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再掀移民潮?专家支招:用仁至义尽留富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45:40
中国富人再掀移民潮 专家支招:用仁至义尽留富豪
(2010-05-30 22:34:55)转载
标签:贫富差距
记事
杂谈
分类:社会观察
加拿大华人网2010-05-30  来源:现代快报
5 月22日《经济观察报》一则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继2003年前后出现上一轮国内富人移民潮后,新一轮国内富豪移民潮在2009年升温很快。而在4月的一期《南风窗》上有人认为,“预计2010年申请美国投资移民人数至少翻一倍。”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显而易见的国度外,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也正积极向国内富豪们兜售他们的移民资格。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这个小国,对上海富豪刘青山最大吸引力就是低税率。
热评留痕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敢于拍胸脯保证中国的教育,能造就世界顶尖人才,那么,富豪的移民潮,也不会如此高涨吧。”
――评论人谢浮名说
“怎么均贫富的理想也成了问题?岂不是现实版的杞人忧天?”
――评论人李振忠5月24日在天 山网评论说
富人竟然担心“说不定哪天均贫富”
《经济观察报》报道引述称,根据4月初发布的《2010胡润财富报告》估算,中国目前有5.5万名亿万富豪。没有可信的数据显示这些富豪已经有多少移民海外,但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再次掀起投资移民海外的热潮,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 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
《经济观察报》报道分析说,内地富人海外移民的主因,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别是子女教育和寻找安全感。第二个原因令人反思国内的社会环境。一是国内的投资环境,离法治化和规范化还有不小的距离,许多投资渠道限制民营资本进入。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中国社会对财富“原罪”的追问以及“仇富”心态也让富人们如坐针毡。
中国的富人一直以来多数都是夹缝中生存的尴尬群体。一方面,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仰仗权力才能生存发展,而现代行政垄断制度,又使他们时时处处面临巨大的 “权力和制度天花板”,无法在市场上实现公平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腐败”和“富裕”往往有相当大的重叠,因此,中国的富人群体往往被视为仇恨对象,一旦社会矛盾激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会成为权力的祭品和替罪羊,成为权力打击和清算的对象。
“我选择这条路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国内的投资环境不好,你想投的他不让,他让投的不挣钱;二、各种税费太高;三、现在贫富差距这么大,说不定哪天又要均贫富,太没有安全感了。”富豪老李说。
富豪流失引深层次担忧
《经济观察报》报道指出,富人的流失是社会的净损失也是穷人的净损失。富豪群体的移民,就是中国精英与财富流向海外的双重流失。即使富人真的有原罪,公权力也难辞其咎。无论是预防腐败,是防止权钱交易,还是防止垄断导致不合理财富分配,根源都在公权力本身。
对于富人群体,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让他们更自律,更安全,更自由。比如,减少行政管制,打破行政垄断,让富人资本能够自由准入。
“其实很多人很矛盾,知道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好的国家,但是又感到不安全,进而想往产业链的上游发展,所以要投资金融业、能源业,但是这些行业又不是完全开放的行业。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继续改革,让不公平更公平,让不安全变得更安全。”著名评论人吴晓波说。
《经济观察报》在刊发《富人移民进行时》的同时,又在头版配发社论《富人的离开值得追问》,对中国富人阶层移民海外的动向予以强烈的关注和忧心。
而 5月25日《南方都市报》即发表社论《正常的社会该给富人怎样的预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少华认为,此篇恰好可以看作是对《经济观察报》报道和社论的回应。由于两报社论在一些观点上有所不同,《经济观察报》长期以来倾向于表达关注中国中产阶层乃至富人阶层的价值、立场。而《南方都市报》则在利益的表达上,似乎更倾向于代表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或者说社会的中下层。“所以,这也可以代表不同阶层的两个媒体的交锋。”
《经济观察报》提到整个社会的“仇富情绪”,还提到:是剥夺富人,从而使得整个社会实现“均贫富”,还是让更多的人分享财富增长红利,实现共同富裕,舆论包括一些政策选择传递的信号,也在将财富阶层推向更远处。而对于“仇富”之说,《南方都市报》社论并不认可:用“仇富”来说事有时更像矫情甚至是要挟。
《南风窗》的报道用一种担忧的口吻写道:“中国会不会再现俄罗斯1990年代末期的富豪‘逃亡潮’?现在已有苗头。”
快报记者 刘方志 综合
对话
民政部专家:国家和穷人均受损
富人掀起移民热潮不是第一次了,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又为什么他们的“出走”有那么多的原因?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富豪的移民潮?就这些问题,柒周刊与民政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进行了对话。
担心“均贫富”显幼稚
星期柒新闻周刊:新一轮富豪移民潮又出现了,您有何评价?
夏学銮:过去,比如说上世纪90年代,好像都是些高知人才在移民,因为国外比较发达,教育方面做研究的条件比国内好,这是一波潮流。现在是另一波移民潮,出去的好像都是大款。
星期柒新闻周刊:对,都是一些 被称作富豪的人,2003年前后出现过国内富人移民潮。
夏学銮:这种现象,多丽丝?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认为,现代化过程中,资金、人才、技术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转移是世界的趋势之一。现在咱们国家不是这个趋势,中国的财富、人才应该向西部转移,这才是一个正常的趋势,但是现在一些有财富的企业家们却把财富向发达国家转移,这说明这些大款或者说企业家对国家的认同感不强,社会责任感不够强,出现了对国外的一种盲目的“追随”,也就是“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各种制度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是最有包容性的文化,几千年的文化绵延不绝,经久不衰,说明它还是很有内在魅力的,可以说既古老又常青。
星期柒新闻周刊:有的移民富人担心“说不定哪天均贫富”,且不说这种说法多有幼稚之处,就社会责任而言,这些先富者也忘记了带动穷人致富的责任或义务,光想着“仇富”,为什么不想着去帮助穷人呢?
夏学銮:这种说法确实是幼稚的,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他们是靠了国家的政策致富的,如果没有“先富”政策,没有各种优惠政策,他们不可能富,而富了之后,他们当思报效国家,报效人民。但是现在他们中的不少人自己走了,把钱也带到国外去了,对国家、民族可以说是不够忠诚的行为。
这是逆向而动的潮流
星期柒新闻周刊:他们能成为富豪,离不开背后千千万万的穷人,现在他们拍拍屁股走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深层次隐忧?
夏学銮:“先富” 政策属于工具理性的范畴,先富者理应带动后富者致富,而他们移民,把财富带走,对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对穷人既不公平也不利,对其个人来说,也意味着他们进行的是一次错误的选择,我相信他们将来有一天会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并且受到良心的责备。
星期柒新闻周刊:说到错误的选择,据《南风窗》报道,2010年年初,中国公安部发布了一则关于美国EB-5投资移民项目的通报,指出该项目,本质上属于私募行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性。而有报道说,一些人也确实被风险撞了一下腰。
夏学銮:这些移民的富豪往往对国外的认识陷入某种误区。上个世纪90年代的移民潮过后,很多人不是也回来报效祖国了嘛,包括一些在国外功成名就的人,真正有水平有知识的人不会把在美国等国家生活当成一个忠诚的选择的。在国外充其量也只能做一个二等公民,没知识没文化的人到了国外能做什么公民?有的人选择投资移民,但投资移民看的是你的钱,没有钱不会让你移民。
星期柒新闻周 刊:如果投资失败那就更难说了,估计什么公民梦都会破灭。
夏学銮:对,有可能是要饭都没门。现在的国内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我就不知道这些急于移民的人是怎么想的,知识分子在纷纷回国,他们却纷纷出国,这是逆向而动的潮流。
星期柒新闻周刊:《南风窗》有报道说, “中国会不会再现俄罗斯1990年代末期的富豪‘逃亡潮’?现在已有苗头。”
夏学銮:我觉得媒体不要这样标定,中国人有从众心理,这 样就容易起暗示作用,使更多的人跟风,何况这种行为本身是错误的。
用“仁至义尽”留富豪
星期柒新闻周刊:如何留住富豪的心,这个问题比较大,那么我们从“子女教育”看,如何增加对于富豪的吸引力呢?
夏学銮:研究生教育可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世界上,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棒的,即使为了子女教育,也不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把他们送到国外去,如果要出国的话也应该是在中国进行完基础教育后再送到国外去接受研究生教育。一些人语言不过关,到国外上中学有什么用呢?一定要送自己的子女到国外接受基础教育,这也是个误区。
星期柒新闻周刊:不管怎么说,富豪们是纷纷在移民,中国怎样应对这种现象呢?
夏学銮:说到中国的应对,在政策上,就应该早点看出这种倾向,把工作做到前头。现在,不能用强迫的办法使其不走,应该用各种办法吧,比如说,他们担心子女教育,那么就给其子女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其他的方面,给他们各种名誉地位什么的,包括让他们在政治舞台、民间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有的人真的是爱国者,不用这些东西,也会留下来,关键就是怎样做到仁至义尽,把工作做到家,让他们没话可讲。只要工作做到家,大多数人还是看得见的,会留在中国的。
分享到新浪微博
阅读(201)┊评论 (2)┊收藏(0)┊ 转载┊分享┊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排行榜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没有独立工会 工人还将跳楼/一点五
后一篇:2010年5月30-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