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想权力从哪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26: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杨湄 责任编辑 会议时间:2009-02-10 发布时间:2009-03-11
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树立好这“三观”,其实并不容易。党员领导干部,主政一方,须多想想权力是从哪里来的,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认识和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是对事物内在规律的系统化总结。是认识问题的工具、解决问题的武器。不重视理论,实际上就是不重视实践。所以,必须理论指导实践。从认识层面上看,要通过理论指导使人们正确认识事物;从改造层面上看,要利用规律指导实践。同时,必须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解放思想的钥匙,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难有实践的突破。
认识和处理好求实和务实的关系。求实是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务实是遵循规律、利用规律。规律是客观存在,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认识,不能创造;只能遵循,不能违背。求实是务实的前提,务实是求实的要求。一切成功都是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结果;一切失败都是违背规律、抗拒规律的恶果。在实际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想事情、做事情,首先要想到群众的利益、群众的需求。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地位,一定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须研究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劳动就业问题,生活保障问题,医疗卫生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文化生活问题,反腐倡廉问题等。把这些人民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解决好,就是求实、务实的态度。
认识和处理好权力和权威的关系。权力是完成任务的手段,它来自人民;权威是正确使用权力过程中逐渐在人民心中形成的良好形象。有权力不一定带来权威。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有些人离开岗位后,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依然很有“地位”;反观有些人离开后,“地位”一落千丈。这说明,领导干部在握有权力时,政治上忠诚、思想上求实、作风上务实、品格上诚实、工作上勤政、生活上廉洁、行为上端正、处事上公正,处处担当表率、处处为人民说话,就会赢得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认识和处理好岗位和职务的关系。作为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应该认真想一想,这个岗位是怎么来的?它不是来自于上级领导的安排,而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期待,这才有了岗位,有了权力。尽管岗位的存在是必然的,但一个人的职务是偶然的,领导干部在担任领导职务之前,这个职务早已经存在了。没有一个领导干部敢肯定地说:“我是这个职务最合适的人选。”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恰恰是人民群众权力的集中体现。领导干部只是这个权力的使用者而非所有者,他是广大群众行使权力的代表。群众把权力交给你,是希望你用这个权力来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当领导干部接待上访群众时要认真想一想:群众为什么来找我?到基层调研时要想一想:群众还有什么困难?研究问题拍板决策时也要想一想:有没有充分考虑群众利益?
领导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党的事业的成败。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牢记岗位职责,正确行使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