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的几点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53:55
所谓后进生,就是成绩差或者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有的二者兼而有之。由于后进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在同学中,后进生被人看不起,没有威望,与人交往时心理很自卑,只和同为“后进生”的人交往。后进生如同长在墙脚的杂草得不到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只得畸形而孤独地生长着。
在一个班级里,后进生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集体的风气,以及集体的荣誉。可以说老师教一个班级实际是教班上的后进生。由此可看出,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后进生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施以诚心
很多老师喜欢优生,对后进生总是冷眼相对,究其原因是看不到后进生的优点,对后进生失去了信心。“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后进生也不可能一无是处。任何人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由于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特殊性,使一部分学生的优点得以展现,从而成为优生;而一部分学生没有展现他们优点的舞台,从而成为所谓的后进生。我们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他们的成功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后进生。社会上后进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不可否认存在这样的事实:有的人读书时一塌糊涂,走上社会却能大现身手。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小学时各科成绩全班倒数第一,初中毕业后参了军,由于在部队表现好,转为了志愿军。每次遇见我,他都会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这就说明“后进生”这个称谓,只是特定条件下的落后,并非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落后。每一个落后的学生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就如同一棵小树一样,不管他今天多么弯曲,数年之后也可能成为栋梁之材。教师要多方面、多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后进生,对后进生倍加关爱,而决不能嫌弃他们。有些教师生怕后进生影响班级荣誉或影响个人名利,往往把后进生往外推,这是极为不妥的做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后进生的存在是必然的,这是由人的差异决定的,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事实。既然干这行,我们就得面对后进生,就得想办法转化他们,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施以爱心
后进生犹如一只丑小鸭,缺少关爱,缺少鼓励,缺少肯定。他们的记忆里充满了责备、冷眼、嘲笑甚至打骂。这一切使他们自卑、绝望,甚至自暴自弃。不是他们没有自尊心,而是太多的否定使他们习以为常,变得麻木了。对于后进生,老师总是很吝啬对他们的微笑。对他们,老师不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和呵斥,就是形形色色的惩罚。有的后进生确实坏毛病很多,但是一般小孩子都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不必一竿子打倒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一次不恰当的惩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现实生活有这样的例子。记得一位老教师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学生去偷了别人家的几盒磁带,失主告到学校,这位老教师当时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为教育别的学生,校长为此专门开了一个校会,把这个学生叫到全校学生的面前站着,痛斥这个学生的行为。数年后,这个学生给当年的老校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我恨你,那次校会毁了我的前途,使我对未来完全散失了信心。若不是那次校会,也许我可以学得更多知识,也许我可以比现在更优秀。这位老教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总是用一些自以为是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殊不知有时会起反作用。当学生犯错误时,应该多想想解决的办法。”有的教师信奉“严师出高徒”,面对学生时总是冷漠无情,经常采取极端的方式处理学生的问题。其实小孩子犯错误,有时是好奇心驱使,有时是懵懂无知。给他们说明道理,或者尝试后,他们就不会再犯了。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 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 所以,面对学生的错误,请每个老师三思而后行。
三、成就真心
有人做过试验,让智商相同的对象分成两组,一组不断得到鼓励,另一组从不被鼓励,结果得到鼓励的一组进步更快。从人类的普遍心理上讲,人人都渴望自己的活动能够得到别人的注意、支持。不用说学生了就是我们自己,在失败的时候,在孤独的时候,在气馁的时候,不同样渴望被别人鼓励么?可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忘了鼓励自己的学生呢?
当然我们也鼓励过学生,尤其是鼓励过那些优秀的学生。但是让我们想一想,对于那些落后的人,我们给予了多少鼓励和支持呢?有的老师,手里时常拿着两种东西:一是鼓励,一是嘲笑。鼓励是送给优秀生的,嘲笑是送给差等生的。那些后进生得到老师的鼓励就像屋内角落里得到阳光一样,少之又少,一天天下去,他只得越加失望了。其实,很多后进生也在努力寻求着上进的路标,探索着前进的方向。当然他可能走入歧途,做老师的责任就是告诉他错在何处,鼓励他继续寻找新的方向。优秀学生与后进生的区别是什么?就是一个走在高速公路上,一个尚未到达高速公路。走在高速公路上的优秀生,一点燃料就能跑出很远;而走在乡间泥泞小路上的后进生,必须多加点儿燃料才能走出困境。这里的燃料就是老师的鼓励。对这一点,我们有时做的恰恰相反,优秀的学生不断被加油,以致背上了包袱,而后进生则常常被冷落,只能因为没有了燃料在泥泞里熄火,停止前进。班上有个学生,书写乱得一塌糊涂,无论怎么处罚都不见改观。有一次,也许家长的监督起了作用,书写有了一点进步,我及时鼓励了他,下一次作业书写变化很大。每次我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这个学生的书写慢慢地好了起来。由此可见,鼓励好似加油站,能给人前进的动力,使人到达成功的终点。
四、凝聚民心
过去我们迷信批评的威力,以为只要我们批评的学生就一定能改正错误,只有批评才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法宝。另一方面,却低估了表扬的作用,该大表扬的小表扬,该小表扬的不表扬,惟恐学生骄傲自满。其实,批评的结果怎样呢?经常的批评不仅没有使学生进步,还可能使他们产生“抗批评性”:你声色俱厉地批评,他装模作样的接受,可是一转脸,他依旧我行我素。现在有的学校推行赏识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心理学家也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和学习。表扬就是一种赏识,具有对学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每一个后进生都应得到不断的激励,每一个后进生也应该得到不断的表扬、赏识。老师的心里往往有一种完美思想,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像自己想象的一样好。有了这种思想,就极易用求全责备的眼光来看学生,因此总是看到他们的缺点。如果学生真的完美无缺了,我们的教育不就是画蛇添足了么?对于学生,我们应认识到他和我们一样,都是不完美的人,都是在不断改正缺点渐渐靠近完美的人。所以,我们发现了他们的进步,就要大大的表扬。表扬,是学生渴望得到的礼物,学会表扬是老师的必修课。自然,表扬的机会需要学生的争取,但是,优秀的老师更善于为学生创造得到表扬的机会。老师的责任就是要为学生创造生长的适宜环境,所以,老师不仅要适时地表扬他们,还要努力使学生获得被表扬的时机。我们的思想里,有种固执的观念,觉得争取进步,获得表扬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和老师无关。这是不负责任的想法。我认为如果后进生得不到表扬,老师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因为他没有创造出让后进生获得进步的环境。比如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对待学习很被动,经常不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很差,书写乱,错题多。但是我发现这个学生很有爱心,同学有困难他都会去帮助。我在班上表扬了他,以后他的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学习用心起来。在表扬学生时要注意,表扬要有度,廉价的表扬、一味地表扬、不负责任地表扬,为了表扬而表扬,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对表扬的依赖性,而且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荣。记住:表扬是具体、真诚的,而不是言过其实、不讲原则的,赏识不是不要批评。
五、坚守耐心
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指望一次谈话、一次批评、一次关心就能奏效。因为后进生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有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转化后进生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多关注后进生,多了解他们的情况,例如进行家访,或者向以前的班主任了解该生的情况,或者和他们谈谈心等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转化他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确定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提出教育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对后进生的教育必须因人而异,因事利导。教师要从每个后进生的实际出发,拟定不同的教育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避免“一般化”、“公式化”。对后进生的转化,校内影响要一致。另外,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密切配合。学校要与家庭保持联系,及时通报学生情况,提出家庭教育的要求。有的后进生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老师的信任后,往往会犯错误,并出现多次反复。对这种现象,教师既不能“恨铁不成纲”,也不能产生急躁的情绪。那样不但不能督促他们进步,还而容易使他们丧失奋发向上的信心、耐心和恒心,善打持久战;要学会宽容,但宽容不是容忍学生的错误,而是让时间、事实来证明对方是错误的,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的习惯。
现代教育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使得我们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后进生教育及转化工作是我们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教育的成功和转化,也就是素质教育的最大成功和收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成教育。我们只有在爱心的海洋里,用真心相邀后进生自我奋进的行船,把信心留给学生,把耐心托付给自己,永不松懈、持之以恒,这样,后进生才会看到希望的曙光,扬帆启航到达人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