殴打或其他受苦方式来激起性幻想、性渴求或性行为。
有不少是女性
往往与施虐者一起,相互满足,持续多年
7、偷窥症(Voyeurism)
又称窥阴症,反复多次观察毫无准备的裸体者在脱衣服或从事性活动,从而激起性幻想、性渴求或性行为。
多为男性
与异性相处很害羞,回避正常的性交往的威胁
8、摩擦症(Frotteurism)
反复多次与不同意此行为者作触碰及摩擦,从而激起性幻想、性渴求或性行为。
限于男性
二、病因
1、心理动力学理论:
性发展不成熟
害怕正常的性关系
不能与异性进行社会的或性的交往
2、行为认知理论:
性变态是偶然的性唤起与各种不恰当的刺激结合
然后通过性幻想和手淫反复强化的结果
性别认同障碍
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s)又译性身份识别障碍
又称易性症(transsexualism)
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异己性别的身份认同
性别认同与自己生理上的性别不一致
强烈地希望成为异性,寻求各种方法试图改变身体和性征
性别认同障碍可发生在儿童期、青少年或成人期
易性症常有抑郁情绪,16%有自杀意念
结婚者多数有婚姻问题
经常要求改变他们的外表和性器官
对现状感到极端痛苦
“性别再造术”(sex reassignment surgery)-通过外科手术改变解剖结构
需要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分阶段进行
术前至少要按异性的角色上生活18个月至2年
以确认希望改变性别者的愿望
确认其在心理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是稳定的
儿童青少年期心理障碍
一、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又译智力迟滞、智力落后
诊断主要考察三个方面:适应性行为,智力和发病年龄
适应性行为:
包括如厕、穿着
明白时间和金钱等的抽象概念;
会利用简单的工具,能独自乘坐交通工具
将在学校所获知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及各种社交场合
成人应有独立能力并承担责任
智力评估:
智力测验
正常人的智力测验的成绩大约为85-115
如IQ在70-75以下就可考虑智力迟滞
大约3%的人IQ在此标准之下
发生于18岁之前
18岁之后出现的智力障碍通常为痴呆
智力迟滞的分级:
轻度    IQ50或55-70
中度    IQ35或40-50或55
重度    IQ20或25-35或40
极重度  IQ低于20或25
(1)轻度智力迟滞 (IQ 50-55――70)
约占85%
这一类可受教育
言语无障碍
生活可自理
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较差
能学会一定的谋生技能
(2)中度智力迟滞 (IQ 35-40――50-55)
约占10%
可进行训练
多数有异常特征及缺陷
只能计算个位数加、减法
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帮助
词汇贫乏
如早期得到适当的特殊训练可掌握基本日常生活技巧
甚至可担任一些简单工作
(3)重度智力迟滞(IQ 20-25――35-40)
可能占不到5%
必须监护
身体常伴有明显缺陷
普遍存在感觉缺陷和运动障碍
因此动作和语言能力发展严重迟滞
不能用言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不能学习和劳动
生活不能自理,终生需要别人照顾
如得到专业照顾及指导,可完成一些简单动作,如穿衣服
(4)极重度智力迟滞(20-25以下)
约占2-3%
必须依靠他人生活
身体有缺陷明显
言语功能缺失
社会功能完全丧失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感觉极迟钝,只有极原始的情绪体验
智力迟滞的原因
遗传因素
胎儿期不良因素
中毒与创伤
培训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
自我照顾能力,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
又称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
1、  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逃避与人接触:
逃避与人交往,特别逃避目光的接触
难以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
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
只用简单词语交流或使用模仿语言
故言语沟通困难
非语言交流障碍
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
感觉和动作障碍
坐不住,动个不停
做出怪异姿势
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
拒绝环境改变或拒绝学习、从事新的活动
智能和认知障碍
有些存在孤立的智能-有极强的刻板记忆力
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注意缺陷
注意力集中困难
非常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分心
活动过度
始于幼儿早期
难以静坐
精力旺盛,不停地动来动去
行为具有冲动性
缺乏克制自己的能力
行动冲动无计划
对刺激过分的反应
另外还有学习困难与交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