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50:30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注释]
1、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是名词,这个“道”是老子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可以从自然宇宙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不认识,也可以从文学方面支理想,还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探寻其原理,从哲学理论角度似乎类同于辩证法的思维……其涵义博大精深。
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
第三个“道”是名词。东汉许慎《说文》:“道,所行道也”,如羊肠小道,道听途说。后引申为做事用的方法、技艺,通路,方向、途径等,如,如志同道合,医道、棋道、生财之道,河道,门道、为人之道、治国之道。中国有古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讲的就是引申出来的这个“道”。再后来逐渐引申为抽象名词,用以表达抽象的人类社会约定束成的行为准则,即道德,如公道自在人心、人道主义、替天行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古今人们还把自然现象中不可变易的规律性的事理,称之为道理或真理,如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和“能量守恒定律”等,又如现代社会明文规定的必须遵守的条文制度,如交通规律中:红灯停,绿灯行,走路靠右行。中国俗语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你不按交通规则走路,则极有可能与守规矩的行人冲撞起来,如果你还振振有词地与人家理长论短,那么就是你不讲道理了。
2、恒:一般的,普通的。
3、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命名、说明、描述的意思。第三个“名”,是指人们用语言文字绘画摄影等手段记录的事物的形态。
4、无名:指无形。有名:指有形。母:母体,本源。
5、恒:经常,通常的意思。眇:同“妙”,微妙的意思。徼:边际,边界。可引申为端倪的意思。
6、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哲学上表示事物内在的、具有联系性的隐性的东西。
7、门:门径。众眇之门:是指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
[译文]
“道”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一个东西,如果我们把它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就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个“道”了,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道了。“道”是无形无名的,它看不见,摸不着的,听不到(也可以叫着 “本无”),如果我们一定要用把“道”的形态用文字描述出来,那么这个描述出来的东西,就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个“道”了,只是通常意义上道而已。
“道”是无形无名的,在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形成之前就存在着,是宇宙天地万物的开始或发端。从无形无名到有形有名”,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是宇宙天地万物(或称物象)根源。  所以我们通常保持“无欲”状态,就能观察到宇宙天地万物从无到有的微妙生化过程。也可以通过“有欲”的状态,来观察宇宙天地万物等物象及其变化,从中探寻这些物象背后的内在联系,最终我们会发现宇宙天地万物,(无论如何生化),总是摆脱不了总归于无的必然结果。
“无名”和“有名”,同出于“道”,却构成了“道”两种不同的状态,道出了宇宙天地万物“从无到有,有名万物,万物生化不息,又总归于无”的真象。玄妙啊,玄妙,这是宇宙天地万物及其一切变化的总门径。
[评述]
这一章是老子《道德经》的总纲,阐述了老子对于“道”的认识。老子认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形成的基本过程是:“道”先天地而生,是独立存在而不改的。然后从无到有,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而且天地及其万物具有““从无到有,生化不息,又总归于无”基本规律。事实上天地及其万物 ““从无到有,有名万物,万物生化不息,又总归于无”的自然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能够随时观察得到的,不过人们经常被有名之利所困,不知本原罢了。
看过赵世民在《百家讲坛-探秘中国汉字》中讲述的“道”的本义是:“面之所向,行之所达。”或许才能理解老子所说的“道”用于人世之道的实质是“利之所向,人之所行”。不过这里只说明了人的天性问题-基本生存需求,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全部问题,即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的应对方法。这个问题我在后面的文章中会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于什么是“道”?
老子在五千言中不止一次地给我们作详尽的描述:在第六章有“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老子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或母体。在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说“道”是先天地而生,独立存在而不会改变的,具有广大无边,周流不息的特性。老子还说“道”的作用非常大:“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见第三十四章)
关于“道”是以什么样形态而存在的?
老子是这样进行描述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见第十四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见第二十一章)魏王弼《周易注》中是这样理解老子 “道”的含义:“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什么是“道”呢,“道”是“无”的名称,“无”,无处不在,无处不通,一切都从“无”生出,把它叫做“道”,但它寂然虚空,没有形体,不能描述。
可见老子所说的“道”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地,是用语言也不能描述清楚,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是形而上的东西,用今天的语言描述是属于哲学思想范围的东西。如《易经·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同样与佛经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无”意思差不多。
那么老子的“道”从哪里来的呢?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上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见)。“道生一”,即“道”先生化了缥缈无边宇宙;然后生二,即以天为阳,以地为阴的地球;然后天地交合,阴阳中和生化了天地间的万物,包括人在内。伏羲先生按中国的天文地理特点,制定了先天八卦:南乾北坤,东离西坎,东北震,西南巽,东南兑,西北艮。于是天地定位,日月相随,雷风相簿,山泽通气。于是有了昼夜,四季,风云雷雨,山水相连,由此在天地间,自然生化万物,而万物有生有灭,遁环往复,生生不息。但是无论大千世界的万千变化,都无不遵循“无中生有,有名万物,生化不息,又总归无”的基本规律,也合乎“物壮既老,物极必返”的阴阳循环往复的规律。
由此可见老子意会的“道”继承了远古阴阳学说的精髓,只不过老子之学宗《归藏易》,首重“坤”柔,认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母,主张人应效法天地,自然而无为。
凡是接受过中国文化陶冶过的人都知道《易经》。《易经》这部书是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居于“群经之始,大道之源”的核心地位。《易经·系传》中有:“易于天地准,故能弥天地之道”。就是说宇宙天地万事万物,一切的一切,无论化学的、物理的、数学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都离不开“易”这个基本范围,“易”是宇宙间最高的标准,最高的逻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庄孔孟、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继承了《易经》的阴阳学说,如儒家的仁礼中庸、道家的无为无不为、法家的规矩方圆、兵家的兵无常势等等都是循此衍化出来。
相传《易经》是中国先祖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后,并以结绳记事的方式结录整理而形成的阴阳八卦学说。中国的先祖们首先发现天地万物总是变化无常的,然后又发现天地万物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条件,如日月分昼夜,寒暑分四季,物有雌雄,人分男女,然而虽有荣枯生死,却可以繁衍不绝。于是他们进行思考:“能促使万事万物万千变化,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内在联系或东西是什么呢?”结绳记事方式是一种古老的二进制记事方式,中国先祖们是以这种抽象的语言来记录自然现象等事情。我们现代人知道二进制方式记事的基本元素是“0”和“1”,并以此发明了计算机语言,开始了数字化时代。远古时,中国先祖们则用“—”和“--”来记事,《易经》里把这叫做阳爻和阴爻。由此中国先祖们得出了天地万物无不是阴阳中和体,而其万千变化无不是阴阳盛衰的转化过程。后来当中国人造汉字时也吸收了阴阳思想,如“易”字在汉字中由上日下月构成,以日月象征阴阳,阴阳交错综合,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而“易”本意就是变化、生成的意思。《易经》认为万事万物变化的基本要素是一阴一阳,阴阳交错综合而生天地万物,而世间万事万物的万千变化都是阴阳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习惯性将这个背后的东西称之为“神”或“道”或“本无”,若印度佛教将其称之为“佛”,是无名无相的那么一个东西。《易经·系传》中有:“一阴一阳谓之道”、“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所说的“道”就是没有物象的,即无名无相的,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是阴阳中和的,并且是随时都在变化的那么一个东西。
今天,人类科技是如此的发达,早已超越了用肉眼凡胎观察天地万物的那个年代。如现代人类发明了显微镜,再小的微生物也能从管中窥探得清清楚楚。又运用化学手段,再现了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现代物理学研究认为物质的基本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由更小的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那么质子、中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如此无穷尽的追究推演下去。恐怕都无法接近中国古老的阴阳学说或老子所说的那个玄妙的“道”。最近听说科学家们在对物质研究时,发现了所谓的“反物质”。我想,此时,现代人类文明或许与中国古老的阴阳学说有所接近了,当然与老子所说的“道”也拉近了一些距离。又如我们对人类来源的研究。现代人都知道人是动物演化来的,而动物又是生物的一种。那么生物又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是地球和太阳系合力下产物。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太阳系只是银河系星云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宇宙则是由无数个类似于银河系星云组成的。那么宇宙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如此追究推演下去,又是无穷无穷……最近又听说一种大爆炸理论,说宇宙是由构成物质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电子等互相作用产生的没完没了的大爆炸逐渐形成的。如果这两种反方向的研究最终殊途同归,都得出宇宙形成之前的确存在物质和反物质,是物质和反物质互相作用产生宇宙天地的,那么自以为是的现代人最后的研究成果恐怕与阴阳学说无异了,当然也会得出老子所说的“无中生有,有名万物,生化不息,又总归于无”道学了。
我们知道,物质是有形的,而人类的意识是无形的。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在有形物质和无形意识之间搭建的桥梁,它能使有形无名的物质有名,使无形意识有名。当人类对有形物质有了一定的意识之后,组织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使有形物质有名了,形成的这个意识实质上是一种主观意识。随着人类对大千世界认识的扩大和加深,这种主观意识就会累积得越来越多,就是人类文明。人类发明文字后,把这些主观意识用书面文字进行了记录和传承,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一直到今天。但人类文明这个主观意识的东西肯定不是老子所说的“道”。因为老子所意会给我们的“道”,并不是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物质与反物质或者宇宙大爆炸理论所能应证或描述地。老子所说的“道”是用任何一种科学手段(包括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都无法看到的,它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无论宇宙天地形成与否,无论天地万事万物变化怎样,它都一直存在着。它用任何语言和文字也不能准确的描述,只能以类比的方式进行大概的描述,是只能意会,言传难尽的,超越物质和主观意识的那么一个东西。
例如:无形有名的大,大到了极点就是无。还有小,小到了至微也是无。再比如,我们以圆球上某一点为始点,一直向前,最终又会回到始点,这就是所谓的“始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始点”。因此老子的“道”是无大无小,无始无终;无中生有,有名万物,生化不息,又总归无的那么一个东西。
古老的华夏祖先,其智慧是如此地神奇,仅用一个无形的“道”,就囊括了宇宙天地万物万事,从无到有,生化不息,又归于无的变化规律,自然是玄之又玄,妙不可言了。
由阴阳学说发展而成的另一个分支是《周易》。商纣时,周文王被囚只读《归藏易》,将伏羲氏的先天八卦改造成后天八卦,并重新排列六十四卦的次序,根据每一卦的卦象及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的关系,写出了判断吉凶的卦辞,完成了《周易》这部著名的作品。《周易》从“乾”、“坤”两卦开始,由阴阳的变化之道阐述天地之间,以及天地人之间“刚柔相错,变在其中”的事理。后人包括孔子在内对《周易》进行整理完善,并作传解经。《易传-系辞传》开篇第一句就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简明扼要的阐明了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源及其所有的变与不变。
这里我着重要申明的是:尊卑本义都是酒器,尊是酒壶,卑则是酒杯。尊和卑都是器物,如同天地与阴阳、大小与高低、轻重与缓急、面线与节点、雌雄与男女一样,有主次但无贵贱,有区别但与有无之分。但由于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因个人好恶的心理和血缘的亲疏关系,自觉不自觉地把尊卑衍生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再后来有人将其定义为国与家、君上与臣民、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妾的关系,当然也有了所谓美丑、善恶、忠奸、君子与小人等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文字。这是故意为之,意在地告诉人们:从天地刚一形成开始,就有了尊卑之别,人类社会理所当然地有了贵贱的等级关系。
最为可笑的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在研究《易经》的时候,以有利为目的,更习惯于看重乾刚,认可”乾”的创造力,认为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这种观点我并不反对,但我认为创造力实际上也是一种破坏力,如果没有“坤”的柔顺与之中和,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妥善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关系,不能妥善处理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就是一头脱缰的野马,足可以将我们人类引上一条不归之路。
通过上面对《归藏易》和《周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和孔子学说同出于阴阳八卦学说,但一个重坤柔,一个重乾刚,都有所偏重,因此我们在研读这两家学说时常感到货位之间互相冲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让人满意。究其根源,《归藏易》更象是母系社会公有制下的产物,而《周易》则肯定是父氏社会私有制下的产物,自然它们的取舍和重点就不同了。因此有人说老子的学说是要将我们带回“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原始氏族公有制社会。而我却认为孔子及其后来形成的儒家学说,则完全是为父氏社会及其私有制服务的。
人类社会从远古洪荒发展今天,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社会有原始公有制人类社会、王田封建制奴隶社会、土地私有制地主社会、产权私有制资本社会和产权公有制劳动者社会……我们现在正处于产权私有制资本社会和产权公有制劳动者社会交替之际,作为具有追求“天人合一”和“大同世界”二大传统思想的中国人应该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重新演绎阴阳八卦,解读《易经》,注解辞卦,探索符合我们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新《易经》学说。
[材料]一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
老聃曰:“汝齐戒,疏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
“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
“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自本观之,生者,喑醷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果
蓏有理,人伦虽难,所以相齿。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道也;帝之所兴,王之所起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之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堕其天製,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译文]
孔子对老聃说:“今天安居闲暇,我冒昧地向你请教至道。”
老聃说:“你先得斋戒静心,再疏通你的心灵,清扫你的精神,破除你的才智!大道,真是深奥神妙难以言表啊!不过我将为你说个大概。”
“明亮的东西产生于昏暗,具有形体的东西产生于无形,精神产生于道,形质产生于精微之气。万物全都凭借形体而诞生,所以,具有九个孔窍的动物是胎生的,具有八个孔窍的动物是卵生的。它的来临没有踪迹,它的离去没有边界,不知从哪儿进出、在哪儿停留,通向广阔无垠的四面八方。遵循这种情况的人,四肢强健,思虑通达,耳目灵敏,运用心思不会劳顿,顺应外物不拘定规。天不从它那儿获得什么便不会高远,地不从那儿获得什么便不会广大,太阳和月亮不能从那儿获得什么便不会运行,万物不能从那儿获得什么便不会昌盛,这恐怕就是道啊!
“再说博读经典的人不一定懂得真正的道理,善于辩论的人不一定就格外聪明,圣人因而断然割弃上述种种做法。至于增多了却不像是更加增加,减少了却不像是有所减少,那便是圣人所要持守的东西。深邃莫测呀它像大海一样,高大神奇呀它没有终结也没有开始,万物的运动全在它的范围之内,而且从不曾缺少什么。那么,世俗君子所谈论的大道,恐怕都是些皮毛啊!万物全都从它那里获取生命的资助,而且从不匮乏,这恐怕就是道啊!
“中原一带有人居住着,不偏于阴也不偏于阳,处在大地的中间,只不过姑且具备了人的形体罢了,而人终将返归他的本原。从道的观点来看,人的诞生,乃是气的聚合,虽然有长寿与短命,相差又有多少呢?说起来只不过是俄顷之间,又哪里用得着区分唐尧和夏桀的是非呢!果树和瓜类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生长规律,人们的次第关系即使难以划分,也还可以用年龄大小相互为序。圣人遇上这些事从不违拗,即使亲身过往也不会滞留。调和而顺应,这就是德;无心却适应,这就是道;而德与道便是帝业兴盛的凭藉,王侯兴起的规律。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又会变化而死离人世,活着的东西为之哀叹,人们为之悲悯。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捆束,毁坏了自然的拘括,纷纷绕绕地,魂魄必将消逝,于是身形也将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归向宗本啊!不具有形体变化而为有了形体,具有形体再变化而为消失形体,这是人们所共同了解的,绝不是体察大道的人所追求的道理,也是人们所共同谈论的话题。体悟大道的人就不会去议论,议论的人就没有真正体悟大道。显明昭露地寻找不会真正有所体察,宏辞巧辩不如闭口不言。道不可能通过传言而听到,希望传闻不如塞耳不听,这就称作是真正懂得了玄妙之道。”
[材料]二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
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噫,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摘自《庄子-天道》)
[译文]
有一次。孔子想把书保藏到西边的周王室去。子路出主意说:“我听说周王室管理文典的史官老聃,已经引退回到家乡隐居,先生想要藏书,不妨暂且经过他家问问意见。”孔子说:“好。”
孔子前往拜见老聃,老聃对孔子的要求不予承诺,孔子于是翻检众多经书反复加以解释。老聃中途打断了孔子的解释,说:“你说得太冗繁,希望能够听到有关这些书的内容大要。”孔子说:“要旨就在于仁义。”老聃说:“请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孔子说:“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其名声,如果不义就不能立身社会。仁义的确是人的本性,离开了仁义又能干些什么呢?”老聃说:“再请问,什么叫做仁义?”孔子说:“中正而且和乐外物,兼爱而且没有偏私,这就是仁义的实情。”老聃说:“噫!你后面所说的这许多话几乎都是浮华虚伪的言辞!兼爱天下,这不是太迂腐了吗?对人无私,其实正是希望获得更多的人对自己的爱。先生你是想让天下的人都不失去养育自身的条件吗?那么,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日月原本就存在光亮,星辰原本就有各自的序列,禽兽原本就有各自的群体,树木原本就直立于地面。先生你还是仿依自然的状态行事,顺着规律去进取,这就是最好的了。又何必如此急切地标榜仁义,这岂不就象是打着鼓去寻找逃亡的人,鼓声越大跑得越远吗?噫!先生扰乱了人的本性啊!”
[材料]三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徧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摘自《庄子-知北游》)
[译文]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说:“人们所说的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说:“大道无所不在。”东郭子曰:“必定得指出具体存在的地方才行。”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说:“在稻田的稗草里。”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瓦块砖头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说:“在大小便里。”东郭子听了后不再吭声。
庄子说:“先生的提问,本来就没有触及道的本质,一个名叫获的管理市场的官吏向屠夫询问猪的肥瘦,踩踏猪腿的部位越是往下就越能探知肥瘦的真实情况。你不要只是在某一事物里寻找道,万物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逃离开它。‘至道’是这样,最伟大的言论也是这样。万物、言论和大道遍及各个角落,它们名称各异而实质却是相同,它们的意旨是归于同一的。让我们一道游历于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用混同合一的观点来加以讨论,宇宙万物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啊!我们再顺应变化无为而处吧!恬淡而又寂静啊!广漠而又清虚啊!调谐而又安闲啊!我的心思早已虚空宁寂,不会前往何处也不知道应该去到哪里,离去以后随即归来也从不知道停留的所在,我已在人世来来往往却并不了解哪里是最后的归宿;放纵我的思想遨游在虚旷的境域,大智的人跟大道交融相契而从不了解它的终极。造就万物的道跟万物本身并无界域之分,而事物之间的界线,就是所谓具体事物的差异;没有差异的区别,也就是表面存在差异而实质并非有什么区别。人们所说的盈满、空虚、衰退、减损,认为是盈满或空虚而并非真正是盈满或空虚,认为是衰退或减损而并非真正是衰退或减损,认为是宗本或末节而并非真正是宗本或末节,认为是积聚或离散而并非真正是积聚或离散。”